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
读《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有感

读《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有感2017级康复治疗技术一班2017130569 余雪读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使我认识到,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其原因和背景,而我们只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组织有效的力量,进行刻苦的斗争,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一、红色政权存在的原因首先,红色政权之所以能够存在,是由于当时的政治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而决定的。
在政治上,国名党的统治由旧军阀变成了新军阀,其本质依然是代表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利益。
所以,他们在经济上大肆的剥削工农阶级,在政治上不断地压迫工农阶级,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存状况日益恶化。
其次,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野心有增不减,不断地培养、支持、壮大其在中国的军阀力量,为了争夺他们在中国的利益,彼此间进行了大量的战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迫切的需要一场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必须坚决的执行自己的领导权,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军阀在中国的统治,消灭豪绅阶级对农民的封建剥削,才能从根本上挽救当时的中国。
(一)红色政权发生在半殖民地中国无产阶级在历次革命斗争中不断的成长。
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红色政权提供了指导和方向,剥削压迫的军阀统治方式与中国经济及工农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
工农兵士群众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不断的发展成熟为红色政权的存在提供了群众基础。
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份的许多地方,曾经有过很广大的工会和农民协会的组织,有过工农阶级对地主豪绅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许多经济的政治的斗争,这些组织与活动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工农群众经过民主的洗礼,思想觉悟大大提高,革命的基础由此建立。
1.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1)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相互之间进行着持续不断的战争。
而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由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在白色政权之间战争的缝隙中发生和坚持了下来,持续不断的白色战争,造就了持续不断、日益成长壮大的红色政权。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范文_精选3篇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范文_精选3篇《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的《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决议的一部分。
文章初步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问题。
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一读过《毛泽东传》之后,我就对他跌宕起伏的生平事迹很感兴趣,尤其是他的书籍更加吸引人,他是一个令人佩服的英雄,是他的领导带领了诞生了了新中国。
最近又读了毛主席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我更是思绪万千,这里我要表达一下我的读后感。
毛泽东的这篇文章写于1928年10月,这是一个什么时刻?1927年夏,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以失败告终;八七会议上,1922年二大以来陈独秀的右倾需错误终于得到纠正,故在我看来当时,革命刚刚经过最低谷,一切需要休养生息和重整力量以待一个新的革命的觉醒,事实上1919年到1930年可能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诞生到逐渐成熟的时期,而中国革命经历的惨痛失败使党内外救国人士陷入绝望;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标准的以城市为中心暴动的革命,付出无量金钱无量血的革命尚且未获成功,一群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占据了一些边界区农村,建立的力量微薄的红色政权难道能取得成功?能存在下去么?我想,在当时持否定或非常怀疑态度的人不在少数。
要想挽救革命,先安抚人心,让大家有信心相信,我们有未来。
毛泽东此时写下这些文字正是在给予每个人这种信心那是一种信念。
文章中对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的精辟论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毛泽东同志所指引的工农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中国工农阶级由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变为统治阶级,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已经是被中国革命的历史所证明了的事实。
读《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通读了毛泽东同志所著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篇文章,读后使我更加了解了当时我们党所领导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什么能够扎根于广大农村,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所在。
毛泽东同志的这篇文章写于1928年10月,当时,正值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秋收起义和周恩来、朱德等同志所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两支队伍会师井冈山,建立了我党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从此,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土地上有了属于人民自己的红色政权。
它的诞生,使祖祖辈辈受剥削、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因为共产党所领导的红色政权是人民自己的政权,是为广大劳苦大众谋利益的。
在此之前,由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没有坚决执行无产阶级自己的领导权,一贯向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势力妥协,结果被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篡夺了领导权,以反革命代替了革命。
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文章中所提到的“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
从广东出发向长江发展的1926年到1927年的革命,因为无产阶级没有坚决地执行自己的领导权,被买办豪绅阶级夺取了领导,以反革命代替了革命。
”事实也正是这样,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就是如此,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如果不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建立属于自己的红色政权,就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那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呢?这里面有它一定的因素和原因,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它的发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的国家,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殖民地,必然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
因为这种奇怪现象必然伴随另外一种奇怪现象,那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
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
读《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有感

读《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有感作者:魏祎博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19年第10期在中国革命史的学习过程中,我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印象深刻,这一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共产党在黑暗中寻求到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更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然选择。
通过深入学习著名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总结了几点感悟和大家分享。
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这次会议书面决议的一部分。
毛泽东针对当时党内一些同志对红色政权和工农武装割据存在的怀疑、甚至是悲观的思想,深刻剖析了国内的政治形势,重点指出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发生和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后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奠定了基础。
同时他还在文中总结了边界政权建设的经验和八月失败的教训,以及边界政权在经济、军事等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对于统一全党思想、鼓舞士气和寻求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毛泽东认真分析了国内的政治状况。
毛泽东认为,国民党新军阀依然是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代表,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疯狂剥削压迫工农大众。
国民党蒋桂冯阎四派军阀内部斗争激烈,各自为其外国主子卖命。
因而只要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状况存在,各派军阀的矛盾和斗争就会始终存在,即使出现团结和妥协也是暂时的。
二是毛泽东具体指出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第一,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持续不断的战争,这种情况只有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才有。
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断划分他们的势力范围,同时分裂了地方农业经济,使得统治阶级利益不能一致,这样,中国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必然是持续不断的。
这就为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空间。
第二,良好的群众基础。
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是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工农群众具有较高的民主意识和政治觉悟的省份,比如湖南、广东、江西等省。
读《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有

读《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有感2017级高检2班 2017850062 刘玲玲这应该算是毛泽东第一篇完整的从军事角度分析的文章。
可以看得出,在之后很多的重要战略决策在这个阶段其实已经定了下来。
最重要的是,他在这个阶段已经明白,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需要依靠并没有太多经济基础也没有更多文化背景的农民阶级来实现。
这个选择在当时那个时代是很难决定的,因为在“新文化运动”之后的很长时间,由于资本主义的力量不断壮大,让很多人对农民阶级能够作为中国最终的统治者的想法已经开始动摇。
然而,毛泽东已经看出,在那样一个社会背景下,我们需要一个人数最大的阶级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而这也使得选择的必然结果必然是农民阶级。
当然,毛泽东也说到“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
”这里其实是对现有资源和潜在资源的合理分析。
能过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全面的分析判断,即使在现今社会也是不易的,尤其在政治领域。
在“三湘赣边区的割据和八月的失败”中,我们能够知道,此时的毛泽东已经很清楚,在军事力量不如对手的时候,应该避免正面的阵地战而选择依托有利地形而展开的游击战和反围剿战术。
这样的战术,虽然说的容易,但是即使在经历了四次反围剿的成功后,党内很多人依旧没有看清自身力量是不足以开展正面阵地战。
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的言论不仅在当时是极其先进的,即使到了解放战争的中后期——徐州会战的时候,解放军依旧按照这个的方针,并结合快速运动取得了这个世界现代战争历史上有名的一场以少胜多的会战。
“反对冒进政策”可以说在大多数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都是一个较为稳妥的选择。
包括,后来的几次反围剿,也包括抗日战争时期的百团大战多说明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主动出击往往并不能占到很多便宜,反而会将自己放在一个明处,让自己所有的弱点都暴露出来。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书报告(原创)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书报告(原创)第一篇: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书报告(原创)《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书报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4324034程茜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毛泽东主席在1928年10月5日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一部分,原题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
当时,大革命失败不久,各路军阀混战,白色恐怖猖獗,部分同志对革命前途或感到困惑或感到悲观或觉得渺茫,不知道中国革命走什么路。
毛泽东主席在这篇文章里解答了党内同志的疑问,阐述了“工农武装根据”的正确思想。
这篇文章是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前提和基础,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成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文章总结了湘赣边界斗争的经验,并针对党内存在的右的和左的思想倾向,科学的论证了红军和红色政权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五个条件。
文章有六个小标题,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个小标题),对国内形势进行了分析。
毛泽东主席指出,“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
“现在国民党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内以新军阀代替就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由此,打到列强除军阀,仍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目标。
革命虽然正经历低潮,然而革命的形势仍在不可阻挡地向前发展着。
资产阶级发起改良主义运动,工农阶级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城市罢工和农村暴动。
同时,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总结了失败的原因,积极吸取教训,为革命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这也是指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要由无产阶级来领导完成的原因。
指出中国内外的状况。
具体分析后得出结论——“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
”第二部分(第二个小标题),也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分点说明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

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学说,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航向,它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空前创举,对世界落后国家和地区也有重要意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提出如一场及时雨,使得在“中国是否和如何进行革命”这个问题上有了一个明确的回答。
这就是我读了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之后获得的一些感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
大革命失败后,在那般严厉的白色恐怖的环境下,红色政权的旗帜何以屹立不倒?单薄的武装力量又是如何能够打退国民党兵力雄厚的数次围剿?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毛泽东论述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条件
文章分为六个标题,第一部分是国内政治形势的分析,分析了当时国内的政治背景。第二、三部分是核心,总结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的原因,存在的条件,及发展中的几度成败,英明和谬误,再谈到了湘赣边界的割据局面及其在湘鄂赣三省的地位,并简述了八月南昌起义失败的原因。第四、五、六部分是对湘赣边界红色政权今后工作任务的部署,指出了亟待解决的经济问题和军事根据地的巩固问题。
二、良好的群众基础,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必备的客观条件。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并能长期存在的地方是经过了民主革命的地方。如湘、鄂、粤、赣等在二六、二七两年间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曾经有过很广大的工会和农民协会的组织,这些地方的群பைடு நூலகம்受过革命的洗礼,有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
三。红色政权能否长期存在和发展取决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在中国,引起革命的矛盾一个没有解决,而且随着帝国主义之间和各派军阀间的矛盾以及它们与广大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因而红色政权必然能长期存在和发展。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

《中国的红⾊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中国的红⾊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1928年10⽉5⽇,⽑泽东发表了《中国的红⾊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篇⽂章,思想深邃,⾔近旨远,⽤最朴实的话和最贴近的事例,把复杂的、事关重⼤的事讲明⽩,这是⽑泽东⽂章的魅⼒。
今天重温,深切感到,好的⽂章,是燎原的⽕种,是⾰命的利器,⽆论时代久远,都会历久弥新,透出真理的光芒。
⼀是“化悲为喜”的⼒量。
⽂章的写作背景,是在南昌起义失败了,秋收起义失败了,⼴州起义也失败了的⾰命低潮下,红军内部出现了在井冈⼭钻⼭沟⽆异于落草为寇、沦为绿林的声⾳,不断有⼈离开⾰命队伍,少数⼈甚⾄提出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
逆境中的⽑泽东在痛苦思索中发现,⼀些同志的悲观情绪,就是因为没有找出这种红⾊政权之所以发⽣和存在的正确解释的缘故。
于是强调指出,中国⽩⾊政权之间的战争,为我们⼀块块红⾊区域提供了存在空间,并“化悲为喜”,进⼀步阐明“不但⼩块红⾊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且这些红⾊区域将继续发展,⽇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这个重要观点。
⽑泽东这种战略眼光,使红军对当时局势逐渐有了清醒认识,对提振⼠⽓极其重要。
⼆是“鞭辟⼊⾥”的⼒量。
⽂章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都是紧贴当时形势实际,开门见⼭,褒贬分明,⽤寥寥数语直指问题要害,讲得⼊⽊三分。
在“中国红⾊政权发⽣和存在的原因”重点篇幅中,从五个⽅⾯把原因“是什么”分析得⼗分透彻,看似随⼿拈来,实质逻辑严谨,理从事出;在“三湘赣边区的割据和⼋⽉的失败”中,指出了⼋⽉失败,是分兵冒进的结果,并⽤“4—7⽉四个⽉中的各次胜利”加以论证“为什么”,反思对⽐,使⼈信服;在“军事根据地问题”中,提出了三条“怎么办”,这些措施对于巩固⼤⼩五井和九陇两个军事根据地起到了⾄关重要的作⽤。
通观全篇,⽑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主,都能从中找到⼤量影⼦,⼀些思想成为后来解放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读后感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通过阅读《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分析中国当时的现状和毛泽东做出一系列决策的理由,从而得出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红色政权,马列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读过《毛泽东传》之后,我就对他跌宕起伏的生平事迹很感兴趣,尤其是他的书籍更加吸引人,他是一个令人佩服的英雄,是他的领导带领了诞生了了新中国。
最近又读了毛主席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我更是思绪万千,这里我要表达一下我的读后感。
毛泽东的这篇文章写于1928年10月,这是一个什么时刻?1927年夏,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以失败告终;八七会议上,1922年二大以来陈独秀的右倾需错误终于得到纠正,故在我看来当时,革命刚刚经过最低谷,一切需要休养生息和重整力量以待一个新的革命的觉醒,事实上1919年到1930年可能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诞生到逐渐成熟的时期,而中国革命经历的惨痛失败使党内外救国人士陷入绝望;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标准的以城市为中心暴动的革命,付出“无量金钱无量血”的革命尚且未获成功,一群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占据了一些边界区农村,建立的力量微薄的红色政权难道能取得成功?能存在下去么?我想,在当时持否定或非常怀疑态度的人不在少数。
要想挽救革命,先安抚人心,让大家有信心相信,我们有未来。
毛泽东此时写下这些文字正是在给予每个人这种信心——那是一种信念。
文章中对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的精辟论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毛泽东同志所指引的“工农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中国工农阶级由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变为统治阶级,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已经是被中国革命的历史所证明了的事实。
在当时的社会中,建立红色政权着实不易。
当时的革命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建立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并且长期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然而中国却不一样,中国当时长期受外国势力掌控,同时白色政权之间战争不断。
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而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的分裂削弱政策,造成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分裂和斗争,削弱了反革命统治,这使得“红色政权”得以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存在和坚持下来。
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找到了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主要阵地,进行反对三个敌人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初步揭示了在农村聚集力量、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
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学说,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航向,它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空前创举,对世界落后国家和地区也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最后,毛泽东还谈到了经济问题,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军民日用必需品和现金的缺乏,成了极大的问题。
一年以来,边界政权割据的地区,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之中,因此引起工农小资产阶级群众和红军士兵群众的生活的不安,有时真是到了极度。
红军一面要打仗,一面又要筹饷。
这样的生活是极度困难的。
此时此刻,毛泽东想到,现在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并没有太多经济基础也没有更多文化背景的农民阶级。
这在当时那个时代是很难决定的,因为在“新文化运动”之后的很长时间,由于资本主义的力量不断壮大,让很多人对农民阶级能够作为中国最终的统治者的想法已经开始动摇。
然而,毛泽东已经看出,在那样一个社会背景下,我们需要一个人数最大的阶级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而这也使得选择的必然结果必然是农民阶级。
当然,毛泽东也说到“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
”这里其实是对现有资源和潜在资源的合理分析。
能过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全面的分析判断,即使在现今社会也是不易的,尤其在政治领域。
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找到了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主要阵地,进行反对三个敌人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初步揭示了在农村聚集力量、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
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学说,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航向,它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空前创举,对世界落后国家和地区也有重要意义。
不得不说,即使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么多年,读过《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后还是感慨万分,因为真理应该永恒!永远值得我们去頌读。
【参考文献】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毛泽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