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与探究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练习题(含答案)

科学探究考点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1、在设计对照组实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A、所有实验因素都相同B、所有实验因素都不同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不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相同2、下列探究实验与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B、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C、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D、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散失到大气中3、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用具,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下列实验选用的材料、用具合适的是()A、用碘液检验是否含淀粉B、用显微镜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C、用蝗虫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D、用沸水对天竺葵叶片进行脱色处理4、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探究“甜度对蚂蚁取食的影响”。

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5、以下是实验证明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的步骤,错误的是()A、找两种树的落叶,各为一组B、两组树叶都进行灭菌C、一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一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D、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落叶潮湿6、我们在进行实验探究时,为了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常需要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但有些实验却是例外。

下列实验不需要测平均值的是()A、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B、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C、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7、小明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气味信号。

”妈妈的回答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定计划D、得出结论8、下面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小组讨论中,对有关实验中选择实验试剂及用具的叙述。

请你仔细想一想,请将错误的一项找出来()A、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时要使用放大镜B、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C、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可用碘液检测淀粉的存在D、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考点2: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1、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调查法B、实验法C、资料分析法D、观察法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生物-七年级上册习题汇总带答案

生物-七年级上册习题汇总带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选择题1、下列各种现象,不属于生命活动过程的是()A.春天小草从土里钻出来B.毛毛虫变成蝴蝶C.海水的涨潮和退潮D.加入了酵母的面团越来越大2、下列物质,除哪种以外都是绿色植物在生命活动中需要从外界吸收的()A.葡萄糖B.无机盐C.二氧化碳D.水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写了生物圈中的哪种非生物因素()A. 空气B.生物C.水D.温度6、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A. 羊B.草C. 狼D.鼠7、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鹰→蛇→鼠→植物 B.阳光→草→兔→狐C.植物→鼠→蛇→鹰 D.鼠→蛇→鹰8、下列各项,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是()A. 蘑菇B.木耳C.绿藻D.细菌9、下列各项,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森林中的全部树木 B.森林中的全部动物C.农田中的全部生物 D.一座城市10、下列生物,属于生态系统分解者的是()A. 细菌B.鱼C. 藻类D.虾11、下列各项,不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条小溪B.一个公园C. 一片草坪D.一栋房子13、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漠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这一事实说明()A.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巨大的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C.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只能一成不变,否则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D.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越少越好15、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和造单纯林,其共同特点是()A.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B.更加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C.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得以保持D.丰富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二、填空1、图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有_阳光_、_水__、_土壤_等。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草__,它们能够通过_光合作用__制造有机物,并且贮存来自_阳光_的能量。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探究光对黄粉虫分布的影响(实验导学案、习题)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探究光对黄粉虫分布的影响(实验导学案、习题)

实验:探究光对黄粉虫分布的影响实验目标:1.体验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2.学会区分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3.巩固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

【知识回顾】提出问题:光对黄粉虫的分布有影响吗?作出假设: 。

制定计划:下列那个装置是正确的?【任务一】小组分工我是第 组,我的角色是 【任务二】明确职责我的职责是: 【任务三】实施实验请同学们把观察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到下表中【任务四】汇报结果第11分钟,全班平均值:阴暗处有 只黄粉虫,明亮处有 只黄粉虫。

【任务五】得出结论实验结论是: 。

1.判断题:“阴暗处的黄粉虫多,明亮处的少”这句话是结论吗? ( )2.某研究小组利用蝌蚪进行甲状腺的探究实验,他们提出的问题是:甲状腺能影响蝌蚪的发育吗?他们做出的假设是:甲状腺能影响蝌蚪的发育。

如表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请连线下列词语:(1)甲组停止发育; 实验结论 (2)乙组正常发育为青蛙;(3)破坏蝌蚪的甲状腺,蝌蚪停止发育; 实验结果 (4)甲状腺能影响蝌蚪的发育。

【任务六】讨论分享1.你们组的实验结论和班上的一样吗?若不一样,请说说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你们实验结论与班上不一样。

思考题:1.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2.为什么要用多只黄粉虫做实验?用一只黄粉虫做实验可以吗?3.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平均值?第1页 【真题演练】1.小明想探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将甲置于相对有光的环境中,乙置于黑暗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二者的生长状况。

该实验的变量为()A.温度B.光照C.湿度D.空气浓度2.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A 、B 两个花盆中种了具有萌发能力的同样豌豆,且数量相等,按下表进行实验。

这一过程有一处错误,改为( )A .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B .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的地方C .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里D .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3.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

七年级上生物练习题附答案解析(80题)

七年级上生物练习题附答案解析(80题)

七年级上册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1.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最少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分析】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不同的生态系统功能不同,据此解答。

【解答】解: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种类最丰富。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错误;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

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

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B错误;C、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大量的水生藻类,消费者主要是其中的水生动物,也很多,C错误;D、农田生态系统中人起决定的作用,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

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D正确;故选:D。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生物圈中的氧气主要来自()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功能不同,解答即可。

【解答】解: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不符合题意;B、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B符合题意;C、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C不符合题意;D、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D不符合题意.故选:B。

初中生物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生物练习题(含答案)
一、实验准备:
(一)配制烟草浸出液:分别配制40%、70%、100%的烟草浸出液。
(二)准备培养皿:取12个中等大小的培养皿铺上等量的棉花并且分 别编号A1、A2、A3、A4;B1、B2、B3、B4;C1、C2、C3、C4;
(三)放置种子:分别在A组4个培养皿各放20粒绿豆种子,在B组4个 培养皿各放20粒黄豆种子种子,在C组4个培养皿各放20粒红豆种子。
(4)若工业废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如铅、镉、汞 等重金属进入白洋淀,则体内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
是图中的鲶鱼和__乌__鳢___,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1、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一)白洋淀位于雄安新区,这里天水相连,苇绿 荷红,水草丰美,鱼鸟成群,属于典型的草本沼泽 型湖泊,对维持区域生态稳定有重要作用。下图为 白洋淀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除图中标示 的以外,另外一部分是_细__菌_、__真__菌_(__或_微_。生物)
1、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一)白洋淀位于雄安新区,这里天水相连,苇绿 荷红,水草丰美,鱼鸟成群,属于典型的草本沼泽 型湖泊,对维持区域生态稳定有重要作用。下图为 白洋淀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分组实验前数量正常实验后数量正常实验后平均值正常81003375晕厥死亡56253对比原实验改进后的实验有什么创新之处蚱蜢体积较大易观察现象明显实验动物大当地容易找到取材方便烟雾对动物的影响更符合烟草对人的影响的实际装置简单废物利用操作容易4是不是烟雾的浓度越浓对动物的伤害越大
1、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一)白洋淀位于雄安新区,这里天水相连,苇绿 荷红,水草丰美,鱼鸟成群,属于典型的草本沼泽 型湖泊,对维持区域生态稳定有重要作用。下图为 白洋淀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观察草履虫》实验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生物上册《观察草履虫》实验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生物上册《观察草履虫》实验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2023春·江苏南通·八年级统考期中)用图1所示的显微镜观察草履虫,视野如图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调节7可大幅度升降镜筒B.换用高倍物镜时需用手转动3C.在观察草履虫时,应往载玻片上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实验中使用棉纤维是为了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答案】C【分析】1.图1中:1目镜、2转换器、3物镜、4遮光器、5反光镜、6粗准焦螺旋、7细准焦螺旋。

2.好氧的草履虫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外界环境中吸取氧气,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此处聚集着大量的草履虫,因此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过程中,常常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取液滴。

【详解】A.6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7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A错误。

B.换用高倍物镜时需用手转动2转换器,不能用手转动3物镜,B错误。

C.在观察草履虫时,常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取液滴,再往载玻片上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C正确。

D.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时,不易看清。

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活动范围,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D错误。

故选C。

2.(2023春·江苏连云港·七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滴一滴肉汁,右侧滴一滴浓盐水,将这三滴液体连通,用放大镜观察。

草履虫可能的运动方向及原因是()A.游向盐水,趋向有利刺激B.游向肉汁,趋向有利刺激C.游向肉汁,趋向有害刺激D.停留在原来的培养液中,运动能力不强【答案】B【详解】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滴加肉汁,右侧滴一滴浓盐水,将这三滴液体连通,发现草履虫游向肉汁一端,不游向浓盐水一端,这说明草履虫能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叫做应激性,有利于个体的生存。

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在实验室里观察植 物》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在实验室里观察植 物》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4
,属于
茎的有
,属于叶的有
,属于花的有
,属于果
实的有

18.选择填空。
在桃 花、杨树花、小麦花、稻花、梨花、油菜花中属于虫媒花的

,它们的传粉者是 __ ;属于风媒花的

,它们依靠
传粉。
19.什么叫变态?举出几种你熟悉的变态叶。
3
参考答案: 1.主根 侧根 不定根 2.根系 直根系 须根系 3.直根系 须根系 直 4.茎 节 节间 节 节间 5.风媒花 虫媒花 风媒 虫媒 虫媒 风媒 6.托叶 叶柄 叶片 7.节 节间 芽 叶 花 果实 侧枝 8.花 花冠鲜艳,气味芳香独特,花多而密集 花冠不鲜艳且无独 特气味,花粉轻而干燥,表面光滑,容易被风吹送传粉 9.C 10.D 11.D 12.D 13.C 14.D 15.(1)√ (2)√ (3)× (4)√ (5)× (6)√ (7)√ (8)√ 16.主根 侧根 直 侧 17.1 hj cdef k abi 18.桃花、梨花、油菜花 昆虫 杨树花、小麦花、稻花 风力 19.植物的茎和叶因适应某一特殊环境而改变了它原有的形态、结构, 甚至功能,这种变化叫变态。变态叶有:洋葱鳞叶、豌豆的叶卷须、 槐树的叶刺等。
5.花按照传粉方式可分为

。玉米花属于
花,
桃花属于
花。茉莉花属于
花,小麦花属
花。
6.一片完整的叶包括


三个部分。
7.茎上通常生长








8.
与植物的繁殖有关,虫媒 花有
的特点,风媒花有
等特点。
9.下列植物的根系属于直根系的是 ( )
A.狗尾草

人教版(2024新板)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每课一练

人教版(2024新板)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每课一练

1.1.1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学习目标】1.怎样进行观察?2.怎样观察生物?【自学导航】一、观察法: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可以直接用,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有时还需要测量。

二、科学观察的要求:观察时要观察要按照一定的进行,并做好;观察过程中要积极,多问几个“为什么”。

三、科学观察的步骤:1、确定观察。

观察某种生物的等特征。

观察某种生物的。

观察某种生物的。

观察并比较不同生物,说出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等等。

2、明确观察。

观察植物时注意植株的、、等。

观察动物时注意它们的、和等。

3、做好观察。

真实客观的,并从观察的结果中找寻。

4、交流观察。

四、观察时注意事项:观察时不要破坏植物;观察时要注意,分组进行;注意着装颜色,避免衣物的颜色过于鲜亮;注意保持,不要喧哗;在拍摄时,尽量不要使用,以免惊扰它们。

【课后习题】一、概念检测1.下列有关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眼睛随便看看也是观察B.观察需要依据观察目的进行。

C.观察对象相同,观察结果一定相同。

D.应该在观察之后凭回忆记录观察内容。

2.“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身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这是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描写的身边的生物世界。

这段文字中说到哪些植物?又提到哪些动物?这些动物栖息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二、拓展应用1.选1—2种不认识的生物,观察记录它们的特征。

在老师的帮助下查找资料,设法认识它们。

2.观察下图中植物叶的排列方式,描述你观察到的现象,想一想叶这样排列的意义。

【每课一练】一、选择题1.近日,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在整理回收红外相机时发现拍摄到了云豹的清晰影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2014秋季学期生物实验测试卷
姓名:班级:
1、某学校的几位同学对生物学知识非常有兴趣,经常做一些生物学小实验,这次他们用大豆种子做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过程:
(1)取三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为A、B、C,在每个杯底铺等量适量餐巾纸,之后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水。

(2)取30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3份,分别放入A、B、C杯底的餐巾纸上。

(3)将三个杯子杯口密封好。

其中C杯内用注射器抽干气体后再密封,B杯密封后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住,A杯不作处理。

如图11甲所示。

(4)将图甲所示的三个装置同时置于温暖的、有光照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二)实验结果:
一段时间后,A、B两杯内的种子多数萌发,C杯内种子没有萌发。

请回答问题:
(1)如果几位同学的设计思路是把A、B作为对照实验,由此可以推断他们最初所做的假设是: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2)(2)A、B、C中,除了A与B外,能够作为对照实验的还有,该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3)萌发后的大豆种子继续发育形成了幼苗(如图11乙)。

请写出图乙中①②③各部位分别来自大豆胚的哪些组成部分。

①;②;③。

2、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培养皿A与B进行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
(2)若需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3)如果用培养皿A(有空气)和D(无空气,适量的水)进行对照实验,结果发现A组种子能正常萌发,D组种子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4)若要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结果分析。

第一步: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取等量的两份种子分别放人两组培养皿中(温度控制在20℃);
第二步:将一组培养皿置于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结果分析:如果两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则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 (填“没有”或“有”)影响。

3、下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乙细胞结构中的④表示叶绿体,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进行作用的场所。

(2)农业生产中的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
A.图甲A呼吸作用的效率
B.图甲B蒸腾作用的效率
C.图申C光合作用的效率
(3)在17世纪之前,人们一直试图回答动物和植物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直到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发现了细胞。

那么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是 ( )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

细胞壁、叶绿体、细胞核
C.细胞膜、液泡、细胞核 D。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4、右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

由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可知:水和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水是通过导管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是从空气中吸收来的。

淀粉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氧气是通过叶片进入空气的。

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的场所。

请据图回答:
(1)图中【A】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③】和【④】。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①】和【②】。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5、右图是经过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叶子,甲为
银边部分,乙为黑纸片遮光部分,丙为绿色部分。

在光
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取下该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
再漂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蓝(填“变”或“不变”),原因
是。

(2)乙处蓝(填“变”或“不变”),原因
是。

(3)丙处蓝(填“变”或“不变”),原因是。

6、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因为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

请根据光合作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2)请写出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物质①②
(3)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A.有光无光均可 B.有光
(4)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5)图中的①和②进出叶片的“窗口”是由保卫细胞构成的;光合作
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
位。

(6)在白天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
作用。

在此作用过程中,B为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生物七年级2014秋实验测试答案
1. (1)光、光
(2)A和C 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3)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

2.
(1)温度
(2)A和C
(3)空气。

(4)光照没有
3.(1)光合(2)C(3)A
4.
(1)图中【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③】水和【④】二氧化碳。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①】有机物淀粉和【②】氧气。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5.
(1)甲处不变蓝(填“变”或“不变”),原因是银边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乙处不变蓝(填“变”或“不变”),原因是天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丙处变蓝(填“变”或“不变”),原因是见光部分具备光合作用的条件,能进行光合作用。

6
(1)叶子
(2)①二氧化碳②氧气。

(3)B
(4)B
(5)气孔筛管
(6)蒸腾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