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探索——从自然美到艺术美

学 术 论 坛艺术其实源于对自然地模仿。
简单说就是艺术美就是自然美。
在古希腊哲学家眼里,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
我们可以发现如今的大多数艺术作品都是源自于模仿而形成的,模仿是大部分的艺术创作与制造所成。
而西方诸多艺术流派的产生,如表现和象征等方法也都是从模仿之中演变而来的。
1 认识自然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起源都离不开劳动。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改造了自然,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
经过数百万年的生产劳动,人逐渐锻炼出了灵巧的双手和高度发达的大脑,形成了人所特有的感觉器官和感觉能力,以及人所独具的道德感和美感这样一些高级情感。
直到这个时候,自然界对于人来说,才开始成为审美的对象。
随着社会的与时俱进和迅速发展,然而人类与自然地关系也是越发紧密,一方面自然是人们物质生活对象,范围在不断的扩大,而另一方面,自然作为精神生活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展。
自然美的范围随着人类的与时俱进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扩大。
2 自然美的种类自然美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创造的自然形象(如星空、大海、山川);另一种是经过人改造加工创造的形象(如建筑、园林)。
不管是哪一种自然美,都有具象、意象和抽象之分。
如人类、动物和植物属于具象之美,他们都有着具体的形象;雪山、怪石与湖泊属于意象之美;而朝霞、波浪、闪电而则属于抽象之美。
如何将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创造艺术美的过程是复杂的,艺术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否则很难完成这种转化。
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必须有较深的艺术造诣和修养;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除此之外,还必须对艺术美有深刻认识和了解。
那么什么是艺术美呢?3 认识艺术美艺术美就是艺术形象之美。
是经过艺术的实践与创造,把现实中的自然美升华为艺术之美,从而集中的表现艺术美,艺术美则是美的高级形式。
它同艺术形象一样也是源于现实生活,同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一样具有生动性与丰富性,但它又不同于现实生活,它是艺术创造的人类审美活动的结晶,是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因此,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典型。
从自然美分析音乐艺术的美学价值

从自然美分析音乐艺术的美学价值
自然美是一种以自然界为标准的美学观点。
从自然美的角度来分析音乐艺术的美学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人类天生具备对音乐的感知与欣赏能力,即所谓的本能美。
这种美学价值源于人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音乐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自也是一种自然美。
2. 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与自然界的声响、流动、变化等现象具有相似之处,因此,音乐具有一种与自然界共通的美学价值。
3. 音乐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体验到生命中的不同色彩与复杂性。
音乐作品中所呈现的一些情感,如爱、恨、悲伤、欢乐等,与自然界中各种生命形态所表达的情感相似,因此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4. 音乐能够开启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人们的思维和情感得到深度的开发和表达。
在创作、演奏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体验到一种与自然界紧密相连的美。
总之,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音乐具有丰富多彩的美学价值,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美。
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07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何月桂【摘 要】针对艺术美和自然美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问题的探讨是黑格尔美学艺术的中心之一,文章从美的内涵、艺术美与自然美的辩证关系、以及艺术美远超自然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这一关系。
【关键词】黑格尔 艺术美 自然美 关系黑格尔在著作《美学》中阐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内涵,并在结尾部分作出了艺术美远超于自然美的定论。
探讨黑格尔《美学》中所提及的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辩证关系,就必须从解释美的一般内涵出发,深入探索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从而升华到“艺术美远超于自然美”这一基本的美学思想。
一、美的内涵“什么才能算作美呢?在平常人看来,美只能体现在物体身上。
”比如提到一束玫瑰、一尊塑像、一潭清水,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美丽的象征,然而他们所判断这些美的标准又是哪些呢?又比如一幅梵高的绘画,在一些人看来非常有深度、值得细细品味,而一些人却感觉毫无条理、没有任何的美感可言,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每个人的艺术素养相关,但也深刻的反映了一个现象:就是对于同一件事物,一些人认为美,一些人认为丑。
由此可知,一般人所认为的美体现在物的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黑格尔看来美是在具体事物上见出‘内涵’或理想。
比如很多人认为峨眉山美,是因为它体现出了‘壮观’‘庄严’的内涵。
”其实,黑格尔对美的理解和解释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点。
(一)理念的感性体现就是美对于美的概念,在《美学》的第一部分黑格尔简明扼要的指出:“理念的感性体现就是美。
”这句话在黑格尔看来就是美的实质,他将美看作理念的感性体现。
将理念作为美的最深层次,理念是美的最终目标。
按照这一标准给美做出解释,显而易见,但凡涉及理念,与理念相关的就是美,从而表现出黑格尔提出艺术美的最终目的,就在于艺术能够涵盖理念。
但是,其中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自然属不属于理念的范畴呢?对此,黑格尔不能否定自然也属于理念的范畴,因为他将理念视为一切事物的根源和最初本体。
美的形态分为

美的形态分类客观世界是极其丰富的,美的形态也千差万别。
但是,按照它们所属现实世界的不同领域和范围,按照美的性质,可把美分为三大种类,即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自然美与社会美总称为现实美,而艺术美则是现实美的反映。
一、自然美所谓自然美,即是指自然界中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的美。
诸如日月星辰、山水花木、鸟兽虫鱼、园林田野等等,都属于自然美的范畴。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除了赋予了我们各种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如阳光、雨露、空气、水以及各种食物等,更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精神享受,是人类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源泉。
根据是否直接打上人类实践的烙印这一基本标准,可以将自然美分成未经加工改造的和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的两种类型。
在神秘诡奇的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并未经过人类实践活动的直接作用;有些自然物,不但人们从未涉足,甚至连其真面目也未可知。
然而,就是这些自然物却也可以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日久天长地与人们的审美活动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像浩渺的星空,多彩的云霞,红彤彤的朝阳,皎洁的明月,辽阔深邃的海洋等,都属于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对象这一形态的自然美。
还有一类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自然对象。
这一类自然美带有人类实践活动的种种痕迹和烙印,直接体现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本质力量,带有人的能动创造的特定标记。
人的最重要的本质,就是能通过实践,通过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从事物质生产并创造一个对象世界。
正是通过物质生产,自然被改造了,成了人的作品,从而人在他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观照自己,面对此类形态的自然美,人们能在直观自身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那绿化了的荒山,金黄的麦田,绵延千里的防风林,健壮的牛羊,碧波荡漾的水库等等,就都同时体现着人类巧夺天工的智慧和大自然的造化。
在大自然四季转换、动静交替的过程中,蕴含着如音乐般的旋律起伏、节奏高低,本身就如一部和谐、完美的音乐作品。
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音乐美的表现对象,也都可以在音乐中找到相应的作品。
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

线是点的移动轨迹,具有 方向性、连续性和长度。 线的不同形态和组合可以 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如水平线表现平静、垂直 线表现崇高、曲线表现优 美等。
面是线的移动轨迹,具有 二维空间的特征。面的不 同形状和组合可以形成不 同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如 方形表现稳重、圆形表现 圆满、不规则形表现自由 等。
色彩是形式美中非常重要 的要素,具有色相、明度 、纯度三个基本属性。色 彩的不同搭配和运用可以 产生不同的情感和心理效 应,如冷暖色调的对比、 色彩的和谐与对比等。
形是点、线、面等要素的 综合体现,具有三维空间 的特征。形的不同变化和 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立体 感和空间感,如对称与均 衡、节奏与韵律等。
形式美的原则与运用
• 对比与统一:对比是形式美的重要原则之一,通过对比可以突出主题、强化视 觉效果;而统一则是将对比的双方进行协调,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在运用中 ,要注意对比的强度和统一性,避免过度对比或缺乏对比。
• 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图形或物体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尺度则是指图形或 物体与周围环境或其他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在运用中,要注意比例关系的协 调和尺度的适宜性,避免失调或不合比例。
PART 04
艺术美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艺术美的定义与特点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美的 形态和内涵,是艺术家通过艺术手段 创造出来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和情 感表现。
PART 05
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 艺术美的关系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四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都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审美活动中共同构成了 一个多元化的美学体系。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区分及其价值反思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区分及其价值反思当下艺术审美有些走向了自然,追求自然美成为当代美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理论之一。
那么,什么是“自然美”呢?笔者认为,“自然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审美范畴,与人们对“艺术美”概念的理解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在哲学基础上,“自然美”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从而表现出“自然美”审美形式的主观色彩明显弱于“艺术美”审美形式的主观色彩; 2、在审美标准上,“自然美”更多地指向客观存在本身,无需进行意义判断和价值评价; 3、在审美时间上,“自然美”与“艺术美”在审美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前者需要人的观赏,后者则是人的情感活动; 4、在审美过程上,“自然美”需要主体积极参与并积极能动,“艺术美”是被动审美; 5、在审美效果上,“自然美”更加单纯直接,“艺术美”往往带有模糊性,常常借助各种媒介来实现。
一、自然美的内涵及其价值特征首先需要界定“自然”的概念。
在现代科技条件下,“自然”已经演变为一个物质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是由外部自然和内部自然组成。
其次,就自然界而言,“自然美”一般泛指那些富有生命力的、纯真质朴的事物,如生长在山野里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江河湖泊、白云蓝天、瀑布流泉等,这些都是天然形成的“自然美”事物,“自然美”也指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观。
二、艺术美的内涵及其价值特征就自然美而言,“艺术美”主要指那些经过艺术家主观创造和加工的“艺术美”事物,比如画卷、雕塑、音乐、建筑、舞蹈等,它们更具有审美情感的特征,并且具备强烈的时空性、情感性、社会性和艺术性。
由于人类对于宇宙天体所进行的探索,使得人类的思维和目光被投向太阳系以外,即浩瀚无垠的星际空间。
在对自然美的不断探寻中,我们逐渐意识到宇宙中各种天体在运动轨迹、光谱特征、时间特点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美感。
然而,从艺术美的角度来说,人们对于自然美的探索和欣赏也促进了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随着人类精神和智慧的不断提高,“艺术美”逐渐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领域,与此同时,“艺术美”也获得了与自然美迥然不同的审美特征。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关系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关系我们从远古时代的洞窟中所发现的岩壁画,到历代不同时期所创作出的不同类型与风格形成的画作媒体,以及到现今的广告海报与前卫的数字化视觉媒体等知悉——“艺术”本身都随着不同时代的意识形态、社会科技的演进而有所改变,并不断借着“艺术家”来诠释与展现各种不同的艺术类型、题材与媒体的创作力。
人们至今对美的定义还没有公认的定论今天我们展开一页页的艺术发展史,从远古的石窟岩壁上所勾勒出的人类生活形状,以致到了现今人们利用电脑描绘出的图象形状,都同样就是展现出多样“视觉艺术”的风貌。
艺术家”借着其媒介的表现技法,用构图、线条、色彩、声音或文字等表现形式将自己的美学、情感与理念的内涵,通过艺术的活动来传递给具有共同经验的共鸣者。
美的普遍本质的各种具体表现形态有三种,即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自然美自然事物的美▲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它的社会性就是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
自然性指自然的某些属性、特征,即人的感官所能辨认的或实践中肢体所能运用的那些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它们就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自然美的主要特点侧重于形式,以自然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它与社会功利的联系较为曲折。
大自然给人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审美领域。
比如朝阳晚霞、春花秋月、长河落日、园林田野等,都就是自然美。
大自然以其美景秀色,能给人以多方面的精神享受,自然美具有巨大的感染力量,。
▲社会美社会生活中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
它包括人物、事件、场景、某些劳动过程与劳动产品等的审美形态,就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
社会美直接体观人们自由创造,它就是一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
社会美与社会发展的规律。
进步的实践要求与先进的理想具有一致性,就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社会美与理想有着紧密联系。
社会美直接体观了人的自由创造,而自由创造联系就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进步的思想包含着真与善。
社会美侧重于内容,这就是社会美的一个主要特征,常说的‘心就是美’,‘性格美’,‘内在美’都就是强调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美的。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固然常说美的颜色,美的天空,美的河流,以及美的花卉,美的动物,尤其常说的是美的人。
我们在这里姑且不去争辩在什么程度上可以把美的性质加到这些对象上去,以及自然美是否可以和艺术美相提并论,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艺术美高于自然。
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就比自然美高多少。
从形式看,任何一个无聊的幻想,它既然是经过了人的头脑,也就比任何一个自然的产品要高些,因为这种幻想见出心灵活动和自由。
如果我们只是普泛的说:心灵和它的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这等于还没有说出什么,因为所谓“高于”还是完全不确定的说法,还是把自然美和艺术美左右并列地摆在同一观念范围里,所指的还是一种量的分别,因此,还是一种表面的分别。
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在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真正是美的。
就这个意义来说,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只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而按照它的实体,这种形态原已包涵在心灵里。
黑格尔认为艺术美比自然美高,就是因为,艺术美是人的作品,是人的精神的显现,自然只有在见出生命意味时才有美可言。
有人认为,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还有人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其实,自然美和艺术美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各有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优势,二者不能互相代替;在人们进行审美评价时,往往将这两种美互相参照,互为标
准。
从总体上来说,二者之间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
就我个人而言,艺术美与自然美应该拥有同样的高度,站在同样的位置。
艺术美与自然美都存在于人们的知觉或想象这一媒介中,只不过,前者存在于通常心灵的转瞬即逝的一般表象或观念中,后者则存在于天才人物的直觉中。
艺术美,是人类在劳动实践和艺术创作过程中,根据自然的形象,融合人的思想感情而加以表现的作品美。
艺术,是人的作品。
既然是人的作品,就必然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人的理想和情感。
而一片自然风景之所以被称为艺术伤口就因为在它那里仿佛体现了人的性格,自然人格化。
自然美,并不是自己表现自己,而是要藉人的观赏而得到显现。
应该说,美的事物是艺术美与自然美的结合,当我们感
受到自然界每一个美的瞬间,当无数的美景在我们眼前呈现,当你在为美着迷的同时,美也在净化和
提升着你的心灵.自然美与艺术美应该是彼此融合的。
它们是有着高度的和谐统一的。
时慧2004021540经济学院金融三班
评论[支持者0人,反对者0人,中立者0人]查看评论信息
2007-5-17130844林光叶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5
积分:69
注册:2007年5月17日第2楼小大个性首页邮箱
所谓“美的艺术”。
我们也应该看到,康德对于这种艺术的性质的理解也是简单化的、理想化的的。
因为创作主体在以意识在以意识内部和谐统一的方式从事创作活动时,除获得美感体验这一内在的目的外,实际上通常还会具有在思想感情上影响他人乃至谋求名利等外在目的,而符号艺术的传达媒介在多数情况下也是依赖于主体的。
因而,在通常情况下,凡艺术家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功利的影响。
由此,“美的艺术”的创作活动在具有自由的一面的同时也是具有不自由的一面的。
“美的艺术”活动在具有游戏性的一面的同时通常也具有非游戏性的一面。
由此,在一般情况下,说“美的艺术”活动就是游戏实际上只是以理想化存在的,或者说只是在理论中存在的。
康德认为的自由是“所谓自由是指绝对意义下的自由而言。
真正的艺术在创作和鉴赏过程中要是自由的,不是存在着利害功利关系的产物,艺术的产生是人的意识上的解放所造就的,艺术的内在本质是自由,自由促就了艺术。
他也强调了这两种自由的相互联系与促进的关系。
康德思想是深刻的,也正因如此他对艺术的影响才是久远的,因为没有思想就没有艺术。
康德对艺术本质的颠覆以及对美的本质的阐述无一不对艺术和美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