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在和未来(马忠信市场营销一班

合集下载

新生代农民工 让梦想照进现实

新生代农民工 让梦想照进现实

由 于没 有 吃 过 太 多 的 苦 ,没 挨 过 冻
和饿 , 饱 不 是 他 们 考 虑 的 问题 , 以 新 温 所
比 ,新 生 代农 民 工 要 寻 找 丰 富 多 彩 的娱
乐 生 活 , 网吧 、 迪 厅 、 头 发 、 时髦 泡 下 染 穿
生 代 农 民 工在 吃 苦 耐 劳 上 与 父 辈 相 比 差 了许 多 。他 们 对 工作 岗位 比较 挑剔 , 吃 怕 苦 , 常 不 能 踏 实 工作 。 一 项 调 查 表 明 , 常
代 农 民工 具 有 更 强 烈 的 权 利 诉 求 ,具 有
较 强的 民主意识 、 利意 识 、 律意 识 、 权 法
有人 曾这样 警告珠 三 角 的老板们 ,
“ 万 不 要 以 为 现 在 拖 着 拉 杆 箱 来 的 和 千 当 年扛 着 蛇 皮 袋 来 的 还 是一 种 人 ” 。这一
的储 蓄 也 投入 到 了城 市 消 费之 中 。
与 老 一 代 农 民工 相 比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受 过 更 好 的教 育 , 备 了更 高 的 素 质 。 具 第 二 次 全 国农 业 普 查 报 告 显 示 ,农 民工


新 生 代 农 民工 希 望 在 务 工 城 市 买 房 成 新 “ 家 ”5 . 客 ;02 %的新 生 代农 民 工表 示 “ 干得
初 中 文化 程 度 占 7 . , 中文 化 程 度 占 01 高 % 8 %, 比 以前 高 出 85 . 7 . 4个 百分 点 和 2个
以前 来 应 聘 的 只要 求 能 解 决 吃 和 住 , 工 资 五 六 百 就 满 意 了 ,可 现 在 应 聘 的人 不
工外 出打 工 的 目的 ,基 本是 挣 钱 回家 , 一 般 都 把 最 终 回到农 村 作 为 自己的 归 宿 。 而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与他 们 的 父 辈 不 同 , 们一 他 部 分是 在 城 市 里 出生 长 大 , 部 分 是 初 中 一 或 高 中毕业 后 直接 进 城 打工 。 虽然 户 口在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摘要: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是透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指标。

文章以浙江丽水、金华、温州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为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和城市融入的愿望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生活诉求提高,融入城市的愿望比较强烈,但受自身经济、时间和身份的限制以及社会环境的客观条件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现在的生活状况不太满意。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问题,关键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消除户籍、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各种歧视性制度,使新生代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无差别的公共服务,包括完善制度、提供文化服务、发挥社团职能、提升素质等方面。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城市融入;生活现状;经济收入;维权意识;务工单位;精神生活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051-03新生代农民工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向往融入城市,往往要经历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和文化融入三个阶段。

从目前看,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主要侧重在经济和社会层面,而对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则相对关注较少,但这三个方面的融入往往是交融在一起同时进行的。

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是透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指标。

本文立足于此,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视角,调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分析总结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研究方法2012年7~8月,本课题调研组选取了浙江丽水、金华、温州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1980年后出生的、户籍在农村、离开原籍在外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主要对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其他服务业等新生代农民工比较集中的行业进行了调查,调研方式主要采用问卷调研和走访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一是在公司企业发放问卷,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规模和行业性质,二是在农民工聚集区随即发放调查问卷。

21世纪的新生代农民工

21世纪的新生代农民工

21世纪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一个永远不可能缺少的群体,一个我们永远不可能忘记的群体,一个值得我们我们永远去关注的群体。

我们的城市建组队伍中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处处都有他们的汗水,处处都有他们的脚印。

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有现在的我们高楼大厦;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有现在我们干净的道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有我们现在的缤纷世界;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有.......他们为我们做的太多了,但是我们对他们的关注太少了,我们没有真正的去了解他们,去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他们的真正的生活状况,他们在社会中真正的待遇,他们真正的......这些都要我们一一去了解,于是通过这次访谈,我或多或少的对他们有所了解。

我这次访谈主要是面对的是21世纪的新生代农民工,访谈者名叫陈福林,是我初中同学,现在在杭州建筑工地干活,我们这次通过电话沟通的方式,进行访谈,。

我为什么要找到他呢?有以下几点原因:①他是我初中同学,我认为沟通起来更加方便②在打暑假工的时候,我跟他一起工作过,他所说的真实性有一点的可靠性③这是最重要的,他现在20岁,20岁,一个多么尴尬的年龄,我们还在学校读书,他已经在社会打拼,在他这个年龄段出来打工的有很多的年轻人,所以它具有代表性,也符合我这次调查的对象,我想我可以从他身上了解到当代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了解新一代的新生代农民工。

在访谈中,他多次唉声叹气,多次用“兄弟”这两个字,可以看出他在你社会上打拼有很多的无奈,在生活中没有多少朋友,没有多少人去关心他,而对于我这个老同学的问候,似乎又找到了当年在学校大家一起读书的感觉,有很多感触。

当我问及他现在的工作状况时,他的回答令我非常的震惊,工作环境是如此的恶劣,吐出的痰有时候都是黑的,这是什么样的工作环境,我们可以想象。

还有就是与电打交道,工地上一般都是几千伏的电,这是非常危险的,但是老板没有给他们买工伤保险,他们也只有感到无奈。

对于工资,有很多不稳定性,由于是初学者,什么都不会,只能算是小工,而且不是每个月都有活干,所以工资不稳定,时多时少,但总体看来,还是能够维持生活,但是工作还是不高,以至于买房成为一种奢望,他们又何尝不想有一个自己的家呢!而他们以后还要面对肯能至少4个老人的赡养问题,他表示“亚历山大”,这也何尝不是我们担心的问题,但是他还是回答得很坦然,这就是我的责任,我要承担我应该承担的责任,说明他还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

新生代农民工:“我们要进城!”

新生代农民工:“我们要进城!”
理 想 的 工 作 , 该 不 是 应 很 困难 。
所 以《 家生进城 》 陈 那部 小说 会在上 世
纪 8 0年 代 引 起 那 么 大 的轰 动 。 因 为他 们 一 进 入 城 市 的 时候 , 的还 是 自己 的 想 父 母 亲 和 孩 子 , 以 , 们 的就 业 是 生 所 他 存 型就 业 。 他 们 时 刻 牵挂 着 农 村 , 为 因
进城 打工 , 相对 来讲 , 农业 、 对 农村 、 土
地 、 民等 不是 那 么 熟 悉 。另 一 方 面 , 农 他
日, 运 第三 天 。在 春 人 流 拥 挤 的 北 京 西
市 人一样体面地 活着 。 中国青少年研 究 中心调 查结 果显
示 ,新 生代 农 民 工 更 倾 向于 城 市 生 活 ,
像 吴 胜 、 小 羽这 晏
其 实我 不想 这么 早
出来 打 工 ,我 想 上
样 的 8 、 0后打工者 , 09 如今 却仍然 被称 为“ 新
生代 农 民工 ” 而 在 1 。
月3 1日公 布 的 中 央 ~ 号 文件 也 首 次 使 用 了
大 学 ,将 来 找一份
收 入 可 观 且 稳 定 的
工作。
出 生 于 黄 埔 农 村 的吴 胜 和 父 亲
在 武 汉 的 同一 家公 司打 工 。 父亲
这 个 词 汇 。不 过让 人 高
兴 的 是 ,这 份 文 件 , 提
没 有 技 术 , 会 说 普 通 话 , 公 不 在 做 力 气 活 , 成 鲜 明 对 比 的 是 会 形 话 的 儿 子 吴 胜 , 事 的 是 技 术 工 从 督 比 爸 爸 要 高 得 多 。 厂里 , 也 在 和

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前途

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前途

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前途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后,我们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上第一次看到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个提法,文件也首次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这个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高度关注,也引起了我们很多思考:该如何认识和看待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群体?如何着力解决他们的问题?用什么方式改变他们的命运?作为承担着职工教育职责的工会组织,该为他们做点什么?一、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认识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出生的年龄在20岁- 30岁之间的第二代农民工。

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

据统计,我国有1.5亿外出农民工,其中“新生代农民工”有近1亿人,约占农民工总数60%。

从职业上讲,新生代农民工已是产业工人的主力军。

这个庞大群体, 是未来中国社会最大的流动群体,也作为生产主体支撑着国家的工业化,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1.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和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生代农民工是逐渐涌入城市的、不安分的新一代打工者。

(由于他们所成长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与他们的父母相比,他们在文化程度、打工目的、城市认同感以及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与其父辈截然不同。

)(1)受教育程度略高。

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大都具有初中文化水平,其中一部分还具有高中文化。

(2)眼界比较开阔,不愿再回农村。

他们中不少人没有农业生产经历,有些在城市出生长大,或结束学业后直接进城打工,熟悉城市生活。

或者是在电视机、手机伴随下成长起来的,比较了解外面的世界,亲身感受到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不愿再回农村,渴望融入城市。

(3)有着明确的目标:不当“穷二代”。

希望在外打拼几年,通过学习技术、开阔眼界,进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成为“新市民”。

(4)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

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一种在新的生活压力下,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变化:开始关注自身的文化需求,希望业余时间接受教育培训,提升自我;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更富有激情和进取心;关注今后自身的发展和前途,积极筹划人生,希望通过学习技术和知识来改变命运,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

他们的苦乐 他们的愿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存状况素描

他们的苦乐 他们的愿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存状况素描

他 们 的苦 乐 他 们 的愿 望
— —
新 生代 农 民工城 市 生存 状 况 素描
本 刊 综 合 报道
的刘淑华在义乌一家鞋厂打工,每天都要加 班到凌晨 左右 ,每个 月11 8) 。刘淑华很 1元钱 后悔当初上学时没用心,现在只能在外干些 劳动强度比较高的活。小刘有个同学是安庆 师范学院毕业的,现在在广东惠州一家幼儿 园里做老师,一个月3 D 0 多元钱。 0 “ 工作环境好,风不打头 ,雨不打 脸 ,”这让刘淑华很是羡慕, “ 在外打工 受 罪 ,但 有 钱 花 ,在 家 不 受 罪 ,但 没 钱 花 ,问父 母要钱 ,又不好 意思 。 她 最大 的乐趣就是和朋友一起泡吧、下迪厅、染 头发、穿时髦衣裳。 家住河南省永城市马桥镇洪寺村的张 路 明今年2岁,1岁的时候就到上海打零 1 7 工,因为诚实能干,在国顺东路19 7弄的 个 小 区里承 包 废 品收 购 ,一 年 能 挣个 四万多元钱。 虽说在 外挣钱不少,但还是感到: “ 在外地受委屈。 可是家里没有挣钱的 门路 ,指 望土地还 不行 ,收的粮食仅 仅够 吃,想弄点零花钱都很难。这次回家,想 着在家多呆几天,在外辛苦一年 了,能在 家和村里人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儿 ,放 松放松。 6岁的王成华是永城马桥镇洪寺村 的 3 老支书,他是村里最早到外打工的人。现 在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两个小孙子跟着
本刊视点
BE KA N NS Dl HI AN
£01 0 01

新生 代农 民工是 这样一 个群体 :和 上一 辈人 对 比 ,他们 有着不 同的追求和 梦想 。他 们一部分是在城市里出生长大,一部分是初 中或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城打工,虽然户口在 农村 ,但他们一般都没有种过地、不会种地、也不愿意种地,农村对他们而言非常陌 生 ,他 们压根 儿就没 准备再 回农村 。新生 代农 民工 熟悉城 市 生活 ,向往 城市生活 E,农历大年初一。苏鲁 豫皖 四 省交界 处 的河 南省永城 市芒砀 山旅游 景 区 异常 热闹。来 自安徽 、 山东 、江 苏、河 南 等地在外打工的青年农 民工三五成群来到 这 里相聚 。

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

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
新生代 农民工 的现状
整体收入 偏低
跳槽频繁
工作环境差 职业安全 隐患较多
工作时间长 工作单调
烦闷
激励新生代农民工的方法
1、提升工资,建立各种福 利制度 2、改善工作环境,建立各 种保险制度 3、工作丰富化和扩大化 4、尊重新生代农民工 5、职业技能培训
提升工资,建立各种福利制度
提升工资水平,改善食堂的饭菜 质量,带薪假期、过节礼物或退 休金等形式
改善工作环境,建立保各种 险制度
提升工作地的空气质量, 绿化,调节工作地的温度, 湿度,亮度,使其更有利 于工作;健康保险,工伤 保险,购买工作保护设备 等
工作丰富化和扩大化
建立工作小组,将一类工作交 给一个小组共同完成,组织一 些活动(歌唱比赛,结,建立和谐的 人际关系。
尊重新生代农民工
要认同他们的工 作,地位,不能 歧视。
职业技能培训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选择迷茫,职 业规划欠缺,专业技能水平低, 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不断成 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力,实现 理想。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分析及出路探索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分析及出路探索
会 的和谐与稳 定 。


新 生代农 民工 的界定
“ 新生代农民工” 的界定 , 目前无论学界还是政界都 是从代际角度区分的。如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 民工 问题课 题组 将 新 生代 农 民工 界 定 为 “ 生 于 2 出 0世 纪8 0年代 之后 、 龄在 l 岁 以上 的新 一 代农 民 年 6周 工 。从 地域 上讲 , 新生代农 民工 常年 生活 、 工作 在城 市, 市民; 是 从法 定 身份 上 讲 , 生代 农 民工 不具 有 新 市民身份 , 仍然是农村户籍”2。据《 _ J 中国新生代农 民工发展状 况及代际对 比研究报告》 显示 , 生代 新 农 民工 目前 在 农 民工 外 出打 工 的 1 5亿 人 里 约 占 . 6% , 0 大约 1 亿人 , 已经成 为外 出农 民工 的主 体 J 。 根 据 国家 统计 局 2 1 00年在 1 省进 行 了新生 代 农 O个 民工专项 调 查 显 示 , 在农 村 从 业 劳 动 力 中 ,6~2 l 9 岁 、O~ 9岁 、0~ 9岁和 5 3 3 4 4 0岁 以上 的 比例 分别 为

新生代农民工 的构成可分为两部分 , 一部分是 自幼 随父母 打 工在 城 里或 出生在 城 里 ; 一 部 分 是 另 初 中 、 中毕业 后 进城 打工 。 由于 新 生代 农 民工 来 高 源不 同 , 在 心理 、 念 、 为方 式上略 有差 别 。 其 观 行
是说 ,90年之 后 出生的农 村从 业 劳 动力 占全 部农 18 村从业 劳 动 力 的 2 .% , 是 18 64 但 9 0年 之 后 出 生 的 外 出农 民工 已经 占全 部外 出农 民工 的 5 .% _J 84 4。
收稿 日期 :0 2— 3—2 21 0 9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0 J 0 5 1B Y 3 ) 作者简介 : 许丽英 ( 9 1一) 女 , 16 , 黑龙 江哈 尔滨人 , 法学 教研部教授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也有追求
——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在和未来
这些天来,一些地方出现的用工荒让人们的 目光转向了农民工这个群体,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也引起了 本届两会一些代表委员的极大关注。根据最 新的统计数字,目前中国农民工大约有 2.3亿至2.4亿人,80后农民工群体 占一半左右,90后有4000多万人。与 上一辈农民工相比,他们在知识结构、工作 需求、生活态度方面都发生了很大转变。他 们的追求、迷惑和希望是什么?他们的梦想 和未来在哪里?一起走近他们,关注这个群 体的生存状态。
对管理的启示
• 遵章守法,善待员工 • 以人为本,提高企业劳动人事管理水平 • 建立和完善各类外企工会组织,切实维护 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筑新型企业员工关 系
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
• 新的时代,赋予了新生代农民工以新的定 义。城市的发展建设需要他们的参与,他 们的希望和梦想也渴望在城市里扎根生长。 新生代农民工不仅用双手和汗水灌溉城市 的土壤,他们更希望用自己的头脑、智慧 和勇气在城市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新一代农民工呈现的特点
• • • • • 文化教育程度高 职业期望值高 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 技能素质提高 思想观念更加开放,价值观念趋向于多 元化。 • 追求市民化意愿强,更加渴望融入城市 中
新一代农民工群体存在的问题
• 不能吃苦成为劣势,频频跳槽屡见不鲜 • 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 投机心理强烈,浮躁风气比较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