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操作基础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胃肠镜操作ppt课件

.
十二指肠球部
.
十二指肠上角、上曲
.
十二指肠降部
.
十二指肠乳头
.
十二指肠乳头2
.
消化性溃疡
.
良性溃疡
☼大小:<2cm ☼形状:圆形、椭圆 形或线状;(较规则) ☼表面与底:表面覆 盖白苔或黄白苔,底部 平坦; ☼周边粘膜:周围粘 膜充血、水肿,可稍 隆起; 可有粘膜皱襞 向溃疡集中像。
防襻 当镜身在乙状结肠及横结肠成襻时,需 手法防襻。乙状结肠:压脐左下方触及 腹后壁。横结肠:顶住横结肠下垂角。 小技巧,必要时,助手按压腹部。
.
正
常
结
肠
直肠
粘
乙状结肠
膜
图
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横结肠
结肠肝曲
.
.
.
.
结肠袋较升结肠稍深,肠腔宽大,成倒三角形。
.
.
.
.
正常回盲瓣
.
正常回盲瓣
回盲部炎症
.
总结
三个阶段:
1.完成内镜检查----熟悉 纤维内镜工作原理、性能、给水给气、旋钮
角度、光源等。熟悉操作技术技巧。 2. 快捷、安全、痛苦小的完成检查---勤
完成一定的例数,你也会有感觉! 3. 终极目标:“五到”
既心到、眼到、手到、镜到!做到人镜合一, 指哪打哪!
.
谢 谢! .
.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在分块黏膜 切除术后内 镜下见一大 的缺损,大 小约 50x50mm
.
内镜下用钛夹在黏膜缺损的近侧缘与远侧 缘固定圈套环
.
结肠镜检查并发症
肠穿孔 临床表现:剧烈腹痛、腹胀,弥漫性腹 膜炎体征,腹平片有膈下游离气体。 原因:盲目滑镜和暴力插镜;注气过多; 活检过深;内镜下息肉摘除。
十二指肠球部
.
十二指肠上角、上曲
.
十二指肠降部
.
十二指肠乳头
.
十二指肠乳头2
.
消化性溃疡
.
良性溃疡
☼大小:<2cm ☼形状:圆形、椭圆 形或线状;(较规则) ☼表面与底:表面覆 盖白苔或黄白苔,底部 平坦; ☼周边粘膜:周围粘 膜充血、水肿,可稍 隆起; 可有粘膜皱襞 向溃疡集中像。
防襻 当镜身在乙状结肠及横结肠成襻时,需 手法防襻。乙状结肠:压脐左下方触及 腹后壁。横结肠:顶住横结肠下垂角。 小技巧,必要时,助手按压腹部。
.
正
常
结
肠
直肠
粘
乙状结肠
膜
图
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横结肠
结肠肝曲
.
.
.
.
结肠袋较升结肠稍深,肠腔宽大,成倒三角形。
.
.
.
.
正常回盲瓣
.
正常回盲瓣
回盲部炎症
.
总结
三个阶段:
1.完成内镜检查----熟悉 纤维内镜工作原理、性能、给水给气、旋钮
角度、光源等。熟悉操作技术技巧。 2. 快捷、安全、痛苦小的完成检查---勤
完成一定的例数,你也会有感觉! 3. 终极目标:“五到”
既心到、眼到、手到、镜到!做到人镜合一, 指哪打哪!
.
谢 谢! .
.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在分块黏膜 切除术后内 镜下见一大 的缺损,大 小约 50x50mm
.
内镜下用钛夹在黏膜缺损的近侧缘与远侧 缘固定圈套环
.
结肠镜检查并发症
肠穿孔 临床表现:剧烈腹痛、腹胀,弥漫性腹 膜炎体征,腹平片有膈下游离气体。 原因:盲目滑镜和暴力插镜;注气过多; 活检过深;内镜下息肉摘除。
胃镜操作规范PPT演示课件

27
幽门腺
28
微血管异常
• 走向不规则:走向和分支不规则 • 粗细不同:粗细变化突然、>2倍有意义 • 血管网络:沿血管追溯能回到起点
29
微血管异常
A MV 扭曲(+)、扩张(+)管径不一(-)、形态各异(-)
B MV 扩张 (+)、扭曲(-)、管径不一(-)、形态各异(-)
C MV (+)、扭曲(-)、管径不一 (+)、形态各异 (+) 为癌
胃镜操作规范
1
检查前工作
• 询问病史 • 知情同意 • 登记 • 设备准备
2
持镜手法
3
食管入口处解剖结构
4
口咽部进镜过程
5
进食管入口的方法
指向杓状会厌 襞中的小角软 骨与楔状软骨 之间的楔结节
6
保持食管腔的清洁及舒张状态
7
贲门部进镜技巧
拍照2张
8
胃窦部进镜要求
拍照2张
9
球部定位
10
15
无HP感染镜下表现
1.粘液少 2.胃体腺区域RAC
可见 3.胃底腺息肉 4.胃体皱襞背发红 5.窦部疣状糜烂
16
HP感染镜下表现
1.粘液多、粘稠 2.萎缩、肠化 3.大弯皱襞肥厚 4.黄素瘤 5.鸡皮样改变
17
常见病理概念镜下表现
• 萎缩性胃炎:黏膜变薄,血管透见
18
常见病理概念镜下表现
边界清楚
边界不清
32
不同病理类型胃早癌镜下表现
33
分化型、未分化型微血管鉴别
34
分化型、未分化型微血管鉴别
35
内镜对胃癌的浸润深度的判断
36
幽门腺
28
微血管异常
• 走向不规则:走向和分支不规则 • 粗细不同:粗细变化突然、>2倍有意义 • 血管网络:沿血管追溯能回到起点
29
微血管异常
A MV 扭曲(+)、扩张(+)管径不一(-)、形态各异(-)
B MV 扩张 (+)、扭曲(-)、管径不一(-)、形态各异(-)
C MV (+)、扭曲(-)、管径不一 (+)、形态各异 (+) 为癌
胃镜操作规范
1
检查前工作
• 询问病史 • 知情同意 • 登记 • 设备准备
2
持镜手法
3
食管入口处解剖结构
4
口咽部进镜过程
5
进食管入口的方法
指向杓状会厌 襞中的小角软 骨与楔状软骨 之间的楔结节
6
保持食管腔的清洁及舒张状态
7
贲门部进镜技巧
拍照2张
8
胃窦部进镜要求
拍照2张
9
球部定位
10
15
无HP感染镜下表现
1.粘液少 2.胃体腺区域RAC
可见 3.胃底腺息肉 4.胃体皱襞背发红 5.窦部疣状糜烂
16
HP感染镜下表现
1.粘液多、粘稠 2.萎缩、肠化 3.大弯皱襞肥厚 4.黄素瘤 5.鸡皮样改变
17
常见病理概念镜下表现
• 萎缩性胃炎:黏膜变薄,血管透见
18
常见病理概念镜下表现
边界清楚
边界不清
32
不同病理类型胃早癌镜下表现
33
分化型、未分化型微血管鉴别
34
分化型、未分化型微血管鉴别
35
内镜对胃癌的浸润深度的判断
36
胃肠镜操作ppt课件

1、咽部外伤感染; 2、食管穿孔、胃穿孔; 3、出血; 4、心脑血管意外; 5、吸入性肺炎; 6、内镜嵌顿。
.
结肠镜检查适应证
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 原因不明的腹泻 结肠息肉、早期癌的诊治 钡灌肠有病变者 原因不明的低位肠梗阻 腹部肿块疑有大肠和回肠末端病变者 大肠手术后随访复查 大肠癌普查 结肠镜下各种治疗术
.
浅表性胃炎
.
萎缩性胃炎
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 主,粘膜变薄; 粘膜下血管网透见; 粘膜粗糙不平,如铺路 石样; 大弯侧粘膜皱襞变细; 粘液少。
.
十二指肠球部
.
十二指肠上角、上曲
.
十二指肠降部
.
十二指肠乳头
.
十二指肠乳头2
.
消化性溃疡
.
良性溃疡
☼大小:<2cm ☼形状:圆形、椭圆 形或线状;(较规则) ☼表面与底:表面覆 盖白苔或黄白苔,底部 平坦; ☼周边粘膜:周围粘 膜充血、水肿,可稍 隆起; 可有粘膜皱襞 向溃疡集中像。
单人法:操作灵活、简便,成功率高,节省人力, 操作时间短,痛苦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操作法。
日本工藤进英总结创立“轴保持短缩法”,为单 人法的经典。
.
结肠镜操作要点
1. 循腔进镜 ——基本原则 镜身不成襻,调节角度钮,镜头前端作
出迅速反应。 2. 不进则退——非常重要
2008级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普外科 甘毅
版权所有,请勿外泄
.
课程安排
1. 学时:4学时(180分钟) 2. 理论课时:40分钟 3. 操作: 140学时
.
授课思路
1.介绍胃肠镜的发展历史、硬件构 造和操作原理
2.讲授胃肠镜禁忌症和适应症 3.讲授胃肠镜下常见图像和诊断
.
结肠镜检查适应证
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 原因不明的腹泻 结肠息肉、早期癌的诊治 钡灌肠有病变者 原因不明的低位肠梗阻 腹部肿块疑有大肠和回肠末端病变者 大肠手术后随访复查 大肠癌普查 结肠镜下各种治疗术
.
浅表性胃炎
.
萎缩性胃炎
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 主,粘膜变薄; 粘膜下血管网透见; 粘膜粗糙不平,如铺路 石样; 大弯侧粘膜皱襞变细; 粘液少。
.
十二指肠球部
.
十二指肠上角、上曲
.
十二指肠降部
.
十二指肠乳头
.
十二指肠乳头2
.
消化性溃疡
.
良性溃疡
☼大小:<2cm ☼形状:圆形、椭圆 形或线状;(较规则) ☼表面与底:表面覆 盖白苔或黄白苔,底部 平坦; ☼周边粘膜:周围粘 膜充血、水肿,可稍 隆起; 可有粘膜皱襞 向溃疡集中像。
单人法:操作灵活、简便,成功率高,节省人力, 操作时间短,痛苦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操作法。
日本工藤进英总结创立“轴保持短缩法”,为单 人法的经典。
.
结肠镜操作要点
1. 循腔进镜 ——基本原则 镜身不成襻,调节角度钮,镜头前端作
出迅速反应。 2. 不进则退——非常重要
2008级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普外科 甘毅
版权所有,请勿外泄
.
课程安排
1. 学时:4学时(180分钟) 2. 理论课时:40分钟 3. 操作: 140学时
.
授课思路
1.介绍胃肠镜的发展历史、硬件构 造和操作原理
2.讲授胃肠镜禁忌症和适应症 3.讲授胃肠镜下常见图像和诊断
胃镜操作规范 ppt课件

不同病理类型胃早癌镜下表现
背景 部位 病理表现 间质血管 表面颜色 起源 黏膜表面情况
放大
分化型 萎缩、肠化 胃窦 形成腺管 增生 发红 腺底部 全层置换/表面有 癌/活检易于阳性 边界清楚
未分化型 非萎缩 胃体腺领域 不形成腺管 不增生 发白 腺颈部 侧向发展/表面无 癌/活检不易阳性 边界不清
胃镜操作规范
检查前工作
• 询问病史 • 知情同意 • 登记 • 设备准备
持镜手法
食管入口处解剖结构
口咽部进镜过程
进食管入口的方法
指向杓状会厌 襞中的小角软 骨与楔状软骨 之间的楔结节
保持食管腔的清洁及舒张状态
贲门部进镜技巧
拍照2张
胃窦部进镜要求
拍照2张
球部定位
胃窦观察顺序及拍照
逆时针 小弯 前壁 大弯 后壁
无HP感染镜下表现
1.粘液少 2.胃体腺区域RAC
可见 3.胃底腺息肉 4.胃体皱襞背发红 5.窦部疣状糜烂
HP感染镜下表现
1.粘液多、粘稠 2.萎缩、肠化 3.大弯皱襞肥厚 4.黄素瘤 5.鸡皮样改变
常见病理概念镜下表现
• 萎缩性胃炎:黏膜变薄,血管透见
常见病理概念镜下表现
• 肠化:粘液多,表面浑浊,发白的扁平隆起
胃角观察
胃底观察
小弯侧 大小旋钮都打到底 360°旋转观察
胃体观察
充分注气舒张 退镜前抽气
部位描述 上部 中部 下部 小弯 前壁 大弯 后壁
胃部观察顺序及留图要求
• 进入胃内,充分舒张前,胃体上部后壁2张 • 胃体下部、胃窦大弯4张 • 幽门及幽门括约肌部6张 • 胃窦、胃角、胃体下部、中部、上部26张 • 胃底穹窿部远近各一28张 • 倒镜观察贲门小弯、后壁为中心至胃体下部34张 • 胃角后壁、内侧36张
胃镜学习PPT课件

• 2.刚果红染色:通常用0.3%刚果红-0.2mol 碳酸氢钠均匀散布于胃粘膜表面,然后肌 肉注射五肽胃泌素,数分钟后可观察到由 于胃酸分泌而使刚果红变成点状黑青色, 互相融合成变色区成“变色带”,其范围 与胃底腺范围一致,不变色带为幽门腺粘 膜或萎缩的胃底腺粘膜。
• 3.酚红染色:酚红在碱性环境中由黄色变为 红色,利用幽门螺杆菌可分解尿素产生 NH3的特性,使酚红变色,以此诊断幽门 螺杆菌的存在部位。
酚红染色诊断HP感染
放大胃镜检查
• (1)结构:与普通内镜相似,只是在物镜 周围装有放大镜头,把物镜靠近粘膜表面 时,通过调节镜头,可将粘膜放大20-170 倍,观察胃粘膜的微细改变(表面形态、 颜色、腺体开口特点、血管走形)。
• (2)应用:BE食管、早期食管癌、胃炎及 溃疡。
放大80倍所见BE小凹开口形态(绒毛状、脑 回状)
1) 咽下困难、胸骨后疼痛、烧灼、上腹部疼痛、不适、 饱胀、食欲下降而原因不明。
2) 上消化道出血。 3) X线钡餐检查不能确诊,疑有粘膜病变或肿瘤者。 4) 需随访观察的病变。 5) 药物治疗前后的观察或手术后随访。 6) 需作内镜治疗的患者(异物、出血、狭窄扩张、息肉
摘除等)。
禁忌症
1) 严重的心肺疾病(心律失常、心衰、心梗、 呼吸功能不全、哮喘发作)。
炎症
2) 萎缩性胃炎:粘膜发白,变薄,皱襞变浅, 见粘膜下血管网,部分有粘膜粗糙或颗粒 状增生(不典型增生或肠化),粘膜活检 有助膜肥厚、水肿,皱襞粗大, 充气不能展平,颜色深红(似牛肉色), 常伴糜烂,亦有呈结节状或铺路石样。
溃疡
良性溃疡: • 圆形、椭圆形或线形,浅表或凹陷,底有苔(白、黄、
黑),周边整齐、肿胀。分期有:活动期(A),愈合 期(H),疤痕期(S)。
胃镜操作ppt课件

目的
胃镜操作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胃 部和食管的疾病,如胃炎、胃溃 疡、胃癌等。
胃镜操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长期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胃部不 适、吞咽困难、胃出血等症状的患者 。
禁忌症
严重心肺疾病、食管狭窄、胃部穿孔 、严重出血倾向等患者不宜进行胃镜 操作。
胃镜操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流程
患者需空腹或禁食一定时间,医生进行胃镜操作前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关检查, 操作时患者需保持放松,医生将胃镜从口腔插入,观察胃部情况,必要时进行 组织活检或治疗。
胃镜操作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胃镜操作简介 • 胃镜操作前的准备 • 胃镜操作过程 • 胃镜操作后的护理 • 胃镜操作的并发症及处理 • 胃镜操作的发展与展望
01 胃镜操作简介
胃镜操作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
胃镜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通过 使用一条细长的管子插入胃部, 以观察食管、胃和部分十二指肠 的内部情况。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保养维护
定期对胃镜进行检查、保养,确保器械的正 常运行。
记录与追溯
建立完善的器械使用、维护记录,确保可追 溯性,提高管理效率。
05 胃镜操作的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
总结词
胃镜操作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需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
出血通常发生在胃部或十二指肠,可能是由于胃黏膜损伤或溃疡引起的。轻度出 血可通过药物治疗和观察自行止血,严重出血需紧急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
镜通过咽部。
插管方法
医生应将胃镜缓慢插入患者口 中,轻柔地通过咽部,避免过
度刺激患者。
插管注意事项
在插管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 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处
胃镜操作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胃 部和食管的疾病,如胃炎、胃溃 疡、胃癌等。
胃镜操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长期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胃部不 适、吞咽困难、胃出血等症状的患者 。
禁忌症
严重心肺疾病、食管狭窄、胃部穿孔 、严重出血倾向等患者不宜进行胃镜 操作。
胃镜操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流程
患者需空腹或禁食一定时间,医生进行胃镜操作前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关检查, 操作时患者需保持放松,医生将胃镜从口腔插入,观察胃部情况,必要时进行 组织活检或治疗。
胃镜操作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胃镜操作简介 • 胃镜操作前的准备 • 胃镜操作过程 • 胃镜操作后的护理 • 胃镜操作的并发症及处理 • 胃镜操作的发展与展望
01 胃镜操作简介
胃镜操作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
胃镜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通过 使用一条细长的管子插入胃部, 以观察食管、胃和部分十二指肠 的内部情况。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保养维护
定期对胃镜进行检查、保养,确保器械的正 常运行。
记录与追溯
建立完善的器械使用、维护记录,确保可追 溯性,提高管理效率。
05 胃镜操作的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
总结词
胃镜操作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需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
出血通常发生在胃部或十二指肠,可能是由于胃黏膜损伤或溃疡引起的。轻度出 血可通过药物治疗和观察自行止血,严重出血需紧急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
镜通过咽部。
插管方法
医生应将胃镜缓慢插入患者口 中,轻柔地通过咽部,避免过
度刺激患者。
插管注意事项
在插管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 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处
胃镜操作规范PPT精选课件

胃镜操作规范
1
检查前工作
• 询问病史 • 知情同意 • 登记 • 设备准备
2
持镜手法
3
食管入口处解剖结构
4
口咽部进镜过程
5
进食管入口的方法
指向杓状会厌 襞中的小角软 骨与楔状软骨 之间的楔结节
6
保持食管腔的清洁及舒张状态
7
贲门部进镜技巧
拍照2张
8
胃窦部进镜要求
拍照2张
9
球部定位
10
27
幽门腺
28
微血管异常
• 走向不规则:走向和分支不规则 • 粗细不同:粗细变化突然、>2倍有意义 • 血管网络:沿血管追溯能回到起点
29
微血管异常
A MV 扭曲(+)、扩张(+)管径不一(-)、形态各异(-)
B MV 扩张 (+)、扭曲(-)、管径不一(-)、形态各异(-)
C MV (+)、扭曲(-)、管径不一 (+)、形态各异 (+) 为癌
边界清楚
边界不清
32
不同病理类型胃早癌镜下表现
33
分化型、未分化型微血管鉴别
34
分化型、未分化型微血管鉴别
35
内镜对胃癌的浸润深度的判断
36
胃窦观察顺序及拍照
逆时针 小弯 前壁 大弯 后壁
11
胃角观察
12
胃底观察
小弯侧 大小旋钮都打到底 360°旋转观察
13
胃体观察
充分注气舒张 退镜前抽气
部位描述 上部 中部 下部 小察顺序及留图要求
• 进入胃内,充分舒张前,胃体上部后壁2张 • 胃体下部、胃窦大弯4张 • 幽门及幽门括约肌部6张 • 胃窦、胃角、胃体下部、中部、上部26张 • 胃底穹窿部远近各一28张 • 倒镜观察贲门小弯、后壁为中心至胃体下部34张 • 胃角后壁、内侧36张
1
检查前工作
• 询问病史 • 知情同意 • 登记 • 设备准备
2
持镜手法
3
食管入口处解剖结构
4
口咽部进镜过程
5
进食管入口的方法
指向杓状会厌 襞中的小角软 骨与楔状软骨 之间的楔结节
6
保持食管腔的清洁及舒张状态
7
贲门部进镜技巧
拍照2张
8
胃窦部进镜要求
拍照2张
9
球部定位
10
27
幽门腺
28
微血管异常
• 走向不规则:走向和分支不规则 • 粗细不同:粗细变化突然、>2倍有意义 • 血管网络:沿血管追溯能回到起点
29
微血管异常
A MV 扭曲(+)、扩张(+)管径不一(-)、形态各异(-)
B MV 扩张 (+)、扭曲(-)、管径不一(-)、形态各异(-)
C MV (+)、扭曲(-)、管径不一 (+)、形态各异 (+) 为癌
边界清楚
边界不清
32
不同病理类型胃早癌镜下表现
33
分化型、未分化型微血管鉴别
34
分化型、未分化型微血管鉴别
35
内镜对胃癌的浸润深度的判断
36
胃窦观察顺序及拍照
逆时针 小弯 前壁 大弯 后壁
11
胃角观察
12
胃底观察
小弯侧 大小旋钮都打到底 360°旋转观察
13
胃体观察
充分注气舒张 退镜前抽气
部位描述 上部 中部 下部 小察顺序及留图要求
• 进入胃内,充分舒张前,胃体上部后壁2张 • 胃体下部、胃窦大弯4张 • 幽门及幽门括约肌部6张 • 胃窦、胃角、胃体下部、中部、上部26张 • 胃底穹窿部远近各一28张 • 倒镜观察贲门小弯、后壁为中心至胃体下部34张 • 胃角后壁、内侧36张
胃 镜ppt课件

操作方法
胃镜插入食管
• 单人法 • 双人法
胃镜插入胃腔
胃镜进入十二指肠
胃、十二指肠疾病
胃镜检查各部位的观察
• 十二指肠的观察 • 胃的观察 • 食管的观察
胃十二指肠解剖
胃的解剖 • 贲门部 • 胃底部 • 胃体部 • 胃窦部 十二指肠解剖 • 十二指肠球部、降部 、水平部、升部 • 降部内侧壁可见十二 指肠乳头、胆总管开 口和副乳头
溃疡病
溃疡病分类 • 急性胃溃疡 • 慢性胃溃疡 • 特殊类型
几种特殊类型胃溃疡 • 幽门管溃疡 • 吻合口溃疡 • 老年性溃疡 • 应激性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 单发性、多发性 • 形状、大小变异大 • 球部溃疡可有出血、 穿孔、梗阻等并发症 • 球后部的巨大溃疡常 侵入胰腺
检查和治疗
胃息肉 • 炎性息肉 • 增生性或再生性息肉 • 腺瘤性息肉
镜身
• • • • • 导光束 导像束 送气送水管道 器械管道 牵引钢丝
操纵部
• • • • • • • • • 目镜 屈光调节圈 调焦圈 器械(活检)插口 吸引按钮 送气送水按钮 弯角钮 固定钮 器械升降钮
导光束及光源插头
• 导光束是胃镜和光源装置的耦合连接部分 • 导光束内有光束、送气送水管、吸引管、 各种电线及光源连接插头等
其他类型胃炎
• • • • • 疣状胃炎 胃假性酒巴瘤 胃Crohn病 放射线照射后胃炎 嗜酸性胃炎 • • • • • 嗜酸性肉芽肿 胃血吸虫病 胃结核 霉菌性胃炎 胃结节病
十二指肠炎
粘膜充血、水肿、粘膜细颗粒状、粘膜增 厚、糜烂、绒毛不见、血管显露或有增生 的小结节、球部变形等。
溃疡病
溃疡病分期 • 活动期 • 愈合期 • 瘢痕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正、倒镜状态的位置关系
不变的规律:正镜时小弯、后壁、大弯、前壁、 小弯是按顺时针排例,无论如何旋转;反转观 察时排列顺序为小弯、前壁、大弯、后壁、小 弯呈顺时针排列。
18
特殊部位
三个不容易观察到的部位
食管入口、贲门、球降交界
三个容易被挡住的部位
大弯皱襞间、粘液湖下面、胃底小弯镜身后
15
熟练后练习高位倒镜
将胃镜退至胃体上部时转动镜身向右同时调弯 角钮向上,继续推送胃镜,此时胃镜紧贴贲门 口处反转,调整角钮即可仔细观察贲门,此法 多用于活检或者治疗时的操作。 右旋看着胃体 压钮 进镜
16
拍照常规顺序
进境:食管中段 贲门 胃窦 球部 退镜:
降部 球部 胃窦(2) 倒镜胃角 倒镜胃体 倒镜胃底 正镜胃体(下 中 上 ) 贲门 管上段 食管入口 咽部
10
过贲门
适当充气,时刻警惕贲门口的病变 运用小钮,可使动作更优美
11
过胃体
最简单,匀速前进,直达目标 适当吸气,始通过更顺利 如水多,记得先吸引
12
过幽门,进球部
时刻谨记:胃镜在体内的姿态
13
过球降
关键:看清上角和腔的走形
14
胃底翻转
倒镜时机:胃窦全景看到胃角时;充气较足
三个容易漏诊的部位
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壁、底体交界后壁、胃体后壁
19
如何拍摄完美的照片
保持CCD清洁 适当充气 清洁胃腔内残留物 控制内镜的能力
——内镜主要依靠观察过程中实时诊断,不必 完全拘泥于拍照。
20
体会
高标准、严要求 仔细,动作要柔美 好的习惯(如左右分工) 养成相对固定的留图顺序习惯 病灶的拍照:远、近、不同角度
21
最重要的事
病史 准备工作 安抚患者 与护士、同伴的沟通 随访
22
胃镜操作基础知识
1
内镜构造
2
3
内镜的管道结构
water channel Biopsy channel air channel
suction channel
内镜洗消真正的困难在于复杂的管道
4
5
6
导引钢丝
7
Hale Waihona Puke 8基本操作 站位
握持
9
各部分操作技术
咽部到食管入口的操作
轻柔,注意和患者的配合
正、倒镜状态的位置关系
不变的规律:正镜时小弯、后壁、大弯、前壁、 小弯是按顺时针排例,无论如何旋转;反转观 察时排列顺序为小弯、前壁、大弯、后壁、小 弯呈顺时针排列。
18
特殊部位
三个不容易观察到的部位
食管入口、贲门、球降交界
三个容易被挡住的部位
大弯皱襞间、粘液湖下面、胃底小弯镜身后
15
熟练后练习高位倒镜
将胃镜退至胃体上部时转动镜身向右同时调弯 角钮向上,继续推送胃镜,此时胃镜紧贴贲门 口处反转,调整角钮即可仔细观察贲门,此法 多用于活检或者治疗时的操作。 右旋看着胃体 压钮 进镜
16
拍照常规顺序
进境:食管中段 贲门 胃窦 球部 退镜:
降部 球部 胃窦(2) 倒镜胃角 倒镜胃体 倒镜胃底 正镜胃体(下 中 上 ) 贲门 管上段 食管入口 咽部
10
过贲门
适当充气,时刻警惕贲门口的病变 运用小钮,可使动作更优美
11
过胃体
最简单,匀速前进,直达目标 适当吸气,始通过更顺利 如水多,记得先吸引
12
过幽门,进球部
时刻谨记:胃镜在体内的姿态
13
过球降
关键:看清上角和腔的走形
14
胃底翻转
倒镜时机:胃窦全景看到胃角时;充气较足
三个容易漏诊的部位
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壁、底体交界后壁、胃体后壁
19
如何拍摄完美的照片
保持CCD清洁 适当充气 清洁胃腔内残留物 控制内镜的能力
——内镜主要依靠观察过程中实时诊断,不必 完全拘泥于拍照。
20
体会
高标准、严要求 仔细,动作要柔美 好的习惯(如左右分工) 养成相对固定的留图顺序习惯 病灶的拍照:远、近、不同角度
21
最重要的事
病史 准备工作 安抚患者 与护士、同伴的沟通 随访
22
胃镜操作基础知识
1
内镜构造
2
3
内镜的管道结构
water channel Biopsy channel air channel
suction channel
内镜洗消真正的困难在于复杂的管道
4
5
6
导引钢丝
7
Hale Waihona Puke 8基本操作 站位
握持
9
各部分操作技术
咽部到食管入口的操作
轻柔,注意和患者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