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存在即合理

合集下载

从“合理”与“现实”浅谈黑格尔哲学体系

从“合理”与“现实”浅谈黑格尔哲学体系

从“合理”与“现实”浅谈黑格尔哲学体系作者:梁露文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07期摘要:黑格尔在其《法哲学原理》序言中提出:“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而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

”[1]这句话不仅体现出黑格尔思维与存在同一的观点,也反映出黑格尔哲学逻辑、认识论和本体论三者统一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合理”、“现实”等概念的阐释,简述黑格尔这两个命题的概念与=内涵,并进而理解黑格尔的哲学见解。

关键词:现实;理性;逻辑;思维;存在;本质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以其在哲学史上如此重要的地位,以至在他之后的哲学家都以批判黑格尔为出发点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而黑格尔的“合理的即为现实的,现实的即为合理的”两个命题更是属于被集中批判的对象,有人说他是为资产阶级的辩护,也有人说他是屈服于当时的政治压迫而不得已说出的论断,但黑格尔的这两个命题真的是完全错误、一无是处的吗?我反而认为这两个命题是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浓缩和体现。

一、合理的和现实的黑格尔作为一个彻底的理性主义者和逻辑主义者,强调把能动性纳入纯粹理性的概念中,使它逻辑化,把能动性逻辑化。

这种能动性不是一种神秘的、不可把握的、偶然的冲动,而是一种逻辑化的、可以学习的、可以掌握的神秘的力量。

在黑格尔看来意志和思维就是一个东西,都是理性。

合乎理性即合乎逻辑、合乎思维、合乎意志。

“现实”一词在德语里面是“Wirklichkeit”,它有具有能动性的意思,词根“Wirken”意为工作、活动、生产。

所以“现实”从它的词根来看实际上就是发展着的东西,是要自己努力去争取的东西,并不是现存的东西。

现存的很有可能不是现实的,现存的东西已经不现实了,它必将被现实的东西所扬弃、所否定。

“Wirklichkeit”这个词确实包含着现存的意思,只不过它是指现存的东西里面含有的积极性的和革命性的那部分。

现存的事物中有些东西是过时的,那些东西已经不现实了,但是还有些东西是要往前推进了,是要进步的,而这些内容才是合理的。

也谈“存在即合理”

也谈“存在即合理”

也谈“存在即合理”一“存在即合理”,时常听到身边的人在辩解回答时说这句话,而且每当一说出这句话就会让对方难以应对。

比如在谈论封建礼教禁锢社会自由发展时,反对者常在最后会抛出这句话,“存在的即是合理的”,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你敢说它不合理?面对这样的诘问,确实有时令人无以言对。

在搜索引擎里输入这句话,才知这是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一句名言,其实这句话翻译很有问题。

“存在的即合理的”出自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和《小逻辑》,原文如下:Was vernünftig ist ,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 , das ist vernünftig .查阅词典可以找到其中关键词的解释:Wirklich:(adj),①真实的,现实的;实际的,确实的②真正的,名副其实的。

adj.real, actual, true, authentic.Vernünftig(adj.),1.理性的,有理智的,冷静的。

2.合情合理的,合适的。

adj.reasonable, rational, logical, sane, sensible, decent, proper。

英文版翻译:“What is rational is actual and what is actual is rational.”翻译成汉语应该是:合乎理性的就是现实的,现实的也就是合乎理性的。

人们在讲“存在的即合理的”,这句话时,“合理的”这个词却是理解为正确的、正当的。

而理性的、理智的、合乎理性的绝对不能等同于正当的、正确的,让对方理屈词穷的应该就是这里偷换的概念,于是便有了存在即合理的信条。

单从字面上来说,既已存在的肯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否则它就不会存在了,至于这存在是否合理,却不能一句说清楚。

如战争、烧杀抢掠、专制,这些东西一直都存在,却并不合理,有些甚至在合理的外衣下大行其事,麻痹人们的判断,让人很难判断是否合理。

论黑格尔哲学中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论黑格尔哲学中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论黑格尔哲学中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马克思说:黑格尔“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黑格尔的辩证法继承和汇集了前人和当时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优秀成果,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打破了长期在人们头脑中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为人类社会各门科学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即思维辩证法。

可以说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类思维的解放。

人们已“不再敬重还正在不断流行的形而上学所不能克服的对立”。

在哲学史上,从古希腊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三个阶段,出现了两次质的飞跃。

在古希腊哲学中,以赫拉克利特为代表的辩证法是对客观事物辩证法的反映,是朴素的、直观的客观辩证法。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关于思维运动的主观辩证法,是以近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思维成果为其内容。

从古希腊的客观辩证法到黑格尔的主观辩证法是一次质的飞跃。

从黑格尔的主观辩证法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又是一次质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在更高程度上的统一。

是古希腊客观辩证法和黑格尔主观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在此可以看出黑格尔辩证法在哲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主要集中地体现在《逻辑学》里,它表现为一个完整的范畴的逻辑体系和范畴推演的逻辑过程。

在黑格尔的辩证法的体系中“现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包括了“存在论”和“本质论”中的一切范畴(如质、量、度、同一、差别、矛盾、本质、现象等等范畴)于自身内。

现实就是这诸多范畴的统一。

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现实又是绝对理念(或真理)的基本内容。

理念就是内容(现实)与形式(概念)的统一。

黑格尔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的逻辑体系是建立在绝对理念的基础上,逻辑范畴的推演和转化就是绝对理念自身的运动,一切运动都是从绝对理念那里开始最后又回到绝对理念,其中每一个范畴、概念都是绝对理念的环节和内容。

[存在即是合理是谁说的]「存在即合理」是不是由于翻译造成对原文的误解?正解又

[存在即是合理是谁说的]「存在即合理」是不是由于翻译造成对原文的误解?正解又

[存在即是合理是谁说的]「存在即合理」是不是由于翻译造成对原文的误解?正解又篇一: 「存在即合理」是不是由于翻译造成对原文的误解?正解又[存在即是合理]「存在即合理」是不是由于翻译造成对原文的误解?正解又是什么?德语原文:Was vernünftig ist ,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 , das ist vernünftig .下面就看看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

网友蒙面大侠对[存在即是合理]「存在即合理」是不是由于翻译造成对原文的误解?正解又是什么?给出的答复:私以为既然这句话打着黑格尔的招牌,要去理解它,首先要做的是把它带到黑格尔的语境和体系中去理解。

在理解之后,才能对其是否合乎事实进行评价。

原句在黑格尔著作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1820 ,即《法哲学原理》的序言部分: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后来他又在《小逻辑》中详解,引述如下:§6……简言之,哲学的内容就是现实。

我们对于这种内容的最初的意识便叫做经验。

只是就对于世界的经验的观察来看,也已足能辩别在广大的外在和内心存在的世界中,什么东西只是飘忽即逝、没有意义的现象,什么东西是本身真实够得上冠以现实的名义。

对于这个同一内容的意识,哲学与别的认识方式,既然仅有形式上的区别,所以哲学必然与现实和经验相一致。

甚至可以说,哲学与经验的一致至少可以看成是考验哲学真理的外在的试金石。

同样也可以说,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确认思想与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

在我的《法哲学》的序言里,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这两句简单的话,曾经引起许多人的诧异和反对,甚至有些认为没有哲学,特别是没有宗教的修养为耻辱的人,也对此说持异议。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黑格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黑格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黑格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这样一些命题常常被当作黑格尔的“名言”来引用,并且用来调侃或证明一些歪理。

黑格尔的原命题究竟是什么?文章从原命题及其译文的追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原命题的理解、分析出发,依据黑格的相关论著内容尝试着探寻黑格尔的原命题及其内容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存在;现实;合理;黑格尔“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这样一些说法经常被冠以黑格尔的大名来加以引用。

有的引用者对黑格尔的了解也仅止于这么一句并非他本人原命题的一句话。

但是这样一些说法并不是黑格尔原命题的简单表述方式,而是严重扭曲了原命题的本意,失去了原命题重大的革命与现实意义。

恩格斯对此做过分析和说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只是提高了黑格尔及这一命题在我国知识分子中的知名度,而对原命题的理解仍然存在一些误区。

原命题的价值与合理性远远超过这些伪命题,我们应该认真了解原命题的来龙去脉,理解它所包含的真正内容与意义。

一、原命题的历史探寻(一)命题的提出。

黑格尔的这一命题是他在1820年为其《法哲学原理》(写于1820年,出版于1821年)所写的序言中提出的。

德语原文是:Was vern-ünftig ist,das ist wirklich;und was wieklich ist,das ist vernünftig。

他在《小逻辑》导言的第六节里又加以引用和发挥。

(《小逻辑》出版于1820年在《法哲学原理》之前,据我国著名黑格尔哲学专家贺麟先生的分析,关于这个命题的说明可能是1827年《小逻辑》出第二版时加进去的。

)此外,黑格尔《逻辑学》第二编第三部分第二章,关于“现实”的论述以及《小逻辑》第二篇关于“实在”的论述,虽不是直接阐述这一命题,但对于我们理解这一命题的真实意义很有帮助。

存在即合理吗?

存在即合理吗?

艺术论坛一些哲学家的语言是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思辨性和概括性,即使这句话是由很普通的词语组成,也往往具有丰富的“言下之意”,不同于常理。

我想“存在即合理”这句话也是如此。

过去这么多年,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学者都在争论着这个话题,虽然我还是一位大三的学生,汲取的知识还不够多,但却被这句话深深的吸引住,想借此发表我的一些看法。

一、存在即合理,荒谬至极?存在即合理,一听没有什么语法错误,又好像违背了现实生活。

在现实中,正因为这句话,引发了许多矛盾,大家都认为“存在即合理”,这太荒谬了。

首先,人们认为存在的不会都是合理的。

世界上存在的东西很多,既有美好的事物,也有丑陋的现象,诸如侵略战争,杀人放火、抢劫贩毒、贪污腐败、卖淫嫖娼等等,难道这些也都是合理的吗?”很多人会认为世界上丑恶的事件、丑恶的事物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不良的影响,它们的存在只会危害社会,根本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因此它们的存在是不合理的,是没有理由的。

如药家鑫事件,官二代就能够胡作非为、只手遮天,这合理吗?人们认为这句话会导致“宿命论”:既然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穷人受穷也是理所当然的,只能认命;富人就可以为所欲为,自认上帝,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认为它不合理。

其次,这句话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一些人歪曲存在即合理这句话,企图为自己的不正当行为做掩饰,好像自己的任何行为都是合理的,正确的。

一生致力于为人类的前进而搞研究发明的诺贝尔可能想不到他的炸药会被战争所利用。

同样,黑格尔可能也没有想到,后人能利用他的一句话作为实施各种不正当行为的理由。

于是当地球都被污染了,有人说,存在就是合理的。

那么已经“存在”的被严重污染的地球,都是老天爷的罪过,跟那些制造污染的污染源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在这些只看重个人利益的人的眼中,他只会看到自己的获得量是多少,至于自己的行为会给社会带来多少伤害,都不在他们的考虑当中。

二、存在即合理,黑格尔思想中的合理黑格尔这一关于合理性命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它最先发表于他的《法哲学原理》的序言中,后又在《哲学全书》导言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

黑格尔哲学名言6篇

黑格尔哲学名言6篇

黑格尔哲学名言6篇黑格尔哲学名言11、存在即合理。

2、人死于习惯。

3、恶是发展原动力。

4、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没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有所成就。

5、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6、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黑格尔7、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8、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

9、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

10、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间。

11、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12、人类从历史里学到一个教训,那就是没有学到任何教训。

——黑格尔13、对现实的抽象就是对现实的毁灭。

14、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洁白。

15、谁中途动摇信心,谁就是意志薄弱。

16、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

婚姻是具有法定意义的伦理性的爱。

17、无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18、一个拥有真正美的心灵总是有所作为的,并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19、现实中无法解决的困惑,就到哲学里去寻找答案。

20、目标有价值,生活才有价值。

21、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

22、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处的人,才会没有出头之日。

23、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应当只是单一的画家,应是兴趣广泛的多面手。

——黑格尔名言24、在这唯一的权力面前,没有东西能够维持一种独立的生存。

25、一杯水是清澈的,但海水却是黑色的。

就像小的道理可以说明,而真正的大道理是沉默的。

26、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建筑物则是凝固的音乐。

27、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

28、背起行囊,独自旅行。

29、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合理的都是存在的.30、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

31、民族不是为了国家而存在的,民族是由国家创造的。

32、熟知并非真知。

33、上帝惊叹细节。

34、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

存 在 即 合 理

存 在 即 合 理

存 在 即 合 理案例:笔算除法在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时(三年级内容),学生根据情境图列出算式42÷2并口算出得数后,师:除了口算外,你们还能用其他方法算一下吗?生:还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计算。

师:那你们就试试看吧!不一会儿,学生举手示意。

教师请了两位学生演板。

生1: 生2:由于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过列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除法,对于竖式除法的形式有了一定的认知,老师没有预见到会出现生1这种情况,所以在评价中老师是这样说的:师:生1的做法是错误的,简直就是乱写一通。

大家觉得生2做的对不对? 生:对!师:对吗?谁有不同意见?生3:生2写的不对。

师:为什么?生3:我猜的。

师:生2确实写的不对,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用竖式的方法计算这道题。

案例分析: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简而言之就是 “存在即合理”。

生1的做法是错误的?是乱写一通吗?用数学老师专业一点的话来说,这是学生受到加、减、乘竖式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知识地负迁移现象。

学生的学习是离不开他的学习经验的,利用这种学习经验学习新的知识时也许会不符合现在的书写格式,但并不表示他乱写一通,最起码他的做法中含有他认为有用的思想方42 ÷ 2 21 2 1 2 4 2 4 2 0法,观察生1的算式,我们确也可以看出对于这道题目来说,这样的计算是可行的。

对于生2的做法来说,从深层次地角度去看,他与生1的思想方法同出一源,只是书写格式不同而已。

如果教师只是强调正规方法的教学,学生反而会在心中认为反正答案都一样,老师的方法还不如我们的简单,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尽人意的。

我觉得在这儿教师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判断这两种计算方法,教师可以把现在约定俗成的格式写出来,暂时不决断对错,然后让学生完成改编题:42÷3,然后再用这三种方法计算一下,让学生来比较三种方法的优劣,只有这样做学生才会从算理上认为生1和生2的计算不具有普遍性,对于十位上的数不能正好分完时的计算是不易表达清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存在即合理
1. 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

2. 背起行囊,独自旅行。

3.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

4. 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建筑物则是凝固的音乐。

5. 悲观的头脑乐观的意志。

6. 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7. 目标有价值,生活才有价值。

8. 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

9. 任性和偏见就是自己个人主观的意见和意向,——是一种自由,但这种自由还停留在奴隶的处境之内。

10.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处的人,才会没有出头之日。

11.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

12.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

13.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
14.恶是发展原动力。

15.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

16.如果你生活是一种无法抗拒的无法改变的痛苦里.那么这种痛苦将是你的幸福! 给自己一个希望和勇气.大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慷慨的说句"大不了就是一死" !
17.嘿,哥们,我说,嘿,哥们我说,没有意义的怎么可能存在。

18.世界历史即是世界审判”揭示了其历史观兼有神义论和人义论的双重品格。

19.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

20.太阳下面没有新事物。

21.良心,它就是对它自己有了确信的精神。

22.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23.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

24.绝对的光明,如同绝对的黑暗。

25.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

26.人死于习惯。

27.人民必须体会到宪法是自己的权利,可以落实到实处。

否则,宪法就只是徒有其表,不具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28.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29.一个恶徒的犯罪思想也比天堂里的奇迹更伟大,更崇高。

30.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

31.历史常常惊人地重演。

32.人类是地球上的匆匆来客。

33.一个灰色的回忆,怎能抗衡现在的生动与自由。

34.民族不是为了国家而存在的,民族是由国家创造的。

35.熟知并非真知。

36.上帝惊叹细节。

37.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

38.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应当只是单一的画家,应是兴趣广泛的多面手。

39.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40.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最高的...
41.在这唯一的权力面前,没有东西能够维持一种独立的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