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的康复处理
痉挛的康复治疗.ppt

运动疗法
②牵张训练:缓慢、持续牵拉紧张的肌肉可降低肌张力、 放松肌肉、缓解痉挛,为主动运动提供必要的条件。牵张 训练可分为被动牵张和自我牵张。被动牵张指借助于外力 (如采用手法或矫形器)进行缓慢持续的牵张。自我牵张 指利用自身体重使痉挛肌受到牵张以达到缓解痉挛的目的, 如脑血管意外患者采用偏瘫上肢负重的方法缓解上肢以及 手指屈肌痉挛;截瘫患者斜床或起立床站立以缓解下肢屈 肌痉挛。
痉挛的康复治疗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一)康复治疗原则
根据痉挛的不同形式,可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全身性痉挛:主要是全身用药,包括口服和注射 系统性痉挛:采用神经干阻滞,也可口服用药 局部痉挛:主要采用局部神经阻滞技术,一般不全身
用药
(二)康复治疗方法
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包括早期的预防体位、物理治疗、 药物及手术治疗等
(2)水疗法:将痉挛侧肢体浸浴在温水中也有利于肌痉
挛的缓解。室温宜保持在22~25℃,水温宜在37~40℃。
理疗
(3)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减少静止 时肌痉挛的活动及相关反应,也可抑制被动牵张时痉挛 肌的不自主运动。因此,临床常用语痉挛型脑瘫和脑血 管意外患者上肢的屈肌痉挛的治疗。治疗时20~30min/ 次,1~2次/d。
胸骨柄 拇指
膝部
理疗
功能电刺激 脊柱旁电刺激 直肠电刺激 电极埋入性电刺激 振动治疗 温度治疗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理疗
(1)冷疗法或热疗法:冷疗法或热疗可使痉挛的肌肉有 一过性放松,也可缓解疼痛,常在运动疗法之前使用。 冷疗的方法:将手足直接泡在冰水中15~20s,然后用 干毛巾擦干,反复5~6次至皮肤发红。热疗的方法:将 布袋在热水中升温至70~80℃,然后用毛巾包裹布袋放 在患部进行热疗,也可用红外线、蜡疗等温热疗法。
痉挛的处理和治疗

痉挛的处理和治疗一.原则并非所有的痉挛都需要处理,只有当痉挛影响到患者功能、护理或造成骨关节畸形时,才考虑进行治疗。
痉挛的处理比较复杂,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小组(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与患者及其家人/护理人员合作进行。
MDT包括下列人员:●专科医生,如康复专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老年病科医生●护士/专业护理人员●治疗师,如理疗师、职业治疗师●其他人员,如康复工程师、矫形器制作师●患者及其家属基本原则是在患者因痉挛出现功能问题或护理问题时,即可治疗痉挛。
治疗前先要排除可能诱发或加重痉挛的因素。
主要治疗方法是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传统医学疗法、矫形器、全身药物治疗,局部药物治疗等。
当保守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痉挛时,亦可考虑外科手术方法干预。
BT治疗属于局部药物治疗的一种,其目的是降低局部肌张力、缓解症状、改善功能及预防并发症。
BT是一种辅助治疗,旨在帮助实现患者、护理人员和治疗小组更大的康复目的。
BT治疗要与恰当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其他抗痉挛治疗同时进行应用。
二. 肌痉挛处理和治疗1 . 抗痉挛体位抗痉挛体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
早期注意并保持床上的正确体位,有助于预防或减轻上述痉挛姿势的出现和加重。
2 . 去除诱发因素由于痉挛在一定程度上是处理感觉信号的过程异常所造成的,所以一些伤害性刺激,如疼痛和不适,可能会使痉挛加重,使其治疗更加困难。
因此从一开始,MDT就要找出并消除所有可纠正的、能够使痉挛加重的诱发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疼痛或不适尿潴留便秘感染(如尿路感染和结石、褥疮、甲沟炎等) 紧身衣或尿袋气候、情绪变化3 . 康复治疗物理治疗,包括抑制性手法、放松训练和牵张训练等,其中肌肉牵张训练对缓解痉挛有明显效果。
常用的作业治疗有圆弧运动、沙浴、球浴等。
物理因子治疗包括冷疗、热疗,拮抗肌电刺激也常用于痉挛的治疗。
痉挛的康复评定和治疗

v 低频电刺激抗痉挛作用
§ 拮抗肌刺激的交互抑制作用用 § 肌腱刺激的抑制作用用
生物反馈疗法
功能性电刺激
v 推拿、针灸、中药汽疗
.矫形器的使用
v 机器人辅助疗法
七阶梯治疗——第四阶梯
v 以Baclofen 为代表的口服抗痉挛药物的使用
§ 巴氯芬(枢芬、力奥来素、脊舒、郝智):
•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衍生物, 激动GABAβ-受体,使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受到抑制,从 而抑制单突触和多突触反射。
§ 结果判断:0~9分:轻度痉挛;10~12分:中度痉挛; 13~16分:重度痉挛。
v Tardieu量表:2005年,2个指标评定
§ X:肌肉反应的质量; § Y:肌肉发生反应时的角度 § 按3种速度进行评定:Vl:尽可能慢;V2:肢体部分在
重力作用下落下的速度;V3:尽可能快。
v Clonus分级-按照阵挛持续时间
• 初始剂量:5mg,每日三次,每隔3天增服5mg,直至所需 剂量,但应根据病人的反应具体调整剂量。对本品作用 敏感的患者初始剂量应为每日5~10mg,剂量递增应缓慢。 常用剂量为每日30mg至75mg,根据病情可达每日 100~120mg。
• 常见副作用:嗜睡、乏力。消化道症状、血压降低等。 • 影响疗效的因素:中枢较重损伤、挛缩、骨折、异位骨
§ 我国于2010年出版了《肉毒毒素治疗成人肢体肌痉挛 中国指南》
§ 《指南》指出:局部肌肉注射肉毒毒素是治疗局灶性 肌痉挛普遍接受方法,耐受性很好。有大量强有的I级 证据说明了这种方法能降低痉挛患者的肌肉张力,继 而改善患者功能。
§ 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是降低肌痉挛的辅助治疗方法。
v BTX-A本身只能减轻造成痉挛的神经原性因素 v 必须具备2个关键的前提条件:
康复科抗痉挛体位摆放优秀案例

康复科抗痉挛体位摆放优秀案例
以下是一个康复科抗痉挛体位摆放的优秀案例:
患者李先生,55岁,因脑梗塞导致右侧肢体偏瘫。
为了预防痉挛的发生,康复科医生为他制定了抗痉挛体位摆放的方案。
具体方案如下:
1. 仰卧位:将患者的头部放置在枕头上,保持正中位,避免向一侧偏斜。
两臂自然伸直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下。
两腿放置在床上,稍微分开,保持中线位。
2. 侧卧位:将患者头部放置在枕头上,略微前倾,以减轻痉挛。
下侧手臂自然伸直,上侧手臂放在身前,用枕头支撑。
两腿稍微分开,下侧腿伸直,上侧腿弯曲放在身前,用枕头支撑。
3. 俯卧位:将患者头部放置在枕头上,略微前倾,以减轻痉挛。
两臂自然伸直,放在身体两侧。
两腿稍微分开,放在床上,保持中线位。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李先生的痉挛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肢体功能得到了改善。
同时,康复科医生还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以促进他的康复进程。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制定。
痉挛的康复种名词解释

痉挛的康复种名词解释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指肌肉无法自主地放松,导致肌肉强烈收缩的现象。
这种不自主的痉挛会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困扰。
为了改善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痉挛的康复成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
康复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来改善或减轻患者的疾病症状,提高其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痉挛的康复通常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多种方法。
物理治疗是痉挛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运用各种物理手段来缓解痉挛症状。
例如,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电疗可以通过刺激神经传导,降低肌肉紧张;按摩可以放松肌肉,改善肌肉痉挛的症状。
物理治疗还可以包括一些特殊的矫正和支撑手段,例如矫正器、支撑带等,来帮助患者纠正姿势、调整肢体功能。
药物治疗也是痉挛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痉挛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开具相应的药物。
抗痉挛药物可以通过影响神经传导,减轻肌肉痉挛,例如肌松药物;镇痛药物可以缓解因痉挛引起的疼痛。
此外,针对一些特定的痉挛疾病,如帕金森病等,医生还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开具特殊的药物,以控制痉挛症状。
康复训练在痉挛康复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定制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患者可以参与不同类型的运动和活动,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肌肉协调性和提高身体灵活性。
康复训练的重点是通过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长,促进肌肉的适应性和恢复性。
这不仅可以缓解痉挛的症状,还可以减轻肌肉的紧张和疼痛,最终恢复患者的功能。
痉挛的康复还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和合理调整生活方式。
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和保养,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此外,患者还可以尝试一些辅助疗法,如针灸、推拿等,以进一步缓解痉挛症状。
痉挛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患者的痉挛症状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并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痉挛的康复处理

症状
疼痛 僵硬 阵挛* 屈肌和伸肌痉挛 外观异常 动作费力、迟缓、 不协调
Clonus recording during elbow extension
*
*
被动功能: 个人料理障碍
治疗前
治疗后
小指、中指严重屈曲,难以清洁手掌和手指
*
痉挛评定: 电生理学方法
肌电图分析 肌肉放电频率低于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患者 在表面EMG检查中,常可见患者进行原动肌激活时有拮抗肌的突发性活动 肌肉活动时机异常 F波 为运动神经元池被逆向激活时的回返放电 反映运动神经元池兴奋性 明显痉挛的慢性患者,F波出现率和波幅均增高,F波与M波的最大波幅之比也上升 波形复杂化
病人和照顾者希望达到的目标 确定病人和照顾者的目标
痉挛治疗程序
痉挛处理中治疗师的作用
评估和教育患者 指导患者制定目标 提供康复干预: 减轻阳性体征的影响 改善阴性体征 对痉挛处理小组其他成员提供反馈和咨询
*
痉挛的评定
痉挛评定的目的: 了解痉挛程度 了解痉挛对患者的影响 有否增强和加重痉挛的因素 确定治疗措施 治疗方法的效果监测
*
与痉挛临床表现相关的力
肌肉收缩的动态力 软组织的静力性阻力,包括皮肤、肌肉、肌腱、关节囊、血管和神经的弹力成分
*
动态痉挛现象
阵挛 协同模式 屈肌和伸肌痉挛 痉挛性张力异常 缓慢用力活动模式 不协调运动
*
肌肉痉挛导致关节受力平衡改变
屈肌
伸肌
痉挛或挛缩的屈肌
伸肌
*
静态痉挛现象
肌肉痉挛的继发改变 肌肉挛缩 肌肉僵硬 其它软组织僵硬 (皮肤、血管等) 关节活动障碍 关节囊僵硬 其它:肌肉纤维化、疼痛等
肌痉挛治疗方法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抗痉挛
PNF技术-节律性启动
方 法:在选择靶原动肌及运动方向后,依次进行 如下运动:数次被动运动、利用病变较轻肢体或 借助滑轮重锤系统等器械予以患肢数次主动-辅助 运动、患者尝试性主动运动、成功后的轻抗阻运 动
作 用:改善靶原动肌的定向和发起运动的能力, 尤其适用于存有僵硬或严重痉挛的患者
拮抗肌电刺激
口服药
巴氯芬
剂量:15mg/日起,逐渐加量至75mg/日,注意 个体化
作用部位:传入神经的超极化,抑制天门冬氨酸、 谷氨酸释放,降低单、多突触传导
副作用:头晕,恶心,嗜睡,口干,肝功异常, 尿潴留
疗效:创伤性脊髓损伤,卒中,脑性瘫痪,多发 性硬化,肌张力障碍
注意:癫痫是相对禁忌症,要限用酒精,撤药要 慢,否则可有发作或幻觉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抗痉挛
Brunnstrom技术-利用低位中枢反射对抗痉挛
举例:右肱二头肌痉挛:
头向右拉弓反射 躯干向左旋腰反射 头后仰紧张性迷路反射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抗痉挛
Bobath技术-
反射性抑制抗痉挛 抗痉挛体位 活动中抗痉挛 控制关键点
反射性抑制抗痉挛
躯干肌痉挛:头抬高过伸抑制屈肌痉挛; 头屈曲抑制伸肌痉挛 上肢上举过头抑制躯干、髋屈肌痉挛
端掌侧,下方手托住肘部 被动屈曲肘关节至最大范
围。
前臂旋前/旋后
仰卧位
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 下方手握住肘关节以固定 肱骨
旋前或旋后至最大范围。
2、自我牵张
屈肘分离牵拉:
在牵拉侧肘窝处放一毛巾卷,非牵拉侧手握住前臂远 端,屈肘至最大范围。
扶墙屈肘牵拉:
双手平放墙上,上身向前,同时屈肘,借助上身重量 达到牵拉目的。
痉挛的康复指导

痉挛的康复指导作者:李建军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18期基础知识介绍痉挛,又称为强直、阵挛、痛性痉挛,是由不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以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反应和速度依赖性的牵张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病常见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疾病的患者。
检查、诊断、功能测评临床检查诊断通过病史、检查(反射、运动、姿势、相关症状等),了解和判断以下情况。
●有无相应的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出现:①深反射亢进;②浅反射消失;③出现病理反射或阵挛、共同运动和联合反应等;④被动伸屈四肢出现折刀样现象。
●属于哪一种痉挛:脑源性痉挛或脊髓源性痉挛或混合性痉挛。
●痉挛肌肉的部位和数目,痉挛发作频率和诱发因素。
●痉挛性质:属痉挛发作、痉挛状态、阵挛或肌张力障碍。
功能影响评估痉挛是否引起以下功能障碍,如关节活动受限、姿势障碍、移乘能力障碍、关节挛缩、加重疼痛、干扰睡眠、增加佩戴假肢/矫形器困难、降低生活质量。
痉挛程度/肌张力测评用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标准测评,要注意用较长的时间在一天中不同的时段,反复测评肌张力/痉挛程度,因为痉挛状态可根据体位、疲劳程度、天气变化而有轻重不同的表现。
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对轻度至中度痉挛患者可先作运动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以缓解痉挛。
物理因子治疗体位摆放例如床上卧位的抗痉挛体位或取床上半坐卧位,甚至坐位(尽量不要取仰卧位),可减轻下肢伸肌痉挛状态。
此外,取俯卧位伴髋关节内收持续20~30分钟,能显著减轻下肢痉挛达6~8小时。
冷疗用冰、冰袋或冷冻局麻药,15分钟/次,可减少过度的牵张反射。
热疗局部热敷或温水浸浴,15~20分钟/次,可放松痉挛肌肉。
外周性电刺激(对肌肉或神经)15分钟/次,1次/日,可减轻痉挛和阵挛。
肌电生物反馈可减少静态时肌痉挛的活动及相关反应,也可抑制被动牵张时痉挛肌的不自主运动。
运动治疗主动运动让痉挛的拮抗肌进行适度的主动运动,对痉挛肌可有交替性抑制作用,如肱二头肌痉挛,可练习肱三头肌主动和抗阻收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21
下肢异常模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双侧
单侧
精选ppt
22
精选ppt
23
导致的临床问题
• 相关症状
• 被动功能障碍
– 个人生活料理 – 体位
• 主动功能障碍
– 肢体活动 – 运动
治疗前
治疗后
小指、中指严重屈曲,难以清洁 手掌和手指
屈指肌BOTOX注射后症状改善
精选ppt
25
• 体位:
– 进食 –坐
–睡
精选ppt
9
痉挛对患者的影响--害处
• 阵挛、髋内收肌痉挛导致的剪刀样状态与屈肌痉挛影响站立平衡
• 伸肌痉挛与阵挛影响步行的迈步期
• 痉挛状态使随意运动减慢(即速度依赖性张力增高)
• 屈肌与伸肌痉挛影响床上与轮椅上的体位,使皮肤破损
• 张力性牵张反射亢进或屈肌痉挛有发生挛缩的危险
• 自发性痉挛影响睡眠
肌肉痉挛的康复治疗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康复中心 范惠磊
精选ppt
1
肌肉
• 肌肉:
– 人体最主要的运动器官,骨骼肌是机体赖以完成随意 运动的效应器官
– 分类:伸肌与屈肌/内收肌与外展肌;原动肌与拮抗 肌
• 伸肌:在直立姿势中起特殊作用,主要是使机体各部分抵 抗重力作用,生理学上称之为伸肌,如股四头肌和指总伸 肌
精选ppt
6
痉挛的常见诱因
• 关节快速活动 • 各种疼痛 • 各种情绪激动、紧张和疲劳 • 各种内脏器官疾病的发作 • 尿潴留、泌尿系统感染 • 膀胱直肠胀满 •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精选ppt
7
肌肉痉挛导致关节受力平衡改变
伸肌
屈肌
精选ppt
8
– 保持肌肉的质量 – 痉挛减少深部静脉血栓(DVT)的危险 – 可帮助维持姿势 – 即使不负重与废用,痉挛能维持骨的矿化 – 有助于ADL活动(如下肢伸肌痉挛有助于站立) – 可使瘫痪肢体的下坠性水肿减轻
精选ppt
34
(1)解除诱因
一些痉挛与各种外界刺激有关,因此在治 疗前要尽量消除诱发肌痉挛的因素,如发 热、结石、尿路感染、压疮、疼痛、便秘 和加重肌痉挛的药物等。通常诱因解除后, 肌痉挛会有明显减轻。
精选ppt
26
主动: 肢体应用障碍
• 上肢
–取 –抓 – 移动 – 放开
治疗前
治疗后
精选ppt
27
• 足下垂/内翻使足 外侧缘承重,导致 疼痛
• 溶解神经治疗 (neurolysis)后症状 改善
精选ppt
28
痉挛的评定
• 痉挛评定的目的:
– 了解痉挛程度 – 了解痉挛对患者的影响 – 有否增强和加重痉挛的因素 – 制定治疗措施 – 治疗方法的效果监测
16
精选ppt
17
握拳 拇指向掌心
精选ppt
18
肩胛骨内收、屈腕、屈肘
精选ppt
19
痉挛的下肢常见模式
下肢伸肌占优势
髋关节内收内旋 膝关节伸展 踝跖屈,内翻 脚趾跖屈
精选ppt
20
膝僵直:可见膝部呈持续伸直 状态,并有明显的马蹄内翻足 患肢足跟没有接触到轮椅的踏 板。
股内收:痉挛的内收肌导致出现“剪 刀样步态”,它使得行走时足掌的支 撑面变狭小。
精选ppt
32
• 治疗目标:
– 缓解症状,如疼痛 – 改善ROM
– 改善肢体使用和运动 – 改善个人料理和体位
– 改善生活质量
– 美观 – 延缓或避免手术
精选ppt
33
• 早期干预 Early intervention • 综合治疗 Combination therapy • 小组治疗 Team effort
肌张力增 高
僵硬
精选ppt
4
• 所谓痉挛是指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后出现的肌肉张 力异常增高的症候群,是一种由牵张反射兴奋性 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亢进 为特征的运动功能障碍。痉挛的速度依赖是指伴 随肌肉牵伸速度的增加,肌肉痉挛的程度也增高 。
• 目前痉挛的机制仍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牵张 反射增强有关。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中枢对周 围神经的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引起肌张力增高 ,甚至肌痉挛。临床上痉挛多见于脑卒中、脊髓 损伤、脊髓病变、脑瘫和多发性硬化症等。
• 屈肌:与伸肌在相反方向上作用于关节的肌肉,如上肢的
肱二头肌和下肢的腘绳肌
精选ppt
2
• 概念:
– 医生活动被检查者的肢体时所感觉到的阻力 – 一定的肌肉张力是人们进行正常运动、完成日常
生活活动功能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之一
• 分类:
– 正常 – 过低 – 过高
精选ppt
3
软瘫
张力低下 正常肌肉张力 范围
精选ppt
31
利用仪器做客观评定可以克服主观因素对评定的影响, 使结果更为可靠。
可用的方法有 神经生理学如肌电图检查法 摆动实验法,使受试者肢体自然下降,在重力及惯性作
用下摆动,根据痉挛对肢体摆动的影响情况判定痉挛 的程度。 被动牵张法,用仪器带动肢体做被动关节活动,记录活 动过程中的阻力矩、关节角度等来表达痉挛程度。
精选ppt
5
痉挛导致的临床问题
• 痉挛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它对患者的影 响包括:
• ① 增加运动的阻力,使随意运动难以完成 ② 由于阻力增加,运动迟缓,难以控制, 难以完成精巧的动作;
• ③ 由于反应迟钝,动作协调困难,容易摔 倒;
• ④ 强直痉挛,不便护理,容易发生压疮等 并发症;
• ⑤ 影响步态和日常生活活动。
• 髋屈肌与内收肌痉挛影响会阴部卫生
• 痉挛或阵挛妨碍ADL,如进食、驾车
• 虽然多数张力增高不痛,但连续屈肌痉挛引起疼痛
精选ppt
10
全身性
区域性
局灶性
精选ppt
14
精选ppt
15
痉挛的上肢常见模式
上肢屈肌占优势
肩胛骨内收,上提 肩关节后伸,外展,外旋 屈肘 前臂旋后 屈腕 手指屈曲
精选ppt
精选ppt
29
• 临床评定方法:
-主观评定方法
主观评定方法是通过观察和手法检查来判 定痉挛程度,方法简单易行,临床较为常 用。
改良Ashworth法,根据患者关节被动活动 时所遇到的阻力大小定级。
精选ppt
30
痉挛的评定
–临床评定方法: Ashworth方法(0-4级)
•0 无肌张力的增加 •Ⅰ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末时呈现最 小 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Ⅰ+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 ROM的后50%均呈现较小的阻力 •Ⅱ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 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 •Ⅲ 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Ⅳ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而不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