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山煤矿轨道下山掘进作业规程
轨道下山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工程名称一采区运输下山掘进巷道位置+972.3水平,运输大巷往里425开口,方位1400 ,沿煤层掘进,全长约490米。
巷道用途运输、通风、行人。
巷道设计长度490m巷道坡度激光定向指向施工,沿煤层顶板掘进。
服务年限永久开工时间开工时间为2012年7月6日竣工时间预计竣工时间为2013年3月6日附图巷道布置平面、剖面图第二节编写的依据2010年9月由贵州省工学院采矿工程科技咨询服务公司的鉴定永鑫煤矿为低瓦斯矿井。
2008年4月由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做的永鑫煤矿C2煤层自燃及爆炸性鉴定,结束为无爆炸性,自燃倾向性为二类自燃。
2010版《煤矿安全规程》2012年永鑫煤矿实测的相关图纸。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水平名称皮带运输巷采区名称一采区地面标高1204~1171m 井下标高972.3m 地面相对位置及建筑物无村子、古建筑及坟墓等。
井下相对位置对掘进巷道的影响本工程往右边布置有回风下山,左边布置有回风下山,三条巷道均布置在C2煤层中,同一个方位同时向前掘进。
与运输下山平行相距25米,与回风下山平行相距25米。
邻近采区开采情况本采区为一采区,工作面周边未进行开采第二节煤层赋存特征一、煤层以风斜井口以西474.5m为界,煤层走向北东,向南东倾斜,平均倾角为19º,倾向西南,平均倾角为23 º。
煤层平均厚度为1.38m,煤层结构简单,为黑色半暗——半亮型,呈粉末状构造煤,不稳定。
局部有透镜状夹矸厚度大于等于0.2米。
煤层顶底板均为灰岩,稳定性好。
二、瓦斯等级:根据2010年贵州贵州工学院采矿工程科技咨询服务公司提供的《永鑫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本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21m3/min。
本矿区C2煤层自燃倾向性属二类,自燃煤层,且无煤尘爆炸性。
三、煤与瓦斯突出我矿于2010年9月委托贵州工学院采矿工程科技咨询服务公司鉴定结论为低瓦斯矿井本井田属地温正常区,无热害影响。
2024年掘进作业安全规程

2024年掘进作业安全规程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加强对掘进作业的安全管理,确保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2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掘进作业的职工和管理人员,包括煤矿、建筑、隧道等领域的掘进作业。
第3条掘进作业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保证作业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第二章职工权益保障第4条掘进作业企业应建立健全职工安全生产权益保障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5条职工参与掘进作业的前期技术方案编制、安全评估和风险预控,有权要求企业提供相关信息。
第6条职工有权拒绝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掘进作业安排,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7条企业应定期组织掘进作业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三章控制措施第8条在掘进作业开始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风险评估,确保掘进过程安全。
第9条掘进作业现场应设立合理的安全警示标志牌,明示工作区域和危险区域,确保职工遵守安全规定。
第10条掘进作业现场应进行通风、排水等必要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保证工作环境符合相关标准。
第11条掘进作业涉及爆破、钻孔等危险作业,必须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范执行,确保作业安全。
第四章职责分工第12条掘进作业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依法依规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第13条掘进作业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责任人,负责组织和协调掘进作业的安全工作,保障掘进作业的安全进行。
第14条掘进作业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掘进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并及时整改隐患。
第15条掘进作业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对安全隐患有发现或者意识到的应及时上报。
第五章应急救援第16条掘进作业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危险源、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
第17条掘进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和急救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
第18条掘进作业人员应接受急救培训,熟悉急救流程,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有效施救。
第六章管理监督第19条监督部门应加强对掘进作业的安全管理监督,发现并及时处理违规违法行为。
2024年巷道掘进安全操作规程

2024年巷道掘进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巷道掘进作业的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巷道掘进作业,包括隧道、矿井、地铁、水利工程等领域的巷道掘进作业。
第三条巷道掘进作业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作业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巷道掘进作业应根据地质条件、设备设施、工艺要求等因素进行有序施工,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计划。
第五条巷道掘进作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指导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工作,并及时处理相关安全事故。
第二章工程准备第六条巷道掘进前,必须对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测量,了解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地下气体等信息,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第七条巷道掘进作业前,必须对相关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其运行正常,保证安全性能。
第八条巷道掘进作业前,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九条巷道掘进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交底,详细讲解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应对措施,并确保作业人员理解并遵守。
第十条巷道掘进作业前,必须设置相关警示标志和安全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遵守作业规程。
第三章巷道掘进作业管理第十一条巷道掘进作业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严禁擅自更改作业方法、操作程序和设备调整,必要时应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第十二条巷道掘进作业应有专人负责现场指挥和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第十三条巷道掘进作业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监控巷道围岩和地质条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第十四条巷道掘进作业应根据巷道的不同断面和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确保巷道的稳定和安全。
第十五条巷道掘进作业应设置临时照明设备,保证作业区域的良好照明,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六条巷道掘进作业必须设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权限,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七条巷道掘进作业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掘进工安全操作规程

隧道施工人员安全操作规程一、进入工作面前,必须首先看“安全牌、瓦检牌”隐患和有害气体检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必须首先通风,还必须坚决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131、132条规定,严禁无风作业。
否则,不准进入工作面。
风筒离掘进头不得大于5m。
二、进入工作面时,带班的班、组长或师傅,必须从小巷入口仔细检查安全性,并做好敲邦问顶工作,如发现任何隐患,须及时处理和排除。
重点检查掘进头5m内的顶板,支护与掘进头距离不得大于5m。
三、工作面交接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现场交安全、交质量、交有关注意事项。
四、凿岩机严禁打干眼,逐步推广综合防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湿作业,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五、巷道做到“三直一平”和“一次成巷”(走向、断面、水沟、支架、轨道)。
道路坡度必须控制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之间。
六、在现场作业时,随时注意渗水迹象,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243、255条。
若遇到有透水征兆时,立即停止作业,采取防排水措施,再进行探水工作。
探放水时,须专职人员现场指挥,要加强对有害气体的监测,做到“一炮三检”,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七、掘进工作面通过破碎带或断层时,必须随时支护,危险区必须做好超前支护工作,方可作业。
爆破时尽力想法不损坏支架,严禁无支架而冒险作业。
放炮后被崩倒的支架,必须迅速维修。
修理支架时,必须从外部逐渐修理,背好顶、帮,方可作业。
八、必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312条。
当两个工作面连接和分离时15m时,必须停止一个掘进头,被停工的工作面,仍要保持正常通风,当两个工作面的沼气在1%及二氧化碳浓度在0.5%以下的,可允许放炮。
九、掘进小巷运输,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推篮时,也应控制篓速,当两篓相遇时,要注意前方。
两篓交错时,空篓必须让载篓,以防撞人事故。
轨道下山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轨道下山掘进安全技术措施一、概述:根据我矿《2011年下半年采掘计划》,现掘进轨道下山工作面,为保证掘进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巷道布臵轨道下山掘进工作面与运输下山平行布臵,水平标高约为:+810~+822.5米;沿煤层底板掘进。
掘进方式为炮掘,掘进断面为矩形断面,净宽4.5米,净高2.8米,净断面积12.6m2。
巷道开口回风斜巷B点前1m处,为x:4032691.011 y:19596097.571 ,巷道方位158°40′,(详见轨道下山布臵图)设计长度158米(平距)。
施工18米,与一联巷c点前1m贯通,贯通后按照轨道下山方位158°40′向前掘进140米。
与二联巷D点前2m贯通。
(详见轨道下山布臵图)三、支护方式1、临时支护采用3根吊挂式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
前探梁使用2寸的钢管,长度为3.0 m,间距不大于1.0m,用金属锚杆和3寸短节钢管焊制的吊环固定,每根前探梁不少于两个吊环。
吊环形式为圆形,使用时必须上满丝。
前探梁最大控顶距离为2.0m,前探梁上方使用规格不小于长×宽×厚=1800×200×100mm的木板、数量不少于2块,横向放臵在前探梁的前端,并用木楔与顶板接实。
2、永久支护轨道下山巷永久支护方式锚网喷砼联合支护。
顶锚采用φ20mm×L2000mm高强度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
锚杆间排距800mm×800mm。
矩形布臵,每排布臵6根,配合Ø12钢筋焊制的托梁和150×150mm正方形钢板进行支护,锚索间排距1600×2000 mm。
锚索采用Ø15.27×5300型锚索沿巷道中心线两侧布臵。
顶网选用Ø6菱形钢筋网,网孔规格为100mm×100mm。
长宽度为2300mm×1000mm。
两帮:锚网梁支护,轨道下山巷两帮3根18×L1800mm,选用菱形钢筋网,长宽度2800×1000mm,和φ100mm×10mm的蝶形钢板进行支护,锚杆间排距为800 mm,上锚杆距离顶板600mm。
下山掘进作业规程

1200上煤组回风措施巷掘进作业规程一、施工说明1、施工依据(1)、已审批的新宝园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安全专篇》。
(2)、2011年版《煤矿安全规程》。
(3)、煤矿《作业规程》编制内容及要求。
(4)、《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煤生字[1996]547号)。
(5)、《生产矿井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6)、《采矿设计手册》。
(7)、《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基本规定》(国办发[2003]58号)。
(8)、《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94。
(9)、《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
(10)、《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
(11)、《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备标准》。
(12)、掘进各工种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以及矿有关安全、技术管理规定和制度。
2、工程项目1200上煤组内20M处开门子,下山布置在10#煤层底板,采用锚网喷。
此开拓工程预计20天完成,届时为生产采掘接替提供可靠保证。
3、支护形式所有巷道采用锚杆、喷浆支护,巷道净高2.7米,净宽2.7米的弧拱形,间排距为800×800mm,喷浆厚度100mm,锚喷锚杆距迎头距离不大于800mm。
4、施工说明工程按中腰线施工,腰线至轨面1.2M,先打4m平巷,后转下山,坡度34°,每一米3个台阶,6米二个循环锚料,喷浆支护,过断层、矿压较严重地段应先进行临时支护。
5、施工方法(1)、运料:主井井口→主井车场→1200上煤组底板抽放巷→1200上煤组回风巷下山掘进工作面。
②通风:5.5KW局扇供风、直径400毫米阻燃风筒至迎头。
新井→车场→-238水平南大巷口安装风机→工作面。
③打眼:采用湿式26型凿岩机打眼、爆破落矸。
(4)、出货:采用18kg/m轨道,爆破后采用耙矸机装入0.77m3矿车,经工作面→主井车场→主井井口。
6、一次成巷规格采用一次成巷、光面爆破。
①轨道:铺设18kg/m的轨道,道木间距900mm(中~中),误差不超过50mm,道木均为1200×130×130mm规格。
车场掘进作业规程

青山实业有限公司青山矿23-203车场、石门、行人及回风横川掘进作业规程编制、审批单位及审批人:编制人:陶文岭时间:2012年1月12日生产科:时间:2012年1月17日通风科:时间:2012年1月18日安全科:时间:2012年1月19日矿总工:时间:2012年1月20日上报时间: 2012年5月日返回时间: 2012年5月日第一章、概况1、施工目的和作用:该巷主要为23-203区段行人、通风、运输、提升和管线安装等用。
2、巷道类别:开拓巷道,计划工程量150米,服务年限15年。
3、巷道起止位置与四邻关系:车场起于23-203甩车场变平点(标高-203.64),然后分别从车场掘横川与回风下山、行人下山贯通,该巷位于5煤底板中。
详见平面布置图。
4、该巷所处层位及掘进技术条件:该巷所处层位在5煤底板长石石英砂岩内,为稳定岩层,较坚硬。
第二章巷道掘进基本参数:1、(1)、起点座标:X:3054587:Y:3764970:Z:-203(⊥)(2)、掘进方位:从23-203甩车场变平点按150度方位掘15米,再按136度掘好车场和石门后,先按80度掘回风横川与回风下山贯通形成通风系统后,再按-3‰坡度,250方位掘行人横川与轨道上山贯通。
详见平面布置图。
2、巷道断面设计:见附图13、炮眼布置图、爆破说明书:见附图24、放炮管理:〈1〉坚持“一炮三检,三人联锁”的放炮制度。
〈2〉放炮地点:23-158行人横川内,待形成通风系统后改设至23-203车场放炮硐室内。
〈3〉放炮方式:全断面一次起炮,在正常情况放班中炮。
如探眼到煤或岩层产状发生变化时,则另编制出班炮措施。
〈4〉撤人、停电范围:本当头、23-158水平以下所有人员全部撤出,并停止对该区域的供电,人员撤至放炮地点以外。
〈5〉岗哨位置:A、在放炮地点站岗;B、在23-158轨道下山变坡点设警标,并注明“严禁人员进入”。
〈6〉停电、撤人、站岗负责人:当班班长指派专人负责。
(交通运输)运输下山(煤巷段)掘进作业规程精编

掘进作业规程(交通运输)运输下山(煤巷段)掘进作业规程(交通运输)运输下山(煤巷段)掘进作业规程生字07—006永城煤电集团黔西金坡煤业有限责任X公司二采区运输下山(煤巷段)掘进作业规程施工单位:开拓壹队施工队长:李红兴措施编制:王万德编制日期:2007年3月11日会审意见生产科:通风科:机电科:调度室:安检科:总工程师: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主持人:学习时间:学习地点:考试时间:考试地点:考试形式(口头提问,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应该参加人数:实际参加人数:考试成绩表第壹章工程概况第壹节概述壹、巷道名称巷道名称:二采区运输下山二、巷道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巷道掘进目的是为了形成西二采区生产系统,满足采区回采时的通风、行人、运输和管线敷设的需求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巷道设计长度:反上山段102m,平巷段78m,下山段940m(平距),工程量共计1120m巷道的服务年限:8年四、预计开、竣工时间巷道自2007年3月13日进入煤巷段,预计2008年10月下旬竣工第二节编写依据壹、采区设计说明书及批准时间采区设计说明书名称为《西二采区设计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06年1月二、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地质说明书名称为《西二采区运输下山掘进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06年1月三、矿压情况该巷道平面布置和西二采区回风下山、轨道下山平行,周围无采空区和老巷,预计巷道压力不大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概述第壹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第二节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壹、煤层及围岩情况九煤层:位于龙潭组中部,是区内发育最好的壹层主要可采煤层,厚0.80~3.78m,平均1.71m。
壹般不含夹矸。
煤层结构简单,层位稳定,属稳定型煤层。
煤层走向北偏东,倾向南东,倾角8~14°,平均10°。
煤层呈粉粒、块状、中细条带状结构,局部见中宽条带。
煤层属半亮型、低硫、低中灰无烟煤。
顶板:该煤层顶板为细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方县青龙山煤矿轨道下山掘进作业规程建设单位:大方县青龙山煤矿施工单位:矿建四项目部编制单位:矿建四项目部项目经理:生产副经理:安全副经理:技术主管:施工队长:编制人:编制时间:2008年9月6日青龙山煤矿轨道下山作业规程会审意见(会审签字单)主持人:时间:地点:参加部门及人员:工程管理部:通风管理部:安全管理部: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掘进作业规程会审意见一、规程名称:青龙山煤矿轨道下山掘进作业规程二、审批意见:目录第一章主要工程概述 (1)第二章地质说明书 (2)第三章施工方法 (3)第四章掘进 (3)第五章劳动组织配备掘进作业循环图表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9)第六章通风与瓦斯煤尘和防灭火 (10)第七章运输系统 (14)第八章供电系统 (16)第九章照明、通讯系统 (16)第十章探老巷、老空、过断层破碎带及巷道贯通的安全措施 (17)第十一章安全技术措施 (17)第十二章避灾路线 (25)第一章主要工程概述一、工程概述青龙山煤矿位于大方县北部八堡乡白果村,南距毕节市小坝镇约5km公里,北东距八堡乡约4km公里,至毕节市约40km,距大方县城约60km,。
井田走向长2.0km,倾向宽1.49km,面积为2.9797km2,开采深度由+1700m~+1200m。
矿区内及附近暂无其它矿井,与周边相邻矿井也无矿界重合。
矿井主要开采6-2和26#煤层;6-2煤层平均厚 1.6m,顶板为深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底板为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
26#煤层厚度1.23~2.83m,平均厚度1.78m,采用厚度1.23~1.62m,平均1.38m,煤层顶板为粉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
矿井设计采用斜井开拓,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矿井可采储量426.1万吨,服务年限20.3年。
轨道下山:工程量515m,坡度16°,井口坐标X=,Y=,Z=+1716m,方位295°,设计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形,净宽2.8m,净高2.6m,拱高1.4m,净断面积6.5㎡,表土段采用料石碹支护,厚度0.5m:基岩段采用打锚杆,挂网,喷混泥土联合支护,喷混泥土厚度0.1m,锚杆选用φ20mm,L=2000mm的钢筋树脂锚杆,间排距800×800mm,金属网采用φ6.5mm,规格为1000×800mm,网孔规格100×100mm。
网间搭接100mm。
施工拟从井口开始以下山方式掘进,出矸采用耙斗机装车,绞车提升,地面人工翻矸。
二、开竣工时间1、开工时间:2008年9月20日2、预计竣工时间:2009年4月5日三、施工准备开工前先建好施工所需的压风、运输、通风、供电等系统,并准备好施工机械及材料。
第二章地质说明书一、工程名称:青龙山煤矿轨道下山二、工程位置:大方县八堡乡白果村三、周围开采情况:经实地考查,现轨道下山下山方向无煤窑及采空区四、地面地形建筑物:对应地表为高山,井口上方均为灌木林,无任何建筑物及构筑物。
五、地质构造:无详细地质资料,据现场考查,预计井筒范围内无大断层及褶曲。
六、井筒顶底板情况:井筒所穿岩性多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穿过煤层底板时有膨胀性泥岩。
七、煤层瓦斯:6-2煤层、26号煤层均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管理,6-2煤层的煤尘无爆炸性。
八、水文地质:矿区均为碎屑地区,地下水受降雨补给,就近排泄。
地表冲沟较为发育,多为雨季性溪沟,旱季断流,巷道涌水多为淋水及裂缝水。
九、施工中应加强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做到“疑必探、先探后掘”第三章施工方法一、施工方法:全断面爆破成巷,软岩及表土段施工采用松动爆破。
二、作业方式:根据现场周岩情况,表土段施工采用掘支单行作业与平行作业相互补充的作业方法。
第四章掘进一、巷道形状及断面尺寸、支护1、巷道形状及断面(1)风水管路沿井筒右帮布置,距底板高1m,即以腰线为基础,腰线上铺水管,腰线下铺风管。
(2)电缆沿井筒左帮布置距底板1.8m。
(3)通风风筒沿井筒拱部靠右帮布置,距底板高2m(4)运输设施临时轨道沿巷道中心铺设。
(5)行人、水沟行人侧右帮,水沟靠左帮布置。
(6)工程前期采用潜水泵将工作面积水直接排到地面,中后期在巷道中设临时水仓,安装一台80D×45×4水泵,安装二寸钢管排到地面。
2、支护﹙1﹚临时支护表土段明槽开挖采用1:0.5放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暗硐开挖,表土段暗硐开挖采用木点柱打作临时支护,即在明槽开挖后将碹体砌墙施工到迎头,短掘短砌即掘进二碹长度后停头进行永久支护,掘支长度为2.0m。
进入基岩后采用φ160mm圆木穿鞋戴帽打点柱作临时支护,间排距1000mm,每排不少于三根,炮后扶正打稳,严禁空顶作业。
(2)永久支护表土段明槽及软土层段采用料石碹,支护厚度0.5米,沙浆M10,基岩段采用金属网、树脂锚杆+喷砼联合支护,砼标号C20,锚杆φ20mm,长2m,锚固剂为Z2335型树脂锚固剂2支,托板规格为φ100m,金属网由φ6.5mm钢筋制作,网片规格为2000×1000㎜,网孔尺寸100×100㎜。
(3)永久支护与临时支护、永久支护与工作面的最小和最大距离规定临时支护与永久支护距离:表土段暗挖长度不大于2m,基岩锚喷段炮前不大于0.8m,炮后不大于2.2m。
永久支护与工作面最小距离0.7m,最大距离:喷砼支护与工作面最大距离40m。
二、掘进方式(一)表土明槽开挖:1、开挖长度7m进洞2、开挖方式:机械开挖3、开挖放坡系数:根据现场土质采用1:0.5放坡4、开挖段为粘土,稳定性差,采用长3.0m的1寸半加厚钢管沿巷道轮廓线施工超前撞楔,撞楔间距300mm,作超前支护,施工时设专人观察周围土层松动情况。
根据情况采取措施。
(二)基岩掘进:采用普通光面爆破(三)打眼钻眼机具采用ZYP-7655型风钻,六角钢钎,一字形合金钻头。
工作面配置:风钻三台,两台工作一台备用;锚杆机采用MQC-120C。
(四)爆破炸药和雷管选择及炮眼布置1.爆破炸药和雷管选择爆破炸药选用三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毫秒延期雷管引爆。
炮眼数目按由公式N=gshm/aq进行计算式中:g-单位炸药消耗量,1.7kg/m2;s-断面面积7.13㎡;h-炮眼利用率0.85;m-药卷长度0.2m;a-装药系数0.6;q-每个药卷重量,0.15㎏;N=1.7×7.13×0.85×0.2/(0.6×0.15)=23﹙个﹚按光面爆破要求进行炮眼布置,周边眼间距400mm,抵抗距500mm,掏槽眼3对沿工作面中下部布置,通过布置工作面共布置炮眼36个。
详见炮眼布置图。
2.装药结构采用正向装药,装药结构见附图3.炮眼布置图炮眼布置见附图。
4、爆破说明书三、联线方式1.联线方式:大串联2.起爆电流计算及起爆器选择(1)回路电阻计算R=TL/S=0.176×120×2/3.14×0.5×0.5=53.8欧(2)串联雷管电阻计算R=5.8×36=208.8欧(3)总电阻R=53.8+208.8=262.6欧(4)电流I=U/R=1800/262.6=6.8(A)>2(A)其中U为MFB-100型放炮器的峰值电压。
根据上述计算该放炮器可满足要求。
3.联线顺序四、扒装耙装选用0.6m3耙斗机,其工工艺为锚楔安装—滑轮固定—撤出耙斗机行程范围内所有施工人员—检查安全防护—扒装。
五、运输1.矸石运输工作面矸石经耙斗机装入1吨V型矿车经绞车提升至地面就地填入场区内低洼处,排矸路线为:工作面—轨道下山—井口—地面排矸点。
2.材料运输施工材料由地面工业广场材料棚装车推到轨道下山井口经绞车提放到工作面。
六、掘进工工艺流程施工前的准备—打眼—吹眼—检查瓦斯—装药—检查瓦斯—撤人警戒—放炮—检查瓦斯—敲帮问顶—临时支护—拱部锚网支护—出矸—两帮锚网支护—喷射砼支护七、喷射砼工工艺流程1.在喷射砼之前,用高压风或水对岩帮进行冲洗,喷射砼采用分次复喷,第一次喷50mm左右,间隔两小时左右,再复喷。
若间隔时间较长,复喷时则应对已喷面清洗后再喷。
2.喷料湿润减少粉尘,喷头距受喷面不能太远或太近,一般控制在(0.8—1)米左右,应尽量垂直受喷面,喷射角度在75°-90°,工作风压调至(0.1—0.25)Mpa为宜,下料要用筛网,规格20×20mm 的钢筋园形网片,大小与喷射搅拌机口相同。
3.工艺流程:准备喷料——检查井筒断面——清洗受喷面——预埋喷厚标志——喷射砼——清理回弹料。
第五章劳动组织配备掘进作业循环图表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一、劳动组织配备表见附表5-1-1。
二、掘进作业循环图表见附表。
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六章通风与瓦斯煤尘和防灭火一、通风瓦斯(一)工作面风量计算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100×0.004×2.0=0.8m3/min式中:掘进期间最大瓦斯绝对涌出量取0.004m3/minK——瓦斯涌出均衡系数2.02. 按排除炮烟计算Q=25×A=25×11.1=277.5m3/min3.按掘进面最多人数计算Q=30×4=120m3/min根据上述计算,工作面所需最大风量定为277.5m3/min(二)风速验算V=Q/S/60=0.71 m/s>0.15m/s 符合设计要求(三)风机选型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掘进初期安装一台KFD-6.3型2×11KW对旋风机,掘进中后期安装1台30KW风机可满足掘进要求。
(四)通风设施布置1.风机安装风机安装在井口往外>10m处,吸风口距巷道底板高度1米。
2.风筒选用φ800mm胶质帆布风筒,风筒沿巷道拱部靠右布置。
(五)瓦斯安全监控装置布置掘进必须安装瓦斯断电仪,主机安装在地面,T1悬挂在距工作面迎头不大于5M、距顶板不大于0.3M处,瓦斯报警浓度为≥0.8%,断电瓦斯浓度为≥0.8%,复电瓦斯浓度<0.8%。
T2悬挂在距井口往里10至15米、距顶板不大于0.3米处,瓦斯报报警浓度大于等于≥0.8%,断电瓦斯浓度大于≥0.8%,复电瓦斯浓度小于<0.8%。
T1、T2只准人工复电,瓦斯电闭锁必须长期处于完好状态。
(五)通风、瓦斯管理1、通风系统要合理可靠,局扇安装必须符合“三专两闭锁”要求,专人管理风机,严禁随意停开,严禁局扇喝循环风,严禁一台局扇供两个以上掘进头;严禁使用3台以上局扇供一个掘进头。
2、工作面必须配备专职瓦检员,瓦检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并取得上岗合格证的人担任,严禁无证上岗,严禁瓦检员代头代面,瓦斯检查不得出现空班漏检,弄虚作假,脱岗、岗上睡觉等情况。
3、风筒吊挂平直,风筒末端不落地,风筒出口距工作面距离:岩巷不大于7米,半煤岩巷不大于5米,煤巷不大于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