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项目管理激励办法

创新项目管理激励办法
创新项目管理激励办法

創新項目激勵管理辦法

1.目的

為培養和調動部門全體員工的創新意識和工作積極性,塑造高效率、高績效、高目標達成率的優秀團隊,鼓勵員工積極提出並參與創新項目,激勵員工創新精神,營造部門創新文化,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2.適用範圍

本文件適用於太原IE處全體員工。

3.激勵原則

3.1 全面激勵原則

對員工的創新激勵並不只是針對部分優秀員工,而是針對公司全體員工運用各種激勵方式進行創新激勵,即全員創新激勵。

3.2 績效考核為基礎原則

對員工所採取的相應創新激勵措施,應依據對員工的全方位的科學的績效考評,而不是依據管理者個人的主觀判斷。

3.3 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獎勵創新的考核標準要公開,考核過程和評選過程要做到公平、公正,這樣才能確保對員工創新性充分發揮,不致因不公開、不公平、不公正的獎勵而產生負面影響。

3.4 物質激勵、精神激勵、機會激勵相結合原則

對員工的創新獎勵不能只是用物質獎勵,要將適度的物質獎勵與精神激勵、機會激勵等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各種激勵手段的協同作用。

4. 職責

4.1 太原IE處成立創新評審小組,負責對各部門的創新項目的評審和最總確認;

組長:經理

組員:各部門主管

4.2 資源運籌部,負責創新項目的收集、評審組織、驗證組織工作;

4.3 相關職能部門參與對所服務範圍創新項目的評審、執行等工作;

4.4 各部門均可以集體或個人名義提報創新項目。

5. 作業細則

5.1 “創新項目”定義

屬於以下任何項目類型之一的即為創新項目:

5.1.1 開發類(對內)

0----> 1,即本項目可以解決現場(或者部門)急需解決的問題,且之前尚未有人成功實施過該項目;

5.1.2 推廣類(對內)

1---> ∞,即將現有項目(同一項目或者不同項目均可)推廣應用至五個單位元,且需要提供應用單位元的最高主管簽字證明;

5.1.3 創新類(對內)

現有平臺推動的核心內容或者推動邏輯創新70%;

5.1.4 接單類(對外)

外部市場接單,促成諮詢項目達成,年累計交易額達到15萬RMB;

5.1.5 開拓類(對內)

在其他園區成功拓展業務。

5.2 創新項目的申報、審批

5.2.1 集體或員工個人提出創新項目,填寫“創新項目申報表”,對現狀和創新建議內容應

詳細具體,要具有實際可操作性的實施方案描述及經濟效益分析;

5.2.2 經部門主管及相關部門責任人審核後,報至資源運籌部;

5.2.3 資源運籌部每月匯總整理各部門所提報創新項目,並組織相關人員成立評審小組針

對提報的項目實施評審,評審需注明評審意見,評審意見應包括該建議的可行性、經濟效益預測(投入與產出)等;

5.2.4 申報項目審批後,資源運籌部需在2個工作日之內公佈評審結果;

5.2.5 項目實施後,申報集體或員工需填寫“創新項目結案申請表”,提交至資源運籌部,

結案申請表需對實施效果進行詳細描述,包括所達到的有形效益、無形效益等;

5.2.6 資源運籌部每月組織相關人員對結案項目進行評審,並即時公佈評審結果;

5.2.7 針對通過結案評審的項目,提報人需填寫“獎金申請單”,主管簽核后提交至績效

管理部。

5.3 創新項目的評審依據

5.3.1 立項評審

需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方可立項:

a.可以解決現場(或部門)急需解決的問題;

b.具有技術可行性;

c.具有經濟可行性。

5.3.2 結案評審

以項目“實施落地”為標準:

a.項目是自己推動的;

b.實施效果;

c.技術先進性。

5.4 作業流程

階段申報單位/個人

資源運籌部

績效管理部

立項評審項目實施

結案評審獎金作業

5.5 創新項目獎勵

對於通過結案評審的創新項目,依照其實施效果,將給予申報集體或個人一定的獎勵,部門將提取部份績效獎金作為創新項目的激勵獎,不限上額,具體標準如下:

6.相關附件

附件1: 作業流程

創新項目激勵獎作

業流程.xls

附件2:創新項目申報表

創新項目申報表.xls

附件3:創新項目結案申請表

結案申報表.xls

附件4:獎金申請單

獎金申請表.xls

最新教师培训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教师培训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教育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义务,教师要自觉遵守有关规定要求,服从学校及上一级培训部门的安排,努力完成所规定的任务达到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加速我校教育现代化进程,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中职学生,特制定如下教师培训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一、加强领导、注重宣传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以分管校长为常务组长,负责学校校本培训组织、管理、服务、教学、教研、科研资料积累等项工作 2、学校教务处要把推进课改作为中心工作,为课改服好务,负责教师学科培训、教研、科研组织管理工作;要搞好《课题研究》,及时搜集、总结、报道、推广学校、教师在课改中的经验,积累、整理课改相关资料。 3、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课改,让社会、家长、学生了解课改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努力争取社会、家长、学生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4、建立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对工作中涌现的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课改过程中的优秀成果进行及时推广。 二、培训目标与任务 根据学校发展战略的需要,教师队伍应该进一步“充实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学校将以校本培训为主渠道,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班主任和教研组长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适应课改能力的重点,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精良、充满活力的科研型和创新型教师队伍。 1、全员培训。 通过多种形式,每学年完成每个教师不少于12课时的政治思想、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

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和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到2016年,任课教师90%达到本科学历;45周岁以下的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 2、青年教师培训。 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考核细则,形成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加快实施青年教师培养的“一年适应、两年合格、三年胜任、五年内成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3、教研组长培训。 加强教研组长培训,形成教研组长聘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真正发挥教研组长的教研带头作用,每学年完成对教研组长不少于10课时的各类培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4、班主任培训 完善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对班主任的“德、能、勤、绩”进行综合考核。政教处要制定班主任培训方案,每学年完成对班主任不少于10课时的培训,建立一支工作扎实,风格独特的班主任队伍。培训时间一般安排在暑假和平时周五,具体内容和时间见教务处学年度培训计划。 5、骨干教师培训。 制定骨干教师培训措施和评选细则,研究骨干教师考核奖励办法,形成骨干教师培训体系,创造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环境。在全员培训的过程中,每年对中层以上干部、班主任、教研组长及学科带头人进行不少于10课时的骨干教师培训,努力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充分发挥他们在新课改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力争在五年内培养1~2名骨干教师,2~3名学科带头人,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骨干教师每学年开一次校级示范课或研讨课。 三、培训内容

项目激励管理办法

XX投资项目组工作补贴及激励管理机制 为保证xx投资、并购等项目的开展,提升项目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快速完成新项目研究、尽调、谈判、实施等工作。对项目人员的工作补贴及激励如下: 一、xx投资项目组工作补贴 1、人员配置简图 2、补贴构成和内容 (1)话费补贴:根据工作内容、与相关部门沟通频次确定补贴额度,在具体项目中主要考虑是长途与漫游费用; (2)误餐补贴:根据物价水平、就餐频次及工作特点增设的补贴; (3)工作补贴,根据各岗位承担的不同责任、工作量、劳动时间(节假日及延长工作时间)、工作环境(高温)等设置的补贴。 (4)以上补贴每月根据出勤计发,此项目结束后,所有补贴取消。 (5)补贴标准如下: 注:此补贴和出差补贴、话费报销不再重复计算 二、xx投资项目组激励方案 (一)激励原则: 1、收入与岗位价值贡献匹配原则; 2、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效果结合的原则; (二)适用岗位:项目经理及项目成员 (三)适用期限:项目开始到协议签署或项目验收完成为止。

(四)激励资金来源:公司根据项目规模、重要程度,拿出专项激励基金,用于项目组人员激励。 1、投资规模大于300万元小于等于1000万元,专项激励基金5万元; 2、投资规模大于1000万元小于等于5000万元,专项激励基金10万元; 3、投资规模大于5000万元小于等于10000万元,专项激励基金20万元。 4、投资规模大于10000万元,专项激励基金50万元; (五)激励方式: 1、月度激励:在项目期间,按月进行评价,并发放奖励。团队月度奖励基金为项目专项激励基金的15%。 (1)团队奖金分配系数 (2)考核管理办法:项目实施期间,按月由公司项目总监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下辖各项目成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月评价结果作为实发奖励的依据(评价周期不足整月的,按当月实际天数比例发放)。 月均评价结果90分(含)以上,领取应发奖金的100%; ①月均评价结果80分(含)以上,90分以下,领取应发奖金的85%; ②月均评价结果70分(含)以上,80分以下,领取应发奖金的75%; ③月均评价结果60分(含)以上,70分以下,领取应发奖金的50%; ④月均评价结果60分以下,无奖励。 2、项目完成奖励:项目结束后,由公司审计部组织人员,根据“附件一”表格进行审计,审计结果作为专项基金计算的依据。项目完成奖励金额=专项激励基金*(1-15%*项目周期(月)) (1)奖励兑现前提,以下两个条件均需满足: ●项目完成时间基本符合预期,未因项目周期太长给公司造成其他不必要的损失; ●项目完成期间,公司未因该项目受到监管部门的警告或处罚。 (2)分配办法:由项目经理拟定分配方案,报公司项目总监审核,总裁审批后方可执行。

激励创新实施办法_

激励创新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励创新,提高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关于激励创新的实施办法》,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局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和全体治黄职工。 第二章创新的内容 第三条创新包括站在科学技术前沿,做前人没有做过的原始性创新;采取新理念、新方法改变现有工作模式和方法,获得比传统做法更加科学、效率更高的继承性创新;应用其它先进技术成果,推动本行业发展的应用性创新。 第四条创新涵盖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各个层面,内容包括治黄、改革与发展中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体制、管理创新和具体工作实践中群众性的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等。 第三章激励措施 第五条创新是各单位(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每一个职工的义务。各级领导要鼓励创新,支持创新,把创新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目标任务,落实管理部门,明确工作职责,积极组织和发掘创新点,营造人人勇于创新的宽松氛围。 第六条省局设立“年度创新奖”、“年度重大创新成果奖”和“年度创新组织奖”。对获得“年度创新奖” 、“年度重大创新成果奖”的个人,予以通报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对获得“年度创新组织奖”的单位(部门)颁发奖牌和奖金。 第七条“年度重大创新成果奖”、“年度创新奖”获得者的业绩,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选,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 获得省局“年度重大创新成果奖”的第一完成人,奖励一级工资。 “年度重大创新成果奖” 获得者,在省局职称评审时加7分,一、二、三等“年度创新奖”获得者,在省局职称评审时分别加5分、3分和2分(5年内有效)。

科技创新创效激励机制的管理办法

科技创新创效激励机制的管理办法 (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理念,进一步调动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学技术、钻业务、搞研发的积极性,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带动更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科技创新、创效管理办法,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遵循服务企业,解决重要课题,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激励创新的原则;突出工程技术人员、操作岗位人员、技能大师选拔激励、创新创效、评价奖励等相关内容。 第三条为加强对各类技术人才的管理,矿成立专业技术人才工作领导组,组长由矿党委书记、矿长兼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矿总工程师、工会主席兼任,成员由矿副总工程师和相关业务部门成员组成,主要负责全矿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教育、选拔、考评。 第二章一般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条采掘开机运通选煤队组,每个队组设一名专职技术员,要求必须具备助理级以上职称,且为全日制院校主体专业高校毕业生(大专及以上)负责规程措施的编写和贯彻,

奖金待遇。执行本队副队长同等工资、凡下井天数达矿规定,第五条凡被评聘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具备高级职称者,每年至少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篇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提一项合理化建议,并撰写年度技术工作总结;具备中级职称者,每年在市级以上刊物(包括《阳煤科技》)发表一篇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提一项合理化建议,并撰写年度技术工作总结;具备助理级以下者,每三年要在市级以上刊物(包括《阳煤科技》)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每年要提一项合理化建议,撰写年度技术工作总结。在聘的专业技术人员,未按时写出年度技术工作总结的考核300元,未按时提合理化建议的考核300元。 第六条生产技术科要会同矿人力资源科和有关部门,每年元月上旬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评优,并对排在前十名的给予每人奖励500元。凡在市级刊物(包括《阳煤科技》)发表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奖励1000元,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的奖励1500元,未按时发表论文的对等考核,凡个人撰写的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推广转换为生产力的,经专家组评审确认后根据贡献大小给予重奖。 第七条凡取得正高级、副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分别给予1500元、1000元、800元的一次性奖励,凡符合申报条件而未申报的对等考核;在聘工程系列正高级、副高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篇一: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适应新的幼儿教育改革需要,全面提高保教工作质量,就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践证明只有高质量教师队伍,才有高质量的教学成果。为此,我园立足校本培训,依托校本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走教科研一体化的路子。在校本培训中,我们将坚持培训从实际出发,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参与,坚持教师成长效应为宗旨,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现结合我园实际,特拟定本学年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对象 石林县民族幼儿园在职在岗的21位教师,不论职称高低,年龄大小,都必须参加本园组织的校本培训。 二、培训目标及要求 通过校本培训,使教师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共性要求与不同教师的特定需求相结合,解决学习要求的差异性问题,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强调“学、教、研”三结合,努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三、培训内容 本学年校本培训以《幼儿园音乐教育》为重点,结合目前本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如何提高音乐教学活动的数学效益,全面提高教师音乐教育创新能力,读相关《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书,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 四、培训学时 本课题学习研究课时为20学时。 五、培训形式 我们将分园级培训、教研组培训、个人自学和教学反思四个层次进行。 1、园级培训:幼儿园组织园内外专家作音乐专题学术报告;在教育科研中培训教师;组织教师专业发展研讨,竞赛活动;在交流研讨中,开展教育教学灵活互动式培训;组织骨干教师到外地考察学习相关知识。 2、教研组培训:听课、评课活动,具有音乐特点的专题行为研究。 3、老师个人自学和教学反思:积极倡导以教学反思为主的教师个人自学,主要形式为课后的教学反思,反馈交流。

科技创新管理办法

科技创新管理办法 QEOHS/GXSJ – TX – 201019 2010年12月20日发布 2010年12月20日实施 02802Q10533R2L 02803E10008R2L 02803S10005R2L CNAS C028-Q CNAS C028-E CNAS C028-S 02802Q10533R2L 02803E10008R2L 02803S10005R2L CNAS C028-Q CNAS C028-E CNAS C028-S GB/T19001-2008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GB/T24001-2004 环 境 管 理 体 系 GB/T28001-2001 职 业 安 全 健 康 管 理 体 系

目录 1 总则 (1) 2 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1) 3 科技创新的范围 (2) 4 项目的来源和实施 (2) 5 创新资金来源 (2) 6 项目的立项和实施 (2) 7 申报资料要求 (4) 8 成果的鉴定 (4) 9 科技创新成果奖励 (4) 10 附则 (6)

科技创新管理办法 1 总则 为了更好的推动公司科技创新,提高工程施工的技术含量,提高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强公司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应用、成果管理等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推动公司的科技进步,同时,也为了奖励在推动公司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结合公司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2 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2.1 为切实把科技创新工作落到实处,成立公司科技创新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公司科技创新日常工作由公司质量技术处负责,统一归口管理。 2.2 职责 2.2.1 贯彻执行党、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各种技术法规、标准、规程,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宣传、贯彻和落实。 2.2.2 负责组织制订公司的科技创新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开展科技交流和科技服务,及时总结存在的经验和教训。 2.2.3负责组织并管理公司的科技课题开发、科学研究、科研成果(主要包括技术成果、管理成果、QC成果、专利发明、创新成果、科技论文等)管理和新技术的推广工作,组织或参与新技术方案和重大科技攻关课题的研究。 2.2.4 负责组织科研项目的立项、监督实施、成果受理、组织鉴定(评议或验收)、申报评奖、资料归档及其他相关的日常工作。

完善校本培训机制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页word

完善校本培训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宝安实验学校建校三年来,做了积极的探索,学校在学习中反思,在实践中探索,希望通过“建立需求、反思和参与者需求驱使”的校本培训机制,建立主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我们认为:教师主动参与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需求和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也逐渐形成了学习、反思、研究、创新的校本培训模式。 一、学习:扩大视野,更新观念 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与教育专业水平同步提升,为此学校积极构建学习平台,通过开设“实验论坛”,即针对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先后邀请了如魏书生、任小艾、应俊峰、李政涛、熊川武、黄沧海、李晓凡等专家学者来校举办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或报告,并让专家与教师进行座谈和交流,以及时引领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 学校还经常派教师外出学习,脱产进修,英语学科的许东云老师到英国进修学习,江峰、郑悦绚等到上海、北京、香港等地挂职培训,刘承芳、王妙芝、张燕等老师参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等高层次的教育研修班;学校还非常支持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学位课程培训的目的在于让教师达到规定的学位标准,并努力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目前学校教师已有10人获得硕士学位,全校教师85%达到了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还有赖尉琼、黄建华等6名教师正在攻读在职硕士学位。 学校组织一线教师分科组外出学习,更是宝安实验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语文、数学、英语、体艺等科组多次到江门、香港等地名校学习考察,回校后总结学习考察体会,共同备课,专人上课,大

家听课,交流评课……突出针对性、专业性、实效性。学科组集体外出学习扩大了教师的视野,更新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有效地提升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读书是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最经济最实在的方式之一。学校创办伊始,学校就在邀请魏书生等专家讲座的同时,为老师能够更加系统、方便地学习研究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给老师每人购买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艺术》、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等专著,还多次组织老师分组进行了读书交流活动。2008年11月,为配合深圳市读书月活动,学校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读书月活动,召开读书交流会,教育故事演讲会,读书沙龙活动,学校形成了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近来,学校班主任专业发展课题还在学校专题网站上开设读书笔记专栏。以读书学习活动为载体,提升教师文化品位活动,已在学校形成了一定的氛围,在读书中去理解,在行动中去体验,有力地提升了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反思:自我对话,自我超越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职业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解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念和个人化教育哲学。因此,作为常规要求,学校要求教师每月写一篇反思,月末进行反思交流;各级各类公开课后教师都及时撰写反思,

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考核与激励办法

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考核与激励办法 (试运行) 1目的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水平,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打造投资省、见效快、质量优和安全文明施工的工程建设项目,结合公司工程建设特点制定本办法。 2使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产品开发类项目、技术改造类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团队的绩效考核。 3职责 3.1 考核小组 组长:IPD办公室主任 常务副组长:项目管理部经理 成员:HSE办公室主任、设计室主任、IT保密办经理、设备计量经理、安全经理、会计经理、工程项目团队各角色成员。 3.2 职责界定 3.2.1 组长:负责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考核与激励进行指导、决策、监督、检查。 3.2.2 项目管理部:负责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考核与激励办法的制定与完善;负责公司工程项目月度绩效考核评定; 3.2.3 成员:负责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考核与激励办法的落实;负责公司工程项目月度绩效考核评定数据的搜集、整理; 4管理规定 4.1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考核由六部分组成:综合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 资金管理、安全(5S)管理、工程资料六方面。 4.2考核组工作程序 4.2.1月度考核工作程序 ①听取项目自查情况汇报; ②查阅有关档案、文件资料; ③查看工程现场,必要时可进行抽查检测; ④按照本办法的内容进行综合考评,形成初步意见;

⑤与相关单位交换意见; ⑥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月度考核表。 4.2.2竣工验收考核工作程序 ①听取项目总结报告; ②查阅有关档案、文件资料; ③查看工程现场,必要时可进行抽查检测; ④按照本办法的内容进行综合考评,形成初步意见; ⑤与相关单位交换意见; ⑥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考核表。 4.3 绩效考核 项目管理团队绩效考核分两步。一是月度绩效排名,二是项目管理团队绩效奖金计发。 4.3.1 项目管理部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工程项目当月运行情况考核一次,考核分数作为公司工程项目月度绩效排名的依据。考核时间为当月25~30号。月度绩效排名下月10号前在OA系统中发布。 4.3.2 PDT项目管理团队绩效奖金发放执行公司《2013年度工程技术系列薪酬绩效管理规定》中项目奖金的相关规定,其中项目管理团队绩效评定得分作为IPMT 评定项目奖励等级(优秀、良好、合格)的依据之一。技改项目管理团队绩效奖金发放参照上述规定。该得分由各月度绩效考核得分的算数平均数与竣工验收考核得分组成。计算方式如下: 项目管理团队绩效评定得分=各月度绩效得分平均数×40%+竣工验收评定得分×60% 5 相关文件 5.1 《工程项目管理规定》 5.2 《2013年度工程技术系列薪酬绩效管理规定》 6 相关记录 6.1 《项目管理团队月度绩效排名》 6.2 《____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月度考核表》 6.3 《____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考核表》

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实施办法

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充分调动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造敢于担当、宽容失误的良好环境,增强改革发展动力和创新创业活力,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意见》(内党办发〔2017〕2号),结合鄂尔多斯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容错纠错是指对干部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先行先试中,主观上出于公心、担当尽责,客观上由于不可抗力、难以预见等因素或者因工作失误,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的行为,予以宽容免责、及时纠正。 第三条本实施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的干部。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直属事业单位、驻市高校,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党组织遵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容错纠错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执纪在前,依法依规,正向激励。 (二)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宽严相济。 (三)坚持抓早抓小,注重预防,及时纠错。 (四)激励干事创业,激发活力,宽容失误。 第五条容错纠错应当准确把握政策界限,严格区分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善为与不为、负责与懈怠、为公与谋私的界限,坚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坚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

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警醒违纪者,着急解决干部不敢担当不愿作为等问题。 第二章合理容错 第六条健全完善合理容错机制。把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事求是、为公为民作为前置条件,把支持改革发展与严格执纪相结合,把鼓励敢为与惩治不为相结合,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引导鼓励干部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建功立业。 第七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合理容错由问责实施机关负责。 第八条适用合理容错的范围应当是法律法规、党章党规没有明令禁止,符合中央和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决策部署精神;经过调研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等决策程序;遵守廉政规定,没有利用职权为本人、他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主动采取措施,及时有效挽回损失或者消除影响的行为。 第九条合理容错的实施按照主动容错和受理申请容错等方式进行: (一)各级问责实施机关认为有符合本办法第八条所规定容错情形之一的,应客观公正地看待和处理干部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中的失误与偏差,坚持用“八看”标准认定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主观动机,合理认定、统筹把握,妥善处置问题线索,扎实做好执纪审查工作。

校本研修评价激励制度

石关中小校本研修评价激励制度 为保证校本研修有效落实和校本研修工作的稳步推进,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工作的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制订本校本研修评价激励制度。 一、进一步提高对校本研修的认识,明确校本研修的目标和任务。 1.以校为本的研修制度对学校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自身的课程建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全体教师都要给以高度重视。 2.校本研修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课堂为研究点,以师生为研究的主体,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总结提升经验、探索规律。 二、健全“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各自职责。 校长: 校长是校本研修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校本研修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大力建设校本研修制度,发挥学校的研究职能,促进学校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教务主任: 教务主任是校长领导教学工作的主要助手,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务主任应制定并实施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检查并总结学校的教学工作,审查教研组和各科教学计划和其它计划,领导教研组工作,指导教研组长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并督促执行。 教研组长:

教研组长在校长、教务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组的具体研修活动。计划、组织、检查、总结本组教学工作,团结全组同志,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实验与教学总结,努力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 三、充分发挥集体的合力,扎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校本研修,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尽量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倡导科学精神,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提高教学和教研的质量。 1、教务处确保每个教研组间周有一节课的时间专门用于开展教研活动。固定时间,教研活动时间不能挪作它用,在教研活动时间一般不准请假,请假需经教务处同意。 2、教研组长学期初依据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计划制订出教研工作计划,坚持间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 3、发挥教研组的组织作用和团队精神,克服常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弊病。充分发挥群体智慧优势,力争通过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4、校本研修中严格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四个落实,并认真做好教研记录。每位教师每学期均要上一堂组内研讨课,作一次专题发言。每次专题研讨活动,设主持人和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由组内教师轮流担任。学期末上交每周活动记录、专题研讨纪要、教研工作总结及组内研讨课教学设计等材料。 5、在教科研理念的指导下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尤其是要在教研活动中体现教科研理论与教育思想的引领。要积极发挥学校教学研究小组的作用,通过研究组成员的示范辐射,解开教学研究的神秘面纱,让教师领悟教学研究的真谛,掌握教学研究的方法,并能积极主动地

集团创新激励管理办法

集团创新激励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了营造参与管理、持续改进、积极创新的氛围,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培育、总结、提升和推广,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应用于集团各部门、分子公司 三、创新类别 创新主要指集团各部门、分子公司为了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提高效益,所进行的一切有价值的、能够产生持久影响力的改进和创造活动,包括经营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创新分为合理化建议、创新成果两类。 (一)经营创新,指公司在产供销过程中,进行的经营方法、程序、措施、渠道等方面的创新。 (二)技术创新,指为了提升各专项技术能力、技术水平、生产指标而做出的各项改进、改善与发明(论文、专利)等; 1、产品技术创新:创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配方,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性能及开发新产品,节约原材料等。 2、工程技术创新:对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技术、试验方法、计算技术、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劳动保护、运输及储藏等方面的改进或建议。 3、其他创新: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引进技术,以及长期未解决的技术关键和质量关键等。 (三)管理创新,指利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手段,为提升公司管理水平而提出的建议、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制度方面:制度改进、建设等方面的创新;

2、组织方面:组织结构的调整、工作流程改造等方面创新; 3、机制方面:各种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应用、引进、改进等方面创新。 四、创新成果评审及奖励机构 (一)集团评审委员会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二)集团评审委员会职责 1、根据集团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公布创新需求,指导集团公司有关机构、人员的创新工作; 2、对集团公司重大创新项目进行评审; 3、对有关较大、重大创新项目进行奖励。 (三)分子公司评审委员会 主任:各分子公司负责人 副主任:各分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 成员:各分子公司部门负责人 (四)分子公司评审委员会职责 1、围绕公司生产经营需要,有针对性动员、组织员工开展创新活动; 2、每月组织合理化建议评定会,向集团评审委员会提交奖励意见; 3、对采纳的合理化建议进行奖励并组织实施; 4、审定、组织上报有创新成果的项目; 5、根据集团创新评审委员会评定下发的创新项目,结合公司实际在生产经营中推广应用。 (五)集团公司公办代表集团创新管理委员会履行创新管理日常管理职责。 (六)集团公司设立创新奖励基金,对集团公司较大、重大创新活动进行奖励。

校本研修制度

马家堡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一、树立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校本教研的意识。 二、每周的周四为本校校本研修日。特殊情况顺延至第二天,切实保证学习时间。 三、研修具体内容应注重课改案例分析,提出不同意见,加强思想统一,予以推广,对教师进行评定时,给予客观总结,再作课,再评定,加以推广。 四、研修方式要多样,研修本学科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学研互补,边实践边提升。 1、基本模式:“自学—反思—实践” 。不断创新,学习,实践。 2、内容重点:“一德三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 五、研修要以现行教材为主,集体学习加上自主学习,倡导研修具有实效性。按照“问题—计划—行动—观察—评价”的基本程序,开展行动研究,切实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六、建立健全研修点名制度,不准无故不参加研修,有事请假后要补上,不得空白。 七、校本研修的督查制度: 1、考勤:学校、团队安排的集体研修活动的出勤与学校满勤奖制度挂钩。 2、考核:平时研修检查得分(60%),年末研修评价得分(40%)。 3、奖惩:专用金费用于校本研修的指导、督查、评估及“学习型教师”表彰。惩罚按研修及学校教学相关制度进行。考核结果与教师考评挂钩

马家堡小学校本研修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深入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基本功过硬的教师队伍,开创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积极探索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工作模式,努力开创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加强业务培训,培养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加强行风建设,培养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三、具体工作 1、抓好普通话运用工作,以教体局组织的教师普通话测试为契机,促进教师的普通话使用工作。 2、做好教师专业知识测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3、做好导学法的引导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以学校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为契机,加强教师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培训。 5、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业务跟踪管理,积极鼓励青年教师争当名师、教学骨干。 6、继续抓好高学历培训,鼓励教师参加高级学历进修,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切实做好教师普通话使用工作 组织评比竞赛活动:组织普通话骨干教师上好一堂公开课。让每位普通话骨干教师学以致用,把集中培训的结果展示给教师和同学们,让师生深受启发,引导全体师生

创新项目管理激励办法

創新項目激勵管理辦法 作 業 管 理 辦 法

1.目的 為培養和調動部門全體員工的創新意識和工作積極性,塑造高效率、高績效、高目標達成率的優秀團隊,鼓勵員工積極提出並參與創新項目,激勵員工創新精神,營造部門創新文化,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2.適用範圍 本文件適用於太原IE處全體員工。 3.激勵原則 3.1 全面激勵原則 對員工的創新激勵並不只是針對部分優秀員工,而是針對公司全體員工運用各種激勵方式進行創新激勵,即全員創新激勵。 3.2 績效考核為基礎原則 對員工所採取的相應創新激勵措施,應依據對員工的全方位的科學的績效考評,而不是依據管理者個人的主觀判斷。 3.3 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獎勵創新的考核標準要公開,考核過程和評選過程要做到公平、公正,這樣才能確保對員工創新性充分發揮,不致因不公開、不公平、不公正的獎勵而產生負面影響。 3.4 物質激勵、精神激勵、機會激勵相結合原則 對員工的創新獎勵不能只是用物質獎勵,要將適度的物質獎勵與精神激勵、機會激勵等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各種激勵手段的協同作用。 4. 職責 4.1 太原IE處成立創新評審小組,負責對各部門的創新項目的評審和最總確認; 組長:經理 組員:各部門主管 4.2 資源運籌部,負責創新項目的收集、評審組織、驗證組織工作; 4.3 相關職能部門參與對所服務範圍創新項目的評審、執行等工作; 4.4 各部門均可以集體或個人名義提報創新項目。 5. 作業細則 5.1 “創新項目”定義 屬於以下任何項目類型之一的即為創新項目:

5.1.1 開發類(對內) 0----> 1,即本項目可以解決現場(或者部門)急需解決的問題,且之前尚未有人成功實施過該項目; 5.1.2 推廣類(對內) 1---> ∞,即將現有項目(同一項目或者不同項目均可)推廣應用至五個單位元,且需要提供應用單位元的最高主管簽字證明; 5.1.3 創新類(對內) 現有平臺推動的核心內容或者推動邏輯創新70%; 5.1.4 接單類(對外) 外部市場接單,促成諮詢項目達成,年累計交易額達到15萬RMB; 5.1.5 開拓類(對內) 在其他園區成功拓展業務。 5.2 創新項目的申報、審批 5.2.1 集體或員工個人提出創新項目,填寫“創新項目申報表”,對現狀和創新建議內容應 詳細具體,要具有實際可操作性的實施方案描述及經濟效益分析; 5.2.2 經部門主管及相關部門責任人審核後,報至資源運籌部; 5.2.3 資源運籌部每月匯總整理各部門所提報創新項目,並組織相關人員成立評審小組針 對提報的項目實施評審,評審需注明評審意見,評審意見應包括該建議的可行性、經濟效益預測(投入與產出)等; 5.2.4 申報項目審批後,資源運籌部需在2個工作日之內公佈評審結果; 5.2.5 項目實施後,申報集體或員工需填寫“創新項目結案申請表”,提交至資源運籌部, 結案申請表需對實施效果進行詳細描述,包括所達到的有形效益、無形效益等; 5.2.6 資源運籌部每月組織相關人員對結案項目進行評審,並即時公佈評審結果; 5.2.7 針對通過結案評審的項目,提報人需填寫“獎金申請單”,主管簽核后提交至績效 管理部。 5.3 創新項目的評審依據 5.3.1 立項評審 需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方可立項: a.可以解決現場(或部門)急需解決的問題;

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保障和激励暂行办法

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保障和 激励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提出实施“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把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为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吸引社会资源参与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建立有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术研究、社会调查、科技创新、创业训练、技能实践等活动,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主要有以下两类: (一)校级及以上各类创新训练项目、创新实践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等。 (二)校级及以上各类“挑战杯”竞赛、学科竞赛、创业项目竞赛等项目。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三条学校成立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研究生处、财务处、人事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校友工作及社会联络办公室、实验教学部及广东工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委和教务处,负责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的统筹规划、项目评审、组织协调等工作。

第四条教务处负责组织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新实践项目立项和管理;负责统筹组织、管理各类学科竞赛,审核学科及专业技能竞赛获奖师生的奖励;负责认定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工作量;认定、置换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及相关课程免修等。学校团委负责协助教务处组织创新训练项目、创新实践项目立项和管理;负责从创新训练项目、创新实践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中评审挑选“挑战杯”等竞赛培育项目;组织开展“挑战杯”系列竞赛;统筹组织学术科技节系列活动;审核“挑战杯”系列竞赛获奖师生的奖励。学生处负责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的立项、管理和推广;负责审核及推荐创业项目入驻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园);负责学生创业实体的培育扶持;负责“大学生创业证”的审核发放以及政府、学校各项创业优惠政策的联系与落实;负责获奖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加分。科技处(人文社科处)负责认定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科研积分;负责每年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到校经费、专利申请、学术论文发表等的统计和排名;负责学生专利申请的指导、资助和管理。人事处负责在教师职称评定和评先评优时对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工作经历及获奖情况等作出认定并列为重要参考依据。研究生处负责审核学生“推免”加分或直接“推免”资格认定。 第五条学校在每年5月份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集中评审立项,校级创新训练项目、创新实践项目由教务处聘请相关专家评审,校级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由学生处聘请相关专家评审,“挑战杯”竞赛培育项目(校级创新创业实践重点项目)由学校团委聘请相关专家评审。以上每次评审专家人数不少于10人,以投票表决方式决定立项项目,得票从高到低确定立项项目,得票必须获得参评专家二分之一同意票以上方可立项,立项项目在校内网上公示3天后,如无异议报学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与实

教师校本培训考核、奖罚、管理制度

教师校本培训考核制度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教师校本培训不断取得新成果,特制订教师校本培训考核制度。 1、严格教师校本培训的各种培训的考勤。教师按时参加上级及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活动,每迟到或旷会一次,学校将按教师日常考勤办法规定进行处理。 2、严格教师校本培训学习情况的检查。学校不定期检查教师的校本培训情况,教师要有校本培训学习心得并计入年终量化考核分。 3、严格教师的上岗培训。新毕业分配的教师及新应聘教师,无论其是否已经实习过或培训过,都必须由学校派遣再次参加教师上岗前的培训,并获得岗前培训证,否则不予上岗。新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的还必须及时取得社会认证的教师资格证。 4、教师必须修满最低教育学分。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学年最低学分必须达到40学分,达不到学分者,年终量化考核要酌情扣分。 5、严格教师学历达标。教师学历必须达到专科(含专科)以上,并且与所任教学科专业一致。学历不达标的教师必须在最短时间内通过自考或函授等渠道取得相关学历证书。 6、严格教师的校本培训完成情况。教师在校本培训中,不能达到培训要求,将在年终量化时视为不合格教师,年终不能评为优秀教师。

鱼山乡第二中心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奖惩制度为了进一步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要求,激发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制定校本培训奖惩制度: 1、每位教师在完成继续教育校本培训任务后,在证书上给予登记认定; 2、继续教育成绩领先者,在评选优、晋职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 3、对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比较突出者,学校给予通报表彰和一定的物质奖励。 4、鼓励骨干教师承担“名师工程”任务。对积极承担校本培训讲座任务的教师,学校将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5、校本培训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各级管理层既要职责明确,又要分工协作,学期末将对各项工作进行考核,奖优罚劣。 6、对不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或校本培训任务者,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更不得晋升高一级职称。 7、上一年度没有完成继续教育或校本培训任务者,第二年度必须加强自学,补齐学时。

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考核与激励办法含表格

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考核与激励办法 1目的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水平,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打造投资省、见效快、质量优和安全文明施工的工程建设项目,结合公司工程建设特点制定本办法。 2使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产品开发类项目、技术改造类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团队的绩效考核。3职责 3.1考核小组 组长:IPD办公室主任 常务副组长:项目管理部经理 成员:HS助、公室主任、设计室主任、IT保密办经理、设备计量经理、安全经理、会计经理、工程项目团队各角色成员。 3.2职责界定 3.2.1组长:负责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考核与激励进行指导、决策、监督、检查。 3.2.2项目管理部:负责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考核与激励办法的制定与完善;负责公司工程项目月度绩效考核评定; 3.2.3成员:负责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考核与激励办法的落实;负责公司工程项目月度绩效考核评定数据的搜集、整理; 4管理规定 4.1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考核由六部分组成:综合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资金管理、安全(5S)管理、工程资料六方面。 4.2考核组工作程序 4.2.1月度考核工作程序 ①听取项目自查情况汇报; ②查阅有关档案、文件资料; ③查看工程现场,必要时可进行抽查检测; ④按照本办法的内容进行综合考评,形成初步意见; ⑤与相关单位交换意见;

⑥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月度考核表。 422竣工验收考核工作程序 ①听取项目总结报告; ②查阅有关档案、文件资料; ③查看工程现场,必要时可进行抽查检测; ④按照本办法的内容进行综合考评,形成初步意见; ⑤与相关单位交换意见; ⑥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考核表。 4.3绩效考核 项目管理团队绩效考核分两步。一是月度绩效排名,二是项目管理团队绩效奖金计发。 4.3.1项目管理部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工程项目当月运行情况考核一次,考核分数作为公司工程项目月度绩效排名的依据。考核时间为当月25?30号。月度绩效排名下月10号前在OA系统中发布。 4.3.2 PDT项目管理团队绩效奖金发放执行公司《2013年度工程技术系列薪酬绩效管理规定》中项目奖金的相关规定,其中项目管理团队绩效评定得分作为IPMT 评定项目奖励等级(优秀、良好、合格)的依据之一。技改项目管理团队绩效奖金发放参照上述规定。该得分由各月度绩效考核得分的算数平均数与竣工验收考核得分组成。计算方式如下: 项目管理团队绩效评定得分=各月度绩效得分平均数X 40%竣工验收评定得 分x 60% 5相关文件 5.1《工程项目管理规定》 5.2《2013年度工程技术系列薪酬绩效管理规定》 6相关记录 6.1《项目管理团队月度绩效排名》 6.2《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月度考核表》 6.3《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考核表》

激励创新实施办法定稿版

激励创新实施办法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激励创新实施办法 山东黄河河务局激励创新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励创新,提高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关于激励创新的实施办法》,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局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和全体治黄职工。 第二章创新的内容 第三条创新包括站在科学技术前沿,做前人没有做过的原始性创新;采取新理念、新方法改变现有工作模式和方法,获得比传统做法更加科学、效率更高的继承性创新;应用其它先进技术成果,推动本行业发展的应用性创新。 第四条创新涵盖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各个层面,内容包括治黄、改革与发展中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体制、管理创新和具体工作实践中群众性的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等。 第三章激励措施 第五条创新是各单位(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每一个职工的义务。各级领导要鼓励创新,支持创新,把创新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目标任务,落实管理部门,明确工作职责,积极组织和发掘创新点,营造人人勇于创新的宽松氛围。

第六条省局设立“年度创新奖”、“年度重大创新成果奖”和“年度创新组织奖”。对获得“年度创新奖” 、“年度重大创新成果奖”的个人,予以通报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对获得“年度创新组织奖”的单位(部门)颁发奖牌和奖金。 第七条“年度重大创新成果奖”、“年度创新奖”获得者的业绩,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选,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 获得省局“年度重大创新成果奖”的第一完成人,奖励一级工资。 “年度重大创新成果奖” 获得者,在省局职称评审时加7分,一、二、三等“年度创新奖”获得者,在省局职称评审时分别加5分、3分和2分(5年内有效)。 第八条获得“年度创新组织奖”的单位(部门),按照《山东黄河河务局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年终考核时予以加分。 第九条产生经济效益的创新成果,其效益分配按《山东黄河河务局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管理办法(试行)》(鲁黄科发[2000]6号)执行。 第四章创新奖的申报与评审 第十条年度创新奖每年评审一次。由省局办公室负责创新成果评审的日常管理,受理创新成果的申报、形式审查、登记、汇总,组织评审、奖励、归档等项工作。 第十一条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局属各单位都要明确创新管理部门,对创新成果进行审查,择优申报。几个单位(部门)共同完成的创新成果,由第一完成单位(部门)上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