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初学体会
肠胃内科实习医生胃镜检查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肠胃内科实习医生胃镜检查的总结与心得体会胃镜检查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肠胃内科检查方法,对于诊断和治疗胃肠道疾病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肠胃内科实习医生,我在胃镜检查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体会,以下是我的总结。
一、胃镜检查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胃镜检查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首先,患者需要进行空腹检查,最好在8小时内不摄食。
其次,患者需要告知医生有关过敏史和正在使用的药物,以便医生在检查过程中能够作出相应的调整。
此外,患者还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在检查前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二、胃镜检查的操作流程胃镜检查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来操作,实习医生的任务是协助医生完成各项操作,并且能够根据医生的指示灵活调整。
在检查开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并通过口腔将镜头插入食管。
实习医生需要合作医生,确保镜头的插入顺利,同时保持患者的舒适度。
在插入胃镜的过程中,实习医生需要手持吸引管,及时清除患者口腔中的唾液和呕吐物,以确保视野的清晰度。
在胃镜进入胃腔后,医生会进行胃黏膜的检查和病变的观察。
实习医生需要配合医生注视并记录病变的部位、性质和大小等信息。
同时,实习医生还需要学会正确使用钳取器等工具,以进行组织活检或取出异物等操作。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实习医生需要时刻保持专注和耐心,并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的发生。
三、胃镜检查的安全措施胃镜检查是一项微创性检查,但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首先,实习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洗手和消毒等操作规范,以保证检查环境的洁净。
其次,实习医生在胃镜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患者的不适和困扰。
此外,实习医生还需要学会正确使用急救设备,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四、胃镜检查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在胃镜检查中,常会出现一些技术难题或患者的不适反应。
实习医生需要在经验丰富的医生的指导下,学会分辨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够及时提供解决方案。
消化科实习医生对胃镜操作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消化科实习医生对胃镜操作的总结与心得体会一、引言在消化科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胃镜操作的学习和实践。
通过这个过程,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并且对胃镜操作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和分享我在实习期间对胃镜操作的心得体会。
二、胃镜操作概述胃镜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检查和治疗胃部疾病。
在胃镜操作中,医生通过将胃镜插入患者的咽喉、食管、胃等消化道部位,观察相关病变、取材和进行治疗。
胃镜操作需要高超的技术和细致的操作,因此,对于消化科实习医生来说,掌握胃镜操作技能尤为重要。
三、胃镜操作的技术要点1. 患者准备:在进行胃镜检查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包括禁食、清洁肠胃、体位调整等。
医生应该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以确保胃镜操作的安全进行。
2. 器械准备:在进行胃镜操作前,需要对胃镜和相关器械进行准备和检查。
胃镜应该保持清洁、消毒,并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此外,还应准备好相关的检查工具和治疗器械,以备不时之需。
3. 胃镜插入:胃镜插入是胃镜操作的核心步骤。
在插入过程中,医生需要掌握合适的角度和深度,以避免损伤患者的组织和器官。
在插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充分的沟通和配合,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疼痛。
4. 视觉检查:胃镜插入后,医生可以通过视觉观察胃部情况,包括胃黏膜病变、溃疡、出血等。
医生应该细致地观察和记录相关病变,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5. 洗胃和取材: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对胃部进行洗胃或者取材作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医生需要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和步骤,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四、胃镜操作的心得体会1. 熟悉操作规程:在进行胃镜操作前,我充分阅读了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手册,并进行了反复的模拟演练。
这使得我对胃镜操作的步骤、技巧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了胃镜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注重沟通和配合:在胃镜插入过程中,我发现与患者充分沟通和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我可以根据患者的感受和反馈,调整和控制胃镜的角度和深度。
小白胃肠镜进修心得体会

小白胃肠镜进修心得体会为期3个月的进修生活转眼已经结束,收获颇多,故而感觉时间过得真快。
期间收获令我受益匪浅并将受益终身。
来天津市人民医院后,进入内镜中心学习ercp及其相关诊疗技术,期间我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事,严格律己,关心患者的要求和痛苦。
努力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几点是我进修期间感受最深也是收获的体会:一、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内镜中心的全体医护人员是一个在李文主任带领下的良好的协作团队,同事之间关系和谐融洽,即便刚来的进修医师进入团队之中也倍感温暖。
李主任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进修医师不要把自己当外人,我们是把你们当自己人来对待。
经常提醒刚来的进修医师注意无菌观念,对放射线的防护等细节,所以手术时手术医师、助手、手术护士、麻醉医师、影像医师及进修医师各司其职,而又互相协助,从手术前准备到手术后患者麻醉复苏井然有序,确保了最重要的手术质量和病人安全。
二、先进的设备及高水准的技术水平:该内镜中心ercp手术室内设备完善、配备非常合理。
内镜、各种监护设备、吸引器、供氧设备放置合理,附件如导管、导丝、切开刀、取石篮、碎石器、取石气囊、鼻胆管、支架、活检钳等配备齐全,且放置于固定位置,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此外,更重要的是李文主任带领下的手术团队技术精湛,对于原因不明的阻塞性黄疸疑有肝外胆道梗阻者、疑有各种胆道疾病如结石,肿瘤,硬化性胆管炎等诊断不明者、疑有先天性胆道异常或胆囊术后症状再发者、胰腺疾病: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情况均能完美的处理,尤其是对于防范术后并发症更有独到的水平。
三、严谨的工作作风:对于新到的进修医生由老师带教,了解内镜中心的环境和各类物品的存放地点,掌握各个设备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严格无菌观念,通过手术演示、讲座等方式提高下级医师的技术水平。
经过3个月的进修,了解掌握了ercp的插管技术及注意事项,熟悉了解ercp 相关的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胃镜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从事胃镜工作的医务人员,我有幸见证了许多患者从痛苦中解脱的过程。
以下是我对胃镜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严谨的工作态度胃镜检查是一项高风险的诊疗技术,稍有疏忽就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
因此,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态度。
首先,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为胃镜检查做好准备。
其次,术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
最后,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精湛的操作技能胃镜检查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如手法熟练、反应敏捷等。
为了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积极参加各类培训。
在实践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以下技巧:1. 术前充分沟通,减轻患者紧张情绪;2. 术中保持耐心,避免操作粗暴;3. 术后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疑虑。
三、关注患者心理胃镜检查对许多患者来说是一种痛苦的经历。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我注重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安慰。
以下是我采取的一些措施:1. 术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检查过程、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反应;2. 术中尽量减轻患者的不适,如调整体位、缓慢进镜等;3. 术后关注患者情绪,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给予鼓励和支持。
四、团队协作胃镜检查需要多个科室的紧密协作,如消化内科、麻醉科、病理科等。
因此,我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1. 与同事保持良好沟通,共同提高;2. 积极参加科室例会,了解各科室工作动态;3. 遇到问题及时请教,共同解决。
五、持续学习胃镜技术不断更新,作为一名胃镜工作者,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
因此,我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关注国内外胃镜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总之,胃镜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职业。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操作技能、关注患者心理、团队协作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胃镜操作心得

胃镜操作心得
胃镜操作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方法,用于检查胃部和食道的状况。
我在近期通过接受胃镜检查并参与其中的操作,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胃镜检查之前,医生会提前告知患者需要空腹,并停止食物和液体的摄入。
这是为了确保胃部和食道的清晰可见,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观察病变的情况。
此外,还要确保患者身体状态良好,没有严重的疾病或并发症。
其次,操作过程需要充分的沟通和配合。
在接受胃镜操作时,患者需要保持放松,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吞咽和呼吸。
这有助于减轻不适感,并使操作更加顺利。
同时,患者可以通过与医生交流,表达任何不适或疼痛,以便医生及时作出调整。
另外,医生的经验和技术也是关键。
胃镜操作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实践,医生的技术娴熟程度直接影响着操作的成功与否。
在我的经验中,我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位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医生,他的操作非常顺利,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最后,操作结束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也很重要。
在胃镜操作后,患者可能会感到喉部不适、恶心或嗜睡等反应,这是正常现象。
医生会给予必要的护理和建议,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进行饮食和活动上的限制,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总结起来,胃镜操作是一项需要患者与医生共同配合的检查方法。
通过准备工作、
沟通与配合、医生的经验和技术、以及操作后的护理,可以确保胃镜操作的顺利进行并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
对于患者来说,了解胃镜操作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能够更好地应对和理解这一医疗检查方法。
胃镜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胃镜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胃镜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技术,用于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参加胃镜培训是我作为医学专业人士必须经历的一部分,下面是我从胃镜培训中得出的心得体会总结:首先,胃镜培训给我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
在培训期间,我接触到了各种胃镜设备和器械,学习了如何正确使用和操作它们。
我了解了胃镜检查的步骤和流程,并学会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正确的定位和观察。
通过实践操作,我逐渐掌握了胃镜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并且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其次,胃镜培训加强了我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
在培训过程中,我学习了胃镜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了解了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
通过观察和记录胃镜检查中的病变,我对这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胃镜培训还让我学会了如何进行胃镜引导下的活检和治疗,这对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第三,胃镜培训增强了我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在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常常会感到紧张和不适。
作为培训医生,我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安抚,让他们放松并配合检查。
通过与患者的互动,我学会了如何倾听他们的症状和关注点,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和支持。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感,也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检查结果。
此外,胃镜培训还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胃镜检查中,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需要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检查过程。
在培训期间,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分工合作,互相支持。
良好的团队合作除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在胃镜培训中,我领悟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最后,胃镜培训为我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胃镜作为一项重要的医学技术,在临床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参加胃镜培训,我掌握了胃镜检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胃镜培训也为我提供了不断学习和进修的机会,我可以通过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在胃镜检查中的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
胃镜科实习报告

胃镜科实习报告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有幸在胃镜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这段时间以来,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学到了很多关于胃镜检查的知识和技能,也深刻体会到了胃镜科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一些收获和体会。
首先,我了解到了胃镜检查的重要性。
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胃部疾病最直观、最准确的方法之一。
通过胃镜检查,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胃黏膜的状况,发现炎症、溃疡、肿瘤等病变。
在实习期间,我亲眼目睹了胃镜检查的全过程,深刻体会到了胃镜检查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
其次,我学习到了胃镜检查的操作技巧。
在实习期间,我跟随导师学习了胃镜的插入、调整角度、观察病变等操作。
我了解到,胃镜操作需要耐心、细致和技巧。
在插入胃镜时,要掌握好力度,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
在调整胃镜角度时,要根据患者的体型和病变位置进行调整,以保证观察的准确性。
在观察病变时,要关注细节,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此外,我还了解到了胃镜科工作的挑战性。
胃镜检查是一项对技术和经验要求很高的任务,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如患者反抗、插入困难等。
在实习期间,我见证了导师们如何应对这些困难,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能,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胃镜科医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应变能力。
实习期间,我还学到了如何与患者沟通。
在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恐惧和不适,作为医生,我们要耐心地安慰患者,解释检查的必要性,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学会了如何安抚患者,使他们能够配合完成检查。
最后,我在实习期间也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胃镜检查不是单个人的工作,而是需要医护团队共同配合完成的。
在实习期间,我看到了医护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他们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协作是胃镜科工作成功的关键。
回顾实习过程,我深感自己在胃镜科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胃镜室实习小结

胃镜室实习小结在胃镜室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有幸亲身参与了临床检查工作,深入了解了胃镜检查的流程和技巧,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实践经验。
首先,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病人的接待和准备工作。
我了解到在胃镜检查前,病人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禁食、排空肠道等。
我在接待病人的过程中,要仔细询问病人的病情和过敏史,以便能够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准备工作方面,我帮助医生准备相关的检查设备和药品,并保证检查室的清洁和卫生。
在整个过程中,我学会了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增加了自己的责任心和耐心。
其次,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胃镜检查的技术操作。
胃镜检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操作,需要医生熟练掌握一系列的技术和技巧。
在我的观摩和参与中,我逐渐了解了胃镜的组成和使用方法,并学会了如何正确操作胃镜。
例如,我学会了如何插入胃镜、调整胃镜的角度和方向以及如何观察胃镜图像,以便快速准确地诊断病情。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观摩,我的胃镜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
最后,在实习期间,我还深刻认识到胃镜检查的重要性。
胃镜检查是一项非常直接和准确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一些潜在的病变和疾病。
通过胃镜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胃黏膜的情况,了解胃病的病因和病理改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通过参与胃镜检查工作,我深感作为一名医学学生的责任和使命,要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总的来说,胃镜室实习是我医学生涯中非常宝贵的经历。
通过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这段实习经历会给我带来很大的帮助和指导。
同时,我也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病人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 镜
• 正确的持境方法与良好的手感很重要。
• 一般我们将左手置于胸前,左手持内镜的操作部, 保持操作部直立状态,以虎口及腕部的力量撑住内 镜,仅以左手无名指及小指持握内镜操作部,不要 抓持过紧,抓持过紧会影响操作的灵活性;以左手 的拇指和中指及无名指调节大小旋钮,两指配合保 持旋钮的稳定性,以防止图像晃动而影响观察。
•我们以左侧梨状隐窝为进镜方向,但是并不是真正的进入梨状 窝,只是内镜稍向杓状会厌襞的左侧缘倾斜即可( 指向杓状会厌 襞中的小角软骨与楔状软骨之间的楔结节),内镜前端部最终抵 住的部位是楔结节,然后稍稍右旋的同时推进内镜就可以很容 易的进入食管。
•下面是进喉次序:
←会咽
←气管 ←左梨状窝
大旋钮向下打(镜身前端弯大约至 90°),大约抵达会厌。然后大旋钮 向上打(取直),绕过会厌。
• 右手持软管部,控制内镜的进退,同时可以辅助旋 转镜身,当左手旋转操作部时,右手不可握持过紧 ,过紧的情况,相当于镜身被右手固定,旋转的力 量无法传达到镜端导致镜身前端无法旋转。
• 个人认为:操作部与主机连接的部分,我们通常放于左手内侧,可起到 固定的作用;当放在外侧的时候,我们能够更灵活的调节到小旋钮。供 参考。
在黏液湖量较多的情况,视野会很差。这个时候我们就在黏液湖中穿过, 会发现:“咦,已经到胃窦了”
←幽门紧闭
←开闭正常
各异的幽 门,对于 我们新手 来说,难 度差别很 大。
• 进入胃窦,万里长征完成了一半。
• 遇到牛角胃时,幽门、胃窦和胃体几乎在同一直线,进境 容易。然而胃下垂的患者,胃往往呈现鱼钩状,这时我们 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看到胃窦却找不到幽门。可以尝试 这样的操作方法:大旋钮向下,同时推入内镜(推境可能 稍带有阻力,继续推境),很快幽门便暴露出来。我们称 这样的幽门“长在天花板上” (进镜时有可能会看到幽门 逐渐远离视野,但是继续进镜就可以进入幽门)
←大弯侧
←后壁
←前壁
←小弯侧
←前壁
←大弯侧 ←后壁
←小弯侧 ←黄色瘤
•通常观察完胃体,继续推境至窦体交界部分,稍松开大旋钮+ 稍右旋转操作部,可直接进入胃窦。
•遇到牛角胃,因为胃体和胃窦之间几乎成一直线,没有形成较 大的角度,这时候通常需要将大旋钮完全松开+稍退境暴露腔, 再进入胃窦。牛角胃的情况倒镜观察也较困难。
• 然而过量注气对于病人来说是一种增加痛苦的操 作,这个时候病人会腹胀、恶心,反应更加剧烈 。所有说我们在能够少注气的情况下便能到达胃 窦的话,那么请尽量少注气。
寻腔进境:进境的同时左旋,进 胃体已经被注气打开,我们很容易
入胃体。
看到胃体腔。
胃体没有的打开的情况:内镜左旋过贲门后,腔一般在视野右上方。这 个时候我们右旋、大旋钮向下,可以看到胃腔;或者看到黏液湖,顺着 黏液湖走。黏液湖的方向往往与胃体腔一致。
•尤其当视野下方出现红色视野,多半已经吸引到黏膜,尽量避 免长时间吸引黏膜引起损伤。另可采用点吸的方法。
•反转观察时,视野下方为小弯侧,上方为大弯侧,左侧为后壁, 右侧为前壁,但是在倒镜的过程中往往伴有内镜的旋转,因此 四壁的方向会跟着旋转而改变。
•旋转操作部仍然不够到位时,可以右手辅助旋转。
•观察完胃底后,推境+旋转可以在倒镜的状态观察胃体,尤其 是小弯侧的观察比正镜观察更有优势。
禁止在视野黏膜固定不动或者阻力逐渐变大的情况下强行尝试进入降部!请退镜, 重新找到上角位置,再次进境。
•退境:
•球部可以在进入降部之后退镜观察。观察要避免盲区。通常要能 够将镜头停留在幽门口的位置,以便更好的观察球壁各个方向及 采集高质量的图像。但是这个时候,稍有不慎镜端就会脱出,还 得二次进镜。
打到底(反转)同时送镜观察胃角。或是在胃窦体交界
反转观察,通常不需要送镜。3.呈牛角胃时,胃角不明 显;反转难以观察胃角,可尝试正镜观察。
反转→ 倒镜即反转观察
正镜观察
胃底、贲门观察(充气不良的情况):
• 在观察完胃角后,镜端在小弯侧,往往无法直接提拉胃镜。 这时左旋镜身直至暴露腔。寻腔提拉胃镜,此过程中多数要穿 过胃底、胃体黏液湖。
在幽门口时,即使病人头部轻微的晃动,都能明 显的传达到镜端,引起晃动。
• 2.将幽门口摆视野中央,逐渐贴近,轻轻触碰幽 门前区黏膜,这样镜端的晃动会缓解许多。
• 3.别忘了我们还是新手,当我们已经将镜端贴近 紧闭的幽门口时,经常会有偏差。这个时候我们 要清楚的知道:当前幽门口与镜端的相对位置关 系即偏差的方向。例如:我们估计幽门口在视野 的右方可能还要偏上些的位置。那我们可以慢慢 地右旋,慢慢的往下打些大旋钮。好的,我看到 幽门口在视野了,但是幽门口还是紧闭,无法进 入球部。不要紧,努力将幽门口维持在我们的视 野中,推镜,慢慢地,可以看到幽门口张开。 (刺激其植物神经使其以为有食物到来而舒张幽 门,幽门口自然张开)
通常进入左侧梨状窝稍偏右,轻轻抵住, 稍右旋境身,滑入食管。
切不可使用暴力进喉!!!
误入气管尽快退出内镜!!!
• 进入食管后,只要对方向的调整有一定的能力便能顺利到 达贲门。进境的过程中尽量使镜头方向处于正中方向,以
便更好地观察及采集高质量图片。在镜头在晃动的时候是 很难采集到清晰图像的。
镜头贴壁,光线被挡,视野黯淡
• 当视野进入黏液湖时,缓慢提拉胃镜,直至穿过黏液湖, 暴露胃底。稍退境,暴露镜身(作为参照物),采集图像。右 旋镜身,观察贲门、胃底穹窿部。
注意点:
•倒镜观察需提拉胃镜,左旋绕过胃角,幅度往往很大(一般要 旋至大弯侧或是操作部放平)。
•在黏液湖中,尽管视野不清,但是可以放心大胆提拉。拉出黏 液湖时,一般已经到达胃底。
右旋镜身, 方向调节为 向右,反之, 则向左
在胃镜操作过程中,我们较少运用到小旋钮的操作,当镜身前端弯 曲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旋转镜身来达到左右调节的目的。
当镜身前端处于垂直的状态,旋转镜身,并不能调节左右方向,这时,视野表现为 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旋转。 整个胃镜操作过程中,一般来说只有在食管中,镜身前端处于垂直的状态。
←齿状线
←血管纹理
←白色颗粒样 增生
努力拍出这样的图片
• 过贲门,过胃体,进入胃窦。如进喉一般,在胃 底打转会是一个难关。
• 对于我们这样的新手,一般来说,在胃体被注气 打开的情况下,明显更容易发现胃体腔,到达胃 窦,避免在胃底打转,减少操作时间。我们可以 在内镜通过食管的过程中持续注气,这样我们会 发现在通过贲门后看到整个胃体都已经被打开, 接下来的操作会简单很多。
进入降部的方法:1.到达上角位置。2.右旋镜身(通常需要旋转将近90°)+ 大旋钮向下(将近打到底),之后通常需要再将镜身右旋,即进入降部。这 只是大体的操作方法。细节需要慢慢体会。
禁止未达球部上角便开始尝试进入降部,易导致穿孔!!!
←纵行皱襞
←环形皱襞
←乳头
一般来说,到达降部后,我们 开始退境观察。
• 3.接下来,我们还是要说那些不断重复确必须的 话。“有没有假牙”、 “皮带松开”、 “嘴张开 ,咬紧牙垫” ,“镜子插进喉的过程是最难受的 ,你一定要坚持、配合下”、 “口水都顺着留到 这个弯盘里面,不要咽进去”、 “眼睛睁开,看 着前面,用
鼻子呼吸”。
• 尽管如此,仍然会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反应敏感,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种人,他或者她从走进内镜 室就在不停的作呕。这个时候我们的神经也变得 敏感起来:“哇,这人让我做的话,心里真没底 啊 ,还是让带教老师来做。” 对于我们这样的初 学者,这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胃底黏液湖大量并影响采集图像时,可吸引黏液。 •“右旋”一般比“左旋”更易观察胃底、镜身、胃底穹窿部及 采集 图像。
吸引:
•吸引孔道在我们视野的下方,吸引时可将视野放在黏液湖上方。 最好使镜身平行于液面,即视野中一半是黏液湖一半是胃腔 (即能够看到液气平面);
•黏液较稠、血性液体吸引时,同时按注水、注气按钮,可以防 止孔道堵塞,也可以避免胃体腔内气体过量吸出。
←胃体 ←胃角 ↓胃窦
←胃体 ←胃角 ↓胃窦
பைடு நூலகம்
活检: 活检技术好坏往往能显示操作者的水平高低。
•病人反应剧烈时,胃体腔气体被呕出,胃体打开不良,要寻腔 进镜,避免无视野强行提拉胃镜,导致黏膜损伤。
•每个人胃体长度不一,缓慢提拉胃镜,一但过分提拉误进食管 (看到偏白色黏膜),迅速推镜退出食管。这种情况在病人有 反应剧烈、贲门口松弛、食管裂孔疝等情况容易发生。万一发 生嵌顿,请上级医师接手。勿强行进退、旋转内镜。
胃镜初学体会
-------顾益
常识 操作 特殊病例
D -down—大旋钮向上推—方向调节为向下 U — up —大旋钮向下推—方向调节为向上 R—right—小旋钮向上推—方向调节为向右 L —left —小旋钮向下推—方向调节为向左 左图D、R的位置是镜前端自然弯曲的状态
吸引
轻按为注气 重按为冲洗镜面
• 4.好了,这些事情做完,我们可以拿起胃镜了。 正确的持境方法很重要。进喉的方法每个人会有 所不同。这个也是我们遇到的第一道难关,也许 我们在已经能够相对熟练地完成一例胃镜操作时 ,你还是不确定你下一次能否顺利进喉。
• 首先我们来看段视频
熟悉一下上消化道的解剖结构
熟悉上消化道的解剖关系之后,于初学者来说,没有必要在初 学胃镜的阶段去考虑镜身的扭转与实际解剖位置之间联系。而 是不断强化这样的概念:视野下所见各解剖结构之间的相对位 置关系,不同形态的黏膜代表不同的部位。因为我们在胃镜操 作过程中方向调节也是以我们视野所见为标准。以左侧卧位为 例:实际解剖位置方向与视野下所见是相反的。并且病人变换 体位之后,上述对比位置关系也相应产生变化。
最远可达空场上端。
乳头位置往往在侧面,不易观 察。一般用十二指肠镜观察乳 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