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结核的CT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探讨

合集下载

CT及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CT及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r s t D e p a r t m e n t o fR e s p i r a t o r y Me d i c i n e , t h e F i r s t H o s p i t a l A f il f i a t e d t o X i n j i a n g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U r u —
【 关键词】 支气管结核 ; C T ; 支气管镜 ; 诊断 ; 病理
D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 CT a n d b r o n c h o s c o p e o n b r o n c h i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C HE N Z h o n g,K e l i b i e n a .T u e r x u n,S U N
l ( ) s i s(I 3 . 7 3 % ) . r h e mi s d i a g n o s e d r a t e o t ’ c h e s t C q w a s 8 6 . 2 7 % . B= ' o n c h o s c o t ) y t i mt i n g s i n c h n l e ( J 4 c a s e s t , f - i n .
s i s .M e t h o d s T h e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a n d t h e i r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r e s u l t s o f 5 1 p a t i e n t s wi t h b r o n c h i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w h o we r e g i v e n c h e s t C T o r h r o n e h o s e o p e,w e r e c o mp a r a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Re s u l t s C h e s t C T s h o w e d i r r e g u l a r b r o n c h i a l l u me n

螺旋CT和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

螺旋CT和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

14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6月 第4卷第11期支气管内膜结核是肺结核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结核杆菌入侵患者的支气管、气管,患者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故而诊断难度较高[1]。

大部分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会伴有干咳或者阵发性咳嗽、咳血、胸闷、气促等症状,但是极易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疾病,若是不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则会导致患者的气管、支气管出现不可逆的改变,引发感染、纤维狭窄等,甚至会出现肺不张等严重疾病,因此必须尽早诊断、尽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支气管内膜结核,多选择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辅助诊断,但是存在一定的漏诊以及误诊现象,现如今多使用螺旋CT进行诊断,相对于纤维支气管镜,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较高[2]。

本次研究中,着重探究支气管内膜结核使用螺旋CT、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1 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从我院收治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中抽取120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2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81±3.91)岁,病程在2个月~3年,平均(1.44±0.31)年;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在2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67±3.53)岁,病程在2个月~3年,平均(1.44±0.31)年;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年龄、病程、性别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伴有干咳或者阵发性咳嗽、咳血、胸闷、气促、体温升高等症状,完成CT或者纤维支气管镜之后进行手术病理确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螺旋CT和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陈文宇(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 广东 茂名 525400)【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和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

1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表现

1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表现

1例 , 7 咳痰 1 例 , 5 咯血 6例 , 痛 3 , 汗 7例 , 胸 例 盗 发 热 5例 , 中痰 检 阳性 8 。 其 例 12 方 法 患者 进 行胸 部 C 扫 描 , 用 G 一 . r r 采 EH sed螺旋 C pe T机及 Lgt ed1 层 螺旋 c 扫描 , i s e 6 hp T机 扫 描 范 围从 肺 尖 到 肺 底 , 厚 问 隔 5 m, 别 用 肺 层 m 分 窗及纵 隔 窗 观 察 , 中 1 例 再 进 行 图 像 后 处 理 , 其 1 12m 图像薄 层重 建 , .5 m 作冠 状 面 、 曲面 支气 管 重 建 及 支气 管仿 真 内镜 以显示病 变 支气 管全 程 。
及 狭窄 附 近肺 野 和纵 隔情 况 , 有 助 于治 疗 前 后 的 并 疗 效观 察 。作 者 总 结 近 年 来 经 纤 维 支 气 管 镜 和病 理确诊 的支气 管 内膜结 核 病例 , 析 其 C 分 T征 象 , 特
3 讨

支气 管 内膜 结 核 是 由于 结 核 杆 菌 侵 及 支 气 管 黏膜下 层 所 引 起 , 都 继 发 于 再 感 染 肺 部 结 核 , 大 也 可继 发 于初 感 染 淋 巴结 结 核 。结 核 杆 菌 侵 人 支 气 管的途径 如 下 _ : 1 肺 内结 核 病 灶 的杆 菌沿 着 支 1 () ] 气管 周 围 淋 巴 结 扩 散 侵 及 支 气 管 , 种 途 径 最 多 这 见 ;2结 核 空 洞 中 的结 核 杆 菌 直 接 侵 人 引 流 支 气 () 管 ;3 周 围干 酪 化 淋 巴结 直 接 侵 及 支 气 管 ;4 结 () () 核杆菌 经血 行播 散 到 支气 管 , 为 少 见 。 当结核 杆 极 菌侵及 支气 管壁 时 , 初 在黏 膜 下 层 出现 淋 巴细 胞 最 浸润 , 后 黏 膜 充 血 、 肿 , 核 结 节 形 成 , 之 可 其 水 结 继 发生 溃疡 、 死 、 芽 组 织 增 生 并 代 替 了黏 膜 和黏 坏 肉 膜下组 织 , 最后 导 致纤 维 瘢 痕 性狭 窄 。上 述 病理 改

CT与支气管镜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对照分析

CT与支气管镜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对照分析
临床 Nhomakorabea现嘲 。
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化 , 使纤 维帽破裂后尽快在破裂 口处形成 新 的稳定性 纤维帽 , 其为 动脉 粥样 硬化和冠心病防治的基本原 防与干预 , 避免严 重心脑血管事 件发生 , 预 防心源性猝 死及脑
梗死发生。
参考文献
及早发现冠心病高危人群是预防的关键。 对有冠 病 的危 颈动脉动超声检查 , 是基层 医院及早发现潜 在冠心病患者 的关 键。 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明确诊断有赖于 P T C A , 而P T C A创伤性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 0 0 6 : 3 7 .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 0 4 - 2 9 )
C T与支气管镜诊 断支气 管 内膜结核对照分析
陈忠 宽
( 扶风县人民医院 , 陕西 扶 风 7 2 2 2 O 0 )
【 摘要】目的 探讨 C T与支气管镜对支气管内 膜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T h e P e o p l e Ho s p i t a l o fF u f e n g C o u n t y , F u f e n g , S h a a n x i 7 2 2 2 0 0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i t g a t e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 C T a n d b c r n e h s o c o p y o n e n d o b c r n e h i  ̄
大, 依从性 差 , 耐受性差 , 尤其是无 症状患者 更不愿接 受 , 且在
险因素( 如高血压 , 糖尿病 , 高脂血征, 肥胖等) 的高危人群, 行 则 。 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 可尽早开始冠心病 的一级 、 二级预

X线胸片以及CT平扫诊断肺结核的临床价值论文

X线胸片以及CT平扫诊断肺结核的临床价值论文

X线胸片以及CT平扫诊断肺结核的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267-01结核病(tuberculosis)俗称“痨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约有十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有发生结核病的危险,人体许多脏器可以发生结核病,以肺结核病(pulmonary tuberculosis)最常见[1]。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最近几年,全国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该病传播很快,呈现蔓延的情形,尤其老年人的发病率直线上升。

菌学检查是肺结核诊断的确切依据,但不是所有的肺结核都可得到细菌学证实。

x线胸片和ct平扫的广泛使用,对肺部有关疾病的诊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2009年8月~2012年2月间确诊肺结核的42例患者的x线胸片和ct影像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所肺结核患者42例,年龄41~73岁,平均60.5岁,其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

所有患者临床表现都有慢性咳嗽、咳痰,某些患者伴有盗汗、低热、乏力、消瘦等中毒症状,1例患者伴有咯血。

1.2方法:对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胸片以及ct平扫检查,记录观察两者的影像所反映的诊断效果,对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x线检查显示影像正确检出37例;ct平扫的影像观察可以正确检测出42例。

2.1肺结核胸部x线胸片所见肺部见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阴影,结合浸润灶及陈旧性结核灶。

x线表现特点:1两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后基底段为好发部位2 病变可局限也可多肺段侵犯,受累支气管病变范围较长,74%为多支气管受累。

3 x线影像可呈多形态表现(即同时呈现渗出、增殖、纤维和干酪性病变),也可伴有钙化。

4 易合并空洞;可伴有支气管播散灶;可伴胸腔积液、胸膜增厚与粘连;呈球形病灶时(结核球)直径多在3cm以内,周围可有卫星病灶,内侧端可有引流支气管征。

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诊断

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诊断

气管支气管改变 : 1例喉结 核侵犯气 管, 表现为喉及 气管腔 不规则 软组织 影 , 气管软骨 破坏 , 腔变 形狭 窄。4 管 0例受 累支气管 中有 3 8例表现为长段不规则管 壁增 厚 、 直 , 僵 病变支 气管长 度 >2 m者 c 占6 % 以上 。管腔狭 窄 , 面不光滑 , 6 表 内 可见 结节 状 突起 。1例左 上叶 和 1例左 下叶支气管周 围不均匀软组 织肿块 , 管腔 闭塞 、 壁厚。1 2例管壁可见点条状钙化。 肺 内改变 : 阻塞性肺气肿 4例 , 阻塞性 肺不张7例 , 其中 3例伴空洞形成 , 阻塞性 肺炎 3例, 内支气管扩张 9例, 内支气 肺 肺 管播散 9例, 表现为沿小 叶分 布的斑片状 影, 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树牙征。 肺 门及纵 隔病 变 : 2例 肺 门 区肿块 , 均位于左侧 , 增强呈 轻度不均 匀强 化 , 坏 死明显 , 7例肺 门及纵 隔淋 巴结肿大 , 4例 有结节状钙化。 D A表现 : S 本组 2例 大咯 血患者 , 行 急诊 D A检 查 , S 病变肺 野 内支 气管 动脉 遇曲扩张 , 网状分布 , 明胶海绵 颗粒 呈 用
( D I及频 谱多 普勒 血流 图 , C F) 观察 淋 巴 结 的血流分布情况 , 同时测量收缩期峰值 流速 ( P ) 阻力指数 ( I 。 SV 、 R )
结 果
本组 6 2例 , 检出颈部 、 腋窝及腹股沟 部淋 巴结 18个 。 良性 组 4 5 2例 ( 8 ) 6% , 其 中最大 的淋 巴结为 2 m m 引起 9 m X1 m, 4 淋 巴结肿大的病 因分别 为 : 巴结炎 ( 7 淋 1 例 ) 化脓性 淋 巴结 炎 ( 3 ) 淋 巴结结 , 1例 ,
资料 与方 法 本组气 管 支 气 管 内膜 结 核 患者 2 1 例 , 1 , 6例 ; 男 5例 女 年龄 3 2—7 4岁 , 平 均4 . ; 5 6岁 病程 2 2天 ~1 年 。主要临床 1 症状 : 以阵发性干 咳或刺激性呛咳为 主者 1 , 6例 咳血丝痰 6例 , 咯血 2例 。全身 大 症状均有 不 同程 度 的午后 低 热 、 乏无 疲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治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治

㊃专题㊃通信作者:谢兰品,E m a i l :x i e l a n pi n 2010@163.c o m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治谢兰品,董雅坤(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科,河北石家庄050041) 摘 要:我国结核病疫情一直居高不下㊂随着支气管镜诊断技术的广泛开展,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发现率逐年增加㊂由于气管支气管结核(t r a c h e o b r o n c h i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T B T B )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易被漏诊㊁误诊㊂早期诊断㊁早期治疗可以避免支气管狭窄㊁闭塞㊁肺不张㊁呼吸衰竭等不良事件的发生㊂在全身抗结核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支气管镜下选择适当的的介入治疗方法,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大的收益㊂关键词:结核;气管;支气管;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图分类号:R 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6)10-1058-05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6.10.004D i a g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b r o n c h i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X i eL a n p i n ,D o n g Ya k u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T ub e rc u l o s i s ,H e b e iP r o v i n c i a lC h e s tH o s p i t a l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041,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X i eL a n p i n ,E m a i l :x i e l a n pi n 2010@163.c o m A B S T R A C T :T h e t u b e r c u l o s i sm o r b i d i t y o f C h i n a i s v e r y h i g h .A s t h e b r o n c h o s c o p e d i a g n o s i s t e c h n o l o g y i sw i d e l yd e v e l o p i n g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t r a c h e o b r o n c h i a lt u b e r c u l o s i si n c r e a s e s y e a r b y ye a r .A s t h e c l i n i c a lf e a t u r e a n d i m ag e o l o g i c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o f t r a ch e o b r o n c hi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a r en o t s p e c i f i c ,s o i t i se a s y t ob em i s s e d .E a r l y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c a na v o i d m a n y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s u c ha sb r o n c h i a ls t e n o s i s ,b r o n c h i a lo c c l u s i o n ,a t e l e c t a s i s ,r e s p i r a t o r yf a i l u r ea n ds o o n .O nt h e b a s i so f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s y s t e m i ca n t i -t u b e r c u l o s i st r e a t m e n t ,s e l e c t i n g t h ea p p r o p r i a t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lm e t h o d c a nb e n e f i t t h e p a t i e n t s .K E Y W O R D S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t r a c h e a ;b r o n c h i ;b r o n c h o s c o p e s ;t h e r a py谢兰品,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委员,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石家庄市医学会结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㊂中国防痨杂志编委㊂气管支气管结核(t r a c h e o b r o n c h i a lt u b e r c u l o s i s ,T B T B )是指发生在气管㊁支气管的黏膜㊁黏膜下层㊁平滑肌㊁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1]㊂因为从气管镜直接观察到的是气管㊁支气管黏膜受到侵犯,故曾称为 支气管内膜结核 ,随着对疾病的认识,发现病变往往不仅仅限于支气管的黏膜层,如治疗不及时,病变可进一步向下发展到黏膜下㊁肌层㊁软骨㊁甚至黏膜外,2009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表的‘支气管结核的几点专家共识“将 支气管内膜结核 改为 支气管结核㊂我国结核病疫情一直居高不下㊂随着支气管镜诊断技术的广泛开展,T B T B 的发现率逐年增加㊂国外有学者报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40%合并T B T B ,其中菌阳患者60%~70%,菌阴患者25%~30%,5%~10%的患者肺内未发现结核病灶而单纯表现为支气管结核[1]㊂国内相关报道相对较少,梅方荣[2]对200例肺结核患者行气管镜检查,发现明确合并T B T B 患者为97例,占48.5%㊂由于支气管镜检查为有创操作,非常规检查手段,因而无法实施大样本的T B T B 流行病学调查,但T B T B 引起的肺功能损害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㊂1 诊断诊断T B T B 需详细了解当地结核病流行病学及病史,结合临床表现㊁胸部影像学㊁支气管镜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诸如结核分枝杆菌㊁免疫学及病理学等相关检查仔细而全面的分析㊂1.1 临床表现 由于T B T B 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往往十分隐匿或表现不典型,部分患者临床表现缺如,其影像学检查也缺乏特异性,结合痰抗酸染色㊁痰T B -D N A 等常规检查有时也难以确诊,很容易被漏诊㊁误诊或延迟治疗而造成不可逆的支气管狭窄㊁闭塞及各种严重并发症㊂郭茹等[3]的研究在菌阳肺结核中,合并支气管结核者临床表现咳嗽㊁咳痰者占80.2%,胸部C T显示支气管壁增厚及支气管狭窄者占67.9%,存在肺不张者占63%,气管镜下表现瘢痕狭窄型占49.4%,肉芽增殖+瘢痕狭窄型占24.7%㊂目前支气管镜检查及细菌学或病理学证据[4]是确诊T B T B的黄金标准㊂支气管结核具有跟肺结核相似的临床表现,其典型症状是阵发性剧咳,气管及中心气道狭窄时,咳嗽声如 犬吠 ,反复持久咯血,喘鸣,胸骨后闷痛和呼吸困难等㊂体征局部可有哮鸣音,多在胸骨旁出现,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无效㊂夏青等[5]研究发现,支气管结核以咳嗽多见,支气管结核组中咳嗽184例(83.64%),与肺结核组有显著差异(P<0.05), 220例支气管结核,肺不张较肺结核组多,支气管镜检查前因肺不张疑似的83例(37.73%),后经支气管镜检查均确诊,所以对于有慢性咳嗽㊁肺不张以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不相符时,应高度警惕支气管结核的可能㊂但有部分支气管结核患者无症状,有研究发现2.6%~24%的患者临床无任何不适,金发光等[6]对150例气管㊁支气管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 49.3%的患者因症状不具特异性而被误诊,肺部或胸膜有结核病灶的患者15.3%被漏诊伴发支气管结核㊂国内还有文献报道误诊率和漏诊率更高,达68.9%和45.5%㊂1.2影像学表现支气管结核早期病变以充血及水肿为主时,胸部X线或C T无异常发现㊂合并气道狭窄时可导致阻塞性肺炎㊁肺充气㊁肺不张或局限性肺气肿的影像学表现,X线或C T易于发现,有经验的临床医生会考虑是否支气管结核,但大多数情况影像学仅表现为一般肺结核改变,甚至无明显异常,此时气管镜检查就具有了优势,梅方荣[2]比较了X线㊁螺旋C T及支气管镜对肺结核患者合并E B T B 的发现率分别为7.0%㊁25.5%㊁48.5%,胸部C T的发现率显著高于X线胸片,但仍然低于支气管镜㊂胸部高分辨C T扫描㊁多维重建㊁仿真支气管镜检查等影像学技术,对气管㊁支气管病变部位㊁范围㊁合并气道狭窄与否㊁狭窄程度及狭窄原因等诊断有帮助,可以为临床诊断是否需要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做出评估,同时为确诊后制定气道内介入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因此影像学检查是支气管结核诊断时不可缺少的手段㊂1.3病原学痰㊁支气管刷片或气管镜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M y c o b a c t e r i u mt u b e r c u l o s i s,MT B)检查阳性或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或X p e r tMT B/R I F阳性,组织病理学提示结核性病理改变是支气管结核诊断中不可缺少的确诊标准㊂经支气管镜留取相关刷片或灌洗液等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及相关检查,还可以在直视下获取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等检查㊂肺结核痰菌阳性率一般在30%左右,气管镜联合应用刷检㊁灌洗和术后痰检可提高抗酸杆菌检出率至58.9%[7]㊂因此,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结核不可替代的确诊手段㊂1.4支气管镜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视气管㊁支气管内病灶情况,可确定有无支气管结核,可明确支气管结核的类型㊁部位㊁范围㊁严重程度㊁大致形成原因,可判断是否合并气道狭窄㊁软化及其程度等情况㊂同时留取相关刷片或洗液等标本进行MT B相关检查,获取活检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等检查,以确定及完善T B T B的诊断㊂故若无支气管镜检查绝对禁忌证,且高度怀疑支气管结核存在时,应尽早进行气管镜检查㊂杜秀然等[8]研究中发现年龄ɤ30岁的青年㊁女性且病程长㊁痰菌阳性㊁C T显示肺部病灶范围大者合并支气管结核比例高,应高度重视,提高警惕性㊂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少数患者因不愿耐受或者不能耐受支气管镜检查而延误诊断,所以应重视支气管镜检查术前与患者的充分沟通,减轻其心理压力,必要时可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㊂渗出㊁增生及变性坏死是结核病的3大病理特征㊂支气管镜下有时可以表现为混合出现的2种以上不同病理类型特征,随着疾病转归其镜下改变也可大不相同㊂依据支气管镜下观察到的主要大体改变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将支气管结核镜下分为以下类型㊂1.4.1 Ⅰ型(炎症浸润型)主要表现为病变支气管黏膜的充血与水肿㊂局部病灶黏膜表面可见灰白色粟粒状结节,黏膜下组织肿胀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狭窄(图1)㊂此型在病变支气管黏膜处刷检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较高,活检可见支气管组织中以炎症细胞浸润为主,属结核病变早期组织学改变㊂此型支气管结核病变较轻者无需镜下处理,全身应用抗结核药即可㊂严重者可经支气管镜吸引清除气道分泌物,给予抗结核药物病灶表面局部喷洒,但目前一直无抗结核药物凝胶剂的产品面市,应采取措施预防结核分枝杆菌沿支气管路播散,如患者平卧15~ 20分钟,有利于药物局部吸收发挥作用㊂1.4.2 Ⅱ型(溃疡坏死型)主要表现为病变支气管黏膜的局部溃疡及坏死㊂在病变区域黏膜充血㊁水肿的基础上,出现大小㊁深浅不一的溃疡,常有灰白色干酪样坏死物附着,溃疡较轻者仅局限于黏膜层,溃疡严重者可深达黏膜下层,并可破坏气管㊁支气管的软骨,病灶触之易出血(图2)㊂此型抗酸杆菌检出率亦较高,属结核病变活动最严重的阶段㊂此型可经支气管镜吸引㊁清除气道分泌物,局部给予抗结核药物,钳取㊁冷冻术清除坏死组织㊂1.4.3 Ⅲ型(肉芽增殖型)主要表现为病变支气管黏膜的局部肉芽组织增生㊂随着气管㊁支气管黏膜的充血㊁水肿减轻,黏膜的溃疡面开始修复,可见肉芽组织增生,表面可见坏死物,部分阻塞管腔(图3)㊂此型为结核病变损伤向修复期的过渡阶段,活检常可见到较典型的类上皮细胞㊁多核巨细胞及朗汉斯巨细胞㊂此型可经支气管镜局部给予抗结核药物,冷冻消融或冷冻切除并钳取清除增殖的肉芽组织㊂因热消融疗法可刺激肉芽组织增生,仅用于清除较大的增殖肉芽组织,临床应慎用㊂1.4.4 Ⅳ型(瘢痕狭窄型)主要表现为病变支气管黏膜瘢痕形成㊁管腔狭窄或闭塞㊂增生的纤维组织取代气管㊁支气管黏膜组织形成瘢痕,瘢痕挛缩导致所累及的支气管管腔狭窄(图4)或闭塞(图5)㊂此型病变结核趋于稳定或痊愈,刷检涂片检查抗酸杆菌多为阴性,组织活检几乎无异常发现㊂此型应用球囊扩张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进行术前准备,评估球囊型号大小,把握扩张时机,防止在急性炎症期,气道黏膜溃疡㊁坏死的情况下,强行球囊扩张可致气道撕裂㊁大出血;相反如气道已完全闭锁则失去球囊扩张治疗的机会㊂1.4.5 Ⅴ型(管壁软化型)病变气管㊁支气管软骨环被破坏而缺失或断裂,因而失去支撑结构导致气管㊁支气管管腔塌陷,并形成不同程度的阻塞,尤以呼气相及胸内压增高时明显,影响呼吸功能及远端分泌物排出(图6)㊂确诊本型患者时,结核病变多已稳定或痊愈,可表现为反复非特异性感染㊂此型慎行支架置入术㊂由于支架置入后不可避免会出现肉芽组织增生导致再狭窄,且T B T B所引起的气道狭窄为良性狭窄,后续处理人力物力耗费很大,支架置入术应极为慎重㊂1.4.6 Ⅵ型(淋巴结瘘型)主要表现为纵隔或肺门淋巴结结核破溃入气道形成支气管淋巴结瘘(图7)㊂可因淋巴结结核处于破溃前期㊁破溃期及破溃后期局部支气管有不同临床表现㊂因此型处理原则与Ⅰ~Ⅴ型均不相同,所以2012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定的T B T B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将此型单独列出㊂淋巴结瘘破溃前期及破溃期可经支气管镜局部给予抗结核药物,酌情行冷冻术;破溃后期如存在瘘口肉芽肿形成,则给予冷冻术,若瘘口愈合闭塞仅局部遗留炭末沉着则无需特殊处理㊂1.5病理学支气管镜下行病变部位的支气管黏膜活检术,取得组织标本㊂组织病理学主要表现为渗出㊁增生及变性,可同时并存,发现类上皮细胞㊁郎汉斯巨细胞㊁干酪性坏死等对结核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㊂病变组织抗酸染色发现抗酸杆菌或P C R-T B D N A阳性支持T B T B的诊断㊂1.6免疫学1.6.1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 P D)试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一直是快速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传统方法㊂但是P P D试验中使用的纯蛋白衍生物的某些抗原成分与卡介苗和环境中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抗原成分相同,易发生交叉反应,使P P D试验出现了较高的假阳性率,诊断特异性较低㊂可作为临床诊断结核病的参考指征㊂1.6.2γ-干扰素释放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是检测结核杆菌特异性T细胞的最敏感的方法之一㊂由于利用的是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不受卡介苗接种及其他大多数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影响,其特异性明显提高㊂文献报道其综合敏感性为90%以上,综合特异性为93%以上,在菌阴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㊂1.7诊断标准2013年版T B T B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的诊断标准:①结核病临床表现及临床治疗反应;②痰涂片㊁集菌抗酸杆菌阳性,最好是培养MT B阳性;③影像学改变;④P P D试验阳性;⑤支气管镜下直视的气管㊁支气管典型病变;⑥支气管刷片或支气管冲洗液抗酸杆菌阳性;⑦经支气管镜活检组织提示结核性病理改变㊂具备上述5+6㊁5+7㊁5+2为确诊标准,1+2+ 3㊁1+3+4㊁2+3㊁3+4㊁5㊁6㊁7为高度疑诊标准㊂1.8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㊁支气管扩张症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 P D)㊁气管支气管真菌感染㊁气管支气管肿瘤㊁非结核性病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疾病如结节病㊁淀粉样变㊁复发性多软骨炎㊁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㊁先天性气管支气管软化症等疾病需与T B T B相鉴别㊂2治疗2.1抗结核药物治疗 T B T B的治疗,根据初治㊁复治及耐药的情况,选择有效的抗结核化疗方案进行全身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㊂初治患者抗结核化学治疗总疗程要求不少于12个月,复治及耐药患者应适当延长,耐多药结核病(M D R-T B)㊁广泛耐药结核病(X D R-T B)患者要求至少24个月,甚至更长㊂对于活动期T B T B,早期诊断及早期全身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能够有效杀灭MT B,减轻临床症状,减少传播及避免耐药菌的产生,减少病变T B T B气道狭窄㊁闭塞㊁软化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完成疗程的非活动期T B T B,一旦形成了气道狭窄㊁闭塞㊁软化,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的作用就不大;对于未完成疗程的T B T B,应继续应用抗结核药物,巩固治疗并完成疗程,防止结核病复发及并发症发生㊂雾化吸入治疗也是目前治疗T B T B的常用方法㊂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㊁阿米卡星㊁左氧氟沙星㊂2.2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在抗结核药物全身化学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支气管镜下的气道内介入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支气管结核的疗效,减少其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最大限度地保全患者的肺功能,同时还能有效地解决一些传统药物治疗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气道瘢痕狭窄㊁阻塞性肺不张等㊂支气管结核分型是实施气管镜介入治疗的依据㊂目前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T B T B的方法包括:经支气管镜气道内给药㊁冷冻术㊁球囊扩张术㊁热消融疗法(高频电刀㊁氩气刀及微波等)㊁气道内支架置入术等措施㊂分述如下㊂2.2.1经支气管镜直视下气道内给药具有部位准确㊁操作简便等优点,局部注药方法可直接清除局部分泌物及坏死物,可软化㊁稀释局部干酪物,使之易脱落㊂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提高了局部药物浓度,大大提高了杀菌和抑菌效果,可加速组织修复及痰菌转阴[9]㊂气管内给药药物选择宜选用易被支气管黏膜吸收㊁气道刺激较少的药物㊂目前常用药物为异烟肼㊁利福平㊁阿米卡星㊁左氧氟沙星等㊂但目前对气管内给药药物用量㊁浓度㊁疗程㊁用药后气管内药物存留情况以及单独气道内长期局部应用是否会诱发耐药等问题仍缺乏临床循证医学证据,有待于临床医生进一步研究㊂经支气管镜气道内给予抗结核药物分为病灶表面局部药物喷洒及病灶内抗结核药物加压注射,前者主要针对炎症浸润型和溃疡坏死型,因目前一直无抗结核药物凝胶剂的产品面市,此种方法应采取措施预防结核分枝杆菌病沿支气管路播散,后者主要适用于肉芽增殖型和淋巴结瘘型[1]㊂2.2.2冷冻术适用于肉芽增殖型㊁淋巴结瘘型㊁瘢痕狭窄型(管腔闭塞)T B T B,气道支架置入后再生肉芽肿的消除㊂冷冻术作用较弱,局部反应轻,并具有延迟效应,远期疗效较好,患者耐受性好㊂冷冻治疗一般不损伤气道软骨,发生气道穿孔的可能性极小,治疗后肉芽组织增生㊁纤维瘢痕形成率低,不影响心脏起搏器工作,不破坏金属㊁硅酮支架㊂曾剑锋等[10]报道冷冻疗法治疗支气管结核,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72.88%,观察组气道管径评分㊁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 E V1)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气促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㊂2.2.3球囊扩张术适用于T B T B引起的中心气道等较大气道瘢痕性狭窄,所属该侧肺末梢无损毁㊂应用球囊扩张术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进行术前㊃1601㊃‘临床荟萃“2016年10月5日第31卷第10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O c t o b e r5,2016,V o l31,N o.10准备,把握扩张时机,既不能操之过急(如急性炎症期)也不能延误扩张机会(如气道完全闭锁)㊂在全身及局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利用冷冻术等措施减轻水肿㊁清除坏死物㊁削减肉芽肿及纤维瘢块等,使气道内局部病灶得到控制后再行扩张可防止扩张后病灶播散㊁再狭窄的发生㊂2.2.4热消融疗法适用于T B T B肉芽增殖型,热消融疗法黏膜损伤范围较大,易刺激黏膜增生,导致再生肉芽肿发生,目前临床应用越来越少㊂但热消融疗法在紧急处理中心气道较大结核肉芽肿导致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方面疗效[11-12]是其他介入疗法无法取代的㊂2.2.5支架置入术适用于气管㊁主支气管等大气道严重狭窄导致呼吸困难㊁呼吸衰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T B T B管壁软化型合并远端气道反复严重感染;中心气道瘢痕狭窄经球囊扩张成形术等联合治疗反复多次仍难以奏效,并呼吸功能不佳者㊂由于支架置人后肉芽组织增生所致的再狭窄不可避免,尤其是无覆膜的金属裸支架刺激增生作用较强,管壁软化基础上可能继发Ⅲ型狭窄,且后续处理耗费人力物力较大,且T B T B所引起的气道狭窄为良性狭窄,支架置人术应慎之又慎㊁权衡利弊㊂应用介入治疗方法治疗T B T B时,临床医生必须明确患者是否具有所选择介入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若为支气管镜检查禁忌证,那么介入治疗也无从谈起㊂在选择具体实施措施时,均应针对患者气管支气管病变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采取多种措施联合应用的综合治疗措施,切不可断章取义㊂介入治疗措施的选择均应符合社会经济学及医学伦理学的要求,切不可单独因为对介入治疗热衷或为本部门经济利益等而不考虑临床疗效或成本一效益等因素,为介入而介入,如盲目支架置入㊁球囊扩张等㊂2.3手术治疗气管㊁支气管结核手术适应证为:毁损肺和支气管扩张者;气管狭窄或软化经内科保守(支架或扩张)治疗失败者㊂手术方法应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主张术后应继续抗结核治疗9~12个月,防止复发和再狭窄㊂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8):581-587.[2]梅方荣.支气管结核影像学诊断的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6,7(12):155-158.[3]郭茹,杜亚东,黄学锐.81例菌阳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7:104-105.[4]丁卫民,傅瑜.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治疗评价[J].中国防痨杂志,2011,33(11).[5]夏青,韩莙,侯婧.支气管结核220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10):1763-1766.[6]金发光,刘同刚,谢永宏,等.气管㊁支气管结核误诊原因及早期诊断方法的探讨[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5):449-455.[7]马刚,张淑香,郭丽萍.支气管镜检查对痰菌阴性拟诊肺结核的诊断价值[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8):969-971.[8]杜秀然,陈素丽,李振生,等.疑诊支气管结核患者360例临床资料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4):384-387.[9]刘斌远,史海霞,吕广波.支气管结核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与单纯全身化疗对比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6):852-853.[10]曾剑锋,邓群益,叶涛生.电子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6):92-93. [11]李幸彬,陈素丽,刘锐,等.高频电和冷冻疗法相结合治疗支气管结核[J].临床荟萃,2009,24(17):1517-1518. [12]张艳,孙炳华,卢乐平,等.电子支气管镜下高频电治疗支气管结核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2009,24(20):1806-1807.收稿日期:2016-09-26编辑:姜恒丽㊃2601㊃‘临床荟萃“2016年10月5日第31卷第10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O c t o b e r5,2016,V o l31,N o.10。

浅谈支气管结核的CT诊断

浅谈支气管结核的CT诊断
结核 ; 6例行手术切除后经病理证实。
1 . 检 查 方 法 C 扫 描 应 用 G S edN /, E 2 T E Hi e X IG p
管结核不 同阶段 的病理演变过程形成 了各种 C T影像学表现 的
病理基础。纤 维支气管镜能直接观察支气管 内膜病变并活检 , 是诊断和治疗 支气管结核 的有效手段。 根据纤维支气管镜表现 可将支气管结 核分 为以下四型 : ①充血水肿 型。是支气管结核 的早期表现 , 支气管黏膜呈炎性渗 出性改变 , 黏膜充血水肿 、 增 厚粗糙 , 黏膜下形成结核结节 , 软骨环模糊不清 。②溃疡型。支 气管 黏膜病 变进一步 发展 , 发生 干酪 坏死 、 溃 , 破 黏膜 表面溃
肺 内病
9例 。 ③肺 内播散病灶 :支气管结核伴有肺 内播散灶常见 , 本 组病例 中有 3 例发生肺 内播散灶 , 中同侧 1 例 , 2 其 8 对侧 8例 ,
两侧肺 内同时发生播散灶 6 。 例 肺内播散灶表现为呈小叶 中心 分布的结节或小斑片影 , 边缘模糊 , 分布不均匀 。 24 肺 门、 隔淋 巴结肿大 C . 纵 T检查显 示肺 门 、 隔淋 纵 巴结 肿大 l 1例 , 直径 为 1c ~ m不等 , 强扫 描呈 环状 强 m 3c 增 化 6例 , 巴结 内显示钙化 4例。 淋
3 讨 论
近年来 , 肺结核 的发病率呈 上升趋势 , 在活 动性肺结核 患
者 中 1 %一 0 0 2 %累及气管支气管 ,支气 管结 核通 常引起支气管
狭窄 , 临床 上 容 易 发 生 误 诊 , 与 中 央 型 肺 癌 引 起 的支 气 管 狭 需
窄进行鉴别f 1 _ 。笔者对 3 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 的螺旋 C T表现进 行 了分析 , 以期探讨螺旋 C T对该病 的诊 断价值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支气管结核的CT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探讨
发表时间:2018-11-26T14:52:46.49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作者:邱淑玲
[导读] 近年来,支气管结核病人比较多见,所谓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指的就是在支气管和气管黏膜下层或是黏膜部位的结核病变。

黑龙江省甘南县查哈阳农场医院 162116
【摘要】目的:分析气管支气管结核的CT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42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胸部CT影像表现。

结果:事先通过相关医学专业仪器检查出42例病患中总共存在50处病变。

之后CT观察中找到50处中的32处病变,其中,肺不张或合并性的阻塞炎症8例;合并性的肺内活动肺结核是11例;合并性的局限肺气肿是10例;合并性的纵隔或是周围淋巴结肿大3例;通过纤维性的支气管镜做详细检查共发现了23处气管、支气管病变,与CT技术相比少发现了9处新的病变部位。

相对于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结果而言,CT技术检查出的支气管病变率是6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CT可以在检查气管结核中提供一些重要的诊断依据,而且做到全程掌握和了解,与此同时,发生病变的具体位置也能够得到明确,CT技术对临床早期确诊气管、支气管结核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结核;CT诊断分析
CT imaging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tracheal bronchial tuberculosis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T findings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 Methods:The chest CT images of 42 patients with 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 were analyzed. Results:A total of 50 lesions were detected in 42 patients in advance through related medical professional instruments. Thirty-two out of 50 cases were found after CT observation,including 8 cases of atelectasis or combined obstructive inflammation;11 cases of combin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10 cases of combined confined emphysema;There were 3 cases of mediastinal or peripheral lymphadenopathy;23 cases of tracheal and bronchial lesions were found through detailed bronchoscopic examinations,and 9 new lesions were found less than CT techniques.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fiberoptic bronchoscopy,the bronchial lesions detected by CT were 64%(P<0.05),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CT can provide some important diagnostic evidences in the examination of tracheal tuberculosis,and it can be mastered and understood throughout the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the specific location of the lesions can be clearly identified. CT technology is important for early diagnosis of tracheal and bronchial tuberculosis in early clinical stages. effect.
Key words:trachea;bronchial tuberculosis;CT diagnosis analysis
前言
近年来,支气管结核病人比较多见,所谓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指的就是在支气管和气管黏膜下层或是黏膜部位的结核病变。

发病相对来说较慢,临床症状不具备特异性,由于症状相对较轻,且痰菌检查的特异性不高,往往不能引起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重视,容易导致病情延误和误诊,诊断过程的困难程度相对来说就会加大。

CT检查对支气管结核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发现常规平片检查不易发现的病灶,有利于病人的及时发现和治疗。

而现实是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影像学诊断研究报道较少,就文献资料分析目前对该病的影像学尤其是CT诊断研究不够深入。

对单独发生在气管或支气管内膜的结核报道尤少,将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42例病患的资料做仔细分析,并且将病理结果、纤维性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与所得结论比较,以此探究CT在诊断和治疗EBTB病症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抽检的42例气管支气管结核病患者当中,女性是26例,男性是16例,年龄的平均值是33岁。

临床的主要症状包括:气促胸闷15例,咳痰12例,咳嗽5例,咯血或是血丝痰的是2例,肺部听诊时有湿啰音的5例,肺部呼吸音量减低的3例。

全身的普遍症状无力疲乏、午后低热。

1.2基本方法
CT扫描应用GEHiSpeedNX/I,GELight-Speed16。

采用常规螺0旋扫描,螺距0.75-1.50,自肺尖扫描至肺底,全部进行1.25-5.00mm 薄层重建,其中10例行冠状位和矢状位多平面重建;增强扫描12例,采用优维显100mL团注。

重点评价内容:支气管病变发生部位,支气管形态改变(管壁、管腔和累及范围),病变支气管远端肺组织及肺内其他部位改变,肺门纵隔淋巴结改变。

2.结果
表1 CT扫描影像显示的结果与支气管镜检查出的结果比较
3.讨论
支气管结核起病缓慢,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

常见临床症状有:咳嗽、咯痰,多为阵发性剧烈咳嗽;咯少量血或痰中带血;阵发性呼吸困难,有时为气管内异物感;哮鸣,常见持续性;胸痛、声嘶,及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等。

由于支气管结核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且胸部X线后前位片检查不能显示支气管本身病变情况,特别是无临床症状者或胸片检查无异常发现时容易漏诊和误诊。

在诊断中要结合临床症状、常规检查结果,结核菌素试验、综合纤支镜和CT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常规的X线平片表现主要有肺部斑片状浸润影,肺不张,肺门阴影增大等。

CT检查的主要征象为支气管扩张和狭窄相间,且支气管外径一般不增大。

管壁钙化及支气管壁内钙化,是诊断支气管结核的特征性征象。

同时,由于CT检查无创伤,可提供支气管镜检的方向,能清晰显示病变的范围及程度,明显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要注意鉴别诊断,由于支气管结核起病缓慢,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特别是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少见,易误诊为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等,中老年人常误诊为肺部肿瘤,胸片阴性时更易误诊,应注意鉴别诊断。

支气管结核与肺癌鉴别中,肺癌也可以引起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管腔阻断等征象。

但肺癌支气管壁增厚常伴有肿块形成,且管腔狭窄累及范围较局限。

对于形成类似肺门块影的
支气管内膜结核,CT增强对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综上所述,气管支气管结核(EBTB)作为一种气管黏膜病症,发病相对来说较慢,临床症状不具备特异性,检查不及时或是漏诊、误诊都是引发肺不张、肺炎等严重病症的罪魁祸首,治疗肺结核的具体方案和效果都与EBTB有关,EBTB的类型在病理划分上有4种:浸润增殖型、瘢痕狭窄型、充血水肿型和溃疡肉芽型,经过该资料的具体分析可见,CT扫描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支气管结合检查率,使其高达64%,在诊断临床型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卓建平,贏洁,葛德亮.CT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价值[J].右江医学,2012,40(5):688-689.
[2]王云华,侯伟伟.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8,6(6):412-414.
[3]宋明进,宋刚,杨春霞.支气管结核的螺旋CT诊断[J].黑龙江医药,2014,27(4):916-9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