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脊柱侧凸分类和表现
脊柱侧弯的分级与矫正治疗原理

脊柱侧弯的分级与矫正治疗原理一、脊柱侧弯的分级脊柱侧弯,又称脊柱侧凸或脊柱曲度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脊椎在正常轴线上出现侧偏曲度。
根据国际医学分类(ICD-10)标准,脊柱侧弯可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
1. 轻度脊柱侧弯:指患者的背部正视图显示患者结构相对平直,但有轻微的非结构性畸形。
其角度小于10度。
2. 中度脊柱侧弯:指患者的背部正视图显示明显的非结构性畸形,并且测量值大于10度但小于25度。
3. 重度脊柱侧弯:指患者的背部正视图显示明显且持久性的结构性畸形,并且测量值大于25度。
二、脊柱侧弯矫正治疗原理针对不同等级和类型的脊柱侧弯,存在多种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采取保守矫正或手术矫正等不同方式。
1. 保守矫正治疗保守矫正治疗主要应用于轻度和中度脊柱侧弯,旨在减缓和控制疾病的进展。
这一阶段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体育锻炼:特定的体育运动可以改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有助于维持脊柱稳定。
(2) 矫形器具:使用钢索背带或其他定制的支撑物来纠正脊柱曲度,并保持正确姿势。
(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帮助患者提高核心力量、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减轻脊柱负荷。
(4) 监测:通过定期X线检查和评估来监测脊柱弯曲程度的变化。
2. 手术矫正治疗重度脊柱侧弯通常需要手术干预来达到有效纠正。
手术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螺钉持续强直矫正技术,该方法通过在脊柱上植入金属螺钉来固定和纠正骨骼畸形。
手术矫正治疗的步骤如下:(1) 植入螺钉:外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CT 或MRI 扫描图像确定最佳植入位置,并通过手术将金属螺钉安置在患者的脊柱上。
(2) 弯曲校正:在植入螺钉后,外科医生会运用特殊的仪器和力量来实现脊柱侧弯的弯曲校正。
(3) 脊柱稳定:接下来,医生会使用钢板、连杆或其他类型的装置将患者的脊柱各个节段牢固地连接起来,以保证稳定性。
无论是保守矫正还是手术矫正治疗,都需要进行长期而密切的康复治疗。
这包括定期复查、物理治疗和正确姿势习惯的培养等。
脊柱侧凸PPT演示课件

诊断标准与评估方法
诊断标准
通常通过X线检查测量脊柱侧凸角度(Cobb角)来判断。 Cobb角大于10度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凸。
评估方法
除了X线检查外,还可通过体格检查、MRI、CT等影像学手 段对脊柱侧凸进行全面评估,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02
脊柱侧凸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检查
01
02
03
正位片
观察脊柱整体形态,判断 是否存在侧凸及侧凸的严 重程度。
手术禁忌症
包括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脊柱感染或肿瘤等。
常见手术方式介绍及比较
前路手术
通过前方入路进行矫形,适用于腰椎侧凸或胸腰段侧凸。优点是 直接、有效,缺点是创伤较大。
后路手术
通过后方入路进行矫形,适用于胸椎侧凸。优点是视野开阔,缺点 是可能对前方结构造成干扰。
前后路联合手术
结合前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点,适用于复杂的脊柱侧凸。优点是矫形 效果好,缺点是创伤大、风险高。
增强肌肉力量
进行针对性的肌肉力量训练,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
3
促进心肺功能恢复
通过有氧运动等,促进心肺功能恢复,提高生活 质量。
心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缓解焦虑情绪
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减轻心理 负担。
提高自信心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促进身心康复
面影响,如自卑、焦虑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早期诊断技术的改进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出 现更加敏感、特异的早期诊断方法,提高 脊柱侧凸的诊断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包括支具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 练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脊柱侧凸分型

根消失。 Ⅳ度:凸侧椎弓根移至中央,凹侧椎弓根
消失。 Ⅴ度:凸侧椎弓根越过中线,靠近凹侧。 X线评估参数:摄片后标记顶椎、上端椎下
端椎、顶椎偏距、骶骨中心垂线(CSVL) 等(图6)。
骨骼发育度的估计(Risser征)
• Risser将髂嵴分为四等分,骨化由髂前上棘向髂 后上棘移动,骨骺移动25%为1度,50%为2度,75% 为3度,移动到髂后上棘为4度。骨骺与髂骨融合 为5度。
脊柱侧凸的分类和分型
郑州市骨科医院脊柱Ⅰ科 朱耀辉 梅伟 康永生
1.解剖学特点 2.历史起源 3.相关概念 4.影像脊
剖柱
学 特 点
弯 曲 前
面
观
背 面 观
颈前凸
左
胸后凸
侧 胸段正常后凸20-40°,顶点T8, 面 正常胸腰交界区(T11-L1)为直线
腰段正常前凸30-40°,顶点L3,
稳定椎:SV(stable vertebrae)端椎下最靠近 头侧被CSVL中间穿过的椎 体
Cobb角
根据X线片确立中 立椎体后,于上位 椎体的上缘和下位 椎体的下缘各画一 条关节面线,与这 两条线各画一条垂 直线,相交之角的 度数即为曲线的 Cobb角度数。
顶椎中心
• 正常椎体:对角线交叉法 • 楔变椎体:中点交叉法
医生可以看到真实的脊柱的形态。
真正意义上的脊柱侧凸外科治疗时代即将登场!
• 1902年,Lange,此后出现了棘突间植骨融合。
• 1914年,Russell Hibbs采用脊柱融合治疗脊柱侧凸!
治疗如下步骤:首先牵引(矫形),椎板棘突去皮质骨植 骨融合,术后石膏床固定6-12个月。
脊柱侧凸(特发性)

脊柱侧凸(特发性)脊柱侧凸(特发性)【病史采集】1. 诱因不明约占80%。
2. 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女性较多。
3. 多发生于胸段、胸腰段,站立时明显,大多凸向右侧;10岁以后畸形发展迅速,1~2年内形成明显畸形。
4. 开始无自觉症状,后期因侧凸严重且有继发性胸廓畸形,可出现心、肺、消化道等内脏功能障碍,也可有神经根受牵拉或受压而产生的症状。
【体格检查】1. 可逆性畸形(功能性):平卧、悬身、前屈时侧凸减轻或消失。
2. 不可逆性畸形(结构性):两肩及两髂嵴不等高,平卧、悬身时侧凸不能纠正;脊柱同时存在旋转畸形,可出现剃刀背畸形。
【辅助检查】1. X线检查。
拍摄第1胸椎至第1骶椎立位和卧位的正侧片,应包括两侧髂嵴。
从正位片上观察侧凸的原发性及代偿性弧度、椎体的旋转情况,髂嵴骨骺是否连成帽形。
测定侧凸角度有Cobb法及Ferguson法。
2. 心、肺功能的测定。
【诊断与鉴别诊断】通过病史及体格检查可作初步诊断。
在正位X片上,仅有一个侧凸为功能性侧凸。
如有椎体楔形变,在原发弧度的上、下方出现代偿弧度则是结构性侧凸;假如两代偿弧度之和等于原发性弧度,则处于代偿期,否则就是失代偿期。
应与下列疾病作鉴别。
1. 先天性脊柱侧凸,如先天性半椎体、楔形椎体。
2. 后天性侧凸。
(1)姿态性脊柱侧凸。
(2)神经源性脊柱侧凸。
(3)胸源性脊柱侧凸。
(4)瘢痕性脊柱侧凸。
(5)代偿性脊柱侧凸。
3. 脊椎肿瘤,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
【治疗原则】1. 保持正确姿势,加强腰背肌、腹肌、髂肌、肩胛肌的锻炼。
2. 穿戴支架。
3. 手术治疗:如畸形进一步发展,有持续性疼痛,脊柱容易疲劳和不稳定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常用Harrington等内固定装置以矫正畸形,稳定脊柱。
【疗效标准】脊柱侧凸得到部份矫正,症状缓解,病情无进一步发展。
简述脊柱侧凸的分类

简述脊柱侧凸的分类《脊柱侧凸的分类》脊柱侧凸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主要表现为脊柱向一侧倾斜或扭曲。
它的发生原因有很多,包括先天畸形、肌肉不平衡、神经系统疾病等。
根据侧凸的程度、形态和病因的不同,可以将脊柱侧凸分为多个分类。
第一种分类是按照侧凸的程度来分。
脊柱侧凸通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
轻度侧凸的角度小于20度,中度侧凸的角度在20到40度之间,重度侧凸的角度大于40度。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用于评估侧凸的严重程度,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第二种分类是按照侧凸的形态来分。
脊柱侧凸的形态可以分为生长期和成年期两种。
生长期侧凸通常表现为一侧肩膀较高,肋骨突出,腰部不对称。
而成年期侧凸则更多表现为背部的扭转,使得脊柱呈现"S"或"C"形。
根据侧凸的形态特点,医生可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第三种分类是按照侧凸的病因来分。
脊柱侧凸可以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特发性脊柱侧凸是指无明显病因的侧凸,通常发生在青少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影响。
继发性脊柱侧凸则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如神经系统疾病、先天性畸形等。
根据病因的不同,医生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分类方法,如按照侧凸的部位(胸部、腰部或胸腰部)、按照侧凸的发展速度(快速进展、缓慢进展)等。
这些分类方法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评估治疗的效果。
总之,《脊柱侧凸的分类》介绍了脊柱侧凸按照程度、形态和病因等多个因素进行的分类。
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脊柱侧凸,可以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特点,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脊柱侧凸ppt课件

4.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凸 有高度遗传性,特点是皮肤有六个以上咖啡 斑,有的有局限性橡皮神经瘤。其特点是畸 形持续进展,甚至术后仍可进展:假关节发 生率高,往往需要多次植骨融合,治疗困难 。 5. 间充质病变合并脊柱侧凸 马凡氏综合征:40%-75%的此类病人合并脊 柱侧凸,特点是侧弯严重、常有疼痛,有肺 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瘦长体型、细长指( 趾)、漏斗胸、鸡胸、高额弓、韧带松弛、 扁平足及主动脉瓣、二尖瓣闭锁不全等。 埃当二氏综合征:特征为颈短。
3.脊柱弯度及旋转度的测定 弯度测定:(1)Cobb氏法:最常用,头 侧端椎上缘的垂线与尾侧端椎下缘垂线的交角 即为Cobb氏角。(2)Ferguson法:很少用,有 时用于测量侧弯。找出端椎及顶椎椎体的中点 ,然后从顶椎中点分别画二条线,其交角即为 侧弯角。 椎体旋转度测定:Nash和Mod根据正位x像 上椎弓根的位置,将其分为5 度。0度:椎弓根 对称;Ⅰ 度:凸侧椎弓根移向中线,但未超出 第一格,凹侧椎弓根变小;Ⅱ 度:凸侧椎弓根 已移至第二格,凹侧椎弓根消失;Ⅲ 度:凸侧 椎弓根移至中央,凹侧椎弓根消失;Ⅳ 度: 凸侧椎弓根越过中央,靠近凹侧。
(3)作用意义和疗效评价:矫正体操与支架 、电刺激相比,它的最大优点是简便、 无痛苦,依从性最高。对早期轻度侧弯 、脊柱活动度良好的患者,应以矫正体 操作为主要的矫正手段,可取得良好效 果,但须注意观察,防止可能发生的侧 弯矫枉过正。
3.姿势训练 主动的姿势训练是指患者直
接通过意识控制躯干的姿势肌。还有一种 姿势训练的方法是通过生物反馈装置将脊 柱不正确的姿势反馈于患者,使其控制躯 干的姿势肌,养成维持正确姿势的巩固习 惯,以达到矫正侧弯的目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骨软骨营养不良合并脊柱侧凸,包括弯 曲变形的侏儒症、粘多糖蓄积病,脊柱 骨骺发育不良等。 7.代谢性障碍合并脊柱侧凸,如佝偻病、 成骨不全、高胱氨酸尿症等。 8.脊柱外组织挛缩导致脊柱侧凸,如脓胸 或烧伤后等。 9.其它(1)外伤,如骨折、椎板切除术 后,胸廓成形术,放射治疗后引起脊柱 侧凸。(2)脊柱滑脱,先天性腰骶关 节畸形等。(3)风湿病、骨感染、肿 瘤等。
脊柱侧凸分类标准

脊柱侧凸分类标准
脊柱侧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脊柱的侧弯和扭曲。
这种疾病会影响身体的平衡和姿势,导致身体的不适和疼痛。
为了更好地治疗脊柱侧凸,医学界制定了一套分类标准,将脊柱侧凸分为多种类型。
首先是结构性脊柱侧凸,这种类型的脊柱侧凸是由于脊柱骨骼的畸形引起的。
这种类型的脊柱侧凸通常是先天性的,但也可能是由于骨折或其他损伤引起的。
这种类型的脊柱侧凸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其次是非结构性脊柱侧凸,这种类型的脊柱侧凸是由于脊柱肌肉或软组织的不良姿势和习惯引起的。
这种类型的脊柱侧凸通常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和体育锻炼来改善。
再次是神经型脊柱侧凸,这种类型的脊柱侧凸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异常引起的。
这种类型的脊柱侧凸通常会伴随着神经系统的其他症状,如肌无力、感觉异常等。
治疗这种类型的脊柱侧凸通常需要神经系统专家的参与。
最后是混合型脊柱侧凸,这种类型的脊柱侧凸是由两种或更多类型的脊柱侧凸组合而成的。
治疗这种类型的脊柱侧凸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方法和专业的医疗团队的参与。
总的来说,脊柱侧凸的分类标准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医生的治疗和预后。
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症状和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也要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如保持正确的姿势和锻炼身体。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脊柱侧凸。
简述脊柱侧凸的分类

简述脊柱侧凸的分类脊柱侧凸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它是指脊柱在正常的前后方向之外,向一侧发生弯曲。
脊柱侧凸的分类主要包括结构性脊柱侧凸和非结构性脊柱侧凸两种。
1.结构性脊柱侧凸:结构性脊柱侧凸是指由脊柱骨骼结构变形引起的侧凸。
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先天性脊柱侧凸:也称为真性结构性脊柱侧凸,是指由胚胎期脊柱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常见有先天性脊柱侧弯、先天性圆弓病、先天性椎弓裂等。
这些畸形在儿童发育期就可以观察到。
(2)骨折性脊柱侧凸:是指脊柱骨折引起的侧凸。
骨折可以是脊柱骨折,也可以是骨盆骨折等。
骨折病因多样化,如交通事故、摔倒、运动伤害等。
(3)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凸:是由于神经、肌肉或神经肌肉疾病导致的脊柱侧凸。
常见的有神经源性侧凸、肌肉萎缩引起的侧凸以及神经源性肌无力等。
这种侧凸随着病情发展而呈进展性,需要早期治疗。
2.非结构性脊柱侧凸:非结构性脊柱侧凸是指脊柱侧凸是由于肌肉、支持结构或韧带的不平衡引起的,可以通过调整姿势或发生周期性的。
非结构性脊柱侧凸又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类型:(1)习惯性脊柱侧凸: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通常是由于坐姿不良、长时间低头、久坐不动等习惯引起的。
这种侧凸可以通过改变不良姿势、经常运动等方式纠正。
(2)功能性脊柱侧凸:是指脊柱侧凸是由于肌肉疲劳、劳损等因素引起的。
这种侧凸通常会发生在工作时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的人群中,如长时间坐着工作的人群。
(3)姿势性脊柱侧凸:是指脊柱侧凸是由于姿势不良引起的,如久坐不动、长时间低头、长时间打字等。
这种类型的脊柱侧凸可以通过改变姿势、调整工作环境等方式预防和纠正。
脊柱侧凸的分类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类型的脊柱侧凸在引起病理变化、发展速度、治疗效果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正确的分类对于确定治疗方案、预测疾病进展以及指导康复训练都非常重要。
同时,也需要指出的是,分类只是为了方便研究和诊疗,实际上脊柱侧凸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往往会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脊柱侧凸的治疗
药物NSADs 疼痛:成人侧凸主要症状
理疗或体疗 保持脊柱柔软性 预防侧弯进展
成人脊柱侧凸的治疗
支具 减轻疼痛、预防发展 保持平衡
心理治疗 让病人了解疾病发生、发展和预 后,疾病可治性,减少恐惧
心, 配合治疗 骨质疏松的治疗
成人脊柱侧凸的治疗
手术治疗
适应征 难以解决的疼痛 进行性畸形 神经受压症状、 医源性平背畸形(腰椎)
50岁以上腰椎侧凸,为了 重建脊柱平衡和减轻腰痛,无论 采用哪一种器械矫治,恢复腰椎 前凸非常重要(椎间盘切除松解, 一期或二期后路内固定)。
骨质疏松病人螺钉内固定,为 加强骨-钉强度
扩大螺孔,预注骨水泥或骨粒 改变螺钉旋入方向和深度 改进螺钉结构
退行性脊柱侧凸手术方案
取决于脊柱侧凸畸形和 矢状位排列、椎体旋转半 脱位程度和椎管狭窄程度。
盘和小关节
年龄增长 创伤
髓核、软骨、
关节囊与纤维环退变
退行性脊柱侧凸
韧带松弛、肌肉萎缩→失去稳 定性→异常应力作用于脊柱
中老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性骨折
• 产生脊柱侧凸或后凸畸形 Vanderpoor 5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6%
退行性脊柱侧凸
主要发生腰椎
临床症状: 腰背痛 躯干偏斜 持拐行走 下肢放射痛
手术并发症(1000例分析)
深部感染1% 呼吸窘迫综合征0.3% DIC 0.1% 血管功能障碍0.2%
• 很少出现呼吸功能不良 Kostuik 200例 Cobb角>100度,通气功能下降25% 血气分析正常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
脊柱畸形影响呼吸功能
• 胸椎前凸 • 呼吸系统疾患 • 长期吸烟史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
全面体格检查
• 神经系统:足趾呈爪形 • 心肺功能 • 肾功能 • 自发性胸椎左凸,提示脊髓空洞症
胸腰段脊柱侧凸
• Cobb角50度以上 • 在40年内增加22-30°
Weinstein 和 Ponset
预后不良的脊柱侧凸
• 腰椎侧凸顶椎旋转明显 • 腰4至骶1出现代偿性侧凸 • 腰5椎体位置不正
成人脊柱侧凸
疼痛病人通过椎间盘 造影和小关节阻滞方法, 明确疼痛原因和部位
退行性脊柱侧凸
脊柱退行性病变 → 椎间
影像学检查
胸腰段或腰椎侧凸 Cobb角在50度以上,常
出现异常的腰骶段脊柱弧度, 这对手术固定节段和估计预 后有价值。
影像学检查
临床出现间歇性跛行 或根性疼痛,MCT检查明确 椎管和根管狭窄程度
成人脊柱侧凸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大部分症状不严重者 某些原因不宜手术
(心肺功能或精神障碍)
方法:药物、理疗、支具、 心理治疗等
• 常见 86% • 疼痛:疲劳性;放射性;轴性 • 躯体畸形作对称性进行性加重 • 人体高度丧失 • Kostuik 2.2%神经根受累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
• 局限性椎管狭窄(椎骨、根管) • 尿失禁等马尾功能障碍 • 脊髓受压、截瘫
— 中老年脊柱退行性变 — 椎体旋转和半脱位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
腰椎侧凸 应用哈氏棒后 伴进行性腰骶角畸形 融合在 L34 以下
L4 62% 产生疼痛 L5 80% 产生疼痛
Kostuik
回顾分析80例50岁以上脊柱侧凸 经一期或二期手术矫正 优良率69% 所有病例疼痛缓解
手术并发症(1000例分析)
神经系统 2-3% 下肢轻瘫 0.7%
肺栓塞死亡 2例 0.2% (应用抗凝剂后未发生)
影像检查
站立位腰椎正侧位片
Cobb角 椎体旋转半脱位更有价值,
尤 L34、L45 腰椎生理前凸丧失
112份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
男 45例
平均年龄57.5岁
女 67例
平均年龄66.2岁
Cobb角 男11度 女9度
93.7%腰椎向左侧凸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 • 以腰椎为主 • 骨折疏松 • 压缩性改变
成人脊柱侧凸 分类和表现
成人脊柱侧凸
• 骨骼发育成熟后脊柱侧凸 • 21岁后接受治疗的脊柱侧凸
胸椎侧凸4% 腰椎、胸腰段3.9%(Dewar)
成人脊柱侧凸分类
I: 骨骼发育成熟前已发生侧凸 (特发性、先天性、瘫痪性)
II:骨骼发育成熟后出现的侧凸 (退行性、骨质疏松、医源性)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
成人脊柱侧凸
• 常规X片 • 脊髓造影 • MCT
— 排除肿瘤 — 发现脊髓和神经根受压
和畸形部位
成人脊柱侧凸
长期、连续随访摄片
• Cobb角>60度(胸椎) • Cobb角>50度(腰椎) • 双弧形畸形
侧凸和旋转畸形随年龄增长 而加重
Weinstein 和 Ponset
胸椎侧凸
• Cobb角50-70度 • 骨骼发育成熟后还将增加30度畸 形
成人脊柱侧凸的治疗
35岁以下年青人未出现 疼痛,但畸形进行性加重, 腰椎或胸腰段侧弯接近45 度,是手术良好适应症
成人脊柱侧凸
手术中融合节段范围要慎重考虑
Edger融合部位在L34以下,常引起 L45和S1退行病变,加剧疼痛
高龄脊柱侧弯很少 需要椎板减压,有报道 227例脊柱侧弯仅5例手 术减压。
单纯椎板减压
畸形轻 椎体无旋转移位 动态X片示节段稳定 引起症状主要原因是椎管狭窄
椎板减压+后路器械固定 +植骨融合
畸形明显 轻至中度旋转半脱位 矢状位脊柱排列无异常
前路椎间盘切除+结构性植骨; 二期后路器械固定+植骨融合
畸形严重(矢状、冠状面)
旋转半脱位明显
脊柱僵硬
平背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