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和阳历
农历是阴历还是阳历农历,阳历,阴历的区别

农历是阴历还是阳历农历,阳历,阴历的区别很多人认为农历就是阴历,其实二者还是有差别的。
阴历的时间和阳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
小编整理了农历是阴历还是阳历农历,阳历,阴历的区别,希望能帮助到您。
农历是阴历还是阳历很多人认为农历就是阴历,其实二者还是有差别的。
阴历的时间和阳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
农历,阳历,阴历的区别除了这两种对日期的说法,我们还常听到一种叫做“农历”的日期,那么这三种说法到底有什么区别?1912年之后,中国开始采用西方的公历,俗称“新历”,与中国旧有的历法相对。
1949年后则正式采用公元纪年。
而阴历也叫太阴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
阴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
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
所谓“月有阴晴圆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旧有的历法是阴历还是阳历呢?其实都不算。
中国自古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一般称为“农历”。
很多人认为农历就是阴历,其实二者还是有差别的。
阴历的时间和阳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
如果完全按照阴历来,可能不出五年,我们就要在夏天过春节了。
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因为中国的历法中有一项伟大的发明叫“置闰法”。
每19年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一年383天或384天,称为闰年。
比如2016年、2020年都是闰年。
陆游的诗《蜗舍》中有:“麦因多雨损,蚕遇闰年迟”。
农历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安排农业生产。
所以二十四节气来自农历,而非阴历。
但是,除了清明节之外,中国的其他传统节日都是根据阴历设置的。
如今,属于汉文化圈的人们每年仍要庆祝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
所以说,中国传统的历法是结合了阳历和阴历的一种阴阳历。
它用置闰法填补了阴、阳历的时间差,又用阳历的规律制定了安排农事的二十四节气。
在农历的时序中,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一致,春耕秋收也得到了有条不紊的规划。
日月相合的农历,其实用价值远远超过了其他历法。
阳历,阴历,农历,公历都是什么意思

阳历、阴历、农历、公历是什么意思阳历、阴历、农历和公历是一些常见的时间计量方式,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历史背景。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四种历法的含义,起源和应用范围。
阳历(Solar Calendar)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的历法,也称太阳历。
它以一年的时间为周期,划分为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则根据具体的月份而定。
现代世界普遍采用的阳历标准是格里高利历(Gregorian Calendar),是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公元1582年颁布的。
阳历以全年的日数为基准,是以太阳的视黄经为准来计算时间。
阴历(Lunar Calendar)阴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运行周期为基础的历法,也称农历或月历。
阴历是古代中国等东亚国家传统的历法,许多农历国家现在仍然在特定的传统和节日中使用阴历。
阴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按照农历古法定为29天或30天,因此一年的时间为354天,比阳历短约11天。
农历(Traditional Lunar Calendar)农历是一种根据农作物生长变化和气候变化划分年月的历法。
农历和阴历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但在中国等一些地区,农历常用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农历中一年被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并且与阴历的月份有关,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认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公历(Gregorian Calendar)公历是现代世界主要采用的历法,也称西方历法或现代历法。
公历主要是以阳历为基础,由原先的罗马儒略历演化而来。
它是以一年365天和一个闰年366天来计算时间。
公历在社会、政治、商业等领域广泛应用,并成为国际通用的时间计量标准。
综上所述,阳历、阴历、农历和公历是不同文化传统和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不同时间计量方式。
每一种历法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应用范围,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背景选择合适的历法来进行时间计量和安排生活。
农历与阳历的区别是什么

农历与阳历的区别是什么
中国历又叫阴历,也称为夏历或农历。
西历一般称之为阳历,也就是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
阳历全称为太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而定的历法,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就是阳历。
阴历全称太阴历,是根据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而定的历法,阿拉伯史书所用的赫吉拉历即所谓的回历,其实也是阴历。
我国现在所称的阴历,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既照顾到了月亮盈亏的变化,又照顾到了寒暑节气。
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跟农业种植活动密切相关,所以“阴历”在国人尤其是农民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一种历法,更是上下求索的炎黄子孙们,千百年来生活经验与智慧的化身。
农历的阴历和阳历对照

农历的阴历和阳历对照阴历和阳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它们在记录和计算时间的方式上有所不同。
农历也被称为阴历,是中国传统的历法,主要基于月亮的运行轨迹来划分时间。
而阳历则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历法,主要基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时间来计算。
一、阴历的特点和用途阴历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历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来判断时间的流逝。
阴历根据月亮的周转周期,将时间划分为一个月为一个周期,并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每个月是由一个新月开始,到下一个新月结束。
阴历主要用于农业和天文观测。
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人们需要根据月份来安排农事活动,如种植农作物、采摘果实等。
同时,阴历也用于预测和观测天象,例如预测日食、月食等。
因此,在传统的农历中,每个月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正月、二月等,以帮助人们准确记录时间。
二、阳历的特点和用途阳历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历法,也被称为格里高利历。
其基本原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作为一个年度单位,将一年分为365天或366天。
阳历有固定的月份、日期和星期。
阳历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主要时间参考。
人们通常使用阳历来记录和计算时间,例如生日、节假日、工作日等。
阳历在社会活动、商业交易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帮助人们统一和协调时间。
三、阴历和阳历的对照由于阴历和阳历的计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日期并不总是对应的。
为了方便交流和参考,我国在现代社会中一般使用阳历,但传统农历仍被广泛应用于农事活动和传统节日。
每年的农历日期并不固定,因为农历是根据月亮的运行周期来划分的。
而阳历则是按照固定的日期和月份计算。
因此,农历的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在阳历中会有不同的日期。
另外,农历每个月的形成和消失时间也不同,导致农历的每个月的天数也会有所变化。
综上所述,阴历和阳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它们在计算时间和记录日期的方式上存在差异。
阴历主要应用于农业和天文观测,而阳历则是现代社会主要使用的历法。
虽然它们的日期并不总是对应的,但农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每年的传统节日和农事活动都以农历日期为准。
阴历阳历对照

阴历阳历对照一、概述阴历和阳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系统,常用来进行日期计算和农历节日的确定。
阴历是以月亮的周期为基础制定的日历,而阳历则是以太阳的位置为基准的日历。
阴历和阳历在日期的计算方法、历法结构、时间精确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本文将详细介绍阴历和阳历两种历法的特点,并对照比较它们的差异。
二、阴历的特点阴历,也叫农历或农民历,起源于古代农耕文明。
阴历以月亮的周期为基础,将一个月分为一个月圆到下个月圆之间的时间段,一年则包含了12个月。
阴历的计算方法与太阳的位置无关,而是依靠观测月相变化的规律来推算。
阴历的节气则是根据太阳的位置和地球公转周期来确定的。
由于月亮的运行轨道是椭圆形的,所以阴历的月份长度会有所不同,一般在29到30天之间。
三、阳历的特点阳历,也叫公历、格里高利历,是西方文化中广泛使用的日历系统。
阳历以太阳的位置为基准,以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一个年周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则根据月亮的运行轨道和地球的公转周期确定。
阳历的计算方法更为精确,每个月的平均天数为30.4375天。
四、阴历和阳历的对比1. 历法结构阴历的月份是基于月相的变化来划分的,一个月从一轮满月到下一个满月之间的时间段。
而阳历的月份则是根据月亮的运行轨道和地球的公转周期计算的。
阴历的一年通常包含12个月,每个月大约有29到30天;而阳历的一年有365天(普通年)或366天(闰年),每个月的天数不一定相等。
2. 时间精确度阳历的计算方法比阴历更为精确,每个月的平均天数为30.4375天,年份的长度也更为准确。
而阴历的计算方法则是基于月相的变化,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地球的公转周期。
因此,在阴历和阳历之间进行日期的转换时,容易产生误差。
3. 确定节气和节日阴历和阳历在确定节气和节日方面也存在差异。
阳历的节气是根据太阳的位置和地球公转周期来确定的,每个节气的日期都是固定的。
而阴历的节气则是根据太阳和月亮的位置关系来推算的,每个节气的日期会有所浮动。
什么是阳历和阴历

什么是阳历和阴历阳历和阴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系统,用于描述和记录时间的方式。
它们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并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本文将为您介绍阳历和阴历的基本概念、区别和应用。
一、阳历阳历,又称公历或格里高利历,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周期计算时间的一种历法系统。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年,由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尤利乌斯·凯撒委托天文学家设立。
阳历的特点是以1年365天5小时48分钟46秒为周期,分为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固定,平年是28天至31天不等,闰年2月有29天。
阳历以1月1日为新的一年的开始,一般将一年分为4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阳历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国家。
它在商业、政务、交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国际化特点。
阳历常用于统计、计算、约会、宴会等场合。
例如,国际标准时间(UTC)采用阳历,世界各地通用的时钟和日历也基于阳历。
二、阴历阴历,又称农历或中国传统历法,是以月亮的周期变化为基础,结合太阳的岁差修正而成的一种历法系统。
阴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是中国古代农民根据月亮的变化推算出来的。
阴历的特点是以1年约354天为周期,分为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为29天至30天不等,没有闰年的概念。
阴历在中国及其他东亚国家广泛使用,有着重要的农业、宗教和文化意义。
在中国,阴历被用于农业生产的安排、传统节日的选择和庆祝、姓名的取名等方面。
农历的每一个月都有特定的名称,例如正月、二月、十一月等。
各个节气(例如冬至、清明等)也是依据阴历来确定的。
三、阳历与阴历的区别阳历和阴历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时间计算的依据。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而阴历是以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基础。
这导致了二者的周期和月份天数不同,从而产生了应用上的差异。
阳历的特点是对时间的计算较为精确,能够准确地反映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的季节变化。
而阴历则更注重月相的变化,适合用于农业生产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阴历阳历转换计算公式

阴历阳历转换计算公式
1.阴历阳历的转换不同
阴历和阳历是两种不同的日历,其中阴历是按照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轨迹,按照太阳来计算日期的日历,而阳历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来计
算日期的日历,因此两者的转换要求也有所不同。
2.基本原理
阴历日期的转换要求基于以下原理:以中国唐朝为基准,一年共有
354/355天,每2~3年有1年闰,即365天,农历每年分12个月,有大
小月之分,每个月又按30、29两种不同的天数计算,其中大月30天,小
月29天,定朔月以节令月为基准(每4年更换节令月),每个月节令月
称为“正月”。
阳历日期的转换要求基于以下原理:一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每月有28天到31天,共12个月,而每个月的天数是固定的,故可以按
照这个原理进行转换。
3.转换公式
由于阴历和阳历日期的计算方式有所不同,所以转换公式也有所不同。
阴历转换为阳历时,公式如下:
N=(N+2)/3
其中,N=农历月,若N不满三位数,则用0补齐;如N=5,则N=005;
将结果作为农历的节令月,即可求得是阳历哪一月;
同时,节令月的1号即是阳历日期;
反之,阳历转换为阴历时,公式如下:
N=(N-1)*3+2
由于农历每个月只有29或者30天,即农历的节令月只有29号或者30号。
过生日阳历好还是阴历好

过生日阳历好还是阴历好通常来说,家里的老人给孩子过生日是按照阴历过的,而年轻父母一般都会选择按阳历过,因为阳历的生日每年都是同一天,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比较好记。
而阴历还要换算成现在的日子,并且每年的日子都不一样。
一、给孩子过生日,选择阳历和阴历的区别生日,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因为过生日的时候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可以吹生日蜡烛、吃生日蛋糕,还可以收到长辈们的礼物。
同时,在生日的时候还能吃到丰盛的大餐。
并非所有的父母都会像我同事那样,一年里给孩子过两个生日,大多数父母都是在“阳历”和“阴历”之间选择其一。
关于选阳历还是过生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部分人认为我们应该遵循传统,旧习俗不能丢,过阴历生日更为准确;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要与时俱进,过阳历生日比较方便。
那么,阳历和阴历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关于年月的记载有两种不同的计法:一种是阳历、一种是阴历。
我国采用的是公历纪年,具体到某年某月几号,这种计法就是阳历。
比如身份证以及文件、合同等落款日期,都是阳历。
不仅一目了然,还比较容易让人记住。
而阴历,是按月亮的月相来安排的,是古人特有的纪年法。
比如:中秋节、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都是按照阴历来记的。
我们中国人讲究生辰八字,而生辰八字只能以阴历的出生年、月、日、时推算,尤其是老一辈的人,普遍认为过阴历生日更正式。
二、给孩子过生日,父母应遵守这3个原则,建议了解一下有时候,给孩子过生日,到底该选“阳历”还是“阴历”,确实让人犯难。
那么,究竟该如何选择呢?父母应遵守这3个原则:1.遵循传统,过阴历生日如果根据风俗习惯,那就是过阴历生日,而且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以阴历为准的。
如果家里有老人的就会知道,老人计算时间都是以阴历为准,他们自己是过阴历生日,同时也以阴历来记子孙后代的生日。
所以,如果家庭成员注重传统文化,我们就可以选择过阴历生日,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了解传统的民族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追求新潮流,过阳历生日阳历是世界通用历法,如今选择过阳历生日的人也越来越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 连; 降, 寒。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季更替、 气温、天气、物候等方面的特征。
民 谣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 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 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小 结
二十节气
历 阳历: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 —公历 为依据 法
阴阳历:结合前二种历法
阴历: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
—农历 闰月
1、2004年2月29日是小贝贝的生日, 那依据公历,下次生日时什么时候?
2008年2月29日
2、下列世纪年1100年、1600年、1900 年、2100年中,哪年属于闰年? 1600年
答:公历包括年、月、日、星期。
二十四节气
• 农历闰月的设置与“二十四节气”有关。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家的杰出创作, 为中国所独有,是我国各地安排农事活动 的主要依据。由于“二十四节气”是地球 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具体反映,它与阴历 没有关系。
自己做一个二十四节气表
春 季 夏 季 秋 季 冬 季
(甲)
10
星期一
三十
(乙) (丙) 壬午年 (丁)
四月
夏至:公历6月21日
农历四月初四
说一说、写一写:
1、有关节气谚语。 2、记录节气时观察到的气象、大自然的 变化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3、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谷雨:4月19-21日交节 说明: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 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5月5-7日交节 说明:夏季的开始。
小满:5月20-22日交节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6月5-7日交节 说明: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6月21-22日交节 说明: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7月6-8日交节 说明: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 气候开始炎热。
立 春 立 夏
立 秋 立 冬
雨 水 小 满
处 暑 小 雪
惊 蛰 芒 种
白 露 大 雪
春 分 夏 至
秋 分 冬 至
清 明 小 暑
寒 露 小 寒
谷 雨 大 暑
霜 降 大 寒
二十四节气
• “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基 本上是固定的,每月两个节气,上半 年是每月的6日和21日,下半年是每月 的8日和23日,最多相差一两天。在 农历中,通过设置闰月将“二十四节 气”恰当地分配在各月中,使之有稳 定的季节特征,故“二十四节气”也 就成为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
立秋:8月7-9日交节 说明:秋季的开始。
大暑:7月22-24日交节 说明: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处暑:8月22-24日交节 说明: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 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9月7-9日交节 说明: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9月23-24日交节 说明:昼夜平分。
寒露:10月8-9日交节 说明: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21
初十
22
十一
23
十二
24
十三
25
十四
26
十五
27
世界麻风日
28
十七
29
十八
30
十九
31
二十
2013年2月日历表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廿一
2
世界湿地日
3
立春
4
小年
5
廿五
6
廿六
7
廿七
8
廿八
9
除夕
10
春节
11
初二
12
初三
13
初四
14
情人节
15
初六
16
初七
17
初八
18
雨水
19
初十
20
十一
21
十二
大寒:1月20-21日交节 说明: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思考:节气是如何划分的?从制订历法 的依据来看,我国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 候属于阴历还是阳历成分? ——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轨 道划分的,所以,我国农历中的二十四 节气属于阳历成分。
春 夏 秋 冬
二十四节气歌 雨 惊 春 清 谷 满 芒 夏 暑 相 暑 露 秋 寒 霜 雪 雪 冬 小 大
阳历: 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依据的。
阴历
• 又称太阴历,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 称为一个朔望月,其平均长度为29天12 小时44分03秒(29.5306天),取大月30 天,小月29天,大小月相间排列。阴历 取12个月为一年(穆斯林年),历年长 354.3672天。由于阴历一年比阳历一年 少10.875天,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 和地区已不再使用这种纯粹的“阴历” 了。
22
十三
23
十四
24
元宵节
25
十六
26
十七
27
十八
28
十九
阴阳历:结合了阳历与阴历的历法特点。
公历和农历:
公历---目前全世界通用的历法。 属于阳历。
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历法。 属于阴阳历。
我国的日历
2009年6月小
公历
日历
农历
4
星期四
己丑年 五月
夏至:公历6月21日 农历五月廿九
十二
请观察,并回答问题:
个月,每月( 30 )或( 31 )天。但二月平
6、阳历每400年设97个 (366 )日的
年,303个(365 )日的平年。闰年特点: 公元年能被( 4 )整除,世纪年能被 ( 400 )整除。
7、古人把(四季更替)的周期分为二 十四节气,它是属于(阳)历成分, 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 )为依据。
立春:2月2-5日交节 说明: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2月18-20日交节 说明: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3月5-7日日交节
说明: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 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3月20-22日日交节 说明: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4月4-6日交节 说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立秋:秋季开始,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 白露:因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气往往凝成露水。 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降霜 立冬:冬季开始 小雪:开始降雪 大雪:降雪较大 冬至:进入“数九”寒天,白天短,夜晚长。 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 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2009年6月小
阳历 阴历 阳历
4
星期四
己丑年 十二 五月
夏至:公历6月21日 农历五月廿九
公历 农历
1、我国的日历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
2、我国日历各部分分别属于何种历法成分?
答:由公历和农历两部分组成。
答:公历属于阳历,农历属于阴阳历。
3、我国的日历中包含了公历和农历, 那你知道公历中包含了什么吗?
阴历: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的。
中国农历
• 中国农历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 农历历法规定:以月相朔所在的那天为每月初一, 下次的日期为下月初一。小月29天,大月30天。 大小月完全依据天象,不人为规定。确定“朔日” 要考虑太阳和月亮的实际位置,技术性专业性较 强。在我国根据紫金山天文台的观测为准—— “紫金历”。 • 阴阳合历是将阴历和阳历协调起来的历法。我国 农历就是典型的阴阳合历(在此特别强调一点, 农历不是阴历!),并且通过设置闰月的办法将 二者巧妙地统一起来。
3、 现有三种历法,分别是( 阳历 )、
( 阴历 )和(阴阳历 ),而我国的农
历是属于其中的(阴阳历 )。公历是以
(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的,阴历是 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的。
4、公历年以(公元)记年。一年( 12 ) 年为二十八天,闰年为( 29 )天。 5、有一位同学今年12岁,才过三次生日 你知道为什么吗?说说他是哪天生日的。 答:他出生在闰年,生日是2月29日。闰年 四年出现一次,所以他12岁过了三个生日。
今天是星期天,小明正在学习,突然听到隔壁传来李阿 姨和他们家保姆陈阿婆的争吵声。 “阿婆,我清清楚楚记得你是3月2号来我家的,今天是5 月2号,刚好满两个月。说好每个月的工资是600元。现在我 付给你1200元,怎么会错呢?” “可我也分明记得是二月十二 来你这儿的,那天还是我 孙子的生日。今天是三月十四,再加上今年有闰二月,掐指 算一算,我都在你家干了63天了,超过两个月了呀,……” ……
观察年历表,看看阴历和阳 历每个月各是多少天?阳历每月 长短都相同吗?2月份是多少天? 每年都相同吗?
2013年1月日历表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元旦节
2
廿一
3
廿二
4
廿三
5
小寒
6
廿五
7
廿六
8
廿七
9
廿八
10
廿九
11
三十
12
12月小
13
初二
14
初三
15
初四
16
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