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拳的力量训练
李小龙寸拳修炼(下),教你在最短的距离内,爆发出最大威力

李小龙寸拳修炼(下),教你在最短的距离内,爆发出最大威力本篇是李小龙寸拳修炼(上)的续篇。
咏春寸拳怎么练即最短的距离内,爆发出最大威力。
寸拳的威力以至简、至威、至猛为主。
寸拳图解和寸劲拳练习方法教学是以融合内家拳和外家拳之本而形成的。
本篇是李小龙寸拳修炼(上)的续篇。
1.寸拳修炼课程整体安排和学前准备物品:寸拳修炼三阶段与时间安排本教程将李小龙寸拳修炼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时间为两个月。
(学者亦可根据自我其体情况和训练进度,灵活地顺延练习时间,强化练习有关内容。
)第一阶段:集中发展寸拳基础身体素质和心理特质(思想/呼吸控制)。
时间安排为三周。
本阶段的训练内容将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中。
第二阶段:以寸拳的预备姿势和身体各部的配合练习为主,时间安排为两周。
此阶段内容亦纳入第三阶段的辅助练习中。
第三阶段:时间安排为三周.重点练习并掌握寸拳的出击技术和应用技术,包括表演寸拳技术。
寸拳阶段训练计划表与说明本教程以两个月(八周三阶段)训练时间来编排,每周训练六天。
每夭训练45分钟^60分钟,练习负荷强度不大,因此,任何人均可以从容练习。
只要你坚持按照本计划表安排循序渐进,认真练习,必定成功!由于各位学者个人情况不尽相同,为此,本计划表安排较为灵活,各位学员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和修习进度予以活用安排,但需注意寸拳基本训练手段和顺序不可随愈改变。
卷腕器用于前臂肌力训练的一种简单用具。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很少见专用的卷腕器。
你可以自制:找一根长约40cm的圆形木柄。
将一根下端吊有4—4.5kg重物(如杠铃片、哑铃或砖块)的绳子系在把柄中间即成。
绳子的长度以你本人站立、双手持柄平伸时、绳子所吊重物离地6cm左右为宜。
握力器此种训练用具一般体育用品商店均有售.在本训练课程中,以弹簧握力练习器为最佳.因其便于抓握训练。
如无,则可以30kg或以上握力限度(根据你本人握力情况选择)的橡筋握力器代替。
计时器准备一只闹钟或一只手表,用于训练计时。
寸拳爆发力训练方法

寸拳爆发力训练方法寸拳爆发力训练方法现有之力爆发什么叫现有之力爆发呢?就是在自身没有练习武术功力之前将自身原来所具备的功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有功力)发出去,体会、学习发力技术,为以后学习寸拳发力,更高层次的发力技术服务。
脚蹬力与腰力面前准备一沙袋或让同伴持脚靶站立面前,动作要领:取截拳道警戒式站立(强侧置前前,一般是右手右脚在前),右肘(后肘)抬平,肘尖朝外,前臂回收靠近大臂、左手扶右手拳面,随后,以前脚为轴,后脚掌猛蹬地面,同时后脚掌后转,上体左转,髋左拧,肩内转,同时右肘以小臂为力点,随同全身转动,由右侧向左正前方(鼻子正前方)横击沙袋,喷气发力。
注意:①击打目标时,双眼始终盯着要打的位置,击中目标(沙袋)后,立即回复原来位置。
②重点体会:“脚蹬地与拧腰力”,切记!③你在练习前可先按自己想象中的方法用肘击沙袋,再按此方法击沙袋试比威力如何,体会什么叫发力。
现有爆发拳力仍然面对沙袋,取截拳道警戒桩站立(右手、右脚在前),仍然以前脚为轴,后脚掌猛蹬地,同时后脚掌内转上体左转,髋左拧,肩内转,肩催动大臂,大臂催动小臂,小臂催动拳头,同时喷气发力击中目标,目视沙袋,如此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注意:①拳击中目标一定是在鼻子正前方的位置。
②拳击中目标前全身均放松,只是在拳头击中目标的一刹那有意握紧拳头,而后迅速放松恢复至警戒桩式,再做下一次练习。
③必须严格按照要领练习,练习时一下一下的来,不要用连续,等熟练后,体会到正确爆发出拳后再连续出拳。
现有之力爆发两个步骤只是由简单的肘击过渡到拳击,你就学会了爆发出拳,也就是学会了发力(重点:脚蹬地力与腰拧力),在学习“现有之力爆发”前,你可先按原来的方法击沙袋,再严格按照此方法击沙袋,比一比便知武术中的爆发力跟平时死力气是不能相比的。
学习“现有之力爆发”后,你再学习其它拳法就轻而易举了,像“直、摆、勾、弹、鞭、栽”等,再学寸拳发力技术就更容易了,如果等练习了寸拳功力后,你再按此方法将“现有之力”爆发后,你的攻击威力将会更加无比强劲。
寸拳练法

寸拳:即在短距离内,以前手或后手直拳骤然爆发出强大的寸劲,亦称寸劲拳。
寸拳的劲路:呈警戒式,前臂屈肘,前手掌心向上,置与胸平,后手防护于肋部,手掌由外向内螺旋式前进,同时握立拳发寸劲击向目标。
要点:发寸劲时不宜过分伸直手臂。
若伸得太直,这拳就打老了,拳谚云“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即为此理。
功法训练1.马步冲拳法呈马步式,双手掌心向上平置于腰部,目视前方,右掌变立拳向正前方出击)。
右拳变平掌,收回置于腰部,随即左掌变立拳向正前方出击。
左右来回冲拳。
每组40-50次,分3组练习。
旨在练习寸拳的速度。
要点:出拳发劲时,可结合本文“寸拳的劲路”一则,两手交替冲拳。
2.震步冲拳法呈马步式,左拳护于肚脐处(意守丹田),右拳前撑,舌抵上腭,气沉丹田,目视右前方,右拳向外划圆,同时收右脚震步,左拳变掌前冲,左掌背与右拳眼相合。
上动不停,上左脚闯步冲拳,此为左式。
再练右式。
右式与左式动作相同,惟方向相反。
每组8~10次,分3组练习。
旨在练习寸拳的浑厚劲。
要点:前手划圆与震步为起式,划圆要柔,震脚要狠,掌背与拳眼相合要放松自然,闯步冲拳为发劲,步要沉,拳要稳,步与拳协调一致,内外相随,形神合一。
3.寸拳击靶法呈警戒式,前掌平置于靶前,骤然发寸劲拳击靶,收回直拳再击靶。
反复练习,每组40-50次,分3组练习:也可左右式前后拳交替练习,旨在练习寸拳的灵活性。
要点:出拳发劲时,后脚尖蹬地,调胯扭腰,腰马合一,劲达拳面。
4.侧卧单练法单脚着地左拳支撑身体,右手放于腰背部.舌抵上腭,气沉丹田,吸气屈臂下落,呼气撑起,再吸气屈臂下落,如此反复练习。
每组8-10次,分3组练习。
旨在练习单侧臂力及拳面硬度。
要点:起落要配合呼吸,意、气、力合一。
初习者如不能起落,可以单臂支撑1~2分钟。
寸拳技击——打穴法穴位,又称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穴位分别归属于各经脉,经脉又隶属于脏腑,故腧穴一经络一脏腑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咏春拳寸劲训练法

咏春拳寸劲训练法
咏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之一,它以“寸劲”闻名于世。
所谓寸劲,就是指在极短的距离内,通过肌肉和神经的协同作用,使出极大的力量的能力。
咏春拳的寸劲训练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三抓三推”。
这个训练方法主要是通过练习手腕的力量和灵活性,来加强寸劲的发挥。
具体方法是,将手臂伸直,手掌朝上,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分别抓住一个硬物,比如一根铅笔。
然后用力向内挤压铅笔,但是手臂不能弯曲。
接着将手臂向前推,同时用力收紧手腕,使铅笔向前飞出。
这样经过反复练习,可以逐渐提高手腕的力量和灵活性。
第二个训练法是“单臂推手”。
这个方法主要是锻炼手臂和肩膀的力量,以及提高反应速度和协调性。
具体方法是,两人面对面站立,抬起左手,将手掌与对方的手掌贴在一起。
然后用右手向对方的左肩推去,对方则用左手向自己的右肩推去。
这样反复推手,可以逐渐提高手臂和肩膀的力量和协调性。
第三个训练法是“三点式弹腿”。
这个方法主要是锻炼腿部力量和协调性,以及提高跳跃能力。
具体方法是,双腿分开与肩同宽,然后用右脚跨出一步,向前跳起,同时用左手触地,右手向上挥动。
然后双脚着地,左脚跨出一步,向前跳起,同时用右手触地,左手向上挥动。
这样反复练习,可以逐渐提高腿部力量和协调性,以及跳跃能力。
总之,咏春拳的寸劲训练法需要长期坚持和反复练习,才能取得
良好的效果。
希望广大爱好者能够认真学习和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教材]寸劲拳练习方法
![[教材]寸劲拳练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08b26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a.png)
寸劲拳练习方法截拳道第一阶段力量训练及生物修炼略第二阶段深呼吸放松运动作用:通过呼吸练习,令心情平静、身体松弛,为进行下一步训练做好准备。
练习方法:双脚平行开立同肩宽,以自然站立姿势,先重复做三次令全身肌肉紧再放松的练习,然后就按照深长匀细的要求,时行深吸气的练习。
寸拳预备姿势的练习寸拳预备式以及其后的配合训练,都将分为三英寸拳和一英寸拳的练习,以后不再说明。
三英寸拳的主要姿势的练习,可以帮助你和你的对手保持一个适当的位置,这样你就有余地充分发挥你的潜力,一英寸拳的主要姿势练习,则能帮助你掌握在和对手站得相当近的距离内,集中并迅速地发挥出你的所有能量,产生巨大的完美姿势。
在距沙袋四十厘米处,正对沙袋画好四条长三十厘米,宽二厘米的深色隔线,线与线之间间隔为二厘米,以此用于规范步距与拳距,一次课中,先练三英寸拳预备式,后练一英寸拳预备式。
1、三英寸拳预备姿势练习面对沙包站在大约四五厘米远的地方,右脚在左脚后面十二厘米至二十五厘米远的任何位置上。
右侧肩膀和出击点(沙包中线)呈一直线,右脚尖应朝外舒展十度左右,两却间的宽度应有稍小于肩宽,双手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并放松,双眼自然平视前方,即成三英寸拳预备姿势。
练习方法,根据图示和说明站好,反复检查姿势是否正确,站好后,保持姿势,身体放松,站三十秒,然后解散姿势,反复练习从散姿站成三英寸拳预备姿势,连续做一分种,站好预备姿势,按照生物修炼之放松练习要领,练习二分钟的站势放松,注意体会肌肉松弛感觉.。
2、一英寸预备姿势练习一英寸拳和三英寸拳的预备姿势要领相同,只是右脚在左脚后面七点六厘米左右远的位置。
练习方法同三英寸练习方法。
膝部配合协调练习作用是该训练用于产生寸拳的弹簧支承力.。
膝部配合练习分为右脚脚跟站稳和右脚后跟抬起两种技术方法,练习先练习前一种后练习后一种,右脚脚跟站稳的方法适全大多数人,用轻微的脚部固定法可以提供最大的平稳支承力,并促使身体产生更大的能量,采取右脚脚后跟抬起的寸拳出击方式则通常适合于体重重的练习者,他们可以充分将体重贯入打击力中,而又不易失去平衡.李小龙宗师体重较轻,但也在以右脚领先右手出击的寸拳打击中,也采用了脚后跟抬起的动作,这主要是取决于李小龙良好的身体平衡,速度和时机控制,同时,右脚领先出右拳与在脚领先出右拳,在技术上是有一定区别的,前者是典型的三尖相照发力动作,不管如何,抬高脚后跟的膝部配合练习你必须认真仔细地进行,并切实掌握它.因为这有协调训练的必要,对体重重的练习者来说,则更就下番功夫。
寸拳,寸劲,一掌四式

寸拳,寸劲,一掌四式寸拳,寸劲,一掌四式首先:每天坚持俯卧撑100个,至少持续一个月,进行训练并不仅仅为了使肌肉漂亮,更重要的是,必须使其具备有足够的杀伤力与破坏力,借此重创对手。
当然在这一个月内不仅仅是做俯卧撑,还要训练前臂和腕关节,如果你的腕关节未能承受住巨大的缓冲力的话,则“寸劲拳”将绝无效果可言,因为要使拳头爆发出强大的力量,首先要使关节能够承受住并传递出击打时所迸发的强猛的力道。
说简单点,现在你们的拳头打不出那么大的力道是因为你们的前臂和腕关节不行,明白?如果强行打出那么大的力道,那么一定会自己先受伤。
所以我的要求是先训练自身,双臂(包括前臂和后臂),肩膀,背部肌肉和手腕关节(包括十指)。
先把这些寸拳厉害的外在因素弄好,我在教你们寸拳的内在根本。
最少坚持1个月到2个月。
任何人发力都需要借助一点空间使自身的力量最大化的发挥出来,所以先教大家一个简单而又基本的寸拳训练方法,首先得在解释的墙上放一层海绵垫子,最好是水泥墙,因为一般的石灰墙你打不了几下就穿了,别不相信,你自己试试你们家的墙就知道了。
然后垫一次防护缓冲的装置之后,(那种装置没作用,只用于防护,如果你自认为手够硬,你可以直接在水泥墙上打,一般初学者都要垫一层,不过练得久了,就必须要求去掉垫子,磨练手拳的硬度),手伸直,成1字装,就是手张开,手掌超身体内侧,中指尖顶在垫子上,用我上面教你的发力动作,迅速将手掌变为拳头然后轰击在垫子上,利用手掌的长度的那点距离发力,中间要做的就是扭动肩膀和侧跨,同时带动半个身体,击在墙上的瞬间手腕和肘部要承受整个身体所发的力道才能伤到敌人自己无碍,这就是我要求你们先练手臂,手腕,肘部的原因。
你就当那面墙是你的仇人,最好大喊一声,用全力击出,这样可以训练你的爆发力,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你不用喊都能发挥出你以前大喊所爆发出的力度,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什么时候能控制全身的力道,做到收控自如,随随便便一击都能爆发出来,那你就超过我了,我现在差不多10击有6击可以爆发出超过自身极限的力度,大家可以去买个测力器,不过很贵,还是到后期再买吧,你可以看见你每次打出的拳的力道,从而分析出你的自身极限,也就是全力打10拳,所有力量总和加起来再除以10,就是你的自身极限,我现在的极限是3位数,看你们了,加油吧!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要伤到自己了,千万不要图快,你们差不多默默的要练上1年才能10次有1次爆发出超极限力度,刚开始身体素质不好的初学者,打100次说不定都爆发不出极限。
浅析寸劲拳的训练方法

浅析寸劲拳的训练方法
寸劲拳是由先师李小龙在美国传播并发扬光大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武术技击技术,因国外学习李小龙的热潮较高,世界各国都有广泛的龙粉没练习这一绝技,李小龙曾经说过:“我的功夫精华只有两点,即近身与发力,如果有人学到了它,则不管面对任何类型的对手,都可以闪电般地贴近对方,并以霹雳般的重击将其击倒在地,甚至可以战胜我。
”这句话可以看出寸劲拳并非不可掌握,他是有一定的方法的,以下训练方法供大家借鉴使用。
寸劲拳训练最常见的用具有:墙靶,腕力训练器,寸拳训练器(类似戈洛夫金出拳的小哑铃),墙靶主要用来训练拳头的硬度和杀伤力,对增强实战意识极为有用,你可以想象墙靶是你的对手的胸口或者面部进行迅猛的重击,并且以此来磨炼自己的“杀气”,练习的时候将拳靶钉在墙上固定,进行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装入部分铁砂或小铁珠进行强化训练,用以训练拳头的最强破坏力,使拳头具有“一击必杀”与“一招制敌”的能力,不过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放置一些软物后再进行击打,逐步向沙袋过度。
也可以自己制作或去裁缝店制作一款自己喜欢的帆布墙靶。
卷腕训练是传统武术各门派训练中都有使用,将重物拴在一条绳子上,再将绳子的另一端拴在木棒上(木棒长度40cm左右),进行卷腕练习,根据运动量,可以不断增加重量。
沙包训练,缝制一个口袋大小的小沙包里面装绿豆或沙子之类的,
用拳法击打感觉击打的力点和力道,这种感觉有了之后,可缝制再大一点的沙包,训练一段时间后根据功力的增长可以再增加沙包的重量,直到沙包和自己的体重一样为止。
平时要用杠铃、哑铃来增强出拳打击力量的工具,可以进行臂力的增强和出拳力量的训练。
最完整的寸劲的训练与应用

寸劲的训练与应用"寸劲"是在意识支配下,由肢体各部分肌肉协调配合、收缩,瞬间形成的短促爆发力。
这种力,在曰常生活中人们也会偶然发出,如劈柴、剁肉等发出的短促劲,只是并不注意罢了。
而武术界所谓的"寸劲",是在意识主导下而发出的。
在任何一拳种中,"寸劲"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体会是"寸劲"有手枪的准确性、灵活性,有手榴弹的爆炸威力,有盔甲的防护功能。
本文想在以下几个方面,谈点个人心得。
寸劲"的训练人体的力量是通过肌肉的收缩产生的。
要想得到高质量的"寸劲",就必须加强对各部分肌肉的训练,有意识地提高肌肉的收缩效率;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反应速度。
对此,各门派历来都有自己的独门训练法。
笔者认为,"寸劲"的训练除做基本的俯卧撑、溜腿、涮腰、站桩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对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的训练。
以下介绍几种训练方法。
一、石锁功。
石锁功有多种练法,这里介绍三种练习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的方法:1.砸肘。
即将石锁抛起后站好马步桩,手臂弯屈成直角,以肘部外侧接住石锁,再用肘部挑抛石锁,左右肘轮番抛接。
初练时,需带护肘或其他护具,以防石锁擦伤皮肤。
2.骗马。
即用手在体前将石锁从腿下向身后抛出,接住后在身后再从腿下向身前抛出。
3.背花。
即将石锁从背后抛起落到身前,用手或肘部接住。
左右手轮番抛接,反复练习。
初练时,石锁可用轻一些的,待动作熟练后再换重量大的。
注意:抛时需竖直向上用力,以免伤及后脑,抛后需马上抬头观察,以免下落时砸到头顶。
二、橡胶绳练习。
这种训练方法是笔者根据以前踢打牛皮绳总结出来的。
因橡胶绳比牛皮绳更具弹性,在训练中不易受伤,可用于速度训练。
练法如下:把橡胶绳一端固定在身后,另一端套在手上,可一手一条,站好马步,以腰间抱拳时橡胶绳拉直为度,两拳轮番向前打出,也可结合各种步型出拳。
再将橡胶绳一端固定在身后,一端套在脚踝部,做踢、蹬、踹、扫等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寸拳的力量训练寸劲拳就是寸拳,一代宗师李小龙早年练习咏春拳,后来在咏春拳的基础上自创截拳道,它们都属于寸进拳。
它讲究短距离迅速出拳打出自己的有力的一拳要爆发出自己的所有爆发力打倒敌人。
李小龙曾说过,不管你学习任何武功,如果它不能迅速击倒对手,就没有任何实战价值,特别是对于一些体格好、意志又坚强的西方格斗者,用拳在瞬间入里透内地痛击他们远比击倒他们更具威胁力。
毫无疑问,在格斗中击败或击倒对手的时间愈短,则自身的安全性就越高,这就意味着你的技术必须精简、直接,亦即讲求效率,而“寸劲拳”则又正好符合这一原则。
李小龙宗师就这样从实战出发,并在咏春拳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以本能反应为主导与潜能最大发挥为主体的,至简、至灵、至威、至猛的截拳道之寸劲拳训练法。
也可以这样说,李小龙的寸劲拳已大大不同于传统咏春拳中的寸拳,因为他的寸劲拳不仅保存了咏春寸拳的优点,更大胆地将中国武术中一些内家拳法的诀要融入基中。
所以,李小龙的寸劲拳可以代表整个武术,而咏春寸拳则只可代表咏春。
正因为李小龙宗师进行了大师进行了大量独特的改进、创新与升华,才使之脱胎于传统而不同于传统,也由此使寸劲拳更易实际应用、更修习与更具强之摧毁之力。
李小龙在教授木村武之、伊诺山度等嫡传名弟子练习寸劲拳时,曾经这样说过:“任何一位武术爱好者与一位伟大的武术家之间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他们的差别只是努力的方式与程度不同,而这个鸿沟不但可以填平,甚至可以超越。
因为从理论上讲,人的潜能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而寸劲拳的训练与运用就是潜能发挥的具体表现。
”接下来,李小龙又给大家举了一例子:一位农夫的儿子由于不能够熟练驾驶一辆车子,故而翻到了水沟里了,这位农夫身材并不高大,但他却毫不犹地跳进了水沟,并把双手伸到车下,把车子抬了起来,让另一位跑来援助的人将自己的儿子从下面拽出来。
事后,农人对自己的力量难置信,便再去试一次,结果根本就动不了那辆车子。
给他儿子检查身体的医生则说这是奇迹。
医生解释说,身体机能对紧急状况产生反应时,肾上腺就会大量地分泌出激素,并传递到整个身体,进而使峰全产生出额外的能量。
这就是医生做出的惟一解释。
上述这个实例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即人在绝境或遇到险情的时候,往往会发放出不寻常的力量来。
而李小龙就是将这种不同寻常的力量渐臻佳境,从而可以随时随地施展出来。
事实上,人的潜在能量的确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而我们每个武道研修者又都拥有一座存有潜在能量的金矿。
但是,由于没有进行各种有效的发掘训练和没有具体展现的形式,所以每个人的潜能从未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寸劲拳产生威力的外在原因所谓“寸劲拳”产生威力的外在原因,是指通过一些外在的训练手段来达到出拳强猛或使每一部分肌体都能“出功夫”为目标的。
也就是说,进行训练并不仅仅为了使肌肉漂亮,更重要的是,必须使其具备有足够的杀伤力与破坏力,借此重创对手。
李小龙认为,人体首先应具备良好的速度、灵敏、柔韧和攻击准确性,然后才是应具备最大的绝对力量。
“寸劲拳”从表面上看是局部力量的发放,但实质上是全身协调发力的结果。
对此李小龙也曾举例说过,一个能卧推400磅(约180公斤)的人,可能在重器械项目(如铅球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然而却无法协调动员全身各部位的肌肉以展现其攻击力。
也就是说,李小龙过人的力量和极快的速度,再结合出色的身体协调配合能力,方使他成为近身发力或埋身搏击中的佼佼者。
李小龙看上去虽略显精瘦些,但只要其举手投足,杀伤力都是足以致命的。
为了训练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李小龙把素质提高和技术练习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从而使本身已很高深的武功升华到了几近完美的境界。
李小龙对“寸劲拳”的练习确实到了“发疯”的地步。
伊诺山度回忆说,李小龙在训练中经常手持哑铃进行“寸劲拳”打击练习,而且每次练习12组,每组100次,双手依次先后持1、2、3、5、7和10磅重的哑铃进行“金字塔”形递增6组,然后再依次递减重量,进行6组实战应用技术模仿练习。
李小龙曾让笔者和他一起训练过一次,哇,练习后三角肌和手臂竟是如此地酸痛!在“寸劲拳”的训练过程中,李小龙还很注重前臂的训练,因为“寸劲拳”力量的发放点虽是拳面,但其力量却来自于身体。
也就是说,手臂是全身整体劲力运送至拳面的一个重要的运载或传送工具。
琳达亦曾说过,李小龙对前臂的练习(特别是腕关节的练习)到了“入迷”的地步,因为“寸劲拳”的有效发挥对前臂与腕关节的要求较高,需要拥有特殊的运腕技巧。
如果你的腕关节未能承受住巨大的缓冲力的话,则“寸劲拳”将绝无效果可言。
曾数度与李小龙在电影中合作过的美籍空手道高手鲍勃·华尔曾说过,李小龙力大无比的前手臂在他的功夫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他是这样说的:“李小龙的前手臂和身体的比例是我所见的人中最大的,他不但前手臂异常发达,而且还拥有一双铁拳和十个钢指,太可怕了。
”另外,曾在电视剧《青蜂侠》中与李小龙合作过的电影明星范·威廉姆斯则回忆说,作为好朋友,他与李小龙都拥有粗壮的前臂,但获得的方式却不同。
李小龙是通过专门训练获得的,而自己则是天生的或者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做其他竞技运动而间接获得的。
这位身高1.83米,体重95公斤的壮汉是当时惟一能和李小龙进行“掰手腕”较量的人,并且现在想起这些事来他还不好意思地说:“李小龙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之间不是同一个级别的较量,我超过他有40磅,但是他的前臂却是我所见到的同等体重的人中最粗壮的。
”事实上,李小龙在“掰手腕”比赛中总是获胜的。
他的另一名弟子赫伯·杰克逊回忆说,李小龙当年曾开玩笑说,他准备当此项运动的世界冠军。
在“寸劲拳”的整体训练过程中或在整个截拳道的训练系统中,锻炼前手臂及腕关节的方法很多,但据宗师的嫡传弟子乔.刘易斯所说,李小龙当年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将34公斤重的杠铃直臂水平前伸,并静止控制30秒钟。
当然,这对一名体重仅60多公斤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即使是一个体重达90公斤重的人都不一定能做得了。
此外,李小龙在美国的首位弟子杰西·格洛弗亦曾回忆说,李小龙还常用拉负重滑轮、拳头下击沙箱及用短绳系30公斤重的哑铃进行“卷腕”练习,以进一步强化前臂。
最后,杰西.格洛弗又补充说,李小龙之所以注重前臂及腕关节的训练,是因为他认为要使拳头爆发出强大的力量,首先要使关节能够承受住并传递出击打时所迸发的强猛的力道。
编辑本段寸劲拳产生威力的内在原因在很多外行人看来,截拳道的拳法技巧与西洋拳击相似,但这只不过是因为李小龙早年曾潜心研究过拳击,并把其精华糅合到了自己的功夫中去的结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李小龙的拳法是优于西洋拳击的,因其中蕴藏着深厚的中华武术功底,尤其是一些内家拳术中相当有价值的理论与技术,因为他亦曾用心研究过太极拳、形意拳与八卦掌等内家拳术。
所以,要彻底剖析“寸劲拳”产生惊人的杀伤威力的真正原因,只从外在因素方面入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相对于内在劲力的巨大功用来说,外力与外功仅能算是皮毛而已。
首先,“寸劲拳”十分讲求内意的运用。
而所谓的内意,就是隐于人的思维系统中的意念、意识,它无形、无象、无声地深藏于灵魂之中,是决定一个人行动的关键因素。
也就是说,你的每一个打击动作都脱离不开意念、意识对肢体的指挥与调动作用。
例如,当你想用拳打击对手时,首先是心想,即通过心之发动而产生了打的意念和意识,而且这种意念与意识对对手来讲,是毫无觉察的。
当打的念头一旦成为意志,即下了打的决心之后,则会眼、心、手结合而以意领气,以气催力,在外形肢体上形成打击的动作。
在“寸劲拳”的训练与运用上,内气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气衰则劲力不充,且难以在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距离之内,爆发出巨大的杀伤力来。
所以你在打击时,若能使内气贯注于攻击点上,就能够在一刹那间,由内气的急剧转动和聚集,而发出强大的震荡力与穿透力来。
衡量一个内家高手内功深浅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他能否在最短的时间与距离内爆发出最大的劲力来。
你可能还没有听说过的另一个“寸劲拳”的窍要之处是内劲的运用。
尽管李小龙也曾说过,在发拳时须在身体内部贯以“流动着的能量”,但却有很多研习者认为这仅是一种理论上的要求。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内气是内劲的发源之本,而且练习内家拳的人,平时也注重气沉丹田,而发劲时则又同样离不开“气自丹田吐”。
当然,无论是在平时的练习中,还是在实战的运用中,对于劲力的发放都应当有所克制,不宜发放过多、过频,因为如过多地发放爆发性的劲力,必会造成自身气力的大量消耗而气馁力竭,这一点李小龙本人的实例便已作了最好的说明。
在这里,我的意思是说,在平时练习时,爆发性力量的发放次数应适当地因人而控制,也只有养与蓄多于发与放时,人体才能有更大、更强猛的劲力产生,而不致走李小龙内功不继的老路。
因为从广义的方面来讲,练武的目的是要培元养气以使身体健壮,若不懂得培元养气之法,长久下去不但不能使身体健壮,相反还会伤害身体。
所以,笔者有责任提醒所有武道研习者加以注意。
“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句话说得很好,道出了修习拳术的根本,只有真正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谈得上运用于人,即将此种暗藏杀机的劲力在无意识之中突然作用在对手的要害部位上,以形成致命性的创击。
关于“寸劲拳”打击时劲力的发放问题,还可以再作进一步的探讨。
首先就是爆发劲力的速度愈快,冲击力也就愈大;进攻对手的距离愈近,愈容易给对方增大防御和破解上的困难,而且时间越短,进攻就越易见效。
其次,在打击上还有一个时间性问题,也就是既不能爆发得过早,也不能过晚。
若过早则会使爆发劲难触其身,而难收其效;过晚又会形成过势之拳,而根本没有什么杀伤力。
所以在练习“寸劲拳”时一定要细心体会打击的时机,如此才能爆发出如电闪雷鸣或爆炸般的“急中之刚脆劲”来。
编辑本段寸劲拳训练过程中对全身各部的要求我们都知道,“寸劲拳”是截拳道中最为精细的拳法,它对技术和对拳理上的要求也相当高,如果我们不能明了其中的精细与窍要之处,而按一般的拳法要求去练习的话,则肯定无法打出高质量的劲力来。
也就是说,我们如果像一般的教材那样在“寸劲拳”的修习过程中,不懂拳理,不明道理,不明每一个精细动作的规范尺寸与角度要求,而盲目凭蛮力去练习的话,那么即使苦练一生也打不出好的“寸劲拳”来。
在“寸劲拳”的打击过程中头部保持中正最为重要,因为头为一身之主,而且欲保持中正不偏,还需做到“虚领顶颈”。
发力时的以声助力虽然重要,但也不用在每一个动作到达定点时都大声吼叫,因为如发声过于频繁,则会使热气大量外散,造成入不敷出的亏气现象。
再者,在用“寸劲拳”打击时,还应将牙齿咬紧,这样不但可以增大全身的力量,还可使打击目标时的劲气与气力更加集中,以增强“穿透力”,也就是传统武学中所说的“牙欲断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