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西医为主,但近年来中医在骨折治疗中逐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进行分析。
中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主要是通过针灸、中药等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促进骨折愈合。
针灸对于骨折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刺激人体经络,增强血液循环,促进骨折处的新陈代谢,加速骨折愈合的过程。
中药内服和外用都可以起到促进骨质生长和骨折愈合的作用。
中药内服可以通过改善机体的内环境,增加骨质生成的物质,促进骨折愈合。
中药外用则可以直接作用于骨折部位,促进骨折处的血液循环,加速骨折的愈合。
在西医治疗方面,桡骨远端骨折主要采用手术治疗,通过内固定物(如金属板和螺钉)将骨折部位固定起来。
手术治疗可以恢复骨折处的稳定性,防止骨折移位,并且可以提早活动关节,促进骨折的愈合。
手术后的康复期一般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包括康复运动、理疗等,帮助恢复手部的功能和活动能力。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融合两种疗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的针灸和中药可以在术前、术后的不同阶段进行应用,缓解疼痛、减少肿胀,提高患者手术的耐受性。
在手术后的康复期,可以采用中医的针灸和中药进行辅助治疗,加速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中医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内环境,增加骨质生成的物质,促进骨折愈合。
骨折后采用中医的方法可以减轻对西医药物的依赖和不良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还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中医的针灸和中药治疗需要专业的中医医生进行操作,患者需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和医生进行治疗。
中医的治疗方法需要长时间和较高的费用,患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经济条件进行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需要进行科学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依据。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可以通过中医的针灸和中药方法,辅助西医手术治疗,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估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估
中医正骨手法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骨骼损伤和骨折。
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纳入了10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范围为18-65岁。
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了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另一组接受了常规康复治疗。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等基线特征相似。
治疗过程中,中医正骨手法组的患者接受了桡骨伸直、比较推拿、拔骨等手法,每天治疗1次,持续12周。
常规康复治疗组的患者接受了物理疗法、理疗和肌力训练等常规治疗,每周治疗3次,持续12周。
两组治疗方案以及治疗频次和时长均相似。
结果显示,在治疗结束后12周,中医正骨手法组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降低。
对于疼痛程度的评估使用了视觉模拟评分(VAS)来进行评估。
中医正骨手法组的VAS评分均值为3.5,而常规康复治疗组的VAS评分均值为6.2。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中医正骨手法组的患者在肌力恢复方面也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肌力恢复通过手持测定器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中医正骨手法组的肌力恢复速度更快,恢复程度更好。
两组之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它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肌力恢复,提高功能评分。
中医正骨手法在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康复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这么处理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这么处理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所有骨折的6%~11%。
临床上多采用中医正骨方法治疗,很少采用手术固定处理。
不论骨折粉碎与否,在具体操作中,只要全面理解正骨要领,采用以下治疗步骤,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血肿内麻醉虽然在伤后1~2小时内复位较易成功,有些甚至可以不用局麻,即可复位或基本矫正。
但疼痛会造成患者恐惧,甚至影响复位效果,所以应当使用麻醉,最简单的方法是:常规消毒后,5%利多卡因注入骨折处的血肿内,约1~2分钟左右,将血肿内血性液抽出,既起到麻醉作用,又减轻局部肿胀。
X线检查结合触诊《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云:“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
”将理伤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后世又称为正骨八法。
强调整复时手法要轻、巧、稳、准,达到“法之所施,病人不知所苦”。
若想取得闭合复位的成功,单纯依赖X线透视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必须在复位前认真分析其创伤解剖和受伤机制。
在复位中熟练的运用手的感觉,如台阶感、上下端对比、骨端摩擦感、稳定感,把X线检查所见和手的触诊结合起来,在术者头脑中构成一个骨折移位的运动的立体概念。
充分运用正骨八法,才能得心应手。
手法复位首先,麻醉后患者采用卧位或坐位,屈肘90度。
其次一助手沿前臂长轴方向牵拉患者手腕及拇指,另一助手握住肘部拔伸2~3分钟,使腕部尺偏,并使前臂旋前,然后使腕关节弯曲。
第三步术者在桡骨远折端上向掌侧及尺侧推压,可闻及咔嚓音。
第四步保护腕部在旋前及轻度掌屈尺偏位,即可达到解剖对位。
复位过程完成后,即进入外固定阶段。
外固定用小夹板固定小夹板是具有可塑性、韧性和弹性的自然材料,符合“动静结合”的原则。
能通过压垫的杠杆作用及肌肉收缩运动,矫正骨折的成角和侧向移位。
随时间调整布缚带松紧度,观察方便。
缺点是复诊次数较多。
小夹板固定步骤:首先复位后松松缠上3~4层绷带。
第二步放置胶布条固定压垫。
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目的评价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桡骨遠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牵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观察组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
比较两组的腕关节肿胀消退时间、自觉疼痛完全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的腕关节肿胀消退时间、自觉疼痛完全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肯定,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各项症状改善,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bone-set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Methods 100 cases with were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traction reduction and plaster fix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CM bone-setting and small splint external fixation.The time of wrist swelling,the time of complete pain relief,the time of fracture healing,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the recovery of wrist function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swelling subsided time,perceived pain complete remission time,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length of sta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wrist joint function recove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incidence tar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TCM bone-setting has a good curative effect on distal radius fracture,combined with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which can help the patients to improve symptoms,promote the recovery of wrist function.[Key words]Distal radius fractur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one-setting;Traction reduction;Plaster immobilization;Curative effect桡骨远端骨折是发生在桡骨远端2~3 cm的骨折,由于松质骨和密质骨在这里交接延续,容易因外力冲击引起骨折[1-2]。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这种骨折在老年人中容易发生,往往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在传统西医治疗中,常采用手术治疗或者固定治疗的方式,但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固定治疗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在这种情况下,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治疗方式。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加速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循证治疗原则和个体化治疗原则。
循证治疗原则是指根据病情的具体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选择出合适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骨折具体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原则还包括综合治疗原则,即循证治疗原则和个体化治疗原则相结合,采用中医药治疗、中医针灸治疗、理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 中药治疗中医药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原则是活血化瘀,加速骨折愈合。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
除了内服药物,也可以采用外用药物,如活血止痛膏、红花油等,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2. 中医针灸治疗中医针灸治疗是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针灸治疗包括局部穴位注射、推拿按摩和针灸治疗等。
通过针灸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的愈合。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通过中医综合治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减轻肿胀和瘀血,促进骨折的愈合进程。
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发现,经过中医综合治疗,患者的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骨折愈合时间也明显缩短。
中医综合治疗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自愈能力,降低骨折的复发率。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估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估中医正骨手法是中医学传统疗法之一,通过手法矫正骨骼结构,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功能。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对于这种骨折的治疗,中医正骨手法是否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手法调整骨骼的位置,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正常功能。
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推、拖、拉、压、撤等手法,针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针对性的操作,力求将骨折部位复位,并保持正确的姿势。
整个治疗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操作,以确保患者不会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1. 临床疗效评估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表明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对比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中医正骨手法能够更好地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骨折愈合的速度。
一些临床数据显示,经过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功能恢复情况良好,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实现完全恢复。
2. 临床对照研究1. 保护软组织:中医正骨手法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软组织,减少手术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加快康复。
2. 促进愈合:中医正骨手法可以促进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个性化治疗:中医正骨手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灵活运用各种手法,达到更好的疗效。
尽管中医正骨手法在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医正骨手法需要临床医师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对医师的技能和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需要患者密切配合,部分患者可能因为疼痛或不适感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的骨折,中医正骨手法的适用性也有一定的限制。
中医正骨手法在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疗效优势和展望使其成为治疗骨折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摘要】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传统治疗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
本文将探讨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在将介绍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情况、常见治疗方法以及中医综合治疗的意义。
正文部分将详细描述中医综合治疗的具体措施,包括针灸治疗、草药熏洗、推拿按摩等,以及养生保健的重要性。
在将对中医综合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并给出对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为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并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中医综合治疗,针灸,草药熏洗,推拿按摩,养生保健,疗效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建议1. 引言1.1 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情况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多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
这类骨折多因骨质疏松、年龄增长等因素导致骨骼脆弱而容易发生。
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常表现为剧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特别是对于那些独居或半独居的老年人来说,一旦发生这类骨折,往往会增加他们日常生活的困难和对外界的依赖度。
由于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特点,骨折愈合速度较慢,容易并发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给患者及家人带来更多的困扰和担忧。
1.2 常见治疗方法常见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和保守治疗两种。
在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开放复位、内固定和外固定等。
闭合复位适用于部分骨折,通过拨正和牵引使骨折复位。
开放复位适用于多段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骨折,需要进行手术切开软组织及骨折穿孔。
内固定是将钢板、螺钉或钢丝等内固定器材固定在骨折两端的方法,以促进骨折愈合。
外固定是通过外部装置对骨折部位施加持续性拉力或压力,维持骨折位置,促进愈合。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石膏固定、功能锻炼、物理疗法等。
石膏固定是通过将患肢固定在适当位置,减轻局部压力,保持骨折稳定,促进愈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常见于手腕外侧。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逐渐成为主流。
本文将从临床实践的角度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优势和特点。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近端在距桡骨小头1.5cm处的骨折,常见于各类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外伤中。
中医认为,桡骨远端骨折属于“骨折”范畴,主要表现为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
传统中医治疗主要通过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促进骨折愈合来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而西医治疗则主要通过X光检查确认骨折部位、采用外固定、内固定等手术方式来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原理在于,综合利用中医的活血化瘀、西医的外科手术等方法,从多个角度全面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提高治疗的效果。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优势1.综合治疗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在治疗上灵活多样,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运用中医的草药疗法、推拿按摩疗法、针灸疗法等方法,结合西医的外科手术、康复训练等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促进愈合优势:中医注重调理气血,活血化瘀,可以有效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而西医的外科手术可以通过精准的植入内固定器材,确保骨折部位的稳定,有效避免骨折不愈合等情况。
3.康复训练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在保证骨折愈合的也重视康复训练。
中医的推拿按摩、针灸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手腕的功能,西医的康复训练也可以帮助患者提升手腕的力量和稳定性。
患者张先生,男,45岁,因高处坠落造成左手腕疼痛、肿胀,X光检查显示桡骨远端骨折。
患者在我院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1.中医治疗:针对患者的症状,中医医生采用红糖姜茶、活血化瘀草药等中药进行治疗,同时通过推拿按摩、艾灸等方法来改善患者的疼痛、肿胀等症状。
2.西医治疗: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医生采用内固定的方式对骨折部位进行了固定,保证了骨折的稳定性。
经过治疗,患者的手腕疼痛、肿胀等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手腕功能也得到了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9-09-04T16:16:05.29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7期作者:边立军
[导读] 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予以中医正骨治疗可促进关节肿胀尽快消退,促进骨折愈合,缩短住院天数,控制并发症,治疗安全有效。
醴陵市中医院湖南醴陵 412200
【摘要】目的:评价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予以中医正骨治疗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高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n=90)为研究对象,进行对照组、观察组随机分组。
对照组45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行中医正骨治疗。
对比2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关节肿胀消退时间、自觉疼痛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并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关节肿胀消退时间、自觉疼痛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予以中医正骨治疗可促进关节肿胀尽快消退,促进骨折愈合,缩短住院天数,控制并发症,治疗安全有效。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正骨;关节肿胀;骨折愈合;并发症
桡骨远端骨折主要是指桡骨远端2-3cm骨折,因该部位交接密质骨与松质骨因而极其容易受到外力的冲击而导致骨折,例如在摔倒的过程中呈现出肘部向前而前臂弯曲,手部着地而发生桡骨远端骨折[1]。
临床上针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主要包括夹板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及石膏闭合复位等多种方式,但患者在治疗后仍然伴有多种并发症,影响预后。
而中医正骨作为我国传统中医,在针对桡骨远端骨折诊疗上拥有非常成熟的正骨手法,因而具有显著的优势。
基于此,本文就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n=90)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后分别予以常规治疗与中医正骨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指标。
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3月-2019年3月,总计90例。
纳入标准[2]:(1)均经临床症状与X线片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2)由明显的外伤史;(3)新鲜骨折;(4)患者知情参与,且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有配合能力。
排除标准:(1)合并神经血管损伤;(2)骨折极其不稳定或者存在明显的关节内移位者;(3)伴有严重肝肾与造血系统、心脑血管以及内分泌系统等严重疾病;(4)伴有认知与沟通障碍,且无法有效配合患者。
进行90例患者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25:20例;患者年龄30-58岁,中位数
(42.17±6.23)岁;骨折至入院时间3-72h,中位数(47.36±7.33)h。
观察组:男、女比例26:19例;患者年龄31-60岁,中位数
(43.57±7.26)岁;骨折至入院时间4-70h,中位数(45.74±7.02)h。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取仰卧位,予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完成初次骨折复位后,于掌骨处钻孔,植入2枚螺纹固定钉,尖刀切入患者皮肤后经由保护套筒钻孔安装支架。
骨折复位后拧紧外固定支架上螺栓[3]。
观察组:经X线片以明确患者骨折严重程度及具体部位,取坐位或平卧位,将弯曲肘部成直角,前壁则保持直立位。
将患者骨折处前臂进行固定把持,于骨折被侧面并列放置患者拇指,于患侧臂腕处放置其余四指,然后将患者患侧臂用双手握住,收紧大小鱼际肌,同时实施对抗性牵引,直至骨折处复位后停止。
按压自己双手拇指以复位患者掌部移位处。
完成后为患者拍摄正侧位X线片,随访1次/w,共随访3-4次,当确定患者骨折端稳定后便可早期进行康复训练[4]。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关节肿胀消退时间、自觉疼痛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并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数据分析
9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试验观察指标数据结果采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型指标(并发症)以n、%表示,计量型指标(关节肿胀消退时间、自觉疼痛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天数)以均数(Mean Valu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表示,进行(x2)和(t)值进行检验。
统计学指标结果P<0.05,表示指标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4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组间临床指标情况见表1。
经统计学处理,P<0.05。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作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骨科创伤之一,若治疗不恰当或不及时极其容易造成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影响预后[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关节肿胀消退时间、自觉疼痛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
这说明予以中医正骨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并发症发生。
原因可能为中医正骨治疗中可对骨折部位进行反复操作,进而恢复腕关节功能,同时因其具有活筋通络功效,所以能缩短骨折处生长速度,进一步加快骨折的愈合[6]。
除此之外,不会
对骨折部位软组织造成较大损伤,且在完成复位后可尽早安排康复训练,促进腕关节功能的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予以中医正骨治疗具有有效性及安全性,可促进临床症状尽快消失,缩短住院天数,控制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梁泳聪,李伟强,欧晓丹,等.正骨十四法结合中医熏洗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6):1161-1164.
[2]李晓乐,徐大星.正骨十四法闭合复位联合双球关节活动支架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短期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9,28(5):880-882.
[3]洪坤豪,潘建科,刘军,等.洪明胜主任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经验[J].世界中医药,2016,11(3):464-466.
[4]郭剑波,梁勇,李文新,等.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背侧移位[J].中医正骨,2019,31(2):58-60,66.
[5]郭里春,朱鹏,吕海波.平乐郭氏正骨理筋法配合骨伤中药方在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8,33(5):42-47.
[6]王国林,高彦平,樊培新.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硫酸钙填充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J].中医正骨,2016,28(3):48-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