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三道茶解说词
三道茶是什么

三道茶是什么以下是为您整理的民族知识,供您参考,三道茶也被称之为三般茶,是云南地区白族人招待贵宾的一种饮茶的生活方式。
那么关于白族的三道茶文化,你具体都了解多少呢?在白族和三道茶的时候,具体都有哪些规矩呢?2016年11月,“白族三道茶”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
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
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
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
偏居于西南一隅的南诏大理国,是一方崇尚佛教的乐土。
南诏后期,佛教被奉为国教,寺庙众多,饮茶之风盛行,茶成为寺庙中日常饮用、佛事供奉、招待香客和游人的必备饮品。
一时之间,民间争相效仿,使茶饮这一雅事在大理成为一种流行时尚。
岁月蹉跎,沧海桑田,茶饮在大理逐步发展完善,并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呈现,“三道茶”这一独特的茶道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三道茶”第一道为“苦茶”,制作时,先将水烧开,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
待罐烤热后,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转黄,茶香喷鼻,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
少顷,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
因此茶经烘烤、煮沸而成,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
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并在茶盅里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这样沏成的茶,香甜可口。
第三道茶是“回味茶”,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
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
“三道茶”寓意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现已成为白族民间婚庆、节日、待客的茶礼。
“三道茶”歌舞表演也成了大理旅游的保留节目。
白族三道茶

——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中记载
(2)器具
图片来源网站http//:
镶以木架的铸铁火盆; 铜制烧水壶; 木制中、小型托盘,圆形、长方形、六角形均可; 陶制小砂罐; 放原料的大瓷碗数个,加小调羹; 大、中、小型的品茗杯,小茶杯如牛眼睛大小,故又称(牛眼睛盅);
(3)着装
图片来源网站http//:
图片来源网站http//:
继后,三道茶应用范围己日益扩大,成了白 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高雅的礼遇。
二、白族三道茶礼仪
图片来源网站http//:
“苦: 下关沱茶,朵美红糖, 邓川乳扇,漾溟核桃;
“回味茶”用料:
1、起源的传说
“这茶中情由,跟学手
艺、做人的道理差不多,
先苦后甜,还得回味。”
图片来源网站http//:
“三道茶”起源的传说:老木匠与徒弟的故事
2、唐时,初具形态
据有关资料记载,白族饮茶历史最早见于唐,寺庙中提倡坐禅饮茶 ,香客和游客也喜欢饮茶止渴,而且随着白族中特殊的释儒阶层产生, 茶俗中开始融入了人们对人生哲学的寄托与向往,大多含有“先苦后甜 ”、“苦尽甘来”、“回头是岸”之意,三道茶饮茶习惯初具形态。
图片来源网站http//:
头饰——“风花雪月”
2、烹饮礼仪
敬献“甜茶”
敬献“回味茶”
敬献“苦茶”
恭迎宾客
品饮步骤
第一步:恭迎宾客
图片来源网站http//:
主人请客人入座,一边谈心,一边吩咐家人 架火烧水。等水沸开,就由最有威望的长辈亲自 司茶。
第四步:敬献“回味茶”
此道茶集甜、麻、辣、茶香 于一体,各味俱全,令人回味无 穷,故名回味茶。寓意凡事都要 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 的哲理。
茶艺解说词2篇

茶艺解说词2篇本文目录茶艺解说词三道茶茶艺解说词一、开场白:致欢迎词,解说词,祝福语各位先生/小姐,你们好!欢迎光临飘香茶坊,我是茶坊服务员,下面由我为大家表演台湾功夫茶艺。
二、手法:焚香静气,活煮甘泉"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并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悟道的境界。
宋代苏东坡是一位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水煮",活煮甘泉,即用旺火煮沸壶中的泉水。
三、手法:孔雀开屏,叶嘉酬宾1、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孔雀这道程序向各位嘉宾介绍有关泡茶用的精美茶具。
2、叶嘉酬宾:"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赞美,"叶嘉酬宾"就是大家鉴赏乌龙茶,今天各位点的乌龙茶就是-乌龙茶,它外形,具有香,并有独特的韵。
三、温壶温杯:就是用烧沸的开水冲入紫砂壶内,再一一的倒入公道杯、品茗杯和闻香杯内,其目的是提升茶具的温度,使茶叶在里面能更好的发挥色、香、味、型的特点。
四、手法:乌龙入宫就是把乌龙茶叶放入紫砂壶内,"宫"是形容紫砂壶的重要性。
五、手法:涤茶留香,春风拂面乌龙茶因为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涤茶留香"就是指用水洗涤一下茶叶,并能让茶叶吸收一定的水份,使茶叶处于一种含香欲放的状态。
"春风拂面"指用壶盖刮去茶壶表面泛起的泡沫及茶叶,使壶内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六、手法:乌龙出海,重洗仙颜品功夫茶讲究"头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的道理,头泡冲出的茶水一般不喝,注入茶海,因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就好似蛟龙入海一样,故称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是武夷九曲溪畔的焉得虎子,摩崖石刻的喻意,在这里喻出。
第二次冲泡完时加上壶盖后,还要用开水洗烫壶的表面,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世界文化遗产白族三道茶文章

世界文化遗产白族三道茶文章世界文化遗产白族三道茶一、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白族三道茶的历史渊源世界文化遗产白族三道茶源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自古以来就有喝茶的习俗,而白族三道茶更是他们独特的茶文化体现。
白族三道茶在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了解白族三道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白族人民的饮茶习俗,更可以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二、探讨白族三道茶的制作工艺和特点白族三道茶的制作工艺十分独特,需要用上好的茶叶和水,在特制的锅中烹煮,通过特定的步骤将茶汤浓缩成三个不同浓度的茶汤:初茶、次茶和三煮。
这种工艺在传统意义上代表了白族人民对待茶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热爱。
白族三道茶的特点就在于它严谨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饮用方式,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三、延伸白族三道茶的文化内涵和意义白族三道茶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是丰富多彩的。
它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习俗的传承和人们生活方式的体现。
在白族人的生活中,喝茶不仅是为了解渴,更是一种社交和沟通的方式。
通过一道道的茶汤,人们可以感受到白族人民的深厚情感和独特生活方式,也可以了解到茶文化在白族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白族三道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通过了解白族三道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茶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也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
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护和传承世界文化遗产,如白族三道茶,对于维护人类的多样性和文化的独特性至关重要。
五、总结和回顾白族三道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了中国茶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了解白族三道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茶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可以感受到全球茶文化的多元性和独特魅力。
保护和传承世界文化遗产,如白族三道茶,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在文章中多次提及世界文化遗产白族三道茶,通过对白族三道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特点、文化内涵和意义等方面的探讨,以及个人观点和理解的分享,对主题进行了深度和广度兼具的全面评估和撰写。
大理“三道茶”

大理“三道茶”
大理“三道茶”
早在南诏时期就有饮用三道茶的习俗,茶具和制作方法在当时就很考究。
托盘用黑漆木制作,烤茶用拳头大的黑色土陶罐,使用白瓷蓝釉花的无耳茶盅。
茶盅有小、中、大三种,按顺序分别在每道茶使用。
茶叶一般是大理感通寺出的感通茶或下关沱茶,水以苍山溪水或龙潭水为上。
事实上,白族三道茶也是烤茶的一个变种。
第一道是“苦茶”,即在火盆上支三角架,将小土陶罐底部预热,待发白时投入茶叶,抖动陶罐使茶叶均匀受热,待茶叶烤至焦黄发香时,冲入少量开水,煮沸后倒入牛眼盅内;第二道“甜茶”是在烤的基础上,加上切细的乳扇、核桃仁、芝麻、红糖等,寓意人生在世历尽沧桑,苦尽甘来。
第二道茶的关键是乳扇不能炸,只能烤;第三道“回味茶”是在茶杯中放入花椒数粒、生姜几片、肉桂、蜂蜜和红糖少许,寓意着岁月漫长、酸甜苦辣、回味无穷。
讲究的还要用松籽仁和核桃片做成一只欲飞“蝴蝶”漂在茶水中。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白族三道茶被赋予了更深厚的旅游文化内涵,每道茶之间都伴有歌舞,参与者一边看赏心悦目的歌舞,一边喝三道茶,回味“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境界。
白族三道茶---高级茶艺考试解说词

【白族三道茶】茶艺表演主题:人生如茶,一苦二甜三回味茶品:易武古树生茶茶具:电陶炉、烤茶罐、品茗杯、茶泽、水洗、茶席背景音乐:蝴蝶泉边场景:一张矮桌、麻布铺地、白族传统工艺品摆件、竹制茶席、土陶烤茶罐、小茶碗、烤茶炉、三道茶佐料(生姜沫,花生,桂皮,红糖,乳扇,蜂蜜,花椒)服饰:白族传统男装表演者:xxx xxx解说:xxx开场(背景音乐响起):早晨太阳升起后,一位白族姑娘款款而来,看到阳光正好,便要去采茶叶。
家中兄长也随她一起去,这是他们春茶季节最忙的时候,他们在茶树前,左采右摘,忙的不亦乐乎。
不一会儿,就收获满满,而后一起回家摊晾鲜叶。
趁着摊晾的功夫,他们开始做白族著名的“三道茶”......1、上场行礼我国饮茶历史悠久,不同地区、民族也都有自己传统的饮茶方式,这是当地文化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透过茶香,我们不仅能嗅到独具特色的文化气息,也能体会到丰富的人生哲理,云南大理的白族“三道茶”就是其中之一。
2、温杯洁具在美丽的苍山洱海下,居住着热情好客的白族人。
独居特色的“三道茶”是白族人古老的品茶艺术,起源于公元八世纪的南诏时期,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喝三道茶,起初只是白族长辈对晚辈在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的一种祝愿。
现如今,三道茶现已成为白族民间男婚女嫁、节日庆典、接待宾客的茶礼,“三道茶”歌舞表演也成了大理旅游的保留节目。
3、赏茶、投茶、烤茶白族三道茶属于烤茶的一种,讲究先预热烤茶罐,而后将适量的茶叶放入烤茶罐中进行烘烤。
烘烤时,要不停的抖动烤茶罐,因此又称其为“百抖茶”。
抖动茶罐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茶叶受热均匀;二是防止茶叶因温度过高而烤糊。
烤茶时,要时刻关注茶叶的色泽和香味变化,等到茶叶烤黄,且发出焦香,烤茶完成。
4、分汤、注水、调茶将开水直接注入烤茶罐,即完成了第一道茶“苦茶”的制作,苦茶滋味清苦,茶香清郁,寓意着:万事开头难,总要先吃得苦中苦,才能享受甜上甜。
第二道茶,是甜茶。
将烤茶罐放回烤茶炉上,加入沸水,待茶汤煮沸,将茶汤冲入,放好调料的土碗里即可饮用。
人生的三道茶_人生故事

人生的三道茶作家三毛说,“人生如茶,第一道苦如生命,第二道香似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
清清灵灵一撮茶泡在水中,焕如积雪,烨若春敷,顿时沁人心脾的清香味弥漫了整间小屋。
有过一次云南之行,所见所闻很多,其中,大理白族有名的“三道茶”,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三道茶,指上三次茶的意思,常用于招待尊贵的客人,每道茶泡制的方法与所用的配料都不一样。
这三道茶,代表着人生的三种境界,充满了人生的哲理。
第一道茶,其味甚苦,称为苦茶,代表的是人生的苦境。
万事成于难,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坎坷。
面对艰难困苦,我们唯有学会忍耐,坚守心中的信念,才会化蛹成蝶,谱写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第二道茶,其味苦中带香甜,称为甜茶,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
经过艰难困苦的煎熬,历经岁月沧桑的浸润,人到而立之年,随之而来的是甜蜜的爱情、温暖的家庭,还有蓬勃的事业。
当我们收获甜美的果实时,须好好品味,好好珍惜,更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重新审视自己,去面对世事的一切。
第三道茶,其味淡而有味,称为回味茶,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
人生百味,在尝过酸甜苦辣之后,“淡”字却最耐人寻味。
淡,素雅宁静、质朴馨香、凡心的冶炼、睿智的操守、物我皆忘;淡者,朴实简约、不苛求、不炫耀、远离喧嚣和诱惑,永葆人性本色。
它是一种至美的境界,是一种对世事的释然,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就会坐看云起云落坦然处之,生活得宁静从容。
佛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在绝望之余,找到一位禅师寻求解脱。
禅师听了后并没有说什么,只拿出一盒新茶,两壶水,两只茶杯,先用温水给年轻人泡了杯茶,问:“这茶可香?”年轻人摇了摇头,禅师说:“不可能吧,这可是上等的铁观音。
”年轻人又喝上一口,依旧摇了摇头。
禅师微笑着取一壶滚沸的水高高冲下,随着茶叶的翻滚,香气如袅袅薄雾氤氲而出,沁人心脾。
年轻人由此顿悟,茶要沸水冲入后才有浓香,人生也要历经磨炼后才能坦然美丽。
白族的“三道茶”

白族的“三道茶”我去云南旅游时,印象最深刻的是品尝白族的“三道茶”。
到了白族人民那里,真切地感受了他们的生活与民俗文化。
白族人民非常热情好客,我们刚刚落座,白族的男子们为我们唱歌,姑娘们为我们跳舞,铜锣鼓琴轻轻地奏响了。
我们很开心,看得入迷,此时,白族的一群姑娘们个个手中捧着三道茶,她们笑眯眯地对我们说:“大家好!大家乐意品味我们的生活吗?”“我们乐意品尝”,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我们接过第一杯茶,闻了闻,看了看,茶的颜色有点淡淡的绿色,大家喝了下去,觉得这杯茶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很平常——甘甘的,淡淡的。
白族姑娘们好像看出了我们的的心思似的,又端出了第二杯茶,这杯茶的颜色类似咖啡,浊浊的褐色,让人下意识地认为是奶茶,这时,有的人一口气喝了下去,还来不及去品尝茶的味道就跑到洗手间里去了;有的人忍不住这种怪味当场呕吐;还有的人叫苦连天,狼狈的样子好像受过苦刑一般。
站在旁边的白族姑娘们依然是笑嘻嘻的。
真的,这道茶酸甜苦辣涩——五味俱全,说实在的,根本分不清楚是茶还是药汤。
许多客人都说,这不是茶,太苦了,有什么可以解苦?白族姑娘并没有回答既而笑呵呵地端来最后一杯茶,这茶水的颜色是浓浓的黄色,黄亮明净,煞是好看,但我们因先前的恐惧后只是端着这杯茶瞧了又瞧,认为这又是什么怪味呢!这时,一位白族姑娘笑着说:“这是蜜茶,很甜的。
只有经历过苦才有甜呀!”果然,我们品着这道甜蜜的茶却忘记了刚才的苦味了,真的很甜很甜,这甜一直伴随着我们走出他们的寨子。
啊!这甜不仅甜在每个过去白族的人们的嘴里,还甜入人们的心中,甜进人们的生活中……说是品偿白族人民的三道茶,不仅仅品了茶的味,简直是在品他们的生活;是在品他们的民俗风情;也是在品着我们的人生啊!他们虽生活得那么艰苦,但他们懂得苦尽甘来这个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族三道茶解说词
各位评委老师:
我是**号考生****,今天我为老师表演的是白族三道茶茶艺。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素有客来敬茶之道,白族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文化,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
“白族三道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白族“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
头道茶为苦茶,喝了能止渴生津,消除疲劳;二道茶为甜茶,喝了能提神补气,神清气爽;三道茶为回味茶,喝了它能满口清香,回味无穷。
白族三道茶“头苦、二甜、三回味”。
孕育着人生如茶,要学会有什么滋味就品尝什么滋味。
怀一颗坦荡的心去生活,“苦”时要想到“甜”之将至,而“甜”时却不忘去“回味”,生命的尺度才会越来越长,人生的苦难也才会越来越短,生活才会变得格外有滋有味,也借此道茶祝愿各位老师幸福美满。
冲泡白族三道茶可选用紫砂壶冲泡,紫砂壶是具有收藏的“古董”,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岂如阳羡一丸泥”。
紫砂壶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
相传紫砂壶是由中国明朝的供春创始。
紫砂壶采用原矿紫砂泥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具有“泡茶色香味皆蕴”和和“暑月夜宿不馊”的效果,在使用紫砂壶时,用茶汤浇淋壶身养壶,养壶后使得紫砂壶色有宝光,所以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
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