中国的很多父母都是祸害!不仅仅不懂教育,而且人格有缺陷心理不健全

合集下载

中国父母们 毁人不倦

中国父母们  毁人不倦

中国父母们毁人不倦有些父母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不能以成熟的心智对待问题,他们往往会把心中对自己生命的一种不满,投射在小孩身上,要修正你,要改造你,要操控你,不断地产生那种批判和否定。

并且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开明,不接受其他人的意见,总以为自己的东西是对的,固执武断,还想要树立起威权,压制孩子。

一、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家长们希望孩子将来有远大前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越俎代庖,为孩子包办一切的方法,会使孩子在生活上产生依赖性,在学习上产生被动,消极的情绪。

这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必须独立承担他生命里的责任。

父母的过度保护是对孩子创造力的无情扼杀。

一个孩子什么事没做过,只是学习绝不可能成为天才。

恰恰相反,如果从小到大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做好,在孩子成年以后,在群体中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毫无自信,根本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二、父母行为轻浮正如詹姆斯·鲍德温所说:“孩子们从不擅长听长辈们的话,但是从来不会不模仿他们的行为。

”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活生生的教材。

家长如果自己行为上诸多不检点处,平时出言不逊,言语粗俗,习惯于搬弄是非,孩子就会认为人和人之间没有尊重是正常的。

即使,他道理讲得再生动,孩子也不会学会尊重。

三、忽略孩子的存在如果家长在孩子生命早期不听孩子说话、不理睬孩子,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会以为这是正常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状态,这样的孩子就无法树立自尊心。

如果孩子表现得不尊重别人,无法安静下来听人说话,我们就可以据此测定,和孩子最亲近的人平时没有专注地听孩子讲话,没有尽可能时时满足他的愿望,无意中造成了孩子自尊心的伤害。

四、破坏性批评孩子破坏性批评是对孩子自尊心无情剥夺。

当孩子做错了事情,家长希望通过批评来使孩子改掉缺点,我们把他批评孩子的行为看作一个作用力。

当这个作用力打在孩子的行为上,即你的批评针对是他的行为,孩子会朝你希望的方向去发展的。

反之,这个作用力打在孩子的人格价值上,即你攻击的是孩子作为人的价值,将使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尊严没有价值,逐渐真的丧失自尊和价值。

中国式父母的悲哀:“父母皆祸害”

中国式父母的悲哀:“父母皆祸害”

父母爱孩子是本能,中国很多父母都是以儿女为中心活着,付出的太多,孩子却觉得理所当然。

1最近,豆瓣上的一个帖子火了,网友吐槽自己10岁的小侄子。

这个小侄子不仅成绩优秀,奥数、围棋、轮滑各种业余爱好也出类拔萃,重点来了,小侄子觉得自己太优秀,嫌弃自己的父母配不上如此好的自己。

孩子说自己的父母太穷,只开得起十几万的丰田,他的同学都拿着iPhone7,自己却只有儿童手表。

他的成绩总考第一,才艺出类拔萃,然而,就是如此优秀的孩子,竟因觉得自己优秀而嫌弃父母,真实上演了一幕“狗嫌家贫,儿嫌母丑”的闹剧。

“我努力优秀,是为了早日脱离无知无能的原生家庭。

”这是这位考第一孩子的价值追求。

这位考试总第一、才艺出众的小男孩,被父母捧在手里,放在心尖儿上,时常还会晒在朋友圈里,父母付出了自己能给的最好的,却被自己的孩子所嫌弃。

2无独有偶,看到豆瓣上有一个小组。

这个小组有个让所有父母感到心惊肉跳的名字:父母皆祸害。

小组中是一群深觉自己受到父母伤害,而选择站在父母对立面仇视父母的人。

小组里有些网友抱怨父母对自己的穷养,有些人觉得自己因父母太穷,令自己无法进入上层社会。

言语中对父母的怨恨,有些人甚至咬牙切齿,让旁人看了都深觉寒心。

许多中国式父母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白眼狼,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却培养出一个个“受之无愧”的孩子。

“受之无愧”是指孩子觉得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应该的,如果哪一天父母付出的不够多,孩子还会心生怨恨。

受之无愧感强烈的人,最终会变成一只白眼狼。

3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果。

果实出了问题,多半是根也有问题,孩子不懂感恩往往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中国式父母往往以孩子为中心,为孩子付出了太多,习惯包办孩子的大小琐事,却忘了孩子有学习爱与给予的权利。

你的爱太过浓密,却错过了让孩子学习感恩的机会,付出越多的父母,越容易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往往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我的姑姑家经济条件一般,两口子平时很节俭,但是对他们的儿子却很大方,只要儿子想要的东西就是砸锅卖铁也给他买。

初中家长必读:中国父母毁了多少孩子

初中家长必读:中国父母毁了多少孩子

初中家长必读:中国父母毁了多少孩子
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有很多家长不明白怎么教育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中国父母毁了多少孩子!
家长有一种强势叫“我生了你,你就得听我的。


“我要玩滑梯,我想学钢琴,我要和小伙伴去河里捉鱼”,面对孩子的种种要求,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去做出合适的选择。

“该吃饭了,滑梯晚点再去,钢琴太贵家里真买不起,前几天刚有小孩溺水河里太危险”,父母给出拒绝理由,但孩子有时就是不听,我行我素。

中国妈妈式苦肉计
一些中国的妈妈爱以自己生活艰苦,现身说教。

或者,以“一切为孩子学习”为前提,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存在“你为什么不能让我省点心”、”你看人家孩子...“这样的养育执念。

父母应该真正走入孩子的内心,听听他们是怎么想的,这类父母,需要给自己信心,相信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过上想要的生活。

父母完全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
尽管父母后天影响对孩子非常重要,但那仅仅是各种影响力的组成部分之一。

从双胞胎身上,我们就可以论证,即使他们身处一样的家庭,拥有一样的父母,哪怕养育方法都一致的情况下,却能拥有不同的玩伴和养成不一样的爱好。

同样是水从淋浴喷头中倾泻而出,可能一个孩子表现出极大的恐惧,而另一个则无动于衷甚至兴奋无比。

所以说,父母能够影响孩子,但孩子绝不可能像模具塑造那样复制,而你可以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或规范子身,来规范他的行为,指引和影响他处理问题的方法,激发他身体内的潜能。

中国大多数家长根本不懂教育,只是孩子的保姆!

中国大多数家长根本不懂教育,只是孩子的保姆!

中国大多数家长根本不懂教育,只是孩子的保姆!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中国大多数家长,首先是孩子的保姆。

他们含辛茹苦,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孩子的膳食营养、健康保健等生活层面的看照料上,满足于实现孩子在饮食、健康、服饰、玩具、用品、娱乐等方面的需求,这些行为构成了“家庭教育”很重要的内容。

在自己的悉心呵护下,孩子吃得饱穿得暖,长得惹人疼爱、干净清爽,当然身体也茁壮结实。

如家中的孩子主要是由老人照看长大,产生这种情况的几率更大。

隔代人似乎更愿意在生活照料的层面上贡献爱心。

这样,对孩子“养育”的职能渐渐变成了单纯的养,“育”的职能就在无尽的关爱中被弱化掉了。

如果父母坚持只做孩子的保姆,当孩子渐渐长大,父母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差距很大,责怪、批评、指责都很难将这种差距弥补。

于是他们只能沉重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先天”就比别人差。

似乎一切都难以挽回、难以补救,只能维持现状。

这种保姆式父母,也总是对孩子的成长缺乏长期、系统、全面的规划。

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如果他自己没有摆脱的意识,很容易庸庸碌碌一辈子。

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二流的父母,是孩子的教练。

他们会用各种手段,不惜一切代价,逼迫孩子学会各种技能,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诞生了无数的虎妈、狼爸。

“每天挨顿骂,孩子进北大”,是“中国式狼爸”的宣言。

他坚持“用最传统、最原始的古老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里常备藤条和鸡毛掸子,让孩子们从小背《三字经》《弟子规》,背不上来就要揍人。

“狼爸”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自由上网;他说,孩子是民,家长是主;打是一种文化。

他“把三个孩子打进了北大”。

狼爸会说:“我这种打可能被大家误会了……打只是辅助的手段。

打之前要把道理讲清楚,怎么做是对,怎么做是错,怎么错就怎么打。

其实教孩子的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接受好的规矩,形成好的习惯,树立好的目标,这是根本。

打是打不出来这些的,但必须通过打。

打和讲道理一样重要。

为什么中国父母总喜欢打击式教育打压式教育真的好吗

为什么中国父母总喜欢打击式教育打压式教育真的好吗

为什么中国父母总喜欢打击式教育打压式教育真的好吗因为奉行“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打压式教育在中国很常见,经常批评孩子的短处,忽视孩子的努力,让孩子很少给予夸赞,长此以往自然会已经形成自卑的性格,重挫式教育真的好吗?下面带来介绍。

在中国上一代的教育环境第七代下,有太多的父母奉行何等“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打压式教育,故意漠视孩子的飞跃努力和进步,却将孩子的谈论短处时不时的拎出来谈到一番。

中国父母,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大部分都是刀子嘴,或许你也似乎很少得到父母的夸奖,甚至在在取得成绩的时候,被打压,他们一脸嫌弃,翻着白眼,叫你别太得意。

但他们,通常也不成功。

而西方西方的教养方式则完全相反,他们觉得“爱最大”,而父母对于孩子的爱人应该是“无条件的”。

无论孩子漂不漂亮,有没有天赋,都想要想方设法的找词出来夸奖赞美他,让他相信自己被爱,被需要。

我们的父母和他们的上一代并非是坏人,他们同样也是上一代教育背景下的受害者,他们无法给我们的,常常也是可他们自己从未得到的有的父母不能欣赏孩子自我欣赏,他们习惯泼冷水:别打扮了,人丑怎么打扮都没有用!或许他们小时候自以为是的时候,你的爷爷奶奶因此是这样对待他们的也无法付出和自己所欠缺的东西,甚至因为自己的欠缺,他们更加不能容忍愈发别人拥有!共勉!热评:1、小时候我爸基本没夸过我2、所以会很自卑,无论别人怎么夸自己都觉得是客套,觉得自己不够好。

3、同个世界同款爹妈。

甭指望夸了,少骂两句已经谢天谢地了…4、反正说出来的都是为我好为我差劲好打击我也是为我好看好不好我心里没点b数吗。

5、成长还是需要有鼓励的,我现在看到被家长打骂的孩子都会莫名揪心,这种教育真的是程源6、导致长大后比较自卑,不敢表达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好7、因为小时候老是受到打击导致现在真的好自恋8、中国的父母很少会赞扬父母。

这样的教育形式方式能造成孩子自卑,内向,缺乏创新,不善社交的性格特点9、我妈妈和奶奶就总把我和别人比,高中花钱多就拿我初中和不上学的比,学院我经济独立就拿我中国经济和挣钱养家的比10、焦虑真的就是这么来的,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这么差,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

中国的很多父母都是祸害!不仅仅不懂教育,而且人格有缺陷心理不健全

中国的很多父母都是祸害!不仅仅不懂教育,而且人格有缺陷心理不健全

中国的很多父母都是祸害!不仅仅不懂教育,而且人格有缺陷、心理不健全不懂教育,指的是教育方法的不科学、不合理;但是中国有些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根本就谈不上是教育,至少打骂孩子就不是教育,而是暴力行为,打骂只能在外表上、肉体上控制孩子,但是不能让孩子内心得到服从。

从某种程度上讲,打骂孩子是一种变态行为(象征性的打骂、以讲道理为主的除外)。

另外打孩子是违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有规定,但是中国的法制不健全,很多东西都是一个摆设;父母要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打孩子,早被警察抓走了。

打骂孩子、羞辱孩子、(有些甚至当着外人的面打骂、羞辱孩子)、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家的做比较、随便对孩子发脾气、对孩子大声吼叫、不讲理、答应孩子的事做不到、把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思想强加给孩子而不顾孩子的感受……,以上这些根本就不是什么教育方法。

这样的父母已经不是不懂教育的问题了,而是人格有重大缺陷、心理也不健全。

动不动就抱怨养孩子多么不容易,我承认,父母养一个孩子确实不容易,但是话又说回来,自己生的孩子自己不养,让谁去养?先别说人了,就是自然界的很多动物和野兽也是这么做的,“虎毒不食子”,像老虎、狮子这样凶狠的野兽生了孩子也一样把它养大。

养自己的孩子根本就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对人来说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所以养大自己的孩子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没什么好骄傲的。

如果说嫌养孩子麻烦,那完全可以不生呀,谁让你生了?这不是自找的吗!中国有很多父母对孩子还只停留在“只养不教”上,没有养育、教育孩子的能力就别生孩子,否则不仅伤害孩子,而且也害自己。

还有些父母会说:我生了你,给了你生命,你就应该怎么怎么样。

这叫什么封建谬论?搞清楚:是谁让父母生的孩子?是他们自己。

孩子并没有要求父母生,也没法要求父母生。

即使父母怀孕了,突然不想要孩子了,也可以到医院把孩子打掉,生不生孩子完全是父母说了算,孩子能否来到这世上是自己决定不了的,从这一点来说,虽然父母给了孩子生命,但是孩子并不欠父母的。

警惕弱智父母家庭孩子的教育缺失

警惕弱智父母家庭孩子的教育缺失

警惕弱智父母家庭孩子的教育缺失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的身体发育和智能(智力和能力)成长不断增强,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也不断提高。

但受家庭环境和遗传基因的影响,不少家庭成员由于弱智基因的遗传,影响着一代甚至几代人。

处于这种家庭的人往往是身体健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由于不会算计,不能自食其力,造成经济来源匮乏,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

成年后只能靠亲戚或其他人带着,去给别人做苦力,换得一点微薄的收入,一旦失去劳动的机会,就会面临无米下锅的危机。

同时还容易受人指使,靠小偷小摸过日子。

即使被人发现,他们也不感到丝毫的羞耻,更谈不上叫他们偿还得失。

久而久之,知道他们底细的人,只能摇头叹息,无可奈何,只得平时多注意点儿。

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幼小的心灵极容易受到影响而逐渐扭曲。

这些孩子由于智力原因,不爱学习,或学习成绩差,对学习失去兴趣,逃学的事情时有发生。

受其弱智父母的影响,孩子也容易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

每逢双休日,大街小巷,乡村小路,田间地头,到处可见他们的身影,或翻越学校围墙大门,或钻进私家住房,伺机行动,搞一点好吃的吃一吃,或好玩的玩一玩,或值钱的东西拿去变卖,可以维持几天。

没有发现的自认倒霉,即使被发现,你找到他家父母,辩其言,观其色,看其家境,只得摇头叹息而去。

面对如此不良环境的家庭,其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一大难题。

即使不能让他们成才,也要教育他们成人。

如何把这一工作做得好一点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注重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

对待这样的家庭,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向他们献爱心。

一是政府提供资助,如农村低保、合作医疗等;二是当地社会团体资助,如私营企业,个体大户等可以为其提供劳动力市场,让他们用健壮的身体做一点事情,有一口饭吃;三是亲戚、邻居不嫌弃,为其提供搞好农业生产或外出务工的机会,主动承担托管孩子的责任。

2、学校教育是教育儿童健康成长的主阵地。

中国式教育最易毁掉孩子的八大弊病

中国式教育最易毁掉孩子的八大弊病

如此,孩子容易起逆反心,家长的威严也日渐减低。李振霞就从来不过分干涉孩子的自由,不做“唠叨妈妈”,所以,只要她找孩子谈话,孩子都明白:“问题严重了,得严肃对待。”问题4、父母矛盾暴露
俗话说:“父母不和,孩子遭殃。”父母是孩子终身的教师,所谓“身传甚于言教”,对孩子的成长起了关键的作用。父母若是整天在孩子面前剑拔弩张,互相指责,不但不能给孩子提供“稳定的后方,快乐的港湾”,还给孩子幼小的心理造成难以磨灭的阴影。这样的孩子成才几率相对小得多。
中国有“棍棒下出孝子”的说法,许多家长到现在都存在“暴力教育”倾向。孩子成绩不好,行为不对,不是帮助其找原因,而是当众责骂,有的还拳脚相加。李振霞教授说,美国有“赏识教育”,就是观察孩子有一点点儿优点,就及时夸奖,给以鼓励。她家虽不叫“赏识教育”却是不离其宗。有著名的“一屋”、"二实”、“三主”、“四不”。
金家的孩子个个体魄健壮,是校园时里的运动之星。他们打小晚上回家后,吃饭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运动,保持旺盛的精力。打球、游泳、滑冰,什么都玩,一个个跑得满身汗,大脑供血供氧都足,这时候吃饭,吃过饭休息会儿再写作业,晚上10点之前都睡觉,绝不熬夜打疲劳战。二儿子金侠在剑桥大学研究艾滋病,这需要有健康的血液对比分析,而剑桥大学这么著名的名牌大学却没有血库,金侠就经常从自己身上抽血,要没有好的身体,早挺不住了,还搞什么研究。问题8、学习方法不当
李振霞夫妇几十年的“互爱、互敬、互帮、互谅、互信”,对4个孩子成长大有裨益。李振霞教授说:“现在,许多中年人,互相指责。互不信任,在孩子面前不自律,整天吵得鸡犬不宁,为日后婚变埋下了祸胎。做孩子的很痛苦,整天担心父母会不会离婚,有的还悄悄跟踪父母,看有没有第三者插足。你说这孩子还怎么能专心学习?又怎么能够学好?又怎么能培养成欢乐、健康的性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很多父母都是祸害!不仅仅不懂教育,而且人格有缺陷、心理不健全不懂教育,指的是教育方法的不科学、不合理;但是中国有些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根本就谈不上是教育,至少打骂孩子就不是教育,而是暴力行为,打骂只能在外表上、肉体上控制孩子,但是不能让孩子内心得到服从。

从某种程度上讲,打骂孩子是一种变态行为(象征性的打骂、以讲道理为主的除外)。

另外打孩子是违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有规定,但是中国的法制不健全,很多东西都是一个摆设;父母要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打孩子,早被警察抓走了。

打骂孩子、羞辱孩子、(有些甚至当着外人的面打骂、羞辱孩子)、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家的做比较、随便对孩子发脾气、对孩子大声吼叫、不讲理、答应孩子的事做不到、把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思想强加给孩子而不顾孩子的感受……,以上这些根本就不是什么教育方法。

这样的父母已经不是不懂教育的问题了,而是人格有重大缺陷、心理也不健全。

动不动就抱怨养孩子多么不容易,我承认,父母养一个孩子确实不容易,但是话又说回来,自己生的孩子自己不养,让谁去养?先别说人了,就是自然界的很多动物和野兽也是这么做的,“虎毒不食子”,像老虎、狮子这样凶狠的野兽生了孩子也一样把它养大。

养自己的孩子根本就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对人来说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所以养大自己的孩子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没什么好骄傲的。

如果说嫌养孩子麻烦,那完全可以不生呀,谁让你生了?这不是自找的吗!中国有很多父母对孩子还只停留在“只养不教”上,没有养育、教育孩子的能力就别生孩子,否则不仅伤害孩子,而且也害自己。

还有些父母会说:我生了你,给了你生命,你就应该怎么怎么样。

这叫什么封建谬论?搞清楚:是谁让父母生的孩子?是他们自己。

孩子并没有要求父母生,也没法要求父母生。

即使父母怀孕了,突然不想要孩子了,也可以到医院把孩子打掉,生不生孩子完全是父母说了算,孩子能否来到这世上是自己决定不了的,从这一点来说,虽然父母给了孩子生命,但是孩子并不欠父母的。

而且作为孩子,也未必想来到这个世上,人一出生就开始面对疾病、生活、压力和死亡,人活在这世上很不容易的,有很多时候都是在受苦(包括肉体上和精神上)。

退一步说,就算孩子真的想来到这世上,也未必想生在你家里,任何孩子都想出生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里,先不说富裕贫穷了,即使是生在贫穷的家庭里,孩子也希望有个懂得教育的父母,至少也希望父母的性格脾气温和,没有哪个孩子愿意让一个脾气暴躁、打骂孩子、又不懂道理的人做父母。

但是这一切孩子是无法选择的,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里那完全是运气,作为孩子,永远只能被动的、无奈的接受一切,孩子永远是无辜的。

父母心情不好、工作生活压力大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对孩子发泄,因为孩子是无辜的。

父母发泄完自己是舒服了,那孩子被父母骂完受的气冲谁发泄去?就没想过孩子的感受吗?孩子在父母眼里难道就是个出气筒?中国有句古话叫:“子不嫌母丑”,就是说孩子不能比较父母的好坏,但是父母却可以嫌弃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好,这本身就是过去父母依仗着自己处于强势、孩子处于弱势而制定的极不公平的强权、霸权主义,毫无人权可言。

自己孩子有出息了,就在外边到处炫耀;如果孩子暂时没什么作为,就骂孩子是废物、窝囊废,就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做比较。

孩子完全成了父母的一个工具、一个傀儡。

大家说这样的父母是不是人格、心理不健全?这样的父母配让儿女孝吗?中国还有句话叫:“养子防老”,就是说父母生养孩子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养老,父母老了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就被指责为不孝;而西方父母却把养孩子当作享受天伦之乐,父母把孩子养大后大多是自己独立生活,不能自立的就去养老院之类的一些地方,孩子很少有和父母一起生活的。

在这方面应该多多学习西方的先进教育思想,在西方父母和孩子之间都是讲求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的,而且崇尚鼓励孩子自由发展……同样是为人父母,为什么中国和西方相差如此之大,这也算是一中国特色吧。

教育方法有缺陷的父母有救;但是人格有缺陷、心里不健全的父母==不可救药。

所以对待这种家长的唯一方法是:“尽快独立,远离他们”,跟着这种父母混真的会毁了自己一生。

中、西方父母生养孩子的最大区别在西方,父母创造一个生命来到这世上是为了享受天伦之乐。

而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讲,他们生育的最大目的,是为了养一个子女来保障他们将来的生活,也就是所谓的“养子防老”。

“养子防老”,译成经济化的语言,也就是“投资”,也就是说,中国人生育子女,其实是在作投资!!所以,我们又可以理解了,为什么中国的生育率始终下不来?为什么中国的人口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为什么中国那么多的父母重男轻女?为什么人们即便没有能力抚养子女,让子女过好的生活,接受好的教育,却依然还是要惨无人道地拼命生养呢?因为他要追求投资保障的最安全化和投资收益的最大化!悲哀啊!!!!!中国的孝道是封建毒瘤,很多父母根本不配被孝为什么中国的父母这么喜欢维护孝道,动不动就把类似“百善孝为先”的话挂在嘴边,目的很明显,为了自己的利益。

看看中国的孝道文化:“百善孝为先”、“棍棒下出孝子”、“养子防老”、“子不嫌母丑”、儒家思想里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含义: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其中“子不嫌母丑”----是说孩子不能比较父母的好坏,但是父母却可以反过来嫌弃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好,这本身就是过去父母依仗着自己处于强势、孩子处于弱势而制定的极不公平的强权、霸权主义。

“棍棒下出孝子”----是说父母生孩子的目的不是爱孩子,而是为了孝顺自己,而且为了达到孝顺自己的目的是可以不择手段的,甚至可以用棍棒、暴力。

大家别忘了'虎毒不食子' 呀!!!!中国的孝道文化全部都是有利于父母、不利于孩子的,“不公平、不合理、根本没有人权可言”,说白了这根本就是大人欺负小孩,强者欺凌弱者,奴隶主统治占有压迫奴隶。

而西方却没有这些不公平的孝道。

在西方父母和孩子之间都是讲求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的,而且崇尚鼓励孩子自由发展。

在西方,父母把孩子的诞生当成上天赐予自己的礼物,并把养大孩子当作享受天伦之乐,父母把孩子养大后大多是自己独立生活,不能自立的就去养老院之类的一些地方,孩子很少有和父母一起生活的。

同样是为人父母,为什么中国和西方相差如此之大?社会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早都21世纪了居然还有那么多的中国人守着封建垃圾思想不放,怪不得中国这么落后。

如果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都做不到,这个民族早晚得完蛋!中国的孝道叫做“孝顺”,第2个字“顺”的意思是顺从,就是说不管父母是对还是错,作为孩子都要顺从,否则就是不孝、大逆不道…… 这根本就是封建毒瘤,阻碍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绊脚石。

换句话说:“不管父母对错,一味的顺从父母,这叫愚孝!”人的本质就是自私的,不会因为你为人父母就变得无私。

你的父母对你,或者你对你的儿女是世界上最自私的行为。

正因为这是最自私的行为,身为父母才会竭力去抚养自己的儿女,当然他也可能肆无忌惮地对他的儿女发泄他的权利欲(很多无能的人都是这样)。

如果你不是你父母亲生,或者你的儿女不是你亲生,想想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多少恩怨情仇皆因此而起。

无私的人是那些视他人父母为自己父母一样尊重,视他人儿女为自己儿女一样慈爱。

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圣人了。

很多人似乎都是为了逃避孤独、寻求依赖和精神寄托、稳定婚姻、养老等等而生子,甚至有的是为了自己刹那间的快乐而不小心生下了后代(不论哪种原因,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生的孩子),在儿女的成长过程中,也很少全然地关心儿女,他们要子女孝顺他们,是完全不够资格的。

社会应当加强那些将为人父母者如何做一名合格父母的教育,而不是要求子女孝顺父母。

站在为人父母的角度(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为人父母,在你即将为人父母之前问问自己):你认为是你慈爱子女重要,还是子女孝顺你重要?大部分人都是如此的自私,都只考虑子女如何孝顺自己,却从不考虑或极力避免自己为人父母应当如何慈爱子女。

你为了自己的快乐生下孩子,你凭什么说你对他有恩呢?除了自己的快乐,你还有什么目的要生下孩子呢?就是为了你对你的孩子有天大的恩吗?你让你的孩子几乎是带着罪过来到这世上,他来到这世上就要记着为你报恩了,要是他不愿意来这世上该如何办呢?有些人似乎与父母有很深感情,但要知道这是你对你父母的依恋,甚至是依赖(这说明你不够独立)。

依恋父母是人的天性,而不是孝。

孝是人为的强制手段。

本来所有为人父母者都能享受子女依恋自己的天伦之乐。

可惜人性的自私,破坏了天道。

可悲可叹。

(依恋是个体与重要他人建立的一种深层次的、坚固的、持续的情感联结。

)维护孝道的人:一种是卑鄙的人,他们有很强的权力欲,想利用孝道达到其他目地。

古代的君王,当官的大多如此。

一种是思想情感上的废物,他们利用子女对自己的天然依赖,希望通过子女建立他的自我感。

一种是无情无义的商贩,他们希望对子女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回报。

一种是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却寄托于子女身上的蠢货,他们把自己作为一个人应该做的工作说成是为了子女。

荒唐之极。

一种无耻的无赖,他们会对子女说不管我对你做什么,我都是为你好,或希望你好。

他们企图掌控子女的思想和行为,还一幅大恩人的样子。

现实是每个人对自己子女的爱都是最自私的所谓爱。

不是以恩人的样子追求回报,就是以家长的威严寻求控制。

“孝”这个字,上面一个“土”,可以意为“天生的”,一撇下面一个“子”,仿佛一把刀压在“子”头上。

又可以理解为半个“老”压着一个“子”。

整个字的意思就是做子女的天生就得顶着来自长辈的一把刀,受着长辈的压迫,长辈可以犯错误而不道歉,子女却只能逆来顺受。

所谓忠孝仁义,本身就是封建君王用来维护统治的。

儒家思想里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含义: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是很独裁的.如果真的爱小孩的话,按照现行状况,很多人应该选择不生,而不是生。

人一出生就开始面对疾病,生活,压力和死亡。

有幸福的人,但是也有非常大的一部分是不幸福的。

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要孩子的,要看你有没有生养、教育孩子的能力。

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是绝对不会不孝父母的。

受过良好家教的孩子不仅孝敬父母,而且和父母的关系非常融洽,几乎是无话不谈那些不被孩子孝的父母纯粹是自己造成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养不教父之过,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

这样的父母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想想以前都是怎么对待孩子的,给孩子造成了哪些伤害。

不过这样的父母大多从来不反省自己,即使反省也找不到原因,因为这样的父母根本就是无知、至少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根本不懂.“父慈子孝”----出处:《礼记·礼运》。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