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成都平原的古代城市建设简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时期成都平原的古代城市建设简述

传统的中国城市大多是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城市活动(其中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和规划过程)的作用力下经过长期演变而形成的,呈现出特色鲜明而多元化的城市形态特征。先秦时期的四川(主要是在成都平原)由于良好的地理环境、优良的农耕基础成为了古代人的一个重要居住区域。由于周围的高山阻隔,交通不便,四川地区的文明与中原文明既有传承,也有差异。在古代城市建设上也有着自己的特色。

1.成都平原的历史进程与城市发展阶段

1.1从蚕丛鱼凫到杜宇开明

中原的历史以三皇五帝夏商周的朝代更替为参照。而古蜀王国的历史以几代蜀王的统治衡量。传说中蚕丛作为蜀族的始祖最早活动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岷江上游,后因恶劣气候产生的灾变,部落不断迁移,经历蚕丛、柏灌、鱼凫三代蜀王,从龙门山进入成都平原。征服了当地部族,建立起“三星堆文化”。三代蜀王之后是杜宇王朝,杜宇王朝是古蜀历史上第一个可以大致推算历史时代的国家。杜宇族统治的末期约为公元前7世纪中叶。此时正值中原的春秋早期。大约从杜宇时代开始,古蜀人进入了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在杜宇王朝,古蜀王国与周王国有着文化上的交流。之后十二代杜宇的国相鳖灵取代末代杜宇王,建立了开明王朝。后经11代350年,为秦所灭。从此古蜀王国被纳入中原文化体系中。

1.2从宝墩到十二桥

从目前已出土的遗址来判断,成都平原的古代城市建设经历了宝墩文化时期-三星堆文化时期-十二桥文化时期三个时期的发展。

宝墩文化遗址群是中国西南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城址群,包括成都新津县龙马乡的宝墩古城址、郫县古城乡的郫县古城址、温江县万春镇的鱼凫古城址、都江堰市青城乡的芒城古城址、崇州市上元乡的双河古城址及燎原乡的紫竹古城址等,集中分布在距成都市区不远的西南到东北的环形地带。这些古城址都发现了城墙的遗迹,表明了这一时期的聚落已经具备了城市的雏形。但是离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区以西约8公里的南兴镇的三星村周围。三星堆时期古蜀地区发展出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是巴蜀文明的一个高峰。三星堆城址面积达3.5平方公里,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都城。城址形状呈梯形,三面围墙。三星堆城址中还发现大型建筑基址,有的建筑面积可达200平方米。从三星堆城址分析,鱼凫王都城内已有相对分明的功能分区。从三星堆到月亮湾的南北一线是都城的中轴线所在,城市的布局以此为中心展开。城市的宫殿区和作坊区分布于这条线的不同区段,中轴线的两侧分布着城市居民生活区,一、二号祭祀坑附近应是都城的宗教区所在。“宫殿区、宗教圣区、生活区、生产区,便构成商代三星堆蜀国都城平面规划的四个基本要素。”总的来说,三星堆鱼凫都城不仅规模很大,人口较多,而且城市功能分区相对明确,城市发展水平较高,是古蜀国早期城市的杰出代表。

十二桥文化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包括新繁水观音遗址、成都新一村遗址、成都岷江小区遗址、彭州市竹瓦街青铜器窖藏、三星堆遗址四期、成都金沙遗址、成都羊子山土台遗址以及远到雅安的沙溪遗址。十二桥文化的分布范围与丰富的遗存表明,它是继三星堆文化之后古蜀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足以代表长江上游文明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进程。该时期的主要遗存为成都金沙遗址。目前已考古发现出金沙城的宗教区与祭祀区,更多的信息仍有待发现。

2.规划思想与城市特点

2.1 选址思想

古人建城,历来很注意选址。古代四川的地理地貌与当今没有太大的差别,天府之国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然而当时的气候与今天却是不同的。古蜀人开始建城的时期处于2500-4500年前全球气候的亚北方期。在这个时期高山、高纬度普遍出现冰进,在青藏高原、阿尔卑斯

和北美等地,均生成了全新世以来最活跃的新冰期。冰川外围的广大地域,以持续干旱为主,伴以强烈风灾和突发性洪水,表现出大陆性气候的多困难。在加上成都平原本身水网稠密,河流众多。洪水成为威胁古人生活的一大隐患。所以各古城均选址在河流间的较高阶地或台地上,城墙的长边往往与河流及台地的走向一致,这种因应水势以利防洪泄流,一直是数千年来成都平原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本思想。

2.2 城市建设

古代蜀国城市的建设并未依照《考工记》为代表的体现礼制的规划思想建设,而是依托当地的自然环境与生活习惯进行的。比如说古蜀城市的城墙修筑的目的并不是与中原一样以防御为目的,而是旨在防洪。在功能分区上,古蜀城市并没有发现有明显的“市”的存在,城市的宗教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3 总结

先秦时期,由于四川盆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多河流和当时全球亚北方期恶劣气候的影响,四川盆地的早期城市与中原城市有着较为显著差别。而且由于四周高山的阻隔,在文化上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古巴蜀文明。在城市建设上,与中原城市的城墙多用于防御不同,巴蜀城市的城墙多为斜坡堆砌多用作防洪堤。在城市规划思想上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古代巴蜀王国的城市集中体现了“择水而居”的特征,然而城市规划上并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古代巴蜀城市并没有参照周代的营国制度而是较为自由的组织城市。在城市功能上,古代巴蜀的城市并没有发现“市”的重要遗迹,而是大量的宗教遗址。古代巴蜀城市是政治、宗教中心。秦之后巴蜀地区被纳入中原文化体系,城市的发展也有了极大地发展。然而相信随着更多考过成果的发现,古代巴蜀王国的城市建设与文化特征会更加明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