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

合集下载

空气采样方法

空气采样方法

空气采样方法空气采样是环境监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为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提供重要参考。

而空气采样方法的选择对于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空气采样方法及其应用。

首先,最常见的空气采样方法之一是袋式采样。

这种方法适用于采集大气中的气体样品,通常使用特制的采样袋进行采集。

通过使用吸管或泵将空气抽入袋内,然后将袋封闭,以保持气体样品的完整性。

袋式采样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采集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样品。

其次,还有固相吸附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采集大气中的颗粒物样品,通常使用固相吸附剂进行采集。

固相吸附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吸附材料,如活性炭、硅胶等,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吸附剂进行采样。

固相吸附法对于颗粒物的采集效果较好,适用于采集大气中的颗粒物样品。

另外,液相吸附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空气采样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采集大气中的气态和颗粒物样品,通常使用吸附液进行采集。

吸附液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溶剂,如甲醇、乙醇等,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吸附液进行采样。

液相吸附法对于气态和颗粒物的采集效果都较好,适用范围较广。

此外,还有膜法空气采样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采集大气中的微小颗粒物样品,通常使用特制的膜进行采集。

膜法空气采样方法对于微小颗粒物的采集效果较好,适用范围较广,但操作相对较为复杂。

综上所述,空气采样方法有多种选择,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进行采集。

在进行空气采样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样操作,以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空气采样方法能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为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做出贡献。

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

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

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空气中的微生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的存在,它们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因此,了解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对于评估环境质量、控制传染病传播等是非常重要的。

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用于收集和分离空气中的微生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

1. 空气采样器法空气采样器法是一种常用的空气培养采样方法,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收集大量空气中的微生物。

常见的空气采样器有悬浮微粒采样器和分散采样器两种。

悬浮微粒采样器使用空气抽取装置将空气通过一个样品集尘器,颗粒物被捕集在采样器中。

然后将采样器中的颗粒物转移到富含营养物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分离和鉴定微生物。

分散采样器则通过将空气在培养基板上均匀分散,再将培养基板进行培养,以分离和鉴定微生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庆祝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

2. 静电采样法静电采样法是一种将空气中的微生物通过静电吸附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的方法。

通过在培养基上施加电场,吸引空气中的微生物聚集在特定区域,再将培养基进行培养。

这种方法适用于分离和培养空气中的细菌、真菌和酵母等微生物。

3. 空气进样法空气进样法是一种将空气样品直接进入培养基进行培养的方法。

常见的空气进样法有风扇进样法和真空进样法两种。

风扇进样法通过采用具有风扇的进样头,将空气吸入培养基中,然后将培养基进行培养,以分离和鉴定微生物。

这种方法适合于采集空气中的常见微生物。

真空进样法则是利用真空泵将空气吸入培养基中,再进行培养。

这种方法适用于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总数和致病菌等。

4. 空气沉降法空气沉降法是一种将空气中的微生物通过沉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的方法。

通过将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将空气中的微生物沉积到培养基上,再进行培养。

这种方法适用于微生物总数和致病菌等的采样。

总结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包括空气采样器法、静电采样法、空气进样法和空气沉降法。

它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的采样需求,可以用于评估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程度,判断空气质量,以及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车间空气等检测和粮食微生物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车间空气等检测和粮食微生物
b) 工人手: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湿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右 手指曲面,从指尖到指端来回涂擦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 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 检。
(3)采样注意事项:
擦拭时棉签要随时转动,保证擦拭的准确性。对每个擦拭 点应详细记录所在分场的具体位置、擦拭时间及所擦拭环节 的消毒时间
空气的沉降菌指标与平皿的大小和沉降的时间有关
目前食品行业经常引用的标准是GB15979-2002《一次性 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其规定生产环境卫生指标指标 为﹕ a)装配与包装车间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应<2500cfu/m3 b)工作台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20 cfu/cm2, c)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300 cfu/只手,并不得检 出致病菌。
(2)待琼脂凝固后,将平皿翻转,置36℃±1℃ 培养48 h 后计数。
(3)结果报告:报告每cm2食品接触面中或每只手的菌落 数
粮食微生物及粮食防霉
一、粮食微生物
定义:寄付在粮食和粮食食品上的微生物的统称。 种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真菌等 危害:导致粮食霉变,而且有的还可以产生具有 强烈的毒性和致癌性的毒素 粮食霉变:粮食微生物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可 以分解粮食中的有机物质,使之变质、霉腐,因而 使粮食出现变色、变味、发热、生霉等症状,这就 是粮食霉变。
(2)霉菌
据报道粮食上分离出来的霉菌约200种。其中 曲霉属就有26种,青霉属67种,毛霉目30种。 此外毛壳菌属和丝梗孢目15属。霉菌侵染粮食 时能分泌出活性很强的酶系,分解粮食的有机 物质,生长繁殖很快,对储粮危害极大。危害 最严重的而普片的是曲霉和青霉和镰刀菌。
霉菌对粮食的污染难于避免,而防霉,即防止 粮食上的霉菌危害,则是完全可能的。防重于 治,不仅是卫生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粮食储 藏工作的重要方针。

空气采样方法

空气采样方法

空气采样方法1 空气采样概述空气采样是一种分析空气中悬浮物的方法,它通常用来检测空气污染。

它可以用来检测室内和室外环境的质量,可以识别空气中的毒素和有害物质。

空气采样包括手机采样和静态采样,可用于各种地点的空气采样,从排放口,工作场所到住宅空气组。

2 空气采样原理空气采样采用吸附截留原理,收集空气中悬浮物的方法。

通常,空气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空气污染物,如固体微粒、液滴、气溶胶、气囊气体和颗粒等,可以通过一种称为“吸附”的过程捕获到一定的空气样品。

3 移动采样方法移动采样的方法是使用一个携带设定的采样装置直接输入到需要测量的地方。

移动采样方法非常方便,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如街道、工厂和室内等)进行采样。

另外,它还有助于解决关于空气采样的空间变化的问题。

4 静态采样方法静态采样是在一个指定的地点连续测量一段时间的方法。

与移动采样方法相比,静态采样可以更精确地测量污染物的特征,如形状、大小和浓度等。

通过一段静态采样时间连续测量,可以有效地把空气污染物变化的空间和时间特性结合起来分析,更准确地反应污染物的含量。

5 空气采样装置空气采样装置是用来捕获空气中悬浮物的一种装置。

常见的空气采样装置有滤纸采样器、污染物载体采样器、气溶胶采样器等。

这些装置通常由一个采样管和一个吸附介质组成,吸附介质可以将空气中悬浮物吸附到采样器表面上,便于测量。

空气采样是一种研究空气污染的必要手段,空气采样方法可以采用移动采样和静态采样等方法。

采样时,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采样装置,这些采样装置可以用来识别空气中的毒素和有害物质,从而更加准确地测量空气中的污染物。

微生物检测标准

微生物检测标准

微生物取样方法、微生物检测标准举例一:一、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1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按GB4789.28中3.7条配制2采样(空气沉降法)2.1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2.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2.3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厘米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上暴露20分钟盖上送检培养。

3培养:于37℃培养24小时。

4检测频率:每周空气质量标准:生车间、熟车间、成品车间:低于100个半成品库、成品库:低于10个二、设备的采样与检验方法根据生产过程所要求的重点卫生部位,实验室对其进行涂抹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验。

1采样方法1.1涂抹法(适用于表面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产品接触面)取经过灭菌的铝片框(框内面积为50平方厘米)放在需检查的部位上,用无菌棉球蘸上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铝片中间方框部分,擦完后立即将棉球投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1.2贴纸法(适用于表面不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接处面)将无菌规格纸(5×5厘米,纸质要薄而软)用无菌生理盐水泡湿后,于需测部分分别贴上两张,两张纸面积共50平方厘米,然后取下放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2检验方法2.1细菌总数的检验将上述样液充分振摇,根据卫生情况,相应地做10倍递增稀释,选择其中2-3个合适的稀释度作平皿倾注培养,培养基用普通营养琼脂,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皿,每个平皿注入1毫升样液,于37℃培养24小时后计菌落数。

结果计算表面细菌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样液稀释倍数/30×22.2致病菌的检验沙门氏菌,参照GB4789.4进行金黄色葡球菌,参照GB7918.5进行4.检验合格标准:细菌总数10-100个∕cm2,5.关键点:细菌总数≤10个∕cm2一般区域:细菌总数≤100个∕cm2三、人员手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检验1. 采样方法:用一支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擦被检对象手的全部,反复两次,涂擦的时候棉拭子要相应地转动,擦完后,将手接触部分剪去,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培养。

初中化学测定空气实验

初中化学测定空气实验

初中化学测定空气实验一、引言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而了解空气的组成对于我们理解环境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初中化学实验——测定空气实验。

二、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了解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并可以初步判断空气中是否含有其他气体。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 空气采集装置:由玻璃管和橡皮管组成的装置,用于采集空气样品。

2. 水密封瓶:用于收集采集到的空气样品。

3. 镁带:用于与空气反应。

4. 火柴:用于点燃镁带。

5. 密封瓶:用于保存采集到的空气样品。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水密封瓶倒置于容器中,使瓶内的空气与外界隔绝。

2. 采集空气样品:将空气采集装置的玻璃管插入水密封瓶中,用橡皮管将装置与密封瓶连接。

3. 点燃镁带:用火柴点燃镁带,使其燃烧产生白色火焰。

4. 收集空气样品:当镁带燃烧时,将玻璃管缓慢抽出水密封瓶,使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

5. 密封保存:将采集到的空气样品倒入密封瓶中,并封好瓶盖。

五、实验原理镁带在燃烧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

根据氧化镁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由于空气中氮气的含量远大于氧气,因此可以初步判断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也很高。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称量氧化镁的质量,我们可以计算得到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21%,氮气的含量约为78%。

这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合。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镁带的火焰接触到其他物品。

2. 实验过程中要仔细操作,确保采集到的空气样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封好密封瓶,避免空气样品受到污染。

八、实验结论通过测定空气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空气的组成,发现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和氮气。

这对于我们理解环境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九、实验拓展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空气中是否含有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并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测定。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空气采样方法实验报告

空气采样方法实验报告

空气采样方法实验报告1. 引言空气污染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一定程度上解决和减轻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科学家们利用各种方法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其中,空气采样方法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本实验旨在比较和评估不同的空气采样方法的效果和适用性,为空气质量监测研究提供参考。

2. 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 空气采样器:分别使用了活性碳吸附管、玻璃纤维滤膜和颗粒物采样器作为空气采样器。

- 空气样品:从不同区域采集的空气样品。

- 实验仪器:实验室中的分析仪器,包括质谱仪和激光粒度仪。

2.2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室环境,确保空气质量良好。

2. 分别使用活性碳吸附管、玻璃纤维滤膜和颗粒物采样器进行空气采样,采集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地点的空气样品。

3. 将采样回来的空气样品送入实验室的分析仪器中进行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不同采样方法采集的空气样品进行分析,在空气中检测到了多种污染物。

其中,活性碳吸附管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吸附效果较好,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而玻璃纤维滤膜对颗粒物的过滤效果较好,能将空气中的固态颗粒物捕捉下来。

颗粒物采样器则可检测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浓度和粒径分布。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空气采样方法能够针对不同污染物进行有效采样和监测。

2. 活性碳吸附管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玻璃纤维滤膜适用于颗粒物的采样,而颗粒物采样器则能对细颗粒物进行浓度和粒径分布的监测。

3. 实验室分析仪器的使用能够对采样回来的空气样品进行准确和快速的分析,以得出空气质量的评估结果。

4. 实验讨论与改进实验过程中,由于时间和资源有限,采样的空气样品数量较少,且采集的区域也不够广泛。

因此,实验结果只能对特定情况下的空气质量进行初步评估。

未来的改进方向可以包括:1. 扩大采样范围,增加不同区域的采样点,以获得更全面的空气质量数据。

2. 引入更多的空气采样方法或装置,如气溶胶采样器、气相色谱等,以提高空气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能力。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三部分空气微生物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三部分空气微生物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三部分空气微生物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众多卫生检验项目中,空气微生物的检测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中的第三部分——空气微生物的检验方法。

一、概述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旨在评估室内空气质量,确保公共场所空气中微生物浓度低于国家标准,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本部分主要针对公共场所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检测。

二、检验方法1.采样方法(1)选择采样点:根据公共场所的面积、布局和人员活动情况,合理选择采样点。

采样点应覆盖公共场所的主要区域,包括人员密集区和通风不良区。

(2)采样时间:建议在公共场所正常营业时间内进行采样,以确保采样结果的代表性。

(3)采样工具:使用无菌采样器,如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过滤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等。

2.微生物培养与计数(1)细菌培养:将采样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37℃培养24-48小时。

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进行计数。

(2)真菌培养:将采样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25-28℃培养24-48小时。

观察真菌生长情况,进行计数。

(3)病毒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或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空气中的病毒进行检测。

三、结果判定与评价1.结果判定:根据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浓度限值,判断样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评价: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卫生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四、注意事项1.采样过程中,应避免对采样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采样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微生物检测知识和操作技能。

3.培养基和实验器材需定期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检测结果仅作为评价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参考,不能作为法律依据。

总之,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是确保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严谨的检验方法,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
1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2采样(空气沉降法)
2.1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2.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2.3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厘米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上暴露20分钟盖上送检培养。

3培养:于37℃培养24小时。

4检测频率:每周
1采样方法
1.1涂抹法(适用于表面平坦的设备和空桶内壁接触面)
取经过灭菌的铝片框(框内面积为50平方厘米)放在需检查的部位上,用无菌棉球蘸上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铝片中间方框部分,擦完后立即将棉球投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2检验方法
2.1细菌总数的检验
将上述样液充分振摇,根据卫生情况,相应地做10倍递增稀释,选择其中2-3个合适的稀释度作平皿倾注培养,培养基用普通营养琼脂,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皿,每个平皿注入1毫升样液,于37℃培养24小时后计菌落数。

结果计算
表面细菌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样液稀释倍数/30×2
三、人员手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检验
1.采样方法:用一支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擦被检对象手的全部,反复两次,涂擦的时候棉拭子要相应地转动,擦完后,将手接触部分剪去,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培养。

2. 检验方法:同工器具表面细菌总数检验方法。

3. 结果计算:每只手表面的细菌总数(cfu/只手)=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样液稀释倍数
四、消毒液药效的微生物学鉴定法
1采样对象:正常使用的消毒液,和已知配制好备用的消毒液
2采样及检验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吸取1毫升样液,加入9毫升稀释液中混匀,
将注入了样液的稀释液充分摇匀,取1毫升注入平皿,随之倒入普通营养琼脂,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将平皿于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计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

3结果分析
平板上有菌生长,表明被检样液中有残存活菌,若每个平板菌落数在10个以下,仍可用于消毒,若每个平板菌落数超过10个,说明每毫升被检样液含菌量已超过100个,即不宜在用于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