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公开课教案
优质心理课教案8篇

优质心理课教案8篇提前准备教案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更自信地应对各种情况,详细的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准备,使他们在课堂上应对自如,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优质心理课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优质心理课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激烈竞争的良好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
二、活动准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列出同学们对考试的心态,查找出解决问题的资料,以主题班会讨论。
三、活动过程:(开场白)我们生活在一个激烈竞争的年代,竞争中有胜利,当然也有失败,他们像孪生兄弟一样密不可分。
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考试失败后的心态调整——失败过等于失败者吗?第一部分与自我内心的对话(主持人)在每一次的考试过后,我们总有不同的感受,可以说有人欢喜有人愁。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在三月考之后自己的感受。
第二部分考试的形象(主持人点评)个人只有自珍自爱,才能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的最大化。
第三部分分享故事(主持人点评)这个故事说明了做任何事都需要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成功。
第四部分重新认识考试第五部分全体同学一起朗读宣言。
结束语: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每一次的考试,为即将到来的期中考作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为了祖国的腾飞,个人的发展,我们应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成功,一起为祖国的未来献一份力。
四、班会实录:老师:我们生活在一个激烈竞争的年代,竞争中有胜利,当然也有失败,他们像孪生兄弟一样密不可分。
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考试失败后的心态调整——失败过等于失败者吗?这次的三月考成绩出来后肯定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我们如何面对呢?现在我们小组之间讨论一下你是如何调整考后的心态的!同学1、我会总结一下过去的学习情况,看看自己哪些地方不足需要改正。
同学2、找同学聊天。
老师:很好的方法啊!!那么,同学们心目中又是如何看待考试的呢?同学3、考试就像一场球赛,有欢天喜地,又有失败悲哀,老师.父母是球迷,正因为有他们,考试才会显得有意义,失败不是考试的悲哀,而是它本身的魅力,因为有失败,才会有胜利的欢乐,让我们勇敢面对考试,用球赛的热忱对待考试。
心理健康课教案优秀5篇

心理健康课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5篇心理健康课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心理健康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教育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克服自卑心理,学会欣赏自我和悦纳自我,树立“别人行,我也能行”的思想。
二、教学准备:事先挑选一名高一点的男同学扮演乌龟爷爷,另外选好扮演乌龟丁丁、小伙伴儿的同学各一名,旁白一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对胜利充满信心,面对困难,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最后使自己获得成功;也有的同学面对困难,丧失信心,失去了进取心,结果以失败告终。
我们今天学习新的一课,很重要,题目叫《树立自信心》。
(二)学文明理1、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戴洪祥是怎样克服困难,做成“戴氏小提琴”的,明确告诉学生是“自信心〔niubb〕的力量”!2、然后教师要简介自信心的概念以及如何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三)活动明理1、角色扮演(15分钟):让同学表演童话剧《我不行与我能行》,从演出中让学生领悟到:只有不怕困难,树立自信,才能获得成功。
2、议一议师:小龟丁丁为什么开始不敢爬坡?生:过低估计自己、自卑心理作祟、怕自己笨手笨脚,被人笑话……师:后来,丁丁怎么做的?成功了没有?生:在龟爷爷的帮助下,获得了成功;在龟爷爷的帮助下,大胆地尝试;他不怕困难,大胆去做。
师:你知道丁丁是个什么样的孩子?生: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别人;勇敢的孩子;知错就改的孩子。
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生:在做事之前,就认为自己不行,是自卑的表现;后来他做了勇敢的尝试,获得了成功,是自信的表现。
指点迷津:我们应该克服自卑,树立自信,才能获得成功。
(四)总结全课:可请同学归纳总结,使同学们看到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树立自信。
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

心理安康教育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心理安康教育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心理安康教育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爱自己的家庭,能尊敬父母和长辈,初步学会关心父母,听从教诲。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明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热爱自己的家庭,可以尊敬父母和长辈,初步学会关心父母,听从教诲。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在家帮父母做一件家务活并带一张全家合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昨天你们回家帮父母做了一件什么家务活?父母快乐吗?你自己开心吗?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里,该是多么幸福呀!今天我们来谈谈自己的家庭。
二、夸夸我的家庭1、让学生欣赏带来的照片。
引导学生感受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激发他们对自己家庭的热爱。
2、你的父母是怎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你的呢?你能选一件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来说吗?小结: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博大的爱,他们真是我们的好父母。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尊敬、关心父母,争做尊敬、关心父母的好孩子。
三、分辨对错,指导行为1、〔出示图片〕让学生评一评图中学生的做法,是对还是错并说出理由。
2、小组讨论:如何尊敬、关心自己的父母?小结:大家都知道了怎样才算尊敬和关心父母,也都说出了自己今后的做法,你们的父母一定会非常快乐。
四、献给父母的心里话1、写下你最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
2、同桌交流。
3、把心里话带回家让父母看,看看父母的反响。
五、我是家庭小帮手请家长写评语。
六、总结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作为子女我们也应该尊敬、关心父母,这样,我们的家庭就会是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
心理安康教育公开课教案2【活动理念】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地设计学习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气氛,充分唤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的积极主动、学得生动、活泼,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到达提快乐趣,扩展思维,开展智能的目的。
所以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就有这个责任去创设学生乐意学、主动学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导论公开课的教案

心理学导论公开课的教案第一章:心理学导论概述1.1 课程介绍介绍心理学导论的课程目标和重要性解释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历程强调心理学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的应用1.2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解释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讨论心理学的分支和子领域举例说明心理学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1.3 心理学的科学方法介绍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科学方法解释观察、假设、实验和验证等概念强调心理学研究中伦理和道德的重要性第二章:认知心理学2.1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介绍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讨论认知过程如感知、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强调认知心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2 感知和知觉解释感知和知觉的概念讨论感知和知觉的影响因素举例说明感知和知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3 记忆和思维介绍记忆的类型和过程讨论思维的种类和过程强调记忆和思维在学习和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第三章:发展心理学3.1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介绍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讨论人类发展的不同方面强调发展心理学在了解人类成长和发展的中的重要性3.2 生命周期中的心理发展讨论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强调生理、认知、社交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举例说明发展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3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解释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的概念强调发展心理学研究中伦理和道德的问题第四章:社会心理学4.1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讨论社会影响和个体行为的关系强调社会心理学在理解人类社会行为中的重要性4.2 社会认知和社会影响解释社会认知的概念和过程讨论社会影响的力量和方式举例说明社会认知和社会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3 群体行为和人际关系讨论群体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介绍人际关系的发展和维持强调群体行为和人际关系在社会中的重要性第五章:心理测量学5.1 心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介绍心理测量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解释心理测验和评估的概念强调心理测量学在心理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5.2 心理测验的设计和实施讨论心理测验的设计原则和过程介绍心理测验的实施方法和技巧强调心理测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性5.3 心理测量学中的应用讨论心理测量学在心理咨询、临床诊断和教育评估中的应用强调心理测量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心理测量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六章: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6.1 心理疾病的分类与诊断介绍心理疾病的常见类型,如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解释心理疾病诊断的标准和过程强调心理医生在诊断心理疾病中的作用6.2 心理治疗方法介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疗法、人本疗法等讨论各种心理治疗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强调心理治疗在帮助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性6.3 药物治疗介绍心理疾病药物治疗的基本原理讨论常用心理疾病药物的类型和作用强调药物治疗在心理疾病治疗中的地位和注意事项第七章:心理评估与咨询7.1 心理评估的作用与方法介绍心理评估的概念和目的解释心理评估的方法和技巧,如问卷、访谈、心理测验等强调心理评估在心理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7.2 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介绍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讨论心理咨询的目标和过程强调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中的角色和职责7.3 心理咨询的应用讨论心理咨询在不同人群和情境中的应用,如学生、家庭、企业等强调心理咨询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心理咨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八章:心理学的应用领域8.1 临床心理学介绍临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讨论临床心理学家的职责和日常工作强调临床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重要性8.2 教育心理学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解释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强调教育心理学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学习效果中的重要性8.3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介绍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讨论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在企业和组织中的应用强调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在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中的重要性第九章:心理学的未来发展9.1 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介绍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和热点问题,如神经心理学、生物心理学等讨论这些新领域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强调心理学研究在探索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性9.2 跨学科合作介绍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如认知科学、医学、社会学等讨论跨学科合作在解决复杂问题中的优势强调心理学跨学科合作的前景和挑战9.3 心理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介绍心理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讨论心理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强调心理学教育在培养心理学专业人才中的作用第十章:心理学伦理与职业素养10.1 心理学伦理介绍心理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讨论心理学研究与实践中面临的伦理问题强调心理学专业人士在遵守伦理规范中的重要性10.2 心理学职业素养介绍心理学专业人士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如同理心、沟通能力、判断力等讨论心理学职业发展的前景和挑战强调心理学专业人士在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中的责任10.3 心理学实习与实践介绍心理学实习和实践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讨论实习和实践对心理学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强调心理学专业人士在实习和实践中的积极态度和反思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解析:理解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是学习心理学导论的基础。
心理学教案(精编7篇)

心理学教案(精编7篇)心理学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到情绪的多样性,懂得情绪对人的行为和生活的重要作用,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情境创设中感受情绪的多样性;在合作探究中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学会排解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健康快乐地生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2)教学难点:把相关知识应用于实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健康快乐地生活,真正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式教学法教学工具:多媒体、康乃馨。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老奶奶,她有两个儿子,大郎和二郎。
大郎开了一家雨伞店,二郎开了一家洗染点。
老奶奶整天忧心忡忡,在雨天的时候,老奶奶会担忧地说:“唉,我小儿子的衣服到哪里去晒呀?”在晴天的时候,老奶奶会忧虑地说:“唉,哪还有人买我大儿子的伞呀?”就这样,老奶奶每天都愁眉苦脸的。
后来,她的邻居和她说了一番话后,这个老奶奶开始笑逐颜开了。
同学们想一想,这位邻居说了什么话,才会使这位老奶奶转忧为喜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其实啊,外在的客观条件没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只是老奶奶的思想观念,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就会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由此可见,情绪与个人的思想观念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心灵的深处,消除不良情绪,营造健康心灵。
放飞我们的好心情。
多媒体投影展示课题——消除不良情绪,营造健康心灵二、认识情绪的分类1、多媒体投影展示图片。
师:我们知道,人的情绪是丰富多彩的。
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样的人生。
大家看看投影上的四幅图片,请同学们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孩子们的情绪。
第一幅图孩子的情绪可以用哪个字概括?(喜),第二个孩子瞪大双眼,气得眼睛都流出来了,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情绪的字概括,这个字是(怒);第三个孩子嚎啕大哭,他的情绪应该是(哀),第四个孩子睁着惊恐的眼睛,很明显他的心里充满了(惧)。
心理学公开课教案

心理学公开课教案一、教案概述1.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提高学生对心理学的认识和兴趣,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涉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内容。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第一章:心理学导论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
2. 教学内容:(1)心理学的定义和学科性质(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心理学的发展历程3. 教学活动:(1)讲授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性质(2)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讲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三、第二章:认知心理学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
2. 教学内容:(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3)认知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3. 教学活动:(1)讲授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介绍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3)分析认知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四、第三章:情绪心理学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情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
2. 教学内容:(1)情绪心理学的定义和分类(2)情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3)情绪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3. 教学活动:(1)讲授情绪心理学的定义和分类(2)介绍情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3)分析情绪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五、第四章:人格心理学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人格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
2. 教学内容:(1)人格心理学的定义和分类(2)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3)人格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3. 教学活动:(1)讲授人格心理学的定义和分类(2)介绍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3)分析人格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六、第五章:发展心理学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
心理学高中公开课教案

心理学高中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了解心理学中的一些经典理论和实验,并能够分析和讨论其意义;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3. 心理学中的经典理论和实验。
三、教学难点1. 心理学中的经典理论和实验的分析与讨论;2. 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上,例如通过引用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者是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
知识扫盲:1. 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比如心理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等。
2. 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并通过实际案例加以说明。
经典理论与实验:1. 介绍心理学中的一些经典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并简要解释每个理论的核心观点。
2. 介绍心理学中的一些经典实验,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等,并对其实验过程、结果和意义进行解读。
案例分析与讨论:1. 给出一个实际案例,例如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或者是学习压力等,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讨论。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和分析结果,并可选择代表上台进行展示和总结。
拓展延伸:1. 通过展示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或者是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对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思考和讨论。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提供心理学相关的书籍、电影或者是在线资源等,供学生自行选择阅读和了解。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通过以下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参与程度、对问题的回答和讨论的贡献等。
2. 小组讨论和展示:根据小组讨论的质量和展示的内容对小组进行评价。
3. 个人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任务,如撰写心理学实验报告或者心理学案例分析等,用于个人评价。
心理公开课教案

心理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心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领域;2.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 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4. 培养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和积极的心理调适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2. 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教学内容一: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领域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个实际案例或问题,引起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和思考。
比如可以提问:“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哪些心理问题?你希望找到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步骤二:讲解(10分钟)简要介绍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领域,强调其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和重要性。
步骤三:案例分析(15分钟)引用一到两个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法。
教学内容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步骤一:讲解(10分钟)介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例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并解释其在研究中的应用。
步骤二:示范实验(15分钟)介绍一个简单的心理实验,并向学生展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验数据。
步骤三: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心理问题,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或观察方法来研究该问题。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积极交流和合作。
教学内容三: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步骤一:讲解(10分钟)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惧等,并讲解其可能的原因和影响。
步骤二:解决方法(15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法,如放松训练、认知重构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应用这些方法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
步骤三:案例分析(15分钟)再次引用一到两个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的心理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互动。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上的参与度、学生的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的记忆
第一节记忆的概述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什么叫记忆。
2、熟悉记忆的种类。
3、深刻理解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其品质。
二、教学内容:
1、记忆的概念及记忆与心理。
2、记忆的种类。
3、记忆的三个环节。
4、记忆的品质。
5、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记忆的种类。
2、记忆的三个环节。
四、教学方法:
讲解法提问法举例法比较法讨论法五、教学过程:
(一)、通过讲解的方式来学习记忆的概念,并举例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二)、介绍不同划分标准下记忆的不同分类,借助分组讨论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根据记忆的内容:
(1)、运动记忆2周
(2)、情绪记忆6个月
(3)、形象记忆6——12个月
(4)、语词逻辑记忆1岁
2、根据记忆时间保持时间的长短:
(1)、瞬时记忆
(2)、短时记忆
(3)、长时记忆
(三)、用举例的方式介绍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1、识记:是一种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脑海中留下痕迹的过程。
比作:图书馆购入新书。
2、保持: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印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
比作:将购入的新书进行登记、分类、储存。
3、回忆:人脑对过去经验提取的过程。
比作:取书、借书。
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四)、运用讲解的方式,借助举例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记忆的品质
的理解。
1、记忆的敏捷性(记忆速度的快慢)
2、记忆的持久性(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
3、记忆的正确性
4、记忆的准备性
(五)、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1、表象的含义及分类。
2、表象的特征。
六、与学生共同回顾本次课的知识点。
第二节学前儿童的记忆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与发展。
2、掌握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3、理解幼儿记忆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关教育措施。
4、能够在活动中有效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
二、教学内容:
1、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及发展。
2、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
3、如何在活动中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
三、教学重点:
1、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
2、如何在活动中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
四、教学方法:
讲解法提问法举例法讨论法复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简单回顾上一节的知识点,通过展示幻灯片的形式与学生一同巩固上一节的内容。
(二)、通过讲解、举例从量与质出发共同学习有关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与发展。
1、量的发展:(1)、记忆范围
(2)、记忆广度
(3)、记忆保持时间
2、质的发展:(1)、记忆态度的发展
(2)、记忆内容的发展
(3)、记忆方法的发展
(4)、记忆正确性的发展
(三)、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容易记容易忘。
2、记忆带有很大无意性。
3、以形象记忆为主。
4、机械记忆多余意义记忆。
5、记忆不精确。
(四)、幼儿记忆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有意性差,影响记忆效果。
2、不会运用适当的记忆方法。
3、偶发记忆。
4、正确对待“说谎”问题。
(五)、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记忆力。
1、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记忆效果。
2、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培养发展幼儿的形象记忆、情绪记忆。
3、帮助幼儿提高认识能力,提高意义识记水平。
4、正确评价识记结果,合理组织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