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和阳历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阴历

什么是阴历1、农历就是阴历,阳历即使指公历;2、以太阳视运动为依据设置的历法,叫“太阳历”,简称“阳历”,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就是这种,由于它来源于西方,是辛亥革命时期才传到我国的,所以也称为新历;3、以月亮的视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称为“太阴历”,简称“阴历”,这是东亚国家沿传的;4.阳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365天5小时48分钟46分钟。
平均一年只算365天的整数,不算尾数。
阳历每年分为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
还规定7月前,单月为大月,双月为小月;八月以后,双月是大月,单月是小月。
每年剩下的5小时48分46秒只涵盖了四年中的一天左右,而这一天是在第四年的二月加上的,称为闰年,所以闰年的二月有29天。
5.农历中,月亮圆缺的时间为一个月,共29天半。
为了计算方便,大月有30天,小月有29天,在一年的12月中旬,大小月大致交替排列。
一个太阴年大概有365天,平年和闰年没有区别。
农历没有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所以农历四季的变化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制定了一种新的历法,即所谓的阴阳台历。
我国现在还在使用的夏历(也叫阴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历。
和农历一样,以满月的时间为一个月,即大月亮30天,小月亮29天。
但它采用添加闰月的方法,使每年的平均天数接近阳历全年的天数来调整四季。
农历每两三年有一个闰月。
扩展资料:历法是一种计算年、月、日,并使它们与相关的天象相对应的方法。
也是一种协调公历年、公历月、公历日和回归年、农历月和太阳日的方法。
回归年约为365又1/4 日或 12又7/19朔望月,朔望月约为29又1/2 日。
年长不是月长的整数倍,也不是日长的整数倍;月长也不是日长的整数倍。
不同的文明,在协调年月日的时候,采用了不同的策略。
罗马人在开始的时候,采用的是每两年插入3/4个月的做法,后来逐渐将每年多于12个月的日子分到各个月里,逐渐演变成宫分历,也即是太阳历。
农历和阳历的区别

农历和阳历的区别
中国历又叫农历。
西历一般称之为阳历,也就是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
阳历全称为太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而定的历法,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就是阳历。
农历全称太农历,是根据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而定的历法,阿拉伯史书所用的赫吉拉历即所谓的回历,其实也是农历。
我国现在所称的农历,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既照顾到了月亮盈亏的变化,又照顾到了寒暑节气。
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跟农业种植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农历”在国人尤其是农民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一种历法,更是上下求索的炎黄子孙们,千百年来生活经验与智慧的化身。
农历阳历公历是什么意思啊

农历阳历公历是什么意思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关于农历、阳历和公历的说法,但是这三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一一介绍和比较一下它们的含义和特点。
农历农历又称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的一种,它是根据月相变化来确定日期的一种历法。
农历中的一个月份通常是由一个农历月亮圆圆的日子开始(农历初一),持续到下一个农历月亮圆圆的日子。
农历的年份也不同于阳历,往往会因为节气和节日的差异而有所偏移。
阳历阳历也称为太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为基础的历法。
阳历是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公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西方日期”。
阳历的一年通常是以太阳经过一年四季的时间来计算,一个月的日数也不固定,一般为28至31天。
公历公历是一种现代普遍使用的历法,主要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阳历计算方法。
公历是根据太阳的视运动来编订的历法,以确保具有统一的世界日期,以方便国际交流和商务活动。
在公历中,一年被分成12个月,每个月的日数不固定。
农历、阳历和公历的对比1.计算方式:–农历是根据月相变化来计算日期的历法;–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为基础的历法;–公历是以太阳的视运动为基础来计算日期的历法。
2.一年的长度:–农历的一年长度会因为月相的不确定性而有所变动;–阳历的一年长度是固定的365天(闰年366天);–公历也是以365天为一年。
3.国际化程度:–农历主要在东亚国家和地区使用;–阳历是全球通用的历法;–公历是国际上通用的历法,用于商务和国际交流。
4.节日和纪念日:–农历和阳历的节日有很多区别,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是按照农历来确定的;–公历的节日包括国际和宗教节日,如新年、复活节等。
结语综上所述,农历、阳历和公历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阳历和公历来确定日期和纪念日,而农历在传统节日及一些特定的传统习俗中仍然保留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农历、阳历和公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加深了对时间的理解和认识。
农历阳历怎么区分

农历阳历怎么区分
中国历又叫阴历,也称为夏历或农历。
西历一般称之为阳历,也就是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
阳历全称为太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而定的历法,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就是阳历。
阴历全称太阴历,是根据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而定的历法,阿拉伯史书所用的赫吉拉历即所谓的回历,其实也是阴历。
我国现在所称的阴历,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既照顾到了月亮盈亏的变化,又照顾到了寒暑节气。
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跟农业种植活动密切相关,所以“阴历”在国人尤其是农民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一种历法,更是上下求索的炎黄子孙们,千百年来生活经验与智慧的化身。
农历阳历怎么分别

农历阳历怎么分别
阳历全称为太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而定的历法,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就是阳历。
阴历全称太阴历,是根据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而定的历法,阿拉伯史书所用的赫吉拉历即所谓的回历,其实也是阴历。
我国现在所称的阴历,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既照顾到了月亮盈亏的变化,又照顾到了寒暑节气。
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跟农业种植活动密切相关,所以“阴历”在国人尤其是农民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一种历法,更是上下求索的炎黄子孙们,千百年来生活经验与智慧的化身。
什么是阳历和阴历

什么是阳历和阴历阳历和阴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系统,用于描述和记录时间的方式。
它们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并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本文将为您介绍阳历和阴历的基本概念、区别和应用。
一、阳历阳历,又称公历或格里高利历,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周期计算时间的一种历法系统。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年,由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尤利乌斯·凯撒委托天文学家设立。
阳历的特点是以1年365天5小时48分钟46秒为周期,分为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固定,平年是28天至31天不等,闰年2月有29天。
阳历以1月1日为新的一年的开始,一般将一年分为4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阳历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国家。
它在商业、政务、交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国际化特点。
阳历常用于统计、计算、约会、宴会等场合。
例如,国际标准时间(UTC)采用阳历,世界各地通用的时钟和日历也基于阳历。
二、阴历阴历,又称农历或中国传统历法,是以月亮的周期变化为基础,结合太阳的岁差修正而成的一种历法系统。
阴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是中国古代农民根据月亮的变化推算出来的。
阴历的特点是以1年约354天为周期,分为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为29天至30天不等,没有闰年的概念。
阴历在中国及其他东亚国家广泛使用,有着重要的农业、宗教和文化意义。
在中国,阴历被用于农业生产的安排、传统节日的选择和庆祝、姓名的取名等方面。
农历的每一个月都有特定的名称,例如正月、二月、十一月等。
各个节气(例如冬至、清明等)也是依据阴历来确定的。
三、阳历与阴历的区别阳历和阴历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时间计算的依据。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而阴历是以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基础。
这导致了二者的周期和月份天数不同,从而产生了应用上的差异。
阳历的特点是对时间的计算较为精确,能够准确地反映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的季节变化。
而阴历则更注重月相的变化,适合用于农业生产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阴历阳历农历怎么区分

阴历阳历农历怎么区分
1、阳历:等于公历
所谓公历和阳历指的就是地球围绕太阳进行旋转,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我们通常理解为一年四季,但如果精确成数量的话,就是365.24天。
这里大家就应该能明白了,0.24×4大概就是一天的时间,所以每隔四年会有一个闰年,具体体现在2月份。
闰年就是29天,非闰年28天,我们平常都是按照的阳历进行生活的。
2、阴历:月相的变化
古人通过观察月相的变化总结出来的一个月圆月缺一个月的时间,大概就是29.5天。
这也是小月份29天,大月份30天,这样一年大概就是354天。
阴历一般就是大家所理解的几月初几,也就是过生日的那个历法,真正过生日需要按照大家的阴历过,这也是区分阳历和阴历的重要特点。
3、农历:中国古人的节气智慧
由于阴历和阳历之间相差11天左右,这样三年就会相差一个月,如果把阴历和阳历合在一起,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农历并不完全等同于阴历,这里就要提到有人连续过两个月的生日这种情况,这其实是和二十四节气之间有关系的。
农历和公历是怎么一回事

农历和公历是怎么一回事农历介绍农历,又称农历阳历或旧历,是一种以月球回转与月相变化为基础的历法,它被广泛用于亚洲等地区。
农历的每一天对应着月球在地球上的位置,因此它的时间单位是一个月,一年有12个月。
由于农历是依照银河中的星空变化确定朔望月的日期,因此其日期并不完全与太阳历法一致,容易导致节日与季节的错位。
公历介绍公历,也称为太阳历或阳历,是一种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而规定的历法。
公历的时间单位是一年,一年通常分为12个月,365天或366天。
公历主要用于国际交流和商业活动,因为其日期与季节的对应比较准确。
区别与联系1.时间单位不同:农历的时间单位是一个月,而公历的时间单位是一年。
2.日期差异:由于农历和公历的核心差异在于对时间单位的选择,因此两者的日期对应并不一致。
农历和公历的转换由于农历和公历日期有着自身的特点,人们在使用中有时需要进行农历和公历之间的转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历和公历转换方式:农历转公历农历到公历的转换通常需要进行农历月份的计算、闰月处理以及日期的调整。
比较常见的转换方法包括查阅专业的农历转换表格、使用农历转换的手机App或者在线农历转换网站等。
公历转农历公历到农历的转换相对来说复杂一些,需要考虑公历的闰年及每月的天数等因素。
一般来说,需要使用专业的公历转农历的软件或者在线工具进行相应日期的转换。
农历和公历的应用农历和公历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农历:在一些亚洲国家,农历被用于确定重要传统节日的日期,如中国的春节、清明节等。
农历也被用于农业生产、民俗传统以及祭祀活动等。
•公历:公历是国际通用的历法,广泛应用于政府、商业、科研等领域。
大多数国家的法定节假日都是根据公历来确定日期的。
农历和公历的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公历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是农历在很多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在未来,农历和公历将继续共存并发展,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成为人类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历和阳历是什么意思?
标签:阳历阴历
回答:2阴历和阳历是什么意思?
阳历:1976年9月13日8时51分阴历:丙辰年(沙中土)八月二十...更多资料>> 最佳答案derek
[新手] 阴历就是农历也就是阿拉伯字下面的汉字。
阳历就是通常我们看的几月几日(号)回答:2006-11-27 08:55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大师] 历法源于天文,受制于权力。
所以各个国家使用的历法有所不同,就是一个国家在历史的各个时期也会采用不同的历法。
历法可分阳历,阴历及阴阳历。
基于以地球绕太阳一周计为一年的历法称阳历,基于以月球(太阴)绕地球一周计为一月的历法称阴历,同时采用以上两个基准的称阴阳历。
我国自夏代起就采用阴历计月,并设节气的阴阳历。
此历自汉以后历代因之,迄于清末。
因起源于夏,固称夏历,民国称旧历,共和国称农历。
现代阳历因国际通用而称公历。
公历的鼻祖是罗马历。
经格里高里八世改革后的历法就是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公历,称“格里高里历”,简称格里历。
其历年的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与回归年长度仅相差25.92秒,要经过3333历年两者才会相差1日。
中国辛亥革命后(1912年),即采用格里历。
1949年起采用公元纪年。
阳历也就是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
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
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
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
这一年叫做闰年。
所以闰年的二月有29天。
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
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
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
由于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衷的历,就是所谓阴阳合历。
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
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
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