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管理措施实用版

合集下载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一、顶板管理措施及要求1、严格执行有关文件精神,提高掘进工作面支护质量,规范现场管理,提高掘进安全可靠性。

2、加强掘进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

要继续作好掘进工作面优化设计,巷道维修必须有专门经过审批的针对性措施,巷修队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后方可从事巷修工作。

3、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掘进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4、加强掘进工作面巷道管理,始终保持巷道完好。

凡发现巷道出现顶部绞架不接顶、背设不实的一定要追究责任,并做出相应的处罚。

5、加强顶板事故多发地点和工序的日常管理工作。

6、加强掘进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确保掘进巷道的工程质量,正确使用前探梁、防倒棚装置,严防掘进工作面发生冒顶。

7、掘进工作面贯通、施工大断面峒室、过老巷、老空、过断层及大断面巷道扩刷等必须有专项措施,并坚持矿、队干跟班。

8、坚持推广应用先进的技术成果经验,科学管理顶板。

二、顶板管理的一般措施1、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并按规定进行审批。

矿井生产科负责顶板管理的技术工作。

2、矿井技术负责人应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矿井顶板管理工作分析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研究现状,并提出改善顶板管理的意见、方法、措施。

3、矿井要认真做好顶板岩性观测工作,根据观测资料及顶板岩性和压力显现情况,对所开采煤层的顶板进行分类。

并结合顶板的具体条件,确定响应的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

4、掘进工作面开切眼扩面、支架安装、初次放顶(放煤)、工作面结束前的开采程序及支架回撤必须有针对性的技术组织措施。

5、应开展顶板来压和冲击地压的观测工作,根据观测情况编制专门设计和安全措施。

矿井应有专人负责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关于开采有冲击地压危险煤层的规定。

6、掘进工作面要认真执行“地质预测制”掘进工作面要认真执行“现场鉴定制”,巷修在布置工作任务时,要重点提出防止顶板事故的针对性措施。

三、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1、掘进工作面开口前,必须由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制定开口措施。

顶板管理措施

顶板管理措施

顶板管理措施:
1.保证泵站压力30Mpa,支架初撑力不低于20Mpa。

2.保证各供回液管路无破损,接头出现“跑冒滴漏”或阀组窜液等现象及时处理。

3.密切关注采面地质资料,主要是坑透图,进入异常区前提前采取措施。

4.工作面动态达标,确保三直两平。

5.割煤拉架必须配合好,避免出现支架之后太多,后滚筒司机要及时补架。

6.处于异常区时,要主动降低采高,2.7米左右。

7.工作面局部片帮超过340mm时,及时拉出超前架;在顶板破碎地段,为了控制顶板冒落,控制好煤帮,要带压拉架,同时架要升平,严禁出现高射炮。

8.煤体极其不稳定区域,提前注浆加固。

9.机组在机头机尾区段,控制好速度,不能太快(2m/min)。

10.机组在机头机尾区段,验收员、班长必须在现场亲自指挥,割透、割平。

11.本班出现大的工程质量问题,考核当班跟班干部500元,验收员300元。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

YF-ED-J2601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一般规定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加强顶板管理,发现顶板压力大、顶板离层、顶板有响声,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工作面人员,待顶板稳定后,由外向里加强带帽柱支护后方可继续施工。

2、每次进入工作面前,班长必须认真检查工作面附近的顶板、支护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安全无隐患后才能进入。

找顶时必须由一名有经验的工人,站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把危岩活矸或煤块找尽后,才能进行作业。

3、施工过程中应仔细观察顶板、支架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要求1、临时支护必须紧跟迎头,严禁空顶作业。

2、永久支护距迎头最大允许距离为300mm。

3、临时支护采取前探梁或带冒点柱护顶,永久支护采取锚带网索喷。

4、如顶板破碎,巷道压力增大,须经矿生产部及有关职能单位现场鉴定后,可相应缩小排距,也可以架U型棚支护。

(三)防治片帮、漏顶措施1、工作面迎头发生漏顶时,超前临时支护配合超前撞楔护顶。

2、当漏顶空间较大时,采用木垛法接顶。

3、当出现片帮时,空帮处煤岩壁必须打个体锚杆进行支护,外面可做造型再用矸石混凝土填实。

4、如发生冒顶,应立即采用木垛法处理,操作如下:①、所有处理人员必须站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在退路确保安全畅通后,方可用长柄工具将冒顶部危岩找尽;②、确认无冒落危险时,抓紧锚网或者架设支架;③、接顶时,留一人观察顶板,1~3人站在安全地点准确迅速地供应各种材料,接顶时必须接实;④、处理冒顶时,应在采取护顶料或撞楔的保护下,由外向里,逐段架设支护和搭木垛处理。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顶板是矿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矿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

为了确保矿井的顶板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下面是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的正式版:一、顶板管理的目标和原则顶板管理的目标是保障矿井工作人员的安全,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益。

顶板管理的原则是科学、预防、综合治理、依法依规。

二、顶板管理的组织与领导1.矿井企业应设置顶板管理部门,并聘请专业人员负责顶板管理工作。

2.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顶板管理工作,确保顶板管理工作得到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三、顶板管理的技术措施1.巡视监测矿井工作人员应定期巡视顶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进行常规测量,判断顶板的稳定性。

2.支架安装对于存在顶板松动现象的工作面,应及时安装支架进行加固。

支架的选型和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预控措施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应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开采方法等因素,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对可能发生的顶板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

4.通风措施合理的通风系统能有效控制顶板事故的发生。

应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通风方式和通风参数,并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设备。

5.安全技术培训矿井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顶板管理安全技术培训,了解顶板事故的危害、防控措施等内容,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6.安全监控系统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监控系统,对矿井的顶板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7.法律法规遵守矿井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安全生产的要求进行管理,确保顶板的安全。

四、其他相关要求1.加强与矿井地质部门的合作,共同研究顶板管理的技术措施,互相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2.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采矿工艺的矿井,应制定相应的顶板管理方案,确保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对于潜在顶板事故易发生的区域,应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矿井工作人员的安全。

总结: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是确保矿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矿井正常生产的重要措施。

顶板安全管理措施实用版

顶板安全管理措施实用版

YF-ED-J7396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顶板安全管理措施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顶板安全管理措施实用版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针对魏家沟煤矿20xx年、20xx年连续两年发生三起预板事故,死亡3人。

并列为全市安全生产重点监控对象。

给予警告处分的处罚;公司对此引起高度重视,法人李国良主持召开由公司安全生产副总、技术部、安全、煤矿矿长、技术、安全、生产、机电副矿长参加的20xx年度安全工作管理会议,针对三起事故,从管理、技术、职工培训等方面找原因、找差距、举一反三、总结事故教训,分析了三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现场管理混乱、不到位;采煤方法落后、支护质量差;未落实敲帮问顶制度;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操作技能差;介于事故发生的原因,必须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加强煤矿现场安全的日常管理,以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为工作重点,促进矿井技改扩能工作的顺利完成,并把各项安全管理活动抓实抓好,提醒教导职工,规范现场安全操作行为,提高自我保全意识,扎实抓好人本精细化管理,为建设安全文明高效和谐新二矿而努力拼搏,为实现20xx年杜绝顶板事故制定以下措施:一、搞好工程质量和现场管理。

小煤矿顶板事故绝大多数是由于现场管理不严、不到位和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低劣造成的。

顶板管理措施

顶板管理措施

顶板管理措施引言在工业和建筑行业中,顶板管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顶板管理不仅关系到工作现场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还与工作质量和员工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顶板管理措施,以帮助提升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1. 定期巡视和检查定期巡视和检查是保障顶板管理措施实施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巡视,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顶板问题,如破损、龟裂、下沉等,并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

巡视和检查应包括顶板的外观观察、物理检测和测量分析。

具体的巡视和检查频率应根据工作区域的环境特点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整。

2. 加强顶板支护顶板支护是防止顶板塌方和坍塌的关键措施。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如钢支撑、木材、注浆等。

在进行顶板支护时,应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相应的支护计划,确保支护结构稳固可靠。

此外,加强对支护材料的质量检测和监督,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合理布置工作面合理布置工作面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顶板问题的重要措施。

在布置工作面时,应考虑到顶板负荷分布、支护结构和工作流程等因素,确保工作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做好灰尘控制顶板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员工的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因此,做好灰尘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可以通过湿润方法和局部排风等措施降低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此外,员工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口罩、护目镜等,以保护自身的健康安全。

5. 加强培训和意识教育加强培训和意识教育可以提高员工对顶板管理措施的认识和遵守度。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顶板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等。

同时,通过定期的安全会议和安全宣传,提高员工对顶板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6.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顶板管理制度是保障顶板管理措施有效实施的基础。

管理制度应明确各级责任和权限,明确各类顶板问题的处理程序和责任分工。

同时,建立健全的记录和报告制度,及时收集并整理各类顶板信息,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后续的改进和决策提供依据。

顶板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顶板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1、开工前,跟班队长和安全工长先检查工作面围岩、管线吊挂及支护情况,发现施工现场顶板压力增大、顶板破碎、存在不合格锚杆、锚索等必须先打锚杆、锚索进行加强支护,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施工。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在保证退路畅通的情况下,安排两名有经验的工人进行敲帮问顶,一人进行操作,一人观察顶板,两人均站在安全地点,由外向里,先顶后帮依次进行,其他人员严禁进入处理顶板范围,处理活矸人员应戴手套,防止煤矸顺杆伤人,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3、必须在有正式支护或临时支护下进行施工,空顶距不得大于300㎜,严禁超空顶距作业。

4、巷道开口用W钢带、锚索托盘配合Φ21.6×8200mm进行全封闭支护,锚索超出开口巷道两帮各1m。

距开口帮2m再补打一排Φ21.6×8200mm的单体锚索作为加强锚索;巷道开十字口时,在原巷道中部再补打一排Φ21.6×8200mm的单体锚索作为加强锚索。

加强锚索间距1800mm,必须超出开口处前后5m。

开口锚索和锚索托梁紧贴开口帮(不大于200mm),且必须在巷道开口以前按规定打好。

锚索:φ21.6×8200mm锚索托梁:300*300*16mm拱形 300*270*14mm拱形锚索药卷:MSCKaφ23×1200mm(每孔一卷)W钢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W钢带5、掘进过程当中,若遇到顶板局部顶压、劈口裂隙、巷道压力增大(矿压表读数增大、顶板下沉与顶、帮锚杆有变形、有煤渣自行从煤壁上脱落等)、有小劈口、遇小断层、遇小褶皱、煤层变厚(大于设计高度)等情况时,采取缩短间、排距至800mm,按规定补打锚杆,同时采用增加锚索的支护方式掘进;若顶板极度破碎时,采用浅截深,在顶板破碎带补打单体锚杆并加顶垫片紧固(人员站在正式支护下进行)作为临时支护,同时缩小排距至600mm,采取全锚索的支护方式掘进。

若打钻遇岩、遇构造等特殊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同时汇报总调度室及相关部门。

顶板管理措施

顶板管理措施

顶板管理措施
一、顶板冒顶前的征兆:
1、发出响声,岩层下沉断裂,木支护时会发出劈裂响声,仅接着出现折梁断柱现象,支柱下沉,钻底严重,有时听到采空区的顶板发出断裂闷雷响声;
2、顶板出现裂缝并张开,煤质变软,有片邦、掉碴现象,打眼时较省力。

3、顶板出现离层。

4、漏顶造成棚顶上托空、支架松动不吃劲。

5、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

6、顶板的淋水头水量有明显的增加。

二、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我公司关于“加强顶板管理,预防常见顶板事故的安全
措施”外,所有掘进工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作业规程》进行施工和支护。

并认真执行以下几点:
1、若顶板破碎时,要及时加强支护。

煤、半煤与岩巷严禁顶帮有聋顶活石和伞檐现象,发现后及时处理;岩巷支护严格按作业规程进行,临时支护一定要保证质量,顶帮要闭严、背实,构件要齐全,迎头空顶距不得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

永久性支护砌碹巷道的基础深度,砌体厚度、材料、质量都要符合设计要求。

壁厚充填要实,不准有空洞,为了保证所有巷道的支护质量,消除不安因素和事故隐患,除各
队自检外,公司每月进行一次质量、安全大检查,每旬抽检一次。

严格对片帮、冒顶事故认真分析处理,采取措施,以减少空顶、空帮现象发生。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项”制度,进入工作面先检查处理工作面的顶帮活石,若有危险时,要先架设临时支护。

采掘工作面翻支柱时,必须二人配合进行,一人监护、一人操作。

3、各队每月至少派专人对管辖区范围内的巷道进行三次或不定期的详细检查,及时处理聋顶活石,断粱折柱,在处理断粱折柱时,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检查落实,凡采掘工作面支护按规定不足时,不准生产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6503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顶板管理措施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顶板管理措施实用版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羊场煤矿矿区地质条件较差,断层比较发育,同时构造也较为复杂。

矿区地处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上游的罗细河支流,属构造-剥蚀山地貌,发育单面山,单面山脊之间组成单斜谷地。

总体上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山脉呈南-北西凸出的弧形展布,构成区内地表分水岭,矿区内无大的河流和地表水体,但冲沟较发育,最低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东南角河底,标高为+1290m。

矿区地层主要以碎屑岩分布为主,包括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地形坡度上段一般30~40°,下段一般20~30°,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砂泥岩,地形坡度一般5~15°。

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区滇黔桂台向斜黔西南台凹西缘旧普安向斜南东翼,地层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南西,倾角24-36°平均30,为一单斜构造。

未发现褶曲,断层较发育,矿区内共发现断层6条(F48、F45、F43、F42、F41、F39)羊场煤矿为原杨柳沟煤矿和原羊场煤矿整合而成。

原杨柳沟煤矿为平硐开拓,主要开采10、13、15煤层,对10、13、15号煤层+1340m 以上资源有采动:原羊场乡羊场煤矿为斜井开拓,巷道对17、16号煤层有揭露,主要是掘进巷道出煤。

矿区周边小煤窑开采年代久远,废窑重叠,坑口以坍塌封闭,局部地段老窑采空区较大,积水较多,老窑开采深度及范围不详。

为确保各斜井、各巷道及硐室的施工安全,抓好顶板管理工作,特编制本顶板管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其他作业规程及各类措施中关于顶板管理的相关规定、要求严格按此专项措施执行。

一、巷道掘进期间日常顶板管理工作:1、敲帮问顶。

上班进入工作面,打眼放炮前及发现不安全隐患均应敲帮问顶,处理隐患,排除不安全因素后再作业。

2、严禁空顶作业。

3、独头长距离掘进,要经常检查工作面后方支架(格栅拱)的情况,发现断梁折腿或变形严重的支架(格栅拱),应加固修复。

修复巷道时,修复地点以内的人员应全部撤出,预防冒顶堵人。

工作面因放炮崩倒的棚子(格栅拱)应由外向里逐架扶棚复位。

4、熟悉掘进巷道出现冒顶事故的原因,加强日常检查,采用针对性措施,预防冒顶片帮事故。

二、顶板管理针对性措施:一)新掘巷道开口安全技术措施1、必须加固好开掘处及其附近的巷道支架,若近处有空顶空帮情况,小范围的可加密支架,背好顶板;大范围的应用木垛接顶处理,同样用背板背好打紧。

对将受施工影响的棚子进行加固,其方法有挑棚、打点柱、设木垛等。

2、新巷开掘施工,要浅打眼、少装药、放小炮,或用手镐挖掘的方法,尽量避免震动围岩或因放炮引起冒顶。

3、新巷开掘处要及时进行支护,尽量缩短顶板暴露时间和减小暴露面积。

若压力增大,则应及时采用适合现场情况的特殊支护。

二)沿空掘巷顶板破碎时的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1、避开支护影响,巷道施工必须在上区段回采工作结束,待岩层活动完全稳定后进行。

2、尽量减小掘进时的空顶面积,放炮前支架紧跟到工作面,放炮后支架及时架设支架。

减少装药量,避免对顶板震动。

如果放炮难以控制和管理顶板,改用手镐方法掘进。

3、巷道支架要加密,同时将下帮腿与底板的夹角缩小,将顶帮用木板等背严接实。

4、擦边掘进时,如遇上区段巷道的棚腿外露时,其下帮棚帮腿不要抽掉,可以捆上木板或笆片,起到挡矸帘的作用。

三)有淋水的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掘进工作面有淋水时,要通过水文地质工作,弄清水的来源,掌握水量的变化,再根据实际条件分别采用预注浆封水、快硬砂浆堵水、截水槽或截水棚截水等方法将水引离工作面。

顶板淋水不大时,用压风边吹边喷浆止水。

有淋水的地段,要加大支架密度,背严帮顶,提高支架的稳定性,防止冒落事故的发生。

三、顶板管理通用安全技术措施:1、项目部每月底必须组织召开一次顶板管理专题会议,对本月顶板管理问题进行总结,对下月掘进施工中将遇到的顶板管理重点分析安排,并作好会议纪要。

2、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严禁空顶作业,必须坚持经常性敲帮问顶工作,特别是在放炮后、进行支护前以及打眼放炮、安装锚杆过程中应清除危岩、排除隐患,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3、石门或穿层巷道施工前,应作好前探工作,作出预想剖面图,对巷道穿过的岩性进行预测描述,同时应说明顶板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4、各掘进工作面必须备足预防顶板发生冒顶事故处理所需的材料、工具,否则,不予施工。

5、交岔点的施工必须先按确定的支护方式编制好措施,并在现场至少备足一天的施工所需材料后,方可开工,否则,不予开工。

6、架棚支护、砌碹支护巷道施工,必须在规程措施中明确规定好临时支护、前探支护措施,前探梁或超前支护等应单独设计加工,并运到现场存放后,方可施工。

7、“锚、网、喷”联合支护巷道,必须严格按规程措施规定进行初喷和复喷,防止顶板长期暴露风化后发生冒顶事故。

8、“锚、网、喷”联合支护巷道必须按规程措施要求支设锚、网。

严禁大钻头配小锚杆,严禁将锚杆切断或砸扁使用。

9、巷道贯通施工时,施工单位必须进行至少两次贯通测量,并于贯通前20m在现场标定贯通点位置及距离。

10、贯通措施中应明确编制对贯通点的加固处理措施,并在距贯通前10m以上时由生产科组织贯通施工单位和透点加固单位到现场对加固情况进行验收,确认透点加固牢固后,方可贯通。

11、巷道贯通后,施工单位必须先对透点进行处理,在24小时内将透点永久支护完善,防止透点大面积暴露发生冒顶事故。

12、施工时找顶工作按如下要求进行:①找顶工作由2名有经验的人员担任,一人找顶、一人观察顶板。

找顶人应站在安全地点,用长把工具找顶;观察人应站在找顶人的侧后面;找顶人员与观察人员必须站在支护完好的安全的地点,并保证后路安全畅通。

②找顶应从有完好支护的地点开始,由外向里先顶部后两帮,依次进行,找顶范围内严禁其他人员进入。

③找顶工作人员必须戴手套,用长把工具找顶时,应防止煤矸顺杆而下伤人。

④顶帮遇有大块断裂煤矸或煤矸离层时,应首先设置临时支护,保证安全后再进行敲帮问顶;敲击若发出“咚咚”的声音应立即找下去,要顺着裂隙、层理慢慢地找,不得硬刨强挖。

⑤施工过程中班、队长应随时观察顶板情况,如再次发现有活矸应及时清除,如发现有顶板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将人员撤出,并汇报调度室,待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其他施工。

13、掘进工作面必须实行画线打眼,保证巷道成形,巷道严禁欠挖,超挖。

14、布置炮眼时,在顶部周边眼之间加打空眼;每次爆破前必须检查距迎头10m内的支护,只有在支护完好时,方能进行爆破作业。

15、每次爆破后,要等迎头炮烟被吹散、视线清楚后,由爆破工和班组长首先巡视爆破地点,并由外向里检查顶板、锚杆等情况,然后进行敲帮问顶,顶帮已离层或脱落的悬矸危岩必须全部清除。

16、爆破后若巷道两帮或肩窝有欠挖现象,必须通过敲帮问顶并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处理。

17、爆破后采用初喷作为临时支护时,初喷厚度不小于50mm(格栅拱支护初喷厚度不得小于200mm);初喷后及时挂网、打锚杆,然后复喷至设计厚度。

18、挂金属网必须在通过敲帮问顶后确认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相临金属网之间必须搭接,搭接距离不小于100mm,连接处每隔100 mm用铁丝进行紧固。

19、安注锚杆时打一个眼安一套锚杆,锚杆安装顺序先肩窝、后顶部,安装锚杆只能使用锚杆钻机或风煤钻进行,严禁直接采用砸投的方法将锚杆砸入锚固剂内。

20、安装的托盘要与围岩接触严密,严禁在托盘后充填木片、矸石等杂物,托盘、螺母要上紧上牢并对金属网进行有效支撑。

21、锚固剂固化前,不得使锚杆杆体移位或晃动,尤其是在安装顶眼时更应该注意;锚杆安装后12min前不得给锚杆预紧力,更不能拧紧。

22、锚杆支护巷道每20-30m或每300根锚杆必须测试一次锚杆拉力,每次不少于3根,锚固力必须达到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必须补打、补测,以保证支护强度。

23、掘进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时,巷道内一旦跨顶出路被堵,未堵人员要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包括跨顶范围、被堵人数和位置,并积极进行抢救。

24、在进行抢救时,要及时安排有经验的老工人监视顶板变化情况,避免抢救人员受伤;抢救时,由外向里进行,抢救时必须支设临时支护。

25、处理冒顶时项目部派专人(项目部安全副经理)现场指挥。

冒顶区必须架设木垛接顶,不准空顶。

架木垛要在顶板稳定后,并在后路畅通,材料、工具齐全的条件下进行。

要有1到2名有经验的老工人观察顶板,发现问题及时撤出架木垛的人员。

四、巷道冒顶事故的处理方法:一)、巷道发生局部冒顶事故的处理方法1、先加固好冒落区前后的完好支架使用棚子支护的,应根据围岩压力大小加密棚距,把棚子扶正扶稳。

棚子之间要安设好拉杆等,使支架形成一个联合体,棚子顶帮要背严刹实。

2、及时封顶,控制冒顶范围的扩大一般是采用架设木垛的方法处理。

人员站在安全地点,用长杆将冒落的顶部活石捣掉,在没有冒落危险的情况下,抓紧时间架好支架,排好护顶木垛,一直到冒顶最高点将顶拖住。

3、岩石巷道采用锚喷支护处理冒顶区具备锚喷支护条件时,应优先考虑采用锚喷支护处理冒顶区。

(1)首先将冒落区顶帮活石捣掉,喷射人员站在安全一侧向冒顶区喷射一层30~50mm厚的混凝土层,先封固顶,然后再封两帮。

(2)初喷的混凝土凝固后再打锚杆,并挂网复喷。

(3)冒顶处理完,按要求进行砌碹。

为保护三顶,要在碹顶上充填0.5m左右厚的矸石作为缓冲层。

也可以假设金属支架,背严帮顶,四周可充填一层矸石,支架间安设拉杆,使棚子之间联成整体,提高稳定性。

二)、冒顶范围较大时的处理方法1、小断面快速修复法冒顶范围大,影响通风或有人堵在里面等,可用此法。

即先架设比原来巷道规格小得多的临时支架,使巷道能暂时恢复使用,等清理完矸石后再架设永久支架。

对冒顶部分的处理是:采用撞楔法把冒落矸石控制住,等顶板不再冒落时,从巷道两侧清除矸石,且边清除边管理两帮,防止煤矸流入巷道。

顶帮维护好以后,就可以假设永久支架。

2、一次成巷修复法冒顶范围大的次要巷道和修复时间长短对生产影响不大时,适用此法。

修复时,可根据原有巷道规格,采用撞楔法一次成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