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学化学创新实验说课大赛课件
2018年六安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讲课稿

2018年六安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实验A:量取3毫升的蒸馏水并加热实验用品:量筒(10ml,25ml),胶头滴管(放在小烧杯中),酒精灯,蒸馏水,火柴,试实验B 氢气的制取和收集实验用品:1、仪器:大试管、橡皮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铁架台、集气瓶、玻璃片.2、药品:锌粒、稀硫酸实验过程:1、连接装置并检验气密性2、加入药品(1)先向试管中加入锌粒(2)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硫酸(3)现象为有气体产生化学方程式为:3、塞上橡皮塞,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4、收集氢气5、拆除实验装置、将废弃物放入指定容器,清洗并整理器材实验C过滤10ml粗食盐水实验目的:1、掌握量筒的使用;2、掌握取用液体、过滤等基本操作。
实验用品:1、仪器:漏斗、小烧杯2个、量筒(10mL、50mL)、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圈)、滤纸、玻璃棒、剪刀2、药品:粗盐水(瓶装)。
操作步骤:1、选择实验器材;2、制备过滤器:3、量取液体:4、过滤:5、实验习惯。
实验D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50g)实验用品:1、仪器:天平、量筒、滴管、玻璃棒、烧杯、药匙2、药品:氯化钠固体、蒸馏水实验过程1、计算:需NaCl的质量为,需水的质量为,体积为2、称量:(1)称取2.5g NaCl固体,将药品倒入烧杯中;(2)准确量取47.5ml的蒸馏水3、溶解:将量好的水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无声)搅拌;4、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讲台前的指定容器中;5、清冼仪器,整理实验台。
实验E 探究小石块中是否含有碳酸盐实验用品:1、仪器:试管、橡皮塞、导管(胶皮管)、镊子、铁架台(或试管架)、烧杯2、药品:小石块、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实验过程:1.按照装置图连接好装置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澄清石灰水;4、在大试管中加入几小块小石块,然后加入10-15ml稀盐酸,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住管口,观察试管里发生的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导管的另一端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中学化学创新实验说课大赛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
第1页
一:设计思路
缺点及解决方案:
1.固体落入稀盐酸有先后,且容易粘在试管内壁。 实践表明将固体与液体放置位置对调,可以解 决这个问题。
2.产生气体过少时气球几乎不膨胀,气体较多时 气球易脱落。通过计算添加药品的量能解决气 球膨胀大小的问题,选择有凸口的试管并用线 绳将气球系在试管上能解决气球脱落问题。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
第2页
一:设计思路
• 用等质量的Na2CO3、NaHCO3与等量盐酸反 应比较速率科学吗?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不仅取决于物质
的性质,还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0.3g Na2CO3 的物质的量为0.0028mol,0.3g NaHCO3的物质 的量为0.0036mol,加入3mL稀盐酸后,如果不
2018年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说课比赛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实验 的改进
巢湖一中 吴晶晶 2018年6月24日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
第0页
一:设计思路
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与 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快慢是 中学化学中一个传统的实验, 在人教版教材中通常会采用右 边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方案:试管中放入相同浓 度的3mL稀盐酸,气球中分别 放入0.3g的碳酸钠、碳酸氢钠 固体。实验开始时将气球末端 同时提起,让固体进入稀盐酸 中,通过观察气球膨胀的速率 及大小来比较反应的快慢。
考虑溶液体积变化,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93mol/L,Na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2mol/L,由此采用这种方式来比较反应速率
是不科学的。本人在多次演示该实验的基础上,
对此对比实验有了新的设计: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
第3页
二:实验步骤
全国说课大赛获奖课件--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说课课件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
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
化的原因,能说出常 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知识 能运用定量方法以 与 更具体的方式更准 技能
情态价感度值观进类的发一的方学步贡法生了献和为解和过人化被程类学人,发科类即展学所进而对利而学人用激习
确的数据来描述化
科学的兴趣。
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学生根据已学知识举一反 三,通过对课本文字叙述 的阅读来分析阐述,化学
反应能量变化的过程。 (教师辅助)
back
教学设计分析
(3) 综合讨论原理
结合实验的宏观认知, 和对能量变化原理的微 观理解,给出反应热产 生的示意图,讨论反应 过程中,能量变化产生 的原理和条件 。
从原理推及具体问题: 给出放热反应的示意图, 请学生画出吸热反应的图。
协
作
、 对
自主探究
话
引导归纳
BACK
四、学法指导
查
资料收集法
实验法 课堂练习法
做
看
活动法
游戏法
学法
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观察法
思
玩
自主探究法 回忆法
讨论法
BACK
五、教学过程设计 结构图
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几个已学的放 热和吸热反应实验,并进行分析 观察。
激发兴趣
引发思考
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实例解释 反应过程,从反应本质来认识化 学反应能量的产生。
讲述这所样句得产的话到生?对数能否据量?的,为方引什法入么。新?此概数念
“据反将应标热注”于即一“种焓不变同”以, 对它结易往应合混的该引淆方具课概程有中念式什的细中么宏节。样观用的定具特性有征与? 矛新盾课性的的微辨观析定练量习,的讨方论法吸 强用热调△反。H应表放示热反反应应热分,别什发么生 时原候理表及示条放件热。,什么时候 表示吸热?
2018全国说课大赛获奖优质课《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二、课堂实录
引入
三个环节
探究钠的性质 感悟钠的用途 理解钠的保存
从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引入,过 渡到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自然引出 钠与水的反应,产生了什么气体?从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过渡到与无水硫 酸铜反应,让学生认识到在不同条件 下,即熔融状态下制金属铜,引出钠 制备钛等贵金属。从研究反应体系开 放情况,如果不封闭,水和氧气即可 登场,从而衔接到实验四、五-钠与 氧气不同条件下生成氧化钠、过氧化 钠等。
三、教学反思
在板书设计时,我就考虑要明显地折射目 标与内容(见左图),考虑整体布局,既 有教师的情感参与,也有课堂的生成。
关系一 目标与内容
从内容来看,板书其实是一个思维导图, 中心是性质,上面是用途,下面是结构。 将学科思想渗透其中,重点内容,知识结 构,一目了然。 同时将课件、板书、学案较好地进行整合。
三、教学反思
关系二 环节与细节
环节
钠从哪 里来?
到哪里 去?
为什 么?
细节
过渡
酝酿
渗透
三、教学反思 关系三
情境与问题
海
陆
空
三、教学反思
前后呼应
三、教学反思
情境: 提升文化自觉,培育“生长”的活土
三、教学反思
关系四 方式与效果
实验探究五个过程
叙实
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
结论
运用
实验开放度各有差异
科学素养和 人文素养有 效融合。
学科中心、学生 中心与社会中心 有机地结合。
宏观走向微观、定 性走向定量、静态 走向动态三个走向 和谐统一。
三个环节
六个实验
九个问题
THANKS 谢谢聆听
高中化学比赛PPT课件说题比赛PPT课件

碳酸钠广泛应用于冶金、玻璃等行业及日常生
活中,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但随着国
内外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过去的优级纯碳酸钠远远不能满足
其十分苛刻的质量指标要求。实验室现有一瓶碳酸钠固体(杂质不与
盐酸反应),为测定其纯度,实验小组称取三份该样品溶于水,然后
逐滴加入同浓度盐酸200.0mL,充分反应,产生CO2的体积(已折算成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如下表:
沉淀物质的量/×10-2mol 1.50 4.50 6.00 7.50
(1)该混合溶液中Ba(O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1_.5_0_m__o_l/_L_, (2)实验3最后所得溶液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__0_.0_4_5_0_m__o_l。
05
ABOUT THE PROBLEM
收获与反思
• 重视实验的教学,认认真真做好课本上的实验并加以解释, 关注其过程,探究其原理,这也是解题的基础.
题目的拓展与变化
2.有未知浓度的Ba(OH)2和NaOH混合溶液,量取四份 该溶液分别通入等量的CO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 积,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 如下表:
实验序号 CO2体积/mL 样品体积/mL
1 2352 20.0
2 2352 30.0
3 2352 40.0
4 2352 50.0
/powerpoi 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
/excel/
资料下载:www. 1ppt.co m/zilia o/
PPT课件下载:
www.1ppt.co m/ kejian/
范文下载:www. 1ppt.co m/fan wen/
化学说题比赛课件ppt学习教案

例题二
通过典型例题,探讨化学反应速率 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如反应条 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及化学平 衡常数的计算。
例题三
通过典型例题,解析有机化学中的 同分异构现象及有机物的合成与推 断方法。
9
03
说题技巧与方法
2024/1/25
10
说题思路与策略
明确说题目标
首先要明确说题的目标,即要解 决的问题或表达的观点,确保说
能源化学
探索和开发新能源技术,如太阳能 、风能、氢能等的转化和存储。
21
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
改善食品色、香、味和保鲜等方面的化 学品,如防腐剂、色素、香料等。
洗涤剂
去除衣物、餐具等表面污垢的化学品, 如洗衣粉、洗洁精等。
化妆品
用于清洁、保养、美容的化学品,如洗 面奶、乳液、口红等。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移动原理。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及性质, 了解分子极性与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 。
2024/1/25
7
重点难点解析
2024/1/25
氧化还原反应
01
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掌握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
物、还原产物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团队协作能力
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们展 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和沟通能力,共同解决问 题。
25
对未来化学学习的展望和建议
01
02
03
04
深入学习化学知识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化学知 识,掌握更多的化学原理和实
验技能。
加强思维能力训练
通过更多的思维训练活动,提 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018全国优质课大赛获奖说播课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第三章 第三节 羧酸 酯(共23张PPT)

(2)
通过搭建酯化反应产物的球棍模型,能够掌握酯 化反应的认知模型;
(3)
通过分析乙二酸和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深入了 解酯化反应的本质及其应用。
Hale Waihona Puke 四、“第二章 教、学、评”分析
2.评价目标
(1)
通过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乙酸酸性的强弱,诊断学 生对酸性强弱探究方法的认知和运用水平;
(2)
通过分析乙二酸和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诊断和发展学生对酯化反应模型的知识进阶;
(3)
通过预测乳酸可能具有的性质,诊断学生对官能 团决定有机物特殊性质知识的运用水平。
四、“第二章 教、学、评”分析
3.学习进阶设计
能从生活中的羧酸总 结羧酸的定义及结构
进阶1 进阶2
能从官能团角度分析 羧酸具有酸性的原因
能从分析乙酸酯化反应 进阶3
实质构建酯化反应模型
能运用酯化反应模型,分 进阶4 析乙二酸和乙二醇的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
第三节 羧酸 酯
(第一课时)
说课内容 第二章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分析
⑥ ⑤
教学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
教、学、评分析
④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指导思想 第二章
课程 标准
分析
认识
官能团
性质
应用
设计
情境线
生活中 的羧酸
思路
羧酸的定 知识线 义及结构
在生活中 的应用
构建酸性 认知模型
引导学生分析乙二酸和乙 二醇发生的酯化反应,并搭 建反应产物的球棍模型。
【设计意图】 诊断和发展学生对酯 化反应的知识进阶。
五、教学过程分析
环节四:学以致用,总结提升
实验化学理工教学说课公开课比赛一等奖课件模板(可用于汇报)

点击输入标题
添加关键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添加关键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添加关键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添加关键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添加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说明。
START
添加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添加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说明。
添加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说明。
添加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添加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添加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添加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点击添加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添加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添加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