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2小鼠肝癌细胞接种数与实验性肺转移的相关性
温阳散郁法对小鼠H_22肝癌细胞凋亡及增殖关系的实验研究

Tian2 Hua2 Fen
kirilowi) [ J ]. Asian Pac J Allergy I mmunol, 1986, 4 ( 2 ) :
收稿日 期 : 2008 2 022 29;修回日期 : 2008 2 062 23
(编辑 陶 珠)
文章编号 : 1001 - 6910 ( 2008 ) 09 - 0011 - 04
实验研究
温阳散郁法对小鼠
H22 肝 癌 细 胞 凋 亡 及 增 殖 关 系 的 实 验 研
郭勇义
(郑州市中医院 , 河南 郑州 450007)
究
摘要 目的 :探讨《 内经 》 “ 阳化 气 ,阴成形 ” 理论与 细胞凋亡 之间的相应性 ,以为 临床运 用提供 理论 依据 。方 法 : 以 中医 理论为指导 ,以 H 22肝癌瘤株小 鼠为研究对 象 ,采 用 H22小鼠 腹水瘤移植法建模 ,将 75 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模型 对照 、 温阳散郁 、 阴阳双补 、 单纯 温阳 、 单纯 滋阴 等 5 组 ,各组 以相 应药物灌胃 , 连续 7 d; 第 8 天处死 动物取瘤体 称重 , 计算抑 瘤率 ;石 蜡切片 用免疫 组化法 测 B ax蛋白 、 PCNA; 采 用原位 缺口末端标记法测定 凋亡细胞 ,得 出凋 亡指数 。结果 : ① 温 阳散郁组平均瘤重低于 模型组 ; ② 经 秩和检 验 , 温阳散 郁组
参考文献 :
[ 1 ] Shaw PC, Chan WL, Yeung HW , e t al . Minireview: trichosan2 thin2 ap r otein with multiple phar macological prope rtie s[ J ]. Life
Hale Waihona Puke [ 2 ] Leung KN, Yeung HW , Leung S O. The i m munomodula tory and antitumor ac tivity of pr ote in 111 2 120. [ 3 ]W ong YF, W ong W SF, Chen XG, et al . Eva luation of tri2 chosanthin against xenografts of human chorioca rc inoma ce lls[ J ]. Med Sc i R es, 1990, 18 ( 1 ) : 952 96. [ 4 ]M artin SJ, Lennon SV, Bonha m AM, e t a l . Induction of ap 2 optosis (p rogrammed cell death) in human leuke m ic HL 2 60 ce lls by inhibition of RNA or p r ote in synthesis[ J ]. J I mmu 2 nol, 1990, 145 ( 6 ) : 1859 2 1867. [ 5 ] Da rzynkie w icz Z, B runo S, De l B ino G, e t al . Feature s of apop totic ce lls m ea sured by flow cytometry [ J ]. Cytome try, 1992, 13 ( 8 ) : 795 2 808. [ 6 ] Vaux DL , Stra sser A. The molecula r biology of apop tosis[ J ]. P roc Natl A cad Sc i USA, 1996, 93 ( 6) : 2239 2 2244. isolated fr om trichosanthin 2 an abo rtifac ient ( Trichosanrhes
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检测及临床意义

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检测及临床意义郝猛;施珍;刘晓峰;孙午【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52例肝细胞癌患者、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22细胞水平,ELISA法检测IL-22水平,分析肝细胞癌组Th22细胞、IL-22与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Th22细胞和IL-22水平在肝细胞癌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细胞癌组略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和IL-22水平存在正相关(r=0.342,P<0.05),而外周血Th22细胞、血浆IL-22水平与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均无相关性(P>0.05).肝细胞癌组HBV阴、阳性患者间Th22细胞和IL-22水平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h22细胞在肝细胞癌外周血中呈高水平表达,且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可能相关,但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无相关性,提示该细胞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和进展.【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7(035)004【总页数】4页(P499-501,542)【关键词】肝细胞癌;Th22细胞;IL-22;相关性【作者】郝猛;施珍;刘晓峰;孙午【作者单位】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昌大学附属九江医院检验科,江西九江332000;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昌大学附属九江医院检验科,江西九江 332000;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昌大学附属九江医院检验科,江西九江 332000;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昌大学附属九江医院检验科,江西九江 3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2;R735.7肝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肝癌发生率持续上升,我国原发性肝癌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位;原发性肝癌90%以上为肝细胞癌(HCC),而乙型肝炎病毒(HBV)长期慢性感染是肝细胞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小鼠肝癌H22细胞克隆株的RAPD分析

【 键 词 】 小 鼠肝 癌 H 2 克 隆 细 胞 株 ; 机 扩 增 多 态性 D A R P )遗 传 检 测 关 2; 随 N (AD ; 【 图 分 类号 】R一3 中 3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7-86 20 )3 180 文 6 1 5 (070 - 2—3 7 0
fu ln elsri s o rco a c l tan .A l b n rfl r b e v d fr alt e p i r t e tt u e fb nd e rme ayn l mut a d p o e wee o s re o l rmes wih t ol n mb ro a sp r p i i h h e i r v r ig fo 4 t 0 mo t rm o 1 sl a d t ee b n sr n e rm 0 p t k T e atr t n x ii d i h u o a ell e n ld d te y. n h s a d a g d fo 2 0b o2 b. h eai se hbt n te f rc n lc l i si cu e h l o e o n ls fb n s,s ito a d n ne st h n e fb n s Con lso Di ee c n g n mi o so a d hf fb n sa d itn iy c a g so a d . cu i n f rn e i e o c DNAso o rc n elsr is fu o a c l tan f l
( p r n fL b rtr nma fH b i dclU iest,S iah a g0 0 1 Deat t a oaoyA i l e e Meia nv ri me o o y h izu n 5 0 7,C ia j hn )
H22小鼠肝癌细胞接种数与实验性肺转移的相关性的开题报告

H22小鼠肝癌细胞接种数与实验性肺转移的相关性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肝癌是目前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我国癌症死亡率排名第二的癌症类型。
虽然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不断发展,但仍有部分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因为肝癌实验性肺转移而失去了治疗机会和生存机会。
因此,探究肝癌细胞接种数与实验性肺转移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探究过肝癌细胞接种数与实验性肺转移的关系,但是由于各项研究的研究对象和方案差异较大,因此对于每种肝癌细胞类型具体的接种数与实验性肺转移的相关性仍然不是非常清楚。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肝癌细胞接种数与其他组织器官的转移关系的研究,但是是否能够推广到肝癌实验性肺转移上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H22小鼠肝癌细胞接种数与实验性肺转移的相关性,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H22小鼠肝癌细胞接种到小鼠体内,通过调整接种数量和时间,观察小鼠的肺转移情况,探究接种数量与转移程度的相关性。
同时,还将对不同时间内接种数量相同的小鼠的肺转移情况进行比较,以探究接种时间与转移程度的相关性。
2.研究方法(1)实验动物的选取选取理想的实验动物对于肝癌细胞接种数与实验性肺转移的研究非常关键。
本研究将选用雄性BALB/c小鼠,年龄8~12周,体重在20g左右。
全部实验动物将被分为两个组别,接种小鼠组和对照组。
(2)肝癌细胞接种将选用H22小鼠肝癌细胞培养,与PBS混合,制成50μl/~10^6的单细胞悬液,并注入BALB/c小鼠的耳静脉中。
(3)观察和记录观测小鼠肺转移情况,定期记录小鼠体重、存活率等实验结果。
通过HE染色对小鼠肺转移部位的组织形态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肺转移。
(4)数据分析与统计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得出结论。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将探究H22小鼠肝癌细胞接种数与实验性肺转移的相关性,预期结果为:(1)肝癌细胞接种数与实验性肺转移程度呈正相关。
h22细胞

H22细胞一、H22细胞简介H22细胞是一种常用于肿瘤研究的细胞系,源自小鼠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肝细胞癌)。
它具有快速生长速度和高度恶性的特点,被广泛用于体内外实验模型中。
H22细胞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为癌症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二、H22细胞的特性H22细胞具有以下特性:1.快速增殖:H22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具有高度的增殖能力,可以迅速形成细胞层。
2.恶性程度高:H22细胞具有恶性度高的特点,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3.稳定性:H22细胞在传代过程中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适合长期培养和研究。
4.适应性广:H22细胞对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适合于不同类型的实验研究。
三、H22细胞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H22细胞在肿瘤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肿瘤模型:H22细胞可以用于建立动物肿瘤模型,模拟肝细胞癌的生长和发展过程,为药物筛选和疗效评价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2.肿瘤治疗研究:通过对H22细胞的培养和研究,可以探究潜在的抗肿瘤药物、新治疗方法和机制,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3.肿瘤发生机制研究:通过研究H22细胞的生长、转移和侵袭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肝细胞癌等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为肿瘤基础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四、结语H22细胞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细胞系,在肿瘤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H22细胞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肿瘤的病理生理特点,还可以为肿瘤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H22细胞的研究将为肿瘤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的研究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的研究项亮亮;侯杰;王婕;焦成斌【摘要】目的:探讨用肝癌H22细胞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方法:将肝癌H22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内,建立异位移植模型;抽取腹水中癌细胞接种于小鼠肝实质内,建立原位移植模型.结果:移植后10d可扪及肿瘤生长,模型成功率94.4%;晚期自发转移率79.4%,腹水产生率35.3%,无自发消退;移植瘤保持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DCP)高分泌及γ-氨基酰转氨酶(γ~GT)同工酶阳性的特点;模型平均自然生存期28d.结论:小鼠肝癌原位模型成功率高,易于制作,生物学特征符合模拟人类肝癌在体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可成为今后人类研究肝癌的重要动物模型.【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年(卷),期】2015(038)006【总页数】2页(P48-49)【关键词】肝癌;H22细胞;原位移植模型;小鼠【作者】项亮亮;侯杰;王婕;焦成斌【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素有“癌中之王”的称号[1]。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为肝癌临床的治疗提供基础依据,而肝癌动物模型一直是肝癌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工具。
目前有关人肿瘤转移模型大多是用裸大鼠、裸小鼠,动物肿瘤则多数是用Wistar或SD大鼠建立的,而用小鼠建立原位肿瘤移植模型国内外报道较少。
小鼠作为一种更经济,易饲养,易获得的实验研究载体,在发挥其普遍应用性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作为一种新型的动物模型是否能更好地模拟人肝癌在体内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的过程,本实验将研究报道如下。
基于ERK介导C-Myc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4.03.024基于ERK介导C-Myc/PD-L1协同作用探讨参芪抑瘤方联合顺铂对H22 肝癌荷瘤小鼠的抑瘤机制杨玉萍段永强白敏冯鑫周楠曹力仁李亚荣马兰(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实验动物行业技术中心,兰州 730000)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484X(2024)03-0586-06[摘要]目的:探讨参芪抑瘤方联合顺铂经ERK介导C-Myc/PD-L1相协途径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60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取10只小鼠作为空白组,其余50只小鼠复制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2.5×10−3 g/(kg·3 d)]、参芪抑瘤方低[13.515 g/(kg·d)]、中[27.030 g/(kg·d)]、高剂量[54.060 g/(kg·d)]联合顺铂[2.5×10−3 g/(kg·3 d)]组,每组10只,治疗13 d,末次给药24 h后,麻醉处死小鼠,测定小鼠肿瘤抑制率和脾指数、胸腺指数;HE染色观察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试剂盒检测肿瘤组织匀浆液中EGF、IFN-γ含量;IHC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ERK1/2、C-Myc、PD-L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RK、C-Myc、PD-L1 mRNA表达水平。
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平均体质量和脾脏指数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肿瘤抑制效果明显,且参芪抑瘤方联合顺铂组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肝癌小鼠肿瘤生长,提高小鼠平均体质量和脾指数、胸腺指数,促进肿瘤细胞坏死,增加坏死面积,降低肿瘤组织中EGF和IFN-γ含量以及p-ERK1/2、C-Myc、PD-L1蛋白表达和ERK、C-Myc、PD-L1 mRNA表达(P<0.05);与顺铂组相比,参芪抑瘤方中、高剂量联合顺铂组治疗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H22昆明鼠肝癌原位模型的建立

鼠 中有 9 5只造模成功 , 2 2只小鼠 出现肝癌右叶转移。结论 : H 2 2昆明 鼠肝癌原住模 型成功率 高, 成本低 , 值得推 广 , 是非 常理
想 的研 究 肝 癌 的 实验 动 物 模 型 。
关 键 词 :H 2 2 ; 肝癌 ; 原位模型 ; 动 物 实验
中图分类号 : R 7 3 5 . 7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8— 0 1 0 4 ( 2 0 1 5 ) 0 1— 0 0 7 8— 0 2
肝膈 面实 质 内 , 退 出针 头 , 轻压针眼, 取 灼 红 的铁 丝
展、 侵袭 及转 移 的过程 , 具有 极 高 的基 础及 临 床应用 价值 , 尤其值 得 提 出的是在 本实 验造 模过 程 中 , 笔者 充 分发 挥 了肿瘤 外科 的优 势 , 采 用无 瘤操 作原 则 , 有 效 的避 免肿 瘤 细胞 逃 逸及 种植 , 与 以往 的各 种 造模
方法 比较 , 有效 的避 免 了肿 瘤 细 道 , 以 防止 肿 瘤 细胞 逃 逸 , 发 生 腹 腔种 植 , 将肝 左 叶轻 轻 送 回腹 腔 , 查 无 活 动 性 出血 , 取 1号丝 线 分 别 缝 合 腹 白线 及 皮 肤 , 再 次消毒 , 术 毕。
・
7 8・
黑龙江医药科学 2 0 1 5年 2月第 3 8卷第 1期
H 2 2昆 明 鼠肝 癌 原位 模 型 的建 立①
侯 杰, 罗 兰, 焦成 斌 , 杨彦 民 , 何其 勇 , 张 晓丽 , 刘伟 新
( 佳 木斯 大学附属 第一 医院普外二科 , 黑龙江 佳 木斯 1 5 4 0 0 3 )
白色 , 质硬 , 造模 成功 , 成瘤率为 9 5 % 。病 理 学 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22小鼠肝癌细胞接种数与实验性肺转移的相关性【摘要】目的:探讨H22小鼠肝癌细胞接种数与实验性肺转移的相关性。
方法:昆明种小鼠尾静脉注射不同数量(1×107、7.5×106、5×106、2.5×106、1×106)H22细胞制作实验性肺转移模型,肉眼及镜下观察肺内肿瘤的有无、大小、转移程度及分布情况,血清ICAM1、IL2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接种1×107细胞浓度组小鼠肺转移率、恶化程度及血清中ICAM1蛋白表达的量均高于其他接种组(P<0.01),IL2蛋白表达低于其他接种组(P<0.01),其中部分小鼠有脑转移。
结论:小鼠实验性肺转移的发生率、转移程度及血清中ICAM1、IL2蛋白的表达量与细胞接种数变化密切相关。
【关键词】肝癌;ICAM1;IL2;实验性肺转移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correlation cell number of mouse H22 liver carcinoma with occurrence of the experimental pulmonary metastasis.[Method]The Kunming mouse experimental pulmonary metastatic model of different H22 liver carcinoma cell numbers was established by injecting tail vein;distribution,size and grade of metastatic nodes were observed by naked eye and microscope,expressing of ICAM 1 and IL 2 in blood serum of mouse was detected.[Result]Rate and grade of pulmonary metastasis and expressing of ICAM 1 in blood serum were higher for mouse of injecting1×107 cell number than other groups,and lower for expressing of IL 2 in blood serum obviously,some had brain metastases among these mice.[Conclusion]The rate and grade of mice experimental pulmonary metastasis and expressing of ICAM1,IL 2 are correlated with cell number.Key words:hepatoma;ICAM1;IL2;experimental pulmonary metastasis大量证据表明原发肿瘤早期阶段有恶性肿瘤细胞脱落到循环系统[1],这些脱落的恶性肿瘤细胞可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是一个恶性肿瘤扩散的表现,对这些肿瘤细胞的检测可以帮助对肿瘤转移特征的认识及帮助改善肿瘤分期、判断预后、指导治疗、监测治疗效果。
由此本实验探讨外周血循环H22细胞数与实验性肺转移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鼠白介素2(IL2)定量ELISA试剂盒(美国Biosource 公司),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定量ELISA试剂盒(美国 R&D systems 公司);小鼠肝癌H22腹水型细胞株由长海医院中医科实验室提供。
1.2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20±2)g,雌雄各半,共100只。
由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许可证号:SCXK沪20020002。
1.3 实验方法1.3.1 小鼠肝癌H22细胞腹水瘤模型的建立收集指数生长期的小鼠肝癌H22细胞,调细胞浓度为2×107/ml,取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5只,无菌条件下每只腹腔接种细胞悬液0.2 m1,5~7天成腹水瘤模型。
1.3.2 小鼠肝癌H22细胞接种数对实验性肺转移率及转移程度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
取指数生长期乳白色小鼠肝癌H22腹水瘤细胞,台盼蓝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存活率>95%,常规细胞计数,用生理盐水依次调整浓度为:5×107/ml、3.75×107/ml、2.5×107/ml、1.25×107/ml、5×106/ml。
取上述细胞悬液,给予小鼠尾静脉注射,0.2 ml/只。
2W后取血脱颈处死全部小鼠,取全肺,用Bouin氏液固定24 h,然后用无水乙醇漂洗至黄色褪去,转移灶呈白色小点,用肉眼观察肺内肿瘤的有无、大小及分布情况,同时观察心、肝、脑、肾、脾、胸腺、肌肉、骨骼组织肿瘤分布情况,并取标本,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分布、大小。
肺内肿瘤转移程度参照文献[2]进行分级:大体观察分级:Ⅰ级,单个小的转移灶1~5个(直径均在1mm以下);Ⅱ级,小的转移灶在肺内弥散分布,6~10个或单个中等转移灶(直径在1~2mm之间);Ⅲ级,小的转移灶呈广泛分布(几乎所有肺叶),或存在几个大的转移灶(直径在2mm以上)。
②肺内转移瘤的组织学分级:Ⅰ级,在显微镜下见1~5个小转移灶,灶内偶见核分裂相;Ⅱ级,肺内有5~10个小转移灶;Ⅲ级,肺内广泛分布的小转移灶10个以上。
③淋巴结内瘤组织分级:Ⅰ级,淋巴结内的边缘窦内有成堆的癌细胞,形成小的转移灶;Ⅱ级,在淋巴结的边缘窦及中间窦内已形成明显的转移灶。
Ⅲ级,淋巴结的大部分由癌细胞所充满,转移灶内常见坏死。
1.3.2 小鼠血清ICAM1、IL2蛋白表达方法同1.3.1,接种2周后眼眶取血,离心后取血清,采用酶标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ICAM1、IL2的表达,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 for Windows 11.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表示x±s。
计量资料经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后,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2.1 H22细胞接种数对实验性肺转移率及转移程度的影响在实验性肺转移模型中,随H22肿瘤细胞接种数的增加,小鼠实验性肺转移率随之增加,肺转移程度也随之逐渐加大即小鼠肝癌H22细胞接种数与肺转移率、肺转移程度呈正相关性,见表1。
表1 不同细胞接种数对小鼠肺转移率及转移程度的影响2.2 H22细胞接种数对血清ICAM1、IL2蛋白表达的影响在实验性肺转移模型中,当H22肿瘤细胞接种数的增加,小鼠血清ICAM1表达的量随之增加,而IL2表达的量随之减小,见表2。
表2 接种不同细胞数对小鼠血清ICAM1、IL2表达的影响3 讨论目前,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逐渐上升,肝细胞癌已排在世界肿瘤患者死亡率的第3位[3],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仍是治疗的首选方法[4]。
近年来,研究表明实体瘤(如肝癌)患者的外周血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即使手术切除后和相对局限的病灶亦不例外[5]。
曾有研究手术、放疗、化疗反而会加速肿瘤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播散[6]。
在此研究基础上,拟假设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和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数有一定的关系。
本实验就此研究了小鼠实验性肺转移和接种到外周血循环H22肝癌细胞数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外周血中接种的肿瘤细胞数与肿瘤转移呈正相关。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伴有远处转移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常常可见分期很早的病例,术后也进行了正规化疗但仍有远处转移发生。
Beitsch等[1]为决定早期及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有循环癌细胞的百分比,采用了免疫磁珠分选和流式细胞计数、细胞形态学、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为早期乳腺癌患者20ml血中平均有16个上皮细胞,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平均有122个肿瘤细胞,是通过细胞形态及免疫染色确定的。
对照血标本中每20ml血中有1.7个鳞状上皮细胞。
由此可见这方法能够确定循环乳腺癌细胞,且明确转移性乳腺癌比早期乳腺癌有更多的循环癌细胞,这方法能够筛选高危患者,决定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及随访,早期发现乳腺癌的复发。
微转移病灶的存在是决定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关键因素。
众多的研究提示有微转移者的预后明显差于无转移者。
早期准确地检测外周血肿瘤细胞对及时合理地进行综合治疗很重要,微转移检测阳性者可作为加强辅助化疗的选择性指标,有助于建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肿瘤复发率。
因此我们在本实验中选择了IL2、ICAM1这两种代表性的细胞因子作为初步反映H22肝癌细胞肺转移程度的指标来预测肿瘤的发生、发展。
本实验观察了接种不同数量的H22小鼠肝癌细胞对肺转移率、肺转移程度及ICAM1、IL2表达的影响。
结果表明接种1×107细胞浓度组小鼠肺转移率及恶化程度均最高,其中有2只小鼠有脑转移,同时ICAM1蛋白表达明显较其他低浓度组高,而IL2蛋白表达低。
综上所述,细胞接种数量与实验性肺转移率及转移程度、ICAM1蛋白呈正相关表达,而与IL2蛋白则呈负相关表达。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通过检测外周血ICAM1、IL2这两种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来判断肿瘤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量的多少,同时也反映肿瘤的恶化程度及其复发和转移情况,有待实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 Beitsch PD,Clifford E.Detection of carcinoma cells in the blood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J].Am J Surg,2000,180(6):446449.[2] 高进,钱书森,李宝贵,等.血卟啉激光治疗肿瘤后对肿瘤转移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1986,8(4):256258.[3] Parkin DM,Bray F,Ferlay J,et al.Estimating the world cancer burden:Globocan 2000[J].Int J Cancer,2001,94:153156.[4] 吴孟超.中医药在肝癌防治中的作用、地位和存在的问题[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3):163164.[5] Simone Mocellinl,Ulrich.Circulating tumor cells:the ‘leukemic phase’ Of solid cancers[J].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2006,12(3):133139.[6] Ivy ,Winnine Yeo.Circulating timor cells mRNAs in peripheral Blood from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under radiotheraphy,surgical resection or chemotheraphy: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J].Cancer Letters,2001,167:183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