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审美标准是存在于主体心中的理想模式和内在标准,一般来讲美学家研究的是()的标准。
1.0 分A、具体个人B、具体民族C、具体群体D、人类群体我的答案:D2生活世界是谁最先提出的?()1.0 分A、列维纳斯B、海德格尔C、胡塞尔D、萨特我的答案:C3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的是()。
1.0 分A、胡适B、冯友兰C、牟宗三D、成中英我的答案:B4曹雪芹美学思想的核心是()。
1.0 分A、美B、理C、法D、情我的答案:D5广义的自然人化是指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1.0 分A、自然的面貌B、人对自然的改造程度C、人对自然的心理状态D、人和自然的关系我的答案:D6不属于《红楼梦》的诗词是()。
1.0 分A、《红豆曲》B、《枉凝眉》C、《怅诗》D、《葬花词》我的答案:C7青少年的美育需要注意()。
1.0 分A、要使青少年自由、活泼地成长,充满快乐,蓬勃向上。
B、要注重对青少年进行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的教育。
C、要对青少年加强艺术经典的教育。
D、以上说法都正确我的答案:D8王夫之从哪里引入“现量”的概念?()1.0 分A、道家学说B、逻辑学C、唯识论D、因明学我的答案:D9“乐”可以使人心气平和,这是()的观点。
1.0 分A、荀子B、老子C、庄子D、孟子我的答案:A10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 分A、自然美的性质实质上是“美是什么”的问题。
B、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
C、存在着纯审美的眼光。
D、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不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及人的审美意识。
我的答案:C11被苏联美学家卢那察尔斯基称为“俄国的春天”的是()。
1.0 分A、托尔斯泰B、屠格涅夫C、普希金D、契诃夫我的答案:C12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是()。
1.0 分A、宗白华B、黑格尔C、车尔尼雪夫斯基D、郑板桥我的答案:C13把一切强壮有力的东西、力量认为是丑陋的是()。
美学原理笔记

绪论什么是美学一。
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美学: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于1750年首次提出,但西方美学历史并不是由此开始的,东西方美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多数学者认为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开始。
从来没有哪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的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大师——《古代美学》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引入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古代美学》二.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轮廓第一段近代: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主要是介绍德国美学,学术上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他主要受叔本华等人的影响。
蔡元培提倡美育的教育,蔡元培1975年发表题为“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第二段现代:中国现代美学史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是(朱光潜,宗白华)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思想特点一.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的转变二.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朱光潜发表的影响深远的书(谈美,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两部详细介绍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悲剧心理学。
60年代又写了两卷西方美学史。
在《诗论》这本书中,朱光潜试图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后来走上诗律的道路,做了探索分析.《诗论》是一本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著作。
宗白华的美学立足在中国美学,认为中西形而上学分数两个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本体论、价值论)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白华宗白华写了《美学散步》丰子恺对现代美学的影响:普及工作。
第三段当代:最突出景象:两次美学热潮(一次为五六十年代:讨论美的本质问题,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吕荧、高尔太主张美是主观的,朱光潜主张没事主客观的统一,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另一次为改革开放之后,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反思,出现了文化热)1956年美学大讨论的缺陷:1。
对朱光潜的批判带有“左”的教条主义片面性2。
自然美对美学的意义

自然美对美学的意义
自然美对美学的意义
自然美能够对美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总是把眼光投向那些令人心醉神迷的大自然风光,从中得到激励和和感动。
正是有了许多大自然的美,才造就了现在我们的丰富的美学观念。
一方面,自然美可以给人以审美享受。
许多的自然情景,比如晴天的湖面,万紫千红的桃花,满天繁星的晚空,每一处都充满着独特的魅力,在大自然中走一趟,就像是游览了一座童话王国。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感受到审美的乐趣,满足不同的感官,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审美定力和技巧,这也为美学提供了一般的基础。
另一方面,自然美也可以赋予人们特殊的理念。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大自然的神秘和伟大,面对着漫天的星辰,激烈的降雨和电闪雷鸣,人们有时会有一种宏大的情感,仿佛所有的一切都在服从着某种自然规律,也有时会抑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心灵也变得清凉宁静,在这里,人们可以体悟出大自然之美的意义,可以为自己的美学观念赋予更多的内涵。
归纳起来说,自然美能够为美学提供大量的营养,在繁华的社会中,这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为人们提供着灵感,也丰富了美学观念,自然美的意义,可以进一步提升人们对艺术的理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温馨惬意!。
从自然美到艺术美反思艺术观念合法性问题

7
从 自然美到艺术美反思艺术观念合法性问题
彭磊 ( ̄ l gJ 大学文学与新 闻学院 成都 l 606) 10 4
பைடு நூலகம்
【 摘
要 】自黑格 尔提 出“ 艺术终结” 以来 , 围绕艺术观念 的思考和论 争不断。早期 的艺术观念合 法性地位 凭借 古希腊的艺术
需要在汲取 自然之外找到 自身的特质 .以符 合艺术作 品的资
格, 艺术观念也需要 在新 的背景下重新确定 。
立。 但随着人类 审美能力和创作 能力 的提升 . 依靠 自然美 的本
真形成 的艺术观念受到 艺术美的挑 战并 显示 出其弊端 . 品中 作
自然美在祛除艺术美 的痕迹后 形成 的艺术观 是值得反 思
黑格尔明确提 出艺术美高于 自然美 . 模仿的艺术观念受 到挑战
并亟待重新立命
二、 艺术美的反叛与艺术观念的变动
而令艺术创作有 了模仿冲动。在古 希腊 时期 的艺术创作中 . 艺
术模仿 自然成 了唯一准绳 艺术创作推崇 自然 . 较早可 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 多德 的“ 模仿说 ” 。柏拉图以“ 理式 ” 的床 、木 匠” “ 的床 和“ 画家” 的床 为例 。 谈到“ 模仿者的作品和 自然隔着三层 ” 。②亚里上多德提 出了 “ 史诗 和悲剧 .喜剧 和洒神颂 以及大部 分双管箫和竖琴 乐—— 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 。” ③在阿多诺 看来 自然美 中的敬 畏 因素促成 了模 仿 . 由于令人敬畏的 自然 的诸 形象从开初就 “
作 和鉴赏 以艺术美为标准 。
一
、
自然美对艺术观念 的决断 力及其反思
实的 自然美 . 艺术模仿 难 以显现艺术作 品的艺术美 . 因此 自然 美和艺术美需要有效区分 ,这一 区分直到黑格尔那里才完成 。
叶朗《美学原理》章节题库(自然美)【圣才出品】

叶朗《美学原理》章节题库第4章自然美一、名词解释1.自然美答: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2.自然的人化答:自然的人化是指人通过生产劳动改造了自然界(包括人自身),于是使自然界成了人化的自然。
人在人化的自然中看到了人类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
这一概念是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来的。
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说,是指人们的实践活动引起实践中自然因素、自然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从本质上讲,是指自然在实践中不断地变为属人的存在,为人的存在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明证。
自然的人化不仅有人化的倾向,还有反人化的倾向。
表现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人的“异化”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二、简答题1.简述自然美产生的根源。
答:(1)自然美的根源在于人类社会实践;(2)是实践把自然和人联系在一起,使自然美得以产生;(3)自然美的范围也随着人类社会实践不断扩大。
随着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扩大,一方面自然作为人的物质生活对象,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自然作为精神生活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展。
2.简述自然的美与人生活的联系。
答:(1)作为人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是为人们提供生活资料的来源。
自然是人类生活、劳动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改造的对象。
正是由于人和自然建立了这种广阔的联系,人才不仅对那些改造过的自然,而且也对一些未经改造的自然产生兴趣。
(2)未经改造的自然美和生活实践的联系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即形式美的问题。
①形式美是从体现一定内容的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
②由于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直接感受到的是美的事物的形式,经过成千上万次的重复,人们仅仅看见美的事物的“样子”(形式)而不去考虑它的内容,便能引起美感。
(3)自然美的某些特征还可以与人的性格品质相似。
《美学原理》考试答案满分题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探讨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探讨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美是无处不在的,随着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形成,美分为许多种类,其中艺术美与现实美是美的基本形态。
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只是艺术美,而车尔尼雪夫斯基非常强调对现实美的研究,强调艺术对现实的美学关系。
由此可见,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是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艺术美的概念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是客体美与主体美在艺术形象中的融合统一。
艺术美是艺术形象的美,艺术形象虽然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但它本质上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是客体美的再现。
艺术美所显现的人生图画是丰富多彩的。
它在不同的题材、体裁中的表现艺术形象也是不同的。
(一)艺术美是艺术的一种特性。
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劳动产品但又区别于其他劳动产品。
现实生活中的劳动产品首先考虑的是它的实用性,然后才考虑它的审美性。
而艺术首先满足的是人们的审美需求,陶冶人们的情趣情操,给予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
(二)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艺术来源于客观的自然界和现实社会,也就是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前提与基础。
艺术家的创作激情与创作素材都来自于现实生活。
(三)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艺术美虽然来源于生活,但不等同于生活。
艺术美的本质在于艺术家的自由创造,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是艺术美的决定因素。
人们之所以从艺术作品中感受到美感,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艺术形象中体现了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和创造才能。
以我国特有的艺术书法艺术为例,书法创作没有绝对的规律性,不是简单的复制,每一幅书法作品都是融入了书法家自己特定的生活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这种独特性就要求书法家在书法作品中必须具有随机性和创造性。
例如东晋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他为了练好书法,积累大量的书法资料,不管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都会备好纸、墨、笔、砚,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会立马写在纸上。
二、现实美的概念现实美与艺术美相对,主要包括社会美与自然美。
是美的客观存在,未经过艺术加工(一)社会美。
尔雅课《美学原理》考试答案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20)成绩:99.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艺术品除了具有审美层面,还具有知识层面、经济层面等。
•B、杜尚的《泉》否认了艺术品与现成物的区分,否认了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
•C、艺术的生命不是“物”,而是内蕴着情意的象。
•D、以上说法都正确我的答案:D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 分悲剧最积极的审美效果是使人正视人生的负面。
•B、只有由个人不能支配的力量所引起的灾难却要由某个个人来承担责任,这才构成真正的悲剧。
•C、古希腊悲剧中知道预言是预言实现的条件。
•D、以上说法都正确我的答案:D3以下关于悲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 分•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由人的行为造成的,悲剧引起人的怜悯和恐惧,使人得到净化。
•B、黑格尔认为悲剧是两种片面的理想的冲突。
•C、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主角是坏人。
尼采认为悲剧给人的美感是“形而上的慰藉”。
我的答案:C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日常生活所说的“美”和美学研究中的“美”是一个概念。
•B、狭义的美包括一切审美对象。
•C、广义的美指的是古希腊式的美。
•D、“美”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我的答案:D5写意是中国绘画美学的概念,它与哪一家的美学有密切联系?()(1.0分)1.0 分•A、儒家•B、道家•C、佛家•D、阴阳家我的答案:B6“大”与“崇高”的差异有提到()个。
(1.0分)1.0 分•A、四•B、三•C、五•D、二我的答案:D7“请你讲话、走路、吃饭、穿衣,然后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什么人”体现出一个人的格调可能体现在()。
(1.0分)1.0 分•A、言谈举止•B、衣食住行•C、衣着服饰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8艺术品就是()的物化。
(1.0分)1.0 分•A、思维•B、意象•C、感情•D、心灵我的答案:B9属于《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意蕴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黑格尔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心路历程及对其反思
【摘要】黑格尔在《美学讲演录》中提出了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命题。
他为这一命题立论的心路历程是:(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美是自由与无限。
但是,自然美和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艺术的尺度和追求的目标。
所以,不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而是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关键词】黑格尔;艺术美;自然美;心路历程;反思
一、黑格尔关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和对其反思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讲演录》全书序论一开始就提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论断:“可以肯定的说,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
从形式看,任何一个无聊的幻想,它既然是经过了人的头脑,也就比任何一个自然的产品要高些,因为这种幻想见出心灵活动和自由【1】(第4页).这里,黑格尔不仅提出艺术美高于自由美,而且提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直接原因是由心灵产生的。
但为什么心灵产生的艺术就美呢?实际上,其中蕴涵着一个更高的问题,即关于美的实质、什么是美的问题,它直接关涉黑格尔提出的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真实目的和价值。
关于什么是美,黑格尔在《美的讲演录》第一卷直截了当地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1】(第135页)按照这一判断给美作规定,显然是说,凡是体现理
念,与理念相符合的就是美。
从而表明黑格尔提出艺术美的根本原因,就是艺术体现了理念。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自然是不是理念的体现呢?对此,黑格尔无法否定自然是理念的体现,因为他把绝对理念看作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和最高本体,而自然也不能排除在外,所以,自然也是由理念决定的,也应该属于美的范畴。
那么,既然黑格尔认为艺术和自然都是理念的显现,为什么他又提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呢?因为在黑格尔看来,艺术显现理念是通过心灵实现的,艺术是由心灵创造,是心灵的产品。
心灵创作的产品,是心灵的反映,与心灵一致。
而心灵与理念又在实质上是统一的,心灵是理念的个性化,是联结艺术与理念的逻辑环节。
而自然与艺术不同,自然是自然而然,不是心灵的产品,不能通过心灵来反映理念。
所以,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直接原因是艺术是心灵的产品、但心灵只是通向美的最高本体---即美的实质的途径,只有了解美的实质,才能认识美的最高本体,也才能认识黑格尔提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最根本目的和真实意图,即完成绝对理念的演进。
由以上黑格尔的论述可知,他把美说成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把理念看成美的最终根源,理念是美的逻辑终点。
不仅如此,而且他还认为理念是绝对的永恒,世间万物都要以它为根源,所以,他根本不顾及艺术所依存的客观内容和做为艺术根源的自然和生活。
不用顾及理念的背后是什么,将黑格尔关于美的实质的思想纳入他绝对理念的宇宙体系。
从思维方式看,正像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结构的秘密揭露那样,“如果我从现实的苹果、梨、草莓、扁桃中得出‘果实’这个一般的观念,如果再进一步想象我现实的果实中得到的‘果实’这个抽象观念就是存在于我身外的一种本质,而且梨、苹果等等的真正本质,那我就宣布(用思辨的话说)‘果实’是梨、苹果、扁桃等等的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