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合集下载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doc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doc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doc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篇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试验报告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一. 实验目的1. 学会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或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2. 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3. 加深对机构结构分析的了解。

二. 设备和工具1. 各类典型机械的实物(如:缝纫机等)2. 各类典型机械的模型(如:内燃机模型、牛头刨床等);3. 钢皮尺,内外卡钳,量角器(根据需要选用);4. 三角板,铅笔,橡皮,稿纸(自备)。

三. 原理和方法1. 原理由于机构和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的构件的数目的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略的符号(如教科书和机械设计手册中有关“常用构件的运动副简图符号”的规定)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明机构的运动特征。

表1-1为常用符号示例。

2. 方法(1)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测绘时使被测绘机械缓慢运动,仔细观测机构的运动,区分各个运动单元,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找出原动件。

(2)测绘运动副的种类、数目根据相联接两构件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的特点,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种类。

(3)合理选择投影面,坐标和原动件位置选与机构的各个构件上的点运动平面皆平行的平面,或选能反映机构运动特征的其他平面做投影面。

转动(或移动)原动件,找出每个构件都能表达清楚的原动件位置。

(4)绘机构运动简图的示意图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凭目测,使图与实物大致成比例(转动副位置、移动副导路方位,高副接触点及曲率),从原动件开始,依构件的连接次序,逐渐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示意图。

用数字1、2、3??区分构件,用字母A、B、C??区分运动副。

(5)绘正式机构运动简图仔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即转动副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导路的方向等,按适当的比例尺画出正式机构运动简图。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及分析实验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及分析实验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及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掌握从实际机构中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2、巩固机构结构分析原理及自由度计算方法;3、加深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及验证曲柄存在条件。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1、测绘用四种机构实物模型;2、测量用尺、分规、铅笔及草稿纸。

三、实验原理1、机构运动简图的常用符号如图1至图4所示(详见《机械制图》GB4460—84“机构运动简图符号”)。

(1)转动副,如图1所示。

(a)全为活动构件时(b)构件1为机架时图1 转动副(2)移动副,如图2所示。

(a)全为活动构件时(b)构件1为机架时图2 移动副(3)高副,如图3所示。

(a)全为活动构件时(b)构件1为机架时图3 高副(4)构件图例,如图4所示(a)具有两个运动副元素时(b)具有三个运动副元素时(c)具有四个运动副元素时图4 构件图例2、实验原理机构各部分的运动,是由其原动件的运动规律、该机构中各运动副的类型(高副、低副,转动副、移动副等)和机构的运动尺寸来决定的,而与构件的外形、断面尺寸、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及固联方式等无关。

所以,只要根据机构的运动尺寸,按一定的比例尺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就可以用运动副的代表符号和简单的线条把机构的运动简图作出来。

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中各构件的尺寸、运动副的类型和相对位置以及机构组成形式应与原机构保持一致,从而保证机构运动简图与原机构具有完全相同的运动特性,以便根据该图对机构进行运动及动力分析。

所谓机构运动简图就是从运动的观点出发,用规定的符号和简单的线条按一定的尺寸比例来表示实际机构的组成及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

3、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及步骤 (1)分析机构的实际构造和运动情况任选原动件并缓慢转动,根据各构件之间有无相对运动,分清机构是由哪些构件组成的;按照机构运动的传递顺序,仔细观察各构件之间相对运动的性质,从而确定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

1.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实验

1.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实验

例:将回转偏心轮复原为曲柄杆件,见图 1-1。
图 1-1 偏心泵复原为曲柄杆件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完成 2-3 种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和计算机构自由度
编号 机构名称
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自由度计算
1
2
3
2.简述机构运动简图的内涵。机构运动简图应准确反映实际机构中的 哪些项目? 3.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绘机构运动简图有何帮助?机构具有确定 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4.对所测绘的机构能否改进和创意新的机构运动简图?
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即转动副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副某点 导路的方位线等,选定原动件的位置,选择适当的比例尺μ,绘制出 机构运动简图。
μ=构件的实际长度(m 或 mm)/图上的长度(mm) 5.计算自由度
计算自由度 F : F 3n 2PL PH ,抄入所绘机构的编号、名称、 绘图比例等,判断原动件数是否与自由度相等,分析机构运动的确定 性,完成整个机构的绘图。 四、注意事项 1.不增减构件数目; 2.不改变运动副性质。
表 1-1 常用机构构件、运动副符号
两运动构件形成的运动副
两构件之一为机架所形成的运动副
移 动 副
转 动 副活动构件 构 件固定源自件凸凸轮机构轮





外齿轮
棘轮机构
带传动
内齿轮
齿



圆锥齿轮
蜗杆蜗轮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分析机构的特征及数目
首先缓慢地转动模型手柄,使机构运动,仔细观察机构运动情况。 从原动件开始,分清各个运动单元,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特征和构件 数目。 2.判断各构件之间的运动副类别
实验一 机构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分析实验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一、实验原理从分析机构的组成可知,任何机构都是由许多构件通过运动副的连接而构成的。

这些组成机构的构件其外形和结构往往是很复杂的,但决定机构各部分之间相对运动关系的是原动件的运动规律、运动副类型及运动副相对位置的尺寸,而不是构件的外形(高副机构的轮廓形状除外)、断面尺寸以及运动副的具体结构。

因此为了便于对现有机构进行分析或设计新机构,可以撇开构件、运动副的外形和具体构造,而只用国标规定的简单符号和线条代表运动副和构件,按比例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以此表示机构的组成和运动情况。

这种表示机构相对运动关系的简明图形——机构运动简图。

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设计、结构分析、方案讨论和交流所必需的。

常用构件和平面运动副的表示方法见教材。

二、实验目的1、学会根据实验模型测绘机构运动简图;2、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和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判定方法。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1、设备:机构模型(每人2个)2、工具: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橡皮、铅笔、草稿纸等四、实验步骤1、观察被测模型,分析其功用,确定原动件;2、缓慢转动原动件使被测机构运动,分清各运动单元,确定传动部分、执行部分;3、从主动件开始,确认构件数目;4、从主动件开始,沿传递路径,仔细观察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形式以确定运动副类型,最后确定运动副数目。

5、选取视图平面,选取平行于各构件的运动平面为视图平面;6、选机构某一运动状态,避免构件相互交叠;7、在草稿纸上按从原动件开始的各构件连接顺序用国标规定的符号和线条绘制出机构示意图,并编号,构件号用1、2、3……编号,运动副用A B C……编号,然后标出原动件的运动方向;8、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验证是否与主动件数目一致,判定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相对运动;9、测量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各构件长度,各运动副相互位置),记录在草稿纸上;10、选适当比例尺Ul=实际尺寸/图示尺寸,准确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并编号和标注原动件方向。

【精品】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精品】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关键字】精品目录实验一机械运动简图测绘和结构分析 (1)实验二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 (8)实验三机构运动创新方案设计 (13)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一、实验目的1.学会根据实际机器或模型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原理和方法。

2.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加深理解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二、设备和工具1.各种机构模型2.钢板尺、三角板、圆规、纸张、铅笔、橡皮(自备)三、实验要求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和阅读教材中的有关章节,熟悉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要求,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实验时根据给出的机构模型,仔细观察和分析后,正确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要求每位同学画出3~4个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机构自由度,把计算结果与实际机构进行比较,验证其有无错误。

在全班完成实验后一周内交教师审阅。

四、原理和方法1.原理机构运动简图是用来研究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不可缺少的一种简单图形。

一般在设计的初始阶段都用它来表达设计方案和进行必要的计算,根据运动简图还可以全面了解整个机构及其局部的组成形式。

由于机构的运动状态仅与机构中的构件数目以及这些构件所组成运动副的数目、种类和相对位置有关,因此我们可以抛开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结构,利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去代表每一个构件和运动副,并按着一定的比率尺准确的将实际机构的运动特征表达出来,这种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运动副和构件的表示方法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应尽量采用国家制图标准中规定的符号去表示,表1-1是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常用的符号。

机构运动简图可分为定性机构运动简图和定量机构运动简图,本实验要求对每一个机构进行定量测绘。

2.测绘方法及步骤1)分析机构运动情况,判别运动副性质测绘时,首先使被测机器或模型缓慢运动。

通过观察和分析机构的运动情况和机构的组成,找出机构的原动部分和执行部分,从原动件开始,循着运动传递的路线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运动副类型、数目及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根据机构模型,掌握正确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和技能。

2.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

3.应用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分析平面机构运动的确定性。

4.掌握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能够对平面机构进行结构分析。

二、实验设备1、机构模型(铆钉机构B1、简易冲床B2、装订机机构B3、鄂式破碎机B4、步进输送机B5、假肢膝关节机构B6、机械手腕部机构B7、抛光机B8、牛头刨床B9、制动机构B10等);2.所用工具:钢板尺、游标卡尺、三角板、铅笔、圆规、橡皮、纸(除钢板尺和游标卡尺外,其余学生自备)。

三、实验内容1. 选择5种机构模型进行测量,绘制机构运动简图;2. 计算机构自由度,并注明其活动构件数、低副数、高副数,然后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3.对所选择的机构进行结构分析,确定机构的级别。

四、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在对现有机械设备进行分析或设计新的机械设备时,都需要运用其机构运动简图。

而机构各部分的运动是由其原动件的运动规律、该机构中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运动副相对位置和构件的数目来确定的,而与构件的外形、断面尺寸、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及运动副的具体构造等无关。

所以,只要根据机构的运动尺寸,按一定的比例尺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就可以用运动副的代表符号和简单的线条把机构的运动简图画出来。

常用符号见下表:1、机构运动简图的概念抛开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结构,利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来代表每一个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将机构的运动特征表达出来的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运动简图与原机构具有完全相同的运动特性,因而可以根据该图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

2、测绘方法(1)分析运动情况。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首先要把该机器或模型的实际构造和运动情况搞清楚。

为此,先应确定出原动件和从动件,再使被测机器或模型缓慢运动,然后按照运动的传递路线,把原动件和从动件之间的各构件的运动情况观察清楚,尤其应注意有微小运动的构件,分清各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的性质,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运动构件数目、联接次序和运动副数目、种类等。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目录实验一机械运动简图测绘和结构分析 (1)实验二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 (8)实验三机构运动创新方案设计 (13)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一、实验目的1.学会根据实际机器或模型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原理和方法。

2.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加深理解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二、设备和工具1.各种机构模型2.钢板尺、三角板、圆规、纸张、铅笔、橡皮(自备)三、实验要求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和阅读教材中的有关章节,熟悉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要求,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实验时根据给出的机构模型,仔细观察和分析后,正确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要求每位同学画出3~4个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机构自由度,把计算结果与实际机构进行比较,验证其有无错误。

在全班完成实验后一周内交教师审阅。

四、原理和方法1.原理机构运动简图是用来研究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不可缺少的一种简单图形。

一般在设计的初始阶段都用它来表达设计方案和进行必要的计算,根据运动简图还可以全面了解整个机构及其局部的组成形式。

由于机构的运动状态仅与机构中的构件数目以及这些构件所组成运动副的数目、种类和相对位置有关,因此我们可以抛开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结构,利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去代表每一个构件和运动副,并按着一定的比例尺准确的将实际机构的运动特征表达出来,这种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运动副和构件的表示方法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应尽量采用国家制图标准中规定的符号去表示,表1-1是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常用的符号。

机构运动简图可分为定性机构运动简图和定量机构运动简图,本实验要求对每一个机构进行定量测绘。

2.测绘方法及步骤1)分析机构运动情况,判别运动副性质测绘时,首先使被测机器或模型缓慢运动。

通过观察和分析机构的运动情况和机构的组成,找出机构的原动部分和执行部分,从原动件开始,循着运动传递的路线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运动副类型、数目及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

2)合理选择视图转动机构的原动件,选择机构的每一个构件均能清楚表达的最佳位置,并将机构投影到一个和机构上各点的运动平面相平行的运动平面上,或能够反映机构运动特征的其它平面上,用规定的运动副和构件符号绘出运动简图。

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

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
自用盘编号JJ321001
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测量、绘制方法; 2. 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 机构模型; 2. 量具:钢板尺、卡尺; 3. 学生自备:铅笔、草稿纸、橡皮、三角板、圆规。
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
动件的数目; 3. 根据机构的运动特征,给出机构的理论名称; 4. 填写实验报告,回答如下思考题:
➢ 机构运动简图绘制中的比例尺与工程制图中的比
例尺有何区别? ➢ 机构自由度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
五、实验结果及要求
序自由

比例
机构运动简图 简图与尺寸
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
四、实验步骤
1. 认清构件数目; 2. 判别运动副的性质和数目; 3. 用构件和运动副的符号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4. 测量构件尺寸及固定运动副之间的定位尺寸; 5. 核算机构自由度; 6. 检查。
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
五、实验结果及要求
1. 按比例绘制的机构运动简图; 2. 完成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并分析机构所需原
三、实验原理
1. 机构运动简图是表示机构运动特征与传动原理的 简化图形。它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代表构件和运 动副,根据机构的运动尺寸,按一定比例尺绘制 出来;
2. 自由度计算: F=3n-2Pl-Ph; 3. 自由度计算的注意事项。
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 测绘典型机械装置的机构运动简图; 2. 要求每人测绘至少5种不同类型机械装置的 机构运动简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实验一机械运动简图测绘和结构分析 (1)实验二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 (8)实验三机构运动创新方案设计 (13)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一、实验目的1.学会根据实际机器或模型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原理和方法。

2.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加深理解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二、设备和工具1.各种机构模型2.钢板尺、三角板、圆规、纸张、铅笔、橡皮(自备)三、实验要求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和阅读教材中的有关章节,熟悉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要求,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实验时根据给出的机构模型,仔细观察和分析后,正确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要求每位同学画出3~4个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机构自由度,把计算结果与实际机构进行比较,验证其有无错误。

在全班完成实验后一周内交教师审阅。

四、原理和方法1.原理机构运动简图是用来研究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不可缺少的一种简单图形。

一般在设计的初始阶段都用它来表达设计方案和进行必要的计算,根据运动简图还可以全面了解整个机构及其局部的组成形式。

由于机构的运动状态仅与机构中的构件数目以及这些构件所组成运动副的数目、种类和相对位置有关,因此我们可以抛开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结构,利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去代表每一个构件和运动副,并按着一定的比例尺准确的将实际机构的运动特征表达出来,这种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运动副和构件的表示方法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应尽量采用国家制图标准中规定的符号去表示,表1-1是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常用的符号。

机构运动简图可分为定性机构运动简图和定量机构运动简图,本实验要求对每一个机构进行定量测绘。

2.测绘方法及步骤1)分析机构运动情况,判别运动副性质测绘时,首先使被测机器或模型缓慢运动。

通过观察和分析机构的运动情况和机构的组成,找出机构的原动部分和执行部分,从原动件开始,循着运动传递的路线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运动副类型、数目及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

2)合理选择视图转动机构的原动件,选择机构的每一个构件均能清楚表达的最佳位置,并将机构投影到一个和机构上各点的运动平面相平行的运动平面上,或能够反映机构运动特征的其它平面上,用规定的运动副和构件符号绘出运动简图。

在此运动简图中应清楚地反映出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和运动副的数目、种类及各构件的相对运动关系,而与机构的运动没有任何关系的都不必画出。

3)选择适当的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应认真测量机构的运动学尺寸。

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准确地画出各构件和每个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并标出各构件的实际长度。

比例尺μl=五、注意事项1.对实验用模型、机构,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

2.不要强行是机构运动,以免损坏机构。

3.不得拆卸机构模型。

六、思考题1.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那些内容?2.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原动件的位置为什么可以任意确定?是否会影响简图的正确性?3.机构自由度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原动件数目与自由度数不相等将会产生什么后果?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成绩:1.简图和计算2.结构分析:1)2)3)3.思考题讨论:实验二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应用游标卡尺测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方法。

2.巩固并熟悉齿轮的各部分尺寸,参数关系和渐开线的性质。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被测的齿轮;2.游标卡尺(工厂中用公法线千分尺,如图2—1所示);3.渐开线函数表(可参见教材);4.计数器(自备);图2—1 用游标卡尺测量公法线长度三、原理和方法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有:齿数z 、模数m 、齿顶高系数*a h 、径向间隙系数*c 、分度圆压力角α和变位系数x 等。

本实验是用游标卡尺来测量,并通过计算确定齿轮的这些基本参数。

1.确定模数m 和压力角α为了确定模数和压力角,首先应测出基圆周节b p ,因渐开线的法线切于基圆,故可用游标卡尺跨过k 个齿,测得齿廓间的公法线长度为k W mm 。

为了保证卡尺的两个量足(卡爪)与齿廓的渐开线部分相切,跨齿数k 应根据被测齿轮的齿数z 由表2-1查得。

表2-1 ︒=20αz4~17 18~26 27~35 36~44 45~53 54~62 63~71 72~80 k23456789由渐开线的性质可知,齿廓间的公法线AB (图2-1)与所对应的基圆上的圆弧00B A 长度相等。

因此 b b k s p k W +-=)1( 同理 b b k s kp W +=+1式中:b p —基圆周节; b s —基圆齿厚。

在上面两个式子中,消去b s 则得:k k b W W p -=+1根据基圆周节b p 与模数m 和压力角α的关系:απcos m p b = 或 απcos bp m =计算出m 、α。

由于m 和α已标准化,而压力角α可能是20°也可能是15°,故应分别代人算出其相应的模数,其数值接近于标准值的一组m 和α,即为所求的值。

根据测得的基圆齿距,利用表2—2可以直接查出与测量结果相等或相近的m 和α。

2.确定变位系数x被测齿轮也可能是变位齿轮,当求得模数m 和分度圆压力角α之后,还需要确定齿轮的变位系数x 。

为此,应先按下列公式算出基圆齿厚b s 。

)(111k k k b k b W W k W p k W s --=⋅-=+++因此1)1(+--=k k b W k kW s测出b s 后,则可利用基圆齿厚的公式来求变位系数x 。

由于αinv r s rr s b bb 2+=αααπαinv r xm mr r ⋅++=cos 2)tan 22(cos 由此得ααπαtan 22cos inv z m s x b ⋅--=分度圆齿厚s 可按下式计算 m x s )tan 22(απ+=表2-2 基圆齿距απcos m p b =的数值3.确定齿顶高系数*a h 和径向间隙系数*c当被测齿轮的齿数为偶数时,可用卡尺直接测得齿顶圆直径a d 及齿根圆直径f d 。

如果齿数为奇数,则应先测量出齿轮轴孔直径孔d ,然后在测量轴孔到齿顶的距离顶H 和轴孔到齿根的距离根H ,如图2-2所示。

由图可得 a d = 孔d +2顶Hf d =孔d +2根H又因为 xm m h mz d a a 22++=*m c m h h a **+=2则可按下式求出*a h 及*c)2(21x z md h aa--=* 图2—2单数齿的测量方法**-=ah mh c 2四、实验步骤1.直接数出被测齿轮的齿数z 。

2.测量 k W 、1+k W 、a d 和f d 对每一个尺寸应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数据。

3.计算m 、α、x 、*a h 和*c五、思考题1.决定齿轮尺寸的参数有哪些?2.测量时,卡尺的卡爪若放在渐开线齿廓的不同位置上,对所测定的w n 和w n+1 有无影响?为什么?3.齿轮的哪一些误差会影响到本实验的测量精度?直齿圆柱齿论参数测定实验报告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1.实验数据2.齿轮基本参数计算3.思考题实验三 机构运动创新方案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强学生对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机构组成及其运动特性。

2.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综合设计能力。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1.机构运动创新方案实验平台,各种组件(参看零部件清单)。

2.工具:M5,M6,M8内六角扳手各一个,活扳手一把,卷尺一个,纸,笔,格尺自备。

三、实验原理由于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原动件数目与机构的自由度数目相等,因此机构均由机架,原动件和自由度为零的从动件系统通过运动副联接而成。

将从动件系统拆成若干个不可分的自由度为零的运动链,这个运动链成为杆组。

根据杆组的定义,组成平面机构杆组的条件是:023=--=H L P P n F 基本杆组分为:Ⅰ级杆组;Ⅱ级杆组;Ⅲ级杆组。

如上所述,可将机构的组成原理概述为:任何平面机构均可以用零自由度的杆组依次联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去的方法来组成。

这是本实验的基本原理。

四、实验方法1)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

2)根据设备,各种组件及工具熟悉其硬件组成及各种零件的功能和用途。

3)自拟机构运动方案或选择实验指导书中提供的机构运动方案作为拼接的实验内容。

4)将所选定的机构运动方案根据机构组成原理按杆组进行正确拆分,并用图示之。

5)拼装机构的运动方案五、实验步骤1.确定机构的运动方案,并定量画出机构的运动简图。

2.根据运动简图所要求,选择出各种构件相应类型和数量,以备使用。

3.根据运动简图在实验平台上进行拼接装配。

4.当手动调整到各构件间没有干涉、碰撞时,接通电源,开启电机是运动达到满意的效果。

六、实验要求1.绘制出实际拼接的机构运动简图,并在图中标出实测的机构运动学尺寸。

2.简要说明机械杆组的拆分过程,画出所拆杆组的简图,标出是几级杆组。

3.根据你所拆分的杆组,按不同的顺序进行组合,可能产生多少种机构运动方案用简图示之,就运动传递情况做方案比较,简要说明。

4.有什么心得体会?机构运动创新方案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成绩:1.实际拼接的机构运动简图2.机构杆组的的拆分简图3.心得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