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病人的急诊急救与护理策略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遭受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严重外伤,常见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
对于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是保障其生命安全和快速康复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急救措施1. 保护现场在发现多发伤患者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然后迅速判断现场是否安全。
若有危(wei)险因素存在,如火灾、交通阻塞等,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伤者和急救人员的安全。
2. 呼叫急救车辆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现场情况和伤者状况,尽量提供准确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同时,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急救车辆,如救护车、直升机救护等。
3. 确定伤情和伤势评估在等待急救车辆的过程中,可进行初步的伤情和伤势评估。
观察伤者的呼吸、意识、出血情况等,判断是否有生命危(wei)险。
同时,记录伤者的个人信息和现场情况,以便后续的医疗救治。
4. 住手出血多发伤患者常伴有大量出血,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
可以使用压迫止血法,用纱布等物品直接压迫出血部位,同时提高患者的受伤部位,减少出血量。
若出血无法控制,可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5. 维持呼吸通畅多发伤患者可能浮现呼吸难点或者窒息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通畅。
可以采用人工呼吸或者胸外按压等急救方法,确保伤者的氧气供应。
6. 固定骨折多发伤患者骨折的可能性较高,应及时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
可以使用夹板、纱布等物品固定骨折,减少进一步的伤害和疼痛。
7. 保持体温多发伤患者易浮现低体温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持体温。
可以使用保温毯、热水袋等物品,避免患者过度失温。
三、护理注意事项1. 病情观察在急救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伤者的病情变化。
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疼痛、出血、感染等症状的观察。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心理支持多发伤患者常伴有严重的心理创伤,需要赋予积极的心理支持。
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鼓励其积极面对伤情,提高康复的信心和意愿。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多发伤是指患者同时遭受多个部位的严重创伤,通常伴有着多个系统的功能障碍。
在急救与护理中,对多发伤患者的处理至关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对多个系统的综合评估和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操作程序。
二、多发伤的急救1. 评估与稳定患者首先,急救人员应迅速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功能。
同时,必须即将处理任何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如止血、气道管理和心肺复苏等。
在评估和处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二次损伤。
2. 快速输液与血液制品对于多发伤患者,快速输液是至关重要的。
在急救过程中,应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快速输液以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能需要输注血液制品,如红细胞悬液、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等。
3. 疼痛管理多发伤患者通常会伴有剧烈疼痛,因此,急救人员应及时评估和管理患者的疼痛。
可以使用吗啡等镇痛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并在必要时进行局部麻醉。
4. 伤口处理与止血对于多发伤患者,伤口处理和止血是非常重要的。
急救人员应根据伤口的性质和程度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清洗伤口、缝合伤口、修复骨折等。
同时,必须采取措施止血,如使用压迫止血、敷料止血以及血管介入等。
5. 骨折与关节损伤的处理多发伤患者中常见的是骨折和关节损伤。
急救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固定和处理,以减少进一步的损伤和疼痛。
可以使用石膏固定、外固定器或者手术治疗等方法来处理骨折和关节损伤。
三、多发伤的护理1. 病情观察与监测在多发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必要的监测。
包括但不限于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尿量、意识状态等。
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如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呼吸难点等。
2. 赋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多发伤患者通常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
在必要时,可以通过管饲或者静脉注射途径赋予营养支持。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一、介绍多发伤是指患者同时遭受多个部位的损伤,包括骨折、出血、创伤性休克等。
在急救与护理过程中,正确的处理和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急救过程1. 保护现场在多发伤的急救过程中,保护现场是第一步。
确保现场安全,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如有必要,进行紧急撤离,确保患者和救援人员的安全。
2. 评估患者状况在急救过程中,评估患者的状况至关重要。
首先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状态、呼吸、脉搏、出血情况等。
然后进行详细的全身检查,了解患者的伤情和伤势。
3. 控制出血多发伤患者常常伴有大量出血,需要迅速控制出血以避免休克的发生。
使用合适的止血方法,如直接压迫、包扎等,同时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4. 确保通畅呼吸道多发伤患者可能伴有呼吸道受阻的情况,如颈部受伤、胸部挤压等。
及时清除呼吸道阻塞物,保持通畅呼吸道,可采取头后仰、抬高下颚等方法。
5. 管理骨折多发伤患者常伴有骨折,需要及时处理以减轻疼痛并避免进一步损伤。
在急救过程中,可以使用简单的固定方法,如夹板、绷带等,稳定骨折部位。
6. 处理休克多发伤患者易发生创伤性休克,需要及时处理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给予液体复苏,如静脉输液等,同时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护理过程1. 保持患者体温多发伤患者易发生体温下降,需要保持患者的体温。
使用保暖措施,如加厚被子、加热器等,避免患者受凉。
2. 保持患者卧床休息多发伤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导致伤口撕裂或骨折移位。
保持患者卧床休息,减轻身体的负担。
3. 观察患者状况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包括意识状态、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等。
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多发伤患者需要适当的营养支持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或者通过静脉输液途径给予营养支持。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概述:多发伤是指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多个部位的损伤,这种情况下的急救与护理需要迅速而准确的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者的痛苦和后遗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急救流程:1. 评估伤情:在处理多发伤的急救时,首先要评估伤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包括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的状况。
可以使用ABCDE法进行评估,即检查气道、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和外伤。
2. 确保安全:在急救过程中,保护自己和伤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确保现场没有危险因素,如火灾、电流等,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3. 停止出血:多发伤常伴随大量出血,应迅速止血。
可以使用直接压迫、提升患肢、包扎等方法控制出血。
4. 保持呼吸道通畅:气道阻塞是多发伤患者常见的问题,及时清除气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气管插管。
5. 给予氧气:多发伤患者常伴有缺氧情况,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
6. 固定骨折:多发伤中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应及时固定骨折,以减少进一步的伤害。
7. 快速转运:多发伤患者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应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并在转运过程中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二、护理注意事项:1. 保持体温稳定:多发伤患者易发生体温下降,应保持室温适宜,使用保暖措施,如给予温热的液体或使用保温毯等。
2. 观察伤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伤者的伤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3. 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多发伤患者疼痛常常严重,应及时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以减轻痛苦。
4. 防止感染:多发伤患者的伤口易受感染,护理人员应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及时更换敷料,避免交叉感染。
5. 给予营养支持:多发伤患者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6. 心理支持:多发伤患者常常伴有心理创伤,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调整心态,缓解焦虑和恐惧。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多发伤是指患者同时出现多个部位的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工业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
在面对多发伤患者时,及时进行急救和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
一、急救措施1. 现场评估:在进行急救之前,需要对现场进行评估,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评估包括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以及出血情况等。
2. 呼叫急救车:多发伤患者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因此在急救过程中,应及时呼叫急救车辆。
3. 停止出血:多发伤患者常常伴有大量出血,应首先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可以使用压迫止血法或者包扎止血法,快速、准确地止血是关键。
4. 保护呼吸道:多发伤患者可能伴有颅脑损伤或胸部损伤,需要保护好患者的呼吸道,确保通畅。
可以采取头后仰、侧卧等措施。
5. 维持体温:多发伤患者容易出现体温下降,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可以使用保暖毯等设备。
6. 疼痛控制:多发伤患者常常伴有明显的疼痛,可以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进行缓解,但需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适应症。
7. 固定伤口:对于骨折等伤口,需要进行固定,以减少进一步的损伤。
可以使用夹板、绷带等进行固定。
8. 保持患者平卧:多发伤患者需要保持平卧位,以减少伤口的移动和进一步的损伤。
9. 紧急手术:对于多发伤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手术,以止血、修复伤口或者清创等。
二、护理措施1. 定期观察:对于多发伤患者,需要进行定期观察,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伤口情况、疼痛程度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保持伤口清洁:多发伤患者的伤口容易感染,需要定期清洁伤口,更换干净的敷料。
注意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3. 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给予适当的饮食,保证营养供给。
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等方式补充营养。
4. 疼痛管理:多发伤患者常常伴有明显的疼痛,需要进行疼痛管理。
可以使用药物镇痛、物理疗法等方式缓解疼痛。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遭受多个部位的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
对于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是医务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多发伤的急救1. 评估患者状况:在进行急救前,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状况。
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方面的评估。
同时,还需了解伤情的严重程度和部位。
2. 呼叫急救车:多发伤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在进行急救时,应立即呼叫急救车,并告知患者的伤情和所在位置。
3. 停止出血: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大量出血的情况,应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可使用紧急止血带进行止血,但需注意不要过紧,以免造成组织缺血。
4. 给予氧气:多发伤患者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应及时给予氧气进行辅助呼吸。
使用面罩或鼻导管等方式给予氧气,同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5. 固定伤处:多发伤患者的骨折或关节脱位需进行固定,以防止进一步损伤。
可使用夹板、石膏等方式进行固定,但需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6. 保持体温:多发伤患者可能伴有低体温的情况,应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
可使用保暖毯、热水袋等方式进行保温,同时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
7. 监测生命体征:多发伤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十分重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应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相关数据,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和治疗。
三、多发伤的护理1. 伤口处理: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多个伤口,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
清洁伤口,去除异物,使用适当的消毒药物进行消毒,并进行敷料包扎,以防止感染。
2. 疼痛管理:多发伤患者可能伴有剧烈的疼痛,应及时进行疼痛管理。
可使用药物镇痛或物理疗法等方式进行疼痛缓解,但需注意用药的剂量和频率。
3. 饮食与营养:多发伤患者需要足够的营养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
应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避免过度饮食或过度饮水,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或水中毒。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措施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措施引言多发伤是指患者同时受到多处伤害的情况,通常包括外伤、骨折、烧伤等。
这种情况对急救人员来说是一项巨大挑战,因为需要迅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保护受伤者的生命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措施,旨在提供给急救人员一个指导,以便在发生多发伤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正确地处理。
1. 迅速评估伤势多发伤的急救护理措施首先要进行迅速的伤势评估。
急救人员应该对受伤者的状态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评估,包括意识状况、呼吸、心率、血压等。
同时,还需要对受伤者的伤口进行仔细观察,确定出血情况、骨折情况等。
评估伤势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紧急护理和治疗的优先顺序。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多发伤的情况下,受伤者的呼吸道可能会受到阻塞或受损,急救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呼吸道通畅。
首先,将受伤者放置在仰卧位上,轻轻抬高头部,以便保持呼吸道暴露。
其次,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分泌物,可以采用手指擦拭或使用护士帽进行吸引。
如果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 控制出血在多发伤的情况下,出血可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急救人员需要迅速采取措施来控制出血并减少血液流失。
首先,应用直接压力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在出血部位上。
在压力止血的同时,可以考虑提高受伤肢体的位置,以减少血流。
对于较为严重的出血,可以考虑使用止血带进行加压止血,但使用止血带需要注意时间,避免损伤组织。
4. 固定骨折多发伤的患者常常伴有骨折的情况,急救人员需要及时固定受伤的骨折部位,以减少疼痛和进一步的伤害。
固定骨折可以使用夹板、绷带等物品,将受伤的肢体固定起来,防止骨折移位和进一步损伤。
在固定骨折时要注意不要过紧,避免压迫血管和神经,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和神经损伤。
5. 提供止痛和安慰多发伤的患者通常伴有剧痛和焦虑,急救人员需要及时提供止痛和安慰措施。
可以通过给予合适的止痛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但要注意选择适合的药物和剂量,避免不良反应和过敏。
此外,急救人员还可以通过温言和轻拍等方式来安慰受伤者,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受到多个部位的损伤或多个系统的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意外情况。
对于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是保障其生命安全和康复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多发伤的急救1. 事故现场的急救(1)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急救前,应先评估事故现场的安全情况,确保自身不会受到二次伤害。
(2)呼叫急救: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和伤者的状况,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3)止血与固定:对于有明显出血的伤者,应先进行止血处理,并对骨折或关节脱位等情况进行固定,以减少进一步的损伤。
(4)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伤者出现呼吸困难,应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头后仰法、人工呼吸等,确保呼吸道通畅。
2. 到达医疗机构后的急救(1)快速评估:急救人员应迅速进行伤情评估,确定多发伤的类型、严重程度和紧急处理的优先级。
(2)氧气供给:对于呼吸困难的伤者,应及时给予氧气供给,维持其呼吸道通畅。
(3)静脉通路建立:建立静脉通路,以便输液、输血等急救处理。
(4)止痛处理:对于疼痛明显的伤者,应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缓解其疼痛感。
(5)紧急手术:对于需要紧急手术的伤者,应立即安排手术,如颅脑损伤、内脏破裂等。
三、多发伤的护理1. 伤者的情绪支持多发伤患者常常伴有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
2. 伤口处理与换药(1)伤口清洁:对于多发伤的伤口,应先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污物和异物,并用生理盐水冲洗。
(2)伤口包扎:根据伤口的大小和深度,选择合适的敷料进行包扎,保持伤口的湿润环境,促进伤口的愈合。
(3)定期换药:根据医嘱,定期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并及时处理任何感染或并发症。
3. 疼痛管理多发伤患者常常伴有明显的疼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如药物镇痛、物理疗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70g/L 的 病 人 应 立 即 输 血 抢 救。 在 急 诊 急 救 早 期 就 要 预 防 和 纠 正 低 温 、酸 中 毒 、凝 血 功 能 障 碍 即 致 死 三 联 症 的 发 生 。
2 急 诊 急 救 与 护 理 策 略 2.1 快速评估伤情 护士接 诊 后 立 即 简 单 询 问 病 史,按 ABC-
温的病人(脑外伤病人除 外 ),输 注 加 温 的 液 体 可 尽 快 恢 复 有 效 循环血量[5]。统 计 显 示 ,严 重 多 发 伤 病 人 中 ,低 温 发 生 率 高 达
因:车祸伤93例,高空坠落伤19例,刀砍伤9例,其 他 11 例;受 16%[1],而低体温已被认 为 是 严 重 创 伤 病 人 预 后 不 良 的 独 立 危
点。因此在急诊科早期 采 取 有 效 的 急 救 措 施,可 提 高 病 人 抢 救 医生行深静脉穿刺,并可配合使用加压输液器进行加压输液,以
成功率、降 低 致 残 率,而 积 极、有 效 的 护 理 配 合 显 得 很 重 要 。 保证快速补充血容量。补液采用先晶后胶的原则或一晶一胶 进
2011年 1 月—2011 年 12 月 我 院 急 诊 科 抢 救 132 例 多 发 伤 病 行,晶体为复方 氯 化 钠 溶 液,胶 体 为 羟 乙 基 淀 粉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多发伤病人的急诊急救与护理策略
龚 春 萍 ,张 宏 宇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伤病人的急诊急救与护理策略,以期提 高 抢 救 成 功 率。[方 法]对 132 例 严 重 多 发 伤 病 人 通 过 快 速 判 断 伤 情 、 畅通绿色通道、准确执行急救程序。[结果]抢救成功119例,死 亡 13 例。[结 论]多 发 伤 病 人 急 救 过 程 中,急 救 意 识 的 强 化、准 确 的 判 断 伤 情 、急 救 程 序 的 科 学 应 用 是 提 高 抢 救 成 功 率 的 关 键 。 关 键 词 :多 发 伤 ;急 诊 ;急 救 ;护 理 策 略
对以颅脑伤为 主 的 多 发 伤 病 人,合 并 休 克 时,先 予 贺 苏 250L, 再予胶体补足血容 量,避 免 输 注 大 量 晶 体 加 重 脑 水 肿。 对 血 红
1.2 结 果 13 例 在 急 诊 室 抢 救 无 效 死 亡 ,119 例 抢 救 成 功,送 入 手 术 室 或 重 症 监 护 病 房 (ICU)。
2.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护 士 应 利 用 多 功 能 监 护 仪 动 态 监 测 病人的血压、心率、呼 吸、血 氧 饱 和 度;观 察 病 人 的 意 识、瞳 孔 变
髓、头颅、骨盆、四肢、动 脉、神 经 进 行 体 格 检 查,全 面 评 估 伤 情。 化;呼 吸 的 节 律 及 深 浅 变 化;严 重 多 发 伤 病 人 常 规 留 置 导 尿 ,观
人 ,现 将 急 救 护 理 总 结 如 下 。
(万汶)。补液最好经加温后 输 入,研 究 表 明,加 温 至 36 ℃ ~37
1 临 床 资 料
℃液体用于静脉输液安全、可靠和舒适,尤其是已存在休克和 低
1.1 一般资料 2011 年 1 月—2011 年 12 月 我 院 急 诊 科 抢 救 多 发伤病人132例,男93例,女39例;年龄7岁~82岁;致伤原
中 图 分 类 号 :R473.5 文 献 标 识 码 :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5.036 文 章 编 号 :1674-4748(2012)9A-2352-02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 机 械 性 致 伤 因 素 下,人 体 同 时 或 相 继 遭 受2个 或 2 个 以 上 解 剖 部 位 或 脏 器 较 严 重 的 损 伤[1],具 有 伤 情
在配 合 体 格 检 查 时,既 要 注 意 充 分 暴 露,避 免 漏 诊,也 要 避 免 过 察尿液的颜色和量;对胸腔闭塞引流者要妥善固定引流管,观 察
况(circulation,C)、神 经 系 统 状 况—意 识 水 平 (disability,D)、暴 用夹板妥善固定,避免二次损伤;对腹腔脏器破裂的病人尽早 进
露和环境控制(environment control,E),迅 速 进 行 伤 情 评 估,作 行损伤控制性手术。
出护理诊断,明确抢救重点,主动采取抢救护理措施。医生到 达 后,协助医生 按 CRASHPLAN 方 案[2],即 心 脏、呼 吸、腹 部、脊
后护士应立即采用16G~18G 留置针建立1条或 2 条 外 周 大 静 脉通道,同时抽取各 种 血 标 本 作 必 要 的 血 液 检 查。 血 管 穿 刺 以
Hale Waihona Puke 复杂、变化快、休克发生率高、低氧血症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等 特 颈外静脉和肘关节 处 的 静 脉 为 佳,避 免 患 侧 穿 刺。 必 要 时 协 助
2.4 紧急控制出血 对 表 浅 的 活 动 性 出 血 伤 口 应 立 即 结 扎 止 血;对广泛渗血的创面可 用 无 菌 纱 布 或 棉 垫 覆 盖 后 进 行 加 压 包
DE 顺序气道情况(airway,A)、呼 吸 情 况 (breathing,B)、循 环 情 扎;对四肢毁损伤在包扎 止 血 的 同 时 加 用 驱 止 血 带 有 效 止 血 并
多处骨折15例,颅脑、胸 合 并 骨 折 5 例,胸 腹 合 并 骨 折 6 例,颅 液体复苏,应根据病人的血压、心率、尿量等随时调节输注速 度。
脑、胸腹合并 骨 折 3 例;病 人 就 诊 时 间 为 伤 后 15 min至 2h;创 伤 后 损 伤 定 级 标 准 — 损 伤 严 重 度 评 分 (AIS-ISS,2005)均 ≥16。
伤部位:颅脑伤合并 骨 折 54 例,颅 脑 伤 合 并 胸 外 伤 15 例,颅 脑 险因素[6],而加温输液 可 有 效 预 防 低 温 发 生[7]。 此 外 对 出 血 未
伤合并腹部伤13例,胸 腹 联 合 伤 9 例,胸 外 伤 合 并 骨 折 12 例, 控制的病人,补液应严格遵守损伤控制性复苏理念,进行限制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