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类病害防治

合集下载

瓜类病虫害介绍及防治

瓜类病虫害介绍及防治

瓜类结瓜初期病害
瓜类枯萎病:
发病特征:
1、初为部分叶片或植株的一侧叶片中午萎蔫下垂,似缺水状 ,早晚可以恢复, 2、主蔓基部纵裂,纵切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茎基部、节 和节间出现黄褐色条斑,常有黄色胶状物流出; 3、潮湿时病部表面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层。病株易被拔起。
瓜类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
1、上年发病田, 整地时每亩施生 石灰100公斤。
瓜类苗期病害
防治方法:
1、苗床处理:噁霉灵苗床消毒 2、出苗后管理: 可选捷宝750倍、壮苗1500倍、保地宁3000倍,并配合 好鲜收使用; 或者跟爽1000倍、金发利750倍,并配合优比乐使用。
沤根
幼苗根部呈褐色腐烂,不发新根,幼苗或成株根部不发新根 或不定根,根皮发锈后腐烂,容易拔起,一捋皮层就脱落, 引起地上部萎蔫,地上部叶缘枯焦。 土温过低、高湿和光照不足所致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发病后不宜大量追肥,宜薄施,宜控水。 防治方案:喷施跟爽1000倍,或者好鲜收1000倍, 可有效促发新根。
适宜温度:20-25℃ 适宜湿度:45%-75%,湿度低于25%也能发病。大于95%抑制发病。 氮肥使用过多,营养生长过旺。
防治方案: 可选用康泽3000、秀泽2000倍(蔓长大于1米以后)、胜星5000倍、 金爽1500倍或者天盾1500倍、开富5000倍、冠信1500倍。
瓜类伸蔓期虫害
白粉虱:
瓜类伸蔓期病害
白粉病:
白粉病是由子囊菌引起的病害,以危害叶片为主,影响光和作用 。
白粉病主要为害瓜类的叶片,也为害叶柄、茎蔓,而瓜果则较 少染病。幼苗期即可受侵染。 感病部位表面复盖一层白色粉状物,这是 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春末秋初是发病高峰。
黄瓜白粉病

教你四招防治瓜类蔬菜病害

教你四招防治瓜类蔬菜病害
二、 白粉 病
瓜类 白粉病由一种称瓜类单丝壳菌 的真菌引起 ,可侵 染黄瓜 、 丝瓜 、 冬瓜 、 节瓜 、 苦瓜 、 南瓜 、 甜瓜 等多种瓜 类植 物。 白粉病主要发生在 叶片上 , 次是茎 和叶柄上 , 其 一般不 为害瓜。初发病时 , 叶片上出现 白色小粉 点 , 逐渐扩大呈 圆 形 白色粉状斑 , 条件适 宜时病斑扩大蔓 延 , 连接 成片 , 成为 边缘不整齐的大片白粉斑 区, 可布满整个 叶片 , 并 后呈灰 白 色, 有时病斑表面产生许多小黑 点 , 叶片变黄 , 质脆 , 失去光 合作用功能 , 一般不落叶。 叶柄 、 嫩茎上 的症状与叶片相似 , 只 是 白色 粉 斑较 小 , 状 物较 少 。 菌 随 残体 病 株 留在 土 壤 粉 病 或保护地的瓜类 寄主上越冬 , 为第二年 的初侵染源。 成 病菌 靠风雨 、 气流 、 水溅传播蔓延 。病菌孢子对湿度的适应性较 强, 相对湿度 2 %条件 下也能萌发 , 5 往往 在寄 主受到干旱影 响 的情况 下发病 重 。病 菌孢 子 萌发最适 宜 的温度 为 2 0 2 ℃,O 5 3 ℃以上 , l 以下 , 子很快失去活力。保护地瓜类 一c c 孢 自粉病 重于露地 , 施肥不足 、 土壤缺水 , 或氮肥过量 、 灌水过 多, 田间通风不 良、 湿度增高也有利于 白粉病发生 。防治方 法: 选用抗病品种 , 及早喷药控病。一般要求在发现 田间有 零星小粉斑 时立即喷药 防治 , 不要延误 , 5 6天喷一次 。 每 - 白粉菌对硫制剂较敏感 ,发病初期可选用无机或有机硫制
教 四 防 瓜 你 招 治 类
李玉梅

≤ 鏊
此病又称萎蔫 藕 真菌性 胃
株 均可为害 , 以结瓜期发病最盛 , 其典 型症 状是植株 萎蔫 。 发病初期病株表现为叶片从下而上逐渐萎蔫 , 似缺水状 , 以 中午最为明显 ,早晚尚能恢复 ,数 1后则整株 叶片枯萎下 3 垂, 不再恢复常态 。 纵切病茎还可见维管束 变褐 。病株 易拔 起, 根部 亦 变 褐 腐 烂 。 防治方法 : 实行轮作 , 避免连作 。 种子消毒 :0 6 %防霉宝 f 多菌灵 盐酸盐 ) 微粉 f: 1o 超 1 )o o倍 液浸种 1 时 , 5 % 1 小 或 O 多菌灵 可湿 粉 5 0倍液浸种半小 时 ,或用 4 5( 0 5 5  ̄热水浸 2 种 1 分钟 , 5 移人 冷水 中冷却 , 催芽播种 。 育苗地宜 换新地或 换新土 , 并进行床土消毒。可用 3 %土菌消水剂 10 0 0 0倍液 于播前 和播后 1 2 按 3于 平方米淋灌床 土 , ~周 或用 5 %多 0 菌灵可湿粉按 h 0 50的 比例配成药土 ,制成 营养土块或装 人育苗袋后播种 ,或 按 8 1 ~ 0克平 方米多 菌灵 可湿粉与苗 床土拌匀后播种 。 加强栽培管理 , 多施磷钾肥 , 深沟高畦 , 雨 后及时清沟排水 , 注意 田问卫 生。药剂 预防控病 : 可于定植 时 、定植后 1 2周 、结瓜初期或发病始期根据实际采用穴 - 施、 沟施 毒土或淋灌 、 结合基 部喷施等办法施药 预防控病 。 药剂可选用 3 %土菌 消水 剂 10 0 0 0倍液 ,或 1%双效 灵水 4 剂 3 0倍液 ,或 5 %多菌灵+ 5 0 0 7 %百 菌清可湿粉 f 1 0 ~ 1 ) 0 :8 10 液 , 0 0倍 或高锰 酸钾 60倍 液 , 0 或农抗 10水剂 2 0倍 2 0 液, 2. 或 59 %络氨 铜锌水剂 f 枯 宁)0 0 抗 4 0 6 0倍 液 , 1 % 或 5 混合氨基酸铜锰 锌镁水剂 2 0 4 0倍液 ,或 3 %T 0~0 0 Y乳油 10 0 0倍液 , 5 %甲福 可湿粉 80倍 液 , 6 %疫羧 敌可 或 0 0 或 5 湿粉 6 0 8 0 液f 0~0 倍 冬瓜枯萎病1定植 时作定根水或移植后 , 定期灌根 f 0 50毫 升药浇 株 )结合茎基 部喷施 3 4 隔 2 ~0 0 ,  ̄, 51 ~ 5天 1次 , 前密后疏 , 瓜果采收前 2 0天停止施 药。注意 多菌灵对冬瓜有一定药害 ,上述各药第 一次施药前宜先作 实验。

瓜类病虫害防治措施详解

瓜类病虫害防治措施详解

瓜类病虫害防治措施详解瓜类作为一类重要的农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然而,由于瓜果本身具备的一些特点和环境的变化,它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困扰。

为了保障瓜类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丰收,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对瓜类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害防治措施1. 清理杂草:瓜类作物生长期间,要及时清理周围的杂草,保持地面整洁,减少病害的滋生和传播。

2. 合理施肥:瓜类作物的健康生长需要合理的营养供应。

在施肥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精细化的原则,根据土壤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肥料,避免过度施肥导致病虫害的滋生。

3.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是预防瓜类病害的重要手段。

根据当地气候和病害的流行情况,选择具有一定抗病性的品种进行种植,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4. 增强免疫力:通过增强瓜类作物的免疫力,可以有效地防治病害。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可以利用生物农药、植物提取物等方式增强作物的抵抗力,从而减少病害的侵害。

二、虫害防治措施1. 防治蚜虫:蚜虫是瓜类作物上常见的害虫。

为了防治蚜虫,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的综合手段。

比如,引入捕食性昆虫来控制蚜虫数量,使用低毒、高效的杀虫剂喷洒瓜农地等。

2. 防治白粉虱:白粉虱是导致瓜类叶片发生黄化、干枯的重要害虫。

防治白粉虱的方法主要包括黏虫板、化学药剂喷洒、轮作、土壤消毒等。

3. 防治番茄红蜘蛛:番茄红蜘蛛是危害瓜类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

通过合理的灌溉管理、保持生态平衡、加强田间巡查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番茄红蜘蛛的危害。

4. 防治瓜幼虫:瓜幼虫是导致瓜果被蛀的重要害虫。

为了防治瓜幼虫,可以使用虫灯、化学药剂、幼虫捕捉器等手段进行综合控制。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应注意定期巡查瓜农地,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情况。

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还需要加强科普宣传,提高瓜农的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

总结起来,瓜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包括病害防治和虫害防治两方面。

通过清理杂草、合理施肥、选择抗病品种和增强免疫力等手段,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瓜类作物的病害。

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

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

湖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何可佳
17
瓜类白绢病
每亩土壤用PCNB 1斤拌于土,或每 亩施石灰100KG 进行土壤消毒; 发病初期,拨除 病株,病穴施石 灰;全田用福星 5000倍液淋蔸。
瓜类病毒病
万 灵 1000 倍 喷 雾 一 般 由 蚜 虫 传 播 亩 用
,
线虫
• 十分常见,温室、棚 栽培十分严重。
• 症状:地上部表现生 长不良,叶片渐黄枯, 植株矮小,严重枯死, 地下部根部形成根结, 根结内可有乳白色雌 虫。
瓜 类 缺 素
解决方法
每亩施 硫酸锌 2-4斤 叶面喷施 500倍。
丝瓜潜叶蝇
阿 维 菌 素 2000 倍 喷 雾
用 万 灵 倍 液
1000



采收完毕,及时清除病残体;在2-3龄幼虫高峰期, 用 杜邦安打3500倍液喷雾。
1、上年发病田, 整地时每亩施生 石灰100公斤。 2、播种时,用百抗 1%种子量拌种。发 病时拨除病株,病穴施生石灰。 3、发病初期,每亩用8%恶霉灵 300倍或百抗1000倍淋蔸。
瓜类疫病
西 瓜 疫 病




每亩施100KG 生石灰; 轮作。
发病初期, 用克露600-800倍 抑快净2000倍喷雾


地 老 虎
பைடு நூலகம்


金针虫
瓜拉直
瓜 点 激 素
激素配方
克 对 水 75—125 斤
九 二 零 一 克 对 水 100 斤
2.4—D1
病虫害综合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甜瓜品种盛开花、景甜208、景甜1号、圣雪、豫园雪 蜜等。2,保持苗床清洁无病残体。3,科学的管理措施即营养钵育苗,苗床 保温防寒,保持适宜的湿度,即使分苗合理密植,通风透光,改善肥水条件, 多施有机及磷钾肥,禁止过量施用氮肥。4,嫁接育苗, 药剂预防:1,基质消毒,氯化苦溴甲烷熏蒸,甲醛50倍液消毒。2,50% 多菌灵150搅拌1吨土。 种子消毒,1,温汤浸种,55ċ—60c温水搅拌20分钟温度降至30c仅3-4小时, 2,药剂浸种,用千分之二高锰酸钾获40%福尔马林或50%多菌灵500、 70%甲基托布津800混2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或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 10分钟。 综合防治: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区分病虫种类,作物生育 期,以便选择药剂,做到对症下药,同时根据病虫发生轻重决定防治遍数, 在选择药剂上也要抓主要矛盾,注重药效,治疗和预防相结合,对水倍数也 要注意,既不能产生药害但也不能加水太多,要特别注意进口药剂和国产药 剂搭配使用,在加药配药过程中,要注意先加什么后加什么,一般说,应先 36 湖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何可佳 加干燥悬浮剂,再加可湿性粉剂,再加湿性悬浮剂,再加水剂,再加油剂, 再加表面活性剂。

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症状
防治
(一)黄瓜霜霉病
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水肥管理 。 (3)生态防治 创造利于黄瓜生长,不利病害发生的 条件,达到抑制病害、增产增收的目的。当温度达28℃ 时,小放风,32℃时大放风,使最高温度低于35℃。下 午大放风,温度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60~70%,到 半夜温度控制在13℃。若晚上大气最低温度12℃以上,则 可整夜放风。 (4)药剂防治 发病前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每 667m21kg,每9~10d喷1次,或45%百菌清烟剂,每 667m2250kg,每7~9d熏1次。发病初期选用25%甲霜灵500倍 液、40%乙磷铝250倍液、64%杀毒矾400倍液、48%瑞毒 锰锌500倍液喷雾。
(五)黄瓜疫病


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 始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渍状的 斑点,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 形,空气潮湿,病害发展快, 常出现全叶腐烂。干燥时病部 青白色,易破裂。瓜条染病, 初为水渍状凹陷斑,很快扩展 至全果,病部皱缩呈暗绿色软 腐,表面长有灰白色稀疏霉状 物,最后病果迅速腐烂。
(五)黄瓜疫病
3、细弱苗
症状表现:西瓜幼苗的子叶、真叶小、叶片色淡 皱缩,茎杆细弱。
发生原因:(1)育苗条件差,根系发育不良。 (2)缺肥。
防治措施:(1)改善育苗条件,采用营养钵温 室育苗。(2)营养土配置时,每立方表土加入充 分腐熟的有机肥50千克、三元素复合肥250g。(3) 适时喷施叶面肥,每隔7天喷一次0.2%的磷酸二氢 钾。
(六)瓜类炭疽病
黄瓜和甜瓜叶部受害后,在叶片上初出现水渍 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为近圆形病斑,红褐色, 外围晕圈黄色。病斑多时互相愈合成不规则的 大斑块,其上并长出许多小黑点,潮湿时溢出 粉红色的粘质物。病部如环绕蔓或叶柄一周, 则蔓、叶枯死。黄瓜接近成熟的果实被害时, 初呈现淡绿色水渍状的斑点,很快变为黑褐色, 并逐渐扩大,凹陷,中部颜色较深,上长有许 多小黑点。发病果实常弯曲变形。甜瓜成熟果 上的病斑较大,显著凹陷和开裂,常生粉红色 的粘质物。

瓜类病害防治分析

瓜类病害防治分析
葫芦科蔬菜病害防治技术
知识点1 黄瓜霜霉病 知识点2 瓜类枯萎病
知识点3 瓜类炭疽病
知识点4 瓜类白粉病 知识点5 瓜类病毒病
知识点1 黄瓜霜霉病病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发生最为普遍、危害 最严重的病害。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干叶子 ”, 苗期成株都可受害,主要为害叶片和茎,卷 须及花梗受害较少。
采用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于发病初期
喷洒在叶片上,形成-层薄膜,不仅可防止病菌侵 入。还可造成缺氧条件使白粉菌死亡。-般隔5~6d喷 1 次.连续喷3~4次,使用保护剂要早。
2.治疗
发病期间,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 液,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2000~3000倍, 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等。连续3~4
易感病,黄瓜、冬瓜、瓠瓜、苦瓜次之,南瓜、西
葫芦,丝瓜较抗病。
一、症状 二、病原
三、病害循环
四、防治方法
一、症状
黄瓜:通常在植株生长中、后期受害较重 ,为害叶片、茎蔓和瓜果。幼苗子叶发病, 边缘呈现圆形或半圆形褐色病斑;茎基部受 害,缢缩,变褐色,幼苗猝倒。不同瓜类其 症状稍有差异。
西瓜:叶片受害,初呈水渍状圆形或纺
14~20μm×5.0~6.0μm,分生孢子聚集成堆后呈粉红
色黏状物。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拟菌核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种子 表面附带的菌丝体也可越冬。病菌还能在温室或大棚内旧木
料上腐生。越冬后的病菌在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萌发产生侵入丝侵入寄主,引起发病。由病斑上形
成的分生孢子盘再产生分生孢子,经流水、雨水、昆虫或人
一、症状 二、病原

瓜类病虫害介绍及防治

瓜类病虫害介绍及防治

瓜类病虫害介绍及防治瓜类病虫害介绍及防治⒈概述瓜类是一类重要的农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然而,瓜类病虫害对其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瓜类病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

⒉瓜类病害⑴黄瓜病害黄瓜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疮痂病和病等。

霜霉病可通过瓜叶的白粉状斑点和枯萎症状来识别。

疮痂病表现为瓜果表面的不规则凹凸斑点。

而病则会导致黄瓜生长不良和变形。

⑵西瓜病害西瓜最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褐斑病和根腐病等。

白粉病可通过叶片上的白色粉末来识别,严重感染会导致叶片凋萎。

褐斑病则会在瓜果表面形成褐色斑点。

根腐病会导致植株的根部腐烂。

⑶甜瓜病害甜瓜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白粉病和黑斑病等。

褐斑病可通过果实的褐色凹坑来识别,严重感染会导致果实腐烂。

白粉病会在叶片上形成白色粉末,并导致叶片枯黄。

黑斑病则会在果实上形成黑色斑点。

⒊瓜类虫害⑴蚜虫蚜虫是瓜类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们会吸食瓜叶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受限并可能传播。

蚜虫可通过其绿色或黄色的身体来识别。

⑵瓜蝇瓜蝇是瓜类果实的主要害虫之一。

它们会在果实表面产卵并导致果实腐烂。

成虫可通过其黑色的身体和透明的翅膀来识别。

⒋防治措施⑴预防措施- 选择抗病虫害品种进行种植。

- 实施适当的轮作,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 保持田间清洁,及时清除积水和植株残余物。

⑵生物防治- 使用益虫如瓢虫和绵蚜姬小蜂等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 使用和真菌等生物制剂来防害。

⑶化学防治- 使用合适的农药来控制病虫害,但要注意安全使用和防止药物残留。

附件:- 瓜类病虫害防治方案表格- 病虫害图片库法律名词及注释:- 农药:指用于防治农作物病害和害虫的化学物质。

- 生物制剂:指利用生物学机制来防虫害的产品。

瓜类病虫害介绍及防治

瓜类病虫害介绍及防治

瓜类病虫害介绍及防治引言瓜类是一类重要的蔬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瓜类病虫害是限制瓜类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瓜类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对瓜类病虫害进行介绍,并提供一些防治措施,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保护瓜类作物。

瓜类病害白粉病白粉病是瓜类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侵袭瓜叶和果实,造成叶片变黄、枯死、果实变形等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抗病品种、合理植株间距、及时清除病残体等。

灰霉病灰霉病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瓜类病害,常造成果实腐烂、褐变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保持通风透气、定期清除病残体、使用抗病品种等。

疮痂病疮痂病是瓜类中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主要侵袭果实,导致果实表面出现病斑、溃烂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灭菌种子、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残体等措施。

瓜类虫害蚜虫蚜虫是瓜类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吸食瓜类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卷曲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昆虫捕捉器、采用生物防治等。

绿豆象绿豆象是导致瓜类果实腐烂的重要害虫,其幼虫在果实内造成伤害,引发果实腐烂。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进行绿豆象种群监测、定期清除病残体、使用生物防治等。

瓜蝇瓜蝇是瓜果类作物的重要害虫,其幼虫在果肉中钻孔造成果实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黄板诱捕器、覆盖保护网、进行定期监测等。

综合防治措施做好田间管理,保持土壤肥沃、通风透气。

选择抗病虫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的初期阶段。

合理施肥,提高植物抵抗力。

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等环境友好的方法。

瓜类病虫害对瓜类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瓜类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农民应该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包括合理田间管理、选择抗病虫品种、定期巡视等。

只有通过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才能保障瓜类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