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素质拓展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素质拓展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
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素质拓展活动,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素质拓展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因此,制定一份小学素质拓展活动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活动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2. 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内容。
1. 体育运动类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体育运动比赛,如足球、篮球、田径等,以锻炼学生的体魄,增强体质。
2. 手工艺制作类活动,开展手工制作比赛,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艺术表演类活动,举办歌唱、舞蹈、朗诵等比赛,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艺术修养。
4. 社会实践类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社区等,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活动实施。
1. 制定活动计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形式,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
2. 组织活动筹备,成立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物资准备、场地布置、人员安排等工作。
3. 宣传活动信息,通过校园广播、班会课、校报等途径,向学生宣传活动内容和意义,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4. 开展活动实施,按照活动计划,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5. 活动总结评估,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评估,发现问题并改进,为今后的活动提供经验借鉴。
五、活动保障。
1. 安全保障,确保活动场地和设施的安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2. 师资保障,组织专业老师和教练参与活动指导,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3. 物资保障,做好活动所需物资的准备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六、活动效果。
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小学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最新分享)

小学基础性课程、拓展性实施方案(最新分享2篇)篇1.小学基础性课程实施方案篇2.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篇1:小学基础性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小学学校校舍教室宽敞,场地充裕,具有比较先进的教学设施,为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较好的硬件保障,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外部环境。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积极发掘教育资源,深化素质教育;确立“健康第一”的发展理念,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校课程管理措施(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是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是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
因此,课程设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新课程设置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认真研究课程设置方案,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并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加强管理,科学设置各类课程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⑴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教师参加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实验工作中的核心、示范与指导作用。
⑵认真做好集中备课,与培训、反思、研究结合起来,并作为一项制度规定下来,保证每个教师都参与进来;同时加强基础性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并积极推广本校或外地的先进经验。
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新课改工作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案例研讨和阶段评估等活动。
结合新教材做好典型课的示范教学及讲座。
(4)建立课改实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分析研究问题,规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建立教学研讨制度。
2、课题带动,科研推动采用“培训、实践、科研”三结合的实验工作方式。
2024年中小学生拓展方案例文

2024年中小学生拓展方案例文拓展方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一、背景介绍2023 年中小学生拓展方案针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
这一方案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课外活动,并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机会,以帮助学生发现和发展潜在的兴趣爱好,培养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核心目标1. 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兴趣爱好,拓宽学生的眼界,开阔思维视野。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领导才能等。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对能力。
三、实施策略1. 课外兴趣班学校将开设各类兴趣班,包括艺术、音乐、体育、科技等方面的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升级。
通过兴趣班的学习,学生能够发展潜能,培养兴趣爱好,并与同龄人交流学习。
2. 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将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通过社会实践的参与,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学科拓展学校将针对不同学科开展拓展学习活动,包括科学实验室的探索、历史文化的研究、文学作品的写作等。
通过学科拓展活动,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各个学科的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4. 创新设计竞赛学校将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设计竞赛,鼓励学生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设计方案。
通过竞赛的参与,学生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与其他学生交流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5. 学习社交技能学校将开设社交技能培训课程,教授学生基本的社交礼仪和沟通技巧。
学生将通过模拟场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资源支持1. 增加师资力量:学校将增加拓展教师的数量,确保每个班级都有专门的拓展教师负责课外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2. 提供场地设施:学校将增加场地设施,包括实验室、图书馆、艺术工作室等,为学生的拓展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2024年中小学生拓展方案范例

2024年中小学生拓展方案范例一、前言中小学生拓展方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而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通过拓展方案,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参与各种兴趣班、俱乐部和社团,培养兴趣爱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将提供2023年中小学生拓展方案范例,帮助学校和教师制定出适合自己学校的拓展方案。
二、目标与理念1. 目标:a.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
b.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c.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d.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2. 理念:a. 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抓住学生的优势,培养个性化的发展路径。
b. 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c. 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分享。
三、活动设计1. 兴趣爱好班:a. 设立各类兴趣班,如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科技创新等,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b. 由专业教师执教,确保教学质量,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c. 每个兴趣班定期进行展示和交流,鼓励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互相进步。
2. 社团与俱乐部:a. 设立各类社团与俱乐部,如篮球、足球、乐团、戏剧、科学实验等,供学生参与。
b. 提供各类培训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并鼓励学生参加对外比赛或演出。
c.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与俱乐部的管理和组织工作,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创新实践项目:a.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和义工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b. 提供创新实践项目的指导和资源支持,帮助学生完成实践任务,并鼓励学生向外部展示成果。
c.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社会活动和公益项目,增加学生的社会参与经验。
四、资源与支持1. 师资支持:a. 安排专业教师执教兴趣爱好班,保证教学质量。
b. 指导教师加强培训,提高指导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能力。
2024年中小学生拓展方案参考范文

2024年中小学生拓展方案参考范文2023年中小学生拓展方案一、背景介绍现代社会发展迅猛,知识和科技不断更新换代,对于中小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中小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我校制定了2023年中小学生拓展方案。
二、目标设定1.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2.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3.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
4.促进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具体措施1.开设社团活动:学校将开设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并定期组织社团成员进行展示交流。
社团活动种类包括:文学社团、科技社团、艺术社团、体育社团等。
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2.组织创新实践活动:学校将定期组织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并通过实践来验证。
活动内容包括:创意设计、科技制作、社会调研等。
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开展体育竞赛:学校将定期组织各类体育竞赛,包括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田径比赛等。
同时,学校还将增加体育培训课程,提供专业的体育教练指导,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
4.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将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企业、参观博物馆、参与社区活动等。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施计划1.社团活动计划:每周举行一次社团活动,每个学期至少举办一次社团展示交流活动。
2.创新实践活动计划: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创新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持续一个月。
3.体育竞赛计划: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体育竞赛,每个学年组织一次校际运动会。
2024年中小学生拓展方案标准版

2024年中小学生拓展方案标准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成长环境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学校课程难以满足孩子在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方面的全面发展需求。
因此,中小学生拓展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提供一个标准版的2023年中小学生拓展方案,帮助学校和家长更好地规划学生的课外拓展活动。
二、目标设定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
2. 开拓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特长与潜能。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应对现实问题和挑战。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公民。
三、方案内容1.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天赋,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包括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2. 俱乐部和社团活动学校应建立多样化的俱乐部和社团组织,如音乐俱乐部、舞蹈社团、科学实验社团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不同的社团活动,并通过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师生互动活动学校应定期开展师生互动活动,如名师讲座、学校开放日等。
通过与优秀的师资团队互动,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和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进取精神。
4. 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
通过实践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和发展需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5. 夏令营和交流活动学校可以在暑假期间组织夏令营和交流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夏令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互动,拓展自己的视野和人际关系。
四、实施步骤1. 制定课程计划和活动安排学校应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安排,包括选修课程的种类和时间安排,社团和俱乐部活动的组织方式,师生互动活动的时间和内容等。
2. 资源配置和管理学校应合理配置和管理拓展方案的资源,包括教室、设备、教材和人力资源等。
同时,学校还应建立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和调整拓展方案的实施效果。
2024年中小学生拓展方案参考范本

2024年中小学生拓展方案参考范本2023年中小学生拓展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拓展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对于丰富学生的课外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有效的中小学生拓展方案,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方案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拓展活动,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适宜的拓展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领导能力、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
二、项目内容1. 学科拓展活动- 设计科学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组织文学创作比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开展艺术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2. 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社区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创办学生志愿者团队,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安排学生实地考察和参观企业、博物馆等,拓宽学生的眼界和视野。
3. 智力游戏和团队合作- 举办智力竞赛和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团队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领导潜力;- 开展角色扮演和即兴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 体育运动和健康教育- 开设体育俱乐部和运动训练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 定期组织体育比赛和运动会,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展开健康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三、拓展计划1. 学期拓展计划- 制定每个学期的拓展活动计划,包括学科拓展、社会实践、智力游戏和团队合作、体育运动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协调教师资源和校外资源,确保每个学期的拓展活动有足够的支持和保障。
2. 个别拓展计划- 针对学生个别需求和特长,制定个别拓展计划,提供个性化的拓展活动;- 聘请专业老师或外部专家指导学生的个别拓展活动,确保专业性和有效性。
2024年中小学生拓展方案范文

2024年中小学生拓展方案范文一、方案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小学生的教育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传统的中小学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的提高,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却有所忽视。
为了满足中小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制定了2023年中小学生拓展方案。
二、方案目标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5. 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方案内容1. 设计多样化的选修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设计一系列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创作、科学实验、体育运动、社会实践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和拓展。
2. 组织集体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如远足、露营、社区服务等。
这些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的机会。
3. 实施项目学习在学校推行项目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的项目探究和实践活动来学习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4. 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比赛、艺术展示、体育比赛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果。
5. 设立学生社团和学习小组学校可以设立各种学生社团和学习小组,如文学社团、音乐社团、科技小组等。
学生可以在这些社团和小组中积极参与学习和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6. 引入新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同伴评价、项目评价等,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
四、方案实施1. 建立相关机构和团队学校可以成立相关的机构和团队,负责规划和组织中小学生的拓展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店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形成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
拓展型课程是义乌市进一步深化课改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着眼于学生发展、学科发展、社会发展,重在体现学生个性特长,真正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需求。
拓展型课程作为二期课改的一大亮点,拓展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也为教师提供了自我发展的舞台。
跟据我校以“关注生命成长”为主题的办学特色和“学会生存、幸福生活、激扬生命”的核心办学理念,我们努力挖掘校本潜力,决定通过“阳光德育”和“阳光阅读”两条途径来开发本校的拓展性课程,以构建多元化、系列化的学校自主拓展型课程体系,从而促进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主体意识的深化;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关注学生生命成长需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二、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较偏僻。
学生多为本村农民的孩子或外来民工子女,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多数是不关心,不重视,不过问。
少部分即使重视,也只是针对基础型课程,尤其是考试学科成绩,对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培养意识较淡薄。
长期以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导向使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与探究意识,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教师情况分析
学校教师队伍年轻化,平均年龄31.75岁,教学能力相对较弱。
用哲学的眼光审视这种现象,一方面年轻有利于接受新生事物,对新课程改革是有利的,但年轻缺乏教育教学的切身体验,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尴尬困境,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3.学校情况分析
前店小学是“活雷锋”金正洪的母校,学校于二OOO年开展以“做太阳的一缕光精神”为主线的学正洪德育活动,曾编写过《可敬的一缕光》校本课程阅读材料,形成了“个个学正洪,人人当雷锋”的良好德育氛围。
学校还前后花了两年半的时间,于2013年5月出版了《打开童书学写作》系列教材,(由全国优秀出版社——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在全国推广。
近年来学校力行以“生命成长”为主题的办学特色,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学校开设以“学会生存、幸福生活、激扬生命”为理念,通过“阳光阅读”和“阳光德育”活动实践为导向,努力开发“阳光德育,书香满园”的特色校本教育课程体系,把学校打造成广大师生生命成长的阳光校园和精神家园,成为一所具有自己办学特色的农村学校。
三、课程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能根据各自的喜好选择学习内容;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积极参与适合自己的健康有益的活动;
3.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在学习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较为浅显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尝试自己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认识自然和社会;
4.懂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基本掌握生活中的各种文明礼仪、以及有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养成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5.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感受生活中的美和快乐;
6.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学会交往、合作,使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四、课程内容:
根据本校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从“阳光德育”和“阳光阅读”两个维度开发课程。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在课程的设置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力求体现门类的多样性,趣味性和适应性。
我校拓展型课程由限定拓展课程和自主拓展课程两部分组成。
(一)限定拓展课程:
1.专题教育:是学校依据国家要求设置专项教育内容的教学科目。
如消防安全教育、环境与卫生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健康教育等。
2.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活动、自我服务与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少先队等活动。
3.体育锻炼:由体育组老师和班主任老师共同带领学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4.阳光德育:
(1)行为规范教育: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2)文明礼仪教育:升旗集会礼仪、穿着行走礼仪、称谓及问候礼仪、餐桌及待客做客礼仪、尊师重孝礼仪、公共场所礼仪……
5.阳光阅读:由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带领开展的班级学生晨读、午思、晚诵等相关的经典诵读活动,以及将学生领进学校阅览室、图书室开展的阅读活动。
6.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由一年级老师对学生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学生在身心各方面做好充分的小学学习准备的活动。
(二)自主拓展课程:
自主拓展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
主要由基础型课程延伸的学科课程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其他学习活动组成,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培养目标及本校的办学理念,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展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共同开发的适合学校特点和条件的拓展型课程。
分为校级兴趣小组和各年级开设的学生自主选择走班制的“缤纷课程”。
1.兴趣小组
2.“缤纷课程”
每位老师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选定一个项目,开设一门课程,学生根据公布的课目和任教的老师,自由选择喜爱的课目,在每周固定的时间采用在年级组内走班选课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