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概括事例的方法

小学语文概括事例的方法

小学语文概括事例的方法1小学语文概括事例的方法一、课题扩充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

不少课文的题目。

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们可以借助课题。

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富。

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

二、段意合并法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

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

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合并时。

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

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三、六要素串连法。

一篇写人、写事的文章,通常都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六大基本因素。

因此,概括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就只要把这几个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抓重点句法。

我们所学的课文经常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这样的结构,课文中总是有总起句或者是总结句。

概括主要内容时,只需要找到总起句或是总结句,它们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有的文章虽然不是总分结构,但仔细阅读的话,会发现文章的结尾总有一句话能够总结全文。

中心句借助法。

这种方法,就是借助文章中的中心句来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还有的课文中间部分常有过渡句,过渡句的主要作用就是承上启下,因此对于串连文意的作用自不待说,同时过渡句也是上下文的中心句,概括了上文,也统领了下文。

因此,概括的时候绝对不能忽视。

过渡句也有助于我们快而准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因为过渡句一般是对上文的总结和对下文的总领,而这样的总结和总领,正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文章,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时,各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互相结合运用,效果会更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会更容易更准确。

经验总结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经验总结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经验总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1.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哪些

1小学语文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1. 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如《飞夺泸定桥》提出下面问题:①课文写的是红军在什么情况下飞夺泸定桥的?②他们是怎么“飞”又是怎么“夺”的?③结果怎样?把这些问题的回答归纳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

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

究其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点:1、缩不短。

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的。

2、该不该删。

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分不清楚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

3、抓不住重点。

课文内容那么多,顾前不顾后,很难快速把握重点。

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如下几种方法----1、段意合并法。

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

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要注意: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

如《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课文第一大段主要写了:钱学森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决心早日回国;第二大段主要写了:美国当局用种种手段迫害钱学森,阻挠他回国;第三大段主要写了:在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下,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怀下,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

三个大段的内容合并起来,稍加整理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钱学森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决心早日回到祖国,而美国当局用种种手段迫害他,阻挠他回国。

最后,在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的关心支持下,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

2、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回答出来这些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比如,学了《我的战友邱少云》后,我们就可以提以下问题:本文讲的是谁?( 当然是邱少云。

) 讲了他的什么事情?( 他在烈火烧身的情况下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小学语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小学语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学语⽂概括⽂章主要内容的⽅法 把握⽂章的主要内容,是读懂⼀篇⽂章最基本的要求,其实质是对学⽣概括能⼒的培养。

下⾯⼩编为⼤家带来了⼩学语⽂概括⽂章主要内容的⽅法,供⼤家参考。

1⼩学语⽂概括⽂章主要内容的⽅法 ⼀、课题扩充 题⽬是⽂章的眼睛,透过题⽬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信息。

不少课⽂的题⽬,就是⽂章内容的⾼度概括。

归纳这类⽂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

⾸先要读懂字⾯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内容把课题扩展成⼀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

⼆、段意合并 ⼀篇⽂章由⼏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合并段落⼤意的⽅法概括⽂章主要内容。

先理清⽂章脉络, 写出每⼤段的意思, 再根据⽂章内容分清主次。

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合并时,要对各段的⼤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三、分析⽐较,突出重点 有些⽂章, 重点部分⼗分突出, ⽽全⽂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

因此,只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的段落⼤意,再加上⼀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全⽂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

可以先简单地读读课⽂,了解⼤致内容。

然后找出⽂章的重点段,弄清作者在重点段中要表达的意思,再联系其余各段作适当补充, ⽂章的主要内容就⾃然概括出来了。

如《落花⽣》⼀⽂, 第⼀段讲的是种花⽣和收花⽣。

第⼆段讲的是⼀家⼈围坐在⼀起品尝花⽣,谈论花⽣。

显然第⼆段是重点段,⼀家⼈尝花⽣, 谈论花⽣的好处, 并以花⽣喻做⼈要做务实有⽤的⼈。

以此为核⼼,联系⽂中其他内容,就不难概括出全⽂的主要内容:作者⼀家⼈在后园过花⽣节,他们边品尝花⽣,边谈论花⽣的好处, ⽗亲以花⽣来⽐喻, 告诉我们要做有⽤的⼈, 不要做只讲体⾯⽽对别⼈没有好处的⼈。

⼀篇⽂章的主要内容不⼀定⼀次就能抓住,这就需要反复地进⾏分析⽐较,分析内容的主次,准确抓住⽂章的主要内容。

有的⽂章还需要分析⽂中的关键词句和段落,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和重点段落,主要内容也就容易归纳了。

经验总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经验总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经验总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1. 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五种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五种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五种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其中涉及到多种方法和技巧。

不同的文体,概括的难易程度不同,所要运用到的方法也不一样,这一期重点讲一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五种方法以及它们的使用路径。

一、题目拓展法多数情况下,文章的题目就包含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时,我们只需要把文章的题目补充完整就可以了。

如《三打白骨精》一文,课题就是文章的主要事件,我们只需要补上人物(谁打?)孙悟空和事情的结果(白骨精被打死了),就可以变成一个完整的主要内容。

《三打白骨精》主要写了(孙悟空)三次棒打(狡猾多变的)白骨精,最后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消灭了白骨精(把白骨精打死了)的事。

这种方法运用的前提是文章题目得是文章核心。

二、段意合并法段意合并法就是把文章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合并起来,稍作修改调整,成为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种方法适合于每一篇文章,但较长的课文所花的时间要多一些。

如写景课文《烟台的海》是按照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这样的思路顺序写的,于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这篇文章生动描写了烟台海的独特景观: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同时描写了烟台人的劳动和生活。

又如文章《猫》生动描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可爱。

段意合并法往往和重点句子摘录法配合使用。

如果文章是类似说明文的,每个自然段开头有中心句的,比较简单,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则需要先想好每个段落讲了什么内容,再进行合并。

三、重点段落归纳法重点段落归纳法就是抓住课文重点段来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也是中段年级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方法,内容比较简单,就是要分清楚课文的重点段落,或者重点句在哪里。

一般来说,如果一篇文章是总分总结构,文章的重点段落一般在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处。

在文中开头的叫总起段,或者叫总起句。

如《詹天佑》的第一段是总起段,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文中结尾的叫总结段,或者叫总结句。

《养花》的最后一段是总结段,可以摘录这一句作为文章主要内容;在文章中间的叫过渡段,也叫过渡句,如《赵州桥》第四自然段,整篇文章就介绍了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六要素”综合方法:“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概括主要内容时可以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

例如《爬天都峰》这篇课文“六要素”就是十分清楚的:时间-------假日里;地点-------天都峰;人物-------老爷爷、爸爸、“我”;事情的起因-------一老一小在天都峰脚下相遇,相约一起爬天都峰;经过-------克服困难,爬上了天都峰;互相道谢。

把这“六要素”串联起来,就得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抓重点段法:一篇文章有若干个段落,其中有主要段落和次要段落之分。

主要段落就是对表达主题起关键作用的段落即重点段。

例如《槐乡的孩子》这篇课文的重点段是第3、4自然段,抓住了这两个自然段,我们就能概括出主要内容。

三、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风筝》这篇课文第一段总写做风筝和放风筝是“我们”最大的快乐,第二段写做风筝,第三段写放风筝,最后一段写找风筝。

把这几个意义段的段意合并,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重点内容。

例如《赵州桥》这篇课文,我们抓住“赵州桥非常雄伟”“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两个句子,就能概括出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集锦集锦一、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1、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转载)
一、段意归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先把全文读一遍,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再一段一段认真的读,读懂每个段,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只要把每个段落大意合理地连接起来,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如《普罗米修斯》一课,见课本语文园地八。

二、题目拓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审题入手,弄懂题目的含义,然后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桂林山水》一课,就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桂林山水的特点加以概括,就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本篇课文主要写了桂林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

三、综合归纳法,如写事的文章。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如《桥》一文:时间是下着大雨的黎明,地点是木桥前,人物是老支书,事件是老支书不顾自己的儿子舍身救群众。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下着大雨的黎明,在木桥前老支书不顾自己的儿子舍身救群众的事。

四、抓重点词句(中心句、中心段或过渡段)。

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有时候我们摘录中心句后,还需要“串”。

如老舍笔下的《猫》,既写了大猫,又写了满月的小猫。

我们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必须把文中两个中心句串联起来:猫的性格很古怪,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还有的时候,中心句表达比较烦琐,我们还需要“缩”,精简一些修饰性的词语,使课文大意表达得更精炼。

五、取主舍次法即重点归纳法。

有时一篇文章,其重点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

因此,只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议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尝花生,议论花生的好处的情形。

六、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如《草船借箭》提出下面问题:①课文写的是诸葛亮在什么情况下借箭的?②他们是怎么借的?③结果怎样?把这些问题的回答归纳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请浏览后下载,资料供参考,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