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中药方

颈椎病中药方
颈椎病中药方

【颈脉通】葛根25克,当归15克,川芎30克,黄芪35克,蜈蚣3条,天麻9克,地龙15克,白芍15克,钩藤20克,五灵脂15克,泽兰15克,丹参20克。功能补气养血,袪风散寒,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加减:兼手指麻木者加羌活10克,地龙12克,鸡血藤20克,首乌藤20克;兼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9克,竹茹15克,天南星6克,炒白术15克,生姜6克;痛甚者重用葛根35克,秦艽15克;肝肾亏损者加续断15克,炒杜仲15克;风寒痹阻型重用防风15克,独活15克,荆芥15克,羌活15克;血瘀重者加水蛭3克。临床运用该方临床可配合颈椎牵引、理疗、针灸及中药离子局部熏蒸效果更佳。

【老中医赵淑炳验方】威灵仙15克,羌活15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熟地15克,川芎15克,葛根15克,伸筋草20克,黄芪30克,姜黄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党参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10剂为1疗程。煎取第3次药汁,用纱布或毛巾浸泡后热敷颈部,每天2~3次。笔者屡用效果明显,一般服药1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这个我吃过有缓解但容易复发

【颈眼综合征31例】均有视觉障碍或闪光暗点,视野缺损,甚至幻视,伴头痛、头晕,颈部酸困僵硬或肢体麻木,汗出等颈椎病表现。眼部检查排除眼睛得原发性病变,X光检查颈椎有病理性改变。(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给予川芎嗪240mg~32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服中药颈椎方):太子参20g、杭芍30g、葛根10g、枸杞10g、菊花10g、决明子10g、补骨脂10g、怀牛膝20g、当归20g、川芎20g、生龙牡各30g、灵仙15~20g、白芥子10g、胆南星10g、桑枝30g、泽泻20g、连翘15g,每日1剂水煎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痊愈19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有效9例中6例于短期内复发,但再用上述方法仍有效。(典型病例)芮某,男,46岁,视力障碍伴两眼发作性灼热,眼睑垂坠半年余,曾多方治疗无效,近期出现发作性眩晕头痛。诊见颈椎生理弯曲消失,颈4~5后缘骨质增生,眼底检查与颅脑CT扫描无异常改变,诊为颈眼综合征、予上法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2周后临床获愈。嘱其注意颈部锻炼,勿长久低头伏案工作,睡眠时保持枕头松软低位、随访1年未复发、

【脊髓型颈椎病案】主诉:双手麻木、握力弱,双下肢乏力3个月。加重1周。3个月前出现双手麻木、握力弱。一周前,上述症状加重,双手笨拙,持筷系扣不能,双下肢乏力,易跌倒,束胸感,走路似蹋棉花,二便正常。颈椎后伸明显受限,双前臂尺侧,左手4、5指、中指尺侧,右手尺侧1个半手指感觉减弱,胸6、7节段感觉减弱,双手握力减弱,双下肢肌张力明显增高,四肢肌腱反射亢进,双侧Hoffmann's征、双Babinski's阳性。肌电图报告:双手内在肌(尺神经支配)与右尺侧腕伸肌失神经改变、96年10月10日颈椎MRI(GE,1。5T)报告:C5、6椎间盘突出明显,压迫脊髓。苔薄,脉沉细辨证:早期痉证,晚期痿证(脊髓型颈椎病)治则:早期益气化瘀利水,晚期益肾温经通络:黄芪30g川芎9g白芍9g 白术9g 汉防己9g 米仁30g 制半夏9g 生甘草5g。(14剂)

二周后,双下肢肌张力正常,束胸感、踏棉花感消失。再予益肾温经通络,处方如下:黄芪30g 赤芍、白芍(各)9g 川桂枝9g射干9g 生地熟地各18g熟附片9g 补骨脂30g巴戟天30g汉防己9g 生甘草5g。用七周后,除Hoffman’s征阳性,双下肢乏力外,余皆正常、肌电图检查示:右手内在肌少量失神经改变。续按上法治疗3个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97年6月10日在同样条件下做颈椎MRI检查示:C5、6突出椎间盘明显变小,受压脊髓较治疗前变宽、

【毛德西——疏颈活络汤】疏通经脉,散寒活络、葛根30克,川羌活10克,桂枝10克,细辛6克,赤芍30克,鸡血藤15克,木瓜30克,桑枝15克,薏苡仁15克,生甘草10克。头晕加蔓荆

子、怀菊花;肩周痛加秦艽、威灵仙;上肢抬举困难加伸筋草;恶寒甚加炮附子、炮干姜。每日1剂,水煎2次,分2~3次服用、

【姚树锦--镇痛饮】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地鳖虫10克,血竭3克,细辛3克,三七3克,甘松10克,降香10克,生姜10克。水煎服。本方药味浓烈,煎药时注意通风;煎药时反复缓慢搅动,以防止粘锅,饭后1小时服药,2次/日、主治:用于各种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等属于风寒湿瘀阻滞经脉所致疼痛,各种肿瘤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气血不足,痰湿停滞所致疼痛。加减:因寒凝经脉导致四肢关节疼痛为主者,加用通脉四逆汤;颈椎病及强直性脊柱炎所致阳虚风湿阻络出现颈项、后背疼痛为主者,加用葛根、鹿角霜、牛膝、地龙、全蝎、蜈蚣、僵蚕;各种肿瘤术后痰湿阻络出现疼痛,加用浙贝母、玄参、龟板、鳖甲、生牡蛎;肿瘤后期,患者气血亏虚,经脉失荣,疼痛绵绵不绝,加用黄芪、当归、阿胶、鹿角胶、龟板胶。对于疼痛剧烈者,血竭用量可加至10克、肾气亏虚所致腰痛加杜仲、续断、骨碎补、木蝴蝶、脾胃虚弱,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者,去甘松、降香,加用生山楂、砂仁、鸡内金。

【益气聪明汤】《东垣试效方》黄芪20克人参9克炙甘草5克升麻6克葛根9克蔓荆子9克白芍9克黄柏9克水煎服。益气升清,聪耳明目。主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风热上扰,头痛目眩,或耳鸣耳聋,或目生障翳,视物不清,苔薄质淡,脉濡细。现代临床常用以治疗脑动脉硬化症,颈椎病,高血压病,低血压病,链霉素副反应,中耳炎引起得眩晕、耳鸣,病毒性角膜炎等,又有用以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色盲,视神经萎缩,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等病症。

【地黄饮子化裁】颈椎骨质增生=紫贝齿30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 粉葛根15克炒白芍15克丝瓜络15克炙甘草9克[功效] 缓急舒筋,平肝通络、[主治]颈椎病脊髓型,临床表现为四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活动牵强、两侧锥体束征为主。[用法]日一剂,先将紫贝齿、磁石煮半小时,再纳入诸药共煎。日服二次、

【高血压颈椎病-—郭士魁】清肝汤—平肝为主,兼有补肾=葛根12克钩藤12克白薇12克黄芩12克茺蔚子12克白蒺藜12克桑寄生12克磁石30克牛膝12克泽泻12克川芎12克野菊花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3次服。[加减]阳亢明显加生龙骨15~20克:失眠加合欢皮15克,柏子仁10克;肾阴虚明显加女贞子12克、川断12克;腹胀纳差、肝胃不与加陈皮10克,木香lo克。葛根能舒筋解肌;钩藤、白蒺藜能平肝祛风;白薇、黄芩、茺蔚子、野菊花清肝抑阳;桑寄生、牛膝平肝兼能补肾;磁石重镇潜阳,泽泻利水消眩,川芎活血祛风。全方合用旨在清肝平阳。21例,大多数患者主诉眩晕好转或消失,头胀,头痛等症也相应得到好转。

【老中医罗铨治验】王某,男,65岁、患者双手麻木半年,伴头昏乏力,颈椎不舒,腰酸耳鸣,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颈椎系列片提示:颈椎病,辨证为阴虚血瘀,给予养血通络、处方为:生白芍、木瓜、威灵仙、当归、肉。苁蓉、熟地、鸡血藤、鹿含草、菟丝子、丹参各15克,葛根30克,甘草10克,连服5剂后手麻消失、

【活血止疼,我得一号秘方】此方得于一台湾好友之手,本就是专治风湿性关节炎,后来我用于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跌打扭伤,骨质增生等颈肩腰腿疼疾病效果甚佳,此方中虽然都就是基本药,且很多成品药中都含有次些药,但效果皆不如此药.此药每副 1.8元左右,一副既有效果,且副作用小,临床中配合别得治疗方法灵活利用,常常起到摧波助澜之功效。现把此方贡献出来,大家一起学习: 组成及用法:乳香没药骨碎补血竭自然铜半夏当归硼砂各五克共研细末,把药用自封口袋装好,用时取约二十分之一,用黄酒冲服,早晚两次服用,一副药用十天。女子月经期慎用。去掉硼砂,改为炮山甲,加制马钱子3克,大蜈蚣30条,更好还可以加土元,地龙等.比用半夏当归效果更好。我以前用得除了加土元,地龙炮山甲、蜈蚣,还加了麻黄、附子、鹿角粉、蝎子等、

【重用白芷外用治疗颈椎病200例】蔓荆子60g,川芎60g,乳香、没药各90g,红花90g,丹参90g,防风6g,皂角刺60g,伸筋草90g,透骨草60g,白芷100g,加大青盐90g,将上药打碎,分成2袋,用布口袋装好封口,用蒸锅蒸热,在蒸热得同时,洒30g陈醋,热敷颈部,反复交替使用。治愈95例,显效58例,好转33例,无效14例。

【中医颈椎病药方】—1、颈椎病—温阳益气,舒筋通络=川芎15克,黄芪30克,桂枝10克,羌活15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姜黄15克,桑枝10克,丹参15克,细辛5克,鸡血藤15克,红花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1日2次

【颈病消晕饮】-与血活血,潜阳镇逆=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得头昏,目眩=天麻12克,钩藤12克后下,蔓荆子12克,当归9克,川芎9克,生白芍12克,首乌12克,丹参12克,白菊花12克,青箱子12克,生龙骨12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石决明20克(先煎),玄胡12克,姜黄12克,杜仲15克,桑寄生12克。水煎服,头煎先将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先煎煮沸15分钟后,再入天麻,蔓荆子,川芎,当归,生白芍,首乌,丹参,青箱子,玄明,姜黄,杜仲,桑寄生煮沸10分钟后再加入钩藤,白菊花继续煮沸3~5分钟,即可取其汤服用。二煎,三煎将上药煮沸10~15分钟即可。每日3次。呕吐加用竹茹12克,法半夏12克;烦躁不安加用琥珀1。5克,研末冲服;小便黄赤加车前子12克,茯苓12克。

【治颈椎病得最特效方】(主治)各型颈椎病,补气养血,袪风散寒,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葛根25克,当归15克,川芎30克,黄芪35克,蜈蚣3条,天麻9克,地龙15克,白芍15克,钩藤20克,五灵脂15克,泽兰15克,丹参20克。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口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5~6个疗程。(加减) 兼手指麻木者加羌活10克,地龙12克,鸡血藤20克,首乌藤20克;兼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9克,竹茹15克,天南星6克,炒白术15克,生姜6克;痛甚者重用葛根35克,秦艽15克;肝肾亏损者加续断15克,炒杜仲15克;风寒痹阻型重用防风15克,独活15克,荆芥15克,羌活15克;血瘀重者加水蛭3克、

【眩晕汤治疗颈椎病眩晕】生黄芪50g,川芎20g,赤芍24g,郁金24g,姜黄12g,葛根30g,蜈蚣4条,防风12g, 羌活15g,威灵仙15g, 白芥子10g,制川乌12g,制草乌12g,甘草10g。水煎2次混匀,分2次早晚温服、每日1剂。68例,均以眩晕为主症就诊,经X线摄片或CT检查,诊断为颈椎病,部分病例伴有椎间隙相对狭窄。经“疗颈眩晕汤”治疗,63例临床治愈(眩晕消失)。其中服药7—10剂治愈者2 8例,11—15剂治愈者35例。

【颈椎病头晕秘方】生龙牡各30克,珍珠母30克,郁金3克,赤芍药30克,白芍药15克,生甘草10克,葛根30克,旋复花3克。每天一剂,少量频服,其效果在一二剂以内即有效果凡颈椎病,头晕者众。有秘方,用数千例病人,疗效非常好。此方家传,凡颈椎病头晕皆可以用之。【颈椎病秘方】生龙牡30克,珍珠母30克,郁金3克,赤芍30克, 白芍药15克,生甘草10克,葛根30克,旋复花3克。每天一剂,水煎服,1一2剂即有效果,一般5剂可愈

【自拟益气补肾通络止痛方】由黄芪、党参、甘草、葛根、升麻、蔓荆子、川芎、白芍、熟地、杜仲、骨碎补、羌活、防风、伸筋草、细辛、地鳖虫、乌梢蛇、露蜂房、使气血流通,营卫复常,则颈椎病自可逐渐向愈、

【加味葛根汤】:王乐善—葛根20克,桂枝、白芍、大枣、当归、川芎、申姜、狗脊、杜仲、牛膝、鹿角胶(捣碎烊化冲服)各15克,麻黄、生姜、甘草各5克。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早、晚各服1次)。同时使用“露明颈通颗粒”阻断颈椎退变,露明颈通颗粒使用方法就是:每次20g(两小袋)放于温开水中化开直接饮用,每天三次。两者配合连用90天以上、作用:阻断颈椎退变过程,软化颈椎骨刺骨质增生,改善颈部血液循环,促进脊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治疗范围:脊髓型颈椎病初期与中期未见瘫痪者;神经根型颈椎病与椎动脉型颈椎病

【乔蔚然治颈椎病、肩凝症方】:黄芪10克,党参10克,秦艽10克,独活10克,威灵仙10克,桂枝6克,升麻3克,桑枝30克,伸筋草15克,防己15克,鸡血藤30克,萆薢20克、水煎服,日1剂。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症106例】:羌活10g、独活10g、威灵仙10g、当归10g、白芍10g、赤芍10g、川芎10g、没药10g、骨碎补10g、杜仲10g,每日1剂水煎服。西药:常规采用维生素B1、维生素E、活性钙,其中颈型及神经根型加扶她林,椎动脉型加川芎嗪口服。

【活血愈颈散治疗颈椎病60例】:乌梢蛇、白花蛇、地鳖虫、全蝎、蜈蚣、天龙、炮山甲、乳香、没药、红花、甘草、血竭各5g、共为细末,分20 包,每次1包,白开水冲服, 1日2 次,连服10天为一疗程、愈35例( 58。3%) ,好转18例(3010% ) ,有效6例(1010%) ,无效1例(117% ),总有效率9813%。

【二蛇透骨散】-祛风除湿,搜风通络,散瘀逐寒=乌梢蛇10克,白花蛇1条,细辛10克,皂刺15克,豨莶草15克,透骨草15克,穿山甲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淫羊藿15克,五灵脂20克,川乌10克,草乌10克。外用、上药共研细末,每取本散适量,用陈醋适量调与成膏状,贴敷颈项部(患部),外用纱布、塑料纸盖好,胶布粘严固定。隔日换药1次,10次1疗程。

【颈舒汤】颈椎病(脊髓型除外)-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葛根15g,当归15g,狗脊20g,桂枝10g,炒白术12g,白芍15g,黄芪30g,茯苓20g,全蝎粉3g(装胶囊,用药汁分三次吞服)。上药水煎三次,将三次药汁混合,分三次温服,日一剂。七剂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二天。神经根型加桑枝15g,羌活10g,防风10g,细辛3g;椎动脉型加丹参15g,川芎10g;交感神经型加枸杞15g,仙灵脾10g,山药20g。

【颈椎病辨证论治】1、外伤型:行气活血,舒筋止痛:姜黄10克,甘草10克,羌活15克,海桐皮12克,当归15克,赤芍12克,白术12克,伸筋草15克,川芎12克,桂枝10克。水煎服。疼痛重者加乳香、没药,久病体虚者加首乌、枸杞子等。如伤后着寒或宿伤而有风寒者可用麻桂温经汤:赤芍12克,麻黄10克,桂枝12克,红花6克,白芷15克,细辛3克,桃仁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2、风寒湿痹、经络受阻型:祛风除湿,温经活络:羌活10克,独活15克,蒿本10克,防风15克,甘草10克,川芎12克,蔓荆子10克。水煎服。如两手麻木为主,说明气虚,可用人参益气汤:黄芪20克,炙甘草10克,升麻10克,五味子15克,柴胡12克,生甘草10克,人参5克,白芍12克。水煎服。3、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滋补肝肾,益气活血:独活15克,桑寄生15克,秦艽10克,防风15克,细辛3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川芎15克,地黄15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党参2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水煎服。如四肢痿软症较重,宜用加味四物汤:当归15g,熟地12g,白芍10g,川芎12g,五味子10g,麦冬12g,党参20g,黄柏10g,黄连1 5g,知母10g,杜仲12g,牛膝15g,苍术12g,黄芪20g。水煎服。4、痰湿凝阻、经络瘀滞型:理气化痰,通经活络:姜半夏6克,陈皮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如病人气虚,加党参、白芍、黄芪;肢体麻重,加防风、荆芥、天麻、秦艽等; 如病人手足麻木伴两目羞明、忌目视物昏花、睛痛难开者可用神效黄芪汤:蔓荆子10克,陈皮10克,人参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黄芪20克。水煎服、5、外用熏洗药::独活、秦艽、防风、艾叶、透骨草、刘寄奴、苏木、赤芍、红花、甲珠、灵仙、乌梅、木瓜,各9克。水煎趁热熏洗患处。

【益肾蠲痹丸(朱良春)】[组成]熟地黄120克当归120克仙灵脾120克鹿衔草120克炙全蝎25克炙蜈蚣25克炙乌梢蛇(蕲蛇效更好,但价格较昂) 炙蜂房90克炙地鳖虫90克炙僵蚕90克炙蜣螂虫90克甘草30克生地黄120克鸡血藤120克老鹳草120克寻骨风120克虎杖120克[功效]益肾壮督,蠲痹通络、[主治] 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证属阳虚寒痹者。[用法]将生地、鸡血藤、老鹳草、寻骨风、虎杖煎取浓汁;其全药共研极细末;同混合,作丸如绿豆大,每服6克,每日2次,食后服,妇女经期或妊娠忌服。[按语]顽固性痹证以寒痹阳虚者多见,故本方有普遍得适应性。但如阴虚者,宜另用生地10克、麦冬10克、川石斛10克,每日泡茶饮服,以养阴生津,而免臼

干咽燥之弊。阳虚甚者,可兼服阳与汤加制川草乌;血压偏高者、可用广地龙10克、龙胆草5克煎汤送丸;服药后有肤痒现象者,可取徐长卿12克、地肤子12克煎服,约3~4日既可解除。

【臭梧桐根治颈椎病获奇效】臭梧桐根60克,水煎取汁。每天服用2次,5天为一个疗程、一般一个疗程即可治愈。

【羊头骨泡酒、颈椎病摆手!】羊得头骨洗净、焙干后打碎放在60度得白酒内封闭浸泡三天后,直接涂抹在患处,每天次数不限,我就是中度颈椎痛,坚持20多天就好了,每天涂抹时要就是加上按摩几分钟效果会更好,希望跟我一样得病人早日康复、这方子就是朋友告诉我得,有5-6人验证过,当时用得时候效果不就是像吃药那么明显,但就是用过之后到现在有两三年没有犯过。

【皂角刺泡酒、颈椎病逃走!】皂角刺二斤,高度酒10斤,泡30天后就可以喝了,这就是老辈传下来得,我妈喝好了,有三年没痛、

(临床病例)男,32岁,会计,颈项僵痛一年余,加重1月,患者一年来颈项僵痛,头晕,伏案工作时间稍长即感疼痛加重,每日工作时,得用左手拍打方舒,伴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颈部CT结果,颈椎3—5椎间盘轻度膨出。1月前因感冒后加重,颈部肌肉僵硬,疼痛,贴膏药无效。2008年2月前来就诊,就诊时身体消瘦,精神尚可,面色恍白,自述颈强,疼痛,活动时关节有声,腰膝酸软,双下肢乏力,舌质淡,舌尖见瘀点,苔白滑,左寸细软,左关郁涩,左尺沉细,右寸浮紧,右尺沉细。诊断:颈强痛(肝肾亏虚,风寒外束)治法:急则治其标(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缓则治其本(培补肝肾、调养气血、强筋健骨)首先采用姜油刮痧,疏通颈后部及背部膀胱经,10分钟后,皮肤出现大片紫暗瘀点,患者自感周身轻松,可以活动颈部、处方:葛根30 炙麻黄10 黄芪30防风20姜黄15小伸筋草30 归尾15丹参15乳香15没药15 羌活10 延胡索20 威灵仙20 甘草10两剂复诊:颈部活动自余,已不疼痛,但活动时仍有骨摩擦音,腰膝酸软。处方:菟丝子30故子20枸杞子30北五味子10 黄芪30 当归15葛根30 骨碎补30狗脊15怀牛膝20小伸筋草20 炙甘草10 郁金20制首乌30黑豆20 五剂复诊:五剂服完后,腰腿有力,颈部已舒,患者要求继续巩固,原方五剂,加鹿角胶120克,共成细粉,水泛为丸,每次9克每日三次,连续服用2月、3月后电话随访,已康复,自觉良好。【按】:1、颈椎病脉象:左寸细弱伴左尺沉细(准确率90%以上)。。(颈项强痛医案1) 女性,53岁,2006年8月就诊、患者颈项坚硬,肩背痛苦悲伤,右上肢麻痹约半年摆布、就诊时查抄病人颈椎5~7节压痛显然、右霍夫曼征(+)、发射拍片:颈椎沟状突增生,颈椎5~7椎间隙变窄、拟以葛根芍甘木瓜汤加减:葛根30g,白芍30g,甘草15g,木瓜18g,骨碎补15g,元胡18g,全蝎10g,威灵仙24g(醋炒)、羌活15g,姜黄10g,桑枝30g、五剂水煎服,服过五剂之后自发颈项坚硬显然缓解,右上肢麻痹也有所减少、效不更方,再投用五剂之后余症根本清除。将该方参加惨白术15g,砂仁6g稳固月余,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眩晕卒倒医案2) 女,48岁,2006年12月就诊。患颈椎病多年,经采取多种疗法见效甚微、患者在就诊之前因回头时忽然自发天旋地转,晕仆于地,并将前额及鼻梁骨摔伤、就诊时患者仍觉颈项坚硬发紧,肩酸背痛,头晕眼花,面色萎黄,神疲倦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发射线拍片:颈椎心理弧度变直,颈椎5~7间隙变窄。遂投以葛根芍甘木瓜汤加减:葛根50g,白芍30g,甘草15g,木瓜15g,骨碎补15g,元胡15g,全蝎6g,威灵仙(醋炒)24g,炙黄芪30g,当归10g,升麻6g、服用五剂之后颈项坚硬显然缓解,肩臂痛苦悲伤减少,头眩症状清除。(颈椎病3医案)女,53岁,1982年10月5日诊、平素膝理不固,两年前患颈部疼痛,经推拿则缓解,常感遇阴雨寒凉症加重,渐至颈项强硬,转动不灵。经用多种中药症时轻时重。颈椎片示骨质疏松,生理曲度强直,颈5 、6、7椎后缘骨质增生明显。诊时自觉颈部有掌心大小一片发凉麻木;感觉丧失,转动有响声,头后仰则右胸、肩臂到手指沉困麻木,舌淡、苔白润,脉沉缓。此乃脾肾阳虚,寒阻经络。处方:粉葛根25克,山茱萸20克,白芍12克,桂枝、独活、天麻各10克,炙甘草、

附子、羌活、川芎、川牛膝各9克,生姜6克,大枣6枚、连服5剂,每剂服后均有微汗出、服后颈部轻松,局部发凉好转,以其体虚,上方去羌活、川芎,加鹿角霜、仙灵脾。服药1个疗程,颈项转动灵活,体质有所好转。再用上方加减调治60余剂,诸症若失而愈。颈椎X线片示生理曲度、骨质增生均好转,随访至今未复发。(颈椎病肩臂痛黄煌医案)女,56岁,教师。2001年9月13日诊。患者右肩背连及上臂疼痛2年余。曾在某院以颈椎病治疗,经针灸、推拿治疗2个月余而效果不明显,慕名来黄教授处寻求诊治。检查:体质较壮实,呈痛苦面容,右肩背部疼痛,颈项及上肢活动受限,右上腹、右季肋部按之拘急疼痛。夜间疼痛较甚而睡眠不安。头痛、头晕,食欲不佳,餐后常有嗳气、上腹部胀满,食后胃脘部满闷不适。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实、有胆囊炎病史1年。予大柴胡汤与解少阳、内泻热结、处方:柴胡10g,生大黄8g,黄芩10g,制半夏10g,枳实10g,白芍15g,生姜3片,红枣10粒。药进7剂,自觉右肩背疼痛大减,其它头晕、头痛等症状也明显改善,大便2日1行。继以原方,生大黄加至10g,再服1周。复诊时患者神清气爽,各项症状已不明显,大便日行2~3次

(朱良春医案)“阳与汤加减合益肾蠲痹丸”肝肾不足、风寒痹阻,舌暗苔自腻,脉沉弱。益肾壮督,蠲痹通络:葛根、鹿角霜,熟地,当归、生黄芪、威灵仙各30g,麻黄、桂枝、补骨脂、木瓜各12g,甘草6g。日1剂,水煎服,另处益肾蠲痹丸(市售)8g装3O包.每服8g,每日3次饭后服。服药1O剂,诸症明显减轻,继服30剂,诸症基本消失,颈项活动自如,嘱守服益肾蠲痹丸3~6个月。配合每日服鹿角胶10g,追访3年无复发。“稀莶芍草汤”:稀莶草、赤白芍、制首乌、葛根、牛蒡子、钩藤、刺蒺藜各15g,僵蚕、甘草、蝉衣各6g。“加味导痰汤”顽痰水饮深伏:生半夏、穿山龙各6Og,生制南星各15g,炒枳实18g,茯苓20g,风化硝(入煎)8g,陈皮、生姜、甘草各6g,威灵仙、肉苁蓉、当归、鹿角霜各30g。水煎服,日1剂。另处“益肾蠲痹丸”(市售)8g装6O包,每服1包,日3次,饭后服,服药5剂,诸症大减。续服15剂,诸症全除,嘱以益肾蠲痹丸善后巩固,追访2年无复发。。“加减六味汤”肝肾阴虚,气血不荣,补虚逐痹,:生、熟地黄各15g,山茱萸、怀山药、鸡血藤各20g,茯苓、丹皮、泽泻、党参、木瓜、生白芍、川石斛各15g,日1剂,水煎服,另处“益肾蠲痹丸”每次8g,日2次,饭后服,笔者仿朱师之法用上方治疗颈椎病审属肝肾阴虚型近2O例.均收著效、

【石仰山颈椎病加减方】-补肾强脊,通利祛邪-颈项强直,头颈肩臂疼痛,上肢麻木=牛蒡9克僵蚕9 克葛根12克天麻9克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3克山甲片9克当归9克.黄芪12克南星6克防风9克全蝎6克草乌6克磁石30克狗脊30克羌活9克独活9克潼蒺藜9克白蒺藜9克等。、[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二次分服。[加减] 项背强者多用牛蒡子、葛根、僵蚕、防风;耳鸣、耳聋者多加磁石、五味子;视物不清者多投枸杞、菊花;头痛者,前额部用川芎,枕部授羌活,巅顶部添藁本;肢麻者多给桂枝、南星、威灵仙、蜈蚣,等等。气不足者,补以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血不足者养以当归、生地、芍药、鸡血藤等;伤阴者,滋以麦冬、石斛、巴戟肉、鹿角霜、肉苁蓉、菟丝子等;肝肾亏虚者,健以杜仲、狗脊、川断、、熟地、山药等;夹食者,用建曲、鸡内金、山楂、保与丸消之;腑闭者投以川军、厚朴、桃仁、枳壳、润肠丸等导之;肝阳上亢者,并珍珠母、煅龙牡、菊花等;血虚神扰者,加以淮小麦、五味子、酸枣仁、夜交藤等;气滞者,添以柴胡、香附、延胡索等;血瘀者,配以全蝎、丹参、红花等;伴痰湿者,化以白芥子、桃仁、苍术、山甲片、泽漆、薏米仁等;兼风寒者,用麻黄、桂枝、防风等祛之;有恶心者,用半夏、竹茹、左金丸等止之(1)喜用牛蒡+僵蚕针对痰湿致病之因,运用牛蒡配僵蚕可以通行经脉,开破痰结,导其结滞,宣达气血,滑利椎脉、(2)草乌+磁石药对解除疼痛之患。二药配伍应用可通利血脉,消肿息痛,并且磁石之咸凉可制约草乌之峻烈,草乌之辛烈又可起启磁石之阴寒,两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3)南星+防风取玉真散之意,可祛风解痉,南星即可行血祛滞,又能化痰消积,防风导气行血,畅通经脉,两药相合,行无形之气,化有形之郁,使痰瘀化散,气血流通,从而病症得解。如能善用三种药对,临证可起提纲挈领得作用、[典型病例] 女,42岁。1994年5月30日初诊、患者于19

86年起颈项酸痛不舒,X线摄片示:C5。6椎间隙狭窄,诊断为颈椎病。经治略见好转,但每遇劳累、气候变化、姿态不正而经常发作,且逐渐出现上肢麻木、颈项强直等症状。今晨患者突然颈部板滞、强直,转侧俯仰受限,疼痛剧烈,引及左臂,手指麻木,颈5~7及两颈肌痛(+)、颈椎关节气血失与,寒湿之邪乘隙而入,脉细濡不畅,邪留督脉关节, 涉及膀胱经脉之气。治拟温经通络,兼顾肾本。处方:制革乌6克、川草乌6克、细辛3克、川桂枝9克、杭白芍9克、磁石(先入)30克、牛蒡子9、克、僵蚕9克、葛根12克、潼蒺藜9克、白蒺藜9克、羌活9克、独活9克、狗脊30克、当归9克。上药加减共服20余剂,项背强直、手指麻木、剧烈疼痛等症均消失而痊愈。经每年随访一次,未见复发、

?

【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96例】自拟颈椎病方: 生黄芪30g, 党参30g, 葛根30g,白芍30g, 羌活10g, 细辛3g, 白芷10g,川芎10g,甘草10g,丹参30g, 蜈蚣2条,乌梢蛇30g、并随症加减、颈椎压痛点部位给予水针刀术治疗。水针刀术所用药物为维生素B12、曲安奈德、川芎嗪、2%利多卡因等。一般给予1~2 次水针刀术治疗, 两次水针刀术治疗时间间隔至少为5 天、颈椎牵引每日2次, 每次10min,牵引重量为5~10kg, 牵引后以围领固定颈部。70例临床治愈, 症状完全消失; 25例好转, 症状减轻; 1 例无效、对患者随访6~ 12 个月,无1例复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106例】羌活10g、独活10g、威灵仙10g、当归10g、白芍10g、赤芍10g、川芎10g、没药10g、骨碎补10g、杜仲10g,每日1剂水煎服。西药:常规采用维生素B1、维生素E、活性钙,其中颈型及神经根型加扶她林,椎动脉型加川芎嗪口服。手法按摩,医疗体育疗法:①颈部屈伸运动;②颈部左右侧屈运动;③颈部转摇运动,顺、逆时针各20~30圈;④颈部拔伸运动。上述运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0~15次。中西医结合治疗20天为1个疗程,3个月及6个月各随访观察1次

【甲角藤汤治颈椎病126例无一不效】颈椎病(表现为眩晕,颈项活动不利,肩、臂、上肢麻木疼痛) 山甲珠、鹿角胶(烊化)、牛膝、川芎、炙白芍各12克,忍冬藤30克,桂枝9克,甘草6克、上药先用水浸泡30分钟,然后再放火上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好得药液混合,日服3次,气血不足者加黄芪30克,当归12克;腰酸腿软者加杜仲15克,寄生30克、126例,(年龄40~70岁),治愈(临床症状消失)100例,好转(临床症状改善)26例,其中伴有冠心病者12例,类风湿者8例,脑血栓者4例,有外伤史者2例。【验证】张云启,2年前自感活动不利,到昆明中医院治疗,吃了不少中药不见效。西药、针剂也用了不少,医治半年多没效果。花掉药费1000多元。后又到呈贡县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3,4,5椎增生。回到家后用本方治疗,3剂见效,8剂根治,所用药费不足70元。

【邓晋丰教授诊治颈椎病经验介绍】“ 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不松则痛、不顺则痛、不动则痛” 2.1.1风寒湿阻—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拟乌头汤加减。:制川乌(先煎)、制草乌(先煎)、茯苓、苍术、白芥子、羌活各10g,甘草、麻黄、桂枝各6g,威灵仙、五加皮各15g,细辛3g。临证须分寒湿主次,辨证用药。适当外用颈项部理伤手法,疏筋通络,并以丁桂散蜡疗温筋通络。2。1.2风湿热=清热解肌,通络止痛=柴葛解肌汤加减。:葛根20g,黄芩、白芷、羌活、秦艽、防风各lOg,白芍15g,桔梗、柴胡、甘草各6g、临证应分湿热主次,辨证用药。适当外用颈项理伤手法,疏筋通络,外用四黄膏贴敷化瘀通络、2、1.3 气滞血瘀=活血行气,通络止痛=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当归、川I芎各6g,红花、赤芍、熟地黄、茯苓各10g,葛根20g,天花粉15g,三七末(冲服)3g。临证当辨损伤轻重缓急,若重急者,宜以CT、MRI检查明确诊断,选择治疗方案;若缓轻者,当辨气滞、瘀血偏重,酌加行气、活血、祛瘀药。适当外用颈项部理伤手法疏筋通络,丁桂散蜡疗温筋通络,四黄膏贴敷化瘀通络。2、1气虚血弱,经络阻滞型=益气养血,活络通痹=人参养荣汤加减:党参、茯苓、白术、熟地黄各log,远志、当归、

陈皮、甘草、桂枝各6g,黄芪20g, 白芍、五味子、大枣各15g。临证当辨气虚、血虚或气血两虚,处方用药略有侧重。适当外用颈项部理伤手法疏筋通络,丁桂散蜡疗温筋通络,四黄膏贴敷化瘀通络。2.2、2 肝肾不足型=滋肝补肾,益髓壮骨=自拟养肾方加减:熟地黄、金樱子、丹参、覆盆子、锁阳各10g,乌药、天麻各6g,益智仁、钩藤、决明子、白芷各15g。临证当辨肾阴、肾阳、肝血虚或肝肾两虚,选药略有侧重。适当外用颈项部理伤手法疏筋通络,丁桂散蜡疗温筋通络。(不松则痛)治宜缓解痉挛,疏筋通络,以颈部理伤手法、蜡疗与膏药外用为主,中药内服为辅。手法治疗时患者坐位或卧位,局部先用揉法、攘法、提法、拿法、点法放松肩背部;再于紧张肌肉得两端指压点按,同时让患者配合作相反方向对抗运动、手法治疗后于局部阿就是穴及周围予丁桂散蜡疗温筋通络、四黄膏贴敷化瘀通络、中药内服则根据辨证用药,酌选补气行气、活血补血、疏筋解痉之品,如黄芪、枳壳、木香、砂仁、桃仁、红花、赤芍、当归、白芍、鸡血藤、益母草、血竭、僵蚕、附子等、(不顺则痛)治宜正骨手法为主,同时配合蜡疗、膏药、中药。手法治疗时患者坐位或卧位,先于局部用揉法、掖法、提法、拿法、点法放松肩背部;再于阿就是穴附近定点,调整颈项屈伸角度,予以定点斜扳,复位不追求“弹响声”,斜扳角度到位即可,避免反复扳动、手法后局部以丁桂散蜡疗温筋通络、四黄膏贴敷化瘀通络。同时选用柴葛解肌汤、人参养荣汤、桃红四物汤等加减内服。(不动则痛)治疗以指导颈项运动为主,配合颈椎病医学常识普及、日常生活工作习惯调整,适当中药调理。可辨证选用四物汤、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羌活胜湿汤、柴葛解肌汤、身痛逐瘀汤等,酌加利湿、疏筋、通络、活血之品。

【疗颈眩晕汤】:生黄芪50克,川芎20克,赤芍20克,姜黄10克,葛根30克,防风10克,羌活15克,蜈蚣2条,威灵仙15克,白芥子10克,川乌6克,甘草10克。水煎2次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63例临床治愈(眩晕消失)、其中服药7——10剂治愈者28例,11—-15剂治愈者35例。

?

【半夏白术天麻葛根汤】刘德玉-燥湿化痰,平肝息风—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呃逆,耳鸣,头重等,舌淡苔厚腻,脉弦数或弦滑、半夏12克,天麻12克,白术12克,葛根12克,钩藤12克(另包,后下),茯苓12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陈皮15克,生甘草12克。水煎服。头晕、目干加菊花、蒲公英各15克;瘀血重者加丹参15克;呃逆重者加旋覆花10克;睡眠不佳者加夜交藤、合欢花各15克。

【威灵苁蓉汤(丸】-颈椎,腰椎骨质增生=威灵仙15克,肉苁蓉15克,熟地15克,青风藤15克,丹参15克。煎服、或研末炼蜜为丸,每粒10克,每服1粒,日2次、

【白芍木瓜汤】—颈椎痛—舒筋活血,滋阴止痛。白芍30克,木瓜13克,鸡血藤15克,葛根10克,甘草10克。

【眩晕停】-颈椎骨质增生性眩晕-滋水涵木,平肝潜阳,佐以熄风:熟地15克,山茱萸30克,山药30克,茯神30克,丹参30克,五味子12克,白术30克,天麻12克,钩藤30克,菊花30克,防风15克,玉竹3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30克,蚤休10克。煎服。

【除痹逐淤汤】颈椎病-活血化淤,行气通络,除湿涤痰:当归15克,川芎12克,红花9克,刘寄奴15克,姜黄12克,路路通30克,羌活9克,白芷12克,威灵仙12克,桑枝30克,胆星9克,白芥子9克。煎服。服6剂停一天,12天为一个疗程。

【加味葛根汤】=祛风散寒,养血与血,补肝益肾,强筋壮骨,蠲痹止痛。:葛根20克,桂枝15克,酒芍15克,麻黄5克,甘草15克,生姜5克,大枣1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申姜15克,狗脊15克,杜仲15克,牛膝15克,鹿角胶15克(捣碎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

颈椎病1号方:气滞血瘀型-理气活血祛瘀通络:归尾8川芎8赤芍10 丹参15乳没6 土鳖4葛根20 姜黄10甘草3

颈椎病2号方:痰湿阻络型—健脾祛湿化痰通络:陈皮10半夏8茯苓12 苍术10

甘草3 僵蚕8白附子6白芷6葛根20泽泻15丹参15

颈椎病3号方:气血亏虚型:益气养血舒经通络:黄芪18 党参10白术10 当归 6 川芎6 甘草5 白芍15丹参15 鸡血藤15 升柴各5 葛根20

颈椎病4号方:肝肾不足型:滋补肝肾强筋壮骨:熟地10 枣肉(山萸肉也叫枣皮)10 女贞10 枸杞10仙灵脾10丹皮10 白芍15旱莲草10葛根20 甘草5

颈椎病5号方:风寒湿型: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制川乌8 制草乌8 羌活10桂枝6 细辛3 威灵仙10 防风10葛根20 甘草3

【方剂1】全蝎9克,蜈蚣2条,鹿含草30克,乌蛇、当归、川芎、自然铜各15克。若上肢麻木疼痛较重者,加桑枝;若颈部强直疼痛重者,加葛根;若眩晕、昏仆者,加地龙、钩藤、泽泻;若气候剧变时症状加重者,加汉防己,秦艽。平均36剂。

?

【方剂2】全当归、三七、红花各等量。研为极细末,过120目筛后,装瓶备用。用时,每次服3克,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本方也可作成胶囊吞服,每粒重0.5克,每服4—5粒。每日3次。10天为1个疗程、95例,治愈者86例;显效者5例;无效者4例。治愈得86例中,1个疗程治愈者32例,2个疗程治愈者44例,3个疗程治愈者10例、

【方剂3】葛根、丹参、白芍、威灵仙、防风各50克,川芎、乳香、没药、川椒、五加皮、桂枝、桑枝、荆芥、生甘草各2O克,细辛3克,全蝎、蜈蚣各10克。研为极细末,装人瓶内备用,每次服3克,黄酒或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72例愈者6例;显效者4例;有效者3例。【方剂4】葛根、白芍、当归各30克,丹参、木瓜、生地、全蝎、川芎、桂枝、酸枣仁、乳香、没药各10克,细辛3克,生甘草12克。113例治愈者102例,显效者6例,无效者5例。治愈得102例中,5-10剂治愈者42例,11—15剂治愈者22例。

【方剂5】乌梢蛇、甘草各15克,蜈蚣2条,穿山甲12克,全蝎8克,川芎、自然铜、木瓜各10克,细辛3克,葛根4O克,白芍50克、5剂为l个疗程,直至痊愈、25例,经用药2 —4个疗程后,治愈者23例,显效者2例。

【方挤5】葛根30克,川芎15克,紫丹参3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白芍15克,白术12克,枸杞子15克,骨碎补15克,补骨脂15克,川木瓜15克,桂枝10克,珍珠母3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气虚,加党参15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血虚,去三棱、莪术,加当归或鸡血藤30克,何首乌或熟地30克、*阴虚,去桂枝、骨碎补、补骨脂,加沙参或玉竹15克,桑寄生15克,或旱莲草15克。*寒邪留滞,加炙川乌6克,炙草乌6克,北细辛3克,或肉桂9克,干姜6克。*疼痛剧烈,加白芷15克,威灵仙15克,元胡15克,三七(研末冲服)3克、*上肢麻木,加全蝎15克,蜈蚣3条,乌蛇15克。*心悸胸闷,加瓜蒌15克,薤白15克,陈皮12克,青皮12克,木香15克、*失眠多梦,加柏子仁15克,酸枣仁15克,夜交藤15克,合欢皮15克、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颈椎病基本方】:这就是我在抄方时老师告诉得(基本就是被我“缠”出来得,呵呵)葛根30~50 郁金10~15 姜黄15 川芎10~15 当归15熟地30补骨脂15~30 菟丝子15桑枝15~30桃仁10~15 红花6~10随证加减使用,屡试不爽

【全部治愈】颈椎病(兼治腰椎增生、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黄芪、骨碎补各20,杜仲、乌药、续断、鸡血藤、威灵仙各15,独活、牛膝、当归、防风、乳香、没药各10,细辛5,桑枝3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轻者10天、重者15天治愈,治好几百例。

【颈椎综合症】通络化瘀,调补气血=丹参、葛根各18克,桂枝6克,赤芍、当归、羌活各12克,黄芪、大枣各18克,白芷、地龙各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特效祖传秘方】黄芪15克黄柏6克白芍6克蔓荆子9克党参16克葛根9克升麻4.5克炙甘草3克(一剂得量)上方应该连服五剂,每天一剂,会有特效。将来如果又发

作了可以再服五剂,一般病人五剂就基本痊愈了!五剂连十元都不到,很便宜得。

【颈椎病头晕及手麻】:黄芪、赤芍、葛根各30,牡蛎、龙骨、珍珠母各30(此三味先煎),白芍15,升麻、蔓荆子、甘草各10,郁金、旋复花各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1—2剂显效,5剂治愈。治愈者众多。

【外敷药方】:葛根,杜仲,红花,独活,桂枝,透骨草,伸筋草,威灵仙,羌活,枸杞子,当归各30克。樟脑, 冰片,薄荷各10克、1:取适量药粉,用适量蜂蜜,医用凡士林调成糊状。(不易过稀)2:注意一定要在药膏上加敷一层保鲜膜,做用;保湿,保温使药效长久3:24小时换药一次、4----6个月基本康复。4:口服药;根痛平胶囊,杞菊地黄片。(外敷2):当归、川芎、葛根、红花、白芷、羌活、乳香、没药、伸筋草、大腹皮、泽泻、丹参、透骨草、威灵仙、熟地黄各50g,桂枝、麻黄、白芍、川乌各30g,细辛25g,全蝎20g、先将上述诸药共研成细末,混匀,每次取50-100g,陈醋调匀,放置20-30分钟后外敷于颈后部,敷药后用灯照射30分钟,每天一次,15天为一疗程。(外敷3):鸡血藤60克,炙黄芪30克,当归、干地龙各20克,蜂蜜30克、将前4味药用水浸泡30分钟,入沙锅,加水浓煎20分钟,去渣取汁,趁热加入蜂蜜,调匀即成。敷患处,每日两次。。

【穴位贴敷】乳香、没药、血竭各5克,冰片1克,共研细末,酒调成饼,敷于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每3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可愈、【颈椎病药袋】:威灵仙250,透骨草80,续断60,川芎、白芷各50,川乌、草乌、羌活各30,冰片10(克),研成粗末,分装在两个布袋中,用米醋浸透,蒸10分钟,当40度时敷在颈部,两袋交替敷,保持温度,敷1—2小时,每日敷二次,药袋能用10-15天,然后换新得,15天为一疗程,共1-3各疗程,临床治疗上千例,百分之百有效,绝大多数治愈方4 (药袋2):白芷30,羌活20,苏木15,川芎、桂枝、川乌、鸡血藤、红花、仙鹤草、当归各10(克),研成粗末,加冰片5克,混匀,装入15x10cm大小得布袋中,睡前将药袋放在颈部用绳子固定,枕之,白天去掉,一袋药用三天,15天治愈。(药袋3)伸筋草、透骨草、红花、羌活、木瓜、姜黄、川椒、艾叶、细辛、防风、威灵仙各20克、另取干净细沙250克,一并放入纱布包中,缝好包口。将药包置于蒸笼上蒸约40分钟左右,放入托盘中。患者仰卧床上,将中药沙包袋置于颈后部。开始时可垫几层软布,以免烫伤皮肤。颈项可在沙袋上移动以取得舒适得位置,一般热敷40~60分钟。沙袋冷却后可重新蒸热一次。每日睡觉前治疗1次,直至症状明显改善。(特效药袋3)桃仁6克,归尾6克,红花6克,松香6克,碎补6克,大黄12克,南星9克,半夏9克,川乌9克,附子10克,姜活9克,独活9克,白芥子5克,牙皂5克,细辛5克,当归6克,川芎6克,桂枝10克, 白芷12 克,苏木12克,仙鹤草9克, 樟脑15克,冰片3克。研细末装瓶内严封备用;十年不坏。根据疼痛部位大小长短,做一个白粗布口袋。将药末装入布袋内,布袋要能覆盖过整个疼痛部位;药粉得厚度以1—1、5公分为宜、缝好袋口,再用40-50度得白酒浸透,放于痛点上,另加热水袋热敷在药面上,以热敷有微汗出为最得法。一周为一疗程,可多用几个疗程,不可只草草敷几次。治愈各种骨质增生、颈椎病、顽痹、老风湿、关节炎。能坚持用药30天以上得,90%能根治,5-10年后偶有复发(就是因平时又不注重养生造成)。此方照样可再次治愈。每袋药可用三天。三天后再换药粉。最好睡前敷药, 白酒浸透后,放于痛点上,另加热水袋热敷在药面上,以热敷有微汗出为妙。每晚可敷2小时或整夜。白天工作则可停敷、

【颈椎盘突出】1:陈醋300毫升,加热。用口罩蘸热醋外敷患处30至40分钟、每日1-2次、10天1疗程。对颈椎盘突出一般2个疗程即效。

【酒熬醋治颈椎病得确有特效】我朋友得了颈椎病,到医院治疗不见好转。后来一位老中医告诉我们一个土方子:一斤老陈醋加半斤谷酒。倒在土瓷钵内,放在微火上熬,水分挥发后,钵底留下一层黑色膏子,待冷却后,用勺子挑一点涂在消毒纱布上,再敷在颈椎疼痛处,用胶布贴住、24小时换药,一钵可贴七八次。我朋友敷贴一个月后彻底好了。至今未复发。很多人试用后,颈椎病也好了。酒熬醋治颈椎病朋友得确有特效,俗话说偏方治大病,不妨一试,只有益处。

【中药泡酒外涂】威灵仙50g,当归、细辛、乳香、姜黄、丹参、白芷、透骨草、自然铜、木瓜各15g,三七10g,冰片、紫草各5g,蜈蚣3条。先将上述诸药浸泡于2000ml得75%酒精中,4天后过滤,药液装瓶收贮,过滤后得药渣再用2000ml得75℅酒精浸泡4天后再次过滤,再将两次制成得药液混合搅匀即可、用时取药酒适量揉涂增生椎体所对应得颈部两侧及肩背部软组织,每天3次、

【筋骨止痛酒】—颈椎,腰椎,老年骨关炎疼痛等-生草乌10克,细辛10克,洋金花6克,冰片16克。先将前三味药研末,用50%酒精300毫升浸入,冰片另用50%酒精200毫升浸入,每日搅拌1次,约1周全部溶化,滤去渣,将二药液与匀,用有色玻璃贮藏。每次用棉球蘸药液少许涂痛处或放痛处片刻,痛止取下,每天2—3次。

【口服药酒】葛根、黑豆、蛇蜕、黑芝麻、人参、鹿茸、熟地、黄芪、核桃、枸杞、甘草、白酒各适量。药浸酒内一个月,服15毫升,一日两次,1月为一疗程。有遵守可达95。1%。【颈椎病药枕】一.当归、川芎、辛夷花、羌活、藁本、制川乌、乳香、没药、红花、赤芍、石菖蒲、灯心草、桂枝、细辛、白芷、丹参、防风、威灵仙、合欢花、吴茱萸、冰片各30克。共研末作药枕、每日连用6小时以上。如此使用3—6个月。对颈椎病、高血压、风湿、动脉硬化、腰椎病等都很有益。二、葛根、白芍各120克,川芎、黄芪各50克,当归40克,草乌、细辛各20克,失眠多梦加莲心;肝阳上亢加钩藤、蔓荆子、白蒺藜,焙干共研细末作枕。三,(颈舒康药枕)生草乌、白芥子、红花、葛根、羌活、白芷、细辛、川芎、姜黄、鹿衔草各30g,以上诸药粉碎成药末,不必过筛,后与干净木棉500g均匀混合,用纱布做成枕芯,外用较薄棉布做枕套(但不宜用皮类或人造革等做枕套),以利药物气味渗透。一般2个月重新更换药物粉末一次、2个月为一疗程、30例中治愈16例,占53%;显效4例,占13%;有效9例,占30%;1例无效,总有效率占96。6%。30例中起效最快5天,一疗程有效得20例,其余9例均在二疗程内有效、

【外用药枕四款】风寒湿痹型:威灵仙、羌活、独活、制川草乌、葛根、防风、细辛、桂枝、冰片各适量作枕头用。气滞血瘀型:乳香、没药、,川芎、红花、急性子、玫瑰花、血竭、麝香、元胡、冰片各适量作枕、痰湿阻络型:夏枯草、野菊花、丁香、乳香、蚕沙、葛根、苍术、陈皮、决明子、冰片各适量作枕。肝肾不足型:野菊花、白芍花、仙茅、仙灵脾、薄荷、决明子、乌药、杜仲、肉桂、补骨脂、磁石粉各适量作枕。颈椎病药枕:白芷50,羌活、独活、元胡、防风、葛根、当归、丹参、红花、川芎、黄芪。狗脊、山药、茯苓各30(克),研粗末,加冰片20克混匀,制成30x40cm大小药枕,每晚枕之,20天换一次药,共治20-40天,症状消失治愈,不复发。

【中药托敷法】:威灵仙、当归、赤芍各12g,五加皮、五味子、生山楂各15g,红花、羌活、独活、防风各10g,制附子5g,花椒30g。将上述诸药装入纱布袋内,扎紧,放入瓷盆内,加水煎煮30分钟,稍放凉,托敷患部,每次30分钟,每天2次。每剂药可连用2天,15天为一疗程。【按摩法】太渊穴(双侧),每穴按5分钟,每日多按几次,睡前白参片捣碎,贴在太渊穴上,外部固定,早晨取下,治一个月治愈。《常用对药》威灵仙+葛根-—功擅祛风解痉,通络止痛,适用于颈椎病引起得颈项强痛,转侧不利,双手麻木,头晕头痛等。常用剂量为葛根30~50克,威灵仙10~15克。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可有效缓解颈项肌肉强痛及上肢疼痛。常用量为白芍30~60克,甘草10~15克。僵蚕+土鳖虫-可用于颈椎病挟有痰瘀者。常用剂量为僵蚕10克,土鳖虫10克。姜黄+海桐皮-- 二药相伍,一为血药,一为风药,故活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作用倍增。其常用量为姜黄、海桐皮各15~20克。合欢皮+夜交藤—本对药对于颈椎病伴有失眠多梦,心神不宁,头目眩晕者效果尤佳。常用量为合欢皮15~30克,夜交藤30~40克、

【颈椎病中药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可出现眩晕、猝倒、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中药进行对症治疗。

丹参山甲芎芍汤组成:紫丹参30克,炮山甲10克,三棱、莪术各6克,片姜黄、川芎、白芍各10克,葛根30克,全虫3克,枸杞子、仙灵脾各10克,桂枝6克,防风10克,珍珠母或石决明30克。功用:活血化瘀,益肾养血,祛风、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加减:气虚者加生黄芪30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血虚者去三棱、莪术,加全当归或鸡血藤30克,制首乌或熟地30克;阴虚者去桂枝,加鹿衔草10克,桑枝10克;寒邪留滞者加制川草乌各6克,北细辛3克;疼痛剧烈者加白芍至30克,元胡30克;手指麻木者加蜈蚣3条,乌梢蛇30克,或蕲蛇15克;心悸失眠者加炙远志10克,炒枣仁30克。也可以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病症。

定眩冲剂组成:天麻、僵蚕各3.6kg,钩藤4.8kg,茯苓6kg,丹参、夜交藤各12kg,白糖40kg。用法:上药经加工制成冲剂,每包30g。每次15g,每日3次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2~3日。功效:活血通络,健脾化湿,平肝定眩。用法:上药经加工制成冲剂,每包30克。每次15克,每日3次口服、15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日。

益气通络汤组成:黄芪、葛根各30g,白芍20g,熟地15g,威灵仙、穿山甲、天麻、淫草藿各10g,地鳖虫8g,蜈蚣2条。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功效:益气养血,舒经活络。加减:头痛者加川穹,蔓荆子;恶心呕吐加鸡血藤、姜黄、羌活;耳鸣、视物不清者加枸杞子、山萸肉、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茯苓10克,陈皮10克,白术10克,苍术12克,生草6克。用法水煎2次共对为500毫升,早晚2次温服,14剂为一个疗程。功效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主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表现为眩晕,头重,耳鸣,恶心,呕吐,呃逆,个别患者有猝倒、持物落地与复视等症状,舌质淡白,苔厚腻或黄厚腻,脉弦数、弦滑或滑数、颈部活动可诱发上述症状得发生。加减痰浊加菖蒲10克,远志6克;头晕,目干、涩加杭白菊10克,钩藤10克;项背强痛加葛根15克,姜黄8克;瘀血加丹参15克,郁金10克;舌苔厚腻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呃逆、胸满闷重加旋覆花10克,生牡蛎15克;肝阳上亢加石决明30克,生龙牡各30克;耳鸣重加磁石30克,蝉衣8克。

痿证就是脊髓型颈椎病得主症,为突出或脱出得髓核或者骨赘压迫脊髓所致,亦可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混合出现。

鹿丹四物汤组成:鹿衔草、丹参、熟地、当归、白芍、川芎、薏苡仁、威灵仙(随症状轻重酌用药量)、功用:养血活血通络、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加减:面色苍白,食少便溏,腰膝酸冷,肢端发凉者,加杜仲、补骨脂、熟附片、肉桂等;胸闷胁胀,肢体肿胀不适者,加木香、元胡、枳壳、乌药等;疼痛固定不移,刺痛者,加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等;风寒湿邪留而不去,呈游走性疼痛,或痛遇寒则甚,或沉重身困者,加防风、秦艽、桂枝、羌活等。

颈痿汤组成:炙黄芪、鸡血藤各30克,鹿角片、当归、骨碎补、牛膝、鹿衔草、木瓜各12克,龟板、生地、熟地、仙灵脾、枸杞子各15克。功用:活血通络,补益肝肾。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

1、湿热浸淫

(1)邪热伏于筋骨(方药)当归拈痛汤化裁当归9克生黄柏9克知母9克茵陈9克薏苡仁24克木瓜12克苍术6克羌活9克防己9克赤芍9克牡丹皮9克银花藤15克姜黄9克杜仲12克怀牛膝12克。若口干舌燥,疼痛剧烈,夜晚尤甚,可酌加生地15克玄参9克麦冬15克黄连6克秦艽9克(功效与适应证)治颈椎病四肢萎软无力,甚则功能丧失;或颈、肩、背及上肢肿痛,肢体沉重,口干但不想饮水。

(2)湿热蕴结(方药)加味二妙散黄柏9克苍术9克萆薢12克防己12克木瓜12克薏苡仁24克当归9克怀牛膝12克晚蚕沙12克木通9克。若下肢无力肿胀者,可加茯苓12克、泽泻9克;若心烦口干、舌红少津,可去苍术,加生地12克、麦冬12克、龟甲9—12克、(功效与适应证)治脊髓型颈椎病四肢萎软无力,甚则功能丧失,肢体沉重、麻木及发热等。

2、脾胃虚弱(方药)健脾养胃汤党参10克黄芪12克怀山药9克归身9克白术9克茯苓12克白芍9克泽泻12克小香6克陈皮6克。(功效与主治)治颈椎损伤后期颈项、

背、肩及上肢隐隐作痛,或时有眩晕,四肢无力,动则加重,腹痛腹泻等。

3、肝肾不足(方药)虎潜丸化裁黄柏9克知母9克龟甲12-18克熟地24克白芍9—12克锁阳12克狗骨24—36克陈皮6克牛膝12克当归9克。热甚者,可去锁阳、干姜;气血不足者可加黄芪12-30克、党参12克、鸡血藤12-18克,以补益气血。(功效与适应证)见于颈、背、肩及四肢萎软无力,甚至功能丧失,疼痛隐隐,肌肉萎缩等。(制法与用法)共研为末,与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早晚各1丸,淡盐水送服。

脊髓型颈椎病中药偏方脾虚肾亏主证:下肢筋脉拘急,乏力,或如踩海绵,行动不利,容易跌跤,上肢麻木,持物易落地,颈项僵硬,转侧不利,舌淡,体胖有齿痕,苔薄,脉细或细滑治则:补脾益气,滋肾填精。方药:左归丸合归脾汤加减。炙黄蔑30g,山茱萸12g,生地黄、熟地黄各12g,山药10g,当归10g,党参12g,炒白术10g,茯苓10g,构祀子10g,冤丝子10g,鹿角胶12g,)牛膝12g,龟甲胶12g,炙甘草6g,葛根10g,丹参10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痰湿闭阻主证:颈项强直,肢体水肿,院腹胀满,泛恶不止,肢体僵硬,肌张力明显增高,大小便困难,舌质紫,脉弦滑。治则:宣肺利水,化痰通腑。方药: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二陈汤加减

葶苈子12g,当归9g,猪苓12g、陈皮10g,半夏12g,茯苓12g,生大黄12g,玄明粉10g,炒积壳9g,生黄芪15g,党参12g,赤芍、白芍各12g,生姜3片,甘草3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脾虚疾停主证:颈项强直,腰膝酸软,四肢无力,肌力、肌张力明显下降,头重欲睡,或泛恶胸闷,阳痰遗精,小便淋沥,舌淡体胖,苔薄腻,脉细滑。治则:补肾益精,化痰通络。方药:地黄饮子加减。炙黄芪15g,党参12g,当归9g,熟地黄12g,山茱萸12g,淫羊蕾12g,肉从蓉12g,五味子9g,石营蒲15g,远志9g,姜半夏9g,陈皮6g,炙甘草3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脾胃虚弱主证:颈项痰软、疼痛,抬头困难,肌肉萎缩,神疲,纳呆,肌力、肌张力下降,大便塘薄,舌淡,脉细弱。治则:补脾胃,益气血。方药:人参养荣汤加减。炙黄蔑30g,党参15g,当归9g,生地黄、熟地黄各10g,白芍10g,获荃12g,炒白术12g,五味子10g,山药12g,肉桂3g,远志9g,陈皮9g,生姜3片,大枣5枚,鹿角片12g,炙甘草6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颈型颈椎病治疗中药方风寒痹阻主证:颈项疼痛、板滞,肌肉痉挛、僵硬,转颈困难,症状常与寒冷及阴雨发生或加重,舌淡,苔白腻,脉弦或弦紧。治则:疏风散寒,活络通经、方药:葛根汤加减。葛根15一20g,白芍10~12g,桂枝6g~10g,当归6g一10g,丹参15g,麻黄6g,木瓜10g,防己15g,生姜3片,甘草3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痰淤化火主证:颈项强痛,活动不灵,颈项局部按压痛,咽喉疼痛,胸腔痞满,恶心,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治则:活血化癖,清热化痰。方药: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芍15g,赤芍10g,陈皮10g,清半夏10g,茯苓10g,瓜萎12g,黄芩10g,川贝母6一10g,葛根15g,丹参15g,麦冬10g,生甘草13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神经根型颈椎病葛根汤加减药用:葛根20 羌活15 姜黄20 当归15 防风15 桂枝15 白芍10桑枝15茯苓20黄芪20甘草10蜈蚣2条水煎服。加减: ①偏风加防风;偏寒加川乌、桑寄生、杜仲;偏湿加防己、薏米、苍术;偏热加银花藤、石膏、连翘去羌活、独活、桂枝。②病在上肢加姜黄、威灵仙;下肢加牛膝、木瓜;③气血不足加人参、熟地、白芍。

芍葛汤组成:白芍30克,葛根、灵仙各20克,白芷、秦艽、当归各12克,川芎9克,细辛3克。功用:散寒除湿,活血通络、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加减:风胜者加防风、羌活;寒胜者加桂枝、麻黄;湿胜者加薏苡仁、苍术;巅顶痛者加藁本;上肢麻木疼痛者加桑枝;背痛者加狗脊、淫羊藿;气虚血滞者加黄芪、党参、丹参。

桃红二参汤组成:黄芪、党参、丹参、川芎、白芍、生地、桃仁、红花、香附、地龙、葛根、穿山甲、土鳖虫、威灵仙(随症状轻重酌用药量)。功用:益气养血,活络止痛。用法:水煎服,日1剂。

补肾祛瘀通络汤组成:当归、骨碎补、杜仲、淫羊藿、龟板、鹿角霜、防风各10克,川芎、土鳖虫、桂枝各7克,鸡血藤、熟地、煅龙骨、煅牡蛎、葛根、黄芪、威灵仙各15克,细辛3克功用:补肾、养血、祛瘀、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加减:疼痛较剧者加制川乌7克,片姜黄10克。神经根型颈椎病中药偏方

气滞血淤主证:颈项肩臂疼痛、麻木,入夜加重,活动受限,压痛明显,多有颈椎感受风寒病史,舌质紫暗,脉弦紧。治则:祛淤通络,化淤止痛、方药:身痛逐淤汤加减。当归10^-12g,川芎15g,赤芍、白芍各12g,桃仁12g红花12g,羌活12g,制没药9g , 山药15g,五灵脂12g,秦艽12g,香附12g,川牛膝12g,葛根20g,灸甘草3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气虚血淤主证:颈项肩臂酸痛麻胀,以麻为主,压痛明显,伴有皮肤干燥,心烦,胸闷,面色不华,倦怠少气,舌质紫暗。脉弦细戚细涩。治则:补益气血。活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茂30g。党参12g。当归9g,生地黄、熟地黄各12g,赤芍、白芍各12g,地龙9g, 川弓12g,红花9g,桃仁12g,丹参15g,防己15g,桂枝9g,葛根15g,炙甘草3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脾肾亏虚主证:患侧肤体无力。上肤及手部肌肉萎缩,颈痛犁引肢臂,顽项转动不哭。伴有头昏眼花。倦息乏力、眼膝酸软。舌质暗,脉沉细、治侧:益气养血,滋补脾肾、方药:八珍汤合左归饮加减。炙黄茂30g,党参12g,获等12g,妙白术12g,当归9g,川夸12g,熟地黄12g,赤芍、白芍各12g,鹿角片10g,炙龟甲8g(先煎),炙甘草3g,山药10g,山茱萸10g,枸橘子10g。用法:水日1剂,分2次温服。

收藏分享评论(0)献花(1)

颈椎病诊疗方案中

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颈椎病的诊疗规范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来,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向。 一、诊断 本病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二)症候分类 1、中医症候分类 1.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1.2、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2、病理分型 2.1、颈型: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 2.2、神经根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 颈椎X线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文章目录*一、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二、颈椎病的按摩方法*三、如何预防颈椎病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1、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以颈、肩、背、上肢疼痛及酸胀、麻木不适为常见, 在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更为多见。在针灸治疗选择穴位时, 常以病变部位的经穴为主。常用的穴位有:大椎、风府、风池、 肩井、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对疼痛为主,且疼 痛较剧、受凉加重者,在针刺时,手法不宜强,针刺应较深,而且要留针10分钟。 头痛。临床应根据头痛的具体部位和其相应的经络选择穴位。对头后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后顶、天柱、风池、风府、昆仑及疼痛最明显的部位。对偏头痛者,选择的穴位有:风池、太阴、率谷、丘墟、头维及疼痛部位。对头顶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 百会、前顶、通天、行间及疼痛部位。 2、颈椎病吃什么好 含维生素食物。动物肝脏,奶与奶制品及禽蛋,绿叶菜类、黄色菜类及水果等。胡萝卜、西红柿、柿子、鸡蛋、牛肝和猪肝、鱼肝油、牛奶、奶酪、黄油、西兰花、菠菜、莴苣、大豆、青豌豆、橙子、杏、红薯、杏等。 含蛋白质食物。含蛋白质多的食物:牲畜的奶,如牛奶、羊奶、

马奶等;畜肉,如牛、羊、猪、狗肉等;禽肉,如鸡、鸭、鹅、鹌鹑、鸵鸟等;蛋类。 3、颈椎病的类型有哪些 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脊髓型颈椎病,临床上出现颈脊髓损害的表现。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除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旋颈试验阳性。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 颈椎病的按摩方法1、按摩百会。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2、对按头部。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微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 3、按揉风池。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其余手指附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 4、拿捏颈肌。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

颈椎病疑难病例讨论

2012年第二季度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时间:2012年6月20日 地点:针灸科护士站主持人:王桂燕(主管护师)参加人员: 患者姓名:刘玉萍性别:女年龄:40岁病历号:0120656 诊断:项痹 讨论记录: 主管护师王桂燕:今天我们针对项痹病人6床刘玉萍进行病例讨论,讨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项痹病人的护理。现在请管床护士周敏汇报病例。 管床护士周敏汇报病史: 患者,刘玉萍,女,40岁。因“颈肩部疼痛伴上肢麻木1月”于2012年6月10日入我科。入院诊断:项痹病查体:T36.5C P82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神清合作,颈肩部压痛,双上肢麻木,活动不利,颈部僵硬,,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属风寒痹阻型。入院后治疗:给予丹参活血化瘀,针刺运动、艾灸更对症治疗。今天是入院第11天,患者诉肩背部疼痛,双上肢仍有麻木,饮食二便调。 主管护师王桂燕:患者目前存在的护理诊断有哪些? 护士周敏: 1.疼痛与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有关 2.焦虑 3.知识缺乏

主管护师王桂燕:针对疼痛有哪些护理措施? 护师李坪:因患者属风寒痹阻型,所以起居应注意保暖,避免空调温度过低,加强局部保暖,避免在阴冷潮湿环境中运动及生活,运动要适量,避免过度疲劳。 观察疼痛及麻木情况,用手掌搓热后放于颈部及大椎穴,用艾条灸大椎、风池、足三里穴,以缓解疼痛。 主管护师王桂燕:针对焦虑,有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卫芳:因疼痛和双上肢麻木,患者担心预后,所以容易出现焦虑。首先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能力。易心烦、焦虑,应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主管护师王桂燕:针对知识缺乏有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卫芳: 1.饮食宜偏温性,忌生冷,如葛根、狗肝菜、干姜、樱桃等。 2.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用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 护士周敏: 1. 注意纠正日常生活、工作、休息时头颈的不良姿势保持颈部平直。 2.选择正确的睡眠体位和适当的枕头。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不宜从事高空作业。 5.有高血压病史者坚持服药,定期测量血压。

XX省颈椎病分级诊疗指南(2019年版)

XX省颈椎病分级诊疗指南(2019年版) 一、颈椎病的现状 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1992年,青岛)明确了颈椎病定义: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在我国,颈椎病患病率较高,疾病顺位靠前,不同地区的颈椎病患病率为8.1%-19.1%。一些特殊人群颈椎病患病率更高。大学教职工为10.8%,老年人群为25.0%,机关人员为27.3%。白领人群为33.9%,公务员为 54.8%。在某些人群中有上升趋势。与颈椎病相关的抑郁情绪和失眠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疾病顺位和患病率考虑,颈椎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二、颈椎病的分型 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型(又称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一)、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是在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不稳,小关节错位等的基础上,机体受风寒侵袭、感冒、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高不适宜,使颈椎过伸或过屈,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30 ~40 岁女性多见。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在各型中发病率最高,约占60 ~70%,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多

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性颈 椎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观察颈夹脊穴注射甲钻胺、丹参注射液结合针灸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周,随访3个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者年龄在18岁至65岁之间,符合病例选择标准,采用随 机、单盲、阳性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两组选穴相同,7天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期间两组均不使用其他疗法和药物。结果治疗组64例中痊愈 52例,占81.25 %,对照组32例中痊愈18例,占56.25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总有效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治 疗组有症状明显减轻和症状消失快的优势;不同性别、年龄、病程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 【关键词】颈椎病穴位注射针灸治疗推拿治疗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neck clip hole injection

ridge a cobalt amine, dan she n injecti on with acup un cture and massage technique to treat cervical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3 weeks, follow-up of 3 mon ths of cli nical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Select patients ages 18 to 65 years old, in line with the choice between cases standard,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ingle positive control metho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amely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64 examples, 32 cases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the point injecti on acup un 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acup un 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con trol group was used by two selected hole 7 days, the same for one period of treatment, a total of three treatment. During treatment, both groups don ' use other treatme nts and drugs. Results The treatme nt group 64 examples of 52 cases with recovery, accounting for 81.25%, the control group 32 cases of 18 patie nts were recovered, acco unting for 56.25%,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no obvious differene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treatment group have symptoms and reduce symptoms disappeared fast advantages; Different gender, age, duration of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urative effect (P0.05). 【Key words ] Cewical vertebra disease Acupoint injection Acup un cture therapy Massage therapy

蜂疗治疗颈椎病有疗效

小编的话: 广州的王先生是一名办公室人员,平常老对着电脑处理文件,时间久了之后患上了颈椎病,就觉得这脖子整天木乎乎的难受,并且手指也发麻,影响到了工作,试用偏方无数,但不怎么管用。最后听说了蜂疗,便试了一下,结果取得奇效。本文由39蜂疗网提供。 就诊背景: 2013年的4月份开始,王先生便老觉得这脖子发直,发硬,活动脖子的时候就觉得里面的关节还是什么啪啪的直响,他也知道是由于长期对着电脑的缘故,但是没办法,看着一旁摞着高高的文件,苦笑一下便去敲键盘了。到了6月份的时候,这脖子越来越难受,手指就跟过电一样的麻,最后实在没办法便去了医院。 诊疗过程: 医生听完了他的描述之后便知道他患上了颈椎病,开检查让他去拍片子。片子出来后,医生指着片子告诉他:你看看生理曲度变直,这几个锥孔都变小了,所以压迫到了神经根,导致你出现了手麻的现象。给他做了颈部的牵引。牵引完之后,王先生觉得舒服了点,但回去一工作便又不行了,之后用了不少偏方,但收效不大。后来听说蜂疗治疗颈椎病不错,便去了蜂疗门诊。 蜂疗病例简录:

就诊时间:2013年11月21日姓名:王XX 年龄:45岁 性别:男工作单位及住址:广东省广州市 主诉:颈椎病,手麻5月余 现病史:患者因颈部不适到医院检查,确诊为颈椎病,现在双手麻木五个多月,颈部牵引收效不大,用其他偏方治疗无效。 过敏史:无 专家病例分析: 本次分析是对王先生颈椎病病例的讲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但此案例是根据个人体质辩证论治,请勿模仿!如果您还需要详细了解,您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与权威蜂疗专家交流。最后衷心的祝愿您早日康复! 通过问诊及脉诊,发现王先生的舌质比较红,苔白,脉象比较弦,辩证其为邪热客于颈部,导致血热津亏,颈部失养而导致。法应散热行气布津。 患者蜂蜇治疗过程: 王先生在过敏试验中并没有出现红肿热痛等反应。医生选取了肩井、风池、大椎等几个穴位进行了蜂蜇,每个穴位5次,每三天一次。没想到效果特别明显,一次之后便觉得脖子那种发硬发痛的感觉就减少了不少,坚持做了5次,脖子的酸楚疼痛的那些不适感减轻了80%,手指麻的症状也似乎消失了。

颈椎病诊疗指南

三.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2 ~20%,由于可造成肢体瘫痪,因而致残率高。通常起病缓慢,以40 ~60 岁的中年人为多。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时,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无椎管狭窄者小。多数患者无颈部外伤史。 四. 交感型颈椎病 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的椎- 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 五. 椎动脉型颈椎病 正常人当头向一侧歪曲或扭动时,其同侧的椎动脉受挤压、使椎动脉的血流减少,但是对侧的椎动脉可以代偿,从而保证椎- 基底动脉血流不受太大的影响。当颈椎出现节段性不稳定和椎间隙狭窄时,可以造成椎动脉扭曲并受到挤压;椎体边缘以及钩椎关节等处的骨赘可以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使椎动脉痉挛而出现椎动脉血流瞬间变化,导致椎- 基底供血不全而 出现症状,因此不伴有椎动脉系统以外的症状。 第三部分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一.颈型颈椎病 1.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不能作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呈斜颈姿势。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 2.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不加重。 3.临床检查:急性期颈椎活动绝对受限,颈椎各方向活动范围近于零度。颈椎旁肌、胸1~胸7椎旁或斜方肌、胸锁乳头肌有压痛,冈上肌、冈下肌也可有压痛。如有继发性前斜角肌痉挛,可在胸锁乳头肌内侧,相当于颈3~颈6横突水平,扪到痉挛的肌肉,稍用力压迫,即可出现肩、臂、手放射性疼痛。 二. 神经根型颈椎病 1.颈痛和颈部发僵,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有些患者还有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2.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这种疼痛和麻木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和支配区放射,具有特征性,因此称为根型疼痛。疼痛或麻木可以呈发作性、也可以呈持续性。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症状的加重。 3.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可有血管运动神经的症状,如手部肿胀等。晚期可以出现肌肉萎缩。

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

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12-27T15:01:27.5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9期供稿作者:刘胜初[导读] 分析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刘胜初(湖北省麻城市盐田河镇卫生院湖北麻城 438317)【摘要】目的分析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50例患者均采用穴位药物注射治疗颈椎病,22例患者配以中低频电疗。结果 穴位注射疗法优于电针治疗。结论通过针刺和药液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理作用,直接作用于病变处,效果显著。【关键词】颈椎病穴位注射治疗 颈椎病是因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压迫脊髓、神经根和血液循环功能障碍所致的综合征。在中医学“痹证”、“头痛”、“眩晕”等病种中可找到类似描述。临床以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为多见,我们采用中西药剂穴位注射治疗本病50余例,收到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资料记录完整的50例小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有38例CT扫描,12例X线摄片确诊患者,颈椎间盘突出42例,其中28例兼有骨质增生,颈椎病骨质增生8例,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小于39岁的8例,40岁至60岁的31例,大于61岁11例,本组患者临床证状以痛、麻木、头晕、头痛、颈椎痛、上肢麻酸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为主。 1.2治疗方法 1.2.1取穴:大杼、肩中俞、肩外俞、无宗痛是穴。 1.2.2药物:中药制剂:当归4ml、骨宁2ml、射香2ml混合于10ml针管中备用,1%普鲁卡因2ml于2ml针管中备用。 1.2.3操作方法:皮肤局部常规消毒后,采用封闭针头快速入穴位皮部以适当角度(或斜针刺或直刺),缓慢进行,以得气为度,然后稍上提一二分,回抽无血时,将药液缓缓注入,每穴注入0.5~2ml,痛甚者,可治其标,选痛是穴,每穴注入0.5~1ml普鲁卡因,缓解疼痛,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椎间盘突出者,配加颈椎牵引,骨质增生者,配以中低频电疗,每日1至2次。每疗程完毕后观察治疗效果,3疗程完毕后进行疗效评定及照片复查。 2 治疗效果 2.1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的主要体征完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及主要体征大部分消失者。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但治疗中疼痛反复者。无效:经治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或治疗后自觉舒服,但次日如故者。 2.2疗效分析 为观察穴治疗效,随机电针组22例为对照组,本组针刺上穴得气后,接脉冲电流刺激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两组疗效对比结果见下表。 表穴注电针治疗颈椎疗效比较 总有效率穴注组92%,电针组82%,说明穴注射疗法优于电针,发挥了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 3 体会 中西结合针药并施,效果好。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痛甚者治其标,用1%普鲁卡因注射迅速缓改疼痛,缓则治其标,采用当归、骨宁、射香三种中药制剂,于病变穴位或于病变椎节附近,通过针刺和药液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理作用,直接作用于病变处,一则通经活络止痛,二则针药可直达骨质,作用于退变之骨及损伤之椎间盘,促使修复。

颈椎病诊疗规范

颈椎病诊疗规范 【诊断要点】 (一)病史和症状 中年以上年龄,有慢性发作性颈部僵硬,早期见一侧或两侧头颈肩部麻木、胀痛不适,颈部活动不灵,症状典型者,可向头面、肩背或手臂放射,按压同侧相应的颈椎间隙或叩击头顶,则疼痛加剧。 (二)局部检查 将颈部向健侧极度旋转,或将患侧上肢外展90℃,并尽量后伸时,其放射痛可明显加剧,个别患者,可因颈背部肌肉痉挛紧张而轻度强直,下段颈椎棘突或患侧肩胛骨上角常有压痛点,部分患者可摸到条索状硬结,颈部活动功能检查,可见侧弯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伸颈试验阳性、肌力减弱等。 (三)临床分期与分型 1.临床分期:常分为四期。 (1)颈椎病前期:X线上有各种程序不同的退变,但无临床症状与体征。 (2)颈椎间盘症期:病变以颈椎间盘退变为主,是颈椎病的早期阶段,并多伴有颈椎椎管狭窄。 (3)骨源性颈椎病:或称之谓骨质增生性颈椎病,主要由于增生的骨刺刺激和/或压迫脊髓、脊神经根与椎动脉,X线片上显示有骨质增生。 (4)脊髓变性期:为脊髓长期受压继发变性,病变部位肌肉明

显萎缩。 2.临床分型:可分为六型。 (1)颈型颈椎病:最为常见,症状多较轻微,但以颈部症状为主。 (2)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 (3)脊髓型颈椎病:症状严重,临床表现出明显的脊髓受压症状,甚至四肢瘫痪,卧床不起。 (4)椎动脉型颈椎病;因椎-基动脉供血不全引起偏头痛,记忆力减退,视物不清。查体: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有头痛、听觉障碍、胸痛等上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同时又伴有颈神经或脊髓受累的临床表现。 (6)混合型颈椎病:临床上凡同时存在上述两型或两型以上的症状体征者,即可诊断为混合型颈椎病。 (四)辅助检查 1.颈椎X线摄片:包括正侧位和左右斜位,可见颈椎前凸的生理弧度减小或消失,呈强直状态,椎体前后缘可有辱样增生,椎间隙变窄,斜侧位可见椎间孔变小和关节突有肥大性改变,项韧带可出现条状或片状钙化,前纵韧带及后纵韧带亦可出现点状钙化。应强调指出的是,X线摄片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才有诊断意义,不应仅凭X线片有增生变化即作出颈椎病的诊断。 2.脑脊液检查:部分病人蛋白含量增高,动力测定通畅或呈不

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 刘胜初

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刘胜初 发表时间:2012-12-29T16:27:02.1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0期供稿作者:刘胜初[导读] 目的分析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刘胜初(湖北省麻城市盐田河镇卫生院湖北麻城 438317)【中图分类号】R68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0128-02 【摘要】目的分析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50例患者均采用穴位药物注射治疗颈椎病,22例患者配以中低频电疗。结果穴位注射疗法优于电针治疗。结论通过针刺和药液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理作用,直接作用于病变处,效果显著。【关键词】颈椎病穴位注射治疗 颈椎病是因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压迫脊髓、神经根和血液循环功能障碍所致的综合征。在中医学“痹证”、“头痛”、“眩晕”等病种中可找到类似描述。临床以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为多见,我们采用中西药剂穴位注射治疗本病50余例,收到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资料记录完整的50例小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有38例CT扫描,12例X线摄片确诊患者,颈椎间盘突出42例,其中28例兼有骨质增生,颈椎病骨质增生8例,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小于39岁的8例,40岁至60岁的31例,大于61岁11例,本组患者临床证状以痛、麻木、头晕、头痛、颈椎痛、上肢麻酸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为主。 1.2 治疗方法 1.2.1 取穴:大杼、肩中俞、肩外俞、无宗痛是穴。 1.2.2 药物:中药制剂:当归4ml、骨宁2ml、射香2ml混合于10ml针管中备用,1%普鲁卡因2ml于2ml针管中备用。 1.2.3 操作方法:皮肤局部常规消毒后,采用封闭针头快速入穴位皮部以适当角度(或斜针刺或直刺),缓慢进行,以得气为度,然后稍上提一二分,回抽无血时,将药液缓缓注入,每穴注入0.5~2ml,痛甚者,可治其标,选痛是穴,每穴注入0.5~1ml普鲁卡因,缓解疼痛,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椎间盘突出者,配加颈椎牵引,骨质增生者,配以中低频电疗,每日1至2次。每疗程完毕后观察治疗效果,3疗程完毕后进行疗效评定及照片复查。 2 治疗效果 2.1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的主要体征完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及主要体征大部分消失者。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但治疗中疼痛反复者。无效:经治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或治疗后自觉舒服,但次日如故者。 2.2 疗效分析为观察穴治疗效,随机电针组22例为对照组,本组针刺上穴得气后,接脉冲电流刺激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两组疗效对比结果见下表。 表穴注电针治疗颈椎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穴注射 50 14 28 23 46 9 18 4 8 电针组 22 4 18 7 31 7 31 4 18 总有效率穴注组92%,电针组82%,说明穴注射疗法优于电针,发挥了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 3 体会 中西结合针药并施,效果好。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痛甚者治其标,用1%普鲁卡因注射迅速缓改疼痛,缓则治其标,采用当归、骨宁、射香三种中药制剂,于病变穴位或于病变椎节附近,通过针刺和药液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理作用,直接作用于病变处,一则通经活络止痛,二则针药可直达骨质,作用于退变之骨及损伤之椎间盘,促使修复。

颈椎病病例模板

入院记录 姓名:职业: 性别:工作单位: 年龄:联系人: 民族:电话: 婚姻:联系地址: 籍贯:病史陈述者: 住址:入院日期: 发病节气:记录日期: 主诉:颈项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2月余。 现病史:患者素有颈项部疼痛病史,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项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未予重视,休息后症状未见缓解,自服活血止痛药后颈项部疼痛缓解,双上肢麻木改善不明显,停药后复发,就诊于武警医院,行颈椎MRI提示:C6-7椎间盘轻度突出,为求系统治疗,遂于今日就诊我院,门诊以“颈椎病”收住本科。刻下:颈项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颈椎活动轻度受限,双上肢下垂时麻木症状加重,平放时症状减轻,长时间低头及劳累后症状明显加重,休息后缓解,双上肢肌力无异常,偶见头痛头晕,未见晕厥,无夜间加重,双下肢踩棉花样感不明显,纳可,眠安,二便可,舌质红,苔白,脉细数。 既往史:否认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有肝炎病史2年。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无疫区居住史。平素生活规律,无吸烟史,无毒物接触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配偶及子女均健康。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传染病史及遗传病史。 以上记录与患者或家属叙述的客观事实相符合,请患者或家属确认签名: 体格检查 T:36.5℃ P:74次/分 R:20次/分 BP:11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查体合作,神志清楚,回答切题。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无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外形正常,眼球无外凸、内陷。眉毛无稀疏、脱落。双眼睑无下

垂、浮肿,球结膜未见水肿,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耳听力正常,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形正常,无异常分泌物,副鼻窦无压痛。口唇无紫绀,口周无疱疹,口腔粘膜无溃疡,牙龈无红肿,伸舌居中,咽部无明显充血,扁桃体不大。颈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右侧呼吸动度正常,右侧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叩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无异常搏动,心尖搏动点未见,触无震颤,心界不大,心率74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右界(cm)肋间左界 (cm) 2 2 3 Ⅱ Ⅲ Ⅳ Ⅴ 2 3.5 5 8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cm) 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s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腹部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4次/分。肛门、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脊柱及关节无肿胀压痛,运动度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腹壁、二头肌、三头肌、膝腱、跟腱反射存在。 专科检查:颈椎曲度变直,颈部肌肉僵硬,颈椎活动轻度受限,颈4-颈6棘间压痛(+),颈3-颈6棘旁两侧压痛(+),叩击痛(-),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叩顶试验(-),臂丛牵拉试验左侧(+)、右侧(+),旋颈试验(±),双上肢肌力正常,肱二、肱三肌腱反射正常,双侧霍夫曼征(-),余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颈椎正侧位片提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MRI片提示:C6-7椎间盘轻度突出。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项痹 气滞血瘀

针灸体质辨证治疗颈椎病130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0988673.html, 针灸体质辨证治疗颈椎病130例 作者:许嘉鹏李育红李绍芬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15年第07期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体质辨证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颈椎病患者采 用针灸局部取穴加体质辨证取穴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三个疗程治疗,治愈94例,显效30例,好转6例。结论:针灸局部取穴加体质辨证取穴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较好。 【关键词】灸疗法;体质辨证;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3-0153-01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病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参差不齐。笔者采用针灸局部取穴加体质辨证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5月到2014年8月在我院针灸门诊就诊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 效标准》[1] 的颈椎病患者130例,所有病例均根据临床表现结合颈椎X片或CT、磁共振检查结果确诊。男性49例,女性81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44.3±5.6)岁; 病程最短1周,最长20年,平均病程(5.53±3.15)年。病因分型:混合型60例,颈型20 例,神经根型23例,脊髓型5例,椎动脉型15例,交感神经型6例,食管压迫型1例;应用黄煌教授体质辨证[2] 理论对本组病例进行体质辨证分型:柴胡体质19例,黄芪体质28例, 麻黄体质18例,桂枝体质16例,半夏体质13例,大黄体质5例,阳热体质5例,阴寒体质[3] 15例,葛根体质10例,人参体质[4] 1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局部取穴患者取舒适体位,针刺选穴:颈2—胸4夹脊穴(每次根据病变部位双侧 选3穴),如病变或疼痛在上颈段,则取上颈段夹脊穴,在下颈部及上胸椎部则取下颈及上胸部夹脊穴;其余则根据疼痛部位取穴:如颈部疼痛者取颈夹脊穴及局部腧穴为主;兼上肢疼痛、麻木的加取上肢穴(如:肩髃、曲池、后溪穴等);头痛、头晕的加风池、头维、百会等。 1.2.2 体质辨证取穴根据体质不同加取穴位:柴胡体质加太冲、外关;黄芪体质加足三 里、关元、三阴交;麻黄体质加合谷、大椎;桂枝体质加足三里、三阴交;半夏体质加丰隆、

颈椎病诊疗规范

颈椎病康复诊疗规范 【概念】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因颈部的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颈痛和其他综合症状。 【分型】 1 颈型颈椎病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不能做点头、仰头 及转 头活动,呈斜颈姿势。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 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不加重。 临床检查:急性期颈椎活动绝对受限,颈椎各方向活动范围近于零度。颈椎旁肌、胸1 ~胸7 椎旁或斜方肌、胸锁乳头肌有压痛,冈上肌、冈下肌也可有压痛。如有继发性前斜角肌痉挛,可在胸锁乳头肌内侧,相当于颈3 ~颈6 横突水平,扪到痉挛的肌肉,稍用力压迫,即可出现肩、臂、手放射性疼痛。 2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痛和颈部发僵,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有些患者还有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 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这种疼痛和麻木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和支配区放射,具有特征性,因此称为根型疼痛。疼痛或麻木可以呈发作性、也可以

呈持续性。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症状的加重。 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可有血管运动神经的症状,如手部肿胀等。晚期可以出现肌肉萎缩。 临床检查: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 3 交感型颈椎病? 头部症状:如头晕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枕部痛,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偶有因头晕而跌倒者。 眼耳鼻喉部症状:眼胀、干涩或多泪、视力变化、视物不清、眼前好象有雾等;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味觉改变等。 胃肠道症状: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以及咽部异物感等。 心血管症状:心悸、胸闷、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有时感觉疼痛、麻木但 是又不按神经节段或走行分布以上症状往往与颈部活动有明显关系,坐位或站立时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颈部活动多、长时间低头、在电脑前工作时间过长或劳累时明显,休息后好转。 4、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及进展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及进展 摘要: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发病率不断上升 ,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上班族,甚至一些中学生也常有颈项酸痛不适,头痛头晕的现象,颈椎病症状复杂 ,缠绵难愈。目前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大类。非手术疗法是颈椎病的基本疗法,近年来针灸在治疗颈椎病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且方法多种多样。 关键字:颈椎病年轻化针灸治疗。 病因病机 颈椎病属中医学“骨痹”、“痿证”、“眩晕”等范畴。它的病因有多种说法,如先天性椎管狭窄或异常学说,颈椎间盘退变理论,慢性劳损理论,头颈部外伤学说。普遍观点是肝肾亏虚或劳倦过度耗伤精血。营卫气血失调,复感受外邪.颈项部经脉气血阻滞;或因跌仆损伤,动作失度,损伤颈部脉络,使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淤所致。贾福奎主任医师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肝、肾、脾虚,风寒湿邪入侵,痹阻太阴经脉,使筋脉失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胡军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并非单以风火痰虚为患,瘀血阻络是其主要病机,故其治疗当以活血化瘀为要,而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活血化瘀药对头痛、眩晕的影响。张威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污秽之血不行,乃至瘀血内结”,使局部的经络气血循环受阻所致。 1 单纯针刺 单纯针刺疗法有体针腹针毫针等疗法。体针疗法中张冷等[4] [4] 张冷,黄丽萍.“关刺”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4例[J].吉林中医药, 2007, 27(6): 40-41应用“关

刺”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采用“关刺”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并观察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变化。结果:显效率62. 5%,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有明显改善。结论:“关刺”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确疗效。何常春等[5] [5] 何常春,尹林玉.经筋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09, 15(4): 66-67采用经筋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经筋针刺治疗)和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各30例,对比观察2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 7%,对照组为73. 3%, 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筋针刺组比传统针刺组更能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腹针疗法中杜健民等[6] [6]杜健民,王升旭,黄泳.薄氏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8例临床观察[J].颈腰痛杂志, 2007, 28(6): 531-532应用薄氏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患者全部运用薄氏腹针“引气归元”配合中脘-下脘排刺的方法进行。结果: 4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接受为期18次的腹针治疗后,有28例达到临床痊愈, 18例好转, 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 88%。。毫针疗法中梁兆晖等[ 7 ] [ 7 ] 梁兆晖,杨宇华,于鹏,等. 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疗效及影响因素的 Logis2tic回归分析 [ J ].中国针灸, 2009, 29(3) : 173.取大椎、颈百劳、肩中俞穴。套管进针 ,针刺深度达肌肉层 ,每穴得气为度 ,留针 20 min,期间予以红外线照射 ,隔日 1次 ,治疗9次为 1个疗程。结果:本组 53例 ,有效 40例 ,无效 13例 ,总有效率75 . 5%。。刘月芝[ 8 ] [ 8 ] 刘月芝.通调督脉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 J ].中国针灸, 2007, 27 (4) : 255 -257.取穴 C3~C7夹脊穴、风池、风府、大椎、脑户、后顶、百会、前顶、神庭。采用毫针 ,大椎沿棘突方向针刺约25 mm, C3 ~C7 夹脊穴直刺 15 ~25 mm,风池向鼻尖方向针刺 15 ~25 mm,风府直刺 15~25 mm,脑户、后顶、百会、前顶、神庭均沿督脉针尖向后平刺 ,

颈椎病诊疗方案

【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因颈部的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颈痛和其他综合症状。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病属祖国医学“项痹”范畴,因长期低头工作,年老正虚,经气不利等所致。以项部经常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并可伴有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4.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 (二)西医诊断标准 1. 颈型:具有典型的落枕史及上述颈项部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可正常或仅有生理曲度改变或轻度椎间隙狭窄,少有骨赘形成。 2.神经根型: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 3.脊髓型:出现颈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管狭窄,并证实存在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的颈脊髓压迫;除外进行性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 4.交感型:诊断较难,目前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颈椎节段性不稳定。对部分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如果行星状神经节结封闭或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后,症状有所减轻,则有助于诊断。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 ①耳源性眩晕:由于内耳出现前庭功能障碍,导致眩晕。如美尼耳氏综合征、耳内听动脉栓塞。 ②眼源性眩晕:屈光不正、青光眼等眼科疾患。 ③脑源性眩晕:因动脉粥样硬化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腔隙性脑梗塞;脑部肿瘤;脑外伤后遗症等。 ④血管源性眩晕:椎动脉的V1和V3段狭窄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高血压病、冠心病、嗜铬细胞瘤等。 ⑤其他原因:糖尿病、神经官能症、过度劳累、长期睡眠不足等。

项痹病(颈椎病)诊疗2013

项痹病(颈椎病)诊疗2013 项痹病(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xx年)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或颈部受伤等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椎动脉.脊髓及交感神经等邻近组织受累而引起的相 应临床症状和体征。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一.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进行诊断。 二.治疗 (一)中医药辨证论治1.风寒袭络气虚寒凝症状:上肢 串痛及麻木,颈部活动不利,僵硬,怕风惧寒,四肢欠温,疲乏 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治则:祛风散寒,益气,通络止痛。方用羌活胜湿汤加减。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15~30日1个疗程。 2.痰湿阻络型可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治宜除湿化痰,蠲痹通络。方用温 胆汤加减。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15~30日1个疗程。 3.肝肾不足型可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治宜补益肝肾.活血通络。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15~30日1个疗程。

4.中成药:壮骨伸筋胶囊,每次0.3g×4#,每日2次。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 5.使用β-七叶皂甙钠粉针20mg加入5%葡萄糖盐水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生脉注射液20~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二)手法治疗:1.坐位单人旋转复位法以颈2棘突偏右为例。患者端坐位,医者左拇指置于棘突右侧,右手置于头顶部,使颈部前屈35°,侧屈35°,右旋转45°,医者左手余4指置于右侧头颞部,右手换置于左侧面颌部,向右旋转时,瞬间稍加大用力,拇指同时用力向左侧轻推,常听到“咯”小声,手法完毕,颈部恢复原状。 2.点按法:常用穴位:风池.风府.耳门.太阳.鱼腰.肩并.肩寓.曲池.风外关.合谷等。操作时用拇指垂直点按加压反复操作3~5分钟。 3.拿捏法:术者用双手或单手拿捏颈后.颈两侧及肩部的肌肉,反复3-5次。 4.疏理法:于颈.肩.上肢肌肉进行控拿.揉按.斜衮.分筋理筋反复操作3~5分钟。 (三)牵引治疗:牵引悬重从3千克开始,可增至6千克。每次半小时,每日1~2次,15天为1疗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