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
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脑卒中也称之为"脑血管意外"和"中风",为临床常见急 性脑血管病变,指的是患者脑部的血管受到外界因素影响, 血管突然阻塞或破裂,使得血管为脑部组织供血严重不足, 脑部组织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坏死的一组疾病,病情严重者, 会直接造成患者死亡,确诊后,应重视该疾病对患者的危害 性[1]。本文为探讨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 2018 年 9 月~2020 年 2 月我院 86 例脑卒中 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每组 43 例,其中,男性 54 例,女性 32 例,年龄(35-75)岁,均值(47.21±1.18)岁;两组基 本资料( >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患者病况进行确诊,再结合实 际状况,为患者提供抗凝、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降颅压、抗感 染、神经保护及活血化瘀等操作,连续治疗三个月。观察组中 医针灸治疗,常规治疗措施与对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为患 者提供中医针灸治疗方案,在为患者进行针灸时,选用醒脑 开窍针灸方法,穴位选取极泉穴、尺泽穴、委中穴、人中穴、内 关穴、合谷穴及三阴交穴等,在进行醒脑开窍针刺操作前,在 针刺的穴位上,皮肤消毒处理,在为患者提供针灸操作前,为 患者提供按摩处理,按摩顺序为头部、上肢部位、背后部位及 下肢部位,每次按摩时间控制在(10-15)min;针刺时,提供体 针、头针及腹针等操作,每天一次,连续针灸一个星期后,后 续针灸控制在每周 4 次;口眼歪斜者,加入地仓穴、下关穴、 颊车穴及迎香穴;舌强不语者,加玉液穴、通理穴、金津穴及 廉泉穴;连续治疗 20d 为一个治疗疗程,连续治疗 5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判定标准[2-3]: 经治疗,意识障碍、昏迷、呕吐、偏瘫及头痛等完全好转或明 显恢复,生活质量恢复正常,为显效;经治疗,意识障碍、昏 迷、呕吐、偏瘫及头痛等有所好转,生活质量有所恢复,为有 效;经治疗,意识障碍、昏迷、呕吐、偏瘫及头痛等未见好转, 甚至恶化,为无效;有效率与显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1 I 3 观察指标
治疗 6周后 ,对 2组运动功能 、平衡 功
能、 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 功能 , 进行 观察 和比较 。日常生活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风后 遗症治 愈率为 1 5 . 0 %, 显效率 为 5 4 . 8 %, 总有 效率 9 5 . O %,
这是一个可喜 的成就 , 显示了 中西医结合治疗 的优越性 。在今 后 的工作 中我们将在 中医理论 的指导下 , 不断 实践总结 , 为患 者提供更加完善 的治疗方案 。
参考文献 [ 1 】 苏红梅.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 3 6 例疗效 观察『 J 1 . 甘肃 中医杂志 , 2 0 0 7 , 2 0 ( 5 ) : 2 7 . [ 2 ] 郭 晓华 , 季培秀 , 赵宏斌. 脑血管意外的康 复治疗 叨. 基层医学论坛 ,
2 0 1 2年 1月一 1 2月我 院诊 治 6 4例脑卒 中患者 , 随
机将其分 为对 照组 ( 常规 治疗 ) 和观察组( 针 灸康复治疗 ) , 每组 3 2例 , 治疗 6周后 对 2组运动 功能、 平衡 功能、 日常生活能 力以
及认知功 能, 进行观 察和 比较 。 结果 与对照组相 比, 观察组运 动功 能、 平衡 功能 、 日常 生活能力、 认 知功 能评分 均明显升 高 ,
中风后遗症 以半身不遂 、 舌强语蹇 、 口眼喁斜 为表现 , 证 见
气虚、 痰阻 、 血瘀 、 脉络不通 ; 治疗 以益气血 、 清痰 火 、 通经络 为 大法 。针刺 以手足 阳明经 穴为主 , 辅 以太 阳、 少 阳经 治半身不 遂; 取手足 阳明经穴 、 足厥 阴经穴 为主治面瘫 。自拟化瘀 汤中黄 芪补气 , 桃仁 、 当归 、 赤芍 、 地龙养血 凉血 、 活血 化瘀 , 桂枝温 阳
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临床护理进展_徐艳

文献综述医药卫生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临床护理进展徐艳谭春丽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29摘要:脑卒中患者的便秘因素多种多样,每个病人有着自己的特点,护理工作要因人而异,加强健康宣教,采取不同的方法帮助病人解除便秘的痛苦,预防便秘引发的并发症,减轻脑卒中患者便秘的痛苦,减轻病人焦虑抑郁的情绪,以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脑卒中;便秘;护理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症状至少24小时[1]。
便秘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长期卧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便秘的比例在90%以上[2]。
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
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
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除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3,4]。
脑卒中患者便秘时用力排便使腹内压和颅内压增高,易诱发脑血管破裂,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据报道,约有10%的患者致残的诱因为便秘。
Robain等[5]究表明,便秘可加重脑卒中患者的脑部损害,从而降低患者的活动能力。
Wiesel等[6,7]则认为便秘可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护理,现就临床中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脑卒中便秘的原因1.1疾病病变部位因素茅新蕾等[8]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常发生便秘,基底节区脑卒中者便秘发生率较非基底节区脑卒中者高。
但卒中患者并发便秘的确切机制不清,有待进一步研究。
1.2患者心理因素脑卒中患者多为急性发病,因发病突然和对预后的担心,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化,临床上大多只重视对便秘症状的护理,忽视了对心理因素的分析而导致便秘。
有时排便时间与其他治疗活动相冲突,以致排便时间仓促也可导致患者出现便秘情况。
1.3运动减少脑卒中患者常合并运动功能障碍,肢体乏力,无力排便,长期卧床,胃肠蠕动更加缓慢,使排便功能进一步衰弱。
1.4排便习惯及环境改变排便是个人隐私,当脑卒中卧床病人在床上排便需要他人协助解决时,会觉得丧失了隐私及日常习惯,甚至在病房内怕影响其他人,有便意时,就会强迫或克制不排便,导致便秘。
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49例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49例临床疗效观察目的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醒脑开窍针刺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加刺双侧丰隆、左水道、左归来、左外水道、左外归来等治疗便秘的穴位,20min/次,1次/d,对照组给予果导片0.2g,3次/d。
1个疗程(2w)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经秩和检验,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标签:脑卒中;便秘;针灸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即现代医学定义的脑血管意外病害, 是一组由于脑部血管病变或全身血液循环紊乱所致的脑组织供血障碍性疾病。
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
卒中后便秘是指患者既往无便秘病史, 除外肠梗阻等肠道器质性病变,脑卒中发生后排便频率减少,1w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d以上甚至数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粪便涩滞秘结不通排便费力等。
便秘是卒中的常见伴随症状之一,也是再发脑卒中的常见诱因之一,影响原发病的治疗。
据相关文献报道,中风后便秘的发生率为30% ~60%[1]。
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后期的康复治疗。
普通通便药及栓剂等药物疗效欠佳,笔者自2010年以来采用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临床收到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脑卒中参照1995 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经过CT 或MRI 确诊为中风( 脑梗死) 的患者。
便秘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 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的便秘诊断:①排便时间延长,2d以上一次,粪便干燥堅硬;②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③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排除标准:①意识不清,严重认知障碍,或合并有较严重的并发症,如重度心衰、肾衰等,已有明确器质性肠道病变的患者或有消化道手术病史者;②不愿接受针刺治疗患者者;③近1w服用通便药物患者。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护理干预及疗效观察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护理干预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采取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护理干预及疗效。
方法以60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做随机研究,病例所选均为2019.05-2021.01之间,依据不同疗法均分为2组。
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组,实验组同时采取中药穴位贴敷及护理干预。
比较2组便秘积分变化、不良反应率、疗效情况及生活质量。
结果2组统计对比干预后便秘积分的结果后以实验组数据更优,二者差异达统计要求(P<0.05)。
2组统计对比疗效情况的结果后以实验组数据更优,二者差异达统计要求(P<0.05)。
2组统计对比不良反应率的结果后差异未达统计要求(P>0.05)。
2组统计对比生活质量各项得分的结果后以实验组数据更优,二者差异达统计要求(P<0.05)。
结论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采取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即可减轻便秘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疗效可靠安全,还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进一步推广研究。
【关键词】中风;便秘;穴位贴敷;治疗效果在临床脑血管疾病中,脑卒中较为常见,其发病群体主要为中老年人,且患者还会伴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约30%-60%的患者可发生便秘[1]。
对于患者而言,便秘一旦发生,则其可造成脑过度灌注、颅压升高等,还可造成病情反复反坐,从而对患者的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
对于脑卒中后便秘,临床治疗期间配合有效护理干预,可帮助其缓解病情,而随着临床对中医中药的推广使用,穴位贴敷在治疗此类患者方面也发挥出了显著作用[3]。
因此本文以60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做随机研究,病例所选均为2019.05-2021.01之间,依据不同疗法均分为2组,即探讨了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采取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护理干预及疗效,现做下述阐述:1.资料与方法1.1资料以60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做随机研究,病例所选均为2019.05-2021.01之间,依据不同疗法均分为2组。
2组性别、年龄等经统计发现:2组年龄区间均为46-68岁,实验组统计男女比例、均龄分别为17/13、(62.3±1.7)岁;其中合并糖尿病7例、高血压10例。
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进展摘要:患者在中风之后出现便秘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这个症状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对它的研究也成为了对中风相关并发研究中的热点。
在治疗中风后便秘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副作用比较少,效果明显,能够缓解患者在胃部肠道方面的不适反应,固本强元,增强患者的体质,这也是在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对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进展展开讨论。
关键词:中医;中风后便秘;治疗引言:中风在医学上被称为脑卒中,是因为急性的发生血管或者血流异常问题,导致了脑血液的循环出现障碍,而神经功能受到破损,是一种综合征。
当下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中风的现象是比较明显的,而且发病概率比较高,在我国中风已经成为了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中风的病人长期的躺在床上,这时候他的胃肠蠕动性就会慢慢的减弱,而在饮食方面又是比较精细的,另外一些患者会使用脱水剂,这时候就会产生便秘的情况,而中风后的便秘也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因为这些中风患者在排练的时候感觉很吃力,如果使力不当的话,就会导致脑血管意外甚至心肌梗死,加重病情,中风后的便秘治疗已经成为了中风相关并发症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对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还有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日后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发病原因在中医里对便秘的认识是来自于《内经》中的“后不利”,“大便不利”,“大便难”,并且通过一代代医学家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同时根据内经中描述的“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慢慢的认识到便秘是因为有病在大肠,而大肠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传导出现了问题,这时候就会形成疾患。
而中风之后产生的并发症——便秘,对它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根据文献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五点。
第一点是患者的脑中风类型,以及在中风的时候脑部受到影响的区域都会影响患者便秘的发生概率,如果患者出现了出血型的中风或者是基底节区中风,出现便秘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浮针结合再灌注运动治疗脑卒中后恢复期便秘的效果观察

•264•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February2021,Vol.33,No.2表1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单因素分析例(%)因素依从性低组(n=30)依从性高组5=20)/值P值性别男16(53.33)9(45.55)0.333>0.05女14(46.67)11(55.00)文化程度高中以下21(70.00)6(30.00)7.730<0.05高中及以上9(30.00)14(70.00)主观认知较差23(65.00)7(35.00)&6&1<0.05良好7(35.00)13(65.00)社会支持较差17(56.67)5(25.00) 4.884<0.05良好13(43.33)15(75.00)治疗方式介入或手术治疗22(73.33)6(30.00)9.145<0.05保守治疗8(26.67)14(70.00)表2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依从性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相关因素0SE Ward才值OR95%Cl P值文化程度低0.63540.3224 5.68517.94240.3435〜/1.9534<0.05主观认知差0.48340.4544 6.8741 5.48880.5341〜丿1.6644<0.05社会支持差 2.92410.3641 3.8434 4.44340.8522-“ 1.7375<0.05介入或手术治疗0.78540.3317 6.4817 3.23150.2301/1.2421<0.05者获得最佳精神、体力及社会功能的综差的多数患者认为冠心病不会对自身产合方法,通过康复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然而老年人更易伤感,且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理解能力差,导致思想负担重,从而产生康复治疗依从性障碍,影响治疗预后叫本研究发现文化程度低、主观认知差、社会支持差及治疗方式是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便秘30例

治疗结 果 针刺治疗 组 3 例 , O 痊愈 2 例 , 2 显效 8 例, 无效 0例 , 总有效 率 1 0 0 %。药 物对 照组 2 0例 , 痊
愈 8例 , 显效 1 例 , 2 无效 0 ,总有效率 1 0 。两组 例 0 A o 总有 效率 比较 P> 0 0 差 异无显 著 性意义 , 两组痊 .5 但 愈 率 比较 , X 检验 , 经 尸< 0 0 , 异有 显 著 性 意义 , .5差 提示针 刺组痊 愈率 高于西药 对照组 。
年 来众 多学 者运 用传 统 中医理 论 和现 代 医学 技术 , 从
病 因病 理到 治疗方 法 等多 方 面的 研究 , 取得 了较大 进 步 , 中牵 引疗法被 充分肯 定并广 泛应用 于临床 , 其 牵引 治疗 可解 除肌 肉痉 挛 , 增宽 颈椎 间隙 , 使退 变椎 间盘髓 核 突 出部得 以还 纳 , 而减 少 对颈 神经 及椎 动 脉 的刺 从 激 , 是治 疗 C A 的常 用方法 , 而所 采 用 的各 种牵 也 S 然 引方 法多种 多样 , 异较大 。 差 研究结 果显示 : 治疗组 总有。2 0 男 6 0 6年 4 1 月 0日入 院 。病史 : 者 于 2 0 患 0 5年 曾发 脑梗 死 , 1周来 感头 近 昏, 右侧肢 体 活动 乏力 , 言语 欠 清 , 大便 5 d未解 , 排便
困难 , 伴腹胀 不适 。检查 : 神清 , 动性 失语 , 运 血压 2 / 0 1 k a 心肺 ( ) 腹部 稍膨 无压 痛 , 2P , 一 , 右侧 上 、 下肢 肌力 Ⅱ , 张力偏 高 , 巴 氏征 ( , 级 肌 右 +) 舌淡 红 、 腻微 黄 , 苔 脉弦 。 断 : 诊 中医 : 中风 ( 中经络 ) 西医 : ; 脑梗 死 。 治疗 : 取 支 沟 、 海 、 枢 、 三 里 、 巨虚 、 阴交 , 日 1 气 天 足 上 三 每 次, 当天 就解大便 1 , 次 连针 5 d后 , 大便 正常 。 体 会 脑卒 中后 出现便秘 为临床上 中风患者 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6-08-07T12:55:37.52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作者:孟丹[导读] 本文总结近年来临床上,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研究,旨在为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更多的借鉴。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本科在读;山东济南250300)
[摘要]:本文总结近年来临床上,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研究,旨在为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更多的借鉴。
[关键词]:脑卒中后便秘;针灸
临床中便秘是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不适及排便时间延长为主诉的症候群。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与生活方式的不合理,脑卒中患者逐渐增多。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
中老年病人的脏腑功能减退,再因卒中病人长期卧床、活动受限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引起脑卒中后便秘,常常困扰着患者,极大地降低了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本人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本文总结近年来临床上,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研究,旨在为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更多的借鉴。
1.病因病机
中风后便秘多因虚、火、痰、瘀所致,在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患者,由于久病虚衰,脾肺气虚,气虚便秘更为多见,气虚则无力推动粪便在大肠内传送,所以容易导致大便秘结难解。
临床治疗常采用益气润肠通便法;同时中风后患者易抑郁,忧思过度,或者久坐少动,身体气极容易积滞,而大肠“以通为用”,气机通降失常,更易导致传导糟粕能力受抑制;中风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气血逐渐亏虚,气虚无力推动,血虚无力濡养,最终导致阴亏则肠道失润,大便干结,排出困难,阳虚则肠道失于温煦,阴寒凝滞,津液不同导致大便干燥,排便困难;中风后久治不愈的慢性患者,在原本气血亏虚的体质基础上,出现了瘀结,阻滞气机导致便秘。
以上是关于脑卒中后便秘的病因病机的讨论。
2.针灸治疗
2.1毫针疗法
任珍、吴清明[1]通过调气通腑针刺法与单纯服用药物进行疗效对照,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积分以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便秘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前显著减少。
中风后便秘的治疗采用调气通腑针刺法较生血通便颗粒疗效显著,持续采用调气通腑针刺法治疗,其疗效更好。
魏爱翔等[2]通过针刺治疗对比软皂通便灌肠法治疗,结果显示显示治疗组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90.00%。
2.2腹针、体针、头针
郑巧平[3]采用腹针、体针和头针结合的方法治疗中风后便秘40例,经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7.5%。
临床观察表明,以头腹针为主,配合体针的疗法,对中风后便秘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易于操作,安全性高,无痛苦,值得推广。
张国忠等[4]选取双侧天枢穴,配以补泻手法中的泻法治疗卒中后便秘,总有效率达93.33%,并且认为针刺能平衡阴阳、调和内分泌、益气活血、增强机体免疫力。
周炜等[5]治疗组采用针刺头穴足运感区对脑血管病后便秘的疗效,对照服用番泻叶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虽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2,4周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针刺组副作用的产生明显少于对照组。
2.3耳穴压豆
徐秀菊[6]认为耳穴压豆通过持续的、强弱不等的刺激耳部穴位,以调整经络气血的盛衰和脏腑功能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同时,耳穴压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畏针心理,同时减轻就医的经济压力。
2.4艾灸
赵建玲、张波等[7]观察热敏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便秘的有效性,选取7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和中药对照组,每组各35例。
结果显示,热敏灸能缩短缺血性中风后便秘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疗效优于中药治疗组(P<0.05)。
同时热敏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便秘的近期疗效好转率优于中药(P<0.05)。
2.5电针
刘未艾等[8]将7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选取天枢(双)、丰隆(双)、支沟(双)、左水道、左归来、左外水道(水道穴旁开2寸)、左外归来(归来穴旁开两寸),予天枢、左水道等电针治疗,对照组予番泻叶泡服治疗。
结果显示两组远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少于对照组。
提示:电针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3.小结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疗效确切,操作简单,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在未来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研究多种针灸方法,不断推广疗效优、见效快、使病人得到更加舒适的治疗。
参考文献:
[1]任珍,吴清明,李丹丹.调气通腑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便秘[J].中国针灸,2013,33 (10):893-896.
[2]魏爱翔,安玉兰.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30例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10):890.
[3]郑巧平.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4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2):905.
[4]张国忠,窦伟,陈沛源,等.针灸治疗脑血管病患者便秘30例近期疗效观察[J],2002,6(7):1034.
[5]周炜,王丽平.头皮针治疗脑血管病后便秘的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6):341-342.
[6]徐秀菊.耳穴压豆治疗中‘风便秘62例体会[J].甘肃中医,2003,16(11):34.
[7]赵建玲,张波,黄建华,等.热敏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便秘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6):1114-1115.
[8]刘未艾,吴清明,李向荣,等.电针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9):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