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豪族及其影响

合集下载

东汉的豪族读书笔记读书摘录读书感想

东汉的豪族读书笔记读书摘录读书感想

《东汉的豪族》一、豪族的兴起刘邦建汉,打破了自西周开始绵延八百多年的贵族统治,豪富阶层有了上升的可能;而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又给了豪族充分发展的机会。

武帝时期对外扩张需要资金,以“缗钱令”为代表的一系列经济和税收制度沉重打击了商业的发展,于是资本从商业领域转向土地,导致土地兼并愈发严重,地方豪族便渐渐兴起。

王莽其实有心进行土地改革,改变这一痼疾,但终因步子迈得太大而失败。

刘秀光复,依靠的核心力量就是南阳豪族,云台二十八将有十一个南阳人,还有七个距离南阳不远的颍川人,这些人在东汉建立后,自然攫取了大量的土地和财富。

刘秀意识到了豪族们的问题,也试图解决,但阻力太多,他也无可奈何。

《后汉书·刘隆传》记载,光武帝为了确定土地所有权,曾下诏检覈天下垦田,有人悄悄给刘秀递条头脚痛医脚,杀鸡儆猴给天下人表个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就会动摇自己统治的基本盘,那自是万万不能的。

光武、明、章三帝在位六十八年,都动不了豪族,以东汉后面各位儿童傀儡皇帝传承的混乱与根基,求豪族拱卫尚不可得,又如何能够打击豪族呢?而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豪族们在后面的岁月里,一方面继续攫取财富,另一方面通过与皇族联姻,和皇权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联系,便是尾大不掉了。

二、农民的悲惨与走投无路两汉时期的农民,生活之困苦,难以名状。

从史书中摘录几段原文,无需仔细分析,只要读一读,便会伤心蒿目,触目伤怀。

李悝曾经为农夫一年的生计算过一笔账,五口之家治田百亩,收粟150石,交税15石,自食90石,还余45石;每石30钱,可卖得1350钱,祭祀用去300钱,穿衣用去1500钱,正常年景辛苦一年就要亏空450钱;这还不算生老病死和天灾人祸。

所以农民不仅贫困,对耕作的意愿也严重不足。

《汉书·食货志》记载的晁错《论喟叹感慨。

类似的史书记载,恒河沙数,不一而足,总之在古代,农民不仅终年辛苦,而且还入不敷出,于是,小民只有两条路可以走,即做流民,或者依附豪族。

简述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特点

简述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特点

简述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特点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田庄是当时社会最具有影响力和统治地位的
势力,它们以其特定的发展模式和特殊的角色在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文将简要介绍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特点。

首先,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特点之一是垄断土地。

当时,豪强地主拥有大片的土地,几乎占据了社会的土地资源。

此外,他们利用自身的多样性,不断侵占新的地方,使自己的地盘更加巩固。

豪强地主不仅控制着众多封建士绅和农民的命脉,而且控制着军队、税收和钱财,几乎把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都牢牢控制在手中。

其次,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特点之二是大孝。

这些地主家族为了获得民心,不惜出资建设道路、修复水利设施、投资文化教育等,并且在宗庙中供奉祖先,表达对家族和古制度的尊重。

此外,他们还会到社区帮助贫苦百姓,发放救济物资,对受损害的村民施行救济。

最后,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另一个特点是“护国”。

豪强地主家
族不仅能够发动人民参与民间战争,而且能够向政府提供大量的材料,以支持政府的行政活动和军事行动。

当政府有困难时,他们还能够提供资金支持,不仅可以帮助政府渡过难关,而且能够获得政府的认可和恩惠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东汉豪强地主田庄有多种特点。

它们控制住了大片的土地,维护社会稳定,为政府提供帮助,以及大孝施恩等。

它们的出现和发展,为东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使东汉的社会具有了更加稳健的基础。

东汉时期是指哪个历史时期?

东汉时期是指哪个历史时期?

东汉时期是指哪个历史时期?东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它是汉朝的第二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另一个大一统王朝。

东汉时期的开启,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下面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介绍东汉时期的特点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政治篇1. 皇帝执掌实际权力:东汉时期,一些皇帝对政务十分关心,亲自执掌实际权力。

其中,光武帝刘秀力图恢复西汉的盛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此外,东汉还出现了多位卓越的皇帝如明帝、章帝等,他们积极探索统治之道,注重百姓福祉,为东汉时期的政治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官僚集团的崛起:东汉时期,官僚制度逐渐确立,官僚集团开始形成。

一些志士仕宦于朝,秉持正直、聪明、勤勉的品性,为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然而,官僚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如陈腐、腐败等问题,这也为东汉后期的政治动荡埋下了伏笔。

二、经济篇1. 土地兼并和豪族士族的兴起:东汉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导致贫富差距加大。

同时,豪族士族逐渐崛起,他们通过政治手段获取土地和财富,形成了一定的社会阶层。

这对于东汉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 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东汉时期,在一些地区和条件下,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农业上,广泛推行屯田制和桑麻经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

手工业方面,制陶、造纸、造船等技术逐渐进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文化篇1. 文学艺术的繁荣:东汉时期,文学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

学者们广泛研究儒、释、道等思想,文学作品也相应涌现。

代表性的有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等。

此外,东汉时期还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学家和诗人,如陶渊明、张衡等,他们的作品丰富了东汉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2. 儒释道三家并立:东汉时期,儒、释、道三家并立,形成了多元的思想格局。

儒学依然是主流,但佛教、道教的传入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代豪族研究概述_王者利

汉代豪族研究概述_王者利

第29卷第10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 ol.29 No.10 2008年10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ct.2008汉代豪族研究概述王者利(大连大学 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622)摘要:豪族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他们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历代统治者对其或者拉拢或者打击。

汉代是豪族形成、发展及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汉代豪族的研究可以说已到了无孔不入、细致入微的地步,从其构成到其政治、经济、土地制度等各方面都有学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

本文拟对目前国内有关豪族社会构成、经学化、士族化、“忠孝”观等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豪族;经学化;士族化;“忠孝”观;仕进制度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08)10-0063-02一豪族的社会构成关于豪族的社会构成,学者的意见大致相同。

徐杨杰先生认为强宗大族来源主要有四部分:一是六国旧贵族;二是六国的地方暴富及恶势力;三是汉代新贵;四是地主阶级上层。

[1]马彪先生在《秦汉豪族社会研究》中认为“爵邑之人”、“秩禄之奉”、“素封”等三种人可高度概括为秦汉时期豪族社会的三大成分。

所谓“爵邑之人”主要指宗室、外戚及恩宠;“秩禄之奉”者是指秦汉的官僚;“素封”是指秦汉时期特有的富商大贾阶层。

[2]崔向东先生则认为汉代豪族包括以下七种社会势力:1、六国宗室及其后裔。

如齐诸田,楚昭、屈、景等及名族。

2、高訾富人。

包括的成分较广,主要是私人工商业者。

3、豪民、兼并之家。

即家族富有的豪民地主。

4、豪杰。

即豪侠、游侠。

5、世吏二千石。

即家世为高官的官僚之家。

6、汉代军功阶层和食封贵族。

7、地方强宗。

即地方上宗族势力强大的家族。

[3](p80)瞿同祖先生则把豪族分为六类:1、战国时期的旧家族;2、汉代居于统治地位的皇族;3、外戚家族;4、官僚家族;5、富商家族;6、游侠家族。

简论东汉豪族地主的形成、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简论东汉豪族地主的形成、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对抗 ,并最 后 以隐 瞒了大 量土地和 大量依 附农 民的胜利 而告终 。至此 ,豪族 地主 在经济 上在东汉 这一代 几乎 是不受 限制 的势力膨胀 起来 。同 时,经 济上 势 力的膨胀 ,又为 它取得 政治上 的特权 奠定 了基础 ,又在这个 基础 上,它才 得 以控制 “ 察举 ”和 “ 征辟 ”的选 官制度 ,从而牢 牢地把 持 了从 中央到 地方 的各 级政权 ,在政 治上取 得的这些 权利 ,又反 过来巩 固了它 的经济势 力 ,就 在这 样的情 况下 ,豪族地 主的势 力才在 东汉这 一代迅速 地膨胀 起俩 。豪族地
王胜 雷
( 辽市茂 林 中学 教师 双 中图 分类号 :88 8 K 7. 文献 标识码 : A 吉林 双辽 34 0) 60 0 文章编 号:0 994 (0 03— 64 O 10— 1X2 1) 60 2一 1
1豪族 地 主的形 成
如果 说豪族 地 主是 在 东汉 这张温 床 上诞 生 的婴儿 的 话 ,那 么 ,它应 该 早就在封 建王朝 的母体 中孕育怀 胎 了。事实 上也正是 如此 ,它 远在 西汉乃 至 更 远一些就 己经显 示 了 自己的 生机 。 帝打击 豪强即可 咨证 明。 武 由此可见 , 豪 族 地主在 东汉 的产 生是有 具有历 史渊源 的 。只 是东汉这 张温床 的气候 条件适 应 了它生 长 的习性 ,才使之 得 以抛 头露 面 。 到 了东汉 ,这一 慕世 已久 的胎 儿 ,终于 遇 到 了它盼 望 已久 的接 生婆一 刘秀 。刘 秀之所 以成 为它的接 生婆 ,并很愿 意地活 之 ,是 因为刘 秀成 了大 业 ,立 了东汉 ,曾借助 了它充满 勃勃生机 的胎 气 。没 有它 的支持和 因为如 此,刘秀 在立东 汉不久便 给它 打 了第一针 催生剂— —对 追随刘 秀的豪 强地主 封侯食 邑。这本 已生机勃 勃 的 胎 儿,正是这 针催生 剂加速 了它 降生的速 度—— 豪强地 主在经 济上 的势力 大 增 ,使其更 加生意 盎然 。为 以后取 得政 治、经济 上的特 权奠定 了坚 实的经济 基础 。 正是这 个坚 定 的经济 基 础 ,才使 缛豪 强地 主在 经 济上 ,有 能力 和政 府

东汉豪强士族简述

东汉豪强士族简述

宗族 部曲 宾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劳 动 者
徒附
私 人 武 装
家兵
奴隶
豪强地主的贫困的宗族亲戚,大多成为地主田庄 的劳动者。田庄的主要劳动者还有宾客,徒附和奴隶。 他们对豪强地主有极强的依附性。田庄的依附农民除 了向田庄主交纳实物地租外,还要为田庄主服各种劳 役。地主田庄还拥有私家武装,称“部曲”、“家 兵”,由依附农民组成。他们在农闲时操练军事,平 时为地主豪强看家护院,巡守警卫,战时则随豪强地 主出征打仗。
与西汉豪族相比东汉豪强士族的身分性渐渐成长他们累世居官而有文化宗族关系也更为密官僚文化门第累世公卿累世经学累世经学与累世公卿便造成士族传袭的势力加之察举中权门请托和故旧报恩的结合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社会中的门第
东汉豪强士族简述
兰州大学萃英学院 William
豪强士族阶层形成于西汉后期。西汉末年农民起义, 虽然有些豪族受到打击,但其势力总体上任呈发展的趋 势,尤其是那些追随刘秀的豪强士族都成为新贵。刘秀 本人是南阳豪强士族,因此,东汉政权建立后,必然从 各方面满足他们的利益,豪族势力得以迅速发展。
东汉时期的豪强士族占有大量土地,他们大多采取 田庄的形式经营。“有求必给”、”闭门成市”,自给 自足是东汉庄园经济的很大特点。 东汉时豪强的田庄迅速增长和扩大,庄园经济在整 个社会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豪 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贷, 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 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 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舟车足以代步涉之艰,使令足以 息四体之役。 ——《后汉书 ·仲长统传》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东汉

东汉


四、东汉同周边民族的关系


东汉与匈奴的关系
东汉初军事政治力量比较薄弱,对匈奴的侵 扰无法在战略上采取积极反攻的行动,只能 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和策略。 政治上,光武帝刘秀遣使匈奴赠送金币以通 旧好,缓和与匈奴的关系。 军事上,调兵边塞以守为主,很 少出击。 匈奴针对东汉这种局面,仍继续不断南侵, 间或有使节往来。
练 兵 图
《廿二史札记》“东汉尚 名节”
东汉……荐举征辟,必采名誉。 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好为 苟难,遂成风俗。其大概有数端。 是时郡吏之于太守,本有君臣名 分。为掾吏者,往往周旋于生死患难 之间。……此感知遇之恩,而制(丧) 服从厚者也。然父母之丧不过三年, 而郡将举主之丧与父母无别,亦太过 矣。 盖其时轻生尚气,以成习俗,故 志节之士好为苟难,务欲绝出流辈以 成卓特之行,而不自知其非也。 ——赵翼
初,桓帝为蠡吾侯,受学于 甘陵周福,及帝即位,擢福为尚 书。时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当朝, 乡人为之谣曰:“天下规矩房伯 武,因师获印周仲进。”二家宾 客互相讥揣,遂各树朋徒,渐成 尤隙。
《公 御之 与 林 后卿 陈语 李 宗 汉以 仲曰 膺 ( 书 下 举: 、 泰 党, ,“ 陈 ) 锢 列莫 天天 蕃 、 传不 下下 、 贾 王伟 》畏 俊
汉光武帝刘秀像
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 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 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 得阴丽华”。 ——《后汉书·皇后纪·光烈阴皇后》
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
防范功臣。“退功臣,进文吏”。剥夺权贵功臣的实权实职,只
让他们享受优厚待遇,“奉朝请”而已。
控制外戚。 打击藩王。不许宗室王侯蓄养羽翼,并屡兴大狱打击宗室王侯势力。 设立尚书台,抑制三公。 加强监察制度 裁并郡县、罢除地方兵 继续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陈苏镇:东汉的豪族与吏治

陈苏镇:东汉的豪族与吏治

陈苏镇:东汉的豪族与吏治【内容摘要】豪族势力响应舂陵宗室发起的复汉运动,合力推翻王莽,又纷纷支持当地政治人物建立割据政权。

刘秀征服各地豪族势力,建立了东汉王朝,但仍面临如何在豪族社会基础上巩固统治的问题。

豪族占有大片土地,役使贫民和奴婢从事生产并守卫田庄,宗族和宾客是他们的帮手和爪牙。

东汉统治者吸取西汉和王莽的教训,不再企图消灭土地兼并,而是采取各种措施抑制和削弱豪族势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强化吏治,用严刑峻法约束豪族。

这一措施收到一定效果,同时也导致吏治苛刻之弊,造成大量冤狱。

时人普遍认为,根除此弊须用“良吏”取代“残吏”。

对“良吏”的强烈期待,成为东汉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豪族的普遍存在,是东汉统治者不得不面对的事实【1】。

我们甚至可以说,东汉王朝是建立在豪族社会基础之上的。

由于刘秀出身豪族,人们常说东汉王朝是豪族利益的代表。

其实,刘秀所依靠的主要是南阳豪族集团。

在他建立东汉王朝的过程中,其他地区的豪族势力附和者少,反抗者多。

故其统一天下的战争,主要是征服各地豪族的过程。

而战争结束后,如何管理这些豪族,仍是一大难题。

刘秀的许多政治措施与此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强化吏治。

东汉王朝用严刑峻法规范豪族的行为,收到了恢复并维持社会安定的效果,但同时也使吏治苛刻问题日益严重。

这是东汉政治的一大顽疾。

弄清它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对东汉一系列政治和政治文化问题的理解。

一、两汉之际的豪族势力所谓“豪族”,大约是战国以来逐渐兴起的【2】,到汉武帝时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势力。

他们宗族强大,武断乡曲,兼并土地,役使贫民,成为瓦解小农社会从而破坏帝国基础的危险力量。

西汉用酷吏,设刺史,直接打击不法豪族,收到一定效果,但抑制豪族势力发展的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实行“徙陵”制度。

刘邦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及“燕、赵、韩、魏之后”于长安附近的长陵,致使关东“邑里无营利之家,野泽无兼并之民”【3】。

其后,西汉“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桀并兼之家于诸陵”【4】,使得各地豪族不能充分发展壮大【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豪族羽翼下的人,出宗族、宾客外,还有 门生、故吏。
门生,顾名思义就是跟随老师求学的学生。 东汉的门生,其本意也是如此。东汉儒学 盛,名儒大师有成百成千甚至上万的门生 弟子。儒师作三公九卿两千石官,有的仍 带门生弟子。《后汉书·儒林传》 带门生弟子。《后汉书·儒林传》记载,张 兴,名儒,习《 兴,名儒,习《易》,明帝时拜太子少傅, “弟子自远至者,著录且万人”。 弟子自远至者,著录且万人” 到了东汉后期,门生常常和故吏并提。门 生和本师的关系加强了,门生至于本师, 有如故吏之于旧君,有了些依附关系。
豪族势力过于强大,他们广占土地,隐蔽 人口,拥有私人武装,横行郡县,权势超 过官府,影响这政治稳定。虽然政府采取 一些措施来削弱豪强地主,但豪强地主依 然没有停止土地兼并。并且,东汉农民创 造的财富大部分不是作为赋税纳入国库, 而是作为封建地租为好强地主所赚取。所 以,大量豪强田庄的存在和发展,使得东 汉的经济发展不是像西汉那样表现为国力 的强盛,而是表现为国家的贫困和政治的 不稳定。
门生。故吏是东汉豪族的一大支柱,令一 大支柱则是部曲。
西汉军队组织中部有曲,就如同现代军队 中有团有营一样。东汉时期,部曲渐渐成 为军队或士卒的代称。豪族势力强大起来 以后,豪族的士兵、家兵也被成为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了, 这种转化,东汉末年就很明显了。豪族往 往有自己的宾客、部曲。 到东汉末年,宗族、宾客、部已有合一的 趋势,都是世家豪族的私家势力。
汉代三公、州刺史、郡守都可以自辟援属, 逐渐在主官特别是郡守和援属之间形成君 臣关系,曾被用做援属但已调至或升官的, 对原来的主官便是故吏。 到东汉晚期,州郡刺史太守和他们的下属 已形成君臣关系。君已不止指皇帝。 韩嵩对刘表说的,将军之故吏耳,不复为 将军死也,是就故吏与现吏对比说的。既 然已有现君,自然先为现君死。这不等于 说故吏不该为旧主尽忠。故吏对旧主仍有 很多义务。王允被董卓杀后,没有人敢去 收视,只有他的故吏平陵令赵戬“ 收视,只有他的故吏平陵令赵戬“弃官营 表”。故吏与旧主有着祸福与共的关系。
东汉豪族及其影响
称谓
这里说的豪族,班固《汉书》称为“ 这里说的豪族,班固《汉书》称为“世家、 富人、豪杰”,也常用“ 富人、豪杰”,也常用“富商大贾、豪强 兼并之家、大姓、大族”。《后汉书》常 兼并之家、大姓、大族” 后汉书》 用“豪族、大姓、巨姓、世家衣冠、家世 冠族”。这里用“豪族” 冠族”。这里用“豪族”作为统称。
王莽末年,战争多,社会不安,各地豪族 多结合宗族、宾客,自立营堑保卫家园。 有的率宗族、宾客起事,参与战争。刘縯、 刘秀两兄弟就是率宗族、宾客起兵的。东 汉末年,这种情况就更加普遍了。
豪族地主在经济上是经常给予宗族宾客帮 助的。 宗族宾客常常是举家老小一起跟随豪族地 主活动的。这也加强了宗族宾客与豪族地 主的关系。 宗族宾客在政治上也是与主家祸福与共的。 主家犯罪,宗族宾客都要免官。不但主家 犯法宗族宾客要受牵连,后来宗族宾客犯 法,主家都要受牵连。 东汉时期,宾客对于主人渐渐居于被役使 的地位。
无论是由官僚起家的豪族,还是由货值起 家的豪族,在发展过程中都是向合一的路 上走的。他们都成为世家豪族。在他们的 羽翼下,都汇集了成千上万的依附民。他 们和主人构成一个团体。 他们间的关系,以近乎依附关系。这种依 附关系,身份地位有高有低。同时宾客、 门生、故吏,高的可以为大官,低的可以 为奴仆。无论是高是低,有一种精神是共 通的,即有一种不成文的约束,使他们结 合在一起。
东汉的豪族,是一股强大的社会势力。他 们一般都占有大量财富,在他们周围团聚 着大量人口。他们中的一部分常常是政府 的各级大小官吏或贵族,一部分是富商大 贾,以货值起家。他们兼并农民,武断乡 曲,干扰吏治,构成社会上和皇权对抗的 不安因素。
东汉时期的豪族,其突出的特点是:在他 们下面聚集了成千的宗族、宾客、部曲、 门生故吏等,但其地位却逐渐低下来,在 主人面前不平等了。他们向依附、隶属关 系走进了一步。同时,豪族的世家性显著 起来。有的世家出自官僚,有的出自商人, 还有些世家,出自儒家。
上面的四种情况,都使宗族、宾客和主人 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并越来越向依附关系 发展,而宾客中比较低下的客也渐渐和 “奴”联系起来,出现了“奴客”的联称。 联系起来,出现了“奴客” “奴客”名称在西汉后期已经出现。大将 奴客” 军霍光家在平阳的“ 军霍光家在平阳的“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 吏不能禁” 吏不能禁”(《汉书》) 汉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