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例题

第八章例题
第八章例题

【例8-1】图(a)所示电路是没有画完整的正弦波振荡器。

(1)完成各节点的连接;

(2)选择电阻的阻值;

(3)计算电路的振荡频率;

(4)若用热敏电阻(的特性如图(b)所示)代替反馈电阻,当(有效值)多大时该电路出现稳定的正弦波振荡?此时输出电压有多大?

图(a) 图(b) 【相关知识】

RC正弦波振荡器。

【解题思路】

根据RC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题目分析、求解。

【解题过程】

(1)在本题图中,当时,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相移为零,为了满足相位条件,放大器的相移也应为零,所以结点应与相连接;为了减少非线性失真,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结点应与相连接。

(2)为了满足电路自行起振的条件,由于正反馈网络(选频网络)的反馈系数等于1/3(时),所以电路放大倍数应大于等于3,即。故应选则大于的电阻。

(3)电路的振荡频率

(4)由图(b)可知,当,即当电路出现稳定的正弦波振荡时,,此时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例8-2】图(a)所示电路为RC移相式正弦波信号发生器,。设集成运放的均具有理想的特性。

(1) 试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a)

(2)试求电路的振荡频率和起振条件。

【相关知识】

反相比例器、电压跟随器、RC移相网络。

【解题思路】

(1) 从相位和幅度条件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

(2) 根据环路增益求电路的振荡频率和起振条件。

【解题过程】

(1)图(a)所示RC移相式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由反相输入比例放大器(A1)、电压跟随器(A2)和三节RC 移相网络组成。放大电路(中频区)的相移,利用电压跟随器的阻抗变换作用减小放大电路输入电阻R1对RC移相网络的影响。为了要满足相位平衡条件,要求反馈网络的相移。由RC电路的频率响应可知,一节RC电路的最大相移不超过,两节RC电路的最大相移也不超过,当相移接近时,RC低通电路的频率会很高,而RC高通电路的频率也很低,此时输出电压已接近于零,又不能满足振荡电路的幅度平衡条件。对于三节RC电路,其最大相移可接近,有可能在某一特定频率下使其相移为,即则有

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合理选取元器件参数,满足起振条件和幅度平衡条件,电路就会产生振荡。

(2) 由图(a)不难写出电路的放大倍数

画出反馈网络,如图(b)所示。

图(b)

由图可得

由以上各式,得电路的反馈系数为

令的虚部为零,得电路的振荡频率为

此时电路的反馈系数

根据电路的起振条件知,当时,电路产生振荡。

【例8-3】试判断图(a)所示电路是否有可能产生振荡。若不可能产生振荡,请指出电路中的错误,画出一种正确的电路,写出电路振荡频率表达式。

图(a) 图(b)

【相关知识】

LC型正弦波振荡器。

【解题思路】

(1) 从相位平衡条件分析电路能否产生振荡。

(2) LC电路的振荡频率,L、C分别为谐振电路的等效电感和电容。

【解题过程】

图(a)电路中的选频网络由电容C和电感L(变压器的等效电感)组成;晶体管T及其直流偏置电路构成基本放大电路;变压器副边电压反馈到晶体管的基极,构成闭环系统统;本电路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稳幅。静态时,电容开路、电感短路,从电路结构来看,本电路可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若参数选择合理,可使本电路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动态时,射极旁路电容和基极耦合电容短路,集电极的LC并联网络谐振,其等效阻抗呈阻性,构成共射极放大电路。利用瞬时极性法判断相位条件:首先断开反馈信号(变压

器副边与晶体管基极之间),给晶体管基极接入对地极性为的输入信号,则集电极对地的输出信号极性为一,即变压器同名端极性为一,反馈信号对地极性也为一。反馈信号输入信号极性相反,不可能产生振荡。若要电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只要对调变压器副边绕组接线,使反馈信号对地极性为即可。改正后的电路如图(c)所示。本电路振荡频率的表达式为

图(c) 图 (d) 图(b)电路中的选频网络由电容C1、C2和电感L组成;晶体管T是放大元件,但直流偏置不合适;电容C1两端电压可作为反馈信号,但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晶体管集电极信号)没有传递到选频网络。本电路不可能产生振荡。首先修改放大电路的直流偏置电路:为了设置合理的偏置电路,选频网络与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时要加隔直电容,晶体管的偏置电路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固定基极偏置电阻的共射电路,另一种是分压式偏置的共射电路。选用静态工作点比较稳定的电路(分压式偏置电路)比较合理。修改交流信号通路:把选频网络的接地点移到C1和C2之间,并把原电路图中的节点2连接到晶体管T的集电极。修改后的电路如图(d)所示。然后再判断相位条件:在图(d)电路中,断开反馈信号(选频网络与晶体管基极之间),给晶体管基极接入对地极性为的输入信号,集电极输出信号对地极性为一(共射放大电路),当LC选频网络发生并联谐振时,LC网络的等效阻抗呈阻性,反馈信号(电容C1两端电压)对地极性为。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极性相同,表明,修改后的电路能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电路有可能产生振荡。本电路振荡频率的表达式为

【例8-4】在调试图示电路时,如果出现下列现象,请予以解释。

(1)对调反馈线圈的两个接头后就能起振;

(2)调、或阻值后就能起振;

(3)改用较大的晶体管后就能起振;

(4)适当增加反馈线圈的匝数后就能起振;

(5)适当增大值或减小值后就能起振;

(6)增加反馈线圈的匝数后,波形变坏;

(7)调整、或的阻值后可使波形变好;

(8)减小负载电阻时,输出波形产生失真,有时甚至不能起振。

【相关知识】

变压器反馈式正弦波振荡器。

【解题思路】

根据变压器反馈式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工作条件解释题述现象。

【解题过程】

(1)对调反馈线圈的两个接头后就能起振,说明原电路中反馈线圈极性接反了,形成了负反馈而不能

起振。

(2)调节、或阻值可改变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调、或阻值后就能起振,说明原电路的工作点偏低,电压放大倍数偏小;而调整工作点后电压放大倍数提高,故能起振。

(3)原电路中的太小,使电压放大倍数不满足自激振荡的幅度条件。改用较大的晶体管可使电压放大倍数提高,易于振荡。

(4)原电路中的反馈强度不够(太小),不能起振。增加反馈线圈的匝数可增大反馈值,使电路易于起振。

(5)适当增大值或减小值,可使谐振阻抗增大,从而增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使电路易于起振。

(6)反馈太强使晶体管进入饱和区才能稳定,故而波形变坏。

(7)调整、或的阻值可使静态工做点合适,放大器工作在靠近线性区时稳定振荡,所以波形变好。

(8)负载过小,折算到变压器原边的等值阻抗下降,晶体管的交流负载线变陡,容易产生截至失真,故波形不好;同时使输出电压下降,电压放大倍数减小,故有时不能起振。

【例8-5】电路如图(a)所示,设运放和都是理想特性。试分析电路能否产生方波、三角波信号,若不能产生振荡,请改正。

图(a)

【相关知识】

比较器、积分器、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解题思路】

根据非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电路组成原理及产生振荡的条件判断电路能否产生振荡。

(1)检查电路是否同时具有电压比较电路(开关器件)、反馈网络和积分器(延时环节)。

(2)只要反馈信号能使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状态发生变化,该电路就能产生振荡。

【解题过程】

在图示电路中,运放组成反相输入迟滞比较器,运放组成积分电路,积分器输出接比较器输入构成反

馈环路。如果电路能振荡,比较器输出必然是方波信号,,积分器输出将随比较器输出

的极性向相反方向变化而产生三角波。

假定比较器输出,此时运放同相端的电位,积分器输出向负方向变化,随时间推移将趋向负电源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的电位与同相输入端电位没有比较点,所以它不可能翻转,即本电路不会产生方波、三角波信号。为了使比较器输出状态能随积分器输出电压的变化而翻转,可将运放的反相输入端接地,把电阻的接地端断开,并与运放的输出端相接。改正后的电路如图(b)所示。

图(b)

另一种改正方法是在原电路的比较器和积分器之间,再加一级反相器,改正后的电路如图(c)所示。

图(c)

【例8-6】在图(a)所示的矩形波发生电路中,运算放大器的电源为+15V(单电源供电),其最大输出电压

,最小的输出电压,其它特性都是理想的。

(1)画出输出电压和电容电压的波形;

(2)求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当的大小超出什么范围时,电路将不再产生矩形波?

图(a)

【相关知识】

方波发生器、比较器、积分器。

【解题思路】

先根据电源电压的极性和大小,决定输出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比较器同相输入端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得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在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讨论电容电压的变化能否控制比较器翻转,若能控制比较器翻转,该电路就能产生方波;否则,电路不能产生方波。由此可确定参考电压的范围。

【解题过程】

(1)方波发生器电路输出电压只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状态,电容C随输出电压的极性进行充电或放电。当电容C两端电压大于运放同相端电位时,输出为低电平;反之,输出为高电平。因而,输出电压u O和电容电压u C的波形如图(b)所示。

图(b)

(2)只要求出运放同相端电位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就可知道电容C两端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由图可知

当时,。

当时,。

时,电容器充电,当时,充电结束,此时;时,

电容器放电,当时,放电结束,此时。

(3)如果电容器充电时u C不能大于,或者电容放电时u C不能小于,电路就不再产生方波。由图可知,当电容C不受比较器翻转控制时,u Omax在R4两端的分压就是电容C最大可能的充电电

压;而电容C放电时,最小电压。即

或者

从而可得出:当,或时,电路就不能正常工作。

【例8-7】电路如图(a)所示,图中运算放大器A和二极管D1、D2都是理想器件,稳压管D Z的稳压值为U Z。试证明调节电位器R W改变矩形波占空比时,周期T将保持不变。

图(a)

【相关知识】

矩形波发生器、占空比。

【解题思路】

当矩形波发生器中的RC网络(延迟环节)充电和放电时间常数可分别控制时,输出电压形波的占空比就会变化;如果在充电时间常数增大的同时能等量的减小放电时间常数,则形波占空比变化时,周期T将会保持不变。

分析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及RC网络充电和放电时间常数,推导振荡周期T与电位器R W的关系。【解题过程】

为便于分析,可先画出和的波形示意图如图(b)所示。

图(b)

图中。

当输出电压为U Z时,u O通过D1对电容充电

当输出电压为-U Z时,电容通过D2放电

故矩形波周期

可见,在改变R W滑动端位置时,T保持不变。

【例8-8】三角波发生器的电路如图所示,为了实现以下几种不同要求,U R和U S应相应地做哪些调整?

(1)端输出对称方波,端输出对称三角波;

(2)对称三角波的电平可以移动(例如使波形上移);

(3)输出矩形波的占空比可以改变(例如占空比减小)。

【相关知识】

比较器、积分器、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

【解题思路】

根据迟滞比较器工作原理分析参考电压U R对三角波输出电压的影响,讨论三角波信号电平位移问题。根据积分器的工作原理分析运放A2同相端的参考电压U S对积分电容充放电电流的影响,讨论矩形波的占空比变化情况。

另外,还可写出、与U R、U S的关系式,讨论U R、U S对、的影响。

【解题过程】

首先分析U R和U S对电路的影响。

比较器输出电压的大小由稳压管击穿电压决定,不受U R和U S的控制。运放A1反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U R 会改变比较器两个的阈值电压的大小(不影响二者的差值),也就是说,U R会改变积分器输出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而不影响二者的差值,使三角波信号电平发生位移。

当比较器输出电压幅值一定时,运放A2同相端的参考电压U S会改变积分电容充放电电流的大小,使正向充电电流与负向充电电流不等,改变了积分器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所需的时间,控制了比较器翻转的时刻,从而改变了输出信号u O1高电平和低电平持续时间,即改变矩形波的占空比。

(1) 当U R=0时,比较器的两个阈值电压对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积分器输出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也对称;当U S=0时,积分电容正向充电电流与负向充电电流相等,比较器输出高电平持续时间等于低电平持续时间。所以,若要端输出对称方波、端输出对称三角波,应使U R=U S=0。

(2) 当U S=0时,端输出对称方波,U R会使三角波信号电平发生位移;当U R>0时,整个波形上移;当U R<0时,整个波形下移。必须注意,U R过大时,三角波输出电压受电源电压的限制而产生削波失真。

(3) 改变U S就可改变矩形波的占空比。当U S>0时,若比较器输出高电平,积分电容充电电流减小,积分器输出电压变化速率变小,比较器翻转时刻推迟,矩形波高电平持续时间变长,占空比变大;反之,矩形波占空比变小。

【例8-9】图示电路为一压控振荡器,假设输入电压大于零,且小于6伏();运算放大器A1、A2为理想器件;二极管D的正向压降为0.6V,动态电阻很小,反向电流为零;稳压管D Z的稳定电压为±6V。

(1)运算放大器A1、A2各组成什么电路?

(2)画出和波形,要求时间坐标对应,标明电压幅值;

(3)写出振荡频率与输入电压的近似函数关系式。

图(a)

【相关知识】

压控振荡器、比较器、积分器。

【解题思路】

先根据电路结构分析各个单元电路的功能,再根据输出电压的极性判断二极管的工作状态,讨论电路的工作原理、推导u O1与 u O2的关系、确定u O1、 u O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画电路各点电压的波形,最后推导振荡频率与输入电压的函数关系式。

【解题过程】

(1)A1构成反相输入积分器,A2构成同相输入迟滞比较器。

(2)比较器的输出电压只有高、低电平两种状态,当输出高电平U Z=6V时,二极管D关断,u O1随时间推移而负向线性增大。当负极性u O1与正极性u O2使运放A2同相端电位过零(反相端接地)时,比较器翻转,u O2跃变为负值。此时,二极管D导通,u O2等于二极管导通压降0.6V(运放A1反相端为虚地)。二极管D导通后等效电阻很小,积分电容C迅速放电,u O1快速正向增大。当正极性u O1与负极性u O2(=―0.6V)使运放A2同相端电位过零时,比较器再次翻转,u O2跃变为正值,二极管再次关断,如此周而复始,形成周期性振荡。

为了推算比较器翻转时刻u O1的大小,可利用叠加原理列出运放A2同相输入端电位与u O1和u O2之间的关系如下:

当u O2=U Z=6V时,u O1=―5V,比较器状态翻转。

当u O2=―0.6V时,u O1=0.5V,比较器状态翻转。

由此可画出u O1和u O2的波形如图(b)所示。

图(b)

(3)由于二极管D导通电阻很小,积分电容放电时间极短,锯齿波的周期近似等于积分电容充电时间,即。

当时,电容充电结束,则有

【例8-10】图(a)所示电路可产生三种不同的波形。设集成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为,稳压管的,控制信号电压的值在的两个峰值之间变化。

(1)试简述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试求的周期值。

(3)试求的占空比与的函数关系;并设,试画出、与的波形。

图(a)

【相关知识】

比较器、积分器、波形发生器。

【解题思路】

(1)分析运放A1、A2和A3各自组成的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2)根据运放A1电路的工作原理求出的振荡周期。

(3)根据电压比较器输入电压随时间线性变化(三角波)的特征,推导的占空比与的函数关系。(4)画出时、与的工作波形。

【解题过程】

(1)由图可知,运放组成积分器,组成迟滞比较器,两个单元电路形成闭环后,构成三角波与方波发生器。其中为三角波,为方波。组成单门限电压比较器,输出电压为矩形波,其脉冲占空比由控制电压决定。

(2)由于的反相输入端电压为零,利用叠加原理可求得的同相输入端电压为

当过零时,比较器输出电压发生跃变,即

比较器的翻转条件为

求解上式可得比较器翻转时与的关系

当时

当时

因为积分器()的输出电压为三角波,比较器输出电压为方波。所以

即随时间线性的变化。

令,那么,

当时

即电路的振荡周期为3.2ms。

(3)设波形的占空比与控制信号成线性关系,其函数关系为

当=0时,为方波,占空比为50%,得常数b=0.5。

当时,占空比为75%,可得比例系数。

于是得

当时,矩形脉冲的占空比为

由以上分析可画出、与的波形如图(b)所示。

组合典型例题解析讲解学习

组合典型例题解析 【例1】判断下列各事件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并求出相应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1)10个人相互各写一封信,共写了多少封信? (2)10个人规定相互通一次电话,共通了多少次电话? (3)10支球队以单循环进行比赛(每两队比赛一次),这次比赛需要进行多少场次? (4)10支球队以单循环进行比赛,这次比赛冠亚军获得者有多少种可能? (5)从10个人里选3个代表去开会,有多少种选法? (6)从10个人里选出3个不同学科的科代表,有多少种选法? 解:(1)是排列问题,因为发信人与收信人是有顺序区别的.排列数为A2 10 =90(种). (2)是组合问题,因为甲与乙通了一次电话,也就是乙与甲通了一次电话,没有顺序 的区别.组合数为C2 10 =45(种). (3)是组合问题,因为每两个队比赛一次,并不需要考虑谁先谁后,没有顺序的区别. 组合数为C2 10 =45(种). (4)是排列问题,因为甲队得冠军、乙队得亚军与甲队得亚军、乙队得冠军是不一样 的,是有顺序区别的.排列数为A2 10 =90(种). (5)是组合问题.因为三个代表之间没有顺序的区别.组合数为C3 10 =120(种). (6)是排列问题.因为三个人中,担任哪一科的课代表是有顺序区别的.排列数为A310=720(种). 点评:排列、组合是不同的两个事件,区分的办法是首先弄清楚事件是什么?区分的标志是有无顺序,而区分有无顺序的方法是:把问题的一个选择结果解出来,然后交换这个结果中任意两个元素的位置,看是否会产生新的变化,若有新变化,即说明有顺序,是排列问题;若无新变化,即说明无顺序,是组合问题. 【例2】写出从五个元素a,b,c,d,e中任取三个元素的所有组合,并求出其组合数. 解:考虑画出如下树形图,按给出字母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考虑. a b b c c c d d d d d e e e 根据树形图,所有组合为abc,abd,abe,acd,ace,ade,bcd,bce,bde,cde. 组合数为C3 5 =10(个). 点评:排列的树形图与组合的树形图是有区别的.排列的树形图中其元素不能重复出现但可任意排列,而组合的树形图中其元素也不能重复出现,但元素出现的次序必须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如元素b后面不能出现a,元素c后面不能出现a、b等)来考虑,否则就会出现重复或遗漏.

机械设计第八章带传动思考题答案

《带传动》课堂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普通V带传动中,已知预紧力F =2500 N,传递圆周力为800 N,若不计带的离心力,则 工作时的紧边拉力F 1为 2900 ,松边拉力F 2 为 2100 。 2、当带有打滑趋势时,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而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决定于 F 、、 f 三个因素。 3、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带疲劳强度,并具有一定的寿命。 4、在同样条件下,V带传动产生的摩擦力比平带传动大得多,原因是V带在接触面上所受的正压力大于平带。 5、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和打滑。 6、皮带传动中,带横截面的最大拉应力发生在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皮带传动的打滑总是发生在皮带与小带轮之间。 7、皮带传动中,预紧力F 过小,则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减小,皮带传动易出现打滑现象而导致传动失效。 8、在V带传动中,选取小带轮直径D1≥D 1lim 。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带的弯曲应力过大。 9、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的型号可根据计算功率Pca 和小带轮转速n1 查选型图确定。 10、带传动中,打滑是指带与带轮之间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多发生在小带轮上。 刚开始打滑时紧边拉力F 1与松边拉力F 2 的关系为 F 1 =F 2 e f。 11、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是由松紧边的变形不同产生的,可引起速度损失,传动效率下降、带磨损等后果,可以通过减小松紧边的拉力差即有效拉力来降低。 12、带传动设计中,应使小带轮直径d≥d rnin ,这是因为直径越小,带的弯曲应力越大;应使传动比i ≤7,这是因为中心距一定时传动比越大,小带轮的包角越小,将降低带的传动性能。 13、带传动中,带上受的三种应力是拉应力,弯曲应力和离心应力。最大应力等于1+b1+ c ,它发生在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处,若带的许用应力小于它,将导致带的疲劳失效。 14、皮带传动应设置在机械传动系统的高速级,否则容易产生打滑。 二、选择题

中南大学机械设计学复习题

机械设计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1-1“设计学”从古代到现代的三个发展阶段阶段1 直觉设计阶段阶段2:半经验半理论设计阶段阶段3:半理论半经验设计阶段1-2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统称。1-3 “设计”是把各种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它是从合理的目标参数出发,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创造出一个所需的优化系统或结构的过程。1-4由想法到产品的过程机械产品设计的一般过程:认识需求→目标界定→问题求解→分析选优→评价决策→表达→实现。设计的第一步是认识需求,由此决定要设计一种装置满足它。认识需求有时是一种很高创造性的活动。第二部是目标界定。基本目的是把需求限定在某种确定方面,并限定满足需求的一些特殊的技术和特性,以便在下一步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解法。第三步是问题解决。就是我们所说的功能原理设计,应该把各种可能的解法尽可能多地收集起来,供下一步分析比较,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第四部是分析和优选。第五步是评价决策,这是最困难的一步。第六步是表达,设计的表达有写说画。其中画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第七部是实现,实现的手段是实用样机,实现的最后标准是市场,市场是检验设计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第一章 1.机械的概念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统称:完成做功的各种具体机器和以传递力与运动的各类机构总称为机械。 2.机械设计主要特点 1)多解性2)系统性3)创新性4)设计与科学研究 3.“机械设计学”的学科组成 1)功能原理设计2)实用化设计3)商品化设计 4.现代设计,以功能为核心,构思实现该功能所需的方法和手段,具体方法和手段有: CAD/CAM/CAE技术,CIMS工程、并行工程、优化设计、有限元方法、可靠性设计、创新设计、快速响应设计、反求工程、逆向工程、虚拟设计方法等。 5. 近代“机械设计学”的核心内容 1)功能思想的提出2)人机工程学科的兴起3)工业设计学科的成熟 6.机械设计按其创新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适应性设计2)变型设计3)创新设计 第三章 1. 任何一种机器的更新换代都存在三个途径: 1)改革工作原理;2)通过改进工艺、结构和材料提高技术性能;3)加强辅助功能使其更适应使用者的心理。 2. 功能原理设计的工作特点 1).用一种新的物理效应来代替旧的物理效应,使机器的工作原理发生根本的变化的设计。 2).引入某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但首先要求设计人员有一种新想法(New Idea)、新构思。 3).使机器品质发生质的变化。 3. 功能原理设计的任务和主要工作内容 1).功能原理设计的任务:针对某一确定的“功能目标”.寻求一些(一种)“物理效应”并借助某些“作用原理”来求得一些实现该功能目标的“解法原理”。 例如:为实现直线移动的功能要求,可寻求液压、电磁或机构等物理效应,通过油缸、直线电机或刚体传动等作用原理,求得最终实现机械直线移动这个功能目标的解法原理。 2).功能原理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 (1)明确功能目标;(2)构思能实现功能目标的新的解法原理;(3)改进、完善解法。 4.根据系统工程学用黑箱来描述功能,请描述采用的哪三种流的转换。 任何技术系统都可以视为3种流的处理系统: 能量流: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光能、核能。 物料流:气体、液体或各种形式的固体。信息流:各种测量值、输入指令、数 5.功能的分解。

高数典型例题解析

第一章函数及其图形 例1:(). A. {x | x>3} B. {x | x<-2} C. {x |-2< x ≤1} D. {x | x≤1} 注意,单选题的解答,有其技巧和方法,可参考本课件“应试指南”中的文章《高等数学(一)单项选择题的解题策略与技巧》,这里为说明解题相关的知识点,都采用直接法。 例2:函数的定义域为(). 解:由于对数函数lnx的定义域为x>0,同时由分母不能为零知lnx≠0,即x≠1。由根式内要非负可知即要有x>0、x≠1与同时成立,从而其定义域为,即应选C。 例3: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相同函数的是() 解:A中的两个函数是不同的,因为两函数的对应关系不同,当|x|>1时,两函数取得不同的值。 B中的函数是相同的。因为对一切实数x都成立,故应选B。 C中的两个函数是不同的。因为的定义域为x≠-1,而y=x的定义域为(-∞,+∞)。 D中的两个函数也是不同的,因为它们的定义域依次为(-∞,0)∪(0,+∞)和(0,+∞)。例4:设

解:在令t=cosx-1,得 又因为-1≤cosx≤1,所以有-2≤cosx-1≤0,即-2≤t≤0,从而有 。 5: 例 f(2)没有定义。 注意,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要把自变量代到相应区间的表达式中。 例6:函数是()。 A.偶函数 B.有界函数 C.单调函数 D .周期函数 解:由于,可知函数为一个奇函数而不是偶函数,即(A)不正确。 由函数在x=0,1,2点处的值分别为0,1,4/5,可知函数也不是单调函数;该函数显然也不是一个周期函数,因此,只能考虑该函数为有界函数。 事实上,对任意的x,由,可得,从而有。可见,对于任意的x,有 。 因此,所给函数是有界的,即应选择B。 例7:若函数f(x)满足f(x+y)=f(x)+f(y),则f(x)是()。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D.奇偶性不确定

机械设计第八章

一、填空题 1普通V带传动中,已知预紧力F o=25OO N,传递圆周力为800 N,若不计带的离心力,则工作时的紧边拉力F i为2900 ,松边拉力F2为2100 。 2、当带有打滑趋势时,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而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决定于—F0 ___________ 、:、f 三个因素。 3、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带疲劳强度,并具有一定的寿命。 4、在同样条件下,V带传动产生的摩擦力比平带传动大得多,原因是V带在接触面上所受的正压力大于平带。 5、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和_____________ 。 6、皮带传动中,带横截面内的最大拉应力发生在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皮带传动的打滑总是发生在皮带与小带轮之间。 7、皮带传动中,预紧力F0过小,则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减小,皮带传动易出现 打 滑____ 现象而导致传动失效。 &在V带传动中,选取小带轮直径D1> D ilim。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带的弯曲应力过大 。 9、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的型号可根据计算功率Pea和小带轮转速n1查选型图确定。 10、带传动中,打滑是指_______ ,多发生在小带轮上。刚开始打滑时紧边拉力F1与松边拉力F2的关系为—F j=Fje r。 11、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是由松紧边的变形不同_________ 产生的,可引起速度损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传动效率下降、带磨损等后果,可以通过减小松紧边的拉力差即有效拉力来降低。 12、带传动设计中,应使小带轮直径d> d rnin,这是因为直径越小,带的弯曲应力越大

纸箱机设计

第一章:引言 纸箱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随处可见、触手可得:一双耐克鞋子的外包装盒,一台液晶电视的外包装,一台电冰箱的外包装等等!所以纸箱机的发明和应用应运而生,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纸箱机械的历史、发展及未来趋势! 纸箱企业早期(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国内外瓦楞纸板生产线已使用了20多年必须被更新淘汰,需要购置较为高档的瓦线。国内大中型纸箱企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他们的产品是名、特、优的大批量、高质量中高档纸箱。当然需要高质、高档、高速、高效、宽幅瓦楞纸板生产线,国内机械企业如能生产制造"四高一宽"肯定被纸箱企业接受,因国内线与进口线相比价格差距极大,进口线没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是买不起的,而国内线价格较低易被纸箱企业接受。当然,国内瓦线与国际瓦线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在结构、速度、材质、加工精庭主事方面,需要不断努力、组织事业人才加强研究不断改进,花上8至10年时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是可能的。 单面瓦榜机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一哄而上,适应中小纸箱企业,替代单机手工操是可行的,但是不能与瓦楞纸板线相比,单面瓦楞机组生产纸板有软、质量差、原纸浪费大等弱点。目前各地推行"集中制板,分散制箱"行业内部合作生产的格局、单面瓦楞机组必然会被淘汰。不采用前面产纸板,而采用购买生产线纸板加工纸箱方式。 我国纸箱机械的技术、产品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单一机械技术与国外液压、气动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的差距;二是我国手动、半自动机械技术与国外全自动、遥控、信息化技术的差距;三是我国中小型、单一功能与国外大型、联合与复式作业机械的差距;面对这种状况,亟待政府部门从体制和机制上入手,提高农业机械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力度。同时也需要行业、企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与开发力度。四是我国初步替代人工作业机械与国外作业高质量和操作舒适化的差距;五是我国普通机械制造工艺装备与国外激光切割、柔性加工等先进装备的差距;六是我国几乎单一钢铁材料与国外金属、塑料、橡胶以及特殊钢材的差距。 据分析,导致纸箱行业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经费不足、研发能力薄弱。与此同时,国家级农机研究单位由于受到经费不足、人才流失等因素的制约也难以有所作为;农机企业特别是耕作机械企业因规模小、利润低,大多数也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因此导致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研究日益被弱化;前瞻性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失去了基础;新产品与新技术研发滞后。而新的种植技术与耕作方式所需耕作机械技术与产品研发的滞后,又直接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功能单一,纸箱机械品种仍不齐全。尽管耕整地联合作业、种植与施肥施药联合作业、耕种复式作业等均能提高工效,减少作业成本,但目前国内农机企业生产的这类耕作机械或者种类缺或者数量很少,很难满足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与此同时,目前棉花生产所需的育苗移栽机械、中耕除草机械、块茎类果实的挖掘式收获机械、软秸秆田间处理机械等也严重缺乏。 由于不同中的原因和方法致使纸箱机械的发展受到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很难保证正常的发展和进步,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技术落后,很难在一段时间中处于稳定和发展的额状态中。 3

一次函数解析式典型例题解析及部分题答案

一次函数解析式典型题型 一. 定义型(一次函数即X 和Y 的次数为1) 例1. 已知函数y m x m =-+-()3328 是一次函数,求其解析式。 解:由一次函数定义知m m 281 30 -=-≠??? ∴=±≠?? ? m m 3 3 ∴=-m 3,故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33 注意:利用定义求一次函数y kx b =+解析式时,要保证k ≠0。如本例中应保证m -≠30 二. 点斜型(已知斜率和经过的一点) 例2. 已知一次函数y kx =-3的图像过点(2,-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解: 一次函数y kx =-3的图像过点(2,-1) 。 ∴-=-123k ,即k =1 故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3 变式问法:已知一次函数y kx =-3,当x =2时,y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三. 两点型(已知图像经过的两点) 已知某个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分别是(-2,0)、(0,4),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 由题意得024=-+=???k b b ∴==??? k b 2 4 故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4 四. 图像型 例4. 已知某个一次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 y 2 O 1 x #

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 由图可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过点(1,0)、(0,2) ∴有020=+=+??? k b b ∴=-=???k b 22 故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2 五. 斜截型(已知斜率k 和截距b ) 两直线平行,则k1=k2;两直线垂直,则k1=-1/k2 例5. 已知直线y kx b =+与直线y x =-2平行,且在y 轴上的截距为2,则直线的解析式为 解析:两条直线l 1:y k x b =+11;l 2:y k x b =+22。当k k 12=,b b 12≠时,l l 12// 直线y kx b =+与直线y x =-2平行,∴=-k 2。 又 直线y kx b =+在y 轴上的截距为2,∴=b 2 《 故直线的解析式为y x =-+22 六. 平移型(向上/右平移则截距增加;向左平移则截距减小) 例6. 把直线y x =+21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图像解析式为 y=2x-1。 解析:设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 直线y x =+21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直线y kx b =+与直线y x =+21平行 ∴=k 2 直线y kx b =+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121,故图像解析式为y x =-21 七. 实际应用型 例7. 某油箱中存油20升,油从管道中匀速流出,流速为升/分钟,则油箱中剩油量Q (升)与流出时间t (分钟)的函数关系式为 Q=+20。 解:由题意得Q t =-2002.,即Q t =-+0220. Q t ≥∴≤0100, 故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Q t =-+0220.(0100≤≤t ) | 注意:求实际应用型问题的函数关系式要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八. 面积型 例8. 已知直线y kx =-4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4,则直线解析式为 y=2x-4或y=-2x-4。

机械设计第八章-带传动-思考题-答案(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带传动》课堂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普通V带传动中,已知预紧力F =2500 N,传递圆周力为800 N,若不 计带的离心力,则工作时的紧边拉力F 1为2900 ,松边拉力F 2 为 2100 。 2、当带有打滑趋势时,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而带传动 F 、 、 f 三个因素。 3、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带疲劳强度,并具有一定的寿命。 4、在同样条件下,V带传动产生的摩擦力比平带传动大得多,原因是V带在接触面上所受的正压力大于平带。 5、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和打滑。 6、皮带传动中,带横截面内的最大拉应力发生在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皮带传动的打滑总是发生在皮带与小带轮之间。 7、皮带传动中,预紧力F 过小,则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减小,皮带传动易出现打滑现象而导致传动失效。 8、在V带传动中,选取小带轮直径D1≥D 1lim 。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带的弯曲应力过大。 9、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的型号可根据计算功率Pca 和小带轮转速n1 查选型图确定。

10、带传动中,打滑是指 带与带轮之间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 ,多发生在 小 带轮上。刚开始打滑时紧边拉力F 1与松边拉力F 2的关系为 F 1=F 2e f α 。 11、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是由 松紧边的变形不同 产生的,可引起 速度损失 , 传动效率下降、带磨损 等后果,可以通过 减小松紧边的拉力差即有效拉力 来降低。 12、带传动设计中,应使小带轮直径d ≥d rnin ,这是因为 直径越小,带的弯曲应力越大 ;应使传动比i ≤7,这是因为 中心距一定时传动比越大,小带轮的包角越小,将降低带的传动性能 。 13、带传动中,带上受的三种应力是 拉应力 , 弯曲应力 和 离心应力 。 最大应力等于 σ1+σb1+σc , 它发生在 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 处,若带的许用应力小于它,将导致带的 疲劳 失效。 14、皮带传动应设置在机械传动系统的 高速级,否则容易产生 打滑 。 二、选择题 1、带传动正常工作时,紧边拉力F1和松边拉力F 2满足关系 B 2、带传动中,选择V 带的型号是根据 C 。 A .小带轮直径 B .转速 C .计算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D .传递功率

四川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学复习题

, 机械设计学复习题 第一章 1.机械的概念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统称:完成做功的各种具体机器和以传递力与运动的各类机构总称为机械。 2.机械设计主要特点 1)多解性 2)系统性3)创新性 4)设计与科学研究 3.“机械设计学”的学科组成 1)功能原理设计 2)实用化设计3)商品化设计 . 4.现代设计,以功能为核心,构思实现该功能所需的方法和手段,具体方法和手段有: CAD/CAM/CAE技术,CIMS工程、并行工程、优化设计、有限元方法、可靠性设计、创新设计、快速响应设计、反求工程、逆向工程、虚拟设计方法等。 5. 近代“机械设计学”的核心内容 1)功能思想的提出2)人机工程学科的兴起3)工业设计学科的成熟 6.机械设计按其创新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适应性设计 2)变型设计 3)创新设计 第三章 1. 任何一种机器的更新换代都存在三个途径: 、 1)改革工作原理;2)通过改进工艺、结构和材料提高技术性能;3)加强辅助功能使其更适应使用者的心理。 2. 功能原理设计的工作特点 1).用一种新的物理效应来代替旧的物理效应,使机器的工作原理发生根本的变化的设计。 2).引入某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但首先要求设计人员有一种新想法(New Idea)、新构思。 3).使机器品质发生质的变化。 3. 功能原理设计的任务和主要工作内容 1).功能原理设计的任务:针对某一确定的“功能目标”.寻求一些(一种)“物理效应”并借助某些“作用原理”来求得一些实现该功能目标的“解法原理”。 例如:为实现直线移动的功能要求,可寻求液压、电磁或机构等物理效应,通过油缸、直线电机或刚体传动等作用原理,求得最终实现机械直线移动这个功能目标的解法原理。 @ 2).功能原理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 (1)明确功能目标;(2)构思能实现功能目标的新的解法原理;(3)改进、完善解法。 4.根据系统工程学用黑箱来描述功能,请描述采用的哪三种流的转换。 任何技术系统都可以视为3种流的处理系统: 能量流: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光能、核能。 物料流:气体、液体或各种形式的固体。信息流:各种测量值、输入指令、数 5.功能的分解。

计算机网络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一、填空题 1网络层/Network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介于运输/TmsPOEt/T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 1.【解析】网络层在OSI参考模型中位于第三层,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路由选择、阻塞控制和网际互连等。 【答案】网络层/Network、运输/TmsPOEt/T 2.在虚电路操作方式中,为了进行数据传输,网络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要建立一条逻辑电路,称之为____。 2.【解析】虚电路不是专用的,每个节点到其它任一节点之间可能有若干条虚电路支持特定的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两个端系统之间也可以有多条虚电路为不同的进程服务,这些虚电路的实际路径可能相 同也可能不同。 【答案】虚电路 3.虚电路服务是OSI____层向运输层提供的一种可靠的数据传送服务,它确保所有分组按发送____到达目的地端系统。 3.【解析】在分组交换方式中,通信子网有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操作方式,提供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服务。虚电路操作方式中,为了进行数据传输,网络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要建立一条逻辑通路,称之为虚电路。虚电路服务是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的一种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的可靠的数据传送方式。【答案】网络、顺序 4.在数据报服务方式中,网络节点要为每个____选择路由,在____服务方式中,网络节点只在连接建立时选择路由。 4.【解析】在数据报操作方式中,每个分组被称为一个数据报,每个数据报自身携带地址信息,若干个数据报构成一次要传送的报文或数据块.数据报服务是指端系统的网络层同网络节点中的网络层之间,一致地 按照数据报操作方式交换数据。 虚电路服务是面向连接的服务,数据报服务是无连接的服务。 【答案】分组/数据报、虚电路

机械设计基础第八章习题答案 主编:陈霖 甘露萍

第八章 1.试述松键联接的常用类型和工作特点。 松键联接有平键、半圆键和花键联接。工作特点:以键的两个侧面为工作面,键与键槽的侧面需要紧密配合,键的顶面与轴上键联接零件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松键联接时轴与轴上零件的对中性好,尤其在高速精密传动中应用较多。松键联接不能承受轴向力,轴上零件需要轴向固定时,应采用其他固定方法。 2.螺旋传动紧键联接有哪几种类型? 紧键联接有楔键和切向键两种类型 3.销有哪些种类?销联接有哪些应用特点? (1)定位销:主要用于零件间位置定位,常用作组合加工和装配时的主要辅助零件。 (2)联接销:主要用于零件间的联接或锁定,可传递不大的载荷。 (3)安全销:主要用于安全保护装置中的过载剪断元件。 4.螺纹的联接有哪几种类型? 螺栓联接;双头螺柱联接;螺钉联接;紧定螺钉联接; 5.螺栓联接为什么要防松?常用的防松方法有哪些? 在冲击、振动、变载或高温时,螺纹副间摩擦力可能会减小,从而导致螺纹联接松动,这时需要防松。防止螺纹副在受载时发生相对转动。 方法:(1)双螺母防松;(2)弹簧垫圈防松;(3)串联金属丝和开口螺母防松;(4)止动垫圈防松;(5)焊接和冲点防松。 6.说明螺纹的类型,试述它们的特点。 螺纹的类型有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等几种,三角形螺纹主要用于联接,矩形、梯形和锯齿形螺纹主要用于传动。 7.液压缸的普通螺栓连接,布置有10个螺栓,材料为45钢。气缸内径D = 160 mm,油P = 4MPa,安装时要控制预紧力,试确定螺杆的直径。 8.已知轴径d = 108 mm,轮毂长165 mm,轴和毂的材料均为碳钢。如为静联接且许用挤压应力均为[ p]=100 MPa,试比较用标准普通平键和用标准矩形花键时,两种联接所能传递的转矩。(超出教材范围,没有讲花键的计算) 9.一普通螺栓,已知:大径d = 20 mm,中径d2= 18.376 mm,小径d1= 17.294 mm,螺

Z32K型摇臂钻床变速箱的改进设计(有设计图纸)

目录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1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2 第一章概述.......................................................3 1.1摇臂钻床的简介..................................................3 1.2摇臂钻床的国内发展动态及趋势...................................4 第二章原动机的选择...............................................5 2.1常用原动机的运动形式...........................................5 2.2原动机的驱动形式...............................................5 2.3原动机选择应考虑的因素.........................................5 2.4原动机的性能比较...............................................6 2.5确定原动机的选择...............................................7 第三章机械传动设计方案的拟订与比较...............................8 3.1传动设计方案评价的目的.........................................8 3.2传动设计方案评价的原则.........................................8 3.3系统设计方案的比较与确定.......................................8 第四章绘制变速箱中升降系统的传动机构运动简图......................11 第五章传动部分运动和动力分析.....................................12 5.1部分传动连接设计..............................................12 5.2传动比、各轴转速、功率及转矩的计算............................12 5.3齿轮材料的选择................................................14 5.3.1齿轮材料的基本要求..........................................14 5.3.2常用材料及热处理............................................14 5.4直齿圆锥齿轮的尺寸设计计算及校核..............................17 5.4.1圆锥齿轮的各参数设计计算....................................17 5.4.2受力分析....................................................18 5.4.3结构设计....................................................18 5.4.4计算载荷....................................................19 5.4.5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校核......................................20

典型例题分析

典型例题-G-方差分析-2 某企业准备用三种方法组装一种新的产品,为确定哪种方法每小时生产的产品数量最多,随机抽取了30名工人,并指定每个人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每个工人生产的产品数进行方差分析,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结果。 每个工人生产产品数量的方差分析表 (2)若显著性水平为α=0.05,检验三种方法组装的产品数量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解: (1)完成方差分析表,以表格中所标的①、②、③、④、⑤、⑥为顺序,来完成表格,具体步骤如下: ①求k -1 根据题目中“该企业准备用三种方法组装一种新的产品”可知,因素水平(总体)的个数k =3,所以第一自由度df 1=k -1=3-1=2,即SSA 的自由度。 ②求n -k 由“随机抽取了30名工人”可知,全部观测值的个数n =30,因此可以推出第二自由度df 2=n -k =30-3=27,即SSE 的自由度。 ③求组间平方和SSA 已知第一自由度df 1=k -1=3-1=2,MSA =210 根据公式 1-= = k SSA MSA 自由度组间平方和 所以,SSA =MSA ×(k -1)=210×2=420 ④求总误差平方和SST 由上面③中可以知道SSA =420;此外从表格中可以知道:组内平方和SSE =3836,根据公式SST =SSA +SSE 可以得出SST =420+3836=4256,即总误差平方和SST=4256 ⑤求SSE 的均方MSE 已知组内平方和SSE =3836,SSE 的自由度n -k =30-3=27 根据公式 0741 .142273836 ==-== k n SSE MSE 自由度组内平方和 所以组内均方MSE =142.0741 ⑥求检验统计量F 已知MSA =210,MSE =142.0741 根据 4781.10741.142210 === MSE MSA F 所以F=1.4781

机械设计课后习题答案濮良贵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p45 习题答案 3-1某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MPa 1801=-σ,取循环基数60105?=N , 9=m ,试求循环次数 N 分别为7 000、25 000、620 000次时的有限寿 命弯曲疲劳极限。 [解] MPa 6.37310 710 5180936 9 10111 =???==--N N σσN MPa 3.324105.210 51809469 20112=???==--N N σσN MPa 0.22710 2.610 51809569 30113=???==--N N σσN 3-2已知材料的力学性能为MPa 260=s σ,MPa 1701=-σ,2.0=σΦ,试绘制此 材料的简化的等寿命寿命曲线。 [解] )170,0('A )0,260(C 0 012σσσΦσ -=-Θ σ Φσσ+=∴-1210 MPa 33.2832 .01170 21210=+?=+= ∴-σΦσσ 得)233.283,233.283(D ',即)67.141,67.141(D ' 根据点)170,0('A ,)0,260(C ,)67.141,67.141(D '按比例绘制该材料的极限应力图如下图所示

3-4 圆轴轴肩处的尺寸为:D =72mm ,d =62mm ,r =3mm 。如用题3-2中的材料,设其强度极限σB =420MPa ,精车,弯曲,βq =1,试绘制此零件的简化等寿命疲劳曲线。 [解] 因2.145 54==d D ,067.045 3 == d r ,查附表3-2,插值得88.1=ασ,查附 图3-1得78.0≈σq ,将所查值代入公式,即 ()()69.1188.178.0111k =-?+=-α+=σσσq 查附图3-2,得75.0=σε;按精车加工工艺,查附图3-4,得91.0=σβ,已知1=q β,则 35.21 1191.0175.069.1111k =???? ??-+=? ??? ??-+=q σσσσββεK ( )()()35.267.141,67.141,0,260,35 .2170 ,0D C A ∴ 根据()()()29.60,67.141,0,260,34.72,0D C A 按比例绘出该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如下图 3-5 如题3-4中危险截面上的平均应力MPa 20m =σ,应力幅MPa 20a =σ,试分别按①C r =②C σ=m ,求出该截面的计算安全系数ca S 。 [解] 由题3-4可知35.2,2.0MPa,260MPa,170s 1-====σσK Φσσ

机械设计基础 复习题2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题(二) 第八章蜗杆传动复习题 ⒈判断题 (1) 所有蜗杆传动都具有自锁性。(×) (2) 蜗杆传动的接触应力计算,其目的是为防止齿面产生点蚀和胶合失效。(√) (3) 蜗杆传动中,为了使蜗轮滚刀标准化、系列化,新标准中,将蜗杆的分度圆直径定为标准值。(√) ⒉选择题 1. 两轴线 C 时,可采用蜗杆传动。 a.相交成某一角度 b.平行 c.交错 d.相交成直角 2 计算蜗杆传动比时,公式 C 是错误的。 a.i=ω1/ ω2 b.i=z2/ z1 c.i=d2/ d1 3. 轴交角为90?的阿基米德蜗杆传动,其蜗杆的导程角γ=8?8?30?(右旋),蜗轮的螺旋角应 为 B 。 a.81?51?30? b.8?8?30? c.20? d.15? 4. 对于重要的蜗杆传动,应采用 B 作蜗轮齿圈材料。 a.HT200 b.ZCuSn10Pb1 c.40Cr调质 d.18CrMnTi渗碳淬火 5. 当蜗杆头数增加时,传动效率 B 。 a.减小 b.增加 c.不变 ⒊问答题 (1) 蜗杆传动有哪些特点?适用于哪些场合?为什么?大功率传动为什么很少用蜗杆传动? (2) 何谓蜗杆传动的中间平面?何谓蜗杆分度圆直径? (3) 一对阿基米德圆柱蜗杆与蜗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 (4) 蜗杆传动的传动比等于什么?为什么蜗杆传动可得到大的传动比?为什么蜗杆传动的效率低? (5) 蜗杆传动中,为什么要规定d1与m 对应的标准值? 第九章轮系复习题 1 选择题 (1) _C___轮系中的两个中心轮都是运动的。 a.行星 b.周转 c.差动 (2) __A__轮系中必须有一个中心轮是固定不动的。 a.行星 b.周转 c.差动 (3) 要在两轴之间实现多级变速传动,选用A轮系较合适。 a.定轴 b.行星 c.差动 (4) 自由度为1的轮系是B。 a.周转 b.行星 c.差动 (5) 差动轮系的自由度为 C 。

高中数学典型例题解析---- 数列

高中数学典型例题解析---- 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与求和 一、知识导学 1.数列:按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2.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n 项,…. 3.通项公式:一般地,如果数列{a n }的第n项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4. 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叫做有穷数列. 5. 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叫做无穷数列 6.数列的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的第一项(或前几项)及相邻两项(或几项)间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则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关健是先求出a 1,a 2,然后用递推关系逐一写出数列中的项. 7.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减去它的前一项所得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d表示. 8.等差中项:如果a,A,b这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那么A= 2b a +.我们把A=2 b a +叫做a和b的等差中项. 二、疑难知识导析 1.数列的概念应注意几点:(1)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的次序排列的,如果组成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则就是不同的数列;(2)同一数列中可以出现多个相同的数;(3)数列看做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其有限子集({1,2,3,…,n })的函数. 2.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通常不是唯一的. 3.数列{a n }的前n 项的和S n 与a n 之间的关系: ???≥-==-). 2(),1(1 1 n S S n S a n n n 若a 1适合a n (n>2), 则n a 不用分段形式表示,切不可不求a 1而直接求 4.从函数的角度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 a 1+(n-1)d=d ·n+ a 1-d, a n 是关于n 的一次式;从图像上看,表示等差数列的各点(n,n a )均匀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不难得出,任两项可以确定一个等差数列. 5、对等差数列的前n 项之和公式的理解:等差数列的前n 项之和公式可变形为 n d a n d S n )2(212-+= ,若令A =2d ,B =a 1-2 d ,则n S =An 2+6、在解决等差数列问题时,如已知,a 1,a n ,d ,n S ,n 中任意三个,可求其余两个。 三、经典例题导讲 [例1]已知数列1,4,7,10,…,3n+7,其中后一项比前一项大3.(1)指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2)指出1+4+…+(3n -5)是该数列的前几项之和.错解:(1)a n =3n+7;

机械设计练习题

第三章(1) 一般参数的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 齿面点蚀 B 轮齿折断 C 齿面磨损 D 齿面胶合 (2) 在闭式齿轮传动中,高速重载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 轮齿疲劳折断 B 齿面疲劳点蚀 C 齿面胶合 D 齿面磨粒磨损 E 齿面塑性变形 (3) 对齿轮轮齿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是。 A 齿面要硬,齿心要韧 B 齿面要硬,齿心要脆 C 齿面要软,齿心要脆 D 齿面要软,齿心要韧 (4) 斜齿轮和锥齿轮强度计算中的齿形系数和应力修正系数按查图。 A 实际齿数 B 当量齿数 C 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 (5) 一减速齿轮传动,主动轮1用45钢调质,从动轮2用45钢正火,则它们齿面接触应力的关系是。 A σH1 < σH2 B σH1 = σH2 C σH1 > σH2 D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6) 一对标准圆柱齿轮传动,已知z1=20,z2=50,则它们的齿根弯曲应力是。 A σF1 < σF2 B σF1 = σF2 C σF1 > σF2 D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7) 提高齿轮的抗点蚀能力,不能采用的方法。 A 采用闭式传动 B 加大传动的中心距 C 提高齿面的硬度 D 减小齿轮的齿数,增大齿轮的模数 (8) 在齿轮传动中,为了减小动载荷系数KV,可采取的措施是。 A 提高齿轮的制造精度 B 减小齿轮的平均单位载荷 C 减小外加载荷的变化幅度 D 降低齿轮的圆周速度 (9) 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方法是以的当量圆柱齿轮为计算基础。 A 小端 B 大端 C 齿宽中点处 (10) 直齿圆柱齿轮设计中,若中心距不变,增大模数m,则可以。 A 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 B 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 C 弯曲与接触强度均不变 D 弯曲与接触强度均可提高 (11) 一对相互啮合的圆柱齿轮,在确定轮齿宽度时,通常使小齿轮比大齿轮宽5~10mm,其主要原因是。 A 为使小齿轮强度比大齿轮大些 B 为使两齿轮强度大致相等 C 为传动平稳,提高效率 D 为了便于安装,保证接触线承载宽度 (12) 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为。 A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然后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B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然后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C 按齿面磨损进行设计 D 按齿面胶合进行设计 (13)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齿轮轮齿抗疲劳折断能力。 A 减轻加工损伤 B 减小齿面粗糙度值 C 表面强化处理 D 减小齿根过渡圆角半径 (1) 钢制齿轮,由于渗碳淬火后热处理变形大,一般须进过加工。 (2) 对于开式齿轮传动,虽然主要实效形式是,但目前尚无成熟可靠的计算方法,目前仅以作为设计准则。这时影响齿轮强度的主要几何参数是。 (3) 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中,齿面疲劳点蚀通常出现在处,提高材料可以增强轮齿抗点蚀的能力。 (4) 在齿轮传动中,若一对齿轮采用软齿面,则小齿轮材料的硬度比大齿轮的硬度高HBS。 (5) 在斜齿圆柱齿轮设计中,应取模数为标准值,而直齿锥齿轮设计中,应取模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第八章-练习题与答案

第八章练习题 1. 单项选择 1-1 装配系统图表示了()。 ①装配过程 ②装配系统 组成 ③装配系统布局④机器装配结构 1-2 一个部件可以有()基准零件。 ①一个②两个③三个 1-3 汽车、拖拉机装配中广泛采用(④多个 )。 ①完全互换法 ②大数互 换法 ③分组选配法④修配法 1-4 高精度滚动轴承内外圈与滚动体的装配常采用( 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分组选配法 )。 ④修配法 1-5 机床主轴装配常采用()。 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修 配法 ④调节法1-6 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原则又称()原则。 ①尺寸链封闭 ②大数 互换 ③一件一环④平均尺寸最小 1-7 修选配法通常按()确定零件公差。 ①经济加工精度 ②零件加工可能达到的最高精 度 ③封 闭环 ④组成环平均 精度 1-8 装配的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 ①产品重量 ②产品质量 ③ 产品成本④生产规模 1-9 牛头刨床总装时,自刨工作台面,以满足滑枕运动方向与工作台面平行度的要求。这属于()。 ①选配法②修配法③调 节法 ④试凑法 1-10 据统计,机器装配费用约占机器总成本的()。 ① 1/10~1/5 ② 1/5~1/3 ③ 1/3~1/2 ④ 1/2~2/3 2. 多项选择

2-1 机器由()装配而成。 ①零件②组件③部件④标准件 )等。2-2 机械装配的基本作业包括清洗、连接、调整、( ①检测②平衡③加工④修配

2-3 常见的可拆卸连接有、和()等。 ①螺纹连接 ②铆钉 连接 ③销连接④键连接 2-4 常用的机械装配方法有()和修配法等。 ①完全互换法 ②大数互 换法 ③调 整法 ④选配法 2-5 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一般包括()。 ①相互位置精度②相互配合精度③相互运动 精度 ④工作稳定性2-6 在确定各待定组成环公差大小时,可选用()。 ①等公差法 ②等精 度法 ③随机分 配法 ④按实际加工可能性分配法 2-7 协调环通常选()的尺寸。 ①尺寸链中最小 ②尺寸链中最小③易于制 造 ④可用通用量具测量 2-8 分组选配法进行装配时适用于()的情况。 ①大批量生产 ②配合精度要求很 高 ③参与装配零件本身精度很 高 ④参与 装配零件数较少 2 -9 自动装配条件下对零、部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包括()等。 ①重量轻 ②体 积小 ③形状规则④能够互换 2-10 安排装配顺序的一般原则包括()等。 ①先内后外②先下后上③先大 后小 ④先难后易 3. 判断题 3-1 零件件是机械产品装配过程中最小的装配单元。 3-2 套件在机器装配过程中不可拆卸。 3-3 超声波清洗适用于形状简单、清洁度要求不高的零件清洗。 3-4 紧固螺钉连接使用拧紧力矩越大越好。 3-5 过盈连接属于不可拆卸连接。 3-6 配合精度指配合间隙(或过盈)量大小,与配合面接触面大小无关。3-7 配合精度仅与参与装配的零件精度有关。 3-8 直线装配尺寸链只有一个封闭环。 3-9 采用固定调节法是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调节件来达到装配精度。 3-10 自动装配中应尽量减少螺纹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