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龙湖水质参数的季节性变化

合集下载

近35年来异龙湖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变化关系的研究

近35年来异龙湖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变化关系的研究

利用异龙湖 17 - 20 94 0 8年降水量 、 蒸发量 资料 , 分别计
算降水量和蒸发 量的年平均值及不 同年 代的平均值 , 其次根
据季节划分标 准 , 计冬 季 ( 2 统 1—2月 ) 春 季 ( ~5月 ) 夏 、 3 、 季( —8月) 秋季 ( —1 月 ) 季节 降水量和蒸发量 的平 6 、 9 1 4个 均值。研究过程 主要采用 回归 分析 、 趋势线分 析等方 法 , 趋 势分析利用 计算 的 降水 和蒸发 的 时问序 列 , 以时间 为 自变 量、 要素为因变量 , 建立一元 回归方 程 :( y )=n+ , 中 b 其
异龙 湖属 富 营养 型 湖泊 , 富 营养 化程 度在 加 剧 ,H 且 p
值 、 O (V ) C D I类 已超标 。当地政府部 门已建成 了 日处理 1
万 t 的县城污水处 理厂 , 开展 对异龙 湖生 态监护 活动 , 污 将 染底 泥与农业废弃 物综合 利用 , 打捞湖 面垃圾 , 高沿湖村 提 民的环境意识 , 同时经过 从外流域 调水 , 异龙 湖水质 有所好 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异龙湖 的水质 及各项水文特征状
以揭示气候变化对该地 区蒸发 、 降水 的影 响 , 指导 当地 农 为
业生产和充分合理利用本地 区的水资源提供理 论依据 。
1 概 况
异 龙 湖 位 于 云 南 省 石 屏 县 境 内 , 屏 县 城 东 门约 1k 石 m,
图 1 异 龙 湖水 系 图
2 研 究方 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断陷构造湖 , 异龙湖 属于珠江 流域 , 西江 水系泸江 河的 发

不均匀 , 是丰沛就是干旱 , 不 夏季的 2 0世纪 9 0年代 、1 纪 2世 初降水量 , 秋季 的 2 0世 纪 7 8 0、 0年代 降水 量 比正 常偏 小 , 是 偏枯季节 , 其它年代 的降水量 比正常偏多 , 是丰水季节 。 g 1 )2 世纪初的春 、 冬季 的降水量趋于稳定 , 夏季 的降水 量在上升趋势 , 秋季的降水量在下降呈趋势。 d )在春 、 、 、 4季中 , 季 2 夏 秋 冬 春 O世 纪 7 0年代 的蒸发 量是 4季 中上升最 多 的季 节 , 春季 2 l世纪 初 的蒸发量 是 4 季 中下降最多 的季节 。 e )春季 、 夏季蒸发 量呈 上升 趋势 , 季 、 秋 冬季蒸 发量 呈 下降趋势 , 春季 的蒸 发量从 2 0世 纪 8 0年 代 开始 呈下 降 趋

湖泊水环境变化与硅藻的生态指示——以石屏县异龙湖为例

湖泊水环境变化与硅藻的生态指示——以石屏县异龙湖为例

湖泊水环境变化与硅藻的生态指示——以石屏县异龙湖为例摘要:以云南省石屏县异龙湖为研究区域,研究湖泊1993年-2010年硅藻与水环境变化之间的联系,测得总氮(TN)、氨氮(NH3-N)、总磷(TP)、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Mn)、5日生化需氧量(BOD5)7个指标因子,然后采C2软件进行PCA排序分析,通过CorelDRAW12对结果图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不同种属的硅藻分布情况能够判断出水环境,且硅藻能很好地指示湖泊富的营养化程度;异龙湖属重富营养型湖泊,污染要素有总磷、氨氮、透明度、COD、BOD等。

此外,环境可以对生物产生影响,而生物也可以改变和反映环境。

因此,可以通过研究环境因子对硅藻群落的影响机制,建立硅藻组成与水环境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最终用硅藻组成变化来指示相关环境因子,进而判断水质好坏。

为保护湖泊生态提供科学的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水环境;硅藻;异龙湖;生态指示水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空间的环境。

是指围绕人群空间及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其正常功能的各种自然因素和有关社会因素的总和。

水环境是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受人类干扰和破坏最严重的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水环境质量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1]。

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研究水环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

硅藻为单细胞藻类群落,对水体温度、pH值、电导率、营养盐浓度等变化极敏感[2],对水体污染程度和评价水体富营养状态等方面的判别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3],国外相关报告较多[4-5]。

由于硅藻的自身特点,光自养型藻类。

另外,硅藻具有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是天然水体的重要成分,可以在绝大多数水环境生态条件下存活,但是因为硅藻对水环境条件的变化极为明显,相当多的硅藻种类只能在狭小的水环境条件下生存,对于水环境和硅藻类之间的关系研究已有很多报告[6-12]。

末次盛冰期以来云南异龙湖的环境演变——来自地球化学沉积记录的证据

末次盛冰期以来云南异龙湖的环境演变——来自地球化学沉积记录的证据

末次盛冰期以来云南异龙湖的环境演变——来自地球化学沉积记录的证据李凯;谭斌;倪健;廖梦娜【摘要】通过对云南异龙湖4.56 m沉积岩芯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结合13个AMS 14C测年结果,获得了高分辨率元素地球化学序列.异龙湖岩芯中元素的因子分析显示,F1因子揭示了沉积地球化学元素的来源,其正载荷代表了流域外源物质输入加强,而负载荷则指示了湖泊自生碳酸盐沉淀的增加,F2因子指示了湖泊氧化还原状态,F3因子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在此基础上结合磁化率、矿物组成及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对异龙湖沉积环境演化过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末次盛冰期期间(26000-17000 cal.yr.BP),区域气候特征是气温低、降水少;在17000-14500 cal.yr.BP期间,异龙湖经历了显著的干旱气候,可能与亚洲夏季风突然减弱有关;14500-9000 cal.yr.BP,异龙湖经历了显著的高湖面阶段,与滇池高水位时期基本一致,表明流域降水丰沛,外源物质输入增加;900-6000 cal.yr.BP期间,区域温度增加导致流域干旱化加剧,此阶段与西南地区全新世大暖期(全新世适宜期)相对应;6000 cal.yr.BP以后外援物质输入锐减可能指示了区域降水的降低.异龙湖地球化学沉积记录揭示的环境演变过程与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具有一致性,也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8(038)024【总页数】10页(P8973-8982)【关键词】异龙湖;气候环境;地球化学记录;XRF扫描;末次盛冰期【作者】李凯;谭斌;倪健;廖梦娜【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金华321004【正文语种】中文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是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1-2]。

异龙湖

异龙湖

云南异龙湖水体营养物质变化与硅藻的生态指示学院: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专业:自然地理学姓名:史丹丹学号:12013001365摘要:通过对云南异龙湖 1993-2010 年水体理化指标(总氮、氨氮、总磷、溶解氧、COD、BOD5、透明度)、生物指标(硅藻、叶绿素A)的监测,结果表明:异龙湖属重富营养型湖泊,污染要素有总磷、氨氮、透明度、COD、BOD等。

此外,环境可以对生物产生影响,而生物也可以改变和反映环境。

硅藻对水环境条件变化极其敏感,现已查明有相当多的硅藻种受各种水环境条件(温度、酸碱度、营养盐、PH值、金属离子浓度等)的影响,并发现了一些指示环境的硅藻代表种类。

因此,可以通过研究环境因子对硅藻群落的影响机制,建立硅藻组成与水环境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最终用硅藻组成变化来指示相关环境因子,进而判断水质好坏。

关键词:云南异龙湖;硅藻;湖泊富营养化;环境因子;随着古湖沼学研究的深入,现代生态学的信息愈来愈被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古生态环境的解释中。

硅藻是食物链的重要初级生产者,以其对环境变化敏感以及在沉积物中易于保存等特点,已成为古湖沼研究的一个重要生物指标。

近年来,通过对现代湖泊硅藻的调查,区域硅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要素的关系已被很好地揭示。

湖泊高生物量的出现随着时间的不同而变化,而且种群组合的年际演替受控于物理、化学和多生物因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然而,对特定硅藻种属与环境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关注极少。

在西南地区复杂的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下,云南省湖泊的干涸和富营养化问题已非常严重,已有研究显示,由于表层沉积物一年甚至几年的平均状况,因此这些表层沉积硅藻与水质的年平均值对应。

为此,本研究选择了云南省异龙湖作为对象,通过硅藻纵向空间和环境因子逐年的监测,获得硅藻种属与环境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理解硅藻群落变化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为生态环境的解释提供更高时间分辨率的硅藻生态变化的信息,同时为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提供基本数据【1】。

异龙湖水质富营养化问题

异龙湖水质富营养化问题

异龙湖水质富营养化问题
郭启新;白世好
【期刊名称】《环境科学导刊》
【年(卷),期】1991(000)004
【摘要】异龙湖位于石屏县境内,属珠江水系,其水量多靠降水补给,为雨源性湖泊。

湖泊水位变化基本与降雨量大小相应,最大湖面积39.07km~2,水面积35.67km~2,近十年蓄水量为0.15~1.07亿立方米,最大水深3.7m,集水面积326km~2。

湖泊
被誉为滇南高原一颗“明珠”多少年来,它养育着湖区十多万人。

它集调节气候、
工农业用水、防洪抗旱、水产养殖、提供海肥、风景旅游等多种功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郭启新;白世好
【作者单位】[1]红河州环境监测站;[2]红河州环境监测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
【相关文献】
1.洋河水库水质富营养化问题的论证及对策 [J], 李仲礼
2.异龙湖水质问题诊断 [J], 杨爱英
3.WASP水质模型在河流富营养化问题中的应用 [J], 杨平;王童;陶占盛;王新民
4.云南异龙湖水质及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分析 [J], 刘伟
5.秦皇岛市水产局认真应对洋河水库水质富营养化问题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龙湖湖泊沉积对流域人类活动的响应

异龙湖湖泊沉积对流域人类活动的响应

异龙湖湖泊沉积对流域人类活动的响应陈思思;张虎才;常凤琴;吴汉;卢慧斌;刘东升【摘要】通过对异龙湖短钻岩芯沉积物粒度、碳酸盐以及有机质含量等环境代用指标研究,结合文献资料和当地气象数据并参考实验室其他项目组137Cs-210pb 方法建立的年代标尺,讨论了异龙湖流域1880年以来的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沉积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岩芯35 ~ 25 cm段(1880-1936年)碳酸盐含量、中值粒径均值较高,表明这一时期为暖湿气候,TOC含量处于低值且平缓,证实人类活动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湖泊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以自然因素为主;至25 ~ 15 cm 段(1936-1996年)碳酸盐含量明显下降,有机质含量快速增加,指示湖泊沉积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碳酸根离子等其他化合物含量、反应条件、过程及碳酸盐沉淀保存条件发生改变,在此种情况下,指标已不能指示湖泊环境变化;岩芯15~0 cm段(1996-2013年)沉积物粘土含量升高,砂含量降低,应与异龙湖流域防护林工程有关,这一时期的指标特征表明人类活动强度较之前有所减弱,并且开始有意识地恢复流域生态.【期刊名称】《山地学报》【年(卷),期】2016(034)003【总页数】8页(P274-281)【关键词】异龙湖;粒度;碳酸盐;有机质;人类活动【作者】陈思思;张虎才;常凤琴;吴汉;卢慧斌;刘东升【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31.6;X144随着自然环境变化研究的深入开展,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已成为目前全球探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异龙湖水质问题诊断

异龙湖水质问题诊断

T mgL N( J )
2 0 09 T mgL P( / )
34 .8
00 .9

46 9
01 .9
42 .0
01 .3
42 .5
0 ¨ .03 2Fra bibliotekO03 .
75 .5
2 .3 74 1 .7 25
年 7月 C l( D ha
1 1 4 2 70 23 .7 23 .4 2 6 7 0 7 .6 1 1 37 9O
异龙 湖水 质 问题诊 断
杨 爱 英
( 河 州 环 境 保 护 局) 红
摘 要: 异龙湖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 , 于红河哈尼族彝族 自治州石屏县境内。异龙湖地 处石屏县城东南 3i 处 , 位 k n 流域面积 3 0 k 2 面面积 6. i , 4n 湖
约 3k 2 1m, 平均水深 3 m, . 最大水深 5 m 是典型的高原浅水湖泊。 7 . , 7 异龙湖流域覆盖了石屏县 的异龙、 宝秀和坝心 3 乡镇 , 个 是石屏县主要社会经济活动区和
6 3 .1
12 地形 地 貌 .
异龙湖径流面积 304 m2整个湖 区呈东西 向条带状 , 6. , k 为一断陷溶 湖积盆地, 湖盆 中为一长 3 k 宽 2 6 m, 0 m, - k 面积 9 kn 的冲积平原。湖 区 2 rz 内地势平坦, 沿北西一南东 向展布 , 海拔 12 m左右 , 半封闭状态 , 40 呈 盆 内积水成湖 , 围均为构造侵蚀 中、 山地 。盆地周 围山峦起伏 , 周 低 从而构 成了异龙湖汇水 区典型的 中山湖盆地貌。
C 。( , OD mgD 8 -6 1 O 4 8 .9 8 36 3 3 1 5 99 8

异龙湖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环境保护对策论文

异龙湖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环境保护对策论文

论异龙湖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环境保护对策[摘要] 本文阐述了异龙湖水体环境现状,并对异龙湖污染来源进行分析,提出了水体环境治理对策。

[关键词] 现状;成因;保护;对策一、异龙湖现状异龙湖,是云南省八大高原淡水湖泊之一。

50年代前,渔业生产活动主要是从事捕捞异龙湖野生鱼类资源的自然繁殖产量。

6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解决全省人民肉食品的补给,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石屏渔业从自然捕捞生产,转向了人工养殖。

经过50余年的发展,以异龙湖资源为依托的石屏渔业——池塘、坝塘、稻田养殖得到全面发展。

渔业养殖产量7576.8t,产值达7576.8万元。

有力推进了石屏农村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作为云南省八大高原湖泊的异龙湖,水质从80年代初的二类水质兑变为劣五类。

异龙中鲤、白条鱼、杆鱼等土著鱼类绝灭,鱼类品种单一。

水生维管束植物衰退,马来眼子菜、黑叶仑藻等沉水性植物种群大幅度减少,水体自净能力减弱,水白菜、蓝绿澡、狐尾草等有害生物大量生长。

二、异龙湖富营养化的成因实施环境保护,是为更好的发展生产,造福人类。

1997年,异龙湖网箱养鱼取缔后,水体富营养化仍从四类水过渡到劣五类,其综合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外源有机物质的携入,二是湖泊自净生态系统的衰退。

外源有机质污染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导致原素:主要体现在异龙湖径流区内生态衰退,有机质随雨水的迁移;源头区内制糖业、豆制品业、城区生活污水的长期注入;种植业化肥、农药残留物质—氮、磷的迁入等综合因素。

湖泊自净生态系统的衰退是富营养化形成的“催化剂”:主要体现在湖泊管理无力,增殖、放流工作滞后,生物净化能力衰退,富余有机氮、磷,为蓝绿澡类等有害生物大量繁殖提供了营养基础。

三、保护对策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物质资源利用和生产活动,无一不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作用和损害,但就发展生产与实施环境保护,如何两者兼顾,协调发展,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研究主题。

针对异龙湖富营养化形成的综合原因,为正确处理好种、养殖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矛盾,确保石屏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eographical Science Research 地理科学研究, 2017, 6(3), 168-178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7 in Hans. /journal/gserhttps:///10.12677/gser.2017.63019Seasonal Changes of Water QualityParameters in Lake YilongPei Liu, Fengqin Chang*, Hucai Zhang, Huyong Li, Rongxin Bi, Lizeng Duan, Lei Fu, Yu Zhou Key Laboratory of Plateau Lake Ecology & Global Change, Yun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Geographical Proces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the Plateau, College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Scienc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Received: Jul. 15th, 2017; accepted: Aug. 7th, 2017; published: Aug. 10th, 2017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including temperature, chlorophyll-a (Chl-a), dissolved oxygen (DO) and pH of the Lake Yilong during September 2016 to May 2017, the water quality and its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water quality of the lake appears in northwest of the lake, attributing to the purification of aquatic plants in the area. There is no notab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Dam and center of the lake. The appearances of a DO plunge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lake in September and October re-sulted in a hypoxia condition in the lake water,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depth and amplitude of this DO reduction varies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with the seasonal difference. The Chl-a con-centration in Lake Yilong showed seasonal and spatial changes too. In the center and the Dam area of the lake, the maximum value occurs in January. However,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lake, the maximum value appears in September and October. The variations of pH of the lake water indi-cated a strong linkage with algae concentra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parameter in different sites of the lak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of Lake Yilong is unreasonable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in the area. Therefore,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addressed on effective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future. Most importantly, all the measurements concerning on the lake wa-ter utilization and so-called la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detailed scien-tific monitoring, administ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is is the only way to keep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improvement of the eco-environmental in the drainage area.KeywordsLake Yilong,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Human Activity, Dry Season and Soil Damp Season异龙湖水质参数的季节性变化刘培,常凤琴*,张虎才,李华勇,毕荣鑫,段立曾,付磊,周瑜*通讯作者。

刘培 等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实验室,云南省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收稿日期:2017年7月15日;录用日期:2017年8月7日;发布日期:2017年8月10日摘 要本文对2016年9月、10月、11月和2017年1月、3月、5月异龙湖不同湖区的温度(Temp)、叶绿素a (Chl-a)、溶解氧(DO)以及pH 的水质参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异龙湖水质最好的是湖西北,坝心与湖心位置水质没有明显差异,主要是由于湖西北水生植物对湖水的净化作用;湖西北部9月、10月水深1m 左右开始出现DO 骤降现象形成缺氧环境,且不同季节溶解氧降低的深度和幅度各不相同;湖泊富营养化指标中的叶绿素a 在异龙湖整个湖体中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不仅如此,不同湖区有所不同,其中坝心与湖心位置表现为1月浓度达到最大值,湖西北则是9月和10月为最大值;在所监测的月份中,异龙湖pH 值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水体藻类的浓度对其有主导作用。

通过水质参数分析不同湖区水质差异,认为异龙湖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

所以今后的发展中,必须重视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修复与重建,充分加强科学监测、科学管理、科学治理,落实可持续发展思想,改善湖泊流域生态环境。

关键词异龙湖,水质参数,人类活动,干湿季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内陆水体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1]。

但近几十年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导致我国众多湖泊出现水质急剧恶化的态势,有些湖体水质污染严重,超出了湖泊自身所能维持的承载力,造成湖泊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甚至退化,调节能力丧失。

因此加强对湖泊水体的长期监测与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我国五大湖区之一的云贵高原,是我国天然湖泊分布较多且污染严重的地区。

据统计,云南的高原湖泊中滇池、杞麓湖、星云湖、异龙湖已经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其他湖泊的水质状况也不容乐观[2]。

据此国内众多学者都致力于研究湖泊污染问题且从不同角度提出治理策略。

张虎才[3]等认为,由于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持续及不合理的工程治理导致湖泊自然物质沉降过程的中断和湖泊自净功能的丧失,造成水资源受到严重威胁;秦洁等[4]通过对杞麓湖水质及富营养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湖泊叶绿素a 浓度与pH 、TN 、TP 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磷为杞麓湖浮游植物生长潜在的限制性因子,总氮则为杞麓湖富营养状态贡献最大的环境因子等。

异龙湖原名“邑罗黑”,是石屏县和建水县重要的水源地,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城镇化的扩展等人类活动对湖泊流域干扰不断加强,造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之环保建设滞后,湖泊生刘培等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使异龙湖湖泊生态面临水体富营养化、水位下降、湖泊沼泽化、生态系统退化等诸多问题。

但目前对异龙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现状出发分析原因并提出治理对策[5] [6]、湖区湿地保护[7]、鱼类产业[8] [9]、湿地可持续评价[10] [11]、湖泊沉积物代用指标[9]等方面,鲜有从湖泊本身出发通过分析水质参数的季节变化来揭示湖泊污染的最根本的现状和原因。

随着湖泊水域面积的持续缩小和挺水植物面积的不断扩大,异龙湖水量和水质无疑将发生由量到质的变化,定量测定异龙湖水质特征成为一项急需的工作。

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通过对异龙湖水温、叶绿素a浓度、溶解氧浓度、pH值等水质参数进行全面分析,同时结合各点不同月份的总氮、总磷浓度,整体把握湖泊不同湖区的水体营养状况评价和水质变化,以期为异龙湖治理提供基础数据。

2. 材料及方法2.1. 研究区概况异龙湖地处云南省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的石屏县境内(23˚39′~23˚42′N, 102˚30′~102˚38′E),在县城异龙镇东南3 km处,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图1)。

据2009年11月3日Landsat5 TM卫星数据,异龙湖湖泊面积为33.87 km2,流域面积337.56 km2,但到2013年4月,其湖泊面积仅为12.23 km2,显示了湖泊对干旱气象条件和人类影响的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