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校园著名景点

合集下载

北大校园景点及介绍

北大校园景点及介绍

北大校园景点及介绍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创建于1898年。

其校园占地面积2700余亩,建筑风格独特,是中西合璧的代表。

下面介绍几个值得一看的校园景点:
## 校门
北京大学的正门又称“东门”,建于1952年,门楼高25米,门前有两座石狮子,气势磅礴。

## 理教楼
理教楼是北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校园里最高的建筑,高67米,建于1952年。

其独特的设计和建筑风格成为了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 校园湖
校园湖长约500米,面积约10万平方米,水深2至4米。

湖中心有一个小岛,名为“瞻园”。

湖边长满了垂柳,四季分明,春天绿树成荫,秋天红叶满湖。

## 百周年纪念讲堂
百周年纪念讲堂建于1998年,是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现代化讲堂。

讲堂面积近6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人。

其设计灵感来自古代中国的戏剧建筑。

## 德明楼
德明楼是北大的第一座砖木结构楼房,也是现存最早的砖木结构楼房之一。

其建于1901年,最初作为学生宿舍使用,后来改为图书馆。

以上是北大校园的几个著名景点,还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欢迎大家前来参观!。

北京大学校园风光介绍ppt

北京大学校园风光介绍ppt
北京大学校园又称燕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镇东北部,与圆明园、 颐和圆毗邻。由于这里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外有西山可借,内有泉水 可引,早在金代就成了京郊著名的风景区,同时又是明清两代封建帝 王的“赐园”。北京大学于一九五二年迁此园后,充分利用了这些古 典园林基础,保持传统,适当改造,适应了内外园林区的风貌,营建 了园林化校园环境.北大校园既有北方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 水园林的秀丽特色,可谓集江南山水园林精神之大成而自成一格。
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位 于校园中北部。形状呈U形。湖南部有翻尾石 鱼雕塑,中央有湖心岛,由桥与北岸相通。湖 心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湖南岸上有钟亭、临 湖轩、花神庙和埃德加·斯诺墓,东岸有博雅 塔。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
该湖以前靠万泉河供水,未名湖一带在清朝属于淑春园的一部
分,乾隆将该园赐给他的宠臣和珅。和珅后来被查抄之后,淑 春园又几易其主。20世纪20年代成为燕京大学的一部分,校方 请设计师亨利·墨菲规划校园布局,该湖由钱穆命名为未名湖。 1952年,燕京大学被行政撤销,北京大学从市中心迁至燕大旧 址。从此,未名湖成为北大校园的一部分。2001年,“未名湖 燕园建筑”被列为全国重最初名为京师大学堂藏 书楼,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图书馆。一百多年来, 经过几代北大图书馆人的辛勤努力,北京大学图书馆形 成了种类丰富、学科齐全、珍品荟萃的馆藏体系。到 2011年底,总、分馆文献资源累积量约1,100余万册 (件)。其中纸质藏书800余万册,各类数据库、电子期 刊、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资源约300余万册(件),是全亚 洲最大的高校图书馆。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 瞩目,其中20万册为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 的文化瑰宝。此外,外文善本、金石拓片、1949年前出 版物的收藏均名列国内图书馆前茅,为研究家所珍视。

北京大学景点参观攻略

北京大学景点参观攻略

时间:每年10月 地点:北京大学校内 内容:展示各国文化、艺术、美食等,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特色:国际学生参与度高,活动形式多样,包括文艺演出、展览、论坛等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简介:颐和园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北京市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景点特色:颐和园以湖泊、山石、建筑等元素组成,展现了中国的园林艺术之 美。园内有长廊、十七孔桥、佛香阁等著名景点。
历史背景:圆明 园建于18世纪, 是清朝皇帝的离 宫和游乐园,曾 经是中国最大的
皇家园林。
主要景点:圆明 园内有众多古建 筑、假山、湖泊 和文物,其中最 有名的是大水法、 长廊和十七孔桥。
参观建议:建议 提前规划好路线, 游览圆明园时可 以租借讲解器或 者跟随导游游览, 以便更好地了解 历史和文化背景。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云







历史悠久:北京大学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建筑独特:北京大学校园内的建筑风格各异,既有古老的宫殿式建筑,也有现代的建筑。 文化底蕴:北京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拥有众多的文化景点和历史遗迹。 自然风光:北京大学校园内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如未名湖、博雅塔等,让人流连忘返。
树种:国槐、侧柏、 油松等
数量:约100棵
历史:树龄多在百 年以上,见证了北 京大学的历史发展
价值:具有生态、 景观和文化价值, 是北京大学的重要 文化遗产
博物馆简介:赛克勒博物馆是中国 最早的艺术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 量的古代文物和艺术品。
参观信息:开放时间、地址、门票 价格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国内名校墙介绍

国内名校墙介绍

国内名校墙介绍
国内名校墙指的是一些国内著名高校的校园墙,这些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学校历史、传统和特色的重要载体。

以下是一些国内名校墙的介绍:
1、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墙”:位于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是北京大学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这面墙上刻有“未名湖畔”四个大字,是北京大学校徽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面墙见证了北京大学的历史和发展,也成为了北大人心中的圣地。

2、清华大学的“清华园墙”:位于清华大学清华园内,是清华大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这面墙上刻有“清华园”三个大字,是清华大学校徽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面墙承载着清华大学的传统和精神,是清华人心中永恒的记忆。

3、上海交通大学的“思源墙”:位于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内,是上海交通大学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这面墙上刻有“饮水思源”四个大字,寓意着上海交通大学建校之初的初心和使命。

这面墙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师生们心中的精神寄托。

4、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像墙”:位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内,是浙江大学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这面墙上刻有竺可桢像,他是浙江大学历史上最杰出的校长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这面墙承载着浙江大学的历史和文化,是浙大人心中的骄傲。

除了以上四所高校,还有许多国内名校墙,如南京大学的“钟楼
墙”、中山大学的“海棠花墙”等。

这些名校墙不仅展示了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也成为了学校凝聚师生、传承精神的重要载体。

大学好玩的地方排行榜

大学好玩的地方排行榜

大学好玩的地方排行榜第一、北京大学&未名湖北京大学未名湖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形状呈U形。

在未名湖畔,东可观湖光塔影;西可看钟亭落霞;南可望湖山林木;北可览层楼幢影,处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未名湖、博雅塔都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

由于北京大学是我国最高学府,再加上有这么一处诗情画意的地方,因此有不少外地游客来北京旅游都想去北大走一走,但是北京大学对外来人要求是很严格的。

外校人进入北大只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北大本校学生带领进入,另一种是通过预约,预约的话需要提前7天,而且每天都有限额,疫情期间或北京大学校内有重大活动期间禁止外来人进入。

北京大学东侧门是放行个人入校参观的指定通道,位置在地铁4号线北京大学东门站A口西北,其它校门不能通行。

第二、武汉大学&东湖东湖武汉大学除了樱花比较知名外,湖景也是相当不错的。

武汉大学校园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

东湖是武汉市的重要水源地、也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这里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历史上屈原、李白不少名人曾在东湖留下足迹。

东湖是最大的楚文化游览中心,楚风浓郁,楚韵精妙,行吟阁名播遐迩,离骚碑誉为“三绝”。

东湖也是武汉市区重要的文化中心,除了武汉大学以外,周边还聚集了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20多所高等院校。

武汉大学全年(特殊时期除外)对外开放,平日都允许外人游客参观,只是每年樱花节时期,外人需预约门票才可进入校园内。

第三、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相思湖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位于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为广西民族大学校内人工湖,湖边有相思桥、揽月亭、连心桥等仿古建筑。

湖岸草地茵茵,花丛簇簇,多开红花、观红果的乔灌木,并有大批鹭鸟到此栖息,处处都弥漫着爱情的味道。

相思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了广西民族大学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不少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广西民族大学全年全天对外开放(特殊时期除外)。

北京大学景点参观攻略

北京大学景点参观攻略

北京大学景点参观攻略北京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以其悠久的历史、优美的园林和丰富的学术氛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以下是一份北京大学景点参观攻略,希望能为您的游览提供一些参考。

1. 校园概况北京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大约是273万平方米。

学校内部分为西区和东区,以西区为主,西区主要是教学区,东区则是办公区和综合性服务区域。

2. 校史馆校史馆是了解北京大学历史的最佳地点。

这里展示了北京大学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档案资料。

在校史馆中,您可以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了解北京大学的发展脉络,感受学府的历史沉淀。

3. 百周年纪念园百周年纪念园是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新建的一处景点。

这里有一座巍峨壮观的校庆纪念碑,以及一座以追梦之塔为核心的庆祝广场。

纪念园不仅是中国优秀青年的标志,也是北京大学百年辉煌的象征。

4. 徐特立法学院徐特立法学院是北京大学的法学院,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法学学府之一。

这里有着传统的中式园林风格,环境优雅,建筑精美。

您可以在这里参观校园,了解法学院的教学科研情况,领略中国法学的魅力。

5. 老主楼老主楼是北京大学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也是该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建于1919年,是中国现代学派建筑的代表之一。

老主楼现在作为北京大学的行政楼,参观者可以进入内部参观,了解学校的行政管理和学术发展情况。

6. 燕园燕园是北京大学最著名的园林之一,也是游客最喜欢的景点之一。

园内有湖泊、花草树木和各种石雕艺术作品,环境优美,别具一格。

您可以在燕园漫步,欣赏春柳秋菊,感受青春校园的宁静和浪漫。

7. 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中国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之一,拥有丰富的图书、期刊和电子资源。

参观者可以在图书馆里阅读书籍,感受学术氛围,也可以了解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和服务设施。

8. 小吃街北京大学的小吃街是校园内的一处美食聚集地,这里有各种特色小吃和美食摊位。

您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正宗的北京小吃,如炸酱面、羊蝎子、烧麦等,也可以品味到各种地方的美食风味。

北大红楼的故事

北大红楼的故事

北大红楼的故事
北大红楼是位于中国北京市的一座历史建筑,也是北京大学校园中最具代表性
的建筑之一。

其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建筑的元素,成为了校园内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北大红楼的故事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当时北平(现为北京)成为中国的时
尚和文化中心。

为了打造一所现代化的大学,北洋政府在1920年成立了北京大学,而北大红楼则成为了其标志性建筑之一。

红楼的设计灵感来自明代的紫禁城,是仿照明清宫殿建筑风格而建。

整座建筑
以琉璃瓦、红墙和亭台楼阁为主要特色,庄严而精美。

红墙之间的古树绿草营造出一片宁静的环境,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优雅的学习和思考空间。

然而,北大红楼的故事并不仅限于其建筑风格和美景。

在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红楼曾多次作为政府机构的所在地。

北大红楼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许多重要事件,包括抗日战争期间的抗日宣传、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时会议等。

红楼内的许多房间和厅堂都充满了历史的气息,作为历史见证者,它承载着校园和国家的记忆。

如今,北大红楼不仅是北京大学师生的学术殿堂,也是吸引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的热门景点。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欣赏红楼的建筑之美,感受历史的庄重与厚重。

红楼也经常举办各种艺术和文化活动,如音乐会、摄影展等,为校园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

总的来说,北大红楼的故事是一个将历史、文化和美学完美结合的故事。

它不
仅是北京大学的象征,更是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和历史演变的见证,同时也是一座吸引人们驻足的艺术瑰宝。

无论是校园的师生还是游客,都可以在北大红楼中感受到思想的升华和文化的魅力。

北大附近的景点

北大附近的景点

北大附近的景点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高等学府之一。

附近有许多知名的景点,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几个:
1. 颐和园:颐和园位于北京大学东南方向,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中国四大名胜之一。

它以宏伟的古建筑、精美的园林和美丽的昆明湖而闻名。

游览颐和园,您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古建筑、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历史。

2. 圆明园:圆明园是位于颐和园西侧的一座古代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

它以丰富的艺术品和古代建筑遗址而著名,尽管大部分建筑在19世纪的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中被毁,但仍保留着一些独特的景点和废墟。

3. 北京大学图书馆:作为北京大学的重要建筑之一,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中文图书馆之一。

它的馆藏丰富,包括了大量的中外文图书、期刊和各种数字资源。

即使您不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也可以进入图书馆参观和阅读。

4. 燕园:燕园是北京大学的校园,也是一个受人喜爱的公共休闲场所。

这个校园充满了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有着美丽的园林、宏伟的教学楼和古老的建筑。

您可以在这里漫步、欣赏建筑和体验大学校园的氛围。

5. 香山公园:香山公园位于北京大学的西北方向,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公园。

公园内有丰富的植物景观,四季分明的美景,尤其是秋天的红叶景色吸引了众多游客。

您可以在香山公园散步、爬山,欣赏自然风光。

以上是几个位于北京大学附近的著名景点,每个景点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游览这些景点,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还可以感受到北京大学所在地丰富的文化底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校园著名景点
★蔡元培像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教育家。

蔡元培早年组织光复会,后参加同盟会。

辛亥革命后,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1916-1927年间任北京大学校长,为北京大学的发展和中国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毛泽东同志曾赞誉他:“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铜像是北京大学七七、七八级毕业生捐赠母校的,由著名雕塑家曾竹韶教授创作,北京钢铁学院、首都钢铁公司协助铸成。

★勺园
勺园是明朝著名书画家米万钟(1570-1631)于明万历年间所建。

是“米氏三园”中最为有名的一个。

明朝诗人多有诗词歌咏。

清初在勺园故地建弘雅园,康熙曾为之题写匾额。

乾隆时,英特使马嘎尔尼朝见清帝时曾驻此。

后为郑亲王府,嘉庆时改名为集贤院,清帝在圆明园临朝时,此处是大臣们入值退食之所。

1860年,集贤院和圆明园一起为英法帝国主义焚毁。

米万钟曾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亲手绘《勺园修禊图》,此图现藏北大图书馆。

勺园故址在今勺园大楼北侧,曲廊是近年新建的。

★校景亭
校景亭原名翼然亭,是清代鸣鹤园(原淑春园的一部分)仅存的一个建筑。

1926年,燕京大学迁来后,对该亭进行整理,亭内彩绘燕园校景十余幅,遂名校景亭。

1984年曾进行修葺。

★西校门
原名校友门,是原燕京大学校友于1926年集资修建,故名校友门。

此校门门牌号是娄斗(兜)桥一号。

娄斗桥在明清时代是著名风景区,是诗人留连唱咏的地方。

娄斗(兜)桥在校门南十余米处,遗迹依稀可辨。

★斯诺墓
埃德加-斯诺(1905-1972),1905年生于美国坎萨斯城,1928年以记者身份到中国上海,1934年1月在燕京大学新闻系任讲师,1936年6月曾秘密赴陕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回京后,写了《红星照耀着中国》(即《西行漫记》)。

建国后,斯诺曾先后三次访问中国,为发展中美两国之间的友谊作出了贡献。

1972年2月15日逝世于瑞士日内瓦郊区的寓所中,遵照斯诺的遗愿,其部分骨灰安葬在中国。

1973年10月19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了安葬仪式。

★翻尾石鱼
翻尾石鱼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遗物。

长春园北部的建筑群中有谐奇趣(乾隆十二年建),前有一大喷水池。

翻尾石鱼就是这个喷水池里的装饰物。

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两次焚烧、劫掠,使世界名园沦为废墟,珍贵文物流失殆尽,翻尾石鱼也被变卖。

后被朗润园主人载涛买下。

燕京大学1930年班毕业时,将此石鱼买来送给母校以作纪念。

从此,翻尾石鱼就在未名湖畔安了家。

★李大钊像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18年起,在北京大学任史学系、经济学系、政治学系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同时为《新青年》杂志主编,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7年4月被反动军阀张作霖逮捕,英勇就义。

此铜像为北大77、78级毕业生捐资建造,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傅天仇教授创作,北京钢铁学院、首都钢铁公司协助铸成。

★三一八烈士纪念碑
1926年3月18日,北大、清华、燕大和北京总工会二百多个社团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大会”,抗议帝国主义国家的强盗行径,会后到执政府门前示威请愿,遭到段祺瑞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

在这一惨案中受伤200多人,牺牲47人,其中有北京大学学生张仲超、李家珍、黄克仁,燕京大学学生魏士毅,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

张仲超等三烈士碑于1929年5月立于北大三院(沙滩),1982年迁此;魏士毅烈士碑1927年3 月立于此。

★乾隆诗碑
诗作于乾隆五十二年,诗纪乾隆十三年九月事:“诣畅春园恭请皇太后圣安,即视事于观澜榭引见于大西门”,“爰亲御弧矢”,“相调连发二十矢,中一十有九”。

乾隆十四年“陈马技以娱慈颜,亲发十矢,复中九,且破其的三焉”。

此碑当为畅春园之遗物。

★抗日战争联络点
此处原为燕京大学第一号自动化污水井。

1938年秋-1942年春,中共地下党曾秘密地用此处为联络点,并在此传递平津与抗日根据地的文件、情报、宣传品以及军用器材等。

★智慧之树
1982年4月北京大学纪念塞万提斯逝世366周年时,西班牙驻华大使等10个西班牙语国家驻华使节一起种植此树,并命名为“智慧之树——塞万提斯之树”。

★博雅塔,水塔
1924年7月,燕京大学为解决全校生活用水,在此掘水井一口,井深164尺,水质清澈,水源丰足,喷水高于地面十余尺,喷水量达每小时16000 加仑(合60560升)。

水塔是当时为深水井专造的塔式水楼建筑。

塔型仿初建于北周时代的通州燃灯塔。

因系美籍华人博氏捐资兴建,故又称“博牙塔”。

★华表
原置圆明园安佑宫,安佑宫前有琉璃坊,“左右华表各一”。

燕京大学建校初期移此。

清末民初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鸿慈永佑,在月地云居之后,循山径人,其中为安佑宫,乾隆七年建,其前琉璃坊三座,左右华表刻云气,甚精巧”。

据此,此华表当制于1742年。

★办公楼
建于1926年。

原名施德楼,1931年6月燕京大学校楼命名委员会曾定名为贝
公楼。

楼前的麒麟、丹墀均系圆明园遗物,由载涛购得,存放朗润园多年后置此。

爱新觉罗·载涛(1886-1970),清醇亲王四子,载■(光绪)胞弟。

清宣统朝军咨府大臣和禁卫军训练大臣。

解放后被委任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

★钟亭
建于1929年9月。

古钟1929年初购得,作为燕京大学校钟。

原燕京大学行政执行委员会曾专门议决撞钟法。

★梅石碑
杭州南宋德寿宫旧址北有梅花厅、芙蓉石,旁置刻有梅石的断碑。

《浙江通志》云古梅为蓝瑛所画。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高宗首次南巡,见石,十分喜爱,有诗题咏,称此石为“青莲朵”,并命将之移放北京。

乾隆三十年,高宗四次南巡,发现梅石碑“梅乃孙■,而石实蓝瑛墨”,遂纪诗撰文,并命重新复制一块梅石碑,将诗文镌刻其上。

乾隆三十二年,又命再摹制一块梅石碑,置于圆明园中长春园之茜园,即为此碑。

★临湖轩
原为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LeightanStuart,1916-1962)的住宅,部分也作为燕京大学接待贵宾和开会的地方。

前北大校长马寅初(1882-1982)也曾住此。

现为北京大学贵宾接待室。

“临湖轩”是北大校友、著名作家冰心命名的。

本院西侧房曾为林迈可(Michael Lindsay)居室。

林迈可,英国学者。

1937年受聘为燕京大学经济学导师,领导创办牛津大学式的导师制。

在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盘据之下,林曾数次秘密访问华北抗日游击区,并在沦陷后的北平的八路军采购药材和无线电器材。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林氏夫妇在八路军的帮助下进入抗日根据地,在晋察冀和延安参加抗日工作,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方携妻及子女返英。

解放后林氏曾数次访华。

★塞万提斯像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Miguel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1616)以《堂吉诃德》开创了西方近代小说的先河。

1986年北京市与西班牙马德里市结为姊妹城市,之后,马德里市政当局特意复制矗立在该市区西班牙广场的塞万提斯像,赠送给北京市民。

北京市政府决定将它安放在北京大学校园。

1986年10月3日在北大举行了安放仪式。

★葛利普墓
葛利普(A.W.Grabau,1870-1946),著名美国地质学家,近代地层学的创建人之一。

祖籍德国。

因家境贫寒,曾以作报童和装订工人谋生。

经业余勤奋自学,获麻省理工学院旁听生资格,后正式考入该院地质系,苦读9年,获理学博士学位。

1905年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并当选为纽约科学院院士,不久出任副院长。

1920年应邀来华担任中国农商部地质调查所顾问,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葛利普在中国从事地质、古生物研究和教学26年,对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中国地质学会的创建会员之一,曾任学会理事和副会长。

他奖掖备至,循循善诱,培养了一代中国地质学家。

他热爱中国。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他致书美国总统,要求支持中国人民的斗争,他曾站在中国地质调查所门口,
阻挡日兵接收,并始终不同侵略者合作。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72岁高龄的葛利普被关进集中营长达四年之久,倍受折磨,但仍孜孜不倦地著述。

1946年3月26日逝世。

北京大学教授会遵照他的遗愿决定将他的骨灰葬于北大红楼(沙滩)旁的地质馆前。

1982年中国地质学会倡议移墓于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