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胖又可分为脾虚湿阻和脾肾阳虚

合集下载

中医揭秘5肥胖类型 对症减肥

中医揭秘5肥胖类型 对症减肥

中医揭秘5肥胖类型对症减肥1.水肿型肥胖(脾虚湿阻型)脾主中医所属的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不足,运作就会低落,导致饮水、饮食中的水分停滞体内,无法排出,而且血液会比较浓稠,这类就是典型的水肿肥胖。

肥胖特征:形体肥胖、四肢沉重、倦怠乏力、腹部常有饱胀感、食量不太大、舌头颜色浅淡且有浑浊黏液。

减肥食品&中药材:扁豆、赤小豆、绿豆、冬瓜、冬瓜皮、黄瓜皮、蚕豆、豌豆、黄豆芽、绿豆芽、玉米、黄瓜、西瓜、白菜、鲤鱼、莲子、防己、黄耆等。

禁忌食物&药材:糯米、鱿鱼、榴梿、羊肉、白果仁、降真香、红枣、木香等。

运动减肥建议:适合促进代谢的全身性有氧运动,且属于强度较低、速度较慢的低冲击有氧,如慢跑、骑单车等,必须随时补充水分(最好不要喝运动饮料),适合清晨或傍晚做运动。

2.脂肪型肥胖(脾肾阳虚型)中医认为脾肾可以互相援助、协调,肾可温暖脾,而脾可带动肾的机能,如果失调将导致肥胖,且肉肉都很软。

肥胖特征:肥胖虚肿浮胀、疲乏无力、常头晕气短、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腰膝畏寒、食量不大、腰膝冷痛、男性有阳痿现象、舌头颜色淡且苔薄白。

减肥食品&中药材:刀豆、枸杞子、唐辛子、胡桃仁、羊乳、牛乳、羊瘦肉、豇豆、胡椒、人参、附子、白术、参须等。

禁忌食物&药材:西瓜、胡瓜、橘子、黄连、玄参、黄芩、知母等。

运动减肥建议:建议有氧+肌力运动,如有氧10分钟肌力就作20分钟,以有氧运动来热身及伸展,肌力运动以徒手最好,或用简单的器具如哑铃、弹力绳等,以训练下半身、手、腹、背为主,重覆12-15次,达到有点酸的程度即可。

3.肌肉型肥胖(胃热湿阻型)中医认为胃中有郁热,火冲上喉口,多是爱吃辛辣、重口味的年轻人,胃口、胃火都很大,且情绪亢奋、烦躁。

肥胖特征:吃得多饿得也快、口干舌燥、常便秘、很容易口渴、舌苔湿润光滑且黄。

减肥食品&中药材:芹菜、莴苣、竹笋、莲藕、白菜、苦瓜、荸荠、梨子、牡丹皮、麦门冬等。

中医讲肥胖体质

中医讲肥胖体质

中医讲肥胖体质同样的东西为什么你吃了胖,她却不胖?难道是天生的吗?今天,就从中医的角度跟大家聊一聊。

中医讲肥胖体质分为五个类型:胃热滞脾型、脾虚不运型、痰浊内滞型、脾肾阳虚型、气滞血瘀型。

换而言之就是肝、胆、胰、脾、肾,这些脏器的功能或是太强亦或是太弱,导致机体的代谢不平衡,进而发生肥胖,严重者会出现病症。

所以减肥唯有从根源入手,才能不至于让吃的食物都变成肥膘堆积在身上,才能彻底摆脱胖子的称号。

想瘦必须先诊断清楚自己的体质,否则一切都是枉然。

现在你可知道你为何一直在减了又涨,涨了又减,一直涨一直在减的状态了吧!现在我们具体说一下这五种类型的具体症状解惑。

1、胃热滞脾型症状:多食,消谷善饥,形体肥胖,脘腹胀满,面色红润,口干苦。

心烦头昏,胃脘灼痛嘈杂。

得食则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解惑:胃热则易饥,饥则纳食增加,纳食过多则伤脾,伤脾则使脾主运化的功能失常,脾运失常则水湿内停,水湿聚而成饮成痰,故久而久之,则成肥胖。

故此类患者宜清胃热泻胃火,导滞而祛脂。

2、脾虚不运型症状:肥胖臃肿,神疲乏力。

身体困重,胸闷脘张,四肢轻度浮肿,晨轻暮重,劳累后明显,饮食如常或偏少,既往多有暴饮暴食史,小便不利,便溏或便秘,舌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细。

解惑:脾主肌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气健运,则身体健壮,肌肉发达。

脾气虚弱,则气血生化乏源,故神疲乏力。

脾虚则气血无力,气血运行无力则水饮痰湿内阻,从而出现舌胖嫩舌边有齿印,肚腹肥胖。

故脾气健,水湿利,则肥胖减。

3、痰浊内盛型症状:形盛体胖,身体重着,肢体困倦,胸膈痞满,痰涎壅盛,头晕目眩,呕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嗜食肥甘醇酒,神疲嗜卧,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解惑:先天形体肥胖,或父母遗传,或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聚而生痰,使痰浊内生,痰浊内阻,从而形体臃肿肥胖。

故宜燥湿化痰,理气消痞,痰湿祛则肥胖消。

4、脾肾阳虚型症状:体型肥胖,颜面虚浮,神疲嗜卧,气短乏力,腹胀便溏,自汗气喘,动则更甚。

中医对肥胖症的辨证施治方法

中医对肥胖症的辨证施治方法

中医对肥胖症的辨证施治方法肥胖症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机体脂肪组织过多积聚,导致体重超过正常范围。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之一,在治疗肥胖症上有着独到的辨证施治方法。

本文将针对中医对肥胖症的辨证施治方法展开论述。

一、辨证分型中医将肥胖症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体征和病因。

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1. 脾胃湿阻型脾胃湿阻型是指肥胖症患者脾胃功能失调,湿气停留在体内,导致体重增加。

治疗时应通过舒缓脾胃、消除湿气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中医常采用祛湿健脾的方法,如服用陈皮、山楂等药物。

2. 肾阳虚型肾阳虚型是指肥胖症患者肾阳功能不足,导致体内阳气不足,肌肉松弛,脂肪堆积。

治疗时应通过温补肾阳,增强人体代谢能力,促进脂肪燃烧。

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菟丝子等。

3. 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是指因情绪压抑、生活习惯不良等原因,导致气血循环不畅,脂肪堆积。

治疗时应以活血化瘀的方法来疏通气血,减少脂肪囤积。

常用的中药有红花、郁金等。

二、中医施治方法中医对肥胖症的施治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理、草药调理和针灸疗法等。

1.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是治疗肥胖症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定制相应的饮食方案。

例如,对于脾胃湿阻型的患者,应少食寒性、油腻、甜食等容易产生湿气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对于肾阳虚型的患者,应多食温补的食物如桂圆肉、牛肉等。

2. 草药调理草药是中医治疗肥胖症的常见方法之一。

通过选用不同的中药组方,可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新陈代谢。

常用的中药有山楂、茯苓、生大黄等,可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进行搭配使用。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肥胖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患者的脏器功能,促进脂肪的分解和消耗。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等。

三、中医治疗肥胖症的优势相比于西医疗法,中医在治疗肥胖症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1. 个体化治疗中医注重辨证施治,针对每位患者的辨证分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使治疗更加精准。

中医肥胖辩症分型

中医肥胖辩症分型

中医肥胖辩症分型1、脾虚湿阻型:主要表现是肥胖浮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腹满。

脉沉细、舌苔薄腻、舌质淡。

当以健脾利湿为治,可选用香砂六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四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参苓白术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2、胃热湿阻型(湿阻不化,郁久化热):主要表现是头晕、消谷善饥、肢重困楚、怠惰、口渴喜饮。

脉滑稍数、舌苔腻微黄。

当以清热利湿为治,可选用甘露消毒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芩连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葛根芩连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3、肝郁气滞型:主要表现是胸胁胀闷,胃脘痞满,月经不调或闭经,失眠多梦。

脉细弦,舌苔薄,舌质暗。

当以疏肝理气,行气消滞为治,可选用逍遥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舒肝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柴胡疏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4、脾肾两虚型(脾肾阳虚):主要表现是疲乏无力,腰酸腿软,阳痿阴冷。

脉细无力,舌苔薄,舌质淡。

当以健脾温肾、利湿消肿为治,可选用济生肾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阳和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人参健脾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5、阴虚内热型:主要表现是头昏、头胀、头痛,腰痛酸软,五心烦热。

脉细数,微弦,舌苔薄,舌质红。

当以养阴益肾为治,可选用知柏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生脉饮,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精乌冲剂,每次10克,每日3次冲饮。

6、肝火上炎型:主要表现出为肥胖,头目眩晕,耳鸣如潮,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胁肋灼痛,烦躁易怒,不寐或恶梦纷纭,或吐血衄血,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糙,脉弦数。

当以清肝泻火为治,可选用丹栀逍遥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决明降脂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栀麦清热颗粒,每次10克,每日3次冲饮。

7、肝胆湿热型:主要表现为肥胖,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口气臭秽,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疼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舌苔黄腻,脉弦数。

中医对肥胖的分类

中医对肥胖的分类

中医对肥胖的分类肥胖是当代社会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根据中医理论,肥胖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根据中医对肥胖的分类,详细介绍各种类型的特点和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气滞型肥胖气滞型肥胖主要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导致的。

脾胃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如果脾胃功能不佳,就会导致食物无法有效消化和吸收,从而引起肥胖。

此外,情绪紧张、压力过大也会导致气滞,进一步加重肥胖。

治疗气滞型肥胖的方法主要是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能力。

中医常使用调理气机的方剂,如柴胡疏肝散、升降散等。

同时,建议患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二、湿阻型肥胖湿阻型肥胖主要是由于体内湿气过多导致的。

湿气是中医中的一种病理物质,如果体内湿气过多,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从而引起肥胖。

湿阻型肥胖的患者通常会出现水肿、浮肿等症状。

治疗湿阻型肥胖的方法主要是祛湿化痰。

中医常使用祛湿化痰的方剂,如瞿秋白瘦身汤、茯苓四逆汤等。

同时,建议患者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过多寒凉和生冷食物,多喝温热开水,促进湿气排出。

三、血瘀型肥胖血瘀型肥胖主要是由于体内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

中医认为,血液是营养物质和气血运行的载体,如果血液循环不畅,就会导致营养物质无法正常运输和代谢,从而引起肥胖。

血瘀型肥胖的患者通常会出现面色晦暗、皮肤粗糙等症状。

治疗血瘀型肥胖的方法主要是活血化瘀。

中医常使用活血化瘀的方剂,如桃红四物汤、三黄瘦身汤等。

同时,建议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适量进行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四、阳虚型肥胖阳虚型肥胖主要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导致的。

中医认为,阳气是人体的生命之火,如果阳气不足,就会导致新陈代谢减缓,脂肪无法有效燃烧,从而引起肥胖。

阳虚型肥胖的患者通常会出现乏力、畏寒等症状。

治疗阳虚型肥胖的方法主要是补益阳气。

中医常使用补益阳气的方剂,如金匮肾气丸、四物汤等。

虚胖又可分为脾虚湿阻和脾肾阳虚

虚胖又可分为脾虚湿阻和脾肾阳虚

虚胖又可分为脾虚湿阻和脾肾阳虚肥胖在中医而言,可以简单区分为实胖与虚胖两类,虚胖又可分为脾虚湿阻和脾肾阳虚,实胖则有胃热痰瘀及所滞血瘀。

中医的观点,肥胖的病因可分为内因及外因两种。

内因为“真阳不足,脾气虚弱,痰湿内停”所致。

外因则是饮食过量,运动过少所造成。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能转运食物中的营养消化,以滋养全身。

若真阳不足,脾失健运,身体运化功能失常,容易变成痰湿(脂肪)积存于肌肤之中,形成肥胖。

其实属于虚胖、水胖型的人并不算少,这一类的人需要的是补气健脾利湿、调整代谢为主,而不是一味的节食,就算吃不多,效果也不明显。

如何区分自己是属于实胖或虚胖呢?虚胖体质:●平时很少运动,肌肉松松垮垮。

●脸色偏白或带青,皮肤白皙,讲话虚弱无力,冬天怕冷,夏天易流汗。

●手脚容易感觉肿胀,特别是蹲下时,觉得小腿肿胀感强烈;与上半身比较,下半身更肥胖点。

●身体容易疲累。

●食量不大,东西吃得并不多。

●解出的尿液颜色清淡。

实胖体质:●外表看上去比较多肉,比较壮实。

●脸色较为红润。

●平时吃得多,而且很容易又感觉肚子空空,又想吃了。

●易便秘,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症。

●经常感到口干舌燥。

虚胖者的纤体绝招一、多运动适合部位:全身对于虚胖者,过少运动就是罪魁祸首。

也许你长期爱坐,上班也常常坐着而不活动,回到家也爱坐着上网或看电视,就是因为动得少才会产生虚胖的情形。

所以,多多安排一些自己比较容易坚持和有趣味性的运动方式,将身上的肥肉除掉。

二、淋巴排毒适合部位:局部科技的发展和城市的污染让外来之毒与内生之毒与我们同在,当毒素进入血液后,损害血管,引起气血运行失调,排毒的淋巴器官来不及排出全部毒素,人体就会出现体重增加、浮肿肥胖。

要帮助淋巴运作,须透过一些专门仪器,加压全身淋巴结的位置,使由血管渗透出含大量毒素及废物的淋巴液,从而加速排泄体内毒素,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三、SPA香薰按摩适合部位:全身SPA水疗通常与之后的香薰按摩一同进行。

中医养生型减肥

中医养生型减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医养生型减肥
导语:中医认为:肥胖是人体失调的一种现象,大多因为脾、肾两个脏器功能阳气不足或情绪刺激,出现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而致废物堆积,脏腑内热
中医认为:肥胖是人体失调的一种现象,大多因为脾、肾两个脏器功能阳气不足或情绪刺激,出现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而致废物堆积,脏腑内热气过盛,脂肪在皮肤下渐渐增加。

通常肥胖有下面4种原因:
1.湿热滞脾型:
这就是所谓的食欲旺盛的“大食客”,吃得多而且容易饿。

只要强制节食,就能暂时瘦下来,一旦控制不住食欲又会反弹。

通畅面色红润、口干、胃痛(进食后缓解)、便秘。

这类人的通病食体内有“火”,能去火、清热,体重也会减轻。

2.脾虚不运型:
这类肥胖者因脾虚而导致消化功能下降、代谢异常、食欲不振,平时容易疲劳、胸闷、腹胀、身体沉重,症状感觉晚上重、早晨轻。

一般通过调节脾胃,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排出体内积累的废物,就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3.痰浊内盛型:
此类型人臀部和大腿浮肿,也就是下半身比较胖。

其实吃得并不多,只是总觉得手脚无力,肢体困倦、头晕目眩,即使口干了也不想喝水。

这是因为身体的排泄功能比较差,多余的水分在体内积聚造成的水肿、肥胖。

4.脾肾阳虚型:
这一型人体内阳气不足,血液流动缓慢,新陈代谢活动减弱,最终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气虚肥胖、阳虚肥胖、痰湿肥胖、湿热肥胖....

气虚肥胖、阳虚肥胖、痰湿肥胖、湿热肥胖....

气虚肥胖、阳虚肥胖、痰湿肥胖、湿热肥胖....气虚肥胖、阳虚肥胖、痰湿肥胖、湿热肥胖...对应症状及舌象各不同,看你属于哪一种?1、气虚肥胖气虚,就是体内的气本来就不足,气化功能弱,不能气化掉身体内的脂肪,古人给这类胖子取了一个十分形象的名字,叫“脂人”。

表现:看上去身体比较强壮、但是经常没有力气,一动就气喘吁吁,爱出汗,心慌,面色偏白,不爱说话,饭量减少,腹胀,拉肚子,肌肉比较松弛、肚子大,性格内向,运动少等。

从舌象来看:舌淡苔薄白,舌体胖大,齿痕多。

2、阳虚肥胖-阳虚,指人的阳气虚弱,从而引起气化功能变弱,古医书中称这类胖子为“肥人”。

表现:怕冷,手脚、肚子冰凉,脸上、皮肤爱出油,失眠多梦,饭量大,容易累、懒得动,水肿,吃生冷的就容易拉肚子、胃疼,夜尿多,大便中夹有未消化食物等。

从舌象来看:舌色淡,舌体胖大,有齿痕。

3、痰湿肥胖痰湿,指人体内的气本来不虚,可是由于身体内有痰和湿,这两样东西一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引起了身体气虚。

古人称这类胖子为“膏人”。

表现:肿眼泡,眼部睑部经常浮肿,容易累,额头爱出油,爱吃肉喝酒,喘不上来气,痰多,肚子大像游泳圈,四肢沉重,手脚容易水肿,眼袋明显,不爱喝水,睡觉打呼噜等。

从舌象来看:舌体胖大,齿痕多,舌苔白厚腻。

4、湿热型肥胖湿热,指身体内的湿和热相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从而造成了气虚。

古人称这类人为“肉人”。

表现:肉比较硬,皮肤油腻、爱长痤疮、粉刺,脾气大、爱生气,特别能吃,大便粘腻、粘马桶、臭味重,怕热,容易出汗,尿频,小便短黄,嘴里发干,口臭,睡眠质量差等。

从舌象来看:舌质偏红,舌苔黄腻。

#健康科普大赛#又:脾虚痰湿型肥胖、痰湿中阻型肥胖、脾肾阳虚型肥胖 (5)肥胖类型,表现及对应药各不同,看你属于哪一种?1、脾虚痰湿型肥胖——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常表现为身体臃肿、肌肉松软,身体困重,头重,不爱说话,精神状态不佳,爱睡觉,晨起痰多、嘴里黏腻,腹胀、打嗝、吃得少、大便稀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胖又可分为脾虚湿阻和脾肾阳虚
肥胖在中医而言,可以简单区分为实胖与虚胖两类,虚胖又可分为脾虚湿阻和脾肾阳虚,实胖则有胃热痰瘀及所滞血瘀。

中医的观点,肥胖的病因可分为内因及外因两种。

内因为“真阳不足,脾气虚弱,痰湿内停”所致。

外因则是饮食过量,运动过少所造成。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能转运食物中的营养消化,以滋养全身。

若真阳不足,脾失健运,身体运化功能失常,容易变成痰湿(脂肪)积存于肌肤之中,形成肥胖。

其实属于虚胖、水胖型的人并不算少,这一类的人需要的是补气健脾利湿、调整代谢为主,而不是一味的节食,就算吃不多,效果也不明显。

如何区分自己是属于实胖或虚胖呢?
虚胖体质:
●平时很少运动,肌肉松松垮垮。

●脸色偏白或带青,皮肤白皙,讲话虚弱无力,冬天怕冷,夏天易流汗。

●手脚容易感觉肿胀,特别是蹲下时,觉得小腿肿胀感强烈;与上半身比较,下半身更肥胖点。

●身体容易疲累。

●食量不大,东西吃得并不多。

●解出的尿液颜色清淡。

实胖体质:
●外表看上去比较多肉,比较壮实。

●脸色较为红润。

●平时吃得多,而且很容易又感觉肚子空空,又想吃了。

●易便秘,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症。

●经常感到口干舌燥。

虚胖者的纤体绝招
一、多运动
适合部位:全身
对于虚胖者,过少运动就是罪魁祸首。

也许你长期爱坐,上班也常常坐着而不活动,回到家也爱坐着上网或看电视,就是因为动得少才会产生虚胖的情形。

所以,多多安排一些自己比较容易坚持和有趣味性的运动方式,将身上的肥肉除掉。

二、淋巴排毒
适合部位:局部
科技的发展和城市的污染让外来之毒与内生之毒与我们同在,当毒素进入血液后,损害血管,引起气血运行失调,排毒的淋巴器官来不及排出全部毒素,人体就会出现体重增加、浮肿肥胖。

要帮助淋巴运作,须透过一些专门仪器,加压全身淋巴结的位置,使由血管渗透出含大量毒素及废物的淋巴液,从而加速排泄体内毒素,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三、SPA香薰按摩
适合部位:全身
SPA水疗通常与之后的香薰按摩一同进行。

一整套的SPA水疗过程一般分为沐浴、去角质、敷泥之后,利用高科技水疗仪的冷暖沐浴水柱为躺在水疗床上的客人做身体冲射,刺激身体细胞呈现活跃状态,再配合手法专业的推拿按摩,保持细胞良好状态,加速代谢和循环,达到耗脂减肥的目的。

最为适合体内循环不畅、易水肿的人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