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教案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合集下载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第一节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谢尔顿和劳拉金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自从1879年取得独立地位之后,有三项使命。

P3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

这三项使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均得到了心理学工作者同等程度的关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心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主要内容:P4第一大研究支柱是积极情感体验,主要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郑重研究人针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感体验的牲及产生机制。

第二大研究支柱是积极人格,制定积极的人格,对积极人格进行正确的分类和界定,依照《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关于疾病的分类方式来对人的积极品质或美德进行分类和界定。

第三大研究支柱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确定如何使社会、家庭、学校、单位等有利于一个人形成积极的人格,并产生积极情感。

这要涉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具体单位的各种规章制度等问题,其内容明显走出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单靠心理学科本身已不能胜任,因此会议建议邀请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一起参与到研究中来。

第二节关于积级一、什么是积极实际而具有建设性的,既包括人外显的积极,也包括人潜在的积极。

而当代心理学中所谓的“积极”,一般是指“正向的”或“主动的”含义也许让我们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来认识“积极”的含义会更深刻,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著名的电子专家、美籍华人陈之蕃教授有一套友人赠送的非常精美的茶具,当他举家搬迁到香港之前,在收拾整理行装时不慎把这茶具的一只茶杯打破了。

当时在场的许多人都为陈教授感到惋惜:如此精美而又心爱的一tao 茶具,现在破碎了一只杯子,又没有地方可以配到同样型号的这是一件多么令人伤心的事。

谁知陈教授却坦然笑道:真不错,我又能多了一只碟子。

面对同样的事实---破碎了一只杯子,当你分别用“少了一只杯子”和“多了一只碟子”来进行描述时,你的心态就显然不同,前一种是消极心态,而后一种则显然是积极的心态。

大学积极心理学教案设计

大学积极心理学教案设计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基础和意义;2. 培养学生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3.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成长,激发内在潜能,实现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1.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基础;2. 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3. 如何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日常生活。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解和认同;2. 如何将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应用于实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一个简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提问: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它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二、讲解1. 介绍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基础和意义;2. 分析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区别;3. 讲解积极心理学的三大主题:积极情绪、积极人格和积极组织。

三、互动1. 分组讨论:积极心理学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哪些应用?2.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分享。

四、总结1. 强调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2. 提问:你对积极心理学有哪些新的认识?二、讲解1. 讲解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如:感恩练习、优势识别、积极思维等;2. 分析这些方法和技巧如何帮助我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实践1. 引导学生进行感恩练习,让学生体验积极情绪;2. 分组讨论:如何将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四、总结1. 强调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解和认同程度;2.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的情况;3.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情况。

积极心理学教案(1)

积极心理学教案(1)

积极心理学教案中国积极心理学项目中心庄展模第一讲积极心理学概论第一节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1、什么是积极心理学(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的定义: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本身潜力的科学,研究目的在于发掘使个人以及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2)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 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或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2、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1)1998年1月,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召开的“艾库玛尔会议”是积极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塞利格曼(Seligman)邀请了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伊(Csikszentmihalyi)、福勒(Fowler)等人共商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方法和基本结构等问题,并指定了相应的负责人。

(2)2000年1月,塞利格曼(Seligman)和契克森米哈伊(Csikszentmihalyi)在世界著名的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家》共同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同一期的《美国心理学家》杂志还刊载了一个积极心理学的专辑,大多数是由一些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撰写了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3)目前,积极心理学运动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些有影响的著作相继出版,如塞利格曼的《真实的快乐》、卡尔《积极心理学:关于幸福和人类积极心理力量的科学》、利文的《佛教和瑜伽中的积极心理学》,斯奈德和洛佩兹的《积极心理学手册》等。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1、积极心理学实现心理学的价值平衡积极心理学既是对当代心理学研究价值的一种重新回归,也是对消极心理学倾向的一种反动。

大学生积极心理学教案

大学生积极心理学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核心理论。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

教学重点:1.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应用。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压力,让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提出问题:“如何调整心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引入积极心理学这一主题。

二、讲授新课1. 介绍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优势、潜能和幸福感的科学。

2. 介绍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转向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和幸福生活。

3. 讲解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理论:a. 优势理论:关注个体的优势、潜能和独特性。

b. 情绪调节理论:研究个体如何通过调节情绪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

c. 心理资本理论:关注个体的心理资源,如乐观、自信、韧性等。

4. 介绍积极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a.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b. 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提高幸福感。

三、案例分析1. 分享一个积极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讨论案例,分析案例中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

四、实践活动1. 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积极心理学的方法。

2. 活动内容: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进行解决。

3. 活动要求:每个小组在活动结束后,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2. 强调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教学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核心理论。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积极心理学(一)

积极心理学(一)

积极心理学(一)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第一章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第一节)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给年轻人从正确的事情中寻找乐趣。

——柏拉图(公元前约400年)如果可以的话,与你的父母谈谈你出生那天的情景。

不是时间、地点或者过程,而是他们第一次看见你时的感受和心情。

我想那是一种夹杂着恐惧和希望的情感,恐惧的是不知道你是否健康、安全,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照顾好你;希望的是你能快乐,过一个充实幸福的人生,希望你能有天赋和能力,并且很好地发挥这一切,希望将来有一天,你可以建立自己的家庭,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

现在来想象你生命的最后时刻,无论这一刻会在何时出现。

假设你还有时间回顾你的一生,什么是你最满意的事情?什么是你最后悔的事情?我想你的思绪应该与你父母在你降临之时所想的是相近的内容。

你的生活是否美好充实?你是否无论艰难险阻都竭尽全力?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相亲相爱的人?你是否在交际中尝试改变或者做得更好?我猜想,你后悔没有多吃一些菲多利,没有在工作中做更多的尝试,没有看——哪怕是重播第10遍的——有线电视剧《因果律》。

我猜想,你希望在你的一生中走更多的捷径,因为你一直以来总是把自己的需求置于他人需求的前列,也或许是因为你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人生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关注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人生阶段。

积极心理学可以算做心理学领域的一门新开辟的领域,因为这个领域重点关注的是那些可以提升生命价值的事件。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巅峰和低谷,而积极心理学并不否认低谷。

虽然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相比,积极心理学把挫折看得更加微小,但是也承认挫折的重要性:生命中美好的一面与糟糕的一面同等重要,因此需要得到心理学界同等程度的重视。

积极心理学认为生活的核心并不只是避免麻烦、防止困扰,因而更加关注人生中那些风景美好的一面。

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是那些发生在生活正常轨道上的事件。

在这本书中,我将介绍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家所发现的美好生活以及如何实现这种生活。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一)2024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一)2024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一)引言概述: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绪和行为中积极因素的学科。

与传统的心理学关注问题和病理,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优点、幸福感和成长。

本文将介绍积极心理学的定义、起源和研究方法,并讨论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特质、积极人际关系、积极心理干预和积极教育等五个方面。

正文:一、积极心理学的定义1.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优点和幸福感的科学学科。

2. 它与传统心理学的病理导向不同,更关注积极因素的培养和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的起源1. 积极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类势能理论。

2. 马丁·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流畅经验”和“幸福感”等概念。

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积极心理学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调查、实验和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

2. 研究者常常利用问卷调查、生物学指标和行为评估等工具来测量积极因素。

四、积极情绪1. 积极情绪包括喜悦、希望、乐观和满足等,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2. 积极情绪能提高个体的抗压能力,增强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五、积极人格特质1. 积极人格特质包括乐观、自尊、勇气和自律等,这些特质有助于个体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2. 积极人格特质可以通过个体的努力和培养得以增强,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六、积极人际关系1. 积极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的积极交往和合作关系。

2. 积极人际关系能提供支持、鼓励和安全感,有助于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幸福感。

七、积极心理干预1. 积极心理干预是指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个体克服困难和发展潜能。

2. 积极心理干预常常包括个体咨询、群体培训和幸福工程等形式,为个体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八、积极教育1. 积极教育是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方法应用于教育领域,促进学生的积极成长和学习能力。

2. 积极教育强调鼓励、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等因素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自我发展意识。

烟台大学积极心理学教案

烟台大学积极心理学教案

烟台大学积极心理学教案一、课程简介章节名称:第一章积极心理学导论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历史与发展。

2. 让学生理解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积极心理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内容:1.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2. 积极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3.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4. 积极心理学的影响和应用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什么是心理学?2. 教师讲解: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历史与发展。

3. 小组讨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4. 案例分享:积极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积极情绪章节名称:第二章积极情绪的力量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积极情绪的定义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提高积极情绪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积极情绪的定义和作用2. 积极情绪的测量方法3. 提高积极情绪的策略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情绪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教师讲解:积极情绪的定义和作用。

3. 小组活动:测量并分享自己的积极情绪。

4. 实践活动:学习并实践提高积极情绪的策略。

三、积极思维章节名称:第三章积极思维的力量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积极思维的定义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培养积极思维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积极思维的定义和作用2. 积极思维的培养方法3. 积极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思维方式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教师讲解:积极思维的定义和作用。

3. 小组活动:分享并讨论培养积极思维的方法。

4. 实践活动:运用积极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四、积极关系章节名称:第四章积极关系的力量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积极关系的定义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建立和维护积极关系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互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积极关系的定义和作用2. 积极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方法3. 积极关系在个人成长中的应用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人际关系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教师讲解:积极关系的定义和作用。

《积极心理学》课件

《积极心理学》课件
• 善待自己的概念和重要性 • 善待自己的具体行为 • 善待自己的培养方法
积极评论
积极评论是指对他人行为和成就给予赞扬和肯定,具有促进积极心理和人际 关系的重要作用。
• 积极评论的定义和意义 • 积极评论的重要性和优点 • 积极评论的实践方法
总结和展望
积极心理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不仅可以提高个人幸福感和心理健康, 还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 积极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 积极心理学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
《积极心理学》PPT课件
本课件介绍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背景、积极情绪及其影响、心流体验、乐观心 理学、善待自己、积极评论以及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和未来发展。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积极特质和力量的学科,旨在追求幸福感、满足感和意义感,并帮助人们实现个 人和社会的发展。
•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背景 •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和特点 •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乐观心理学
乐观心理学致力于探索人们积极面对挑战、抱有希望和乐观态度的心理机制, 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提升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 乐观心理学的概念和背景 • 乐观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 乐观心理学的应用措施
善待自己
善待自己是培养个人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包括对待自己的态度、个人时间管理和到愉悦和满足的情绪状态,对生理和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 积极情绪的概念和种类 • 积极情绪对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 积极情绪的培养方法
心流体验
心流体验是指人们在投入高度专注的活动中,全身心沉浸其中,获得忘我、 流畅感和满足感的心理状态。
• 心流体验的定义和特点 • 心流体验的基本特征 • 心流体验的培养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

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一、发展背景(一)折叠积极与消极心理学模式幸福的奥秘是什么?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怎样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状态?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

相信你在了解了这一理论后,一定能超越自身的不快乐、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当然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

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如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爱。

例如,在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告诉对方你是一名心理学的研究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方可能会说,“学心理学不错,可以帮别人排忧解难”。

其实,这种思想是在严重受到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之下而产生的。

对于《心理学摘要》(Psychological Abstracts)电子版的搜索结果表明,自1887年至2000年,关于焦虑(anxiety)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depression)的有70856篇,而提及欢乐(joy)的仅有851篇,关于幸福(happiness)的有2958篇。

搜索结果中关于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的文章比例大约为14:1。

这个统计数据显示,两个世纪以来,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

这种以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模式,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由此造成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巨大“空档”,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在这种背景之下,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必须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折叠积极心理学研究发展过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 年代Terman 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就曾倡导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人本主义思潮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积极心理学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物质财富极大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精神追求却相对落后,负面心理层出不穷,而传统心理学许多理论似乎只把人当作动物或机器,而忽略了人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

因此,积极心理学就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客观社会环境的呼唤以及传统心理学研究的片面化等情况下应运而生。

《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杂志分别在2000 年和2001 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

1998 年11 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一次积极心理学高峰会议明确了积极心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成为世界性的心理运动。

积极心理学在短短几年内,已从美国扩展到加拿大、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关注。

(三)折叠批判继承Kennon〃 M〃Sheldon 和Laura King 在《为什么需要积极心理学》中指出:“非常遗憾,心理学家对如何促进人类的繁荣与发展知之甚少。

一方面是对此关注不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戴着有色眼镜妨碍了对这个问题的价值的认识。

实际上,关注人性积极层面更有助于深刻理解人性。

”消极心理学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确实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我们却也发现患心理疾病的人口数量却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了成倍的增长。

这一现象似乎和心理学的实践初衷相违背。

Seligman 把这一现象称为人类20 世纪最大的困惑。

消极心理学的已有实践证明我们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因此心理学必须转向于人类的积极品质,通过大力倡导积极心理学来帮助人类真正到达幸福的彼岸。

(四)折叠积极心理学在传统心理研究分支中的应用积极心理学倡导探索人类的美德,如爱、宽恕、感激、智慧和乐观等,因此许多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分支,如临床心理、咨询心理、社会心理、人格心理和健康心理学等,都可以在积极心理学的范式中将注意力转向对于人性积极面的研究。

比如在临床心理学领域,W〃C〃Follette 等人提出了怎样设计环境因素以唤起积极的行为,怎样教给个体控制环境和行为的技巧等方法,以帮助人们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18] 。

又比如B〃L〃Fredrickson 提出管理心理学家应当努力培养组织成员的愉悦、兴趣、自豪和满足等积极情绪,因为这些情绪不仅能使个人改观,也能通过影响组织中的他人和顾客给整个组织带来变化,从而有助于组织的兴旺和发展[19] 。

所有这些不同领域中的研究都表明,强调人性的积极面可以使心理学研究的各个分支领域更加注重于培养和调动人性中固有的力量,从而使得治疗、咨询、培训、教育、人际交往更为有效和顺畅[20] 。

(五)折叠积极心理学在美国本士所受的重视积极心理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了美国心理学界的广泛的兴趣。

1999 年,Templetion 基金会决定设立“Templetion 积极心理学奖”,以鼓励那些“最聪明的年轻人”投入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从1999 年,美国心理学家开始举办全美积极心理学年会。

2000 年1 月的《美国心理学家》杂志(American Psycholo2 gist) 出了一期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专刊;2001 年3 月的《美国心理学家》杂志(American Psychologist) 又出了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专栏。

2004 年初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世界著名心理学史家、美国心理学家舒尔兹把积极心理学称为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之一。

由此足见美国心理学界对积极心理学的重视与关注。

目前全美共有100余所高校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

作为上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的大力倡导者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赛里格曼(Martin E.P. Seligman)首先在他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开设了这门课程。

从今年9月开始,英国最具名气的私立贵族学校威灵顿公学(Wellington College),这个传统上在古希腊文化、橄榄球以及冷水浴中寻求生活意义的精英教育机构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由Tal Ben-Shahar教授的积极心理学从去年在哈佛大学开课以来,已经成为该学校今年上座率最高的课程。

选修“积极心理学”的哈佛大学学生,已经从最初的380人上升到现在的855人。

(六)折叠研究近况主观层面上积极主观体验代表研究状况:目前此方面研究在包括了主观幸福感、乐观主义等积极主观体验的同时,对积极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也进行了探索。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的看法和感受,即是评价自身生存所作出的认知和情感的结论。

Diener[2]在一篇综述中,先对气质、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以及与高主观幸福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的相关作了回顾。

接着对这方面的跨文化研究作了回顾,并提出宏观条件与幸福感存在着联系。

他指出,幸福感的关键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如何在外部事件与生活质量之间进行协调。

他的研究使心理学家更易于理解Democritus和Epictetus等古代哲学家的思想,他们认为不是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件决定了他们是否感到幸福,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决定了人们的幸福感。

在对个体如何看待现状对其更为有益的看法上,普遍的观点是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状况才是健康的。

然而,Taylor和她的同事[4]却有不同的看法。

她们认为对未来不现实的乐观信念能使个体免于疾病。

这个观点是在其对患有AIDS之类威胁生命的疾病的患者进行多次研究后得出的。

在研究中,她们发现保持乐观的病人比面对现实的病人的症状出现更晚,活得也更久。

她们分析,乐观主义积极的效果主要是在认知的水平上进行调节。

一个乐观的病人更可能实行增进健康行为和获得社会支持。

这个方向的研究对于通过预防和治疗来增进健康将有巨大的意义。

个人层面上积极人格特质代表研究状况:积极人格特质的存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

这方面研究的共同点是将人类看作是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并具有适应性的整体,其具体研究包括了自决、成熟防御机制、智慧、创造性等积极人格特质。

Ryand和Deei[6]对自决这一特质进行了研究。

自决是自决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自决理论探讨了三种相关的人类需要:胜任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

Ryand和Deei 认为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将是乐观的。

在此条件下的个体受内在激励,能够充分发挥其潜能,能够积极地寻求更大地挑战。

由于需要的满足于否和个体所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Ryand和Deei还考虑了有利于满足这种需要的社会环境及其相反的社会环境。

群体层面上人群与社会环境关系代表研究状况: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中,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

从最广阔的环境进化来讲,进化的环境塑造积极的人类经验。

当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及影响青少年发展、天赋得以体现、发挥的环境因素的探讨上。

Buss[10]在一篇文章中从进化的角度对阻碍人们达到积极的精神状态的原因提出了三种看法:首先,因为人们目前所生活的环境大大地迥异于祖先们已经在生活和精神上已经很好适应的环境,所以人们在现代的环境中常会有所不适。

其次,进化了的机制会造成主观压力,但因其有效而得以保留下来。

例如,嫉妒是人们时刻保持警惕以确保其配偶的忠实。

最后,选择是富有竞争性的,会给人们带来压力,但同时人们也拥有另一些进化了的机制。

Buss认为产生快乐的来源是:婚姻联结、友谊、紧密的亲属关系、合作性联盟等。

Buss认为通过有选择地控制一些心理机制,而激活另一些心理机制,可以增加人们的快乐。

在Buss将其论据建立在生物进化的坚实基础上之后,Massimini和Delle[11]进一步对心理进化和文化进化进行了论述。

他们假设生命系统是自我组织的,并朝向复杂性发展,因此,个体是其自身进化的原因。

个体不断地被包括进将限定他们自身个性的心理、文化的选择之中,并且形成了文化的未来。

他们认为心理选择不仅由适应和生存的压力所驱动,而且也受体验乐观的经验的需要所驱动。

只要有可能,人们选择的行为是能使他们感到充实、有能力和有创造性的行为。

Myers[12]在对有关快乐的研究的综述中,显示出了这样一个信念:如果传统价值观要跨代得以传递,那么它必须含有真理的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