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的害和益
蝗虫的药用价值介绍

蝗虫的药用价值介绍来源:富农网蝗虫含有很高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
蝗虫的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含18种氨基酸及多种活性物质。
如:三磷酸腺苷、辅酶、昆虫激素等。
并含有维生素A、B、C及磷、钙、铁、锌、锰等成份。
其氨基酸含量相当丰富,比鱼类高出1.8-28.2%,比肉类、大豆都高。
尤其含丰富的甲壳素,甲壳素被誉为继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之后人体生命的第六要素。
是人类理想的高营养保健食品。
蝗虫还是治病良药,据《本草纲目》记载,蝗虫单用或配合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咳嗽、气短、破伤风、急慢惊风、麻疹不出、发热、哮喘、气管炎和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降压减肥、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长期食用还有止咳平喘,滋补强壮,健脾运食的保健功能,并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我们在这里先看看8种必需氨基酸,它是人类体内无法自身合成的,人体必不可少,必须从食行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共有8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
如果饮食中经常缺少上述氨基酸,可影响健康 .而必需氨基酸(essentialaminoacid)生物不能合成或不能合成所需量而必须从食物获取的氨基酸。
蛋白质有多种生物功能,为维持生命所必需。
各种生物都能从基本氨基酸合成自身特有的蛋白质,但它们合成这些氨基酸的能力却很不相同。
大多数植物能合成所需的全部氨基酸。
某些哺乳动物需从食物摄取8~10种氨基酸。
人类的10种必需氨基酸是: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
各种微生物合成氨基酸的能力差异很大,如大肠杆菌可以合成其全部所需氨基酸,而某些乳酸菌却必须从环境中得到十几种氨基酸。
在构成蛋白质的20种基本氨基酸中,除必需氨基酸外,皆为非必需氨基酸,生物可自食物中其他成分合成或转化而获得。
蝗虫的价值

蝗虫的价值摘要: 介绍了当前我国蝗虫的资源化利用以及蝗虫的规模化饲养概况 ,分析了蝗虫资源化利用的有关问题 ,提出我国蝗虫开发利用的3点建议:加深蝗虫提取物质的研究 ,拓宽利用领域;加深蝗虫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 ,促进蝗虫的工厂化生产;完善加工技术 ,拓宽利用途径 ,延伸蝗虫产业渠道。
关键词: 蝗虫; 资源化利用; 规模化饲养; 机械捕集; 产业化蝗虫 ,是昆虫纲直翅目蝗亚目昆虫的统称 ,俗称蚂蚱。
提起“蝗虫”,人们总是与“蝗灾”相联系。
蝗灾是农牧业生产上的重要灾害 ,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难 ,历史上把蝗灾、水灾和旱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1 ]。
但是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蝗虫也是如此 ,它在造成危害的同时 ,其自身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 ,具有食用、药用、饲用等很多价值[2 ],它还是一种“生物转化器”,可以将农田杂草等转化成可利用的蛋白资源。
因此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蝗虫又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只要人们对其优点进行充分挖掘 ,必定可以将蝗虫变害为利 ,从而为人类造福。
本文主要将当前我国蝗虫资源化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加以介绍 ,并就蝗虫的资源化利用进行分析和展望。
1 蝗虫资源化的开发和利用概况近些年来 ,国内外的许多专家陆续研究发现 ,蝗虫体内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点 ,还含有保幼激素、蜕皮激素、抗冻蛋白等活性成分 ,这些都为蝗虫的资源化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1.1 蝗虫的食用在我国 ,蝗虫的食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唐代就有食用蝗虫的记录。
在古代蝗灾之年 ,人们将蝗虫收集起来食用 ,以度饥荒 ,那只是把吃蝗虫作为一种充饥的需要。
而现在 ,人们则把蝗虫作为一种美食来享用。
在山东 ,蝗虫已成为高级餐厅的美味佳肴;在云南等许多地方的农贸市场上都出售晒干的蝗虫;天津自古以来就有把蝗虫作为小吃食用的传统;北京人也有吃油炸蝗虫的习惯;广西山区仫佬族一年一度的六月初二“吃虫节”则户户设宴 ,家家都做出各种昆虫大餐 ,蝗虫自然也在其食用之列 ,他们做出了“油炸蝗虫”、“腌酸蚂蚱”等蝗虫佳肴。
蝗虫的价值

蝗虫的价值
蝗虫自身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除了具有食用价值,还兼有药用、饲用等诸多价值,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饲用价值。
蝗虫是各种家禽、家畜的优良饲料,而且也是饲料厂极好的蛋白原料。
当前,已有很多家禽养殖户搞起了蝗虫—家禽产业链。
同时,因蝗虫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丰富,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优点,可作为现用畜禽饲料鱼精粉、肉粉等的代用品,而且获取成本较低。
因此,以蝗虫作畜禽饲料可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药用价值。
蝗虫作为中药,其性味辛、甘、温,具有止咳平喘、定惊止抽、解毒透渗、消肿止痛、滋补强壮等功效。
另外,还有降压、减肥、降低胆固醇、健脾运食功能,久食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可以入药的蝗虫主要有中华蚱蜢、飞蝗、中华稻蝗、长翅稻蝗等。
目前,国
内已有多家大型公司从事蝗虫的开发与应用,主要从事蝗虫保健品的研发和生产。
其他价值。
蝗虫因鸣声悦耳动听,形态奇秀或模仿拟态,成为一种观赏娱乐昆虫。
另外,蝗虫还是很好的模式昆虫,在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同时,它还可以做成标本,供学校进行昆虫课教学和实验。
害虫和益虫

害虫:1.危害人类生产的蚜虫,红蜘蛛等2.危害人类生活的蟑螂,苍蝇,蚊子等益虫:有益于生产和生活的蜜蜂,螳螂,蜻蜓等蚜虫是害虫的一种,危害大部分农作物和观赏植物。
益虫和害虫是相对而言的,益虫会做对人类有害的事,害虫也会做有益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如:蚂蚁是害虫。
占45%那是因为蚂蚁老是在人类食物乱爬、乱啃,很不卫生。
蚂蚁是益虫。
占20%,蚂蚁吃了有益身体健康,对一些病者治序帮助。
1.益虫:对人类的衣食住行有益,就是益虫。
蚕:可以吐丝,做成丝绸。
蜘蛛:捕食咬人的蚊子等害虫。
蜜蜂:可以传播花粉,又可以酿蜜。
螳螂:捕捉苍蝇、蛾子、蚱蜢、蝗虫等害虫。
蜻蜓:一生中吃掉很多蚊子,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
蚯蚓:使土壤疏松,团粒结构增强;还喜食腐质的有机废弃物,蚯蚓粪就成为优质的生物有机肥。
七星瓢虫:专吃蚜虫,保护棉花的好帮手。
2.对人类的衣食住行有害,就是害虫。
苍蝇:身上带着很多细菌,传播疾病。
蚊子:叮人,导致皮肤痛痒,到处传染疾病。
蝗虫:成群结队的吃庄稼。
蚜虫:吮吸农作物的汁液,让叶片卷缩,花蕾脱落,果实减少。
跳蚤:咬人,使人疼痛难忍。
蚱蜢:吃庄稼的叶子。
白蚁:啃食木材,房屋、船只等都被破坏,所以常常发生倒塌、沉没事故。
毛毛虫:吃蔬菜的叶子,导致蔬菜不长或枯萎。
中班主题活动一《有趣的昆虫——益虫和害虫》(科学认读)活动目标:1、区分益虫和害虫,了解它们对人类的帮助和危害。
2、认读汉字:蜜蜂、蚂蚁、苍蝇、蚊子、益虫和害虫。
3、培养幼儿对认读活动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活动准备:1、昆虫名称的汉字卡片。
蝴蝶、蜜蜂、蚂蚁、苍蝇、蚊子。
2、虫、益虫、害虫的字卡,“虫”夸张一些。
益虫和害虫的家。
3、认识过昆虫,理解昆虫的概念。
活动过程:1、出示“虫”的汉字卡,引导幼儿认读益虫和害虫。
(1)认读昆虫,知道一些常见的昆虫。
①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我是虫子的“虫”,毛毛虫的“虫”。
②我还是昆虫的“虫”。
什么是昆虫呢?像蚂蚁、蝴蝶、蜜蜂等等这些小虫都是昆虫(2)知道益虫和害虫的含义。
蝗虫的生活习性

蝗虫的生活习性
蝗虫是一种昆虫,它们通常生活在草原和农田中。
蝗虫的生活习性非常特殊,它们会聚集成大群,成为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害虫。
蝗虫的生活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蝗虫是一种群居性昆虫。
它们常常聚集在一起,形成庞大的群体。
这种聚集行为不仅可以提高它们的生存能力,还可以增加对植物的破坏力。
当蝗虫群体出现时,往往会给当地的农作物带来严重的危害。
其次,蝗虫是一种迁徙性昆虫。
它们常常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进行迁徙,寻找更为适宜的生存环境。
在迁徙过程中,蝗虫会造成大面积的农作物损失,给当地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再次,蝗虫是一种植食性昆虫。
它们主要以各种植物为食,包括农作物、草原植被等。
当蝗虫数量过多时,它们会对当地的植被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
最后,蝗虫是一种适应性强的昆虫。
它们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生存,包括干旱、高温等恶劣环境。
这使得蝗虫在很多地方都成为了一种难以控制的害虫。
总的来说,蝗虫的生活习性使得它们成为了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害虫。
为了有效控制蝗虫的数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农作物和草原植被,维护生态平衡。
蝗虫养殖,营养丰富,掌握习性出效益,控制蝗灾也需要

蝗虫养殖,营养丰富,掌握习性出效益,控制蝗灾也需要蝗虫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往往是以“害虫”身份出现,特别是近期闹肆虐非洲的“沙漠蝗”。
经营养专家分析测定,蝗虫的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与草鱼、鸡肉的蛋白质含量接近),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同时饱含人体、畜禽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多种活性物质等。
无论是做食品,还是畜禽饲料,均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非洲部分国家,早已将蝗虫当做他们的“国菜”吃了数千年。
在我国,蝗虫也以其肉质松软,鲜嫩,营养丰富,而逐渐为人们喜爱。
蝗虫养殖:蝗虫养殖三大关键环节蝗虫科共有223个属,859种。
我国常见的品种是东亚飞蝗,也是蝗虫养殖的主打品种。
外界自然环境下生长,一年分两代,第一代称夏蝗,第二代为秋蝗。
东亚飞蝗适应性强,身体粗壮,采食范围极广,从卵孵化成幼蝗后,经35天饲养即可变为成虫,50天左右肥壮后即可上市销售。
东亚飞蝗为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有3个虫态,即卵→蝗蝻(若虫)→成虫。
东亚飞蝗一般一年可繁殖2~4代,第1代习惯上称为“夏蝗”,第2代则称为“秋蝗”。
雄蝗在交配后正常死亡,雌蝗产卵后会正常死亡。
1、孵化种卵孵化温度不能低于17℃,温度在26℃~32℃,土壤含水量在18%~22%,孵化率最高。
整个卵块自开始孵化至孵化完成一般经过50~60分钟,全天8-13时孵化量最多。
孵化出土亦有先后之分。
2、蜕皮飞蝗的成长和很多昆虫相同,都是靠蜕皮来完成的,蝗蝻出卵后5~7天蜕一次皮,强壮的蜕皮块,羸弱的蜕皮慢,蜕一次皮我们计算一龄。
待长到一定长度需要再蜕皮时,即停止进食。
附在草叶上头朝下倒悬其体,进行脱皮,1小时后即可自行采食。
从孵化到成虫共需蜕皮五次,才能变为成虫。
3、群居性一龄蝗蝻喜欢依附在植株上,二龄蝗蝻喜欢在裸地上,龄期越大,群聚集性越发显著,从数小片逐渐成汇聚成大片,互相重叠拥挤,壮观的甚至堆积高达数寸。
4、迁飞蝗虫的迁飞不只是为了取食,另一主要原因是生长发育需要。
网棚养蝗虫 致富新途径

目前 它 已成 为 人 们 家庭 装 修 、 礼 、 送
蝗 虫不但是美味佳肴 , 而且还是治病 良药 , 蝗虫单用 或 配伍使用 能治疗 多种疾 病 。 如破伤 风 、 小儿惊 风 、 发热 、 喘 、 管 炎 和 防 止 心脑 血管 疾 病 、 癌 等 。 平 气 抗
二 、 资 投 1建棚 用 角 铁 。 棍 、 竿 、置 , 们 大 都 需 要 购 买 新 的 家具 、 饰 品 、 艺 品 , 人 装 工 可
= 5 0 , 中雌蝗 约 占4 5 只 , 80 只 其 20 每只雌 蝗至少 每次
产 4 粒 卵 , 4 5 × O 7 0 O , 化 率 为 8 %( O 则 2 O 4 =1o O 粒 孵 5 最
维普资讯
市场 分析 : 着生 活水 平 的 不 断 提 随
人 们 越 来 越 注 重 生 活 、 作 的情 趣 工 质量 , 崇尚 自然 、 反璞归真 已成潮流 。
,
网棚 养蝗虫
致富 新途径
蝗 虫 俗 称 飞 蝗 或 蚂 蚱 。 公 认 的 害 虫 。 然 而害 是 虫 也 可 以 变 害 为 宝 。现 将 养 殖 蝗 虫 的 技 术 和 经 济 效
3饲料 费用 蝗 虫主食小麦苗 、玉米苗等单子叶 . 植 物 或 杂 革 。也 可 将 切段 泡 湿后 的 玉 米 秸 秆 直 接 喂 蝗, 无须投资 , 有条件 的也可种墨西哥玉米草或其 他 单 子叶植物用来 喂蝗 效果很好 。
三 、 济 效 益 分 析 经 按 建 一 个 1 平 方 米 的 网 棚计 算 约 需 投 资 30 , 5 0元
、
,
或引吭高歌 , 或振翅欲飞 , 呢喃细 或
配 上 树 根 做 成 的 根 艺 品 , 者 相 得 两
蚂蚱是益虫还是害虫

蚂蚱是害虫,它也就是蝗虫,能引起蝗灾,会吃五谷、水果、蔬菜等农作物,主要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并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蚂蚱的天敌很多,比如鸟类、蜘蛛、线虫、捕食性的甲虫、青蛙、蜥蜴、雏蜂虻、食虫虻等。
蚂蚱的营养价值和功效有哪些?
蚂蚱的营养价值也是非常丰富的,含有蛋白、碳水化合物,并带有维生素D、C 和钙铁等营养元素,食用之后不仅能够补充蛋白,还具有减肥瘦身的功效。
此外蚂蚱中含有丰富多彩的大豆,卵磷脂,对人的健康是十分有协助的,同时还有维护心脑血管的作用,具有提高大脑记忆能力的益处。
怎么捕捉蝗虫?
蝗虫喜欢吃嫩草,你在野外草比较旺盛的地方可以捉到蝗虫,至于诱捕没有什么可行的办法。
你如果是想捉来玩,可以用手捉就可以了,须要注意的是:蝗虫主要是用后腿弹跳后再起飞的。
在草旺盛的地方起飞不容易,也比较好捉。
如果你想捉很多蝗虫,可以用网扑捉,用捉蝴蝶的那种网比较好,粘网容易粘到草,也不好操作。
蝗虫是害虫,因为它会破坏植物和破坏农作物,是庄稼的天敌。
平时做多做些防治措施,才会有效的改善蝗虫的存在。
也可以多养殖些蝗虫的天敌来消灭蝗虫。
平时也可以去捕捉蝗虫,捕捉蝗虫可以用网,不过,网不能用粘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蝗虫的害和益
蝗虫(locust,grasshopper),俗称“蚂蚱”,名“草螟”、“ 蝈蚂”、“ 蚱蚂”,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Acrididae)以及螽斯科(Tettigoniidae)昆虫的总称。
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
它的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
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
蝗虫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蝗虫喜食芦苇、稗草、白茅、狗牙草及蒿类植物,虾须草和海蓬子。
全世界有超过12000种。
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数量极多,生命力顽强,能栖息在各种场所。
在山区、森林、低洼地区、半干旱区、草原分布最多。
植食性。
大多数是作物的重要害虫。
在严重干旱时可能会大量爆发,对自然界和人类形成灾害。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对中国农民影响最大的三大灾害中,除了水旱灾害以外就要属蝗灾了。
中国历史早在商朝甲骨文上就已经有对蝗虫的记载,而公元707年《春秋三传》之一的《春秋谷梁传》记载了第一次蝗灾在恒公5年:“大雩(yu二声),螽(zhong 一声),虫灾也。
”这里的虫灾就是指蝗虫。
可见蝗灾早已经成为困扰华夏数千年的难题了。
每年夏秋季节为蝗虫的繁殖期,一只雌蝗虫每次产卵平均在50粒左右,每两周产卵一次,而卵由幼虫发育为成虫也只需要40天左右。
可以很容易计算出来,蝗虫只需要一个夏天即可几何级数的增长,成为一群恐怖的军团。
蝗虫的习性很有意思,当年份风调雨顺之时,植食性的蝗虫一般会分散单独生活,这造成不了蝗灾,可是一旦某个地方出现旱灾哪怕是轻微的,植物数量减少,大量蝗虫攀附于少数植物之时,蝗虫之间会因为大腿的相互碰触而改变生活习性,它们会变得喜欢群居,大量的群居蝗虫会大量繁殖,然后,形成一场吞噬天地间一切植被的风暴,这就是蝗灾。
只需要半天,蝗灾所覆盖的田野就会只剩下裸露的大地,凡是能够入口的一切植物,包括高大的树木的叶片,到低矮的苔藓,一切绿色植被都会成为蝗虫的口粮,大量繁殖的蝗虫在几十天后又会加入对植物的掠夺。
当辛苦劳作了一年的农民,望着满天的飞蝗之时,悲怆的痛哭毫无作用,往往发生蝗灾的年份,都是饿殍满地易子而食的惨状。
据考证,我国历史上发生大小蝗灾的年份有940年,如明朝嘉靖39年,蝗食禾苗殆尽;万历14年飞蝗蔽空,饥民相食。
这样的惨案让人望而心痛。
对蝗灾的防治,成为华夏农耕文明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古代化学能力低下之时,要防治蝗灾无疑是相当困难的,靠着农民用物理手段杀伤蝗虫,其效率是相当低下的,往往几万人要面对几千万只蝗虫,而奋战一昼夜的结果,往往是蝗虫数量未见减少,而农作物已经被吃光了,蝗虫一展双翼,飞离此地前往下一块田地,只留下满满的一地蝗虫卵而已。
然而,尽管蝗虫对人类的危害很大,但我们仍然把这种可怕的害虫端上了餐桌,变成了美味佳肴。
据专家介绍,蝗虫不但营养、成分含量合理,而且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低于畜、禽肉类,是肥胖症,、高血亚、心血管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在中国,食用蝗虫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人们习惯将蝗虫洗净用油炸,佑酒食用,据《食用昆虫与菜谱》一书中介绍,蝗虫体内含有蛋白质73.5%,氨基酸18种,总含量为20.3%,蝗虫体内还含有维生素B1、B2、E、A胡萝卜素和丰富的多种维生素,4种脂肪
酸和丰富的微量元素,常食用的种类有中华稻蝗,东亚飞蝗等,其肉质鲜嫩,味
美如虾,在香港等地具有飞虾的美称,是各国人民的喜食佳品。
我国很多地方特别是天津人最喜欢吃油炸蝗虫。
古代也有单独烹煮或与其他菜一起煮食。
并且能经久储藏不坏等记载。
蝗虫在全世界都有都有以蝗虫做食品的习惯,蝗虫的肉质松软,味美如虾,各大宾馆、饭店煎炒烹炸做出的“油炸蚂蚱、陆地飞虾、飞蝗腾达”等几道菜手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又如墨西哥近年来出版的一本叫《吃昆虫》的册子,书末列举了40多种昆虫菜肴加工谱,其中列举的第一例就叫做“中国风格”的“花生炒蝗虫虾米”据昆虫菜谱集锦介绍“葱炒蝗虫”锅内投入清油或者猪油,把新鲜洋葱片炸熟,再加入洗净后的蝗虫略煎一会,再加入食用香料(如五香粉、桂皮粉)以及大蒜、辣椒粉等,然后喷少许水拌匀。
炒熟,将葱炒蝗虫作为面包的夹心即成为蝗虫三明治。
爪哇、毛里求斯、留尼汪等岛居民喜吃油炸蝗虫。
所以,吃蝗虫或把蝗虫制做成罐头来增加人类的菜谱,是利用蝗虫的又一途径。
凡是食用的昆虫,都是人工养殖的,这样既可保证食物的品质,也可以有效控制,不致造成意外的损害.
蝗虫不但是美味佳肴,中国人除了用蝗虫做食品外,也有做药用,而且还有治病良方,可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如破伤风、小儿惊风、百日咳、咳喘、气急、痉挛、息内风、咽喉肿痛,疹出不畅,也可用于支气管炎、哮喘等,外用可治疗中耳炎,霜打过的蚂蚱可治疗菌痢、肠炎等,并且还有降压、减肥、降低胆固醇、滋补强壮、健脾的功能,久食可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为蝗虫体内含有丰富的被誉为人体生命的第六大元素“甲壳素”,甲壳素能使体内毒素得以排除,调节血压,清除体内及血液胆固醇垃圾,还可以达到排毒养颜的功效,还可以作为鱼粉、骨粉的代替品,可鲜用也可冷冻储藏或干用。
真可谓是一吃多得!
参考文献
(1)《蝗虫发生历史资料统计表》来源:互联网
(2)《昆虫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来源:互联网
(3)《昆虫的药用价值》,作者:致富经来源:互联网,2010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