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2020高考模拟考作文题及范文:善于继承,勇于创新

2020高考模拟考作文题及范文:善于继承,勇于创新【高考模拟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做题。
(60分)“要前进,就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创新永远是科学发展的最大动力。
”钱七虎如是说。
“我从来不支持‘自主创新’这个词,我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财富。
”任正非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的结尾如此写道。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责任担当:国家认同、社会责任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 内容限制。
本道作文题由三则材料构成,涉及一个共同话题“创新”,但同中有异。
第一则材料引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的话,意在表明科学要发展就要有“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这里强调的是独创精神。
第二则材料引用任正非的话,其原话是:“我从来不支持‘自主创新’这个词,我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财富,我们一定要踏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这样才能缩短我们进入世界领先国家的进程。
什么都要自己做,除了农民,其他人不应该有这种想法。
自主创新若是精神层面我是支持的。
也就是说,别人已经创新,我们要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得到别人的许可,付钱就行。
如果我们重做一遍,做完一遍,也要得到许可,还是要付钱,这是法律。
当然科学家都是自主创新的,我指的是我们这种公司的工程创新。
”由此可见,本则材料强调的是“创新的过程”,且强调要兼顾“继承、吸纳、借鉴、发展”。
第三则材料是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中的最后一段话,指对待外国文化、外国事物和中国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要占有,要挑选,要吸取外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我所用,这样我们的文化中才能注入新的元素,所以第三则材料强调的是“创新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即有选择地继承、包容、吸纳、借鉴。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必备知识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含答案)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必备知识检测【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地位)。
不仅对于研究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意义和作用)。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1)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 . (文化的世界性、共性)(2)各民族间的和的、的和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
(文化的民族性、个性)(3)因此,文化是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构成的).(4)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是的统一。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
(2)文化既是的,文化又是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4)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是实现的必然要求。
4、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1)正确态度:认同,要尊重,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3)遵循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使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2020年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轮总复习试卷及答案: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
《易传》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
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2.“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A.较大的包容性B.较强的保守性C.相对的稳定性D.鲜明的民族性3.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
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
这启示我们()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4.“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
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字)则是前者的表现。
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会无根基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5.“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③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④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中,包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和而不同”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内涵全会在决定中明确提出来,到2020年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那么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呢,怎么样才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呢,我们想我们从它的目标和内涵作一些展开和分析,来和大家分享。
我们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且要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财富,我国将实现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而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轨道,从文化资源大国而转变为文化内容大国,成为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肩的文化强国。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中华民族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崭新面貌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那么具体的衡量标准我们认为有以下五个方面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我们来进行思考,和大家一起来讨论。
第一个就是全社会的文化创新活力要被充分激活。
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能力明显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繁荣,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广泛传播的文化艺术作品和精品节目,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在国际文化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广泛的国际化的影响。
那么,这一条主要是讲你要有内容,文化就是内容。
这个内容体现在作品和节目,你没有作品和节目谈不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谈不上你是文化强国,比方说《哈利波特》这样的作品,它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有巨大的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这本书的出版以及由这本书所改编成的动漫电影,像各种文化节庆活动、展览、主题公园等等等等,它所形成的全产业链的这个产值达到了2千亿美元之多,2千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所以,我们至少要有跟哈利波特这样的相媲美,那么你才能谈文化强国。
再比方说阿凡达,美国的阿凡达在中国放映以后市场上拿到了13亿人民币的票房收入,在全球市场上拿到了20多亿美元的票房,所以它影响力很大。
美国的电影产业称雄世界文化市场,美国一年出产的电影大致上有五六百部,只占世界电影总量的7%左右,但是它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大家想一想,7%的数量它的收入占到世界电影市场的70%,这是怎么样一种竞争力。
2020高考主题作文素材:文化自信、文化传承

【导语】成功的路上没有撒满鲜花和阳光,相反却总是要经历坎坷与磨难。
只有沿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奋斗,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想要作文写的好,作文素材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主题作文素材》供您查阅。
【篇一】2020高考主题作文素材:文化自信、文化传承01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成就世界瞩目,故事精彩纷呈,引来了世界的热切赞许。
然而,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也难免会遇到一些误解甚至有意的曲解。
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变得更加重要。
相信,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也有能力讲好中国故事。
02作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而应把握好这一历史性机遇,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巨变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辉煌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03季羡林先生曾说,“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
让世界认识更多“杜甫”,让中华文化更好走出去,消融那些因无知产生的隔膜成见,人类文明将拥抱更多可能。
04文艺是社会审美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作家、艺术家是全社会的审美导师。
作家、艺术家进行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创造既是个人审美情绪的宣示,又是履行社会审美导师之职能。
作家、艺术家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双重功能,使得他们较之他人更需要具有一种社会担当意识。
社会担当意识的核心是家国情怀。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艺术家是社会家国情怀的代言人之一。
05检阅中国古代文艺发展史,我们发现称得上社会家国情怀代言人的作家、艺术家是很多的。
他们的优秀作品构成了璀璨的星河,辉映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空之中,激励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进行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
06“风骨”既含有道德修养、人格气质方面的内涵,亦成为诗歌辞章的一种审美标准,被盛唐诗人所崇尚与延续。
在历史的变迁衍化中,“风骨”早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凝结为一种延续下来的“传统”,构成中华传统精神的基座和主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第4课 第2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 讲义

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文化继承、文化发展的含义。
2.解释与论证: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预测与选择: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4.辨析与评价:文化传承与文化继承是不是一回事。
1.政治认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2.科学精神: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3.法治意识:依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4.公共参与:通过参与教育活动,做好文化传承与发展,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文化继承的含义: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3.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想一想]图中传承国学“磕头拜师”对我们继承与发展文化有什么启示?[提示]①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②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3.思想运动: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1)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①传递文化: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2020年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

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一、单项选择题Ⅰ1.“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举国上下同庆中秋节是( )A.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中华民族身份的唯一标志C.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源泉D.体现了文化的区域性特征解析:“举国同庆中秋节”即庆祝民族节日,故A符合;BC说法错误;D与题意无关。
答案:A2.由于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重庆、湖北等地的部分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等地安家落户,他们所到之处,对当地的文化变迁产生着极大影响。
这说明( )A.人口迁徙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B.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商贸活动促进文化的发展D.经济活动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解析:部分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安家落户属于人口迁徙,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3.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有优秀文化,也有落后腐朽文化,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
所以②说法错误。
答案:C4.下列关于文化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④文化多样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故④说法错误,排除含④的项即可。
答案:A5.目前,全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饮茶人口20多亿。
英国人喜爱现煮的浓茶,并放一二块糖,再加少许冷牛奶。
美国人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浪费时间,因此他们常喝乌龙、绿茶等罐装冷饮茶。
俄罗斯人喜爱喝红茶,茶味浓厚。
日本茶文化同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方式多以喝清茶为主。
【人教版】2020年高考政治题典专题25文化创新(含解析)

专题25 文化创新【考情解读】考点一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考向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考向梳理】1.文化创新2.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和深刻意义。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高考典题汇编】1.(2018•江苏高考)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
材料表明(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答案】C2.(2015·海南高考)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计算口诀和手指拨珠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珠动数出,算存一体,实用方便,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誉的中国珠算( )①产生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②体现了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③表明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④印证了认识工具是认识的重要来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③说法绝对,直接经验未必比间接经验更可靠;④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①正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②正确。
答案选A。
3.(2014·江苏高考)“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
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
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
材料说明( )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答案】A【解析】本题材料并未涉及汉字的地位、中华文化的特征等方面的问题,故B、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不能入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在继承播中发、展2继020承与发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T
•E •X
•4、教育
•T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特点),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2)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 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民间传统手工艺——吹糖人
•吹糖人的是中国传统手工艺行业, •小贩们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 •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 •下面有一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 •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有一个大 •勺,中间放满了糖稀(据说是麦芽
•糖溶化所得)。•濒临消失的传统工艺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民间传统手工艺——草编艺术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一)文化的继承与发 展
•4、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要求: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 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成 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两者有什么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一)文化的继承与发 展
•3、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1)区别 •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发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联系
• A.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 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B.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 承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 该曲主歌部分旋律悠远绵长,歌词画面感丰富又不乏动人 细节,从恢弘场景过渡到细腻情感,如诗一般直戳人心。 副歌旋律渐渐扬起,辽阔空灵,歌词更是直抒椿的情感, 带着几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哀愁,让人不禁沉醉在《 大鱼》的音乐和故事中。周深以独特的嗓音和细腻的演唱 见长,在《大鱼》中的演唱一如既往得干净,从低吟浅唱 、娓娓道来到悠远激昂,层次丰富又以深情一以贯之,将 《大鱼》中椿、鲲、湫复杂的情感命运吟唱得细腻悱恻, 空灵动人。不管是词曲还是演唱,印象曲《大鱼》都与《 大鱼海棠》的内涵一脉相承,与电影的国风路线一样,歌 曲也秉承了悠远的国乐之风,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4、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P101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当堂练习
• 1、(2013北京卷) “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
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
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C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传 递文化;教育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 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 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私塾•教私育塾 个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按学
•网网络络学学习实习现
真正的共享和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外部因
矛盾运动
素
•科学技术的进步
•自身因 素
•思想运动
•自身因 素
•教育
•自身因 素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课堂小结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前提
•必然结果
•文化的继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 2、(2013北京卷) 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 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 明( )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草编艺术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通过穿绳打结等技法,编出 •各种微妙微俏的各种玩具,小动物.如蚂蚱、螳螂、仙鹤、蜻 •蜓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濒临消失的传统工艺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民间传统手工艺——捏面人
•捏面人是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广泛流传于我国各地。捏面人 的面料一般用面粉加糯米粉及各种彩色颜料调制而成,经手工 捏制成各种人物、动物,捏面人有着鲜活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 色。特别为孩子们所喜爱。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 4、【2013海南卷】某省举办“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吸引了许多海 外华裔青少年参加。他们考察祖籍地的发展成就,了解祖籍地的发展 历史,收集祖籍地的民间故事,体验祖籍地的民风民俗,增加了对祖 籍地文化的了解。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②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1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自学导读
• 1.什么是文化继承? • 2.什么是文化发展? • 3.二者有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 • 4.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5.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
刻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它促使中国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与
载体、内在核心文化和整体前进方向等三个方面发生了根
本性变化。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 他们呼唤要用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对抗神 学思想和经院哲学,以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 发展,由此而形成了文艺复兴运动。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Hale Waihona Puke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根本因素)
•生产力的发 展
•引起
•生产关系的调 整 •要求
•经济、政治的变 化
•决定
•导致 •社会制度的变革
•文化形态的变 化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2、科学技术的进 步
•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T
•E •X
•3、思想运动
•T
•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 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重要作用
• 教育部决定:2008年在10 •省市区20所中小学试点开设京 •剧课。《智斗》、《包龙图打 •坐在开封府》等经典京剧唱段 •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共选择 15首京剧唱段作为教学曲目, 根据不同年级确定不同的教学 唱段。《穷人孩子早当家》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经典 “样板戏”京剧唱段都入选 。
•文化的发
去取 其其 糟精 粕华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展革 推 故陈 鼎出 新新
• •
•
•
•
•
• •
动
的 矛 盾 运
生 产 关 系
生 产 力 与
PPT文档演模板
科 学 技 术
思
教
想
运
动 育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思维整合
•1、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要继承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 槽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P43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如何传承这些濒临消失的民间传统工艺和历史
文物?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百家争鸣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 促进文化发展。
•孔子 •儒家
•老子 •道家
•墨子 •墨家
•韩非子 •法家
•社会变革-百家争鸣-思想运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辨析: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答:(1)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 (2)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的承袭传统文化,而 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继承,并不是全盘接受。文 化的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然也不是全盘否 定传统文化。
• (3)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 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 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 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
•思考:为什么教育部要 •把经典京剧唱段正式进 •入中小学课堂?
•(1)京剧作为优秀文化需要继承和发展。 •(2)教育也是影响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 •传承文化的功能。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 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 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思考:马克思的话说明什么道理?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 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 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 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 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 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继承。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继 承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P44 •(3)发挥科学技术和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 用
PPT文档演模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