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西方人权思想及其意义
近代西方人权思想探析_张庆服

第19卷第2期济宁师专学报1998年4月Vol.19No.2Journal of Jining Teachers College Apr.1998近代西方人权思想探析张庆服摘 要 近代西方人权思想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近代西方人权思想既是时代的产物,又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近代西方人权思想既有历史的进步性,又有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
关键词 人权思想 自由权 财产权人权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些基本权利的总称,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内涵。
近年来,西方某些大国打着人权的招牌,肆意干涉别国内政,致使本来多元的人权概念更加混乱化。
众所周知,现代西方人权思想,直接导源于近代西方人权思想。
为了从根本上厘清现代西方人权的本质,本文试图就近代西方人权思想诸问题作简要探讨分析。
一收稿日期:1997)09)24本文作者:济宁师专历史系副主任 讲师 272125近代西方人权思想,是由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来的。
它的产生,既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又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
在近代人权思想产生之前,西方历史上就产生了人权思想的萌芽,它主要体现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思想中和中世纪基督教的神学体系中。
而近代西方人权思想与古代人权思想萌芽具有深刻的渊源关系。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在自然界的支配下,只有靠集体劳动和生活才能生存,个人根本没有选择行为自由的能力,人还没有完全同自然界分离开来,人们/在氏族制度内部,权利和义务之间还没有任何差别0,¹因而,人们不可能产生权利的观念,自然也不可能存在人权。
在奴隶社会里,随着/自由公民0的出现,人权观念萌芽。
从理论上讲,人权在于/人的自觉0,人的自觉在于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和自主意识。
古希腊城邦/积极公民的共同私有制0,为城邦自由公民的自觉奠定了基础。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0这一命题,其含义为:一是指个人以自己的知觉、意见、信念作为真理的标准;二是指人类是衡量万物的尺度。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名师课堂在线
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基本特点
实战演练
夯实基础
1.由于旧的封建专制集权势力的强大,它们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这就 决定了资产阶级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2.法律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也是用来维护自身利益 的重要工具。在英、法、美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中,《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等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治目标 实现方式 思想武器
把西方民主学Βιβλιοθήκη 与传 统儒家思想相结合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 等学说并对其加以改造
重点识记二、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1.改良与革命的论战 (1)内容:论战的中心围绕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展开,即革命要不要推翻 清政府、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 民主共和国 (2)评价 ①改良派的主张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没有看到专制势力的顽固。 ②革命派的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逐渐占据优势,通过论战有力地 促进了 民主共和 思想的传播。 2.《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 (1)背景 ①20世纪初,改良派广泛宣传立宪思想,立宪运动应运而生。 ②清政府派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等问题。
重点识记二、美国的《独立宣言》 1.背景
(1)英国的殖民统治激起北美人民的反抗,引发北美独立战争。
平等的启蒙思想。
(2)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传播:富兰克林、杰斐逊等积极宣传自由、
2.发表: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
3.内容 (1)宣告美洲13个联合殖民地正式脱离英国,成为独立和自由的 合众国 。 (2)用 天赋人权 的基本原则。 和民主原则阐述独立的理由,也阐述了新国家
(3)赞同君主立宪,反对操之过急。
3.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和五权分立 (1)旧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清朝的专制统治; 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 生主义是解决以 土地 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2)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
1当代西方的人权概念和人权理论

法与人权——当代西方的人权概念(观念)和人权理论1叶立周“人权”无疑是当今世界最热门、最时髦的词汇之一。
但在这同一名称的下面人们却有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主张或要求,不同的理论底蕴与不同的利益指向将人权概念(观念)搅成了一锅粥。
正是“如果对一个问题理解不深且又深信不疑,其结果很可能是狂热的、相互冲突的。
人权问题即如此”。
2这是对西方人权理论状况比较恰当的描述。
西方的人权思想可谓源远流长,人们顺流而上,往往要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但其真正的产生还是在近代,它是近代市场和近代国家形成这一社会变化的产物,也是和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努力分不开的;3现在的“人权”在过去曾被称作“自然权利”,人们对这一权利的理解是和对自然法的理解相联系的。
“进入20世纪以后,‘自然权利’这一含糊的概念逐渐被‘人权’概念所取代,其内容也不断丰富。
”4至于“现代人权观念的内容”,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提出并得到系统阐述的。
”5本文在逻辑结构上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四问题,主要是介绍当代西方学者在人权概念(观念)和人权理论的几个问题上的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五问题是第二部分,主要是提出我们认识人权问题上的方法论问题、人权理论的大致发展脉络、理论基础、主要特点和笔者对人权的认识,以提供进一步思考的资源与路径。
一、人权的概念(观念)6人权概念(观念)在人权研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它就像一个坐标,人权的其他内容都可以从这个坐标系中标示出来。
因此,掌握了核心的人权概念有助于我们把握其相关理论,当然,对人权概念的整体把握也离不开对其理论整体的综合与体悟。
基于此,我们认为,把握一个概念应在其特定的理论中来综合,而不是简单的看一个判断句,那样往往不得要领。
这里我们介绍几位比较有影响的当代西方学者在人权概念(观念)上的观点。
雅克•马里旦首先介绍雅克•马里旦的人权思想。
7马里旦是新托马斯主义法学的代表1关于这个题目需要说明的是:1、“当代”在时间上大致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西方”是名不副实的,因笔者的语言能力和搜集资料的局限,本文只是大多是英美学者的观点;3、在笔者看来,人权问题大致包括三个部分,即,人权基本理论、具体人权理论和人权实现(践)(机制、制度与过程)理论,本文只是围绕人权的概念探讨了几个问题,还有很多问题,诸如人权的证成、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人权、各种具体人权、东西关系中的人权、南北关系中的人权、人权与科技发展等等均未涉及;4、人权问题,不管是理论问题还是实践问题,均是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既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也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和表现。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历史PPT教学课件)

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 想
3、斯宾诺莎的主要思想 (1)人性论
自我保存是人性的根本原则,生存权是人的最高自然权利
(2)斯宾诺莎的社会契约思想
A、订立契约、建立国家是理性的需要 B、国家和立法的目的在于保障人的生命和社会安全
民主政体是最理想的政治制度
(3)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探究1:斯宾诺莎是怎样认识“神学”与“理 智” 之间的关系的?他说的“理智”指什么? 认为神学不应干涉“理智”,即反对这种对人 们思想的禁锢。 理智指人运用自己的头脑自由地思考。
第一单元 第2课
课标要求
①知道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 基本内容
②理解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别
③树立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
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 想
1、提出背景
政治上,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建立了荷 兰共和国,面临来自国内、外封建势力的威胁 经济上,荷兰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思想上,基督教神学还统治着人们的头脑。 综上,荷兰资产阶级急需在思想理论上反 对封建专制,捍卫资产阶级的利益。
2.洛克的分权理论有什么历史影响?
3.总结斯宾诺莎、洛克、卢梭思想的共同点
近代欧洲民主思想的深远影响
1.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 动作用; 2.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 的思想准备; 3.鼓励了中日等亚洲国家仁人志士的 斗争; 4.为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设计出了 可行的模式。
人民有反抗暴政的权力
探究2:洛克的分权理论有什么历史影响?
为英国的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做出理论论证(主
张立法权属于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
他强调的分权与制衡理论为孟德斯鸠所发展, 成为资产阶级确立政权组织形式的重要原则 对18世纪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 影响
近代西方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启示

近代西方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启示自从进入近代以来,中国在面对列强侵略时曾深感国力的不足,并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借鉴先进的文化、思想和政治体系。
这种学习并非一味抄袭,而是选择合适自身的部分并进行融合、创新,从中汲取精华。
西方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包括现代科技、社会制度、哲学思想等方面,这为中国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启示我们思考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近代以来,西方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中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传统的手工业经济在现代化进程中已不再适用,整个社会开始了工业化进程。
当然,社会进步并非一帆风顺的,我们应该反思自身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
西方强调逐步发展,要在尊重环境和自然生态的原则下推进现代化进程,而在中国,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往往忽视环保、人权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对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改善现状需要我们从根本上调整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对环保和社会公正的行政监督。
此外,西方民主制度在现代化进程中也给中国流淌着新的思维路径。
尽管民主制度不是万能的,但是它对人民自由的尊重和权利的保障却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政府要依赖公民的监督和参与才能真正实行公正和政策有效,更重要的是这种供求关系还会有效地促进创新和发展,把力量变成可持续的源泉。
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历史经验,我们需要改进现行的制度体系,并在民主化进程中注重平衡各种利益和各方面的资源。
最后,近代西方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是显著的,这种思想又运用到文学艺术中。
将曾被视为不适宜的西方形式和思想注入我们的文化母体中,逐渐形成新的艺术形式,比如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沪剧就是一个亮点。
这种创新并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我们马不停蹄地前进注入了新的能量。
综上所述,近代西方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启示不容忽视。
对于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西方的先进经验中寻找对策,不断探索,吸收大陆、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华侨的意见,融合创新,寻求最符合中国自身国情的道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快、更顺利。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4.18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斗争 (1)“预备立宪”的骗局,使清朝专制统治空前孤立。 (2)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并颁布《临时约法》。 (3)袁世凯专权,并企图复辟帝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发 起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3.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民主进程的作用 (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临时约法》。
(1)据材料,概括指出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 统的理由。 (2)结合史实,说明伦敦华侨建立“共和立宪国”的愿 望是否真正得以实现。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争取民主共和的斗 争。第(1)问,可以从对内稳定局势、对外避免干涉等角度 解答;第(2)问,“说明”重点从袁世凯就任大总统的后果 来回答。
3.议会与国王冲突的原因 (1)英王实行无议会统治,推行反动政策,迫害清教 徒。 (2)国王在征税问题上更加肆无忌惮。
4.英国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反复性 (1)表现:议会斗争、军事斗争、双方妥协、宫廷政变 等。 (2)原因 ①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 小。 ②斯图亚特王朝掌握国家大权,力量上占优势。 (3)认识: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新的 社会制度必然经过多次斗争才能战胜旧的社会制度。
材料二 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准备实 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 (二)国民政府委员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 士选任之。 (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机关。
附注: (一)国民政府主席提请选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 由各党派自行提名,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 选。 (三)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 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 ——摘自《政协会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 (1946年1月28日)
课件1: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3.内容: (1)社会契约论:人民通过社会契约组成政治社会和政府, 保护人们生来就有的各种_自__然__权__利__;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人 民赋予的,因而应当实行_君__主__立__宪__制度。 (2)分权学说:国家存在着三种权力,即_立__法__权__、行政权 和对外权。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和对外权属于国王。 (3)人民主权说: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如果国王或政府违背 了人民意志,违反了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使用武力推翻 其统治。
4.影响: (1)把自由看作政治目的,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 _理__论__上的论证。 (2)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1.背景:英国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动荡,最终实现了资产 阶级与_封__建__势__力__之间的政治妥协。 2.目的:为了捍卫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三、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1.背景: (1)18世纪初,法国的_封__建__专__制__制__度__根深蒂固,存在着等 级森严 的社会制度,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尖锐。 (2)法国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启蒙 运动发生。
2.内容: (1)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_平__等__的,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 的权利。 (2)社会契约:通过订立社会契约建立国家与法。 (3)主权在民:认为_人__民__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人民以暴 力推 翻封建暴君的专制统治,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
3.特点: (1)抨击和批判_封__建__专__制__理论,批判神学经典,主张哲学
摆脱宗教的控制。 (2)包含着_天__赋__人__权__思想和社会契约论色彩。
【合作探究】 1.什么是民主和民主思想? 提示: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政体形式,指的 是政府的权力源于被统治者的认可,而且公民有权 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决策的过程。 民主思想是指关于民主的学说和理论。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让·雅克 卢梭像 雅克·卢梭像 雅克 卢梭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人是生而自由的 , 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自以为是其 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卢梭《社会契约论》 卢梭《社会契约论》
卢梭提出,通过社会契约, 卢梭提出,通过社会契约,人民建立一个自己管理自己 的政府。人民都有参政权利,因此,人民服从政府, 的政府。人民都有参政权利,因此,人民服从政府,就是服 从自己。 从自己。 卢梭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认为 :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因而一切权力的表现和 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 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 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用来压 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 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 有权利用暴力 来消灭篡权者。 来消灭篡权者。
斯宾诺莎像 斯宾诺莎像
要 达 到 斯 宾 诺莎 的 哲 学 成就是不容易的, 成就是不容易的 , 要达到斯 宾诺莎的人格是不可能的。 宾诺莎的人格是不可能的。 ——黑格尔 ——黑格尔
本书是斯宾诺莎的主要著 作之一。 作之一 。 作者在书中提出的论 点 , 是为了论证他的资产阶级 政治哲学的主张。 政治哲学的主张 。 他提倡天赋 人权的学说、 社会契约说、 人权的学说 、 社会契约说 、 信 仰自由和言论自由。他认为 民主政府” 是最好的政府。 “ 民主政府 ” 是最好的政府 。 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反对教会 和经院哲学的斗争中, 和经院哲学的斗争中 , 这一部 著作起了进步的作用。 著作起了进步的作用。
三权分立学说示意图
立法权
贵族院 众议院
行政权
国王
司法权
人民法官
四、人民主权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近代西方人权思想及其意义
人权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些基本权利的总称,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内涵。
近年来,西方某些大国打着人权的招牌,肆意干涉别国内政,致使本来多元的人权概念更加混乱化。
众所周知,现代西方人权思想,直接来源于近代西方人权思想。
为了从根本上厘清现代西方人权的本质,我们就来对近代西方人权思想诸问题作简要探讨分析。
近代西方人权思想,是由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来的。
它的产生既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又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
在近代人权思想产生之前,西方就产生了人权思想的萌芽,它主要体现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思想中和中世纪基督教的神学体系中。
而近代西方人权思想与古代人权思想萌芽具有深刻的渊源关系。
从理论上讲,人权在于“人的自觉”,人的自觉在于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和自主意识。
中世纪时,基督教主宰了欧洲。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古典人文主义的人权,完全被异化为神权。
从本质上讲,基督教的神权是对人权的否定,但是,在基督教的神学体系内,它使西方第一次有了一种普遍的“人”的概念。
基督教宣扬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上帝赐予每个人一定的权利,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尊严和价值。
但基督教倡导的平等即原罪的平等,这同它曾经作为奴隶和被压迫者的宗教性质是完全适合的。
近代西方人权思想除了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外,也是时代的要求和产物。
十四、十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但是中世纪后期在西欧各国,封建生产关系占据统治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严重束缚着资本主义发展。
新兴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上升,必然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提出权利要求,并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正是由于古代人权思想的萌芽和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所导致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权利和自由的要求,从而产生近代西方人权思想。
近代西方人权思想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人权理论和学说,在这一时期“人权”一词正式出现。
一般认为近代西方人权思想的基本内涵,是具体的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是人的生命权、平等权、自由权以及财产权等人的“自然权利”。
人权思想,可集中概括为:“自然权利”“、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
近代西方人权思想,有其合理性和进步性,但也有其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
进步性表现在:
第一,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近代西方人权思想相对于封建的思想文化和宗教神学体系,是一种新型的思想文化观念。
它是新的生产力代表者—资产阶级的要求和愿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是资产阶级对未来社会的信仰和理想。
它代表时代发展的趋向,是取代传统封建思想文化的新型思想文化,具有历史进步性。
第二,近代西方人权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锐利思想武器。
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在革命运动中,运用人权思想学说,唤醒广大民众投入到革命中去。
人权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宗教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旗帜。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近代西方人权思想,就没有近代资产阶级革命。
第三,近代西方人权思想,为资产阶级建设近代法治国家描绘了蓝图。
在该思想中,国家是人们订立契约的产物,法权高于一切,人权的实现必须以法律作保障。
所谓人权,实质上是国家法律范围内的公民权利的抽象。
在西方诸多国家政治制度中,无不被近代人权思想中的法制观念所渗透。
第四,近代西方人权思想对于现代人权思想具有重大影响。
现代人权思想实际上是近代西方人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但是,近代西方人权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它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赋予的,其本质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作辩护的,是具有阶级性的。
总之,近代西方人权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在它所处的那个反封建的时代,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同时,它也被深深地打上时代的、阶级的烙印,呈现出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