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复习题

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复习题
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复习题

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复习题

第一部分血吸虫病

(一)试题

一、判断题(判断为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A”涂黑,

判断为错误的请将相应题号的“B”涂黑)

1. 吡喹酮是当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对移行期童虫也有明显的杀灭

效果。()

2. 急性血吸虫病的现场处置中不需要对病人、病畜的粪便进行灭卵处理。

()

3.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除人外,尚有40余种哺乳动物可

感染血吸虫。()

4. 有疫水接触史,出现发热、肝脏肿大及周围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要特征的病人即可定义为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5. 日本血吸虫尾蚴多分布于水体表面。()

6. 为了加快加藤片透明速度,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可将加藤片放置于阳光

下照射以提高温度。()

7. 粪便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无害化处理人畜粪便,杀灭血吸虫虫卵,控制血

吸虫病传播。()

8. 灭螺前活螺平均密度和灭螺后活螺平均密度指标可用来考核灭螺效果。

()

9.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中使用过的微量板可以浸泡于酸性溶液中,

然后用毛刷洗涤,晾干后继续使用。()

10. 血吸虫病四类流行村要求每3年对有钉螺分布的村民组和有疫水接触史

的常住居民(6-65岁)用血清学方法查病1次,受检率达90%以上。血清学阳性者即给予1次化疗。()

11. 防止钉螺扩散不是目前血吸虫病防治中的重点和难点。()

12. 人接触疫水的次数愈多,接触时间愈久,暴露的面积愈大,则感染血吸

虫的机会愈多,感染的程度愈重。()

13. 血吸虫病和钉螺的地理分布均有严格的地方性,两者分布基本一致。

()

14. 血吸虫病传播途径的3个重要环节分别为: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体、水

中存在钉螺和人畜接触疫水。()

15.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类型包括:湖沼型、平原水网型和山区丘陵型。()

16.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致病阶段为成虫阶段。()

17. 日本血吸虫的发育阶段分别是: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

尾蚴、童虫。()

18. 我国2006年颁布的《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中规定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坚持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联防联控,人与家畜同步防治。()

19. 流行病学三间分布包括:时间、地点和人群。()

20. 日本血吸虫属于雌雄同体吸虫。()

21. 日本血吸虫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22. 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钉螺。()

23. 日本血吸虫尾蚴逸出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5℃。()

24. 日本血吸虫进入人体以后的移行途径为:皮肤、小静脉或淋巴管、右心、

肺、左心、主动脉、门静脉、肠系膜静脉。()

25. 历史上,我国血吸虫病疫情最为严重的流行区为平原水网型。()

26. 含有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水被称为疫水。()

27. 日本血吸虫在人体常见的异位损害部位为肝和肠壁。()

28. 50%以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

29. 急性期血吸虫病患者,排便多为果酱样便。()

30. 日本血吸虫成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为门脉-肠系膜动脉系统。()

31. 日本血吸虫虫卵中毛蚴的孵出与水的渗透压、温度和光照等条件有关,

其中温度被认为是孵化的主要条件。()

32. 日本血吸虫雌虫因肠管内含较多红细胞消化后残留的物质,故虫体呈红

褐色。()

33. 日本血吸虫毛蚴孵化的最适pH为7.5~7.8,尾蚴逸出的最适温度为20~25℃。()

34. 日本血吸虫毛蚴孵出后在水中一般能存活15~94小时,孵出的时间愈

久,感染钉螺的能力愈强。()

35. 我国台湾省的日本血吸虫系一动物株,主要感染犬,尾蚴侵入人体后不

能发育为成虫。()

36. 一条毛蚴侵入钉螺体内后只产生一条尾蚴,进而发育为一条成虫。()

37. 在自然界,钉螺生存的基本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土壤和植物,幼螺

出现的高峰时间多在3~4月。()

38. 肋壳钉螺多孳生于平原水网型地区和湖沼型地区的潮湿、有草、腐殖质

多的泥岸,而光壳钉螺孳生则多在山丘型地区的小溪、山涧、水田、河道及草滩

等处,两种钉螺在流行区散在分布,没有聚集性。()

39. 影响血吸虫病流行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在控制血吸虫病流

行的过程中,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

40. 钉螺调查的目的是掌握钉螺分布范围和特点,了解钉螺和感染性钉螺的

密度,为制定灭螺计划、选择灭螺方法、考核灭螺效果提供依据。()

41. 在钉螺控制中,药物灭螺的原则包括全面规划、先近后远、先上游后下

游、区域覆盖、重点区域反复杀灭、安全用药等。()

42. 在确定血吸虫病化疗对象时,高危人群是指经常接触疫水者,在流行区

水域作业的渔民、船民,及在有钉螺分布的洲滩放牧的人群等。()

43. 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的防汛、作业人群,在接触疫水后立即服药化疗1

次;若持续接触疫水,则每月服药1次,脱离接触疫水后2个月再加服1次。()

44. 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的救治原则应遵循先重后轻、分期安排、严格筛查救

治对象.定点救治及病人知情自愿等原则。()

45. 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开展家畜查治和管理的目的是了解人群和家畜

血吸虫病疫情,为开展人畜同步查治,管理、控制和消除传染源提供依据。()

46. 基层血吸虫病防治机构应当在实施药物杀灭钉螺7日前,公告施药的时

间、地点、种类、方法、影响范围和注意事项。()

47. 《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县级血吸虫病防治机构应当在

有钉螺地带设立警示标志,并在同级卫生主管部门作出解除有钉螺地带决定后予

以撤销。()

48. 凡患血吸虫病的家畜、携带钉螺的植物和在血吸虫病防治地区未经检疫

的家畜、植物,一律不得出售、外运。()

49. 钉螺的成螺喜在水中生活,而幼螺一般在潮湿而食物丰富的陆地上生

活。()

50. 血吸虫成熟的虫卵可在宿主体内孵化出毛蚴。()

51. 牛是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也是其终末宿主。()

52. 除可采用病原学诊断外,亦可用免疫学方法进行诊断或辅助诊断的吸虫

病有:华支睾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斯氏并殖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

53. 钉螺为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

54. 急性血吸虫病的易感地点,一般不是人畜常到、粪便污染水源机会较频

繁、易感性钉螺密度较高的地方。()

55. 生态灭螺是指利用钉螺生理学和生态学特征,通过各种物理方法强制性

地改变适宜钉螺生存、繁殖的孳生条件,从而达到控制或消灭钉螺的目的。()

56. 氯硝柳胺在实际应用时,在低浓度下,钉螺有离水上爬逃避药物作用的

现象。()

57. 某病人出现发热、肝脏肿大与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伴有肝区压痛、

脾肿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症状,发病前2周至3个月有疫水接触史,粪检查获血吸虫卵并孵化出毛蚴,可确定为急性血吸虫病临床诊断病例。()

58. 中国血吸虫病流行区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四川、云南、安

徽、福建、广西、湖北、湖南、广东和山西。()

59. 血吸虫尾蚴由体部及尾部组成,尾部又分尾干和尾叉。尾叉长于尾干,

是日本血吸虫的特征之一。()

60. 日本血吸虫毛蚴孵出后在水中大约可以存活15~94 小时。()

61. 接触疫区的露水不会感染血吸虫病。()

62. 日本血吸虫成虫似线虫、圆柱形、且雌雄同体。()

63. 我国流行日本血吸虫病,它是由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引起,是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丙类传染病。()

64. 人接触疫水后可感染血吸虫,所谓疫水是指含有钉螺的水体。()

65. 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是钉螺,其在螺内的发育阶段为毛蚴。()

66. 山丘地区钉螺调查的调查原则是:从源头到下游,从平畈到山丘,从湿

地到水宕,追查有螺水系的源头和末尾。()

67. Youden 指数又称为正确诊断指数,表示诊断方法的真实度。()

68. 血吸虫毛蚴进入钉螺体内,先后经过子胞蚴.母胞蚴发育阶段,最后发

育成尾蚴。()

69. 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皮肤后即变为幼虫。()

70. 吡喹酮不仅是很好的血吸虫病治疗药物,而且对重复感染有预防作用。

()

71. 在洪涝灾害期间,为了保证安全用水,常采取加热杀死水中血吸虫尾蚴,

一般需将水烧至40℃以上即可杀死尾蚴。()

72. 采用浸杀法灭螺,使用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投药剂量为

4g/m3。( )

二、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下面各项中,不属于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形态特征的是()

A. 椭圆形,淡黄色

B. 卵壳一侧有侧刺

C. 卵壳上有卵盖

D. 卵内有毛蚴和油滴样的分泌物

2. 日本血吸虫在人体内的致病阶段包括()

A. 成虫、毛蚴、尾蚴、虫卵

B. 成虫、毛蚴、尾蚴、童虫

C. 成虫、尾蚴、虫卵、童虫

D. 毛蚴、尾蚴、虫卵、童虫

3. 日本血吸虫病的分布地区不包括下列哪个()

A. 中国

B. 印度

C. 日本

D. 菲律宾

4. 下列各项中,不是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内容的是()

A. 查治病人,控制传染源

B. 控制和消灭钉螺

C. 加强粪便管理,搞好个人防护

D. 积极开展预防注射

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是()

A. 高原型

B. 湖沼型

C. 山区丘陵型

D. 平原水网型

6. 目前检测抗体的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中应除外

的是()

A. 环卵沉淀试验

B.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C. 补体结合试验

D.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毛蚴的活动特性的是()

A. 向上性

B. 水面做直线运动

C. 向光性

D. 向清性

8. 下列描述中属于正确的是()

A. 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终宿主

B. 尾蚴钻入宿主皮肤后,即转化为成虫

C. 虫卵入水被钉螺吞食,在钉螺体内孵出毛蚴

D. 成虫所产虫卵绝大部分沉积于终宿主的结肠和肝脏

9. 下列关于日本血吸虫雄虫形态特征的描述中,属于错误的是()

A. 抱雌沟

B. 虫体外观呈扁平形

C. 串珠样排列的7个睾丸

D. 虫体呈乳白色

10. 人体感染日本血吸虫后,最早可能在粪便中查获虫卵的时间大约为()

A. 15天

B. 35天

C. 60天

D. 90天

11. 我国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流行的地区是()

A. 黄河流域及其以北

B. 黄河流域及其以南

C.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D. 长江流域及其以北

12. 日本血吸虫在钉螺体内的发育过程为( )

A. 毛蚴、胞蚴、雷蚴、尾蚴

B. 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

C. 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

D. 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

13. 2006年以后,国家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的重点转为()

A. 控制传染源为主

B. 消灭钉螺为主

C. 保护易感人群为主

D. 以机代牛为主

14. 我国血吸虫病湖沼型流行区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区()

A. 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江苏、浙江等处

B. 我国的南部,如四川、云南等地

C. 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的长江沿岸和湖泊周围

D. 我国的西部地区

15. 日本血吸虫病的首选治疗药物为()

A. 阿本哒唑

B. 青蒿素

C. 槟榔南瓜子合剂

D. 吡喹酮

16. 日本血吸虫病临床确诊的依据为()

A. 免疫学检查

B. 病原学检查

C. 超声波检查

D. 磁共振检查

17. 日本血吸虫病感染方式为()

A. 生食淡水鱼虾

B. 生吃水生植物

C. 接触疫水经皮肤感染

D. 接触土壤经皮肤感染

18. 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A. 钉螺

B. 扁卷螺

C. 福寿螺

D. 纹沼螺

19. 从免疫病理学角度来说,血吸虫病属于()

A. 代谢性疾病

B. 免疫性疾病

C. 肠炎

D. 肝病

20. 日本血吸虫尾蚴属于()

A. 无尾型尾蚴

B. 短尾型尾蚴

C. 单尾型尾蚴

D. 叉尾型尾蚴

21.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

A. 肠粘膜下层静脉末梢

B. 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

C. 肝脏

D. 肠腔

22. 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血吸虫病突发疫情或发现有可能发生血吸虫病突发疫情时,应当在()内尽快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 1 小时

B. 2 小时

C. 3 小时

D. 4 小时

23. 日本血吸虫卵在人体最常见的沉积部位是()

A. 脾、肾

B. 脑、肾

C. 肺、皮肤

D. 肝、结肠壁

24. 下列关于传播阻断地区钉螺调查技术规范,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3 年内查出钉螺的村,每年调查1 次

B. 3-9 年未查出钉螺的村,每3 年调查1 次

C. 9 年未查出钉螺的村,每5 年调查1 次

D. 15 年以上未查出钉螺的村,原则上可不再定期调查

25. 尼龙绢集卵孵化法要求送检的人粪便不少于()

A. 10g

B. 20g

C. 30g

D. 50g

26.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阴性反应标准为()

A. 红细胞全部下沉于孔底,肉眼可见一边缘光滑,致密小圆满点

B. 红细胞形成薄膜层凝集,边缘呈现不规则的皱褶

C. 红细胞大部分沉积于孔底,形成一圆点,周围有少量凝集的红细胞

D. 红细胞形成薄膜层凝集,充满整个孔底

27. 用改良加滕厚涂片法查病时,定量板的规格如果每孔为41.7mg。某份

标本一送三检,三张片子虫卵数分别为10、12、14 个时,请问该标本每克的EPG 为多少()

A. 144 个/g

B. 240 个/g

C. 288 个/g

D. 864 个/g

28. 采用氯硝柳胺浸杀灭螺,至少需要的稳定水位浸泡()天

A. 1

B. 3

C. 5

D. 7

29. 日本血吸虫雌虫产卵的部位是()

A. 肠系膜静脉末梢

B. 肝内门静脉

C. 肠系膜静脉近端

D. 肠壁

30. 日本血吸虫卵能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肠蠕功增加

B. 腹内压力增高

C. 卵内毛蚴分泌物致肠壁组织坏死

D. 静脉压力增高

31. 日本血吸虫虫卵形态特征是()

A. 灯泡形,具卵盖.肩峰,末端有小疣,内含毛蚴

B. 卵圆形,淡黄色,无盖,一侧有一小棘,内含毛蚴

C. 椭圆形,卵壳厚薄不匀,卵盖明显,内含卵细胞及卵黄细胞

D. 呈纺锤形,棕黄色,两端有透明栓,内含卵细胞

32. 日本血吸虫卵致病的主要机理为()

A. 虫卵阻塞血管

B. 卵内毛蚴分泌物致超敏反应,肉芽肿形成

C. 卵内毛蚴分泌物致炎症反应

D. 虫卵沉积破坏组织

33. 异位血吸虫病最常见的部位是()

A. 肝

B. 肾

C. 脑及肺

D. 生殖器官

34. 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的时间至少有()

A. 500 年

B. 1100 年

C. 1500 年

D. 2100 年

35. 下列与人体感染血吸虫的严重程度无关的是()

A. 水边感染性钉螺的密度

B. 水体中尾蚴的密度

C. 人体接触疫水的体表面积

D. 人体接触疫水的部位

36. 钉螺的寿命一般为()

A. 1~2 年

B. 3~4 年

C. 4~5 年

D. 5~6 年

37. 钉螺孳生地区全年降雨量一般都在()

A. 550mm 以上

B. 650mm 以上

C. 750mm 以上

D. 850mm 以上

38. 滩地钉螺较少时,一般一年中淹水的时间为()

A. 2.5 个月以上

B. 3 个月以上

C. 5 个月以上

D. 8 个月以上

39. 下列关于钉螺生物学特性的描述中,属于错误的是()

A. 雌.雄同体,水.陆两栖

B. 交配最盛时期为4.5 月份

C. 圆锥形,长度不超过1cm、宽度不超过4mm

D. 螺旋一般为6~9 个,螺壳口附近有厣和唇脊

40. 采用逸蚴法鉴别感染性钉螺时,一般将钉螺置于20~25℃的温度下多

长时间后开始观察有无尾蚴逸出()

A. 1h 后

B. 2~4h 后

C. 4~8h 后

D. 10~12h 后

41. 《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中明确,到

2015 年底,全国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力争达到()

A. 疫情控制标准

B. 传播控制标准

C. 传播阻断标准

D. 基本消灭标准

42. 《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规定,当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重点是()

A. 加大健康教育,普及血防知识

B. 加大查螺、灭螺工作

C. 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

D. 加大人与家畜的查病、治病力度

43. 《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规定,个人损坏或者擅自移动有钉螺地带警示标

志,对情节严重者,可给予罚款的额度为()

A. 100 元以下

B. 50 元以上200 元以下

C. 100 元以上200 元以下

D. 500 元以下

44. 为防止交叉感染,尼龙绢袋集卵孵化器具使用后都要刷洗3次上,清洗

后用热水浸泡灭卵,该热水的温度应该是()

A. 25℃

B. 37℃

C. 50℃

D. 80℃

45. 在血吸虫病监测工作中,特别要加强病情监测的人群为()

A. 流动人口

B. 本地人口

C. 来自疫区的流动人口

D. 国外旅游者

46. 以下哪个不是日本血吸虫的动物宿主()

A. 牛

B. 羊

C. 青蛙

D. 野鼠

47. 以下检测技术不属于人群血清学查病方法()

A. 间接血凝试验(IHA)

B. 改良加藤法(Kato-katz法)

C. 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

D.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48. 血吸虫病按其发病时间长短.症状和体征不同,可分为哪三种()

A. 早期、中期、晚期

B. 急性、慢性、晚期

C. 疑似、临床、确诊

D. 以上三项均可

49. 人类血吸虫病主要有几种()

A. 日本血吸虫病

B. 埃及和曼氏血吸虫病

C. 间插和湄公血吸虫病

D. 以上三项均是

50. 从临床分类上来说,血吸虫病是属于()

A. 呼吸系统传染病

B. 人畜共患传染病

C. 肠道传染病

D. 以上三项均可

51. 血吸虫易感地带是指哪些地方()

A. 有钉螺孳生的地域或水域

B. 有钉螺孳生且人畜常到的地域或水域

C. 有感染性钉螺孳生的地域或水域

D. 以上三项均可

52. 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防治成果巩固,继续保持“三无”,三

无”是指()

A. 无本地新感染病人(畜)、急性感染病人和感染性钉螺

B. 无本地新感染病人、急性感染病人(畜)和感染性钉螺

C. 无新感染病人(畜)、急性感染病人和感染性钉螺

D. 以上三项均可

53. 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用酶标仪检测吸光度值(OD)后,判定结果阳

性的常用标准,是待检血清孔OD 值大于或等于阴性对照孔OD 值的倍数为()

A. 1.5 倍

B. 3 倍

C. 2.1 倍

D. 5 倍

54. kato-katz 法虫卵计数的原则是()

A. 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记录全片血吸虫卵的数量

B. 计数1/4 片子

C. 在推片过程中,逐个视野的计算血吸虫卵

D.计数1/2 片子

55. 血吸虫对人体没有致病作用的时期为()

A. 虫卵

B. 尾蚴

C. 童虫

D. 毛蚴

56. 血吸虫IHA 实验结果为红细胞形成薄层凝集,布满整个孔底,结果应判为()

A.“+”B.“++”C.“+++”D.“++++”

57. 日本血吸虫病病传播途径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 虫卵污染水源及水源中钉螺的存在

B. 带虫者和病人极多

C. 有多种哺乳动物作为保虫宿主

D. 地方发生洪水或大暴雨

58. 寄生于人体吸虫的生殖方式为()

A. 幼虫期行有性生殖,成虫期行无性生殖

B. 成虫期行有性生殖,幼虫期行无性生殖

C. 幼虫.成虫均行有性生殖

D. 幼虫.成虫均行无性生殖

59. 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

A. 鸡、鸭等禽类

B. 钉螺

C. 牛、犬、猪等哺乳动物

D. 无症状感染者

60. 接触疫水2周,疑为血吸虫感染,可用的诊断方法有()

A. 粪便浓集法查虫卵

B. 粪便沉淀化法查毛蚴

C. 肠粘膜活体组织检查

D. 以上均不适合

61. 急性期血吸虫病人排出的粪便一般为()

A. 水样便

B. 糊状便

C. 脓血便

D. 果酱样便

62. 日本血吸虫在螺体内的发育为()

A. 有性繁殖

B. 无性繁殖;

C. 单性繁殖

D. 先有性繁殖后无性繁殖

63. 毛蚴孵化法可用于确诊的寄生虫病为()

A.布氏姜片吸虫病

B.卫氏并殖吸虫病

C.日本血吸虫病

D.斯氏狸殖吸虫病

64. 日本血吸虫的感染阶段和感染途径是()

A.毛蚴经皮肤感染

B.童虫经皮肤感染

C.童虫经口感染

D.尾蚴经皮肤感染

65. 毛蚴孵化法是血吸虫病病原学检查的主要方法之一,毛蚴孵出后,主要分布于()

A. 液面上

B. 水体的表层

C. 水体的中部

D. 水体的底部

66. 日本血吸虫在人体内移行,需经过以下某个部位才能发育为成虫,该部位为()

A. 胃

B. 小肠

C. 结肠

D. 肺脏

67. 下列关于日本血吸虫的描述中,属于错误的是()

A.宿主可产生非消除性免疫

B.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的肠系膜静脉

C.饱和盐水漂浮法是诊断日本血吸虫病最好的病原学检查方法之一

D.人对日本血吸虫无先天性免疫力

68. 人体感染日本血吸虫的主要方式是()

A.生食淡水鱼虾

B.喝生水

C.生食水生植物

D.皮肤接触疫水

69. 《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于()起施行

A. 2004年5月1日

B. 2005年5月1日

C. 2006年5月1日

D. 2007年5月1日

70. 下列关于江湖洲滩地区感染性钉螺面积的计算表述中,属于错误的是()

A. 发现1个孤立感染性螺点,向四周各延伸50m,即按1hm2计算面积

B. 若2个感染螺点相邻在50m以内,以2螺点距离相加,再向四周各延伸50m,计算感染性钉螺分布面积

C. 若各感染螺点相邻超过50m,以孤立螺点计算感染螺面积

D. 若孤立感染性螺点自然环境小于1hm2,按1hm2计算面积

71. 在确定有螺段时,如相邻调查框中有螺为一个有螺段,两个有螺段之间的无螺区在()米以内时,融为一个有螺段

A. 10

B. 20

C. 30

D. 50

72. 血吸虫病的肝肠病变的主要原因是()

A. 成虫的毒素及其代谢产物的刺激

B. 虫卵阻塞小血管

C. 虫卵肉芽肿的形成

D. 童虫成虫的共同作用

73. 1977 年代由德国E. Merck 和Bayer 药厂合成的广谱抗蠕虫药是()

A. 吡喹酮

B. 阿苯达唑

C. 甲苯达唑

D.噻苯达唑

74. 慢性血吸虫病肝肠病变主要原因在于()

A. 成虫对寄生部位血管的损害

B. 虫卵肉芽肿

C. 成虫代谢产物参与免疫复合物所致的损害

D. 成虫栓塞于血管内使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反应

75. 急性血吸虫病采用PQT 进行病原治疗方法为()

A. 成人总量采用120mg/kg 体重(儿童140mg/kg),6 日疗法,每日3

次,第 1 天服完总量二分之一;

B. 成人总量采用120mg/kg 体重(儿童140mg/kg),6 日疗法,每日3

次,第 1 及第 2 天服完总量二分之一;

C. 成人总量采用60mg/kg 体重(儿童70mg/kg),6 日疗法,每日3 次,

第 1 天服完总量二分之一;

D. 成人总量采用60mg/kg 体重(儿童70mg/kg),6 日疗法,每日3 次,

第 1 及第2 天服完总量二分之一;

76. 蒿甲醚和青蒿琥酯用于预防血吸虫病的机理是可以有效地杀灭宿主体

内的()

A. 血吸虫成虫

B. 血吸虫尾蚴

C.血吸虫虫卵

D. 血吸虫童虫

77. 钉螺色呈褐色或灰褐色,它的形状是()

A.长≥15 毫米,宽≥6 毫米,有8-11 个螺旋,右旋

B.长≤10 毫米,宽≤4 毫米,有6-9 个螺旋,右旋

C.长≤6 毫米,宽≤2 毫米,有8-11 个螺旋,左旋

D.长≤10 毫米,宽≤4 毫米,有6-9 个螺旋,左旋

78. 慢性血吸虫病最常见的症状是()

A. 长期低热

B. 慢性腹泻或慢性痢疾

C. 呕吐

D.咳嗽

79. 三格式化粪池的血吸虫卵是在()被沉留

A. 第一格池中

B. 第二格池中

C. 第一和第二格池中

D. 第三格池中

三、多选题(每题最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少选和不选均不得分)

1. 急性血吸虫病确诊病例诊断的标准为()

A. 发病前2 周至3 个月有疫水接触史

B. 以发热、肝脏肿大与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伴有肝区

压痛、脾肿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

C. 粪检查获血吸虫卵

D. 环卵、血凝、酶标、胶乳等血清免疫学检查阳性(环卵沉淀试验环沉

率>3%及(或)间接血凝滴度>1:10,酶标反应阳性,胶乳凝集试验滴度

>1:10)

E. 以上均是

2. 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标准有()

A. 居民血吸虫感染率降至1%以下

B. 家畜血吸虫感染率降至1%以下

C. 不出现当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病

D. 连续2 年以上查不到感染性钉螺

E. 已建立以行政村为单位,能反映当地病情.螺情变化的档案资料

3. 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原则为()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B.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C.依靠科学,依法管理

D.快速反应,高效有序

E.群防群控,联防联控

4. 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的应急处

理措施有()

A. 组织医疗机构救治急性血吸虫病病人

B. 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分别对接触疫水的人和

家畜实施预防性服药

C. 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杀灭钉螺和处理疫水

D. 组织乡(镇)人民政府在有螺地带设置警示标志,禁止人和家畜接触疫水

E. 提出疫情控制方案

5. 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流行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采取的措施有()

A. 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B. 提出疫情控制方案,明确有钉螺地带范围.预防性服药的人和家畜范

围,以及采取杀灭钉螺和处理疫水的措施

C. 指导医疗机构和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处理疫情

D. 在有螺地带设置警示标志,禁止人和家畜接触疫水

E. 卫生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措施

6. 钉螺调查涉及的统计指标包括()

A. 活螺平均密度(只/0.1m2)=捕获活螺数/调查框数

B. 活螺框出现率(%)=(活螺框数/调查框数)×100%

C. 钉螺感染率(%)=(感染性钉螺数/解剖螺数)×100%

D. 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只/0.1m2)=感染性钉螺数/调查框数

E. 钉螺死亡率(%)=(捕获死亡钉螺数/捕获总螺数)×100%

7. 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

A.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防治策略和措施

B. 血吸虫病的危害和传播途径

C. 当地的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和易感环境

D. 预防控制血吸虫病的基本知识

E. 血吸虫病的主要症状、体征和治疗方法

8. 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包括()

A. 各级各类学校开设血防知识健康教育课程或组织相关活动

B. 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传播防治血吸虫病的知识、政策、策

略和措施

C. 结合现场防治工作,采取人际传播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

D. 易感环境设立警示标志

E. 采取多种形式培训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医疗卫生人员.中小学教师和

参与血防工作的非专业人员

9.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对家畜的管理方法包括()

A. 对畜主进行家畜管理知识教育

B. 以机代牛

C. 家畜圈养

D. 以禽代畜

E. 安全耕作

10. 乡镇血防机构的职责是()

A. 按照年度防治计划,实施钉螺调查、药物灭螺、人群查病及化疗、血

吸虫病健康教育等防治工作

B. 检查.督促村民委员会维护警示标志;在易感季节设立防护哨卡或劝阻站;协助调查接触疫水人群和急性血吸虫病感染病例;参与突发疫情的现场调查、处理

C. 组织、指导非专业人员参与防治工作

D. 收集、整理各项防治信息资料,按要求汇总上报

E. 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11. 下面哪些属于日本血吸虫雌虫的形态特征()

A. 虫体呈黑褐色

B. 虫体呈乳白色

C. 具有长椭圆形卵巢

D. 具有分叶状卵巢

E. 颗粒样的卵巢

12. 下面哪些属于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形态特征()

A. 具有口、腹吸盘

B. 体前端为头器

C. 具有一个头腺

D. 具有2 对前钻腺和3 对后钻腺

E. 具有尾部分叉

13. 日本血吸虫虫卵主要沉积在宿主组织器官的部位是()

A. 肝组织

B. 生殖器官组织

C. 结肠肠壁组织

D. 膀胱组织

E. 肾脏

14. 日本血吸虫不同于其他人体寄生虫的特征有()

A. 雄虫有抱雌沟

B. 为叉尾型尾蚴,经皮肤感染宿主

C. 生活史中无雷蚴和囊蚴阶

D. 具有口腹吸盘

E.具有不完整的消化道

15. 下列各项中,可作为血吸虫病主要的诊断抗原有()

A. 肠相关抗原

B. 膜相关抗原

C. 可溶性虫卵抗原

D. 尾蚴抗原

E. 成虫抗原

16. 下列各项诊断方法中,属于日本血吸虫病的病原学检查方法是()

A. 粪便直接涂片法

B. 间接血凝试验

C. 直肠粘膜组织活检

D. 肝脏B 超检查

E. 磁共振检查

17. 急性血吸虫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为()

A. 尾蚴性皮炎

B. 肝硬

C. 发热D上消化道出血 E. 痉挛

18. 可作为日本血吸虫病传染源的是()

A. 病人

B. 病畜

C. 钉螺

D. 疫水

E. 昆虫

19. 钉螺主要分布在()

A. 湖滩

B. 草滩

C. 沟渠

D. 菜地

E. 牛棚

20. 日本血吸虫尾蚴可存在于()

A. 湖水

B. 露水

C. 杂草

D. 芦苇

E. 渠水

21. 钉螺在自然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

A. 适宜的温度

B. 一定的阳光

C. 适宜的土壤

D. 没有植被

E. 较好的水质

22. 下面哪些成分可成为血吸虫循环抗原()

A. 虫体代谢物

B. 虫体分泌物

C. 虫体表皮脱落物

D. 毛蚴分泌物

E. 以上都不是

23. 血吸虫病临床表现类型包括()

A. 急性血吸虫病

B. 慢性血吸虫病

C. 晚期血吸虫病

D. 异位血吸虫病

E. 隐性血吸虫病

24. 晚期血吸虫病综合征包括()

A. 肝脾肿大

B. 腹腔积液

C. 门脉高压

D. 静脉曲张

E. 精神症状

25. 晚期血吸虫病的临床类型有()

A. 巨脾型

B. 腹水型

C. 结肠增殖

D. 静脉曲张型

E. 侏儒型

26. 可作为血吸虫病传染源的动物有( )

A. 人

B. 鱼

C. 牛

D. 狗

E. 鸡

27. 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

A. 钉螺孳生

B. 空气

C. 含血吸虫卵的人畜粪便入水

D. 生吃食物

E. 人畜接触疫水

28. 急性血吸虫病现场处置措施包括()

A. 病人救治

B. 个人防护

C. 环境处理

D. 安全用水

E. 健康教育

29. 开展健康教育的目的有()

A. 普及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B. 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寄生虫防治竞赛试卷10

2015 年寄防竞赛摸拟试题10 一、判断题 1. 接触疫区的露水不会感染血吸虫病。() 2. 日本血吸虫成虫似线虫、圆柱形、且雌雄同体。() 3. 我国流行日本血吸虫病,它是由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引起,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丙类传染病。() 4. 人接触疫水后可感染血吸虫,所谓疫水是指含有钉螺的水体。() 5. 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是钉螺,其在螺内的发育阶段为毛蚴。() 6. 嗜人按蚊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是山区的主要传疟媒介。() 7. 恶性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发作既有再燃,又有复发。() 8. 疟疾是以周期性发冷.发热. 出汗等症状和脾大. 贫血等体征为特点的寄生虫病。() 9. 间日疟发作多见于中午前后,少有夜间发作,且下一次发作时间往往比上一次提前1~2小时。() 10. 第一次使用的玻片应浸入有液态洗涤剂的清水中10~20分钟,然后用干净棉巾擦拭,再放入清水中3~4次,晾干,最后用干净棉巾擦干。() 11. 疟原虫检测时,新配制的染液,一般染色能力较弱,且常呈酸性。() 12. 疟疾病人血片染色偏蓝可用pH值较高的缓冲液冲洗,若染色偏红,则用pH 值较低的缓冲液冲洗。() 13. 评价血片制作质量好坏,主要依靠薄血膜. 厚血膜. 染色质量和清洁度等内容来判定。() 14. 疟原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红内期。() 15. 杀灭疟原虫配子体的主要药物是青蒿素。() 16. 重症疟疾治疗首选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的口服剂型(简称ACT)进行治疗。() 17.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发现的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疟疾病例,应在2日内组织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18.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及时收集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并在完成调查后的2日内将病例个案调查资料录入《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 19. 主动病例侦查发现2例及以上病例或带虫者的具备传播条件的疫点,应对病家及四邻的人房和畜舍进行滞留喷洒。() 20. 发病率较低地区(以县为单位报告发病率在1/10万以下),以乡(镇)为单位在一个月内出现5例以上(含5例)当地新感染病例为疟疾暴发疫情。() 21. 流行区每年传播季节前,在上一年疟疾发病率大于1%的自然村或居民点, 对间日疟病人的家属,采用氯喹加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传播休止期扩大治疗。() 22. 疟疾的传染源为外周血中有配子体的人。() 23. 疟原虫为多细胞生物,属原生动物门、孢子纲、疟原虫科疟原虫属。() 24. 疟原虫配子体进入蚊胃后的生长发育顺序是:动合子→合子→卵囊→子孢子。 () 25. 目前我国间日疟分布广泛,恶性疟次之,三日疟偶尔发现,卵形疟无本地病例报告。() 26. 线虫丝状蚴的口腔开放,可以摄食。()

全国竞赛试题汇编

(93第三届)2.人们常说井水冬暖夏凉,这是因为[ ] A.井内冬夏温度变化小,地面冬夏温度变化大,所谓“冬暖夏凉”是井水温度与地面温度比较而言的 B.井水受地热的作用而有较多的热能 C.井水远离地面,不受空气流动的影响,因而具有较多的热能 D.井水暴露在空气中,夏天气温高,蒸发得快,吸收了较多的热量,因而温度较低 答案:A (94第四届)6.我国农村使用的一种钢架水泥壳抛物面太阳灶,用30分钟刚好可将4㎏与气温(26.5℃)相同的水烧开。若不计热损失,此时这个太阳灶的功率为[ ] A.163瓦B.686瓦C.933瓦D.41160瓦 答案:B (94第四届复)9.用一重锤从相同的高度落下敲击质量和温度分别相同的钢块和铅块,重锤打在钢块上时,重锤会跳起,打在铅块上时,重锤没有弹起,这时:[ ] A.钢块的温度比铅块高B.铅块的温度比钢块高 C.钢块与铅块的温度一样高D.无法判断谁的温度高 答案:B (05第十五届)4.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用燃煤取暖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在有些家庭已经改用燃油取暖,以降低对大气的污染。小明家的住房面积约110m2,若将住房的门窗关闭好,用燃烧柴油来取暖,并使室温升高10℃,已知柴油的热值为4.3×107J/kg,空气的密度约为1.3kg/m3,空气的比热容为1.O×l03 J/(kg.℃),所需的柴油约为[ ] A.0.01kg B.0.1kg C.1kg D.10kg 答案:B (97第七届复016.用太阳能热水器给40千克的水加热,水温由18℃升高到36℃,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焦耳。若用燃烧值为3.0×107焦耳/千克的煤给水加热,其效率为20%,则需要燃烧约________千克煤。 答案:3.024×106,0.5 (03第十三届)4.(6分)右图为农用扬场机的示意图。谷物脱粒后,谷粒、糠皮及少量碎石的混合物在快速转动的轮W和皮带B的带动下被抛出,谷粒、糠皮、碎石落地的远近不同,从而形成1、2、3三堆,达到分离的目的。其中1是,2是。从能量的角度看,它们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分离,是因为 答案:糠皮、谷粒。它们以同样的速度被抛出,碎石的质量最大,动能最大,所以克服空气阻力运动的距离最大,糠的质量最小,运动的距离最小。 (04第十四届)4.(5分)2003年10月16日6时54分,“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完成了

最新四川省寄生虫病知识竞赛试题

四川省寄生虫病知识竞赛试题 考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寄生虫的生活史是指:( C ) A.寄生虫传播的过程 B.寄生虫有性生殖的整个过程 C.寄生虫生长,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 D.寄生虫在人体内发育的整个过程 2、蠕虫病患者外周血液中常呈现:( C ) A.淋巴细胞增加 B.嗜中性粒细胞增加 C .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D .以上细胞均增加 3、蛔虫感染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B ) A.经皮肤 B.经口 C. 经呼吸道 D. 经媒介昆虫叮咬 4、关于蠕形住肠线虫卵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 A.无色透明 B.两侧不对称,一侧扁平,一侧稍凸 C.卵自虫体排出时,卵内胚胎已发育至蝌蚪期 D.是线虫卵中最大的虫卵 5.除下列哪项外,均为蛔虫的并发症:( C ) A.胆道蛔虫病 B.肠梗阻 C.消化功能紊乱 D.肠穿孔 6.检查蛲虫的主要方法:( D ) A .粪便涂片 B.饱和盐水漂浮法 C.水洗沉淀法 D.透明胶带纸粘贴法 7.虫卵呈腰鼓型的是:( D ) A.蛔虫 B.华支睾吸虫

C.钩虫 D. 鞭虫 8.可引起自体重复感染的寄生虫是:( A ) A.蛲虫 B.肺吸虫 C.鞭虫 D.丝虫 9、幼虫和成虫都可寄生于人体的是:( D ) A.肝吸虫 B.肺吸虫 C.钩虫 D.旋毛虫 10.主要引起贫血的寄生虫:( C ) A.蛔虫 B.华支睾吸虫 C.钩虫 D.血吸虫 10、下列虫卵发育最快的是:( D ) A.钩虫卵 B.蛔虫卵 C.鞭虫卵 D.蛲虫卵 11、新鲜粪便污染了食物,人食后可能感染:( D ) A.鞭虫 B.旋毛虫 C.钩虫 D.以上都不可能 12、微丝蚴是哪种寄生虫的幼虫:( B ) A.钩虫 B.丝虫 C.日本血吸虫D.细粒棘球绦虫 13、钩虫侵入人体的幼虫是:( C ) A. 杆状蚴 B.微丝蚴 C.丝状蚴 D.以上都不是 14、关于蛔虫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 受精卵的卵壳薄,外有蛋白质膜 B. 口腔有三个排列呈品字形的唇瓣组成 C. 成虫是人体肠道寄生线虫中最大的 D. 生殖器官雌虫为双管型,雄虫为单管型 15、在人体肝胆管内寄生的寄生虫是:( C ) A. 丝虫 B. 旋毛虫 C. 华支睾吸虫 D. 钩虫 17、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最强的虫卵是:( C ) A. 钩虫卵、蛔虫卵 B. 蛲虫卵、鞭虫卵 C. 鞭虫卵、蛔虫卵 D. 蛲虫卵、蛔虫卵 18、蛔虫的主要感染阶段是:( B )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经典试题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试题集萃(五)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29分。 26. (3分)如右图所示,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等质量的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在烧杯中央滴入CuSO 4溶液。 ⑴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指金属圈)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⑵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27. (4分)以铜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用含3~5gNaOH 的15%NaCl 的混合溶液做电解液,外加电压为 1.5V 电解时,得到一种半导体产品(产率93%以上)和一种清洁能源,则它的阳极反应式为 ,阴极反应式为 ;电解也是绿色化学中一种有效工具,试以此为例,写出绿色化学的两点特征: 和 。 28. (10分)下图中E 是一种固体的非金属单质,A 、B 、D 、F 、G 、H 中都含有E 元素,A 、C 、F 、H 、G 都含有相同的阳离子,G 加入含碘的淀粉蓝色溶液,蓝色褪去。 ⑴试写出A ~H 的分子式;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⑵写出G 与单质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9. (5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物质中的两种:HCl 、NaOH 、NaH 2PO 4、Na 3 PO 4、H 3 PO 4和Na 2HPO 4。 ⑴这六种物质两两间可能形成 种互相不发生反应的组合。 ⑵取某种组合溶液,滴入甲基红指示剂后为黄色(pH=6.2),再滴入酚酞指示剂后仍是黄色(酚酞无色,pH ≤8.0),则此组合是 和 的组合液。 ⑶取另一组合溶液xmL ,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c mol/LNaOH 溶液滴定至红橙色(此时pH 约为9.6左右),又消耗V 1mL(V>V 1),试确定此组合溶液是 和 物质组成的。 30. (7分)我国东方Ⅱ号宇宙火箭的燃料是N 2H 2(CH 3)2,助燃剂为N 2O 4,两者发生完全燃烧时产生了巨大推力,让火箭携带卫星上天。 ⑴N 2H 2(CH 3)2中N 的氧化数为 ,N 2O 4中N 的氧化数为 。 ⑵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试写出N 2O 4中N 、N 连接的一种Lewis 结构式并标出形式电荷 。 ⑷N 2H 4与N 2O 4比较, 的N -N 键长较长,其理由是 。 H G E A F B C D O 2 NH 3·H 2O HCl

全国竞赛试题汇编—光的折射及答案

竞赛试题汇编—光的折射 一、选择题 (91年第一届)5.图(a)和(b)是于小红的两张清晰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拍摄(a)时,相机与人的距离比拍(b)时大。 B.拍摄(a)时,胶片与镜头的距离比拍(b)时大。 C.拍摄(a)时所用相机镜头的直径比较大。 答案:B (92第二届)8.图4中画的是王小刚同学的眼镜,从眼镜判断,他的眼睛 A.是远视眼B.是近视眼C.视力正常,眼镜是太阳镜 D.一只眼视力基本正常,另一只是近视眼。 答案:A (92第二届)10.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 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 在湖中的倒影? 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 答案:D (93第三届)10.一种手电筒上所有的聚光小电珠如图2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灯丝(可看作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出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此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即它可减小光束的发散,有聚光功能。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 A.凸透镜的焦点以内B.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C.凸透镜的焦点处D.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 答案:A

(94第四届复)7.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 A.凸镜B.凹镜C.凹透镜D.凸透镜 答案:C (96第六届)8.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从飞机上拍摄地面的照片。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毫米,则底片与镜头距离应该在 A.100毫米以外。B.50毫米以内。C.恰为50毫米。D.略大于50毫米。 答案:D (97第七届)10.若用照相机的镜头作为透镜做透镜成像实验,那么下述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看到物体倒立的、缩小的像B.看到物体正立的、放大的像 C.看到物体倒立的、放大的像D.看到物体正立的、缩小的像 答案:D (97第七届复)9.放映幻灯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那么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B.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 C.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 D.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答案:A (98第八届)11.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些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 答案:B (99第九届)9.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大于20厘米;C.一定在10厘米到16厘米之间; B.一定小于8厘米;D.一定在8厘米到10厘米之间。 答案:D (99第九届复)4.图1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 A.a B.b和d C.c D.a、b、c、d都是凸透镜 答案:C 2000第十届)6. 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下面哪个图中的情形?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附答案)

传统文化知识题库 (2018.1) 注:比赛试题参照题库内容,但有可能超出题库范围,备赛时请尽量丰富备赛内容,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 一、选择题 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A.射B.御C.礼D.武 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 A.阮籍B.嵇康C.刘伶D.向秀 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D) 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李清照 4.“豆蔻”是指(A)岁 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 5.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 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 6.鲁迅先生称(A)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 7.“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 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老子 8.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 A.嵇康B.曹植C.山涛D.阮瑀 9.“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C) A.《出师表》B.《答司马谏议书》C.《陈情表》D.《报刘一丈书》 10.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 A.周易B.尚书C.史记D.尔雅 1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 A.慧思B.慧能C.神秀D.玄奘 12.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C)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孔子孟子老子庄子B.孟子孔子老子庄子 C.孟子孔子庄子老子D.孔子孟子庄子老子 13.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A ) A.汉元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明帝 14.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 D ) A.诗佛B.诗仙C.诗圣D.诗鬼 1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 A ) 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颐D.刘禹锡

2017年h市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理论试题2017.8.22

2017 年市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 综合理论知识测试卷 姓名:参赛号:得分 ( 满分 100 分) 一、判断题, 10 道题,每题 1.5 分,合计 15 分(判断为正确的 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写“A”,判断为错误的写“B”) 1.全国消除疟疾工作方案( 2016-2020 年)的防治策略是:以传 染源管理为核心,强化监测预警,严格执行消除疟疾“1-3-7 ”工作要求,快速清点拨源及时阻断传播。加强部门协作,推进边境 等重点地区消除疟疾进程,严控输入性疟疾继发传播,巩固消除 疟疾成果。() 2.饱和盐水漂浮法对吸虫卵检出效果较好,但是鞭虫卵不易查到。() 3.当人误食猪带绦虫虫卵或孕节后,可在人体内发育成囊尾蚴, 但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成虫在人体内寿命可达 25 年以上。() 4.疟疾的流行病学史是指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有夜间停留史。() 5.在我省开展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疫点调查及处理时,可不必进行室内滞留喷洒。() 6.人是似蚓蛔线虫的唯一宿主。() 7.钩虫的杆状蚴具明显的向温性和向湿性,当与人体皮肤接触后,受人体表温度的刺激,幼虫活动能力增强,依靠其机械的穿刺运

动及酶的化学作用主动穿刺侵入人体皮肤内。() 8. 旋毛虫产于肠粘膜内的新生幼虫侵入局部淋巴管或小静脉,随淋巴和血液循环到达各组织、器官或体腔,但只有到达骨骼肌的 幼虫才能进一步发育。() 9.重症疟疾治疗首选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的口服剂型(简称ACT) 进行治疗。() 10.原头蚴、生发囊、子囊和孙囊,可从胚层上脱落,悬浮在囊液中,称为棘球蚴砂 或囊砂。() 二、单选题, 30 道题,每题 2 分,合计 6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 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1. 诊断间日疟原虫患者,适宜的采血时间是() A.发作时 B. 发作后数小时至 10小时 C.发热间隔时间 D. 第二次发作时 E. 潜伏期 12. 寄生于网织红细胞内的疟原虫是() A.卵形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B. 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 C. 间日疟原虫和卵形 疟原虫 D. 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E. 间日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 13. 疟疾传播给人,其感染人体的阶段是() A. 配子体 B. 子孢子 C. 合子 D. 裂殖子 14.《全国消除疟疾工作方案》( 2016-2020 年)中规定,全国无 本地感染病例的时间是() A. 2016 年 B. 2017 年 C. 2018 年 D. 2019 年 E. 2020 年 15. 疟色素是疟原虫消化分解下列何种物质的终产物() A. 铁 B. 血糖 C. 血脂 D. 血红蛋白 E. 糖脂 16. 某患者因输血而感染间日疟,宜采用的治疗药物为() A. 氯喹 +伯氨喹 B. 氯喹 C. 伯氨喹 D. 青蒿素 +伯氨喹 17.下列关于经输血感染疟原虫的叙述中,属于不正确的是() A. 没有复发 B. 不通过红外期 C. 不会增殖 D. 可以有再燃 2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 (说明:竞赛时间为4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4分) 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B) A、《礼记》B《中庸》C、《周易》D、《春秋》 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7、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A) A、西林寺 B、东林寺 C、庐山 D、龙虎山 8、孔子是哪国人(B) A、秦国 B、鲁国 C、卫国 D、宋国

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A、韩愈 B、欧阳修 C、曾巩 D、柳永 10、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11、七月七日长生殿,(C) A、夜深无人私语时 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 D、相见时难别亦难 12、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B)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为 C、装扮作用 D、表示女性已婚 1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14、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5、“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 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 16、“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17、“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寄生虫防治竞赛试卷5备课讲稿

寄生虫防治竞赛试卷 5

2015年寄防竞赛摸拟试题5 一、判断题: 1. 日本血吸虫虫卵中毛蚴的孵出与水的渗透压、温度和光照等条件有关,其中温度被认为是孵化的主要条件。() 2. 日本血吸虫雌虫因肠管内含较多红细胞消化后残留的物质,故虫体呈红褐色。() 3. 日本血吸虫毛蚴孵化的最适pH为7.5~7.8,尾蚴逸出的最适温度为20~ 25℃。() 4. 日本血吸虫毛蚴孵出后在水中一般能存活15~94小时,孵出的时间愈久,感染钉螺的能力愈强。() 5. 我国台湾省的日本血吸虫系一动物株,主要感染犬,尾蚴侵入人体后不能发育为成虫。() 6. 间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为48小时。() 7.恶性疟的发作周期一般为36~48小时。() 8.三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48小时。() 9.恶性疟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常可发展为重症疟疾。() 10.间日疟能引起人死亡。() 11. 泡型包虫病药物治疗有效的特征是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或B超检查具有以下特征之一者:病灶缩小、病灶未增大、回声增强。() 12. 包虫病外科治疗经费要严格执行本省.自治区制定的补助标准,每人按8000元标准给予补助。() 13. 多器官包虫病和肝外包虫病患者纳入药物治疗范围。() 14. 接受外科治疗的包虫病人,出院后12个月应到项目定点医院进行复查。() 15. 细粒棘球绦虫的原头蚴在终宿主体内可发育为成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可发育为棘球蚴。() 16. 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对人体危害阶段均是棘球蚴。() 17. 人患包虫病是因为人与犬密切接触,误食入原头蚴所致。() 18. 棘球蚴病可以对病灶脏器直接穿刺取出病原体镜检后确诊。() 19. 区域性流行是我国包虫病另一重要流行特点,在我国大面积的流行区内发病率有明显的高、低差别,其严重性由西向东递减。() 20. 棘球绦虫卵污染牧场、畜舍、动物皮毛、蔬菜、土壤和水源等,以及虫卵粘附于犬和绵羊的皮毛上,人可直接经手—口感染。() 21. 目前发现我国黑热病的传播媒介有中华白蛉、长管白蛉、吴氏白蛉和亚历山大白蛉。( ) 22. 目前发现我国黑热病的传播媒介有中华白蛉、长管白蛉、吴氏白蛉、亚历山大白蛉和蒙古白蛉等。( ) 23. 我国黑热病的传播季节为5~9月。( ) 24. 当前我国的新疆、甘肃、四川、山西、陕西和内蒙古有当地感染的黑热病病例,其它地区黑热病已被控制。( ) 25. 当前我国的黑热病仅在新疆、甘肃和四川3地流行。( ) 26. 我国黑热病在流行病学上可区分为3种类型,即人源型、犬源型和自然疫

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附答案)

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 写。草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 卷论处。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第一题 (17分) Cr及其化合物在现今工业上十分常用,Cr占地壳蹭的丰度为0.0083%,主要来源是铬铁矿、铬铅矿。最初Cr的提炼是用铬铁矿与焦炭共热生产的。 1.写出铬铁矿、铬铅矿的化学式,写出铬铁矿与焦炭共热的反应方程式。 。其水溶液可有三2.Cr常见的价态为+3和+6,常见的Cr(Ⅲ)化合物为CrCl 3 种不同的颜色,分别为紫色、蓝绿色和绿色,请分别画出这三种不同颜色的Cr (Ⅲ)化合物阳离子的立体结构。指出Cr的杂化方式 3.常见的Cr(Ⅵ)化合物是重铬酸钾,是由铬铁矿与碳酸钠混合在空气中煅烧后用水浸取过滤,然后加适量硫酸后加入氯化钾即可制得,写出涉及的反应方程式。 4.在钢铁分析中为排除Cr的干扰可加入NaCl和HClO 加热至冒烟来实现,写出 4 (CN)2被称为拟卤素,其性质与卤素单质既有相似点,也有一些不同。它可以由含有同一种元素的两种化合物一同制取得到。 1. 写出制取(CN)2的反应方程式。 2. (CN)2不稳定,它在水溶液中有2种水解方式,其中一种是生成HCN与HOCN。 请分别写出(CN)2的两种水解反应的方程式。 3. HCN在加热时与O2反应,反应比为8:3,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4.液态的HCN不稳定,易聚合。其中,三聚体中包含有2种不同环境的C, 2 种不同环境的H与2种不同环境的N;而四聚体中H只有1种环境,C,N则各有2种不同环境。试画出两种聚合体的结构,并分别标明它们中所具有的 SmCo5是一种典型的AB5型金属化合物,可作为磁性材料,其结构如下 其中大球为Sm,小球为Co。而另一种永磁体材料X跟SmCo5的结构密切相关,他是将如图(a)层的1/3Sm原子用一对Co原子代替,并且这对Co原子不在(a)平面上而是出于该平面的上方和下方,其连线被(a)平面垂直平分。且相邻两(ABAB……型排列,三方晶胞则为ABCABC……型排列。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各省市试题汇编

初中数学竞赛题汇编 省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3分)(2013?)下列各数中,小于﹣3的数是() 2.(3分)(2013?)某市2013年参加中考的考生人数约为85000人,将8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的方法,准确确定a与n值是关键. 3.(3分)(201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x4﹣x3=x B.x6÷x3=x2C.x?x3=x4D.(xy3)2=xy6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专题:计算题. 分析:A、本选项不能合并,错误; B、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C、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D、利用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A、本选项不能合并,错误; B、x6÷x3=x3,本选项错误; C、x?x3=x4,本选项正确; D、(xy3)2=x2y6,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以及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4.(3分)(2013?)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4B.3C.2D.1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图形分析判断后解答即可. 解答:解:第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2019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2019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150题及 答案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2.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这指的是:(A) A景泰蓝 B彩陶 C琉璃 D 铜鼎a 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 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10.中国第一长洞是:D A王屋山洞 B赤城山洞 C青城山洞 D双河洞 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12.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 A河南 B 甘肃 C陕西 D山东 1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 A笙 B笛 C萧 D芦笙 14.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 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 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16.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 A丰收年景的6—9月 B每年秋天 C清明后10天 D端午前3天 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C A黄色 B 紫色 C红色 D蓝色

寄生虫防治竞赛试卷

2015年寄防竞赛摸拟试题6 一、判断题: 1. 一条毛蚴侵入钉螺体内后只产生一条尾蚴,进而发育为一条成虫。() 2. 在自然界,钉螺生存的基本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土壤和植物,幼螺出现的高峰时间多在3~4月。() 3. 肋壳钉螺多孳生于平原水网型地区和湖沼型地区的潮湿、有草、腐殖质多的泥岸,而光壳钉螺孳生则多在山丘型地区的小溪、山涧、水田、河道及草滩等处,两种钉螺在流行区散在分布,没有聚集性。() 4. 影响血吸虫病流行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在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过程中,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 5. 钉螺调查的目的是掌握钉螺分布范围和特点,了解钉螺和感染性钉螺的密度,为制定灭螺计划、选择灭螺方法、考核灭螺效果提供依据。() 6. 在钉螺控制中,药物灭螺的原则包括全面规划、先近后远、先上游后下游、区域覆盖、重点区域反复杀灭、安全用药等。() 7. 在确定血吸虫病化疗对象时,高危人群是指经常接触疫水者,在流行区水域作业的渔民、船民,及在有钉螺分布的洲滩放牧的人群等。() 8. 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的防汛、作业人群,在接触疫水后立即服药化疗1次;若持续接触疫水,则每月服药1次,脱离接触疫水后2个月再加服1次。() 9. 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的救治原则应遵循先重后轻、分期安排、严格筛查救治对象.定点救治及病人知情自愿等原则。() 10. 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开展家畜查治和管理的目的是了解人群和家畜血吸虫病疫情,为开展人畜同步查治,管理、控制和消除传染源提供依据。() 11. 各种人体疟原虫都会出现再燃。() 12. 疟疾的复发是指初发患者经治疗后,血中疟原虫已彻底肃清,但是肝脏中的迟发型子孢子复苏后,并发育释放裂殖子再进入红细胞内,经繁殖而引起临床症状。() 13. 各种人体疟原虫都有复发现象。() 14. 脑型疟多见于儿童。() 15. 免疫力低下者也常常引发脑型疟等重症疟疾。() 16. 患者一旦发展成了脑型疟,就治不好了。() 17. 在对脑型疟患者救治过程中,只要关注病原体就可以了。() 18. 在对脑型疟的救治过程中,对症治疗也非常重要。() 19. 输血性的疟疾治疗后也有复发。() 20. 疟疾的诊断依据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等三个方面。() 21. 人类囊型包虫病分布极为广泛,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地区流行严重。() 22. 细粒棘球绦虫的原头蚴与成虫头节的唯一区别就是其体积小。() 23. 细粒棘球绦虫的原头蚴在中间宿主体内可发育为棘球绦虫。() 24. 包虫病是棘球蚴病的俗称,是由棘球绦虫幼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25. 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 ) 26. 有流行病学史并有相应黑热病临床表现的病例称作黑热病疑似病例。( )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03

水解 氧化 2010.8.17 第三讲 第一题 云母是一种重要的硅酸盐,它具有韧度、弹性、透明度、高介电强度、化学惰性和热稳定性。白云母可看作叶腊石中1/4的Si Ⅳ被Al Ⅲ所取代,再由K Ⅰ平衡其电荷后形成的。而叶腊石可以看作SiO 2·1/6 H 2O 中有1/3的Si Ⅳ被Al Ⅲ取代,再由K Ⅰ平衡其电荷形成的。 1.白云母写成氧化物形式的化学式为 。 2.研究表明,在硅酸盐中,Al Ⅲ很容易取代Si Ⅳ,取代后不会引起原硅酸盐结构大的变化。从立体几何的知识看,Al Ⅲ与Si Ⅳ最直接的关系是 。 3.黑云母的化学式为KMg 3AlSi 3O 10(OH)2,在水与二氧化碳的同时作用下,风化为高岭土[Al 2Si 2O 5(OH)4]。 (1)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2)上述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 (3)风化后Al 为什么不能以Al 3 +形式被地下水溶解? 第二题 在酸溶液中,10.00g Cu 2S 和CuS 的混合物中加入250.0mL 0.7500mol/L 的KMnO 4溶液。过量的KMnO 4溶液用1.000mol/L 的FeSO 4溶液进行滴定,消耗FeSO 4溶液175.0mL 。 1.写出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计算原始混合物中CuS 的质量分数。 第三题 乙烯和必要的无机原料合成3-甲基-3-戊醇,合成路线如下: 1.请写出a ~b 所代表的无机反应物及溶剂 2.请写出A ~H 物质的结构简式: 第四题 据报道,某些(Z )式非碳环醇类有机锡化合物是一类有抗癌活性物质,有人在N 2保护下将三苯基氢化锡的乙醚溶液与等摩尔1,1-二苯基炔丙醇在过氧化苯甲酸的存在下于室温搅拌30h ,蒸去溶剂后用无水乙醇重结晶3次得化合物A 纯品。将ICl 的四氯化碳溶液滴入等摩尔A 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继续反应2.5h ,蒸去溶剂后残留物用环己烷的四氯化碳混合溶剂重结晶3次得产物B 。B 中含Cl 而不含I ,且Cl 元素的百分含量约为7%。A 中Sn 是sp 3杂化的,而B 中Sn 是sp 3d 杂化的,且由A 转变为B 时Z 式结构不变。请回答: 1.写出生成A 和B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指出形成A 和B 的反应类型。 3.画出B 的化学结构

【名师推荐】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分类汇编

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分类汇编 力学 第16届预赛题. 1.(15分)一质量为M 的平顶小车,以速度0v 沿水平的光滑轨道作匀速直线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无初速地放置在车顶前缘。已知物块和车顶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μ。 1. 若要求物块不会从车顶后缘掉下,则该车顶最少要多长? 2. 若车顶长度符合1问中的要求,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共做了多少功? 参考解答 1.物块放到小车上以后,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当以地面为参考系时,物块将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而小车将做减速运动,若物块到达小车顶后缘时的速度恰好等于小车此时的速度,则物块就刚好不脱落。令v 表示此时的速度,在这个过程中,若以物块和小车为系统,因为水平方向未受外力,所以此方向上动量守恒,即 0()Mv m M v =+(1) 从能量来看,在上述过程中,物块动能的增量等于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即 2112 mv mg s μ=(2) 其中1s 为物块移动的距离。小车动能的增量等于摩擦力对小车所做的功,即 22021122 Mv mv mgs μ-=-(3) 其中2s 为小车移动的距离。用l 表示车顶的最小长度,则 21l s s =-(4) 由以上四式,可解得 202() Mv l g m M μ=+(5) 即车顶的长度至少应为202() Mv l g m M μ=+。 2.由功能关系可知,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系统动量的增量,即 22011()22 W m M v Mv =+-(6) 由(1)、(6)式可得 202() mMv W m M =-+(7) 2.(20分)一个大容器中装有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它们的密度分别为1ρ和2ρ(12ρρ<)。现让一长为L 、密度为121()2 ρρ+的均匀木棍,竖直地放在上面的液体内,其下端离两

最新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复习题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 赛复习题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复习题 1、诗歌起源于(劳动) 2、“诗言志”出自哪本古籍?如何解释?( 《尚书》;“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强调诗歌既应反映现实,为教化服务,重视其社会作用,又应感物吟志,情物交融,突出其抒情性,情志并重。) 3、我国诗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以什么为标志?(《诗经》) 4、汉武帝时,有一种民歌诗体,叫什么?(《汉乐府》) 5、请说出“建安七子”中的三位诗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 玚、刘桢) 6、屈原的代表诗作是什么?(《离骚》) 7、“十五国风”是指《诗经》里面的哪部份作品?(《风》) 8、《诗经》的第一首诗名叫什么?(《关雎》) 9、《诗经》里的《芣苜》这首诗是描写什么的?(劳动) 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靡靡”是否是《诗经》里的诗?(是) 11、“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曰:‘思无邪’”这是谁对《诗经》的评价?(孔子) 12、请背诵一下孟浩然的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 声,花落知多少) 13、请背诵一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 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4、请解释一下<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徵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 (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 15、请解释一下诗歌史上的“盛唐现象”? (“安史之乱”以前,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安史之乱”以后,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双峰並峙,诗歌出现了大繁荣的景象.史家成为”盛唐气象”。)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14

2010高中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30) 第一题(7分) 1869年,俄国科学家D. I. Mendeleev发表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他将当时已知的化学元素以原子量的递增顺序排列。1871年,Mendeleev在《俄国化学会会刊》上发表了题为《元素的自然系统及其在未发现元素性质预测上的应用》的科学论文。在这篇文章中,门捷列夫详细描述了三种未知元素的性质,并把这三种元素记为ekaboron(类硼,Eb)、ekaaluminum(类铝,Ea)和ekasilicon(类硅,Es)。在15年内,门捷列夫所有的预测得到了证实。 第一张周期表只列出了66种元素,并且其中三种是未知的。今天,周期表中有118种元素。最后一个(第118号元素)于2005年在俄国和美国的联合实验室中被发现:用Ca-48核轰击含Cf-249核的靶,出现了三个连串的α衰变。而这些衰变起始于第118号元素,它的原子质量为294。 1.Mendeleev预测的三种元素现在被称为何种元素?有趣的是,三个名字都具有地理上的溯源。 2.写出配平的核反应方程式:①合成第118号元素;②第118号元素的α衰变。 3.第118号元素属于周期表中的哪一族?用spdf记号及惰性气体元素的元素符号写出第118号元素的电子构型。 第二题(4分) 由H2和CO2合成乙醇。先用太阳能电 池电解产生H2,然后同CO2合成乙醇,其 过程如右: 1.试评价该过程的可持续性。 2.写出合成乙醇的反应方程式。 第三题(5分) 将石墨和硫酸、硝酸混合物共热,形成一种“石墨的酸式硫酸盐”,石墨平面层被部分氧化,平均每24个碳带一个单位正电荷,酸式硫酸根则嵌在石墨平面层之间。请回答:1.写出该石墨酸式硫酸盐的化学式。 2.石墨酸式硫酸盐的导电能力比石墨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为什么? 3.若在石墨层间充入碱金属单质,其导电能力如何变化?为什么? 第四题(8分) SiC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及较高的高温强度等特点,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其晶体具有六方ZnS型结构,晶胞参数为a=308pm,c=505pm,已知C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0,0)和(2/3,1/3,1/2);Si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0,1/8)和(2/3,1/3,1/8)。 1.按比例画出SiC六方晶胞。 2.每个晶胞中含有SiC 个。 3.晶体中Si的堆积型式是。C填充的空隙类型是,占有率。

全国竞赛试题汇编—物态变化及答案

竞赛试题汇编—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91第一届)2.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白雾。这是[ ] A.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B.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C.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D.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水滴 答案:D (91第一届)9.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现[ ] A.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B.第一种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 C.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 答案:D (92第二届)3.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 A.油层阻碍了汤的热辐射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 C.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 答案:D (93第三届)7.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答案:B (94第四届复)5.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 A.4℃B.0℃C.-40℃D.略高于-40℃ 答案:B (94第四届复)8.冻豆腐里面有小孔的成因是:[ ]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 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D.豆腐里面的水受冻先结冰,再熔化成水后而成 答案:D (95第五届)4.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 A.较低的沸点B.较低的熔点C.较大的比热D.较小的密度。 答案:B (95第五届)8.在烹炸食物时常会见到滚开的油锅中,溅入一滴水后,会有剧烈的响声,并溅起油来。其主要原因是[ ] A.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C.水的比热比油的比热大D.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答案:D (95第五届)11.用飞机向云层喷洒于冰(固体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解;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