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南邮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南邮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时前登陆研究生部网页“2010年硕士生招生校内调剂系统”填写调剂信息,并将打印的“校内调剂复试申请表”签字后于4月2日17时前交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过期视为放弃调剂资格。校内调剂不需要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 理学、管理学、教育学门类及工学门类的“信息材料”专业接收校外调剂生,请考生关注“全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并填报调剂信息。

3. 所有专业均差额复试,第一志愿考生优先录取。

电路分析试题及其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一只标有额定电压20V、额定功率1W的灯泡。现接在10V的电源下使用,则其阻值为,实际电流是,实际消耗的功率为。 2、电流源IS=5A,r0=2Ω,若变换成等效电压源,则U=,r0=. 3、b条支路、n个节点的电路,独立的KCL方程数等于,独立的个KVL方程数等于。 4、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可以提供两种电压,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叫做,火线与火线 之间的电压叫做。 5、正弦周期电流的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关系是。 6、某一正弦交流电压的解析式为u=102cos(200πt+45°)V,则该正弦电流的有 效值U=_____________V,频率为f=H Z。当t=1s 7、线性电路线性性质的最重要体现就是性和性,它们反映了电路中激励与响应的内在 关系。 8、功率因数反映了供电设备的利用率,为了提高功率因数通常采用补偿的方法。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共10分) 1、受控源与独立源一样可以进行电源的等效变换,变换过程中可以将受控源的控制量 变异。() 2、叠加定理适用于线性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均可叠加。() 3、应用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时,受控源不能与电阻同样对待。() 4、电流表内阻越小,电压表内阻越大,测量越准确。() 5、含有L、C元件的正弦交流信号电路,若电路的无功功率Q=0,则可判定电路发生谐 振 。 ( ) 6、电压和电流计算结果得负值,说明它们的参考方向假设反了。() 7、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功也一定大。()

Ω100s i 1H F 18、结点电压法是只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对电路求解的方法。() 9、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等于它各次谐波有效值之和。() 10、实用中的任何一个两孔插座对外都可视为一个有源二端网络。()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阻值为25Ω,将其等分成五段,然后并联使用,则其等效电阻是() A.1/25Ω B.1/5Ω C.1Ω D.5Ω 2、两个同频率正弦交流电流i1、i2的有效值各为40A 和30A 。当i1+i2的有效值为10A 时,i1与i2的相位差是() A.0O B.180O. C.90O D.270O 3、在R 、L 、C 串联电路中,当总电流与总电压同相时,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ωL 2c =1 B.ωLC =1 C.ω2LC =1 D.ωLC 2=1 4、图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等于() (A)2Ω (B)4Ω (C)6Ω (D)-2Ω 5、图示电路中电阻R 吸收的平均功率P 等于() (A)12.5W (B)16W (C)32W (D)25W 6、示电路中电压u 等于() (A)4V (B)-4V (C)6V (D)-6V 7、图示谐振电路的品质因() (A)0.01 (B)1 (C)10 (D)100 8、5F 的线性电容的端口特性为() (A)i u 5=(B)i 5=ψ(C)q u 2.0= 9、端口特性为43+=i ψ的二端电路元件是()元件 (A)电感(B)电容(C)电阻 10、LC 并联正弦电流电路中, A I A I A I C L R 5,1,3===则总电流为()A 。 (A) 8(B)5 (C) 4 Ω 2Ω2- 2V + u -+

SQL语言的应用 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与数据库实验报告一

实验报告一 实验名称:SQL语言的应用 指导教师:茅苏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学时:4*2 实验时间:2012年9月28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练习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产品,熟练使用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 掌握SQL语言中常用的语句:用DDL创建基本表;用DML插入、修改、删除数据;用QL查询数据等。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硬件:个人计算机; 软件:MS SQL SERVER环境。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1.用SQL SERVER的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 数据库名称:10001927db 操作步骤:1、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 右键 新建SQL Server注册 下一步 在左侧的“可用的服务器”栏选中或输入CC-PC,点击中间 的添加,将CC-PC添加到右侧的“添加的服务器”栏 下一步 选中“登录时使用Windows身份认证”,然后点击下一步 选中“在 现有SQL Server组中添加SQL Server”,然后点击下一步 完 成 关闭。 2、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下面可用的已注册子组里面的数据库→ 右键→新建数据库→输入数据库名称10001927db 2.用查询分析器在上一步创建的数据库中完成以下功能 (1)进入查询分析器并选择操作的数据库 操作步骤:1、开始→程序→MS 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 确认SQL Server(s)为CC-PC 选择Windows身份认证 点击确定 2、在工具栏的下拉链表种选择名为10001927db的数据库。 (2)建立基本表:学生、课程和选课,写出DDL语句。 要求:需为每张表建立主键,其他完整性约束可自己添加。

电路基本解析总结电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习题包括答案.doc

电路基本分析电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1 A 卷 一、判断题 (每题 2 分) 1. 在换路瞬间,如果电感电流不跃变,则电感电压将为零。() 2. 当电感元件在某时刻t 的电流i(t) = 0 时,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u(t)不一定为零;同样, 当u(t) = 0 时, i(t)不一定为零。 3.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当其相互等效时,意味着两种模型中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对 外提供的功率相同。() 4. 某三层楼房的用电由三相对称电源供电,接成三相四线制系统,每层一相。当某层发生 开路故障时,另二层电器一般不能正常工作。() 5. 如图所示,当i 1 按图示方向流动且不断增大时,i2 的实际方向如图所示。() M 分享于上学吧资料分享 课后答案 二、填空题 (每题 1 分) 1. 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

2. 线性无源二端网络的阻抗与网络的结构、元件参数及()有关。 3. 复功率~ ~ S 的定义为S 功率,它的模表示( (),它的实部表示()功率,它的虚部表示()),它的辐角表示()。 4. 对称三相电路中,电源线电压为220V,负载作三角形联结,每相阻抗Z = 22,则线电流为();三相总有功功率为()。 5. 由q u 平面中一条曲线所确定的元件称为()元件;由i 平面中一条曲线所 确定的元件称为()元件。 6. 只具有单一节点对的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U =(),它称为()定理。 7. n个节点、b条支路的连通图,其树支数为(),连支数为 ()。

8. 已知某无源网络的导纳Y = (2 + j2)S ,则该网络的阻抗为(),网络为()性。 9. 选择u、i为关联参考方向时,50电阻元件的u、 i 关系为(),100 F电容元件的 u、 i 关系为(),10mH电感元件的u、 i 关系为()。 10. RLC串联电路中,R = 50,L = 50 mH,C = 10 F;电源电压U S =100V ,则谐振时电流 I = ();品质因数Q = ()。 11.试为 (a)、(b) 两个图各选两种树,分别画在括号内。 (),()

南邮通达--简单的工资管理系统

程序设计报告 ( 2013 / 2014 学年第 1学期) 题目:模拟工资管理系统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指导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日期: 2013年 12月 9日

模拟工资管理系统 一课题内容和要求 工资管理系统是一个单位最基本的一项财务管理,该系统要求实现查找,修改,删除,统计,排序等。所以帐务数据都要利用文件系统保存,以备系统下次运行时使用。通过此课题,熟练掌握文件,数组,指针的各项操作,以及一些基本算法思想的应用。 基本要求: 管理员: 1)以密码系统登录 2)录入员工信息具体工资,计算相应的税金(计算规则参见最新公布的政策) 3)查询并显示所有员工具体信息 4)显示统计信息:员工数目,工资总数和税金总数 5)按照指定条件查询 6)增减具体员工记录 税金政策基本是不同收入等级的工资使用不同的比例收取税金。类似于下表: 工资税金 0~1500 0%(超出部分) 1500~2500 10%(超出部分) 2500~3500 15%(超出部分) 3500~5000 20%(超出部分) 5000~10000 30%(超出部分) 10000~ 40%(超出部分) 员工: 1)以工号为登录ID,密码自己设定; 2)可以查询本人的相关信息; 3)系统提供指定时间间隔的查询功能。

二需求分析 工资管理系统的功能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图一(功能框架图) (1)根据工资管理系统的要求,设计合适的数据结构。 (2)选择文件存储格式(文本或是二进制)和文件名。 (3)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设计系统的总体模块组成和数据结构。 (4)对于每项操作,设计一个函数(方法、子模块)进行实现,要明确定义函数类型。 (5)根据设计结果分布开发实现各模块,最后进行总体集成。 三、概要设计 1 主要结构体 class worker { public: worker()

电路分析基础_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命题人: 审批人: 试卷分类(A 卷或B 卷) A 大学 试 卷 学期: 2006 至 2007 学年度 第 1 学期 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I 专业: 信息学院05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本小题5分) 求图示电路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 1 R R ab =R 2 (本小题6分) 图示电路原已处于稳态,在t =0时开关打开, 求则()i 0+。 Ω

i(0+)=20/13=1.54A ( 本 大 题6分 ) 求图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1A a b u ab =10v, R 0=3Ω (本小题5分) 图示电路中, 电流I =0,求U S 。 Us=6v

(本小题5分) 已知某二阶电路的微分方程为 d d d d 22 81210u t u t u ++= 则该电路的固有频率(特征根)为____-2________和___-6______。该电路处于___过_____阻 尼工作状态。 (本小题5分) 电路如图示, 求a 、b 点对地的电压U a 、U b 及电流I 。 U a =U b =2v, I=0A. ( 本 大 题10分 ) 试用网孔分析法求解图示电路的电流I 1、I 2、I 3。 I 1=4A, I 2=6A, I 3=I 1-I 2=-2A (本小题10分) 用节点分析法求电压U 。

U U=4.8V ( 本 大 题12分 ) 试用叠加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电流源的电压。 3V 4A 单独作用时,u ’=8/3V; 3V 单独作用时,u ’’=-2V; 共同作用时,u=u ’+u ’’=2/3V 。 十、 ( 本 大 题12分 ) 试求图示电路中L R 为何值时能获得最大功率,并计算此时该电路效率

SQL语言的应用实验报告 南京邮电大学

实验报告 2013 /2014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名称SQL语言的应用专业广播电视工程 学生学号11003829 学生姓名____林钢_____ 指导教师胥备

SQL语言的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SQL语言的应用 指导教师:胥备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学时:4*2 实验时间:2014年3月18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练习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产品,熟练使用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 掌握SQL语言中常用的语句:用DDL创建基本表;用DML插入、修改、删除数据;用QL查询数据等。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硬件:个人计算机; 软件:MS SQL SERVER环境。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1.用SQL SERVER的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 数据库名称:M11003829 操作步骤:1、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右键→新建SQL Server注册→下一步→在左侧的“可用的服务器”栏选中或输入CC-PC→点击中间 的添加将CC-PC添加到右侧的“添加的服务器”栏→下一步→选 中“登录时使用Windows身份认证”→点击下一步→选中“在现 有SQL Server组中添加SQL Server”→点击下一步→完成→关 闭。 2、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下面可用的已注册子组里面的数据库→ 右键→新建数据库→输入数据库名称M11003829 2.用查询分析器在上一步创建的数据库中完成以下功能 1)进入查询分析器并选择操作的数据库 操作步骤:1、开始→程序→MS 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

设置:确认SQL Server(s)为CC-PC 选择Windows身份认证 确定 2、在工具栏的下拉链表种选择名为M11003829的数据库。 2)建立基本表:学生、课程和选课,写出DDL语句 建立学生表、插入数据。 学生 学号姓名年龄性别 S1 WANG 20 M S2 LIU 19 F S3 CHEN 22 M S4 WU 19 M S5 LI 21 F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VARCHAR(7) NOT NULL, SNAME VARCHAR(10)NOT NULL, AGE INT NOT NULL, SEX VARCHAR(7), Primary Key(SNO), ); use M11003829;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1' ,'WANG', '20', 'M');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2', 'LIU','19',' F');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3', 'CHEN' ,'22', 'M');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4', 'WU', '19', 'M');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5', 'LI', '21', 'F'); 建立课程表、插入数据。

电路分析期末考试答案

电路分析期末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 1.两个电阻,当它们串联时,功率比为4:9;若它们并联,则它们的功率比为:(B )。 (A )4:9 (B )9:4 (C )2:3 (D )3:2 2. 如图1所示电路,I 1= D 。 (A )0.5A (B )-1A (C )(D )2A 3.由电压源、电流源的特性知,几个( B )的电压源可以等效 为一个电压源;几个( A )的电流源可以等效为一个电流源,电压源与任意二端元件( A ),可以等效为电压源;电流源与任意二端元件( B ),可以等效为电流源. A 、并联 B 、串联 C 、混合联接 D 、无法连接 4.用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求端口等效电阻时,电阻为该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置零时的等效电阻。其独立电源置零是指(C )。 A 、独立电压源开路,独立电流源短路 B 、独立电压源短路,独立电流源短路 C 、独立电压源短路,独立电流源开路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5.在稳定的直流电路中,动态元件电容的( C )。

A 、电压不一定为零 B 、电压一定为零 C 、电流一定为零 D 、电流不停变动 6.正弦电路中,感抗与角频率成(A ),容抗与角频率成()。 A 、正比反比 B 、正比正比 C 、反比反比 D 、反比正比 7.三相对称电路中,三相对称负载Y 形连接,则电路的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为( C ) A 、线电压与相电压相等; B 、线电压是相电压的3倍,并超前30度; C 、线电压是相电压的3倍,并滞后30度; D 、线电压与相电压数值相等,并且线电压超前相电压30度。8.三相四线制电路,已知?∠=?3020A I A ,?-∠=?9020B I A ,?∠=?15020C I A ,则中线电流N ?I 为(D ) A 、10A B 、20A C 、30A D 、0A

电力系统分析期末考试A卷答案

2008/2009学年 第2学期 电力系统分析 期末考试试题卷(A ) 适用班级: 考试时间: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 电力网络主要由电力线路和 变压器 组成 2.电能生产最基本首要的要求是 保证安全可靠持续供电 。 3. 在我国110kV 以上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一般为 直接接地 。 4.电压降落指元件两端电压的 相量差 。 5. 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 减少电晕和线路电抗 。 6.挂接在kV 10电网上的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应为 11 kV ,该电压等级的平均标称电压为 10.5 kV 。 7. 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都是通过调整 原动机 的功率来实现的。 8 一般通过调节 发电机励磁 来改变发电机的机端电压。 9. 双绕组变压器的分接头在 高压 侧。 10.从发电厂电源侧的电源功率中减去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得到的直接连接在发电厂负荷测母线上的电源功率称为 运算功率 。 11.简单系统静态稳定依据为 。 12.减少原动机出力将 提高 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13.一台额定电压13.8kV ,额定功率为125MW 、功率因数为0.85的发电机,其电抗标幺值为0.18(以发电机额定电压和功率为基准值),如果以13.8kV 和100MVA 为电压和功率基准值,这台发电机的电抗标幺值为 0.122 。 14. 在电力系统计算中,节点注入电流可理解为 节点电源电流与负荷电流之和 。 二、选择题( 每题1分,共15分) 1.手算潮流时,将变电所母线上所联线路对地电纳中无功功率的一半也并入到等值负荷功率中,这一功率称为( A )。 A :运算负荷功率 B :运算电源功率 C :等值负荷功率 D :等值电源功率 2.在电力系统的标么值计算中,基准功率和基准电压之间的关系满足(C )。 A :3 B B B I U S = B :B B B I U S = C :B B B I U S 3= D :B B B I U S 3= 3. 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为( D ) A : 3、6、10、35、110、220(KV ) B : 3、6、10、35、66、110、220(KV ) C : 3、6、10、110、220、330(KV ) D :3、6、10、35、60、110、220、330、500(KV ) 4.电能质量是指( D ) A :电压的大小 B:电压的大小和波形质量 C :电压大小,电流大小 D:电压大小,波形质量,频率 5. 和架空输电线相比,同截面电缆的电抗( B )。 A :大 B :小 C :相等 D :都不对 6. 电力系统发生两相短路故障,(BC 短路)则故障相电压为( C )。 A :A C B U U U ...31== B : A C B U U U ...21== C :A C B U U U ...21-== D :A C B U U U . ..2 1== 7. 电力系统发生三相短路后,短路电流(周期分量与非周期分量之和)的最大值一般出现在短路后( C ) A :0秒; B :0.005秒; C :0.01秒; D :0.02秒。 8. 短路电流量大的短路为(D ) A :单相短路 B :两相短路 C :两相短路接地 D :三相短路 9. P -δ曲线被称为( D ) A:耗量特性曲线 B :负荷曲线 C :正弦电压曲线 D:功角曲线 10.无限大功率供电系统,发生三相短路,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起始值( B ) A :cp bp ap i i i == B :cp bp ap i i i ≠≠ C :cp bp ap i i i ≠= D :cp bp ap i i i =≠ 11.理想同步发电机,q 轴同步电抗xq 和次暂态电抗xq ″的大小顺序是( B ) A :xq=xq ″ B :xq >xq ″ C :xq <xq ″ D :都不对 12.单相短路中,附加阻抗?Z 为( C ) A :Z 0Σ B :Z 2Σ C :Z 0Σ+ Z 2Σ D :Z 0Σ∥Z 2Σ 13.单相短路的序分量电流边界条件是( B ) A :i 1+i 2+i 0=0 B :i 1=i 2=i 0 C :i 1+i 2=0 D :i 1=i 2 0/d dP E >δ

南邮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程序设计报告

程序设计报告 (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组长学号姓名 组员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 指导单位计算机软件中心 日期 2015 年 6 月 25 日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一、课题内容和要求 此系统是可实现最基本功能的学生管理系统。具体的管理信息应包括:两个txt文件,其中a.txt为学生基本信息文件,应该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宿舍号码、电话号码;b.txt 为学生成绩基本信息文件,应包括学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平实得分、实验成绩、卷面成绩、综合成绩、实得学分。 ① a.txt文件不需要编程录入数据,可用文本编辑工具直接生成 ②数据录入功能: 对b.txt进行数据录入,只录入每个学生的学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卷面成绩共7个数据. 综合成绩、学分由程序根据条件自动运算。 ③学生基本情况查询 1)输入一个学号或姓名(可实现选择),查出此生的基本信息并显示输出。 2)输入一个宿舍号码,可查询出本室所有的学生的基本信息并显示输出。 ④成绩查询:输入一个学号时,查询出此生的所有课程情况, ⑤删除功能:当在A.TXT中删除一个学生时,自动地在B.TXT中删除此人所有信息。 ⑥排序功能:能实现选择按综合成绩或实得学分升序或降序排序并显示数据。 二、需求分析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框架图如图2.1所示。

图2.1 功能框架图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利用了结构体数组、结构体指针以及与文件有关的基本操作,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思想,首先创建好各个模块的函数,然后被主函数调用。主函数通过多次调用不同的函数实现创建文件、查询、删除学生信息模块和排序得基本功能,其总体框图如图2.1。各个模块的程序编写比较容易,各个函数的接口是否处能理好,是本次课程设计能否成功的关键。通过合理处理各函数得接口,使之能结合为一个完整的具有多功能

【VIP专享】南邮数据库实验报告

课内实验报告 课程名: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任课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 题 目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专业 评分内容评分标准总分评分 平时成绩10%认真对待课程设计,遵守实验室规定,上机不迟到早退,不 做和设计无关的事。 10数据设计是否完整、合理10流程设计是否全面、深入10 设计内容 30% 界面设计是否美观易用10 文档内容是否完整、逻辑清晰10 文档写作 20%文档格式是否符合要求10运行效果20 系统运行 40%现场问题的回答20 总评分 其他问题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翟丹妮日期2015.6.10

……系统设计与开发 一.问题描述 1.场景介绍 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2.存在的问题 数据录入方式的问题,查询问题,sql语言的编写 3.解决方式 你的系统打算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使用ACCESS数据库来处理 二.系统分析 1.用户分析 教师、学生 2.流程分析 设计学生数据结构,输入信息,排版建立窗体搜索 3.数据分析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班级代号)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教师代号) 成绩(学号,课程号,成绩,考试时间) 教师(教师代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 (1)构建一个教学管理关系数据库如下: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班级代号)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教师代号) 成绩(学号,课程号,成绩,考试时间) 教师(教师代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 4.功能分析 针对各类用户,你的系统打算分别提供哪些功能 学生成绩的录入,搜索,排名等

电路基本分析电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电路基本分析 电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1 A 卷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 在换路瞬间,如果电感电流不跃变,则电感电压将为零。( ) 2. 当电感元件在某时刻 t 的电流 i (t ) = 0时,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 u (t )不一定为零;同样,当 u (t ) = 0时,i (t )不一定为零。 3.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当其相互等效时,意味着两种模型中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对外提供的功率相同。( ) 4. 某三层楼房的用电由三相对称电源供电,接成三相四线制系统,每层一相。当某层发生开路故障时,另二层电器一般不能正常工作。( ) 5. 如图所示,当 i 1 按图示方向流动且不断增大时,i 2 的实际方向如图所示。( ) 分享于上学吧资料分享 课后答案 二、填空题(每题1分) 1. 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 )、( )、( ) 2. 线性无源二端网络的阻抗与网络的结构、元件参数及( )有关。 3. 复功率 ~S 的定义为 ~ S =( ),它的实部表示( )功率,它的虚部表示( )功率,它的模表示( ),它的辐角表示( )。 4. 对称三相电路中,电源线电压为220V ,负载作三角形联结,每相阻抗Z = 22,则线电流为( );三相总有功功率为( )。 5. 由q u 平面中一条曲线所确定的元件称为( )元件;由 i 平面中一条曲线所确定的元件称为( )元件。 6. 只具有单一节点对的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U =( ),它称为( )定理。 7. n 个节点、b 条支路的连通图,其树支数为( ),连支数为( )。 8. 已知某无源网络的导纳Y = (2 + j2)S ,则该网络的阻抗为( ),网络为( )性 。 9. 选择u 、i 为关联参考方向时,50 电阻元件的 u 、i 关系为( ),100F 电容元件的u 、i 关系为( ),10mH 电感元件的u 、i 关系为( )。 10. RLC 串联电路中,R = 50 ,L = 50 mH ,C = 10F ;电源电压U S =100V ,则谐振时电流I = ( );品质因数Q = ( )。 11. 试为(a)、(b)两个图各选两种树,分别画在括号内。 ( ),( ) 12. 图示电路中,N 0为不含独立源的线性网络。当U S = 3V 、I S = 0时,U = 1V ;当U S = 1V ,I S = 1A 时,U = 0.5V 。则当U S = 0,I S = 2A 时,U 为( )V 。( ) 13. 图示为RLC 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其中感抗X L 的曲线为____________;容抗X C 的曲线为____________;电抗X 的曲线为___________;阻抗Z 的曲线为___________。 14. 含源二端电阻网络N S 如图所示,若测得开路电压U ab 为10V ,短路电流I ab 为5A ,则该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为U =( )。 15. 当一线圈(含R 、L )与直流电压12V 接通时,其电流为2A ,与正弦电压 V 100cos 212t u π=接通时,电流为1.2A ,则线圈的电阻R = ( ),电感L = ( )。

南邮 数据库报告

/ 学年第学期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实验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年月

实验一 一、实验题目:了解SQL Server 2005与设计数据库模型 二、实验目的:了解SQL Server 2005,熟悉如何在SQL Server 2005环境下建数据库和表,学会建数据库、表、视图的操作 三、实验内容: 1.打开SQLServer,建立一个新数据库。 2.建立基本表 首先,我们建立相关表结构。本实验表结构如下所示:Student (Sno, Sname, Sex,Sage,Sdept); SC (Sno, Cno, Grade); Course (Cno, Cname,Cpno,Credit); 以上数据库表的含义为: Student—学生:Sno(学号),Sname(学生姓名),Sex(性别),Sage(年龄),Sdept(系) Course—课程:Cno(课程号),Cname(课程名),Cpon (选课人数),credits(学分) SC—成绩:Sno(学号),Cno(课程号),Grade(成绩)(1) 创建表 鼠标右键单击所要建表的数据库,“新建”→“表…”弹出如图1所示界面,在别名里输入字段名,然后选择数据类型,确定数据长度,是否允许为空。也可以填写有关列的部分属性。

图1 (2)修改表 在相应的数据库中选定要修改的名,右键单击,或选择菜单“操作”,选择“设计表”,弹出如图2所示界面,可以对表的列进行修改,增加或删除列等操作。 图2 (3)删除表 选择要删除的表,右键单击,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删除,踏出如图3所示的界面,选择按钮“全部除去”。 图 3

电路分析试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试题及答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电路分析期中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共20分) 1.已知接成Y 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Ω,则等效?形的三个电阻值为( )。 A 、全是10Ω B 、两个30Ω一个90Ω C 、两个90Ω一个30Ω D 、全是90Ω 2. 电路如图所示,其网孔方程是: ? ??=+-=-04001003 2003002121I I I I 则CCVS 的控制系数r 为 A 、100Ω B 、-100Ω C 、50Ω D 、-50Ω 3.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 A 、-2.5A B 、2.5A C 、-1.5A D 、1.5A 4. 如图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功率为( )。 A 、30W B 、60W C 、20W D 、-20W 5. 如图所示,二端网络a 、b 端的等效电阻为( )。 A 、12Ω B 、36Ω C 、48Ω D 、24Ω 10 2A 10 10 +40V I

6.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1Ω吸收的功率为( )。 A 、1W B 、4W C 、9W D 、81W 7.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U S 为( )。(提示:计算每条支路电流和电压) A 、4V B 、7V C 、2V D 、8V 8. 如图所示,结点1的结点电压方程为( )。 A 、6U 1-U 2=6 B 、5U 1=2 C 、5U 1=6 D 、6U 1-2U 2=2 9. 电流的参考方向为( )。 + 1Ω

南邮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I报告 题目:课程设计 班级:44 姓名:范海霞 指导教师:黄双颖 职称: 成绩: 通达学院 2015 年 1 月 4 日

一:SPSS的安装和使用 在PC机上安装SPSS软件,打开软件: 基本统计分析功能包括描述统计和行列计算,还包括在基本分析中最受欢迎的常见统计功能,如汇总、计数、交叉分析、分类比较、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等。具体如下: 1.数据访问、数据准备、数据管理与输出管理; 2.描述统计和探索分析:频数、描述、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分析、分布分析与查看、正态性检验与正态转换、均值的置信区间估计; 3.交叉表:计数;行、列和总计百分比;独立性检验;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的相关性测度; 4.二元统计:均值比较、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5.相关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距离分析; 6.线性回归分析:自动线性建模、线性回归、Ordinal回归—PLUM、曲线估计; 7.非参数检验:单一样本检验、双重相关样本检验、K重相关样本检验、双重独立样本检验、K重独立样本检验; 8.多重响应分析:交叉表、频数表; 9.预测数值结果和区分群体:K-means聚类分析、分级聚类分析、两步聚类分析、快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最近邻元素分析; 10. 判别分析; 11.尺度分析; 12. 报告:各种报告、记录摘要、图表功能(分类图表、条型图、线型图、面积图、高低图、箱线图、散点图、质量控制图、诊断和探测图等); 13.数据管理、数据转换与文件管理; 二.数据文件的处理 SPSS数据文件是一种结构性数据文件,由数据的结构和数据的内容两部分构成,也可以说由变量和观测两部分构成。定义一个变量至少要定义它的两个属性,即变量名和变量类型其他属性可以暂时采用系统默认值,待以后分析过程中如果有需要再对其进行设置。在spss数据编辑窗口中单击“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窗界面,即可对变量的各个属性进行设置。 1.创建一个数据文件数据 (1)选择菜单【文件】→【新建】→【数据】新建一个数据文件,进入数据编辑窗口。窗口顶部标题为“PASW Statistics数据编辑器”。 (2)单击左下角【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图界面,根据试验的设计定义每个变量类型。

电路分析基础_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大学 试 卷 题号 四五六 七 八九 十 十 十 总分 得分 得分 5 i 命题人: 试卷编号 审批人: 试卷分类( A 卷或 B 卷) A 学期: 2006 至 2007 学年度 第 1 学期 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 I 专业: 信息学院 05 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 本小题 5 分 ) 求图示电路中 a 、 b 端的等效电阻 R ab 。 R 1 R 2 R ab =R 2 (本小题 6 分 ) 图示电路原已处于稳态,在 t 0 时开关打开, 求则 i 0 。 4A 1F 05.H

i(0+)=20/13=1.54A

( 本 大 题 6 分 ) 求图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 效电路。 15V - 1 三、 得分

u ab=10v, R 0=3Ω

七、 得分 I 1=4A, I 2=6A, I 3=I 1-I 2=-2A 八、 得分 (本小题 10 分 ) 用节点分析法求电压 U=4.8V U a 、 U b 及电流 I (本小题 5 分 ) 电路如图示 , 求 a 、 b 点对地的电压 U a =U b =2v, I=0A. 分 ) 试用网孔分析法求解图示电路的电流 I 1 、 I 2 、 I 3 。 34V U 。 (本大题 4I 1 12V I 2 5 I 3

( 本 大 题 12 分 ) 试用叠加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电流源的电压 3V 4A 单独作用时, u ' =8/3V; 3V 单独作用时, u '' =-2V; 共同作用时, u=u '+u '' =2/3V 。 十、 得分 ( 本 大 题 12 分 ) 试求图示电路中 R L 为何值时能获得最大功率,并计算此时该电路效率 Uoc=4v,R 0=2.4 Ω; max 100 % 为多 少。 4A

南邮现代管理科学基础复习提纲整理

选择10分单选 判断十分 连线题 简答题20 计算题24分3题 案例分析战略管理,市场分析 第一章 企业:企业是那些根据市场反映的社会需要来组织和安排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生产和交换的基本组织单位,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 企业属性:经济性组织、社会性单位、自主经营系统 企业的法律形式:个体企业、合伙制企业、合作制企业、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的组织结构:直线型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网络型组织结构(各自的特点也要看) 管理:在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来协调本组织成员的活动,保证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两重性:一方面是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的经典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 第二章 战略管理:对企业战略进行分析制定、评价选择以及实施控制,使企业能够达到其战略目标的动态管理过程 战略的层次:公司战略、竞争战略、职能战略 战略的特点:全局性、长远性、抗争性、纲领性、协同性 竞争五力模型:潜在的加入者、替代品的生产者、讨价还价的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购买者、行业内现有竞争对手 企业内部的战略要素:企业内部最能反映企业的基本能力、约束条件以及有别于其它企业特征的那些内容,主要体现为企业资源和企业能力。 价值链分析法:将企业在向顾客提供产品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分为在战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类,从而理解企业的成本变化以及引起变化原因的方法 公司战略:稳定发展战略、增长战略、紧缩战略、国际化战略 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 第三章 生产组织: 构成要素:硬件要素(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规模、生产一体化程度)、软件要素(生产计划、生产环境、生产质量、生产

《汽车电路分析》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A 卷《汽车电路分析》第1页,共4页 期末考试试卷 《汽车电路分析》课程(A )卷 适用0711001、0711002、 0711003、0741001班 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符号“1.5BW ”表示该条线路的导线截面积为1.5mm 2,导线的主色是( )。 A .红色 B .白色 C .黑色 D .黄色 2.为了保护车辆的线路和各种电气设备,需要使用多种保护装置,下列不属于车 辆上使用的保护装置的是( )。 A .熔断器 B .易熔线 C .保险丝 D .断路器 3.在《汽车电器接线柱标志》的国家标准中,31接线柱表示的含义是( )。 A .与蓄电池正极相连,始终有电的的接线柱 B .与蓄电池负极搭铁相连的接线柱 C .可以通过一个特定开关打铁的接线柱 D .在点火开关正常接通时才与蓄电池正极相同的接线柱 4.下列哪个性能不属于半导体的特征( )。 A .杂敏性 B .热敏性 C .电敏性 D .光敏性 5.导线的截面面积主要取决于( )。 A .用电设备的工作电流 B .用电设备的内阻 C .用电设备的电压 D .用电设备的功率 班 级: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电路分析基础_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试卷编号 命题人:审批人:试卷分类(A卷或B卷)A 大学试卷 学期:2006至2007学年度第1学期 课程:电路分析基础 I专业:信息学院05级 班级:姓名:学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十 十总分 一二 得分 一、得分 (本小题 5 分 )求图示电路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R2 R1a b R ab=R2 二、得分 (本小题 6 分 )图示电路原已处于稳态,在t 0 时开关打开,求则i 0。 5i t 0 4A51F05.H3 i(0+)=20/13=1.54A

三、得分 (本大题6分)求图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a +1 15V2 -1 1A2 2 b u ab=10v, R0=3Ω 四、得分 (本小题 5 分)图示电路中,电流I=0,求U S。 I 3 2A3 U S Us=6v 五、得分 (本小题 5 分)已知某二阶电路的微分方程为 d 2 u8 d u12 u 10 d t 2 d t 则该电路的固有频率(特征根 )为 ____-2________ 和___-6______ 。该电路处于 ___过 _____阻尼工作状态。

六、得分 (本小题 5 分 )电路如图示 ,求 a、 b 点对地的电压U a、U b及电流 I 。 1 1a1 I b 3V212V U a=U b=2v, I=0A. 七、得分 (本大题10分 )试用网孔分析法求解图示电路的电流I1、 I2、 I3。 4I1I 25 I 3 12V234V I1=4A, I 2=6A,I3=I1-I2=-2A 八、得分 (本小题 10 分 )用节点分析法求电压 U。 4 4U 14 U 1U 224 V U=4.8V

南邮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要点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 第一章 1. MIS的基本要素 信息、人、信息技术 其中信息是信息系统的原材料和产成品,人是管理信息系统中最关键的要素,而信息技术是工具和手段。 2. 信息的维度 时间维——信息的及时性与新颖性; 空间维——信息的便利性; 形式维——第一,以最适当的形式---声音,文本,影像等被提供; 第二,信息的准确性,即我们需要的是无差错的信息。 3.信息的流通方向---自上而下把组织分为三层:战略层,战术层,作业层。 战略层——为组织提供整体的方向和指导,如学校中的校长、名誉校长、副校长 战术层——根据企业战略制定下一级的战略和目标,如各学院的院长 作业层——由普通职工构成,每天在做接受命令指令、开发并生产成品和服务等具体工作,如学校中的授课老师 所谓知识工作者,就是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者,作为知识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有两个:精通信息和技术,具备社会责任感。 精通技术的知识工作者和精通信息的知识工作者 信息系统的核心信息技术:计算机系统,网络和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 3. MIS的信息处理视角—基于信息处理,基于管理层次,基于职能领域 基于信息处理:从信息资源管理的方面来说,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数据管理阶段(1950s)【部分代替人们的手工劳动】代表性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单项事务处理系统) 信息管理阶段(1960s)【注重管理的综合;产生辅助各级管理决策的信息】代表性系统:MIS、DSS 知识管理阶段【从数据或信息中提炼知识;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代表性系统:商业智能 基于管理层次:信息系统可以分为四类:战略规划层的经理信息系统,管理控制层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知识层的知识工作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运行控制层的事务处理信息系统。 4.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竞争优势: 一,外部环境分析波特的五力模型:买方的议价能力,卖房的议价能力,现有竞争者的威胁,新的竞争对手的入侵,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 二,产品的定位分析,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战略类型: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电路分析期末 复习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练习题 一、 填 空 题 1、由 理想电路 元件构成的、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 电路模型 ,这类电路只适用 集总 参数元件构成的低、中频电路的分析。 2、电路分析的基本依据是_两类约束 方程。 3、理想电压源输出的 电压 值恒定,输出的 电流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理想电流源输出的 电流 值恒定,输出的 电压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 4、在多个电源共同作用的 线性 电路中,任一支路的响应均可看成是由各个激励单独作用下在该支路上所产生的响应的 叠加 ,称为叠加定理。 5、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 回路电流法 。 6、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 节点电压法 。 7、图1所示电路中电流i = 2 A 。 图1 8、图2所示单口网络的短路电流sc i = 1 A 。 图2 9、图3所示电路中电压 u = -4 V 。 图3 10、图4所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2 Ω。 图4 11、动态电路是指含有__动态_____元件的电路,其电路方程是微分方程。 12、5F 的线性电容的端口特性为q u 2.0=。 Ω 16V Ω - 10V + u -+ Ω 4a b

13、端口特性为43+=i ψ的二端电路元件是__电感_____元件。 14、10Ω电阻和0.2F 电容并联电路的时间常数为___2____s 。 15、1Ω电阻和2H 电感并联一阶电路中,电感电压零输入响应为 t L e u 5.0)0(-+ V 。 16、RLC 并联正弦电流电路中,A I A I A I C L R 5,1,3===则总电流为___5____A 。 17、电流源t t i sc cos 8)(=A 与电阻Ω=2o R 并联单口网络向外传输的最大平均功率为__16_____W 。 18.如图5所示谐振电路,已知S U =100mv,则谐振时电压Uc = V 。 图5 19. 如图6所示电路,已知R=3Ω,L ω=1Ω ,I=10 A ,则R I = A 。 图6 20、将图7所示电压源等效为电流源时,其电流源=S I A ,内阻=s R Ω。 6Ω 图7 21、将图8所示电流源等效为电压源时,其电压源U s = V, 内阻=s R Ω。 2 6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