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名词解释(3)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名词解释(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名词解释多因一效指多对基因影响同一性状表现的现象。
一因多效指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发育的现象。
连锁群在染色体中具有不同的连锁程度并按线性顺序排列的一组基因座位。
连锁: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对性状,有联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的现象。
反应规范在一系列环境条件下,由于发育可塑性,同一个基因型所表达出一系列连续的表型这一系列连续的表型叫做反应规范。
两点测验:通过三次测交,计算三对基因两两间交换值、估计遗传距离;每次测验两对基因间交换值;根据三个遗传距离推断三对基因间的排列次序。
三点测验:一次测验就考虑三对基因的差异,从而通过一次测交获得三对基因间的距离并确定其排列序。
染色体图又称连锁图或遗传图,依据测交实验结果,测得某特定基因间的重组率,或采用其他方法确定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而绘制的一种简单线性示意图。
干涉一次单交换可能影响它邻近发生另一次单交换的可能性,这种现象称干涉交换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应片段的交换,从而引起相应基因间的交换与重组。
符合系数指理论交换值与实际交换值的比值,符合系数经常变动于0—1之间。
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做,又称染色体外遗传、核外遗传、母体遗传等。
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形成有功能的正常花粉;而其雌蕊却是正常的,可以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形态建成:指构成一个结构和功能完美协调的个体的过程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生物器官中的“泛子/泛生粒”;遗传就是泛子在生物世代间传递和表现个体发育:生物的性状是从受精卵开始逐渐形成的,这就是个体发育的过程。
细胞分化:在一个生物体的生命周期中,形态逐渐发生变化,这就是细胞分化的过程。
园林植物育种学名词解释2017-04-09 14:35 | #2楼园林植物育种学: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各类园林植物进行改良并培育出符合园林建设需求的植物品种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知识点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①基本定义: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呢,就是研究园林植物的遗传和变异规律,然后利用这些规律去培育新的园林植物品种。
简单说,就是弄明白园林植物的一些特征咋传给下一代,又咋让它有些新的变化来培育出更好看或者更有其他优点的植物。
②重要程度:在园林学科中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要是没有这门学科,那园林里就老是那几种植物,没啥新意。
新的品种可以让园林更漂亮,在不同的环境里也能长得好,增强园林植物的适应能力之类的。
③前置知识:得先有点生物学基础知识,像细胞的结构啊,基因的基础概念等。
要是连细胞都不知道是啥,那理解这个学科里植物细胞里的遗传物质之类的就理解不了。
④应用价值:比如咱去公园看见一些特别好看、独特的花,可能就是育种弄出来的。
在城市绿化的时候,需要一些能抵抗污染或者耐旱的植物,靠这个学科就能培育出来。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园林学科里就像是一颗大树的重要枝干。
它和园林植物的栽培、园林植物的生态等都有联系。
就像一个人的家族关系,它和其他的知识也不少互动。
②关联知识:和植物生理学关联紧密,因为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这和遗传breeding都有关系。
还有植物病理学,因为培育抵抗病害的品种离不开对病理的了解。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我觉得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在理解那些微观的遗传物质的传递啥的,像基因分离定律这些抽象概念。
- 关键点:搞清楚遗传的基本规律,像孟德尔遗传定律这些,再就是变异是咋产生的。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很重要,是园林专业考试少不了的部分。
- 考查方式:可能出选择题来考基本概念,也可能出简答题让解释育种的过程。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遗传:简单说就是生物的后代在一些特征上表现出和它的祖先相似的地方。
比如一朵红色的花,它的后代也是红色,这就是遗传了它的花色这个特征。
- 变异:跟遗传相反,后代有一些特征和祖先不一样了。
园林遗传育种岗位发展趋势

园林遗传育种岗位发展趋势前言园林遗传育种岗位是园林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岗位,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园林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遗传育种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园林遗传育种岗位的发展趋势。
一、园林遗传育种的背景园林遗传育种是通过选择和繁育具有优良特征的植物品种,来提高园林植物的观赏性、抗逆性和适应性。
园林遗传育种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更加美丽、健壮、适合种植的植物品种,以满足人们对园林环境的需求。
二、园林遗传育种岗位的职责园林遗传育种岗位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资源调查和收集园林遗传育种的第一步是对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收集。
园林遗传育种岗位需要了解各种植物的特征和分布情况,并通过实地调研和收集标本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2. 基因分析和评价园林遗传育种岗位需要对不同植物品种进行基因分析和评价,分析植物的基因类型、基因结构以及基因间的关系,并评价其适应性和抗性等特征。
3. 杂交育种和改良园林遗传育种岗位需要运用杂交育种和改良技术,通过不同品种的杂交来产生新的植物品种,以期达到改良的目的。
4. 品种鉴定和筛选园林遗传育种岗位需要对育种出的新品种进行鉴定和筛选,评价其性状和性能,并挑选出最具优势的品种进行推广和应用。
5. 种子繁殖和供应园林遗传育种岗位需要负责种子的繁殖和供应工作,保证育种出的品种能够广泛种植和应用。
三、园林遗传育种岗位的发展趋势园林遗传育种岗位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以下几个趋势:1. 技术更新和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园林遗传育种岗位将逐渐应用更加先进的遗传育种技术,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工程等技术,以提高育种的效率和品质。
2. 多样性保护和利用园林遗传育种岗位将更加注重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通过合理的采集和保存,保护珍稀植物资源,同时利用多样性资源进行杂交育种,提高新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3. 高效育种和品种推广园林遗传育种岗位将加大对高效育种的研究和应用,通过选择和繁殖高产、抗逆、观赏性好的品种,提高园林植物的生产效益和观赏效果。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品种知识点:遗传学诞生时间和标志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名词解释:染色体、染色质、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核型、有丝分裂、无丝分裂、联会、二价体、四分体、交叉互换知识点:植物细胞的遗传三大体系,染色体组成,染色体形态结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特征及遗传学意义,植物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特征及遗传学意义,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
第三章遗传定律名词解释: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完全显性、表现型、基因型、纯合体、杂合体、不完全显性、共显性、基因多效性、多基因效应、完全连锁、不完全连锁、交换、重组值、交换值、基因定位、遗传距离、连锁群、连锁遗传图知识点: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自由组合定律中后代表现型和基因型比例,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及其配子比例,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扩展,连锁互换规律及其细胞学基础,重组率的计算、基因间距离与交换值、连锁强度间的关系、三点测验第四章遗传物质的改变名词解释:外显子、内含子、遗传密码、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假显性、剂量效应、位置效应、罗伯逊易位、染色体组、整倍体、非整倍体、一倍体、多倍体、单倍体、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非整倍体、基因突变、显性突变、隐性突变、大突变、微突变知识点:DNA的物质组成和结构,三种重要的RNA,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及其细胞学效应和遗传效应、多倍体的特征、突变的特征及其意义第五章数量性状遗传名词解释:质量性状、数量性状、遗传力、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上位效应/互补效应、杂种优势、主效基因、微效基因知识点: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遗传的差异、微效多基因假说。
第六章细胞质遗传名词解释:细胞质遗传(核外遗传、母体遗传)、细胞核遗传、母性影响(前定作用)、雄性不育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知识点: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两区三系法制种第七章群体遗传与进化名词解释:孟德尔群体、群体遗传学、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适合度、选择系数、遗传漂移、迁移、奠基者效应、隔离、近交、杂交、多态性、物种知识点:哈迪温伯格定律(遗传平衡定律)、影响遗传平衡的七大要素、突变的动态平衡、对显性个体的选择和对隐形个体的完全选择作用、近交和杂交的遗传学效应、物种形成的两个阶段第八章育种资源名词解释:种质资源知识点:种质资源在育种中的意义、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第九章引种驯化名词解释:引种、驯化、反应规范知识点:引种驯化的意义、引种驯化的原理、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第十章选择、杂交和倍性育种名词解释:选择育种、混合选择、单株选择、无性系、无性系选种、杂交、杂交育种、单交、复交、三交、双交、多父本混合授粉、回交、单倍体、知识点:园林植物选择育种的目标、选择育种的主要方法、混合选择的优缺点、单株选择的优缺点、芽变选种需要注意的事项、杂交育种计划的制定步骤、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原则、回交的意义、套袋和隔离的意义、多倍体的特点、。
14秋川农《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专科)》在线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
1.导入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可改变植物()
A.抗病性能
B.抗虫性能
C.花色
D.抗旱性
?
正确答案:A
2.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包括:()
A. DNA
B.蛋白质
C. RNA
D.以上三者
?
正确答案:D
3.植物体细胞中含有()套染色体组的,叫单倍体。
A.一套
B.两套
C.三套
A. LI
B. LII
C. LIII
D. LIV
?
正确答案:A
10.下列与植物抗虫有关的基因是:()
A. Bt
B. AFP
C. SOD
D.糖类基因
?
正确答案:A
11.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时期。
A.末期
B.中期
C.后期
D.前期
?
正确答案:D
12.用()培养可获得单倍体植株。
A.叶片
B.花丝
C.根尖
D.花粉
?
正确答案:D
13.对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后,选育的群体应该是:()
A. M0
B. M1
C. M2
D. M1和M2
?
正确答案:C
14.下述哪种DNA序列能与5’AGGATGCTA 3’完全杂交?()
A. 5’AGGATGCTA3’
B. 5’UGGUACGAU3’
C. 5’ATCGTAGGA3’
D.四套
?
正确答案:A
4.对于南树北移,一下做法正确的是:()
A.适当提早播种
B.适当延期播种
C.适当疏植
D.补光延长日照
?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landscape plants课程编号:1313126215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总学时数:64 课内实验时数:20学分:3.5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园林教研室适用专业:园林适用对象:本科(四年)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园林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
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和园林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通过介绍现代遗传学的主要原理使学生理解观赏植物的花色、花型、彩斑及重瓣性等主要观赏性状遗传和变异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培育观赏植物新品种的基本途径和一系列方法,尤其是一些传统的育种技术。
本课程还对观赏植物的种质资源、育种目标和良种繁育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懂得如何对观赏植物进行品种培育和品种研究,为今后从事观赏园艺工作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主要先修课是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园林生态学、树木学、花卉学及生物统计学。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绪论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任务[1];遗传学基本内容[3];园林植物在遗传学研究中的特殊作用[1];重点:遗传学基本内容难点:遗传学基本内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一章遗传学概要第一节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数目特征[2];染色体的类别及染色体的精细结构[3];有丝分裂的过程[3];减数分裂的过程[3];高等植物配子体的形成[1];重点:染色体的类别;染色体的精细结构;细胞分裂过程难点:染色体的精细结构;减数分裂过程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二节遗传的分子基础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1];核酸的组成成分[3];DNA的分子结构[2];DNA的半保留复制[3];三种RNA分子[3];遗传密码[3];蛋白质的合成[2];中心法则及其发展[1];基因的概念[2];基因表达的调控[1];重点:三种RNA分子;遗传密码;DNA的半保留复制难点:mRNA;基因表达的调控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三节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定律)等位基因等概念[3];分离及自由组合现象[1];分离及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2];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3];分枝法分析遗传比率[3];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3];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2];重点: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分枝法分析遗传比率;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难点:分枝法分析遗传比率;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四节连锁遗传、基因定位与伴性遗传连锁遗传现象及其解释[1];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制[2];连锁交换定律内容[3];交换值及其测定[3];基因定位、伴性遗传的概念[2];三点测交与染色体作图[3];重点:连锁交换定律内容;交换值及其测定;三点测交与染色体作图难点: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制;交换值及其测定;三点测交与染色体作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五节染色体畸变与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改变的概念[2];类别[3];遗传效应[2];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2];整倍体变异[3];非整倍体变异[1];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型[2];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3];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1];重点:整倍体变异;染色体结构改变的类别;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难点:染色体结构改变的遗传效应;整倍体变异;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六节细胞质遗传与雄性不育细胞质遗传的概念[2];细胞质遗传的特点[3];叶绿体遗传的半自主性[1];植物雄性不育性的概念[2];类型[3];重点: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植物雄性不育性的类型难点:叶绿体遗传的半自主性;植物雄性不育性的类型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七节数量性状遗传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的概念[3];数量性状的特征及遗传机理[2];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区别[3];遗传变异[2];遗传力、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的概念[1];广义遗传力的计算[3];重点: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的概念;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区别;广义遗传力的计算难点:数量性状遗传的机理;广义遗传力的计算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1. 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是显性。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专套本详细整理)

一、名词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和表达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和了解基因本质的科学。
2.遗传:指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3.变异: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
4.表型模写: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变异与某些基因引起的变化相似的现象,有时亦称为饰变。
5.个体发育:生物体的性状是从受精卵开始逐步形成的,这就是个体发育过程。
6.细胞分化:在一个生命周期中,性状逐渐发生变化,这是细胞分化过程。
分化的细胞通过遗传控制的形态建成构成一个结构和功能完美协调个体。
所以,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
7.系统发育:种群从原有的一种共同形态向另—种共有形态功能过渡的过程。
是生物界共同的进化历程。
8.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是观赏植物的泛称,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使用于室内外布置以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
主要包括:园林树木、花卉、草坪草和地被植物。
9.花卉:①狭义花卉:卉,草本植物总称,花卉--开花的草本植物--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②广义花卉:除草本花卉外,包括木本观花植物。
10.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植物育种是通过引种、选种、杂交或良种繁育等途径改良观赏植物固有类型而创造新品种的一门科学。
是一门应用科学。
11.品种:(1)经人工选择培育,在遗传上相对纯合稳定,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上相对一致,并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DUS :品种的三个基本特征:特异性,稳定性,一致性。
(2)根据特异性(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可以和其它品种相区别的栽培植物群体,不因繁殖(有性或无性)而失去重要特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种子检验协会《种子法指南》)。
(3)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景士西)。
12.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代谢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发育成新的个体。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园林植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研究的是园林植物的遗传性状,以及利用遗传学理论和方法对园林植物进行育种改良的过程。
这里,我们将详细探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重要性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将现代遗传学原理应用于园林植物育种的学科。
它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对园林植物遗传特征的了解,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改良品种园林植物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种植园林植物不仅能美化环境,还可用于治疗、营养等方面。
因此,改良品种对于园林植物的生产与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方法,可以把一些先天性的品质优异的植株纯化成为一系列的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然后使用扩增这个材料的数量,进行多样性分析、筛选优选、组合配制等操作,通过较短的时间实现了品种改良。
2.保护遗传资源园林植物界的许多物种都需要进行保护,这些物种的遗传资源是人类的财富。
通过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对这些植物的遗传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防止它们消失和凋零。
3.提高植物的适应性不同园林环境对园林植物生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过对园林植物的遗传育种学研究,我们可以通过改良园林植物来增加它们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园林植物的生长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应用在实践中,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有很多的应用,总结如下:1.育种设计。
而园林植物学传承美学和文化价值的东西,为了达到育种的目的,需要在育种计划中配置什么样的植物进行交配(通常,我们称之为“育种设计”)。
只有成功思考育种设计是育种成功的第一步。
2.发掘优质种质资源。
优异的园林植物品种是承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而任何品种、家系以至品系的优异基础全部来自于种质资源的优异,发掘种质才能育种成功。
因此,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要对各种园林植物进行多样性分析,以便更好地发掘和利用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3.品质控制。
这是育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区分菌株的性状和表型是必须的,不同的品质性状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不同,因此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种质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了解品种的性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一.名词解释
1)变异:亲子之间和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
2)引种驯化: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3)杂交育种:以基因型不同的园林植物种或品种进行交配或结合形成杂种,通过培育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4)杂种优势:利用植物的杂交优势,选用适合的杂交亲本,通过特定的育种程序和制种技术培育超亲的品种的方法。
5)多倍体育种:选育具有3套以上染色体组培育优良新品种的方法。
6)基因文库:某一生物类型全部基因的集合
7)种质资源:具有一定遗传物质,表现一定优良性状,并能将这种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生物资源的总和。
8)诱变育种:人为的采用物理,化学的因素,诱发生物体产生遗传物质的突变,经分离,选择,培育成新品种的途径。
9)伴性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
10)单倍体:指细胞核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二.简答题
1.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区别与联系。
基因型是生物所遗传的一整套遗传物质,是生物性状遗传的可能性。
表现型是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的总和。
表现型受遗传基础和环境条件两个因素的
制约。
遗传基础改变,表现型改变;环境改变,表现型也改变。
即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种质资源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分类学性质的研究;2)生物学特征的研究;3)观赏特性的研究;4)经济性状方面的研究;5)抗逆性及适应性的研究
3.引种驯化的方法是什么?
1)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2)引种材料的收集和检疫;3)引种试验,驯化与选择4)引种材料的评价与应用
4.远缘杂交不育性的克服方法
1)杂种胚的离体培养;2)杂种染色体的加倍;3)回交法;4)改善营养条件;5)人工辅助授粉;6)延长培育世代、加强选择。
5.简述产生杂种优势的主要机理
产生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基因的显性和超显性作用。
杂种优势来源于等位基因的显性效益,杂交使某些有利显性基因掩盖等位的不利隐性基因。
因而在杂交一代非等位基因间的显性效益积累起来,使杂种获得多于任何一个亲本的有利显性基因,而表现出杂种优势。
6.试说明诱变育种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1)丰富植物原有的基因库,创造新的基因型;2)提高突变频率;3)改变单一性状;4)缩短育种年限;5)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改变自交亲和性;
缺点:变异方向和性质不易控制
7.单倍体育种的意义是什么?
1)利用单倍体植物能克服杂种分离,缩短育种年限;2)快速获得异花授粉植物的自交系;3)人工诱变和单倍体育种结合,可以快速简便的获得新品种;4)克服远源杂种不孕性和不易稳定的现象。
8.试述品种退化的机理和原因
品种退化是指园林植物原有的优良种性削弱的过程和表现,原因有1)生物学混杂;2)基因劣变;3)病毒侵染;4)繁殖方法不当;5)栽培环境不适合9.彩斑主要有哪些类型?
1)规则性彩斑,表现形式主要有花环,花眼,花斑,花肋和花边等;
2)不规则性彩斑,主要有区分彩斑如紫茉莉,飞燕草,石竹的某些品种的花瓣;混杂彩斑如美人蕉,花叶芋,洒金珊瑚等品种的叶片。
10.中国园林资源面临的危机有哪些?
中国园林资源面临的危机主要有:布局不合理;危机物种尚待抢救;家底不清,品种混杂;良种失传,品种退化等
三.论述题
1. 阐述在选种时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那些?
(1)选择群体的大小:群体大的变异机率高、变异类型复杂、选择机会多、选择效果好群体小的变异机率小、变异类型少、选择效果差
(2)环境条件:选择的性状变异是环境条件引起的,还是基因差别引起的,只有在被选择的群体所处的环境条件相对一致的情况下才能确定。
(3)选择群体的遗传组成:无性繁殖群体----遗传组成一致性高,变异频率低有性繁殖群体:自花授粉植物---性状稳定,变异频率低,选择效果差。
异花授粉植物---遗传组成复杂,变异类型丰富,选择效率高。
(4)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变异显著、能稳定遗传、选择效果好;数量性状:变异连续性、不显著、受环境影响大、选择效果差
(5)重点性状和综合性状:
(6)选择时期和时机:根据选择的性状确定与花器有关的性状如花色、花径、花期、育性、花型的选择时机。
2. 机械混杂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机械混杂?
原因:(1)在采种、储藏、包装、调动、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等栽培繁殖过程中,把一个品种的种子、种球或苗木机械地混入了另一个品种之中,从而降低了品种的纯度;(2)在不合理的轮作和田间管理不善的情况下,前作和杂草种子的繁衍;(3)施用混杂了其他品种或杂草种子的未经腐熟的肥料,也会造成机械混杂。
防止:①专人采种和采种球A、专人负责及时采收种子B、先收最优良的品种,种子采收后必须当时标以品种名称;C、装种子的容器必面干净。
②播种(种球)育苗A、播种前的选种、浸种等工作,必须做到不同品种分别处理,用具洗净;B、播种时选无风天气,相似品种最好不在同一畦沟育苗,或留有一定的隔离地段,或以其他显著不同的品种作隔离;C、播种后,应以插牌、画种植图双对照的方法留底。
③移植A、核实无疑后方可进行移苗;B、移栽时,最好定人定品种;C、移植后,应及时画定植图。
④去杂移苗时、定植时、初花时、盛花期和末花期等各个不同时期进行去杂,这项工作是防止机械混杂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