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2023年高三语文新高考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题】模拟练一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三语文新高考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题】模拟练一一、语言文字运用I(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本题共2小题,7分)一日三餐,中国人每天都离不开筷子。
我们的祖先一开始是用小木棍儿拨食食物中的野菜、树叶,慢慢地,① ,用小木棍儿的技艺越来越高,直到把两根小木棍儿使得上下翻飞,巧得如同自己的十指一样灵活自如,筷子就诞生了。
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把杠杆原理运用得① 。
在烹调过程里,筷子可以用来检查、搅拌、品尝食物,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筷子不怕高热,不怕冰冻,手指不便做的事,它也能做。
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筷子一头方、一头圆。
筷尾方,便于持执;筷头圆,便于使用。
从寓意上讲,有方有圆,也象征了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
方,就是方方正正,面对原则问题,做到“肃若秋霜”,① 。
圆,就是圆润周全,处理问题能注意方法,灵活机动,不拘泥呆板。
“持方行圆”,方圆得宜,就容易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如若相反,就好比倒拿筷子吃饭了,不仅方形的筷尾会让口舌难受,也很有可能握不住筷子而“落地惊神”!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①(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现如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手机几乎是如影随形。
手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相伴而来的,① 。
“手机病”的门诊病例中,问诊最多的是骨科。
手机拿久了,手臂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手臂韧带、肌腱等软组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在问诊中是最多的。
相对于骨科,① ,且是“重灾区”。
手机屏幕发出的是蓝光,经过长期大量的蓝光照射,会发生眼底黄斑病,严重的会使患者造成眼底视网膜黄斑区的视觉细胞损伤。
眼底黄斑病又称“眼睛癌症”,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
“手机病”中,心理层面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名校模考试题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模考试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17.(3分)C【解析】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
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
浩如烟海,广大繁多如茫茫大海。
多指书籍、文献等数量多,极其丰富。
引以为乐,把任何活动都视为一种快乐。
引以为荣,意思是以此事为光荣。
传承,传递继承。
传播,广泛散布。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说话表达充分透彻或痛快到极点,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酣畅淋漓。
非常畅快。
也指文艺作品中刻画人的形象或表达感情很充分。
18.(3分B【解析】B项表示含有顺序关系的并列各项间的停顿。
其余为单纯的并列词语间的停顿(调换顺序,不影响表意)。
19.(3分)A【解析】根据“在社交、拜师、婚庆等重要场所”一句,应该先说合作伙伴,排除B、C;再根据对合作伙伴、师徒结对、婚庆大典的理解与表述,A项语序最恰当。
二、17.示例:①屈指可数②慕名而来③不时之需(答出一空1分,符合语境即可,如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18.示例:大家都感叹如此多的兵马俑竟然没有一个是完全相同的,可也有不少人觉得兵马俑没有颜色,看不出来区别。
(改对一处给2分,意思相近即可。
“不”否定词误用,删去;关联词“而且”,逻辑不当,改为“可”或“但是”)19.示例:秦始皇陵是一项大型工程,由当时的丞相李斯主持设计的,大将章邯担任监工,它修筑了39年才得以完工。
(符合短句要求2分,表达简洁流畅2分,意思相近即可)三、【答案】17.C 18.我和父亲搭乘的火车被漆成了春天的颜色,它从都匀站出发,途经了高原和丘陵,现在终于驶入了平原。
19.①拟人:将太阳升空散发的光芒,比拟为人经过养精蓄锐而精神抖擞,生动地写出了太阳升空光芒万丈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内心的震撼。
②比喻:将河面的万千金光比作珍珠和黄金碎屑,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河面在太阳的照耀下金光闪烁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模拟练习(共14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模拟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理解下列语段的逻辑,完成后面两小题。(4分)①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曾对经济学的科学化做出高度评价,他认为:“尽管那些落后的社会科学还需要找到自己的伽利略,而经济学却已经历过自己的牛顿革命。”②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经济学经常做出错误预测,这能是科学吗?③确实,经济学的预测经常失误,然而气象学做出的错误预测恐怕比经济学多得多,又有谁否认气象学不是科学呢?⑴语段运用气象学的事件进行反驳,试图通过推翻他人质疑的隐含前提“”来反驳“经济学不是科学”。(2分)⑵语段中有一处病句,请写出序号,并针对错处进行修改。(2分)2.赏析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句中修辞的表达效果。(4分)戈壁是干燥的,它满身的沙砾像是巴丹吉林松动的皮肤,一波一波的流沙犹如大地的皱纹,朝向天空张开巨大的喉咙——它在春秋季节连绵的风暴仿佛一声声震天动地的嘶吼。上天和我们都看见了,可是上天睡着了,无动于衷。我们只能看着,听着并忍受着,我们的力量小得出奇。3.赏析下面一段话中把帐篷比喻成“小舟”的巧妙之处。(4分)这使人多么不理解!你的老家在苏州,苏州,是何等一个美妙的地方啊,你生在那里,大学毕业后就到大西北来了。大西北是寸草不生的玄武岩山,是有孤烟直长的大沙漠,你是学地质的,你已经在这里奔波了二十年。二十年的帐篷,在沙山沙海里,犹如一叶小舟,冷月弯弯地照着,苏州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是能“夜半到客船”吗?妻子在望着你,相思的网撒满了脸面,她在打捞着远去的一颗爱的心。你每年回去一次,每一次在门前植一丛慈竹,但是,你又走了,留给她的是一丛一丛竹叶的“个”字。……那是你的神经,是你的精灵,是你的乡思乡音。4.下面一段话被抽出五个片段,请写出其排序: (不考虑标点符号)(3分)考察卷轴的敛形制,我们会进一步联想到收藏的行为,因为敛合也正是收藏的一个基本动作。卷轴所支持的敛合形制,可使作品避免因长期暴露在空气和光线中而受到损伤,也暗示了对作品时间性要求的尽力满足。①在这样的意义上②收藏的行为是使所藏之物尽可能地延伸到未来③“藏”是中国人处理既往事物的一种态度和方式④把未来变为它曾经存在的“过去”⑤要求所藏之物具有物质和精神价值上双重的持久性5.阅读下面两段话,完成后面两小题。(6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太重视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的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的;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⑴概括第一段的大意。(25字以内)(3分)⑵将“大多”“通常”“都”三个词分别填入第二段的三处横线上。(3分)6.阅读下面三段话,完成后面三小题。(6分)①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是家园城市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 突出了对以文化为基础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②家园城市不可缺少城市传统。城市传统以民间艺术、市井生活、传统建筑、民风民俗等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存在着,人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读取城市“年轮”。这些传统,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发展中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成为城市的文化标志。有一位意大利建筑师说:“传统是城市的灵魂。”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又怎能安放拥有灵魂的人类?③如何满足城市居民深层次的审美需求,也是家园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我国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市是从自然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苍松翠竹、鸟语花香,本来不应该与城市截然隔离。大自然的地貌、江河、气候、动植物等应当成为城市特色的一部分,把自然和城市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另外,城市的各种线条、块面、色彩,以及绘画、雕塑、园艺乃至城市整体的节奏韵律等,可以让城市本身成为一个巨大的审美对象。⑴填入第①段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由于因此B.由于才能C.因为所以D.因为而且⑵第②段加点的“年轮”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不超过6个字)(2分)⑶第③段论述的“城市居民深层次的审美需求”包括和两个方面。(每空不超过15个字)(2分)7.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两小题。(5分)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 教育各领域;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高考上接高等教育,下连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关键环节。……高考评价体系在构建过程中,首先明确将立德树人作为高考的根本任务, 围绕立德树人确立了高考其他两项核心功能,即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无论是为高校选拔人才, 引导基础教育教学,都要坚持以德为先,确保高考工作的各个方面均围绕立德树人开展,从根本上保证高考方向正确,保障教育评价正向作用的发挥。⑴“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运用了的修辞手法。(2分)⑵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贯串陈词滥调从而还是B.贯串顽瘴痼疾进而以及C.贯穿顽瘴痼疾进而还是D.贯穿陈词滥调从而以及8.下列句子结构比较复杂,介词“在”“面对”“与”关涉的宾语对象分别是、和。(3分)“知识获取能力”是指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客观描述世界、科学解释世界的过程中表现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认识世界、学会学习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9.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我在溢满泥香的沃土里收割着稻谷与小麦金黄色的成熟。在花团锦簇的梅树、杏树与苹果树下收割着飘动的清芬。在书本的深海里收割着躲藏的真理,像红珊瑚一样美丽的远古与今天的文明。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三小题。(12分)主持人:我们能不能专注于思想,少在那些技术性工作中浪费时间呢?哲学家:你做技术性工作时要是觉得纯粹是在浪费时间,那你无法从事学术工作,就像一算棋就感到枯燥的人,绝对不会成为一个专业棋手。该算的地方你不算,能算清的地方你算不清,恐怕你也很难培养出正确的感觉。超人一等的感觉是随着训练一道培养起来的。主持人:① ?哲学家:“技术”这个词也不是坏词。维特根斯坦经常用反感的口吻说到哲学和哲学家,可是同时他的著作几乎都是以“哲学”命名的。这样以双重方式看待哲学,我想不是他们的个人感受,而是哲学本身的性质使然。哲学一端接着我们的基本感受和领会,另一端接着形式化的逻辑框架,生命之谜和逻辑疑难互为表里。主持人:② ?哲学家:我想狭义的哲学不是必需的。是否一定要产生哲学这种高级形态的精神形式?我觉得,那就像一座漂亮的宫殿,印第安人没有故宫,可是他们照样生活。高级文化形态,它没有的时候并不必然有,但一旦有了之后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一个装饰。每个民族都要关心自己的基本概念的意义,哲学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的。⑴请根据哲学家的回答,补写空缺处主持人提出的问题。(4分)⑵请用一个条件句,概括哲学家回答第一个问题的观点。(3分)⑶请以主持人的身份,面向青年学生,为上述访谈内容,写一段不少于 100 字的总结语。(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三小题。(11分)正月十四下午两三点钟,人们就从四面八方向这里聚集了。大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小媳妇们也( ①),生怕落了下风; 虽然汉子们不讲究穿戴,心里却同样热乎乎的,像年轻时一样,三五好友相约姗姗而至;小伙子则多是与心爱的姑娘牵着手,成双成对地出现。四五点钟,这南北、东西中心街上就汇为两条( ②)的巨流,南北街北到黄河,南到黛溪湖,一眼望不到头。人们脸上漾着笑,陶醉地观赏着沿路排开的花灯展车。一部分花灯内容依旧是传说中的人物、故事,像八仙过海、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另一类展车更舍得花大本钱,在车上搭起戏台子,雇了剧团名角,或咿咿呀呀着古装戏,或昂扬着现代京剧……这时候,夜的帷幕垂下来,上百辆用彩灯支撑、垒筑、装扮的展车一起闪亮,火树琼枝,映照大地;而焰火、礼花又燃爆了,一蓬蓬硕大的光艳花朵在空中怒放,整个天空( ③)。与此同时,人流像猛涨的春潮滚滚涌动,像风中的麦穗、风中的稻谷、风中的青纱帐那样晃荡起来。⑴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⑵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多处语病,请加以修改。(4分)⑶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别有韵味,请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12.阅读下面的图表和文字,完成后面两小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用于自我认知的心理学模型——“冰山模型”(见上图), ① 。首先是冰山上露出海面的部分,包括知识和技能,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的。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两小题。(10分)同通灵玉之于贾宝玉一样,项上璎珞所挂之金锁也成为薛宝钗的个人标志。历来的画家对此多有描绘,但也有不少画作中的宝钗形象恰与之相反: ①。原著第八回,金锁第一次露面是宝玉央求宝钗赏玩她的金锁:“宝钗被缠不过……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作者写得十分清楚,宝钗并非直接从脖子上取下金锁。设想一下, ②,宝玉又怎会从未见过,毫不知情呢?宝钗的性格是藏愚守拙,不露圭角。第五十七回宝钗见岫烟裙上系着碧玉佩,因说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这些可以反证宝钗不可能把金锁每日挂在衣外招摇。那项上外戴金锁的红楼画因何而来?凡看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不会忘记宝钗拥有一块金锁,画家的最初身份也是读者,当他将对宝钗形象的理解落于纸上时, ③,甚至还要着重描绘。《红楼梦》是一部“使闺阁昭传”的作品,红楼画也难免常常涉及对年轻女性群体的描绘。此时画家无论有意或无意地将宝钗的金锁显露出来,自然都使得人群中她的身份明确,让观者一目了然。这体现了画家在创作中对画面处理的主观能动性,即“误读”及“重构”的行为。⑴有人说,末段中加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删去,对全段意思表达没有影响。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⑵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 个字。(6 分)附:参考答案和解析1.⑴隐含前提:科学是不允许经常做出错误预测的。⑵第③句,又有谁否认气象学是科学呢?(又有谁会认为气象学不是科学呢?)2.①将沙砾比作皮肤,将流沙比作皱纹,将风暴比作张开喉咙向上天发出的嘶吼,(1分)②喻体贴切新颖又有视觉冲击力,(1分)③与戈壁严酷(充满自然伟力)的环境特点相契合,(1分)也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悲怆的情感。(1分)3.①“小舟”与清辉下广袤的沙山沙海形成对照,(1分)苍凉辽阔的环境突显帐篷的微小,表现出主人公的孤独;(1分)②“小舟”又让人联想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1分)想象寒山寺的钟声跨越万里,慰藉主人公的相思之苦。(1分)③选择“小舟”作为喻体,能将沙漠、冷月、客船、家乡钟声等巧妙勾连起来,(1分)营造出深邃悠远的意境。(1分)【评分参考】每点2分,答到其中任意一点得1分,直至得满分为止。4.③②④①⑤5.⑴文献综述在国内学术界不太受重视,问题较多。⑵都、通常、大多6.⑴D ⑵发展的历史⑶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对城市艺术品质的审美需求7.⑴比喻⑵C8.“在”的宾语是“……的过程中”,“面对”的宾语是“……问题情境时”,“与”的宾语是“学科”。9.比喻、比拟。(2分)把书本比喻深海,表现了书本知识与真理的博大与深邃;把远古和今天的文明比喻为红珊瑚,表现了文明的美丽、历史的悠久。(答到任意一点,有分析得2分)把真理拟作收割的稻谷,表现了真理的芬芳;把真理拟作人,表现真理的不易被发现。(答到任意一点,有分析得2分,得满为止)10.⑴①哲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种生命感受(内在生命)?②一个伟大的民族可以没有哲学吗?(4分。每问2分)⑵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技术训练,才能更好地从事学术工作(更好地专注于思想)。(3分。句式1分,内容2分)⑶(王睿晗)青年同学们,哲学家认为经过长期的技术训练能使人更好地专注于思想。哲学连接着我们的生命感受和领会。同时,哲学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让每个民族知道关心自己的基本概念的意义。感谢各位收看。再见!(沈佳怡)亲爱的同学们,做技术性工作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试图培养我们正确的感觉,更好从事学术工作。我们不必一味追求高级文化形态,而当它存在时我们要将其融入生活,去享受它的美好,去感受领会其中的奥妙。最后,感谢各位同学的收看。11.⑴①不甘示弱;②浩浩荡荡;③五彩斑斓⑵汉子们虽然不讲究穿戴,心里却同样热乎乎的,像年轻时一样,三五好友联袂而至。⑶①运用叠词,音韵和谐(或:运用拟声词,描摹情态);②词性活用,突出古装戏与现代京剧在声音和气势上的不同特点;③句式一致,朗朗上口。12.⑴①该模型包括三个部分;②有些能力是隐性的(有些能力是不容易被外人看出来的);③包括价值观、性格特质和动机⑵①第一类问题是考察员工的价值观和动机,这些问题对员工行为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这类会多问;②第二类问题是对员工能力的考察,能力是可以迁移的,所以这类问题也会多问;③第三类问题是考察员工的知识与技能,这不是很重要,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培训获得,所以可少问。13.⑴D⑵B⑶语言特色:准确性与生动性的统一。(2分)举例简析示例:“丝——”“吨吨吨”:既准确模拟开瓶、喝水的声音,又带给人非常强烈的现场感。(2分)如“杀口劲”:既准确写出多重刺激力度之大,又能激发读者联想(“杀口酒”),使语言生动活泼。(2 分)如“本水”:既准确表明金属罐可乐才是最本色的快乐水,又能激发读者联想(“本土”“本人”),使语言生动活泼。(2 分)【评分参考】语言特色的概括2分,“准确性”与“生动性”各1分;后面的三点效果分析,讲到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直至得满分为止。14.⑴有影响。(1分)画家“无意识”地显露金锁是对作品的“误读”,“有意识”地显露则是有意对作品的“重构”(2分);这部分内容对段首设问进行了回应,使全段意思前呼后应,表达更加流畅。(1分)⑵①项上并未外戴金锁②如果金锁天天挂在衣外③很难放弃“金锁”标志(自然要画出金锁)(每句 2 分,共 6 分)。
高考模拟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及答案一则

高考模拟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及答案一则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三、语言运用部分(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高度自律产生的高度服从特性,实际上是一种高度的责任心。
但是,这样的高度自律,在外人看来只不过是一个优秀的标签而已。
通常,自律的人非常,身边的人早已习惯了他们的默默奉献和付出,而忘记了他们为此做出的努力和牺牲。
()高度自律的人也很难感受到成就感,很少对积极或消极情绪做出反应,也许因为他们自动了强烈的感情。
他们缺失了正常人的体验感,无法体会到生命的高潮和失落。
说到这里,我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年来恪守自律的习惯,的确有些刻板,也的确让自己生活。
有时候感觉生活就像是在模子中,半点的偏离。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都是一把双刃剑,就看你怎么使用,怎么理解。
既然一味地迸自律列为自己人生的准则,甚至奉若神明,那么就得心甘情愿地付出吧;如果总是把自律作为一个人是否足够优秀的标准,似乎有些勉强。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优秀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你的自律和他的酒脱都是一种境界,各有各的乐趣。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靠谱淡化安分守己来不得B.保守屏蔽安分守己容不得C.保守淡化循规蹈矩来不得D.靠谱屏蔽循规蹈矩容不得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因而,被忽视的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人不太满意,认为自己被利用了。
B.然而,被忽视的他们总是认为自己被利用了,对周围的人不太满意。
C.因而,他们总是认为自己被忽视并被利用了,对周围的人不太满意。
D.然而,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人不太满意,认为自己被忽视并被利用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既然一味地将自律奉若神明,尤其作为自己人生的准则,那么就得心甘情愿地付出B.如果一味地将自律奉若神明,甚至作为自己人生的准则,那么就得心甘情愿地付出C.如果一味地将自律作为自己人生的准则,尤其奉若神明,那么心甘情愿地付出吧D.既然一味地将自律作为自己人生的准则,甚至奉若神明,那么心甘情愿地付出吧20.下面是疫情期间某乡村的广播稿,有六处表述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最新语言文字运用模拟练习(共十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模拟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D.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钱钟书《围城》)5.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痴迷数控技术开始,曹彦生的技术水平不断在进步。
他可以将长度4米的细长结构件加工做到平面度不超过0.05mm,相当于误差小于一根头发丝的厚度。
他成了圈内____①____的“数控达人”,但这还不够。
经过不懈努力和刻苦钻研,曹彦生最终加工出来的产品对称度达到了0.02mm,相当于头发丝的四分之一,使机械加工中的“分毫不差”变成了现实。
至此,从“达人”到“大师”,年轻的曹彦生完成了一次技术路上的漂亮飞跃。
曹彦生说,这些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日新月异的技术更迭背景下,哪怕当一名工人,都要时刻保持不断学习进步的姿态,没人能躺在荣誉簿上睡觉。
正是基于内心的清醒认识,曹彦生____②____地汲取技术养料,几乎把能找到的关于数控加工的书籍全都读了个遍;因为他自学过多种外语,进口数控机床上的操作说明、按钮提示对他来说是____③____;他能够听声音判断切削用量是否合理,能够根据切屑(如切屑飞行弧线)判断刀具寿命。
在学习与实践中,他逐渐达到了“人机合一”的境界。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数控达人”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B.《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C.二诸葛一夜也没睡,一遍一遍念:“大黑怎么还不回来,大黑怎么还不回来。
”D.他像是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字的,都改成了“民众诗人”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高考模拟语文考试卷语言文字运用习题及问题详解5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有”与“无”是老子提出的非常重要的辩证哲学观点。
其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认为无是有之本源而有是万物之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认为“有”与“无”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相对而生,是永恒的真理。
不仅“有”与“无”的辩证哲学观念对后世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传统造物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道德经》所载“三十辐共一般,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人们创造、制作器物时,( )其崇“有”而贵“无”,两者对立统一于器物之中。
17.画波浪线的语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认为“无”是“有”之本源,而“有”是万物之源。
B.其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认为“无”是“有"之本源,而“有”是万物之源;C.其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认为“无”是"有”之本源,而“有”是万物之源;D.其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认为“无”是“有”之本源,而“有”是万物之源。
18.填入文中括号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有”只是器物的外在物质形体,但真正能被人所用,能实现器物价值的地方却是其中的“无”。
B.真正能被人所用,能实现器物价值的地方是其中的“无”,“有”只是器物的外在物质形体。
C.器物的外在物质形体只是“有",但真正能被人所用,能实现器物价值的地方却是其中的“无”。
D.真正能被人所用,能实现器物价值的地方是其中的“无",器物的外在物质形体只是“有”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对后世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有" 与“无”的辩证哲学观念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传统造物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名校模考新题型练习(共八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名校模考新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2023年2月3日,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进入静态验收阶段,为后续线路开通运营创造条件。
验收完成后,预计4月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年内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静态验收是高速铁路竣工验收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工程建设、系统设备等的第一次全面“体检”。
铁路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将检查确认工程按设计完成且质量合格,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质量合格。
福厦高铁于2017年9月全线开工,正线全长277.42公里,设计最高行车时速350 公里。
建成通车后,福厦高铁将推动福州、厦门形成“一小时生活圈”,串联起一条“黄金旅游带”,加速经济贸易,让城市更繁荣。
福厦高铁的修建,将成为我国高速铁路网中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长三角与大湾区的南北贯通带来益处。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19.根据文中信息,给"静态验收"下定义。
不超过50个字。
(4分)二、2023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曾经,在城市街道拐角,一部补鞋机,一个工具箱,外加剪刀粘胶纤维线和几只大小不一的棉拖鞋,修鞋匠与修鞋人聊着家长里短,开胶、断线、破掌的鞋子也就修补好了;曾经,丢了钥匙的孩子急得团团转,爸妈没有过多责备,走出小区,请配钥匙师傅重新再配一把;曾经,骑自行车上班一族,车胎扎了、车圈瓢了、车链断了,一点也不慌,只要往单位门口的修车摊一放,和修车大爷打个招呼,下班骑走就好。
曾经,留守家中的老人总能听见“磨剪子戗菜刀”吆喝声;曾经,换纱窗、洗油烟机、空调加氟,各类服务①……一双双灵活熟练的手,让一件件破损的物品②,修补物品的同时修复了心情。
这,何尝不是温暖的一幕?可是,近年来,曾经和人间烟火气紧密联系的“小修小补”摊点,感觉是越来越少啦!一些专修老物件的摊点,跑遍通城也难寻踪影;那些手工业艺人,走遍街角也难觅足迹。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最新名校语言文字运用模考试题练习(共七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模考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2023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4月月考(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的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趣味与艺术感兼具的各类型文化,十二生肖文化就是其一。
从数字角度来看,“十”“十二”等数字与“一、二……”等数字一样,是普通的数词,但如果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数字就会变得②。
“十二”在古时多用来表示虚数,用来指代“多”和“大”,比如北朝乐府民歌《木兰锌》中有“军书十二卷”,“策勋十二转”,“同行十二年”,用“十二”表示虚指。
“十二”还与历法有关,古代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按现代时间划分,古时的每个时辰对应如今的两个小时。
“十二”还与生肖有着关联,自古以来我国十二生肖纪年与干支纪年就长期配合使用,“年逢寅虎群情奋,岁别丑牛大地春”这幅对联中的“丑”“寅”即十二地支中前后相连的两个,而“虎”“牛”则属于十二生肖。
在了解的基础上,生肖所对应的动物形象也成为艺术创作的素材之一。
随着朝代的更迭,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品也渐渐出现,十二生肖从颇具趣味的民间文化登上大雅之堂,具有了更深厚的艺术气息,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便是一个代表。
十二生肖铜兽首是中西文化结合而成的产物,不仅富有艺术美感,还具有实用功能,而历史又赋予其③的文物价值。
历史悠久的生肖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直至今日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趣味与艺术感兼具的生肖文化以文物等形式为载体,表现出属于它的独特魅力。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19.请对第二自然段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
20.请结合对联内容和相关知识,简评文中画横线的对联。
二、2023山西省省际名校联考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少喜欢零食的消费者常选择“非油炸”食品,因为无论是这些产品的外包装宣传,还是超市销售人员的热心推荐,_①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自己不易对付,因为对付自己的道理有一个模棱性。
从一方面看,(①),不可无人格。
从另一方面看,他不可有________心,不可执着,不可任私心成见支配。
总之,他自视不宜太小,却又不宜太大,难处就在调剂安排,________。
自己不易对付,(②),正如有力不能自举,有目不能自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对于自己我们是当局者而不是旁观者,我们自囿于“我”的小圈子,不能跳开“我”来看世界,来看“我”,没有透视所必需的距离,不能取正确观照所必需的冷静的客观态度,也就要执迷,认不清自己,只任私心、成见、虚荣、幻觉种种势力支配,把自己的真实面目弄得完全________。
我们像蚕一样,________。
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实在不多见。
“知人则哲”,自知或许是哲以上的事。
“知道你自己”这句古训所以被称为希腊人最高智慧的结晶。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熟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妄自尊大恰到好处颠倒错乱作茧自缚
B.妄自尊大恰到好处面目全非作茧自缚
C.妄言妄听恰如其分面目全非自作自受
D.妄言妄听恰如其分颠倒错乱自作自受
18.A[此题宜用排除法做。
比较陌生的短语只有“妄言妄听(妄:不实。
指说的人随便说,听的人随便听,都不认真看待。
)”;第三空用“面目全非”与前文重复,有语病,排除B、C项;第四空排除C、D项,故选A项。
]
19.上面文字节选自美学家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谈谦虚》,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我”改成“自己”好不好?为什么?(4分)
19.不好。
①语法上,用“自己”与“自囿”重复赘余。
②感情上,用“我”拉近了与青少年的距离,表达了劝勉青少年的良苦用心。
(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
20.①一个人不可无自尊心(从下文的“不可无人格”推知应有“不可无”字样;从下文的“妄自尊大心”可推知“自尊心”。
)
②因为不容易认识(根据第一段一二句,要有“因为”二字;根据下文“有力不能自举,有目不能自视”,应有类似“难以认识自己”的意思。
)(每处2分)
21.请结合语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之和前面的句子形成对应。
要求内容贴切。
写作对象请在参考人物中选取。
(4分)
参考人物:韩愈诸葛亮周瑜辛弃疾
古人取“名”“字”颇有讲究,“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与“名”互为表里。
名与字含义或相同相近。
如:班固,字孟坚,“固”和“坚”都有坚牢之意,同显意志之坚;①____________。
或相反相对。
如:②____________;朱熹,字元晦,“熹”与“晦”一明一暗,含哲理之思。
或由此及彼,于联想中识雅趣。
如:贾岛,字浪仙,由岛联想到浪花的洁白自由;关羽,字云长,由鸟羽联想到浮云的飘逸无拘。
21.示例:①周瑜,字公瑾,“瑜”和“瑾”均为美玉,彰显品性之洁(2分)
②韩愈,字退之,“愈”与“退”一进一退,含中庸之韵(2分)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简要概括其信息。
要求:①要点齐全;②表述连贯;
③不超过60个字。
(5分)
版画是绘画形式的一种。
制作版画,要先用刀具在版上刻出画面,也可以用化学药品在版上腐蚀出画面,再复印到纸上。
所用的版,可以是木版、石版、铜版、锌版、麻胶版等;形成的作品可以是单色的,也可以是套色的;制作时,可以采用凹版、凸版、平版、孔版、综合版、电脑版等方法。
22.版画是用刀刻或化学药品腐蚀(1分)并印出来的图画,(1分)按照所用材料、颜色和制作方法,可以相应地分成若干种类。
(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从“制作版画,要先用刀具在版上刻出画面,也可以用化学药品在版上腐蚀出画面,再复印到纸上”一句中,可概括出“版画是用刀刻或化学药品腐蚀并印出来的图画”。
结合“所用的版,可以是木版、石版、铜版、锌版、麻胶版等”“形成的作品可以是单色的,也可以是套色的”及各种制作方法等分析,可概括为“按照所用材料、颜色和制作方法,可以相应地分成若干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