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简阳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有答案)-(语文)
四川省简阳市高一下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精编】.doc

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高中一年级(下)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 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文学与书法艺术存在密切的关系,是因为它们都以思想和语言为基础。
文学正是通过语言以形象化的方式反映思想的艺术。
《毛诗序》曾强调,“诗”是“志之所之”的产物。
文字的产生真正拓展了思想交流的维度。
千百年,尽管汉字出现了多种生成方式,但其社会功能主要还是通过书写实现的。
为了追求汉字使用的正确、便利和美观,人们开始研究汉字书写的表现规律,便形成了今天的“书法”。
至汉晋之间,书法探索逐渐趋于艺术的自觉,王羲之是成功的探索者,他依托深刻的艺术见地,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铸就了《兰亭集序》的经典地位。
书法艺术尽管并非单为文学而生,却必须以有意义的文辞为表现内容。
除了“太极殿”“同仁堂”等纯粹实用的匾额、题字或标语,文学作为思想对客观世界的提炼和升华,是书法艺术表现的鲜活土壤。
书法历史上,的书法作品本身就是传颂的文学作品,除了《兰亭集序》,还可以列举出《祭侄文稿》和《黄州寒食诗帖》,前者是颜真卿为祭奠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颜季明而作,后者乃苏轼由贬谪黄州三年的悲凉遭遇有感而发。
较之一般的文学创作,书法作品具有具体的用途,所以在选择或拟定合适的文辞内容时,创作者要全面地体察社会、深刻地体验人生、精准地判断情势。
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的某一角落,有翠竹数竿、奇石一尊。
四川省简阳市高一下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推荐】

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高一年级(下)英语本试卷共10页,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时,只收回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共10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填写答题卡上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不能在试题卷上答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woman probably doing?A. She is listening to the radio.B. She is reading boos.C. She is watching TV.2. When will the two speaers probably discuss the plan?A. Over dinner.B. After dinner.C. Before dinner.3. What does the man plan to watch first?A. A soccer game.B. An earthquae report.C. A movie.4. Where does the woman probably come from?A. America.B. Ch ina.C. Canada.5.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ers?A. Husband and wife.B. Doctor and patient.C. Teacher and student.第二节(共15小题; 每小题1.5分, 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2018-2019年高中物理四川高一期末考试测试试题【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物理四川高一期末考试测试试题【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在国际泳联大奖赛罗斯托克站中,中国选手彭健烽在男子3米板预赛中总成绩排名第一,晋级半决赛。
若彭健烽的质量为m,他入水后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设水对他的作用力大小恒为f,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他在水中重心下降高度h的过程中()A.重力势能增加了 mgh B.机械能减少了fhC.机械能减少了 mah D.动能减少了m(g+a)h【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运动员在水中重心下降高度h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了 mgh,选项A 错误;机械能减少量等于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做功,即克服阻力做功fh,选项B正确,C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动能减少量等于合外力做功,即mah,选项D 错误。
考点:动能定理;能量转化规律。
2.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是x,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3x/2B.2x/3C.2x/5D.5x/2【答案】C【解析】=x,由v=at得加试题分析:质点在第3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其再第2.5s时的瞬时速度,则v2.5速度为2x/5,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和匀变速运动规律。
3.下列情况中,运动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的是A.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B.作平抛运动的物体C.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D.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A、物体在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守恒。
B、D、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机械能守恒。
C、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为: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机械能不一定守恒。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4.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 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与M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0,C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甲、乙两球分别由A、B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AM、BM运动到M点,丙球由C点自由下落到M点,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下滑的加速度大于乙球下滑的加速度B.丙球最先到达M点C.甲、乙、丙球同时到达M点D.甲、丙两球到达M点时的速率相等【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设圆轨道半径为R,设A、B底边长s,倾角,加速度为,B的加速度较大,选项A错误;则,化简得,因此A(45°)下落时间比B(60°)快;c做自由落体运动tc=;由此可判断丙球最先到达M点,选项B正确;在运动过程中,甲、丙所受合外力做功相同,末动能、末速度大小相同,选项D正确;故选BD考点:考查动能定理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注意分析物体的运动类型,合外力做功情况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B.只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C.在单方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D.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或者可以忽略时,物体就可以看成质点,但体积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比如研究乒乓球的旋转,乒乓球就不能看成质点,A 错误,也不是只有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比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时,地球就可以看成质点,B 错误,位移为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只有在单向的直线运动中路程才等于位移的数值,但两个概念完全不同,C 错;D 对; 考点:考查运动的描述点评:难度较小,对于运动的一些概念要理解并加以区分,例如质点、位移与路程、速度和速率等等6.两个共点力F 1和F 2,其合力为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力一定大于任一分力B .增大两分力间的夹角,合力一定减小C .分力F 1、F 2都增大时,合力F 一定增大D .合力有可能大于任一分力,也可能小于任一分力,还可能与两个分力都相等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一个合力与几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但合力的大小不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的大小,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故A 错误.D 正确,增大两分力间的夹角,合力不一定减小,C 错误,分力F 1、F 2都增大时,合力F 不一定增大,如当两个力反向时,一个力为3N ,一个力为4N ,合力为1N ,但是当3N 的力增大到3.5N 时,4N 的力增大到4.2N 时,合力变为0.7N ,所以合力减小,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对合力与分力关系的理解能力.点评: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合力的范围在两个分力之差与之和之间. 7.下列关于质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 .凡是小的物体,皆可以看作质点B .在某些情况下,地球可以看作质点C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D .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所研究的问题决定,与物体本身的形状和体积大小无关,A 对;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B 错;质点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假想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C 错;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D 错。
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真题汇编--书面表达含答案

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真题汇编--书面表达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52.假定你是李华,10月14至16日成都将在城市广场举办第五届国际中国美食节(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hinese Food Festival),请你给美国朋友Jack发一封电子邮件邀请他一同前往。
内容要点如下:1.美食节的时间、地点2.活动的主要内容3.交通方式注意:1.词数100左右;开头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Dear Jac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ow are you doing recently?Yours,Li Hua 【答案】Dear Jack,How are you doing recently? In order to spread Chinese food culture, Chengdu is going to host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hinese Food Festival in two weeks. I am writing to invite you to attend it with me.It is to take place in the City Square from 14 to 16 in October. Some chefs will demonstrate key Chinese cooking skills with a wide variety of Chinese food raw materials on display and visitors are welcome to taste them for free. I think it is a good chance for you to experience Chinese culture. Since the City Square is located downtown, we can get there by bus or underground. If you are interested, please let me know.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Yours,Li Hua 四川省广安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52.假设你是李华。
2018-2019年高中物理四川高一期末考试检测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物理四川高一期末考试检测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B.书对地球的吸引力C.地球对书的吸引力D.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题意,对桌面上静止的书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其中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书本对桌面的压力,故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2.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牛顿首先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B.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牛顿首先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D.卡文迪许首先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数值【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海王星和冥王星是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但不是牛顿所发现;卡文迪许首先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数值。
选项D正确。
考点:物理学史及物理学家对物理学发展的贡献。
3.据报道,北京时间2012年5月5日夜晚,天空中出现“超级月亮”,这是2012年的最大满月.实际上,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根据天文学家观测,此时月球距离地球最近,约35.7万公里,与平均距离的比值约为37∶40.有传言称由于月亮对地球的引力增大,“超级月亮”会引发严重的地震、火山或者其他自然灾害.由以上信息和学过的知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超级月亮”对地球上的物体引力要比平均距离时大15%左右B.此时月球达到最大速度C.如果要使月球以此时到地球的距离开始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需要使月球适当减速D.如果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结合以上信息,可以计算出月球的质量【答案】ABC【解析】试题分析:最近时,;平均距离时,;,三式联立,得,故A正确;系统机械能守恒,在近日点时,势能最小,动能最大,故B正确;根据运行轨道,可知,圆轨道在椭圆轨道内侧,需要减速才能使其做圆周运动,故C 正确;只能求出中心天体质量,而不能求出月球质量,故D错误.故选ABC.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从题干中挖掘信息,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求解.注意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一理论只能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4.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空间实验室内,能使用下列仪器完成的实验是()A.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B.用弹簧秤、刻度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C.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D.用水银气压计测定实验室的舱内气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空间站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与重力有关的实验都要受到影响,故B选项正确考点:考查完全失重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在完全失重状态下,一切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完全消失5.对位移和路程理解正确的是()A.路程是个标量,表示位移的大小B.位移是个矢量,是由初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C.路程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有方向D.当物体作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就是路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路程为标量,位移为矢量,路程为路径的长度,只有在单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才等于路程,A错;由位移的概念可知,B对;同理C错;.当物体作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但由于两个物理量本质不同,因此不能说位移就是路程,D错;故选B考点:考查路程与位移的区别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路程为路径的长度,位移为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6.如图所给的图像中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没有回到初始位置的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由图可知物体是在做变速运动,但速度方向没有变化,所以物体离出发点越来越远;正确B、本图为位移时间图像,物体开始和结束时的纵坐标均为0,说明物体又回到了初始位置;错误C、物体第1s内的位移沿正方向,大小为2m,第2s内位移为2m,沿负方向,故2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错误D、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s末时物体的总位移为零,故物体回到初始位置;错误故选A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点评:s-t图象中的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v-t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在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值,在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值。
四川省简阳市高一下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含答案【精品】

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高一年级(下) 数学(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果a <b <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1a <1b B .ab <b 2 C .-ab <-a 2 D .-1a <-1b2、已知{}n a 为等比数列,且,6131π=a a 则)tan(122a a 的值为( )A 、33 B 、-3 C 、3± D 、33- 3、若x ,y 满足2030x y x y x -≤⎧⎪+≤⎨⎪≥⎩,则2x y +的最大值为( )A.0B.3C.4D.54、设α,β为锐角,且sin α=55,cos β=10103,则α+β的值为( ) A 、34π B 、54π C 、4π D 、434ππ或 5、已知正四面体ABCD 中,E 是AB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CE 与B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16 B.36 C.13 D.336、已知cos α=13,α∈(ππ2,23),则cos α2等于( ) A.63 B .-63 C.33 D .-337、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α⊥β,m ⊂α,n ⊂β,则m ⊥nB .若α∥β,m ⊂α,n ⊂β,,则m ∥nC .若m ⊥n ,m ⊂α,n ⊂β,则α⊥βD .若m ⊥α,m ∥n ,n ∥β,则α⊥β8.两直线023=--y ax 和015)12(=-+-ay x a 分别过定点B A 、,则AB 等于( ) A.895 B.175 C.135 D.1159.三棱锥P -ABC 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三个侧面面积分别为22、32、62,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4πB .6πC .8πD .10π10、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起,使得平面ABD ⊥平面CBD ,形成三棱锥C -ABD 的正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则侧视图的面积为( )A.12B.22 C.14 D.24 11、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nn n a a a 111+=+ (n ∈N *),则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 ) A 、n a n 1=B 、11-=n a nC 、1+=n n a nD 、11+=n a n 已知数列 12、设,y ∈R ,a >1,b >1,若a =b y =3,a +b =23,则1x +1y的最大值为( ) A .2 B.32 C . 1 D.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直接填在题中横线上。
2018-2019年高中物理四川高一期末考试测试试卷【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物理四川高一期末考试测试试卷【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初速度为5m/s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4 m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对照,可得,,所以初速度选项A对。
前2秒的位移,平均速度,选项B错。
根据加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是,根据速度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加速即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选项D错。
任意相邻的1 s 内位移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选项C对。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为零的物体,加速度也一定为零C.加速度为零,速度可能很大D.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速度与加速度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即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没有任何关系,速度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比如高空匀速飞行的飞机,速度很大,但是加速度为零,A错误C 正确;速度为零,物体的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物体做往返运动时,B 错误;当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在增大,但是速度在减小,D 正确 考点:考查了对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理解,基础题 3.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越来越大B .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的方向在改变C .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答案】CD 【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大小不变,A 错;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是由于速度与重力不在一直线上,而不是石块所受的重力的方向在改变,B 错,C 、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重力大小、方向。
2018-2019年高中物理四川高一期末考试全真试卷【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物理四川高一期末考试全真试卷【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一小球沿半径为2 m的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周期为π s,则 ().A.小球的线速度是4 m/sB.经过s,小球的位移是π mC.经过s,小球的位移是2m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答案】AC【解析】ω==rad/s=2 rad/s,v=rω=2×2 m/s=4 m/s.经过t=s,小球转过圆周,则位移为r=2 m.2.如图甲,某人正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货物提升到高处,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货物获得的加速度a与绳子对货物竖直向上的拉力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
由图可判断()A.图线与纵轴的交点M的值B.图线与横轴的交点N的值=mgC.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质量mD.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质量的倒数【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对货物受力分析,受重力mg和拉力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T-mg=ma,得;当T=0时,a=-g,即图线与纵轴的交点M的值aM=-g,故A错误;当a=0时,T=mg,故图线与横轴的交点N的值TN=mg,故B正确;图线的斜率表示质量的倒数,故C错误,D正确.考点:牛顿定律及物理图线的应用。
3.人蹬地起跳的过程中,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A.人蹬地的力大于地对人的支持力B.人蹬地的力等于地对人的弹力C.人蹬地的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D.人蹬地的力等于人受到的重力【答案】 BC【解析】试题分析: 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运动员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之所以能起跳,是因为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产生向上的加速度.故BC对。
考点:牛顿第三定律4.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A.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B.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路程C.位移、速度、加速度、质量D.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矢量是指有大小、方向的物理量,路程是标量,则B错;质量是标量,则C错;时间是标量,则D错;考点:本题考查矢量、标的意义,常见的物理量的矢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高一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 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文学与书法艺术存在密切的关系,是因为它们都以思想和语言为基础。
文学正是通过语言以形象化的方式反映思想的艺术。
《毛诗序》曾强调,“诗”是“志之所之”的产物。
文字的产生真正拓展了思想交流的维度。
千百年来,尽管汉字出现了多种生成方式,但其社会功能主要还是通过书写来实现的。
为了追求汉字使用的正确、便利和美观,人们开始研究汉字书写的表现规律,便形成了今天的“书法”。
至汉晋之间,书法探索逐渐趋于艺术的自觉,王羲之是成功的探索者,他依托深刻的艺术见地,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铸就了《兰亭集序》的经典地位。
书法艺术尽管并非单为文学而生,却必须以有意义的文辞为表现内容。
除了“太极殿”“同仁堂”等纯粹实用的匾额、题字或标语,文学作为思想对客观世界的提炼和升华,是书法艺术表现的鲜活土壤。
书法历史上,经典的书法作品本身就是传颂的文学作品,除了《兰亭集序》,还可以列举出《祭侄文稿》和《黄州寒食诗帖》,前者是颜真卿为祭奠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颜季明而作,后者乃苏轼由贬谪黄州三年的悲凉遭遇有感而发。
较之一般的文学创作,书法作品具有具体的用途,所以在选择或拟定合适的文辞内容时,创作者要全面地体察社会、深刻地体验人生、精准地判断情势。
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的某一角落,有翠竹数竿、奇石一尊。
当是之时,常有一二学子坐立其间,或琅琅读书,或默坐静思。
启功先生在石上题字“奇峰高节”,“奇峰”描述奇石耸立向上之势,“高节”则指向竹子的高洁虚心,四个字皆指向具体环境中的景物,同时以拟人的手法指向人的节操、情感和旨趣。
题字尽管寥寥数语,竟与相关的人、事、物、地、时、情相合,这表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表现的高深造诣,更显示了作者文学思维的精确。
尽管今天仍有书法到底属于文化还是艺术的争论,也有艺术创作与日常实用书写的区别,但是,文化和艺术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鸿沟。
简单说来,艺术是文化的最佳表现形式,文化又根植于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生活则必然夹杂着林林总总的实用成分。
无数名家的创作正是既有服务于客观生活的实际用途,又充分整合了各方面的文化因素。
在书法艺术表现中,思想、语言作为内容和需求,汉字、书写作为载体和手段,每个方面都渗透了人们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更浓缩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
艺术与文学相通。
作家也应懂得一点书法,中国古代文人的字大都是写得很好的。
现代作家不一定要能写好毛笔字,但是要能欣赏书法,经常看看书法,尤其是行草,对于行文的内在气韵,是很有好处的。
(选自孙学峰《文学是书法艺术表现的鲜活土壤》,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法家在进行书法创作时,只有全面地体察社会,深刻地体验人生,精准地判断情势,才有可能选择出合适的文辞内容。
B.人们为了追求汉字使用的正确、便利和美观,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便研究汉字书写的表现规律,这种研究促成了书法的诞生。
C.《兰亭集序》书法地位的形成,有赖于王羲之深刻的艺术见地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与书法探索逐渐趋于艺术的自觉这一大环境有关系。
D.文学作为思想对客观世界的提炼和升华,是书法艺术表现的鲜活土壤,书法历史上经典的书法作品往往本身就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文化和书法艺术有密切的关系,书法艺术是文化的最佳表现形式,书法家在创作时往往会充分整合各方面的文化因素。
B.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某一角落的石上所题的“奇峰高节”四字,展现了书法家启功的高深的书法造诣和精确的文学思维。
C.有些书法作品具有实用性,如“太极殿”“同仁堂”等匾额、题字或标语;有些书法作品具有文学价值,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D.思想、语言是书法艺术的内容和需求,汉字、书写是书法艺术的载体和手段,它们渗透了人们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法作品要有文化内涵,要有艺术品位,还得有实际用途,因此书法作品往往是综合因素的产物。
B.《祭侄文稿》和《黄州寒食诗帖》本身就是具有很高的文学品位的作品,它们通过书法的形式展现出来更是锦上添花。
C.文学是通过语言以形象化的方式反映思想的艺术,诗歌的一个重要使命便是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
D.艺术与文学相通,现代作家如果不懂书法,不会欣赏书法,就把握不了行文的内在气韵,也就无法写出好的文学作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苏东坡传苏东坡现在过的是神仙般生活。
黄州也许是瞅隘骯脏的小镇,但是无限的闲暇、美好的风景、诗人敏感的想象、对月夜的倾心、对美酒的迷恋--这些合而为一,便强而有力,是以使诗人的日子美满舒服了。
在庄稼已然种上,无金钱财务的烦心,他开始享受每一个日子给他的快乐。
苏东坡在农舍雪堂和城中临皋亭两处住,每天两处往返,那不过是一里三分之一的一段脏泥路,却大概变成了文学史上最出名的一条路。
在过了城镇中那一段小坡之后,就到了叫黄泥板,一直通到起伏的丘陵。
那个地方向四周一望,似乎全是黄色,只有树木苍翠,竹林碧绿而已。
苏东坡曾在徐州建有黄楼。
现今住在黄州,日日横过黄泥板,而后达到黄岗的东坡。
他已经脱去了文人的长袍,摘去了文人的方巾,改穿农人的短褂子,好使人不能辨识他士大夫的身份。
他每天来往走这段路。
在耕作之暇,他到城里去,喝得小有酒意,在草地上躺下便睡,直到暮色沉沉时好心肠的农人把他叫醒。
有一天,他喝醉之后,写出了一首流浪汉狂想曲,名之为《黄泥板词》。
其结尾部分如下:朝爆黄泥之白云兮,暮宿雪堂之青烟。
喜鱼鸟之莫余惊兮,幸樵臾之我娱。
初被酒以行歌兮,忽放杖而醉堰。
草为首而块为枕兮,穆华堂之清晏。
纷坠露以湿衣兮,升素月之团团。
感父老之呼觉兮,恐牛羊之予践。
于是极然而起,起而歌曰:月明兮星稀,迎余往兮饯余。
归岁既晏兮草木胖。
归来归来,黄泥不可以久病。
但是他和酒友的夜游却引起了有趣的谣言,不但在当地,连宫廷都知道了。
也幸喜饮酒夜游,这种生活才使他写出了不朽的杰作,也有诗,也有散文。
又一次夜游,他可把太守吓坏了。
他在江上一个小舟中喝酒,夜晚的天空极美,他一时兴起,唱词一首道: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第二天,谣传苏东坡曾到过江边,写了这首告别词,已经顺流而下逃走了。
这谣言传到太守耳朵里,他大惊,因为他有职责监视苏东坡不得越出他的县境。
他立刻出去,结果发现苏东坡尚卧床未起,鼾声如雷,仍在酣睡。
这谣也传到了京都,甚至传到皇帝的耳朵里。
苏东坡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遂表现在他的写作上。
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倘若哲学有何用处,就是能使人自我嘲笑。
在动物之中,据我所知,只有人猿能笑,不过即使我们承认此一说法,但我信而不疑的是,只有人能嘲笑自己。
我不知道我们能否称此种笑为神性的笑。
倘若希腊奥林匹亚圣山的神也犯人所犯的错误,也有人具有的弱点,他们一定常常自我嘲笑吧。
但是基督教的神与天使,则绝不会如此,因为他们太完美了。
我想,若把自我嘲笑这种能力称之为沦落的人类唯一自救的美德,该不是溢美之词吧。
在苏东坡完全松弛下来而精神安然自在之时,他所写的随笔杂记,就具有此种醇甜的诙谐美。
他开始在他的随笔里写很多漫谈偶记,既无道德目的,又乏使命作用,但却成了最为人喜爱的作品。
有一篇随笔,是两个乞丐的故事:有二措大相与言志。
一云:“我平生不足惟饭与睡尔。
他日得志,当吃饱饭后便睡,睡了又吃饭。
”另一则云:“我则异于是。
当吃了又吃,何暇复睡耶?”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幸福都是一种秘密。
但是凭苏东坡的作品而研究其内在的本性,藉此以窥探他那幸福的秘密,便不是难事了。
苏东坡这位天纵大才,所给予这个世界者多,而所取自这个世界者少,他不管身在何处,总是把稍纵即逝的诗的感受,赋予不朽的艺术形式,而使之长留人间,在这方面,他丰裕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他现在所过的流浪汉式的生活,我们很难看做是一种惩处,或是官方的监禁。
他享受这种生活时,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
一首词《赤壁怀古》,调寄《浪淘沙》,也以《大江东去》着称;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承天寺夜游》。
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
(选自林语堂的《苏东坡传》)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本文写了苏轼被贬谪到黄州期间的一段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他是如何从忧患中取乐的。
同时也凸显了苏轼悲观厌世的思想。
B.文中叙述了苏轼在这个肮脏的小镇自得其乐,过着饮酒、夜游、酣睡的生活,由此看出他是个随遇而安,自由洒脱的人。
C.政治上的失意,反而成就了苏轼贬谪期间文学上的巨大艺术成就,这就是拥有大人格,大智慧的苏东坡。
D.尽管此时苏轼完全没有人身自由,尽管他的夜游引起谣言,但他始终乐观面对,是要借此以消解内心的痛苦,安慰自己。
E.本文语言深入浅出,犀利幽默,入情入理。
增加了作品的幽默感。
5.文章引用苏轼的诗词、文章和轶事,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分)6.文章开头写道:“苏东坡现在过的是神仙般的生活”,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13分)绝唱严阵①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
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青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
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
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②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③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
它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