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志
合肥市地理标志产品

2020年开展战略发布会,正式宣布进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 (新)一线城市。
2021年1月1日,老乡鸡深圳店正式开业。
2022年10月,老乡鸡上海直营店突破100家。
三河米酒,安徽省肥西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合肥市大圩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春 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年平均气温15.7℃,年平均降 水量1057.2毫米,适宜种植葡萄。大圩葡萄其葡萄鲜果表现为果穗紧凑, 粒大、均匀、果粒整齐度为95%以上,果皮色泽莹润;果肉柔软多汁、酸 甜可口,具有该地葡萄固有的风味和品质。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7%、 糖酸比为8-10:1,特别适宜鲜食。
2017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白云春毫”实 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白云春毫外形细嫩显毫,色泽绿润,形似雀舌,造型具有名茶特色。 嫩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匀称一致,嫩绿明亮。“白云 春毫”成茶化学成份经安农茶业系分析,水浸出物为43.
大圩葡萄,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黄陂湖大闸蟹,安徽省庐江县黄陂湖特有优质水产品种。中国地理标 志保护产品。黄陂湖大闸蟹是纯天然的绿色水产品,清咸丰年间曾作为皇 室贡品敬献朝廷。
2013年12月《关于要求界定黄陂湖大闸蟹(黄陂湖河蟹)地理标志产 品保护范围的函》。
黄陂湖大闸蟹,产自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中部的黄陂湖,素以“青壳 背厚、白肚金爪、个大膏腴、黄满味美”而著称。黄陂湖大闸蟹蟹肉纤维 长,肉质细腻鲜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中垾番茄,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关于报审贺最荣等27位同志 -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男
1973/08
英语
中学高级教师
100
肥西农兴中学
陈家元
男
1978-06
英语
中学高级教师
101
肥西农兴中学
程德富
男
1976-01
英语
中学高级教师
102
肥西农兴中学
王曙光
男
1976-10
英语
中学高级教师
103
肥西农兴中学
许存勇
男
1974-07
英语
中学高级教师
104
肥西金桥高级职业中学
解敏
女
1978/05
数学
中学高级教师
72
巢湖槐林镇海如初中
熊凌云
男
1972/05
数学
中学高级教师
73
巢湖中垾中心学校
方先元
男
66.10
数学
中学高级教师
74
庐江二中
唐小四
男
1977/10
数学
中学高级教师
75
庐江金牛中学
张登仓
男
1972/11
数学
中学高级教师
76
庐江乐桥中学
欧宗礼
男
1969-09
数学
中学高级教师
77
庐江乐桥中学
张旭
男
1971/05
政治
中学高级教师
149
合肥市第一中学
童智祥
男
1978/09
历史
中学高级教师
150
合肥市第一中学
徐祖刚
男
1974/07
历史
中学高级教师
151
合肥市第一中学
肥西地名里的故事作文

肥西地名里的故事作文紫蓬山,民间俗称“李陵山”,一说得名于山上三国魏将李典陵墓;一说是李典为祀其七世祖李陵,在山上建庙,“庙,名李陵庙,山因名李陵山。
”明万历八年,建有玄武殿,取“紫气东来”、“蓬莱仙境”首二字,额其门曰“福地紫蓬”,寓“迎紫气,赴蓬莱”之意。
李陵山故始称“紫蓬山”,为庐阳第一名山。
山上的西庐寺,几经兴替,见证了紫蓬山的悠久历史。
如今的紫蓬山,古树葱郁、道路盘桓,暮鼓晨钟、梵音绕梁,来往游人不绝。
因居派河上段得名派,本意为“江河的直流”。
派河源于周公山一带,上段俗称“苦驴河”,经小蜀山东南折,流经城西桥、上派、中派、下派注入巢湖,全长约60公里。
上派,原本是一座小村庄,因位于派河上段而得名,同时,沿河而下还有中派、下派等地。
上派河很早就有人类活动。
县城古埂岗有新石器晚期古人类遗址。
明代,上派河正式有文字记载。
清初,在此设派河驿,又设派河铺。
至清中叶,《〔嘉庆〕合肥县志》已正式记有“上派河镇”。
1949年1月肥西解放并建县,同年6月,县委、县政府机关由紫蓬镇周新圩、小梁岗等地迁来上派镇。
今天的上派镇,已由原先三四百人口的农村小集镇,发展成为舒适宜居的繁华县城,人民安居乐业,派河穿城而过,两岸建起的公园处处鸟语花香,宛然一幅和谐图景。
三河镇古称“鹊渚”。
远古时期,三河一带濒临巢湖西岸,为一高洲,鸟鹊云集,故名“鹊岸”“鹊渚”等,后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
南北朝后期称三汉河,明、清置三河镇。
这里是著名的古战场。
春秋时期,即为吴、楚两国交争之地。
历史上著名的“鹊岸”之战就发生在此。
《〔嘉庆〕庐州府志(卷四)·古迹》记有鹊岸:《左传》昭公十五年冬十月,楚子以诸侯及东夷伐吴,吴人败诸鹊岸。
又引《舆地记胜》:鹊岸,在舒城县西北。
史料的记载,与今天的地形正好相合。
三河悠久的历史文化、浓厚的生活气息,传承千年,历久弥新。
水乡的风情、古镇的魅力,每天都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到此一游。
肥西三和古镇旅游攻略

景点介绍:1.天然亭:位于三河古镇西街入口处,因以前在对面的小南河天然桥旁边有座茶楼,叫做天然楼,后来因为洪水原因不复存在,因此在此建造这座亭子,命名为天然亭,又叫做半亭,这上面的石碑上,雕刻着“十大舍不得”,表达了三河的繁华盛世。
2.刘同兴隆庄:位于三河镇古西街,又叫做“刘记布庄”、“刘记米铺”。
清末古西街的一家著名的商家。
他是姓刘的人开的庄子,中间的“同兴隆”是这个庄子的商号。
庄子的主人刘锦堂(1879—1941)曾任三河商会副会长,兄弟五人。
其中刘锦堂与二哥刘锦臣就居住在“刘同兴隆庄”。
整座刘同兴隆庄为五进八厢三十二间房屋。
临街是一幢二层木楼,二进为走马转心楼,后三进都是平房。
第三进是敞厅,用于接待来客;四进是香屋,用于祭祀祖先;五进是居住宿舍,建筑面积约有700平方米。
当时这里门厅若市,车水马龙,刘同兴隆庄生意北起六安的阴山,南至南京、上海,无比兴隆。
刘同兴隆庄主要经营各种布匹和大米。
大米的日运销量可达五百多吨,年收入数万银元。
那时候的“同兴隆”真是无比兴隆,是古镇最有名气的商家之一。
刘同兴隆庄房屋结构具皖中徽派建筑特色,采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与皖中地方建筑相结合,自成建筑体系,每两进房屋之间都留下天井,自成独特排水体系。
同时,也象征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经商理念。
3.翠竹亭:位于古西街合众巷出口处,旁边就是风光秀丽、贯穿全镇的三河小南河。
此亭掩映在一片翠竹林之中,亭柱酷似竹子,亭子颜色是一片翠绿色,取名竹亭,有节节高升之寓意。
旁边有游船码头,泛舟小南河,别有一番幽情。
4.冶霞亭位于三河中街小南河畔。
在抗战时期,三河相对安宁,芜湖、南京等许多有钱人为躲避战乱,齐集三河,人口一度多达七八万之众,所以当时三河也被称为“小南京”、“小上海”等,在解放初期三河还一度设市,称为三河市。
冶霞亭全部用大理石做成的,亭子取名“陶冶情操、沐浴晚霞”的意思,外形颇似一个清朝的官帽。
因为合肥出了个非常有名的清官——包拯,他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大清官。
安徽省地方志目录

郎溪县志
广德县志
宁国县志
泾县志
绩溪县志
旌德县志
当涂县志
铜陵县志
屯溪县志
黄山市志
歙县志
休宁县志
黟县志
祁门县志
安庆市志
桐城县志
望江县志
潜山县志
太湖县志
宿松县志
岳西县志
枞阳县志
怀宁县志
65方言志
66人物志
67附录
省辖市(区)志
合肥市志
淮北市志
亳州市志
宿县地区志
蚌埠市志
阜阳地区志
淮南市志
滁县地区志
六安地区志
马鞍山市志
巢湖地区志
芜湖市志
宣城地区志
铜陵市志
池州地区志
安庆地区志
徽州地区简志
县(市、区)志
长丰县志
肥西县志
肥东县志
凤台县志
濉溪县志
五河县志
怀远县志
固镇县志
宿州市志
宿县志
灵璧县志
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安徽省地方志目录
安徽省地方志目录
《安徽省志》
01总述
02大事记
03建置沿革志
04自然环境志
05地质矿产志
06气象志
07地震志
08人口志
09政党志
10群众团体志
11人大政府政协志
12公安志
13司法志
14民政志
15劳动志
16人事志
17外事侨务志
18军事志提要
19农业志
20水产志
21林业志
22水利志
23农垦志
24乡镇企业志
25煤炭工业志
26电力工业志
肥西县梁岗学校2015年春季学期寄宿生信息统计表(修改)

39 刘贤纯 3401230802120051 40 苏梦军 3401230800510103 41 苏平 3401230803110063
42 汪浩雨 3401230800510092 43 王倩 3401230800520093
44 吴静雯 3401230803120002 45 吴云昭 3401230800510037 46 姚慧娟 3401230801420062 47 叶文竹 3401230803110037 48 殷宝山 3401230800510068 49 赵金蓝 3401230801320064 50 赵金亮 3401230800510045 51 赵雨杰 3401230802110006 52 郑雨晴 3401230800520102 53 54 55 56 57 58 周程 周颖 周雨 陈赣 程龙 程鹏 3401230803110045 3401230800520077 3401230800520047 3401230756210002 3401230700510019 3401230703110042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七② 八① 女 安徽省肥西县紫蓬山管委会陀龙村 340122200106263326 女 安徽省肥西县紫蓬山管委会山口村 340122200104056163 男 王上份 女 肥西县双井村 男 肥西县双井村 34012220010726331X 340122200207056166 340122200101186173
32 程丽雅 3401230803120021 33 程舒婷 3401230803120022 34 程志颖 3401110801110036 35 方玉涵 3401230803120036 36 黄张伟 3401230803110035 37 解冬冬 3401230803110023 38 李超 3401230803110019
2012合肥师范学院毕业生实习名单汇总

王月霞 张 文涛
王皖汀 胡莉莉、胡 梅秀珍、高贤
婉群
汪雪春、何军
周涛 姜文 沈芳、相
杰
莎娜
李克高 王迎亚
刘永芳、薛建 章 代曼曼、
木伟伟
鲁贵玲 刘 叶宏伟、
璐
张黎明
戴玲 陈静
于露 黄茜 徐巧云、
芸
王杰
叶丹丹 徐璐
韦新洁、姚倩 董莉、陈倩
朱伶俐 徐玉成 董娟 屠金萍
韩群、孙颖 张倩倩、李欣
朱晖 李娜、 胡祖和、郑云
丁晴、丁威 、方婉清、 徐一丹、陈 云、胡潇潇
李宇航
崔亚祥
汪泉、李相 丽
杨青 岳珍妮
朱玲、李静 汪月玉 高新灵
李超、李建 林
吴士娟、刘 健、孙頔、
孙雨桐
刘盼盼、唐 悦、张秋玉
李成甫、 张伟、孙
龙 汤池恋、 张超、冒
乐乐 秦雨恒、 黄渭、潘
姗姗 聂俊、柏 互伟、王
梦瑶 张超 (小)、 鲍婕、李 福 王福音、 丁涛、姜 玉洁 江暐地、 冯遥遥、 张璇
28盛祥 鲁 菲菲 温洋
瑞 沈璐璐 朱 伶伢 李晨
吴秀秀 张元 朱海 星 肖娟
郭恩惠 徐天野 谷 成飞 余朵 朵 王芳 陶冉 许芳 芳 李敏 刘文凭 干 兆婷 曹林 锋 岳贵龙 汪俊 柯岳 中 徐春茹 陈银云 高 猛 赵普
林
பைடு நூலகம்
施珊珊 许珊珊 蒋斌 刘翔翔
佘露、江荣曼 田雪丽、赵旭 丁雪雪、张琪
魏波、邓 林阁、乐
磊 郑桂妃 (郑丽) 、王宗梦 丁悦、方 媛、夏咪
咪
许幸幸 易 允燕
何晓丹、 孙永丽 陈
张梦莎
莲叶
蒋郁磊、 袁小磊
张婷 吴苏
朱少芳、潘 朝芸
肥西县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细则(讨论稿)(再修订)

1、备课充分,教学设计符合课改理念。
切实抓
好集体备课制度的建设与落实。年级学科1、①缺一科次扣 1 分,直至扣完为止,②发现一人次抄袭教案现象
组2人
扣一分,直至扣完为止。③集体备课缺一次扣一分,直至扣完为止。
以上的学校每两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3
分)
2、上课能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组织教学,
五、 教学 管理
。(5 分)
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听课同时,对被听课教师备课、作业等及时
进行检查并签注姓名和日期(2 分)
3、 九年一贯制学校以校、小学以中心校 为单 位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学开放周活动(3 分)。
3、“教学开放周”活动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2 分);社会各界 广泛参与,其中家长参与率不少于 25%,教师的参与面要达到 70%(1 分)。
4、义务教育完成率(2 分)
4、在校生年辍学率 1%以下 1 分,学龄人口能按时入学 1 分
1、育人为本,各学科教学有机渗透德育 (2 分)
1、查阅教师教案无明显体现的,每科次扣
1
分,扣完为止。
二、
全面 实施 素质
12 分
教育
2、贯彻《守则》、《规范》,重视养成 教育 (2 分)
2、有工作方案 0.5 校园内无乱涂乱画
1、学校获奖(4 分)
1、学校整体工作获国家、省、市、县、乡表彰的分别记 4、3、2、 1、0.5 分。专项工作减半
七、 教育 12 2、教师获奖(4 分) 教学 分 成果
2、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教坛新星)评比获国家、省、市、县奖分别 记 4、3、2、1 分,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育叙事)获 国家、省、市、县奖或同级刊物上发表的,分别记 2、1.5、1、0.5 分。重要教研成果并在校级以上推广的得 4 分。 3、学生参加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活动,获国家、省、市、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建 置第一节 位置区域肥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省会合肥西南,地跨江淮流域之间,临肥水之南,滨巢湖西岸。
地理座标:东经116°40′52″—117°21′39″,北纬31°30′22″—32°00′21″;东连合肥市郊区,隔巢湖与肥东县、巢湖市相望;西与六安县接壤;南沿丰乐河与舒城县、庐江县为邻;北抵寿县、长丰县。
县境西宽东窄,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64公里;总面积2168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流域1583平方公里,淮河流域585平方公里;另有巢湖水面100平方公里。
第二节 建置隶属肥西县是1948年12月析合肥县西、南乡建立的新县,以位于合肥之西得名。
肥西境内很早就有人类活动,考古部门发掘鉴定,共发现新石器晚期人类居住遗址4处,商、周时期人类遗址100多处。
商、周时期,肥西为“淮夷”之地。
西周时,县境北边有“虎方”,南面有“群舒”部落,西边有“六”国。
春秋时期,肥西为吴、楚交争。
战国时属楚国。
秦代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肥西属九江郡。
汉初,肥西先后属英布的九江王国(都六,今六安),刘长、刘安的淮南王国(都寿春,今寿县)。
公元前122年(武帝元狩元年),分天下为十三州,淮河以南属扬州;淮南王国废,“合肥设九江郡;郡下设县,肥西东南部属合肥县、西北部属成德县。
《史记・货殖列传》: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
“合肥”之名,首见于此。
此名因境内肥水而得(详见《附录》中《肥水发源及合肥得名辨考》一文)。
东汉,刘秀封坚镡为合肥侯,肥西分属合肥侯国和成德县。
三国时,合肥、成德二县属魏国淮南郡,魏扬州刺史驻合肥。
西晋,合肥、成德县皆属扬州淮南郡。
东晋,成德县废,其地分入寿县、合肥县,肥西全属合肥县。
地。
太清三年,合州为东魏所占。
陈:573年(宣帝太建五年),合州入陈。
郡县仍旧。
后废汝阴郡,汝阴县属合州北陈郡(治合肥)。
579年,合州为北周所占。
“庐州“之名,是由汉、晋时“庐江郡”(南朝梁、陈时入隋代,改合州为庐州(仍治合肥),合州)而来。
北陈郡及汝阴县皆废,恢复合肥县,属庐州。
大业三年,改庐州为庐江郡(治合肥)。
唐初,改庐江郡为庐州;627年(贞观元年),全国分十道,庐州属淮南道;742年(天宝元年),又改庐州为庐江郡;758年(乾元初年),复改郡为州。
合肥县属之。
五代十国时期,合肥先后属吴、南唐、后周。
宋代,庐州隶淮南道,后改为淮南路。
1072年(熙宁五年),淮南路分东、西两路,庐州属淮南西路,隶于保信军节度使(驻合肥)。
肥西有段寨、山南、新仓三镇。
南宋时,淮西制置使驻庐州,合肥县属之。
元代,初置淮西总管府于合肥,不久改为庐州路,隶属于淮西江北道。
后创行省,庐州路属河南江北行省,肥西有长城镇(今长镇)巡检司,至明代裁撤。
明代,梁县(在今肥东县境内)并入合肥县。
合肥初置江淮行省,后撤,领于南直隶(南京)。
清初,庐州府合肥县隶于江南省(驻南京),1667年(康熙六年),分置安徽省。
合肥县隶之。
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肥西设官亭巡检司辖西乡,青阳巡检司辖南乡。
中华民国:1912年(民国元年),撤庐州府,合肥县直属安徽省(驻安庆)。
1915年设道,合肥属安庆道,1929年撤道。
1933年设行政专员督察区(简称专区),合肥县属三专区。
1938年6月,合肥县城被日军侵占,县政府迁至肥西潜山乡鸽子笼圩子。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县政府迁回合肥城内。
安徽省政府也从大别山迁驻合肥。
1948年12月底,肥西民主县政府在杨新圩(今江夏乡境)成立,肥西建县,属中共皖西三地委领导。
1949年1月初,肥西民主县政府移驻农兴乡小梁岗、周新圩。
1949年4月,成立皖北行署(省级)驻合肥市。
肥西民主县政府改称肥西县民主政府,直属皖北行署。
6月,县民主政府移驻上派河镇。
另外,三河镇自1949年1月解放后设市(县级),属巢湖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肥西县民主政府改称肥西县人民政府。
1950年,肥西县隶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4月,三河撤市设区,并入肥西县。
1952年2月,肥西县改属皖北行署六安专区。
1952年8月,皖南、皖北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肥西县隶属安徽省六安专区。
1958年9月,肥西县划属合肥市。
1961年4月,肥西县又划归六安专区。
1983年7月,肥西县复属合肥市辖。
第三节 境域 区划一、境域变更1949年,肥西县辖境为原合肥县西乡、南乡(三河镇独立设市),及北乡的部分地域,共76个乡镇。
县界与合肥以护城河为界。
从北、西、南三面环绕城区,东抵南肥河及巢湖,南至丰乐河南,西至金桥乡,北至长岗店、吴山、高塘等乡,以后屡有变更,县境不断缩小。
现以实际交接时间记述如下:1950年4月,三河撤市设区,划归肥西县。
(原合肥县三河区辖的新河、北闸、施婆、黄道等乡、村,于1949年初划属湖西县,1949年7月随同湖西县并入庐江县,未划回三河区)。
1950年3月,肥西、六安两县调整边界部分插花地。
六安县太平乡属王集及位于肥西金桥附近的徐楼、陈岗、大房郢等村庄划归肥西县;原两县共辖的马集及街南6个小庄划归六安县。
1951年1月,北外、金斗、卫岗、德胜、城南(3个行政村)乡划归合肥市郊区,共划出行政村34个,耕地43455亩。
1954年9月,郑楼乡郑楼选区划归寿县三义区,共划出自然村12个,耕地1214亩。
1955年3月,山北乡、小埔乡、山西乡、双墩乡划归合肥市郊区,划出面积18.5平方公里,耕地24199亩。
1955年7月,肥西、舒城两县调整边界。
肥西县沿丰乐河南岸乡村划归舒城。
计有:河南乡5个选区,汪圩乡8个选区,丰乐镇1个选区,黄城乡7个选区、城圩乡2个选区,太平乡6个选区、五星乡7个选区、黄西乡林家拐村,袁店乡廖渡选区,界河乡5个选区;共划出耕地19737亩。
舒城县划给肥西县的桃溪镇以北沿丰乐河北岸乡村,计有:合圩乡老郢、山圩、花园、井墩4个选区,谢河乡小街、胜利、油坊3个选区,长郢乡毛墩、利兴、解郢、人店、樊庄、张潭、桥头、土当口、三里、长郢10个选区,共划入耕地13060亩。
1955年12月20日,大蜀山划归合肥市园林管理处,周围长7.5公里,耕地8817亩。
1958年2月,高桥乡优胜农业社,岗集乡远景农业社和共耕农业社的谢岗、茶庵2个生产队划属合肥郊区,成立水库乡;高桥乡淮西农业社(108个自然村、14339亩土地)划归合肥郊区北外乡。
1963年7月,合肥郊区井岗、园林、优胜3个公社划归本县。
1964年9月,井岗、园林、优胜3个公社和肥光人民公社的大井、瓦屋、十八岗等7个生产大队划归合肥郊区。
二、行政区划1948年12月底,肥西民主县政府成立,辖山南、紫蓬、程店、城南4区。
1949年3月,原设于江夏店的“六合办事处”撤销,将所辖官亭、城西两区划归肥西县,蜀西区划归寿合县;5月,寿合县撤销,原辖的长军、蜀西两区划属肥西县。
1949年底,肥西县共辖8区、76乡:山南区:六合 黄花 芦临 山南 界河 横店 双河 沈店紫蓬区:维新 紫蓬 望舒 大黄 上派 花岗 董岗城南区:义城 晓星 烟墩 双星 义兴 四十井 丙新 二十埠 城南程店区:新仓 忠义 合作 罗祝 清平 苏小 汪圩 方桥 丰乐 程店 中派 双枣 刘河城西区:烧脉 长安 西平 南岗 金斗 永安 日新 蜀山官亭区:农兴 雷麻 大柏 焦婆 官亭 聚星 潜山 防虎 众兴长军区:北外 双墩 吴山 土山 四十铺 火龙 梁墩 将军 长岗 岗集 邓店 分路 高塘蜀西区:老庙 孔桥 高刘 长镇 江夏 蜀西 金马 官北 高庙1950年4月,三河市划归肥西,改设三河区,同时增设岗集、焦婆、上派3区,全县共12个区;乡划小,共151个乡、镇:上派区:中心 乐平 巢湖 上派 中派 馆驿 草岗 颜岗 桃花紫蓬区:花岗 太平 柿园 慈山 黄西 望舒 四合 黄东 董岗 紫蓬 维新 新仓 桥西程店区:蒋岗 新建 双枣 滨湖 合作 丰乐 程店 严店 大丰 刘河 罗祝 苏小 清平 河口 汪圩 方桥 临岗官亭区:众兴 聚星 三合 分路 官亭 青峰 金桥 团山 潜山 金牛 新合 新民 防虎城南区:丙子 联合 义城 建设 晓星 施河 建政 义兴 汤店 新街 四十井 城南城西区:长安 黄小店 南岗 廿埠 复兴 山北 西平 双墩 竹西 金斗 卫岗 德胜焦婆区:农兴 焦婆 烧脉 雷北 永安 泗洲 堰墩 大柏 罗坝 西陈 雷麻 新农岗集区:岗东 白塔 徐桥 高桥 龙王 高塘 夏圩 土山 岗集 邓店 梁墩 火龙 汪楼 胡店 刘庙 郑楼 杨庙 山北 窑塘 齐王三河区:五星乡 太平乡 东镇 南镇 西镇1951年1月,岗集区北外乡、城南区城南乡及城西区金斗、卫岗、德胜乡划归合肥市郊区;城南区增设关镇乡。
1951年5月,增划41个乡,分区为:上派区:谢塘 佛寺 白衣紫蓬区:周岗 城塘 同堰程店区:跨湖 望湖 钱祠 东岗 文斗 殷桥 龙庵官亭区:龙王城南区:板桥 晓南 圩西 陆集 牛角 烟墩 三十庙 双桥 施口城西区:枣庙 山西岗集区:汪庙 青岭 陈塘 谢岗 花园 军店 双庙长军区:枣林 双塘 连环山南区:馆北 馆东 青桥蜀西区:仪城 西桥 吴祠 龙兴三河区、焦婆区:未增。
1952年3月,增设烟墩、中派、土山、高刘、滨湖、防虎6区及56个乡镇;程店区改为丰乐区。
全县共18区、243个乡(镇):丰乐区:新建 方桥 新仓 铁佛 文斗 程店 双枣 蒋岗 黄城 丰乐 汪圩 河南 城圩 钱祠 丰乐镇官亭区:共和 青峰 高庄 金牛 龙门 聚星 马山 官亭 金桥 团山 三合 潜山 众兴 南分路长军区:长岗 岗北 刘庙 汪楼 古城 邓店 梁岗 小蜀 将军 守保 鸡鸣 双塘上派区:佛寺 上店 黄张 上派 馆驿 五十埠 彭圩 桃花 白衣 中心 乐平 谢塘 草岗 上派镇城南区:建设 韦桥 义兴 陆集 程岗 施口 联合 圩西 义城 板桥 关镇 晓星 施河 建政 晓南 黄港紫蓬区:花岗 张店 慈山 黄东 周岗 胜利 芮店 董岗 慈东 黄西 叶岗 七十埠 柿园 紫蓬烟墩区:二十埠 烟墩 枣庙 王桥 双桥 莲花 竹西 井岗 三十庙 汤店 巢湖 新街 丙子 四十井焦婆区:堰墩 大柏 焦婆 罗坝 烧脉 永安 雷北 路南 西陈 桥头 农兴高刘区:孔桥 河东 陈桥 大蜀 路北 高刘 白露 浩圩 张王 青山 连环 苏岗 石塘 枣林城西区:南岗 西平 山西 复兴 大井 黄小 长安 山北 城西 小埔 泗洲 四十铺 双墩防虎区:新塘 新合 望舒 杨店 汪堰 四合 防虎 吕楼 龙潭 凤凰 黄花 新民 维新山南区:洪桥 高店 芦临 馆北 界河 六合 馆西 馆东 华山 新圩 沈店 袁店 横店 长岗 青桥 山南镇滨湖区:龙庵 合作 阮郢 苏小 河北 清平 柯桥 跨河 滨湖 临岗 任倪 东南 平塘 河口土山区:郑楼 土山 五十铺 胡庙 花园 汪庙 白塔 夏店 杨庙 夏圩 青岭 高塘岗集区:岗集 陈庙 火龙 龙王 谢塘 陆祠 岗东 徐桥 十八里岗 高桥 军店 双庙三河区:杨婆 太平 五星3个乡,东镇 南镇 西镇 中心镇1955年3月,城西区山北乡、小埔乡、山西乡、双墩乡划归合肥市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