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成桥试验

合集下载

带水平拉索上承式拱桥施工技术[1]

带水平拉索上承式拱桥施工技术[1]

桥 梁是由于桩的地质钻探孔仅钻桩位上的一个点,它所得的结论只能代表那一点的情况,而不是整个桩内的土层分布情况。

而整个地质剖面图中所勾绘出岩面走向情况、溶洞的位置和连通情况基本源于钻探资料和地质勘察经验,内容不尽准确。

施工中不能迷信地质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要多分析已钻孔的实际情况,参考地质资料摸索着施工,适当时候还可在桩之间加钻钻探小孔,更多地准确了解岩面走向、倾斜情况,这些都有利于强岩溶发育区的钻孔桩施工。

参考文献:[1] 李聪林.桥梁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J].铁道标准设计,2003(1).[2] 丘 斌,王献仓.岩溶塌陷地区高架桥人工挖孔灌注桩静载试验及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04(4).[3] 刘梦泽.岩溶地区桩基钻孔施工[J].铁道标准设计,2004(8).[4] 高歌今.岩溶地区桥梁桩基础设计及施工技术[J ].铁道标准设计,2004(12).收稿日期:20050609作者简介:王引富(1963 ),男,高级工程师,1983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工学学士;1996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工学硕士。

带水平拉索上承式拱桥施工技术王引富(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科技开发部,河南洛阳 471013)摘 要:结合工程实际,介绍带水平拉索上承式拱桥现浇施工的工艺流程,详细论述通过调整水平拉索索力,配合施工过程受力体系不断变化,确保施工顺利进展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上承式拱桥;水平拉索;现浇;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U 448 22,U 448 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954(2005)120052031 工程概况北大街跨唐津高速公路立交桥位于唐津高速公路DK113+950处,为上下行双幅分离式立交桥,半幅桥面宽13m,两桥净间距5m 。

该桥主桥为二铰型上承式拱桥结构,主拱净跨径62m,矢高8 8m,拱上建筑总跨径70m,由基础、拱肋拱座、水平拉索、立柱立墙、纵横梁和桥面板组成。

[方案]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方案]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xx市2013年度市管桥梁荷载试验报告检测人员:编制:审核:批准:检测单位:证书等级:证书号:发证机构:注意事项1 未经试验室书面批准,不得涂改或复制检测报告,经同意复制的检测报告应全文复制并经本试验室加盖试验检测专用章确认后方有效。

2 报告需有检测、编制、审核、批准人签字,并加盖试验检测专用印章,否则报告无效。

3 对报告有异议,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本试验室提出。

4 送检样品仅对来样负责。

XXXXXX检测中心联系人:联系电话:投诉电话:传真:邮编:地址: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二章试验目的及依据 (4)2.1试验目的 (4)2.2试验依据 (4)第三章荷载试验实施方案 (5)3.1静载试验 (5)3.2动载试验 (9)第四章试验准备及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现场的准备工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内业的准备工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试验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静载试验成果整理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桥梁承载能力的评定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5.2静载试验资料的整理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5.3静载试验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静载试验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动载试验成果整理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6.1桥梁模态试验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车辆激励试验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动载试验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试验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概述宁波市市政管理处“2013年度市管桥梁特殊检测项目”的招标子包二招标范围为:兴宁桥、江厦桥、运河桥、姚隘路桥、中兴北路桥、通途路改建工程1#桥、通途路改建工程5#桥、百丈东路延伸1#桥、杉杉桥、王家弄桥,共10座桥,10座桥的基本信息如下:兴宁桥位于兴宁路上,建造于1985年12月,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车-20级,挂车-100,人群3.5kN/m2。

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发布日期:2005-1-121 总则 (8)2 术语 (9)3 工程质量评定 (10)3.1 一般规定 (10)3.2 工程质量评分 (11)3.3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15)4 路基土石方工程 (17)4.1 一般规定 (17)4.2 土方路基 (17)4.3 石方路基 (20)4.4 软土地基处治 (22)4.5 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 (26)5 排水工程 (29)5.1 一般规定 (29)5.2 管节预制 (29)5.3 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 (31)5.4 检查(雨水)并砌筑 (33)5.5 土沟 (34)5.6 浆砌排水沟 (35)5.7 盲沟 (36)5.8 排水泵站 (37)6 挡土墙、防护及其它砌筑工程 (39)6.1 一般规定 (39)6.2 砌体挡土墙 (39)6.3 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 (42)6.4 锚杆、锚碇板和加筋土挡土墙 (44)6.5 桩板式挡土墙 (49)6.6 墙背填土 (49)6.7 抗滑桩 (50)6.8 挖方边坡锚喷防护 (52)6.9 锥、护坡 (54)6.10 砌石工程 (56)6.11 导流工程 (58)6.12 石笼防护 (59)7 路面工程 (61)7.1 一般规定 (61)7.2 水泥混凝土面层 (62)7.3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 (67)7.4 沥青贯入式面层(或上拌下贯式面层) (71)7.5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73)7.6 水泥土基层和底基层 (76)7.7 水泥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77)7.8 石灰土基层和底基层 (79)7.9 石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81)7.10 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 (82)7.11 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85)7.12 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 (87)7.13 填隙碎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 (88)7.14 路缘石铺设 (90)7.15 路肩 (91)8 桥梁工程 (93)8.1 一般规定 (93)8.2 桥梁总体 (94)8.3 钢筋和预应力筋加工、安装及张拉 (96)8.4 砌体 (103)8.5 基础 (109)8.6 墩、台身和盖梁 (128)8.7 梁桥 (136)8.8 拱桥 (148)8.9 钢桥 (166)8.10 斜拉桥 (178)8.11 悬索桥 (202)8.12 桥面系和附属工程 (231)9 涵洞工程 (252)9.2 涵洞总体 (252)9.3 涵台 (254)9.4 涵管制作 (255)9.5 管座及涵管安装 (255)9.6 盖板制作 (256)9.7 盖板安装 (258)9.8 箱涵浇筑 (258)9.9 拱涵浇(砌)筑 (260)9.10 倒虹吸竖井、集水井砌筑 (261)9.11 一字墙和八字墙 (262)9.12 锥坡 (263)9.13 顶入法施工的桥、涵 (263)10 隧道工程 (266)10.1 一般规定 (266)10.2 隧道总体 (267)10.3 明洞浇筑 (270)10.4 明洞防水层 (271)10.5 明洞回填 (272)10.6 洞身开挖 (274)10.7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 (275)10.8 锚杆支护 (277)10.9 钢筋网支护 (279)10.11 混凝土衬砌 (281)10.12 钢支撑支护 (282)10.13 衬砌钢筋 (283)10.14 防水层 (285)10.15 止水带 (286)10.16 排水 (287)10.17 超前锚杆 (288)10.18 超前钢管 (289)11 交通安全设施 (291)11.1 一般规定 (291)11.2 交通标志 (291)11.3 路面标线 (294)11.4 波形梁钢护栏 (297)11.5 混凝土护栏 (299)11.6 缆索护栏 (302)11.7 突起路标 (304)11.8 轮廓标 (306)11.9 防眩设施 (307)11.10 隔离栅和防落网 (309)12 环保工程 (312)12.1 一般规定 (312)12.2 砌块体声屏障 (313)12.3 金属结构声屏障 (315)12.4 中央分隔带绿化 (317)12.5 路侧绿化 (318)12.6 互通立交区绿化 (320)12.7 养护管理区、服务区绿化 (322)12.8 取、弃土场绿化 (323)附录A 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的划分 (325)附录B 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 (328)附录C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评定 (329)附录D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330)附录E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331)附录F 水泥砂浆强度评定 (332)附录G 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材料强度评定 (333)附录H 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 (334)附录I 路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值评定 (335)附录J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用表 (336)附录K 路面横向力系数评定 (339)附录L 本规范用词说明 (340)1 总则1.0.1 目的为了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和评定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公路试验检测频率一览表.docx

公路试验检测频率一览表.docx

试验检测频率一览表2016.6.5一、路基土石方工程1、标准试验序号材料名试验试验方法试验频率称项目1-1.1土击实JTGE40-2007击实JTGE40-2007每 5000m 3或在土质变化砂砾1-1.2时宕渣混合JTGE40-2007J密度TG E42-20051-1.3粉煤灰击实JTGE40-2007技术要求当试件中有大于 38 颗粒时,应筛出大于 38mm 颗粒,并求得其百分率 P ,把小于38mm 部分作击实试验。

并对最大于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进行校正备注路基清表土每种土做一组试验适用于大于 38mm颗粒的含量小于30%时当大于 38mm 大于30% 且小于 70% 时应做混合密度2、验证试验材料试验序号项目名称颗粒分析液塑限含水量1-土2.1CBR易溶盐含量有机质含量试验方法技术要求试验频率及相关标准/液限≤ 50%塑性指标≤ 26%最佳压实含水量±2% 之内路面底面以下高速其最大深度一级它粒径5000m 3或0- 30cm8.0 6.0100在土质变化时30-80cm 5.0 4.0100JTGE40-20路07堤80-150cm 4.0 3.0150>150cm 3.0 2.0150零填及路堑路8.0 6.0100床 (0-30cm)/每料源一次≤ 5%备注用透水性不良的材料时CBR 单位为 % ,填料最大粒径单位为 mm高速、一级公路要求1-5000m 3或颗粒分析JTGE40-/宕渣在土质变2.22007化时验证试验序材料号名称1-粉煤2.3灰塑料1-排水2.4板试验项目颗粒分析烧失量含水量CBR厚度( mm )复宽度( mm )合抗拉强度(干体态)(kN/10cm)纵向通水量(cm3 /s)纵向干态抗拉强度材(N/cm)横向湿态料滤膜渗透系数 (cm/s)试验方法及相关标准JTGE40-2007JTJ016-93GB/T1596-2005JTJ/T257-96试验频率技术要求粒径应在0.001-2mm 之间,每料源一次<0.074mm 含量宜> 45%每料源一次宜小于12%随时需要时做A型B型C型3.5+0.54.0+0.5 4.5+0.5100±2≥ 1.0≥ 1.3≥ 1.5≥15≥25≥ 40每批做一≥15≥25≥ 30次,且不超过20万米≥10≥20≥ 25≥ 5× 10-4备注延伸率10% 时侧压力350kPa延伸率10% 时延伸率15% 时,试件在水中浸泡 24h试件在水中浸泡 24h等效孔径以 O98计< 75(μ m)注: A 型排水板适用于打设深度小于15m ;B 型排水板适用于打设深度小于25m ;C 型排水板适用于打设深度小于35m 。

国道323线景谷(永平)至临沧(博尚)大桥(连续刚构)荷载试验实施方案

国道323线景谷(永平)至临沧(博尚)大桥(连续刚构)荷载试验实施方案

国道323线景谷(永平)至临沧(博尚)某大桥荷载试验实施方案编写:项目负责人:审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二〇一二年七月一、桥梁工程概况某大桥位于国道323线景谷(永平)至临沧(博尚)二级公路上,桥梁起至桩号为K88+937~K89+293,全长356m,桥梁为90m+166m+90m三跨连续刚构桥,桥宽为0.5m(防撞栏)+8.5m(行车道)+0.5m(防撞栏)=9.5m。

该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采用单箱单室直腹板截面,箱梁顶板宽9.5m,两悬臂各长1.5m,箱梁底板宽6.5m,箱梁0号块根部梁高11.0m,跨中梁高3.8m,主梁高度按1.8次抛物线变化;箱梁顶板由桥梁中线至两边设1.5%横坡,顶板厚0.28m,底板厚度由跨中0.32m变化至根部1.0m,其间按二次抛物线变化;悬臂板端部板厚0.18m,根部板厚0.70m;腹板厚度为0.45m~0.70m,渐变段为两个节段。

箱梁采用C50混凝土。

该桥下部结构1#墩墩高73.5m,2#墩墩高65.0m,主墩为箱形截面,墩顶截面横桥向宽6.5m,顺桥向宽7.0m;主墩横截面由墩顶至墩底横桥向按1/80变化加宽,顺桥向宽度不变;主墩采用C40混凝土。

主墩基础采用端承桩基础,C30混凝土,直径为φ2.2m,每墩下设9根桩。

桥面铺装层由下至上为8cm厚C50混凝土+防水粘接材料+6cm厚AC-25型沥青混凝土+4cm厚AC-13C型沥青混凝土。

桥梁设计荷载:公路II级,路线纵坡:双向1.0%,路线横坡:双向1.5%二、试验依据1、交通部部颁《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4/1982);2、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5、试验桥梁相关设计文件;6、桥梁荷载试验合同协议书。

浅谈大型建设项目桥梁工程施工监控技术服务

浅谈大型建设项目桥梁工程施工监控技术服务

最大设计船舶等级为 l0 t O 0 级,航道底 宽不小于 4 m,最小 5
水深 3 m,航宽不小于 6 m,最小弯曲半径 4 0 . 2 0 8m,改、新建 跨航道桥梁净 高不小于 7 m,净宽不小于 6m。 0 连云港港疏港航道整 治工程全线共有 改、新建跨航 道、
表 1 连 云港 港疏 港航 道工 程桥 梁工 程 列表
控 中心 的工作始 终 以连 云港港疏港 航道工 程桥梁 工程施 工 阶段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为主线, 过桥 梁工程施工监测与 通 施工控制的结合,协助 进行 桥梁 工程 施工质量控制和施工质 量管理工作, 充分 的体现 出技术性 、 独立性和预控性 的特 点, 满足 了大型建设 项 目桥 梁工程施 工控制 和施工 质量管 理的
程 均 属 于 跨 航 道 、船 闸 桥 梁 工 程 ,施 工 过 程 既 不 能影 响航 运
交通 、又作为跨越航道的交通枢纽不能影响陆上交通 ,施工 控制复杂 ,施工难度大 。另外,由于 目前水运建设市场 尚处 于初 始开发阶段 ,施工、监理 队伍在数量和能力上与该工程 实际需求存在 明显差距 , 桥梁工程施工阶段迫切 需要专业技 术力量提供全方位 的技术服务 。
跨 船闸大跨径桥梁达 1 7座 ( 梁工程列表见表 1 。主桥桥 桥 )
梁结构型式有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矮塔斜拉桥 、 预应力混凝土
连 续 梁 桥 、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系 杆 拱 桥 等 ,跨 径 在 8 ~ 15 之 0 2m
间,桥型 多样 ,跨度不一。桥梁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方案采用 的施工工艺有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法 、满堂支架现浇施工法 、 预制场预制现场拼装施工法等 ,工艺复杂多样 。全线桥梁工
3 技 术服 务 内容
连 云港港疏港航道整 治工程桥梁工程具有数量大 、 分布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桥梁-4-2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桥梁-4-2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桥梁-4-2(总分:145.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28.00)1.对于桥涵扩大基础,当基础埋置深度大于 ____ 时应对地基容许承载力进行修正。

(分数:1.00)A.1mB.2mC.3m √D.4m解析:[解析] 当基础宽度b>2m,埋置深度h>3m时,需要对地基承载力进行修正。

参见王建华、孙胜江主编的《桥涵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下同)P54。

2.石料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用试件个数为 ____ 个。

(分数:1.00)A.3B.6 √C.9D.12解析:3.钻芯法按自然干燥状态进行试验时,芯样试件在受压前,应在室内自然干燥 ____ d。

(分数:1.00)A.1B.2C.3 √D.5解析:4.大中桥石料冻融循环次数为 ____ 次。

(分数:1.00)A.15B.20C.25D.50 √解析:5.弯矩控制无铰拱桥设计时,加载检测最大挠度,其测点应选在______。

(分数:1.00)A.主拱圈拱顶下缘B.主拱圈拱顶中轴线位置√C.主拱圈1/4拱截面下缘D.主拱圈1/4拱截面上缘解析:[解析] 无铰拱桥加载检测工况:跨中最大正弯矩工况;拱脚最大负弯矩工况;拱脚最大推力工况;正负挠度绝对值之和最大工况;主拱圈拱顶中轴线位置最大挠度。

6.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传感器宜安装在距桩中心 ____ 部位。

(分数:1.00)A.半径1/2处B.半径1/3处C.半径1/3~1/2处D.半径2/3~1/2处√解析:7.芯样试件的高度和直径之比应在______的范围内。

(分数:1.00)A.0.5~1B.1~1.5 √C.1~2D.2~3解析:[解析] pH是法语“Pouvoir Hydrogène”一词的缩写,亦称氢离子活度指数,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

pH值越趋向于0表示溶液酸性越强,反之,越趋向于14表示溶液碱性越强,在常温下,pH=7的溶液为中性溶液。

口诀:2025年公路水运!桥梁隧道工程桥隧工程!试验检测师助理检测师考试学习知识点

口诀:2025年公路水运!桥梁隧道工程桥隧工程!试验检测师助理检测师考试学习知识点

口诀:1.安全评估的意义在于,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增改规降防2.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范围,可由各地根据工程建设条件、技术复杂程度和施工管理模式,以及当地工程建设经验,并参考以下标准确定------经理复件3.养护单元工程质量评定为合格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1)检验记录应完整:(2)质量保证资料应符合规定:(3)所含实测项目的质量均应合格:(4)外观质量应满足要求------保证外观实测记录4.养护工程质量评定为合格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1)评定资料应完整;(2)所含各养护单元的质量均应合格:3)外观质量应满足要求------外观单元评定5.防水混凝土一般可分为普通水泥防水混凝土、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和膨胀水泥防水混凝土------加通胀6.弯曲试验应在配备弯曲装置的试验机或压力机上进行,弯曲装置可以取以下弯曲装置之支辊式弯曲装置(图1-12)V形模具式弯曲装置、虎钳式弯曲装置或翻板式弯曲装置。

------V虎翻支。

7.钢绞线的产品标记包含:结构代号、公称直径、强度级别和标准编号。

------代称强标8.钢筋焊接接头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力学性能检验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剪切试验、冲击试验和疲劳试验------拉弯剪冲疲9.国家标准 GB/T 14370--2015 将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按锚固方式不同分为夹片式、支承式、组合式和握裹式四种基本类型。

------夹支组握10.锚具连接器检测顼静载锚固性能疲劳荷载性能周期荷载性能------周静疲11.锚具连接器辅助性试验项目为钢绞线的内缩量试验、锚具摩阻损失试验和张拉锚固工艺试验------内摩工12.板式橡胶支座型号由名称代号、结构形式、外形尺寸及适用温度四部分组成。

------代构尺度13.盆式支座型号一般由支座名称代号、支座系列、设计竖向承载力(MN)设计水平承载力(%)使用性能分类代号、活动支座顺桥向位移量(mm)、适用温度代号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阳县G25公路高架桥荷载试验1. 概况 (1)2. 试验依据 (1)3. 试验内容 (2)4. 测点布置 (2)4.1 静态试验测点 (2)4.2 动力试验测点 (3)5. 试验荷载及其布置 (4)5.1 试验车辆的确定 (4)5.2 静态试验荷载工况 (4)5.3 静载试验加载控制 (6)5.4 动载试验荷载 (6)6. 试验仪器 (7)7. 静载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7)7.1 应变测量结果及校验系数 (7)7.2 挠度测量结果及校验系数 (10)8. 动载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11)8.1 冲击系数测试结果 (11)8.2 桥梁振幅测试结果 (15)8.3 动力特性测定 (22)9. 桥梁结构性能评定 (22)9.1 桥梁静态性能 (22)9.2 桥梁动态性能 (23)附录一有限元分析结果 (24)附录二部分试验照片 (34)1.概况G25号公路位于云阳新县城城东,是新县城滨江南路与云江大道的连接线,G25公路中的桥梁工程为一弧线形高架桥。

桥梁工程起点桩号为0+442.98,止点桩号为0+663.98,桥梁全长221米,桥面全宽20米。

全桥共有三联钢筋混凝土箱梁,桥梁基本情况如下:(1)结构布置:(3×20米)+(20.5米+27米+20.5米)+(4×20米)。

(2)结构形式:上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梁,其梁高为1.5米,顶板厚0.22米,底板厚0.2米,腹板为0.5米4条等厚肋,箱梁两侧对称设置3米悬臂,端部板厚0.15米,根部厚0.4米;桥墩为钢筋混凝土板式墩,桥台为桩基、承台支撑的混凝土桥台。

设计采用《公路桥涵设计规范》(1989合订本)。

(3)桥面宽度:15m+2×2.5m人行道=20米(4)纵横坡:最大纵坡6%,横坡为单向2%(5)曲率半径:最小68米。

(6)行车道数:四车道双向行车(7)荷载等级:汽-20,挂车-100,人群3.5kN/m2受云阳县建设委员会的委托,我检测中心于2006年11月5日至2006年11月15日对该桥进行了静动载试验。

通过试验,检验桥梁结构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检验桥梁结构的施工质量,为竣工验收提供依据。

2.试验依据(1)《云阳县G25公路高架桥工程设计文件》(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设计规范》(JTJ023-85)(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标准》(JTJ041-2000)(7)《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3.试验内容针对本桥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0.5m +27m+20.5m)三联跨进行设计标准(汽-20,挂-100)的荷载试验。

主要内容如下:3.1 静载试验1)混凝土应力测试:边跨跨中、中跨跨中及墩顶负弯矩截面;2)挠度测试:边跨跨中、中跨跨中、中跨1/4跨截面;3)支座位移测试:桥梁活动支座位移测试。

3.2 动载试验1)桥梁结构动力特性测试,测试该桥梁的自振特性;2)振幅响应、动应力及冲击系数测试。

4.测点布置4.1 静态试验测点(1)应变测点在跨中截面箱梁的底板和翼缘根部对称布设混凝土应变测点;在支座截面箱梁的底板和翼缘根部以及中性轴位置上对称布设混凝土应变测点。

如图1~3所示。

图1 试验控制截面布置图图2 跨中1-1及3-3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图(括号内为3-3截面测点编号)图3 支座2-2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图(2)挠度测点挠度测点布置如图4所示。

图4 挠度测点布置图(3)裂纹观测在各工况试验汽车荷载作用下,观测最大正弯矩、最大负弯矩及最大剪力截面是否有裂纹产生,如有裂纹产生,量测裂缝宽度。

4.2 动力试验测点在1-1、2-2、3-3截面,各选取2个静态应变片作为动应变测点。

941B拾振器布置见图5~6所示,每个测点沿竖向、桥纵向和桥横向各布置一个传感器。

图5 动力特性测试拾振器布置图图6 动力反应测试拾振器布置图5.试验荷载及其布置5.1 试验车辆的确定拟采用四辆重庆铁马250kN自卸车(车货共重)进行加载试验,加载之前需过磅,试验加载车见图7所示。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见附录一),加载车对测试截面产生的效应与汽-20级标准车产生的效应见表1,其加载效率系数在85%以上,满足试验加载要求。

(a)车辆纵向间距(b)车辆横向间距图7 试验车辆荷载表1 试验加载效应与标准荷载效应5.2 静态试验荷载工况试验共采用四辆250kN汽车,横向分偏载和中载两种情况进行加载,纵向布置分为八种试验荷载工况,加载车辆布置见图8~13所示。

工况1:边跨跨中截面最大弯矩和挠度荷载布置,横桥向偏载;工况2:支座较大剪力荷载布置,横桥向偏载;工况3:中跨1/4跨截面最大弯矩和挠度荷载布置,横桥向偏载;工况4:中跨跨中截面最大弯矩和挠度布置,横桥向偏载;工况5:边跨跨中截面最大弯矩和挠度荷载布置,横桥向中载;工况6:支座较大剪力荷载布置,横桥向中载;工况7:中跨1/4跨截面最大弯矩和挠度荷载布置,横桥向中载;工况8:中跨跨中截面最大弯矩和挠度布置,横桥向中载。

图8 工况1、5车辆荷载布置图9 工况2、6车辆荷载布置图10 工况3、7车辆荷载布置图11 工况4、8车辆荷载布置图12 车辆荷载横向偏载布置图13 车辆荷载横向中载布置5.3 静载试验加载控制为了加载安全和了解结构应变和变位随加载内力增加的变化关系,对桥梁主要控制截面内力的加载应该分级进行。

偏载时,各工况分别按单列车辆荷载递增,分两级实施:先左道两辆加载,然后右道两辆。

中载加载试验时不分级。

加载和卸载的持续时间一般以结构变形达到稳定为原则,如果5min的变位增量小于量测仪器最小分辨值,或结构后一个5min的变位增量小于前一个5min变位增量的15%,均认为结构变位达到相对稳定。

5.4 动载试验荷载1)脉动测试当桥上无汽车行驶和其他的周期性干扰力时,在风、地面微动等环境因素作用下,桥梁所受的激励是平稳的各态历经宽带随机力,其响应的主谐量,是在其固有频率附近的振动,从而可以通过脉动测试以确定结构的固有频率。

2)跑车试验250kN试验汽车沿外侧车道中线分别以20km/h、30km/h的速度均匀过桥激振,测量结构的振动响应。

3)跳车试验在边跨跨中1-1截面和中跨跨中3-3截面设置10cm高直角三角木,斜边朝向汽车,模拟桥面障碍物。

一辆250kN的载重汽车以10km/h的速度越过障碍物,后轮越过三角木由直角边落下后,立即停车。

测量结构的振动响应,主要包括振幅响应、动应力。

跳车试验至少重复一次。

6.试验仪器本次试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均通过有关计量部门检测鉴定,技术指标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的要求。

主要仪器如下:(1)静态应变测试:电阻应变计+静态电阻应变仪DH3815, με1;(2)静态位移测试:TOPCON水准仪DL-101C(0.1mm/0.01mm);(3)动应变测试:电阻应变计+DH5937动应变测试系统;(4)动力特性测试:941B拾振仪及放大器+DH5737数据采集器;7.静载试验结果及其分析7.1 应变测量结果及校验系数表2给出了工况1及工况5下3-3截面应变测点的应变实测值、理论计算值及校验系数;表3给出了工况2及工况6下2-2截面应变测点的应变实测值、理论计算值及校验系数;表4给出了工况3及工况7下1-1截面应变测点的应变实测值、理论计算值及校验系数;表5给出了工况4及工况8下1-1、2-2截面应变测点的应变实测值、理论计算值及校验系数。

从表可见,实测最大应变为με31,相应应力为1.01MPa,测点的校验系数未超过1.0,说明该桥梁结构安全。

表2 工况1、5下边跨截面各测点应变值表3 工况2、6下支座截面各测点应变值表4 工况3、7下中跨截面各测点应变值表5 工况4、8下中跨及支座截面各测点应变值7.2 挠度测量结果及校验系数工况1、工况5下边跨挠度测点1,2的测量结果、理论计算及校验系数见表6;工况3、工况7下中跨挠度测点1,2的测量结果、理论计算及校验系数见表7。

工况4、工况8下中跨挠度测点1,2的测量结果、理论计算及校验系数见表8。

从表可见,实测最大挠度为1.61mm,各测点的校验系数为超过1.0,说明桥梁刚度较好。

表6 工况1、5下边跨各测点挠度值表7 工况3、7下边跨各测点挠度值8.动载试验结果及其分析8.1 冲击系数测试结果采用DH5937动态电阻应变仪检测不同车速下1-1、3-3截面(跨中截面)的3、8、28、33号应变测点和2-2截面(支座截面)的15、21号应变测点,其冲击系数结果见表9,各种试验状态下的动态应变时程曲线见图14~25。

从表中可见,冲击系数接近规范值,说明该桥梁动态工作状态下的动力性能良好。

表9 DH5937动态电阻应变仪检测冲击系数试验结果图14 20km/h跑车速度下3#测点应变时程曲线图15 20km/h跑车速度下8#测点应变时程曲线图16 20km/h跑车速度下15#测点应变时程曲线图17 20km/h跑车速度下21#测点应变时程曲线图18 20km/h跑车速度下28#测点应变时程曲线图19 20km/h跑车速度下33#测点应变时程曲线图20 30km/h跑车速度下3#测点应变时程曲线图21 30km/h跑车速度下8#测点应变时程曲线图22 30km/h跑车速度下15#测点应变时程曲线图23 30km/h跑车速度下21#测点应变时程曲线图24 30km/h跑车速度下28#测点应变时程曲线图25 30km/h跑车速度下33#测点应变时程曲线8.2 桥梁振幅测试结果在边跨及中跨布置拾振器,测试跑车和跳车测试边跨和中跨的位移响应,测试结果的见表10,拾振器测得的各向位移时程曲线见图26-33。

从表中可以看出,跑车引起桥梁的竖向振幅在0.1~0.3mm之间,跳车引起的竖向振幅0.5~1.5mm 之间,说明桥梁的平整度不好对该桥的运营很不利;刹车引起桥梁的纵桥向振幅最大达1.0mm之间,因注意伸缩缝的维护。

同时,跑车引起横桥向较大的振动,振幅与跑车下的竖向振幅接近。

图26 20km/h边跨跑车下竖、纵、横向位移时程曲线图27 30km/h边跨跑车下竖、纵、横向位移时程曲线图28 慢速边跨跳车下竖、纵、横向位移时程曲线图29 10km/h边跨跳车下竖、纵、横向位移时程曲线图30 20km/h中跨跑车下竖、纵、横向位移时程曲线图31 30km/h中跨跑车下竖、纵、横向位移时程曲线图32 慢速中跨跳车下竖、纵、横向位移时程曲线图33 10km/h中跨跳车下竖、纵、横向位移时程曲线8.3 动力特性测定按照动力特性测点布置图中布置的941B拾振器,采用脉动法测试桥梁结构的脉动位移曲线,再进行频谱分析得到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