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ppt课件-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ppt
合集下载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护理课件)

6
感染性休克健康史
了解有无 • 胆道、肠道、泌尿道、呼吸道等严重感染及大面积烧伤 • 感染的诱因:年老或婴幼儿、免疫抑制剂使用者
感染性休克身体状况
• 休克早期:发热、血管扩张肢端皮肤温暖 • 休克后期:湿冷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感染性休克身体状况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1.呼吸频率与心率加快。 2.体温与外周白细胞计数或比例异常。 3.高代谢状态(高耗氧量、高通气量、高血糖、蛋白质分解增加和高乳 酸血症)和高动力循环状态(高心排血量和低外周阻力)。 4.脏器低灌注和过度炎症反应。
• 全身脓毒症者,在病人寒战、高热发作时采集血标本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对症护理:感染性休克病人常有高热 • 应给予物理降温; • 冰帽或冰袋置于头部,腋下、腹股沟处降温 • 4℃等渗盐水100ml灌肠 • 必要时药物降温
感染性休克护理评估
1 感染性休克健康史
4
2 感染性休克身体状况
5
3 感染性休克处理原则
• 低血容量 • 心排血量增高与心肌功能抑制 • 周围血管舒张
感染性休克护理措施
1
4
2
5
3
6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 病情观察: 出现神志改变、面色、脉搏、血压、尿量等相继改变时须警惕感染 性休克的发生 体温突然升至40℃以上,提升病情加重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 控制感染:遵医嘱使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必要时采集标本行细 菌培养。
感染性休克概述
1 感染性休克定义Βιβλιοθήκη 42 感染性休克病因
5
3 感染性休克病理
6
感染性休克定义
感染性休克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及其病毒在人体内引起的一种微循环 障碍,致组织缺氧、代谢紊乱和细胞损害。
感染性休克护理ppt完整课件可修改文字

液体治疗
5
五、治疗原则
(1)首选去甲肾上腺素;建议需要更多缩血管药物才能维持足够血压时,用肾上腺素(加用或替代);(2)以肾上腺素为优先替代选择;(3)可使用血管加压素(0.03u/min);(4)多巴胺,仅限于心律失常风险极低、心输出量低下或心率慢的患者。
血管活性药物
6
五、治疗原则
血糖控制
13
五、治疗原则
(1)建议对于存在出血风险的严重感染性休克患者预防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阻断剂(建议首选质子泵抑制剂);(2)对于没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可以不使用药物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
(1)对于治疗目标、预后应与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沟通;(2)应根据文化、经济层次尽早与家属沟通终止治疗的相关事宜。
2022/3/6
二、病因
二、病因
感染灶中的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循环,激活宿主的各种细胞和体液系统;产生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影响其灌注,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感染性休克是微生物因子和机体防御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微生物的毒力数量以及机体的内环境与应答是决定感染性休克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感染引起ARDS的机械通气
11
五、治疗原则
(1)推荐间歇注射或连续点滴达到预定镇静终点,且每天中断/减少镇静剂,使患者清醒再点滴药物;(研究表明,连续性点滴镇静剂增加患者机械通气和ICU入住时间)(2)应避免肌松剂的使用,如果患者必须要使用肌松剂,应间断静脉推注,持续输注时应监测镇静、肌松程度;(3)对于严重脓毒症导致ARDS的患者,可早期短程使用肌松剂,疗程不超过48h。
2022/3/6
二、病因
(二)宿主因素 原有慢性基础疾病,如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烧伤。器官移植以及长期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抗代谢药物、细菌毒类药物和放射治疗。
5
五、治疗原则
(1)首选去甲肾上腺素;建议需要更多缩血管药物才能维持足够血压时,用肾上腺素(加用或替代);(2)以肾上腺素为优先替代选择;(3)可使用血管加压素(0.03u/min);(4)多巴胺,仅限于心律失常风险极低、心输出量低下或心率慢的患者。
血管活性药物
6
五、治疗原则
血糖控制
13
五、治疗原则
(1)建议对于存在出血风险的严重感染性休克患者预防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阻断剂(建议首选质子泵抑制剂);(2)对于没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可以不使用药物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
(1)对于治疗目标、预后应与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沟通;(2)应根据文化、经济层次尽早与家属沟通终止治疗的相关事宜。
2022/3/6
二、病因
二、病因
感染灶中的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循环,激活宿主的各种细胞和体液系统;产生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影响其灌注,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感染性休克是微生物因子和机体防御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微生物的毒力数量以及机体的内环境与应答是决定感染性休克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感染引起ARDS的机械通气
11
五、治疗原则
(1)推荐间歇注射或连续点滴达到预定镇静终点,且每天中断/减少镇静剂,使患者清醒再点滴药物;(研究表明,连续性点滴镇静剂增加患者机械通气和ICU入住时间)(2)应避免肌松剂的使用,如果患者必须要使用肌松剂,应间断静脉推注,持续输注时应监测镇静、肌松程度;(3)对于严重脓毒症导致ARDS的患者,可早期短程使用肌松剂,疗程不超过48h。
2022/3/6
二、病因
(二)宿主因素 原有慢性基础疾病,如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烧伤。器官移植以及长期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抗代谢药物、细菌毒类药物和放射治疗。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家庭 环境整洁、卫生,定期开 窗通风,防止感染。
营造温馨氛围
建议家属为患者营造一个 温馨、舒适的家庭氛围, 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提供安全保障
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建 议家属在患者活动区域设 置扶手、防滑垫等安全设 施,确保患者安全。
05
健康教育及出院准备
疾病预防知识普及
宣传感染性休克相关知识
根据患者病情和血氧饱和度,给予鼻 导管、面罩吸氧或机械通气等氧疗措 施。Biblioteka 循环系统监测与支持治疗配合
1 2
持续心电监护
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及 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异常情况。
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确保药物和液体的 及时输入。
3
配合医生进行容量复苏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指示,合理配置晶体液、胶 体液和血液制品等,以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感染性休克的定义、病因、症状、治疗及 预防措施等,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指导个人卫生习惯
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等,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避免接触感染源
提醒患者避免接触可能引起感染的高危因素,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 场所、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等。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汇报人:xxx
2024-03-21
目录
• 感染性休克概述 •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 急性期护理措施实施 • 恢复期康复指导与心理支持 • 健康教育及出院准备 • 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01
感染性休克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 合征伴休克。
营造温馨氛围
建议家属为患者营造一个 温馨、舒适的家庭氛围, 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提供安全保障
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建 议家属在患者活动区域设 置扶手、防滑垫等安全设 施,确保患者安全。
05
健康教育及出院准备
疾病预防知识普及
宣传感染性休克相关知识
根据患者病情和血氧饱和度,给予鼻 导管、面罩吸氧或机械通气等氧疗措 施。Biblioteka 循环系统监测与支持治疗配合
1 2
持续心电监护
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及 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异常情况。
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确保药物和液体的 及时输入。
3
配合医生进行容量复苏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指示,合理配置晶体液、胶 体液和血液制品等,以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感染性休克的定义、病因、症状、治疗及 预防措施等,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指导个人卫生习惯
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等,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避免接触感染源
提醒患者避免接触可能引起感染的高危因素,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 场所、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等。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汇报人:xxx
2024-03-21
目录
• 感染性休克概述 •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 急性期护理措施实施 • 恢复期康复指导与心理支持 • 健康教育及出院准备 • 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01
感染性休克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 合征伴休克。
一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查房PPT课件

THANKS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指标逐渐改善,提示 患者呼吸功能恢复。
肝肾功能
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异常变化 ,说明重要脏器功能未受明显
影响。
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
肺部感染
患者未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
泌尿系统感染
患者未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深静脉血栓
患者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并发症 。
其他并发症
患者未发生其他与感染性休克 相关的并发症。
协作效率。
持续改进策略部署
1 2
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监控体系
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 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注重护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提高护士 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优化护理流程
根据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特点和救治需求,优化护 理流程,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02
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患者存在意 识障碍、呼吸急促、低血压等休 克表现,同时合并重症肺炎和糖 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危重。
患者心理状况分析
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存在恐惧、焦虑 等心理问题。
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进行心理疏 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 信心。
03 护理查房目的与计划
明确护理目标和任务
02 患者基本情况介绍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患者,女性,45岁,因发热、咳嗽、 咳痰5天,伴意识障碍1天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9.5℃,脉搏120次/ 分,呼吸24次/分,血压 80/50mmHg。意识模糊,呼吸急促 ,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湿啰音。
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年,长期口服降 糖药物治疗。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
发病机制
微生物感染导致机体免疫反应失调, 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感染性休克病人护理课件

液体复苏
总结词
液体复苏是感染性休克治疗的重要环节,目的是补充血容量 ,改善组织灌注。
详细描述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晶体溶液或胶体溶液进行补液, 同时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尿量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调整补液量。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总结词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是感染性休克治疗的辅助手段,目的是改善组织灌注,缓解 症状。
均衡饮食
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适量运动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 、游泳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 累。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可以降低免疫系统的负担, 提高免疫力。
就医指导与病情监测
就医指导
如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特点
感染性休克通常表现为高热、寒 战、心动过速、呼吸急促、低血 压等,病情进展迅速,需要及时 诊断和治疗。
感染性休克的症状
心动过速
心率加快,脉搏细 速。
低血压
血压下降,四肢厥 冷。
高热或寒战
感染性休克时,体 温异常升高或降低 ,出现寒战症状。
呼吸急促
呼吸频率增加,呼 吸困难。
其他症状
意识模糊、尿量减 少、皮肤湿冷等。
维持正常体温
监测病人体温变化,采取适当 的保暖措施,避免体温过低或 过高。
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
根据病人情况,适量补充水分 ,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饮食护理
根据病人情况,提供适当的营 养支持,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
。
病情观察与监测
01
02
03
04
生命体征监测
《感染性休克护理》课件

提供信息支持: 及时告知病情 和治疗进展, 解答家属的疑
问
提供实际支持: 帮助家属解决 生活中的困难, 如照顾孩子、
处理家务等
提供心理辅导: 必要时,建议 家属寻求专业 的心理辅导服
务
感染性休克的预防与控制
06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性疾病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控制策略
早期识别:及时发现感染性休克的症状和体征 及时治疗:早期给予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措施 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感染: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提高免疫力
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
穿戴防护服、口 罩、手套等个人
防护用品
保持手部卫生, 勤洗手,使用消
毒液
避免直接接触患 者血液、体液等
诊断标准:符合 感染性休克诊断 标准
鉴别诊断:与其 他类型休克进行 鉴别诊断
感染性休克护理原则
03
基础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循环功能: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 率等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感染扩散: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交叉 感染
加强营养支持: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 维生素的饮食,保证营养供应
抗凝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 的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心律失常处理:及时发现并处 理心律失常,防止心脏骤停
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护理
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意识模糊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和呼吸困难 控制血压: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 预防癫痫发作:使用抗癫痫药物,避免刺激性因素 加强营养支持: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过度疲劳和紧张情绪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22
㈡身心状况
临床表现
冷休克(高阻力型)
神志
躁动、淡漠或嗜睡
皮肤色泽
苍白、紫绀或花斑样紫绀
皮肤温度
湿冷或冷汗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延长
脉搏
细速
脉压(mmHg)
<30
尿量(ml/每小时)
<25
•㈢诊断检查
暖休克(低阻力型) 清醒
淡红或潮红 温暖、干燥
1—2秒 慢、有力
>30 >30
23
护Hale Waihona Puke 诊断 ⑴ 体液不足 关Bone RC, Balk RA, Cerra FB, et al. Crit Care Med. 1992;20:864-874.
13
临床表现
感染的表现+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
感染的表现 1 感染源或病灶的表现 2 发热或低体温 3 HR快、呼吸快 4 WBC升高或下降、CRP升高 5 病原体检查阳性
㈢纠正酸中毒
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纠正酸中毒。
26
27
㈣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对于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可给予增强心肌功能 的药物,如西地兰。
为改善微循环,可使用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 剂必须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否则可使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压进一步下降。
血管收缩剂常在收缩压低于50mmHg,生命器 官灌注无法维持时,暂时使用以维持生命器官 的灌注。
微血栓形成在 A.微循环痉挛期 B.微循环扩张期 C.微循环衰竭期 D.休克早期 E.休克期
39
休克的实质是 A.血压下降 B.中心静脉压下降 C.脉压下降D.心脏指数下降 E.微循环灌流不足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 A.主动脉内的压力 B.肺动脉内的压力 C.左心房内的压力 D.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的压力 E.左心室的压力
㈡身心状况
临床表现
冷休克(高阻力型)
神志
躁动、淡漠或嗜睡
皮肤色泽
苍白、紫绀或花斑样紫绀
皮肤温度
湿冷或冷汗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延长
脉搏
细速
脉压(mmHg)
<30
尿量(ml/每小时)
<25
•㈢诊断检查
暖休克(低阻力型) 清醒
淡红或潮红 温暖、干燥
1—2秒 慢、有力
>30 >30
23
护Hale Waihona Puke 诊断 ⑴ 体液不足 关Bone RC, Balk RA, Cerra FB, et al. Crit Care Med. 1992;20:864-874.
13
临床表现
感染的表现+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
感染的表现 1 感染源或病灶的表现 2 发热或低体温 3 HR快、呼吸快 4 WBC升高或下降、CRP升高 5 病原体检查阳性
㈢纠正酸中毒
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纠正酸中毒。
26
27
㈣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对于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可给予增强心肌功能 的药物,如西地兰。
为改善微循环,可使用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 剂必须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否则可使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压进一步下降。
血管收缩剂常在收缩压低于50mmHg,生命器 官灌注无法维持时,暂时使用以维持生命器官 的灌注。
微血栓形成在 A.微循环痉挛期 B.微循环扩张期 C.微循环衰竭期 D.休克早期 E.休克期
39
休克的实质是 A.血压下降 B.中心静脉压下降 C.脉压下降D.心脏指数下降 E.微循环灌流不足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 A.主动脉内的压力 B.肺动脉内的压力 C.左心房内的压力 D.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的压力 E.左心室的压力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ppt【29页】

机体因各种原因
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
组织血液灌输量严重不足
建立V通路(至少2路)补充血容量至 关重要
组织细胞缺血缺氧
各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伤的病理过程
休克病因与分类
(一) 失 血 与 失 液 低血容量性休克,烧伤性休克
(七) 心脏和大血管病变
(二) 烧伤
(四) 感染
(五) 过敏
心脏性休克
……
讨论2
为什么要知道这些?我们只是个护士。
——我们下不了医疗诊断,但可以明确大概护理方向
HR
CV
P
血压是多少?130/70 或看前一班6
尿比
体
重
温
或看前一班1.024 补测39.2
患者怎么了
休克代偿期:脏器低灌注
神志清楚
面色苍白
血压下降
80/44mmHg
呼吸困难
脉搏细速
168次/min
休克
(三) 创伤
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
克
(六)
强烈神经刺激
创伤性休克,感染性休克
失血失液烧伤
血容量减 少
休克的共同基础
过敏脊髓麻醉或损伤
创伤
感染
心脏或心包病变
血容量减 少
有效循 环血量
微循环功能障 碍
休克
心泵功能障碍
治疗不及时会怎样
血
脑灌流不足—— 转向昏迷
压
肺灌流不足—— 缺氧加重
进
心灌流不足—— 心搏无力
识
判
嗜睡 持续睡眠,轻度刺激能唤醒,能正确回问题,刺激停止很快入睡。
断
昏睡 中度意识障碍,深睡状态,强烈刺激才能觉醒,醒后答非所问,很快入睡。
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
组织血液灌输量严重不足
建立V通路(至少2路)补充血容量至 关重要
组织细胞缺血缺氧
各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伤的病理过程
休克病因与分类
(一) 失 血 与 失 液 低血容量性休克,烧伤性休克
(七) 心脏和大血管病变
(二) 烧伤
(四) 感染
(五) 过敏
心脏性休克
……
讨论2
为什么要知道这些?我们只是个护士。
——我们下不了医疗诊断,但可以明确大概护理方向
HR
CV
P
血压是多少?130/70 或看前一班6
尿比
体
重
温
或看前一班1.024 补测39.2
患者怎么了
休克代偿期:脏器低灌注
神志清楚
面色苍白
血压下降
80/44mmHg
呼吸困难
脉搏细速
168次/min
休克
(三) 创伤
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
克
(六)
强烈神经刺激
创伤性休克,感染性休克
失血失液烧伤
血容量减 少
休克的共同基础
过敏脊髓麻醉或损伤
创伤
感染
心脏或心包病变
血容量减 少
有效循 环血量
微循环功能障 碍
休克
心泵功能障碍
治疗不及时会怎样
血
脑灌流不足—— 转向昏迷
压
肺灌流不足—— 缺氧加重
进
心灌流不足—— 心搏无力
识
判
嗜睡 持续睡眠,轻度刺激能唤醒,能正确回问题,刺激停止很快入睡。
断
昏睡 中度意识障碍,深睡状态,强烈刺激才能觉醒,醒后答非所问,很快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