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问诊案例分析教学文案
护理问诊教案模板范文及范文

一、教案名称:基础护理问诊技巧训练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护理问诊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掌握常用问诊方法。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问诊,收集患者病史信息。
3.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同情和尊重患者的护理态度。
三、教学内容:1. 护理问诊的基本原则2. 护理问诊的技巧3. 常用问诊方法4. 护理问诊中的沟通技巧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护理问诊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护理问诊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二部分:理论讲解(15分钟)1. 护理问诊的基本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 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 全面、准确、客观地收集信息- 灵活运用问诊技巧2. 护理问诊的技巧:- 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的运用- 引导性问题与澄清性问题- 非言语沟通技巧3. 常用问诊方法:- 询问病史- 观察病情- 体格检查- 心理评估第三部分: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提供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问诊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第四部分:实际操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问诊,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之间互相提问,提高问诊技巧。
第五部分:总结与反馈(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护理问诊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模拟问诊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护理问诊技巧的运用能力。
六、教案范文:基础护理问诊技巧训练教案一、教案名称:基础护理问诊技巧训练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护理问诊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掌握常用问诊方法。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问诊,收集患者病史信息。
3.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同情和尊重患者的护理态度。
三、教学内容:1. 护理问诊的基本原则2. 护理问诊的技巧3. 常用问诊方法4. 护理问诊中的沟通技巧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护理问诊的重要性。
《问诊病例分析》课件

体格检查
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 的检查,包括一般情况 、皮肤、淋巴结、心肺
听诊等。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尿液、粪便 等标本进行化验,以辅
助诊断。
影像学检查
通过X线、超声、CT等 影像学检查,观察病变
部位和性质。
问诊病例分析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01
耐心倾听
在询问病史时,要耐心倾听患 者或其家属的描述,不要打断 他们。
。
分类
根据整理后的资料,按照疾病 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分 类,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比较 。
编码
对分类后的资料进行编码,以 便于计算机处理和统计分析。
质量控制
对整理和分类后的资料进行质 量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
04
问诊病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问诊病例分析的基本方法
病史采集
通过询问患者或其家属 ,了解患者的疾病史、
05
问诊病例分析的报告撰写
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格式统一
目的明确
报告的撰写应围绕病例分析的 目的展开,确保内容与主题紧 密相关。
结构清晰
报告应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 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等部分 。
语言规范
使用规范的语言和术语,避免 使用个人主观性的语言和描述 。
遵循统一的格式要求,如字体 、字号、行间距等,以提高可 读性。
问题1
如何确定患者的病情和诊断?
解决方法
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 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问题2
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 通?
解决方法
需要耐心倾听、详细解释、友好交流 ,并尽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护理问诊教案模板范文及答案

#### 教案名称:护理问诊技能培训#### 教学目标:1. 了解护理问诊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学会收集病人病史、症状、体征等相关信息。
3.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倾听技巧。
4. 能够运用问诊技巧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
#### 教学内容:一、护理问诊的基本原则二、护理问诊的技巧三、护理问诊的实际操作四、案例分析#### 教学步骤:第一部分:理论讲解(1课时)1. 导入:通过实际病例引入护理问诊的重要性。
2. 讲解护理问诊的基本原则:- 尊重病人- 保持中立- 耐心倾听- 有条不紊- 保密原则3. 讲解护理问诊的技巧:- 开放式与封闭式问题的运用- 肯定和鼓励病人- 引导病人提供更多信息- 避免打断病人- 使用非言语沟通第二部分:实际操作(1课时)1. 分组练习:学生分成小组,模拟问诊场景,互相练习问诊技巧。
2.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的问诊情况进行现场指导,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1课时)1. 案例分析:提供一份完整的病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诊,并记录相关信息。
2. 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讨论问诊过程中的难点和注意事项,教师进行总结。
#### 教案示例:一、护理问诊的基本原则案例:张先生,65岁,因“胸痛1小时”入院。
原则讲解:- 尊重病人:向张先生说明问诊的目的,取得他的配合。
- 保持中立:在问诊过程中保持客观,不带有任何偏见。
- 耐心倾听:给予张先生充分的时间表达他的感受和症状。
- 有条不紊:按照一定的顺序询问,确保不遗漏重要信息。
- 保密原则:对张先生的病情信息保密,不泄露给无关人员。
二、护理问诊的技巧技巧讲解:- 开放式问题:“您最近有什么不适?”- 封闭式问题:“您今天是否感到疼痛?”- 肯定和鼓励病人:“您真的很勇敢,能够坚持来医院治疗。
”- 引导病人提供更多信息:“您能详细描述一下疼痛的性质吗?”- 避免打断病人:让张先生完整表达他的感受和症状。
三、护理问诊的实际操作分组练习:- 学生分组,模拟问诊场景,互相练习问诊技巧。
第三章问诊

五、个人生活史
1、平素健康状况 2、既往患病情况
外伤手术史 预防接种史、过敏史
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婚姻生育 冶游史(嫖娼或不洁性交史)
六、家族史
遗传病、传染病
例1
冯某,男,22岁,某学院学生 初诊:1998年6月26日
患者1996年以来上腹疼痛,伴呕吐、腹胀,曾在某医院 做钡餐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并幽门梗阻”,住某 医院治疗后好转出院。医院曾建议外科手术治疗,因无床 位,出院后在家休息。1998年2~3月间(在家休息)胃 出血2次,共吐血500~600ml,在广西某医院住院治疗 ,血止出院,但胃部症状一直未缓解,于1998年6月26 日来我院治疗。入院症状:头昏、面色不华、痛苦表情, 精神不振,疲乏无力,上腹部胀痛,呕逆,食欲甚差,食 则饱胀嗳气,大便少而不畅,小便微黄,舌苔薄白腻,脉 弦细。
(一)恶寒发热
【概念】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 【意义】外感表证 【机理】外邪袭表,卫阳被遏,肌腠失煦―― 恶寒
卫阳失宣,郁而发热―― 发热 1、恶寒重发热轻,兼无汗,身痛――风寒表证(表寒证) 2、发热重恶寒轻,兼口渴,面红――风热表证(表热证) 3、发热轻而恶风,兼自汗,脉浮缓――伤风表证(表虚证)
第三章 问 诊
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 地询问,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
问诊的分类 全面系统的问诊
--住院病人 重点问诊
--急诊和门诊病人
问诊的意义 “诊治之要领,临证之要务”
1、获取的病情资料比较全面 --最真、最全、最早
2、有利于疾病的及时诊断 3、有助于医患之间的交流
--了解患者思想动态及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主观感觉
一切痛苦和不适 与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
第三章-问诊案例分析

问诊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治经过、现在症状及其他一切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
案例一:医生:您哪里不舒服?病人:头痛。
医生:多长时间了?病人:一周。
医生:您感觉是怎么痛法?病人:胀胀的痛。
医生:主要在头的哪个部位痛?病人:左半侧头部。
医生:以前痛过吗?病人:痛过,从2年前开始,每年都犯几次,常常在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的时候复发。
医生:您的睡眠如何?病人:最近睡眠也不好,有时入睡困难,做梦多,第二天感到没睡够。
医生:您最近的情绪如何?病人:最近脾气容易急躁、发火。
医生:您的胃口好吗?病人:还可以。
医生:平时感到口干吗?喜欢喝水吗?病人:最近总觉得口干,早晨起来感到口苦,喜欢喝水。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医生:大便正常吗?病人:大便偏干,2天解一次大便。
医生:伸出舌头来我看看(注:舌质色红,舌苔薄黄)。
医生:让我摸摸您的脉(注:脉弦数)。
……………问题:1.结合本案例分析问诊的作用。
2.结合本案例分析问诊的方法。
分析:1. 结合本案例分析问诊的作用。
问诊是了解病人自觉症状的特点与持续时间(本案例:头部胀痛一周,伴随失眠、情绪急躁、口干口苦、喜欢饮水、便干等)、发病的诱因与特点(本案例:常常在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时复发)及相关病史等(本案例:两年前始即有类似头痛的发作等)的主要途径。
而这些内容在辨证(本案例:肝火亢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结合本案例分析问诊的方法。
(1)围绕主诉进行重点、全面询问:如在本案例中,当了解到“头痛”为病人当前的主要不适后,应进一步询问其头痛的时间、部位、性质及其他伴随症状等。
为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性质,在重点询问的同时,也要兼顾到病人的其他全身情况和一般情况,以免遗漏病情。
如饮食、睡眠、二便、精神情绪等,患者可能未作为痛苦和不适主动表达出来,但这些情况对于从整体把握病人病情及正确诊断是很有帮助的,因而也应加以询问。
问诊教学教案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问诊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2)掌握问诊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熟悉问诊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2.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进行问诊,掌握问诊的流程。
(2)能够运用问诊技巧,提高问诊效果。
(3)能够针对不同病情,提出合理的问诊策略。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的职业道德。
(2)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激发学生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问诊的基本原则和步骤2. 问诊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问诊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问诊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问诊医生?(二)讲解与示范1. 讲解问诊的基本原则和步骤:(1)尊重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明确问诊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问。
(3)注意倾听,关注患者的主诉。
(4)及时总结,记录问诊内容。
2. 示范问诊技巧和方法:(1)运用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相结合的方式。
(2)引导患者表达感受,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
(3)运用适当的身体语言,增强沟通效果。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病例,分析问诊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问诊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总结经验。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表现。
2. 问诊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际问诊过程中的表现。
3. 反思总结能力:评估学生对问诊过程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医学问诊学2. 案例资料:典型病例分析3. 实践设备:模拟患者、病历夹等六、教学时间2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问诊的基本原则、技巧和方法,提高临床问诊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章问诊分析

1
第三节 问现在症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总结前人问诊经验基 础上,编写了<<十问篇>>,清代医家陈 修园将其修改成<<十问歌>>,即“一问 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 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 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 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 麻疹全占验。”
分
交替发作。
型
发有定时,每日发作一次,或二、三
发有 定时
日发作一次,并兼头痛剧烈、口渴、 多汗等症 意义:常见于疟疾
病机:由于疟 邪侵入人体,伏藏于半
表半里之间,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
争则热。
(四)问寒热的意义 1.辨别疾病的性质 2.辩疾病的外感、内伤
寒热骤作或齐作、手足背热甚于手足 心热.背部热甚于腹部热---外感 寒热慢作或不齐作、手足心热甚于手 足背热、腹部热甚于背部热---内伤 3.辨邪正的消长 寒热皆重---邪正俱盛 寒热皆轻---邪轻正不足 寒重热轻---邪重正衰
惊 心悸而惊, 多时发时
心悸: 悸 恐惧不安 止
病人自
觉心跳
心跳剧烈,
不安,不 能自主
怔 忡
(chong)
自觉上至 心胸,下至 脐腹悸动
持续时间 较长
不安
全身情况
较好,病情 心悸包括
较轻
怔忡与惊
悸,怔忡
多由心悸
全身情况 发展而来,
较差 病情较心
悸为重
1
五. 问 睡眠
【概述】睡眠:是人体适应自然界昼夜 节律性变化,维持机体阴阳平衡协调的 重要生理活动。睡眠的情况与人体卫气 的循行和阴阳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卫气昼行于阳经,阳气 盛则醒;夜行于阴经,阴气盛则眠。即
问诊案例及问诊内容例子范文

问诊案例及问诊内容例子范文一、问诊案例:感冒症状问诊。
问诊医生:张医生。
患者:小李。
问诊场景:社区诊所。
问诊内容:张医生:(微笑着)小李啊,今天怎么啦?看起来有点没精神呢。
小李:(有气无力地)张医生,我感觉自己好像感冒了,难受得很。
张医生:(关切地)哦?那你跟我说说都有些啥症状呀?小李:(吸了吸鼻子)我这鼻子啊,就像被堵住的下水道一样,不通气儿,只能用嘴呼吸,可难受了。
张医生:(点点头)嗯,鼻塞是挺难受的。
那除了鼻塞,还有别的情况吗?比如说流鼻涕,是清水样的还是那种浓稠的呀?小李:(拿纸巾擦了擦鼻子)一开始是清水样的,现在变得有点浓稠了,感觉像胶水似的(皱着眉头)。
张医生:(笑着打趣)哈哈,胶水可有点夸张啦。
那你有没有咳嗽呢?小李:(咳嗽了几声)咳,咳,怎么能没有呢,嗓子痒痒的,就像有小羽毛在里面挠一样,忍不住就想咳。
张医生:(继续问)那这个咳嗽是干咳,还是能咳出痰来呢?小李:(清了清嗓子)能咳出痰来,痰也有点浓稠,颜色有点发黄。
张医生:(思考了一下)嗯,发黄的浓痰啊。
那你有没有发烧呢?自己量过体温没?小李:(摸了摸额头)我感觉有点热,但是还没量体温呢。
就是整个人晕乎乎的,像喝了酒似的。
张医生:(拿出体温计)来,先量量体温。
那你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有多久了呀?小李:(回想了一下)大概从昨天早上开始的,昨天还没这么严重,今天就感觉更难受了。
张医生:(看了看体温计)哟,38.5度呢,有点烧了。
那你这两天有没有着凉呀?或者接触过感冒的人?小李:(想了想)我前天下班的时候下大雨,没带伞,可能是那时候着凉了。
我办公室有个同事前几天感冒了,不过我当时觉得自己身体好,应该不会被传染。
张医生:(摇摇头)你看,还是大意了吧。
那你之前有没有吃过什么药来缓解这些症状呀?小李:(摇摇头)没有呢,我想着能扛过去就扛过去,结果越来越严重了。
张医生:(拍拍小李的肩膀)行嘞,那我大概了解你的情况了。
接下来我给你开点药,你回去好好休息,多喝水,应该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诊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治经过、现在症状及其他一切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
案例一:医生:您哪里不舒服?病人:头痛。
医生:多长时间了?病人:一周。
医生:您感觉是怎么痛法?病人:胀胀的痛。
医生:主要在头的哪个部位痛?病人:左半侧头部。
医生:以前痛过吗?病人:痛过,从2年前开始,每年都犯几次,常常在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的时候复发。
医生:您的睡眠如何?病人:最近睡眠也不好,有时入睡困难,做梦多,第二天感到没睡够。
医生:您最近的情绪如何?病人:最近脾气容易急躁、发火。
医生:您的胃口好吗?病人:还可以。
医生:平时感到口干吗?喜欢喝水吗?病人:最近总觉得口干,早晨起来感到口苦,喜欢喝水。
医生:大便正常吗?病人:大便偏干,2天解一次大便。
医生:伸出舌头来我看看(注:舌质色红,舌苔薄黄)。
医生:让我摸摸您的脉(注:脉弦数)。
……………问题:1.结合本案例分析问诊的作用。
2.结合本案例分析问诊的方法。
分析:1. 结合本案例分析问诊的作用。
问诊是了解病人自觉症状的特点与持续时间(本案例:头部胀痛一周,伴随失眠、情绪急躁、口干口苦、喜欢饮水、便干等)、发病的诱因与特点(本案例:常常在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时复发)及相关病史等(本案例:两年前始即有类似头痛的发作等)的主要途径。
而这些内容在辨证(本案例:肝火亢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结合本案例分析问诊的方法。
(1)围绕主诉进行重点、全面询问:如在本案例中,当了解到“头痛”为病人当前的主要不适后,应进一步询问其头痛的时间、部位、性质及其他伴随症状等。
为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性质,在重点询问的同时,也要兼顾到病人的其他全身情况和一般情况,以免遗漏病情。
如饮食、睡眠、二便、精神情绪等,患者可能未作为痛苦和不适主动表达出来,但这些情况对于从整体把握病人病情及正确诊断是很有帮助的,因而也应加以询问。
(2)边问边辨,问辨结合:如在本案例中,当了解到病人的“头痛”两年来反复发作时,在排除其外感的可能性后,应根据内伤头痛的常见类型,进一步询问其他伴随症状,以分辨其病变涉及的脏腑与性质的寒热虚实等。
案例二:医生:您哪里不舒服?病人:我最近咳嗽很厉害。
医生:多长时间了?病人:快一个月了。
医生:咳嗽白天厉害,还是晚上厉害?病人:晚上较厉害。
医生:有痰吗?病人:有。
医生:什么样的痰?病人:黄色的,比较稠,早晨起来比较多。
医生:发病一开始就只有咳嗽吗?病人:不是。
当时由于变天未及时加衣服,出现怕冷、发烧、头疼、嗓子疼及轻微咳嗽,就去附近的一个医院看病,大夫说是“感冒”,就给我开了一些中成药及抗菌素。
吃了三天西药,烧退了,头痛及嗓子痛也缓解了,中药吃了7付,其它症状差不多都好了,但是咳嗽一直没好,还有些加重。
医生:您目前除咳嗽外,还有其他什么不舒服?病人:有时胸闷,咳得厉害时还有点胸痛。
医生:您的饮食、睡眠、二便有什么异常吗:病人:睡眠还行,就是最近老觉着口干,比以前喜欢喝水。
大便干燥,有时好几天才大便一次。
医生:您平时身体如何?以前得过什么病吗?病人:平时身体还不错,没得过什么大病。
医生:您平时喜欢什么样的饮食?病人:我喜欢吃辣的。
医生:伸出舌头来我看看(舌红苔黄腻)。
医生:让我摸摸您的脉(脉滑略数)。
医生:我给您开一周的汤药,注意最近少吃辣的及油腻的食品。
问题:1.试归纳本案例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及个人史的情况。
2.请描述本例病人的现在症。
分析:1.本案例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及个人史的情况:(1)主诉:咳嗽一月。
通过主诉常可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类别及病势的轻重缓急,因此,主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进一步认识、分析疾病的主要线索和依据,临床上要善于围绕主诉,进行深入而细致的问诊。
(2)现病史:一月前患者因受凉出现怕冷、发烧、头痛、咽痛及轻微咳嗽,遂去附近医院就诊,医生诊为“感冒”,服用三天抗菌素及7付中药后,发热、头痛及咽痛等症状明显缓解,但仍有咳嗽,且加重。
现咳嗽,咯黄粘痰,咳嗽剧烈时伴有胸痛,有时胸闷。
睡眠尚可,时觉口渴欲饮,大便干,数日一行。
(3)既往史:平素身体尚可。
(4)个人史:平素喜食辣。
饮食偏嗜与不良的生活起居习惯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如嗜食肥甘者,多病痰湿;偏食辛辣者,易患热证等。
另外,了解患者的饮食嗜好及生活起居习惯,对分析病人的身体素质及判断疾病的性质有一定意义。
如平素喜凉恶热者,反映出素体阳气偏盛;平素喜热恶凉者,多为素体阴气偏盛。
2、本案例的现在症:咳嗽,咯黄粘痰,咳嗽剧烈时伴有胸痛,有时胸闷,口渴欲饮,大便干。
案例三:医生:您怎么不好?患者:我觉得身体发热,手脚心发烫。
医生:这种情况有多长时间了?患者:大概三周。
医生:有发冷的感觉吗?患者:没有。
医生:您觉得一天里什么时候会有发热的感觉或这种感觉最明显?患者:一般下午发热明显。
医生:您测过体温吗?患者:测过几次,都是37℃左右。
医生:发现晚上睡着后有出汗的现象吗?患者:最近常有。
医生:您的饮食、二便怎么样?病人:吃饭还可以,就是最近总觉得口干,但喝水不太多。
大便偏干,两天一次。
医生:您平时喜欢什么样的饮食?病人:我喜欢吃辣的。
医生:伸出舌头来我看看(舌红少苔)。
医生:让我摸摸您的脉(脉细而数)。
……问题:1、请概括该案例的发热类型?2、本案例发热类型的主要特点及病机是什么?分析:1.本案例主要针对发热症状进行问诊。
医生询问了患者发热的特点(时间、规律性、热势的高低)及一些伴随症状。
根据患者午后低热并伴有盗汗的情况,结合舌脉象,可以判断这种发热的类型为阴虚发热。
该案例中盗汗症状的提问是医生根据患者描述的发热特点,脑海中已经初步形成阴虚发热的印象,从而针对性询问阴虚发热的伴随症状而引出的。
2.阴虚发热是潮热的一种,多表现为午后或入夜低热,伴见颧红、消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因阴液亏虚,阴不制阳,虚热内生,加之夜间卫阳入里,内热更甚,故见午后或入夜低热。
案例四:医生:您怎么不好?患者:最近一个月出汗很多。
医生:是白天出汗还是晚上睡着后出汗?患者:白天出汗。
医生:有什么原因吗?患者:一个月前,我因为淋雨后发烧,得了“肺炎”,住了一个月院。
“肺炎”治好后出了院,但总觉得身体虚,老出汗。
医生:哪种情况下会出汗?患者:稍微动一下就会出很多汗,内衣常常是湿的。
医生:您有疲乏的感觉吗?患者:有,经常觉得没力气,总想躺着。
医生:您吃饭怎么样?患者:老觉得嘴里没味,没胃口,吃的很少,吃点东西就觉得肚子胀。
医生:伸出舌头来我看看(舌淡苔薄白)。
医生:让我摸摸您的脉(脉虚)。
……问题:1.本案例中的出汗属于哪一种类型?2.本案例汗出的病机是什么?分析:1.该案例中,医生询问了患者出汗的时间、导致出汗的原因、出汗的特点及伴随症状,根据患者白天稍活动则出汗较多的特点,结合其疲乏无力的伴随症状及舌脉象特点,可判断此为自汗。
2. 本案例因病后肺脾气虚,而出现自汗、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案例五:医生:您觉得怎么不舒服?患者:这个部位疼痛(用手指右胁)。
医生:是怎么引起的?患者:三年前右胁疼,查出来说是“胆囊炎”,输液,打针后,好多了,平时有时吃一些消炎的药,最近觉得又疼起来了,吃了消炎药,不太管事。
医生:这次疼了多长时间了?患者:将近一周。
医生:是持续疼痛还是一阵一阵的?患者:是一阵一阵的。
医生:疼的厉害吗?患者:挺厉害的。
医生:您吃饭怎么样?患者:没食欲,老觉得肚子胀。
医生:伸出舌头来我看看(苔白腻)。
医生:让我摸摸您的脉(脉弦)。
……问题:1.询问疼痛时应该着重问哪些内容?2.请概括本案例的主诉,本案例片段中医生的询问有哪些不足之处?分析:1. 疼痛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可见于患病机体的不同部位。
临床上问疼痛时,应注意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喜恶和兼症等。
2. 本案例患者的主诉是发作性“右胁疼痛三年,加重一周”,医生在围绕这个主诉询问时,没有询问疼痛的性质,如胀痛、刺痛或其它等,不利于辨析胁痛的病因病机。
案例六:医生:您觉得哪里不舒服?患者:觉得心慌。
医生:有多长时间了?患者:有五年了,检查出是“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住过好几次院。
最近一周心慌得比较明显。
医生:您觉得胸闷吗?患者:胸闷,老上不来气。
医生:您有怕冷或者发热的感觉吗?患者:我觉得怕冷。
医生:这次是什么原因引起心慌?患者:可能有点累,前些天有一些着凉。
医生:饮食、大小便最近有异常吗?患者:吃饭还行,大便也跟平时差不多,小便少。
医生:有胸痛的感觉吗?患者:这倒没有。
医生:伸出舌头来我看看(舌质暗,苔薄白)。
医生:让我摸摸您的脉(脉弦细而促)。
……问题:1.询问心悸症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本案例片段中的心悸的病机是什么?分析:1.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跳、心慌,悸动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症状。
形成心悸的原因较多,临床上询问时要注意询问导致心悸的原因,轻重程度及兼症的不同,根据这些情况来进行辨证。
2.本案例中患者出现心悸的原因、伴随的胸闷、畏寒、小便短少等症状及舌脉象表现,判断为心阳不振、心脉瘀阻引起的心悸,因心阳不振、心脉瘀阻,心失所养所致。
案例七:医生:您觉得哪里不舒服?患者:最近特别能吃,吃完饭不久又觉得饿了。
我不知道这正不正常,不会得糖尿病吧?医生:您先别紧张,这种情况有多长时间了?患者:大概一周多。
医生:平时吃饭怎么样?患者:也比较能吃,但没最近这样,总想吃。
医生:您平时喜欢什么样的饮食?病人:我喜欢吃辣的。
医生:您觉得还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患者:最近总觉得口干、口苦。
医生:总想喝水吗?患者:觉得口渴,想喝水。
医生:大便怎样?患者:比较干,2-3天解一次。
医生:伸出舌头来我看看(舌质红,苔少)。
医生:让我摸摸您的脉(脉数)。
……问题:1.如何描述本案例中的食欲改变?2.根据案例中的症状,出现该食欲异常的病机是什么?分析:1.本案例中描述的现象为消谷善饥。
消谷善饥是指食欲过于旺盛,食量增多,食后不久即感饥饿者,又称多食易饥。
2. 本案例的症状特点为多食易饥,兼见口苦便秘者,为胃火亢盛,腐熟太过所致;辨证应属胃火。
案例八:医生:您哪里不好?患者:大便不太正常。
医生:具体是什么样的表现?患者:大便解起来不通畅。
医生:大便干吗?患者:不干。
医生:成形吗?患者:有时不太成形,也不是稀便。
医生:大便的颜色正常吗?患者:正常。
医生:气味臭吗?患者:很臭。
医生:排便后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吗?患者:觉得肛门周围发热。
医生:大便次数多吗?患者:一天解一次。
医生:这种情况有多长时间了?患者:一年多了。
医生:吃过什么药?患者:用通便的泻药,吃完了泻两次,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医生:您平时吃什么样的饮食?患者:喜欢吃肉。
医生:伸出舌头来我看看(舌质红,苔黄腻)。
医生:让我摸摸您的脉(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